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癌患者ATⅢ、F-Ⅷ和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冲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330-332,共3页
目的:探讨凝血和纤溶指标在不同类型肺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43例肺癌患者血浆,检测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C)、凝血因子Ⅷ活性(F-Ⅷ:C)和D-二聚体(D-D)的含量并统计分析。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NSCLC组)和小细胞肺癌组... 目的:探讨凝血和纤溶指标在不同类型肺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43例肺癌患者血浆,检测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C)、凝血因子Ⅷ活性(F-Ⅷ:C)和D-二聚体(D-D)的含量并统计分析。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NSCLC组)和小细胞肺癌组(SCLC组)的ATⅢ:C和F-Ⅷ:C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D-D水平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NSCLC组中鳞癌患者F-Ⅷ:C低于SCLC组;D-D含量在是否有淋巴转移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SCLC患者纤溶指标的D-D含量明显高于NSCLC组,D-D含量在肺癌淋巴转移组中明显升高,不同病理类型和是否存在淋巴转移的肺癌患者的纤溶指标水平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抗凝血酶Ⅲ 凝血因子 D-二聚体
下载PDF
血友病A的分子诊断:因子Ⅷ基因重排分析
2
作者 陈云弟 王寅文 +4 位作者 陈美珏 盛敏 任兆瑞 曾溢滔 吴竞生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1996年第1期47-49,共3页
采用Southern印迹杂交技术对18个无亲缘关系的中国血友病A家系共52名成员的因子Ⅷ基因重排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8个(44%)家系显示因子Ⅷ基因倒位,其中7个为远端倒位,1个为近端倒位。证实因子Ⅷ基因倒位是中国人... 采用Southern印迹杂交技术对18个无亲缘关系的中国血友病A家系共52名成员的因子Ⅷ基因重排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8个(44%)家系显示因子Ⅷ基因倒位,其中7个为远端倒位,1个为近端倒位。证实因子Ⅷ基因倒位是中国人血友病A患者的普遍分子基础,从而为血友病A的分子诊断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A F基因 分子诊断
下载PDF
安徽人F Ⅷ基因内及其旁侧RFLPs的研究
3
作者 杨善志 章晓琳 +5 位作者 杨辉 徐彬 许岳慷 朱霖 张旭 叶文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5期545-547,共3页
研究若干不相关安徽人个体的四个凝血因子Ⅷ(FⅧ)基因内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s)(BclⅠ、HindⅢ、XbaⅠ、MspⅠ)及四个基因旁侧的RFLPs(BstxⅠ、PstⅠ、MspⅠ和AcⅠ)。BclⅠ/Hi... 研究若干不相关安徽人个体的四个凝血因子Ⅷ(FⅧ)基因内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s)(BclⅠ、HindⅢ、XbaⅠ、MspⅠ)及四个基因旁侧的RFLPs(BstxⅠ、PstⅠ、MspⅠ和AcⅠ)。BclⅠ/HindⅢ、XbaⅠ、MspⅠ基因内多态位点的杂合子频率分别为0.23、0.42、0.496。在接近内含子22处,发现了两个额外的XbaⅠ多态位点。在基因旁侧,应用BstxⅠ和PstⅠ发现安徽人DXS115区存在RFLPs,但未见MspⅠ及AccⅠ的RFLPs。此外,在BclⅠ、XbaⅠ、MspⅠ位点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连锁不平衡现象。主题词甲型血友病;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血友病 凝血因子 基因 RFLPS
下载PDF
CD105和Ⅷ因子相关抗原对大肠癌新生血管标记的研究
4
作者 李大林 李杨 +1 位作者 姜长青 于建宪 《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 2005年第3期179-181,共3页
目的探讨CD105和Ⅷ因子相关抗原(F-8RAg)在大肠癌的表达意义,并将二者对大肠癌新生血管的标记作用进行对比。方法采用鼠抗人DC105单克隆抗体和鼠抗人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40例大肠癌手术切除的新鲜标本及40例... 目的探讨CD105和Ⅷ因子相关抗原(F-8RAg)在大肠癌的表达意义,并将二者对大肠癌新生血管的标记作用进行对比。方法采用鼠抗人DC105单克隆抗体和鼠抗人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40例大肠癌手术切除的新鲜标本及40例正常对照组织的微血管进行定量检测,计数100倍视野下5个血管丰富视野的微血管密度(MVD),取其均值。结果大肠癌组织与正常对照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间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以DC105和Ⅷ因子相关抗原为新生血管标记物测得的大肠癌微血管密度间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以DC105标记的大肠癌微血管密度与大肠癌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1);而以Ⅷ因子相关抗原为标记物测得的MVD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大肠癌新生血管形成与肿瘤的生长、转移及预后有关,DC105和Ⅷ因子相关抗原均在大肠癌有良好表达,但CD105在标染肿瘤新生血管上比因子更具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105 因子相关抗原 大肠癌 微血管密度(MVD)
下载PDF
我国部分地区鸡新城疫病毒流行株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陆广富 吴卫东 +4 位作者 张建军 葛兆宏 王建业 王永坤 朱国强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23-26,共4页
将近年来从不同地区临床病例中分离鉴定的10株鸡新城疫病毒(NDV)流行株,用RT-PCR方法分别扩增出大小为535 bp的F基因重要功能区,并克隆到pGEM-T载体上,经酶切分析结合核苷酸序列测定而确诊。10株分离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到81.9%~99.4%... 将近年来从不同地区临床病例中分离鉴定的10株鸡新城疫病毒(NDV)流行株,用RT-PCR方法分别扩增出大小为535 bp的F基因重要功能区,并克隆到pGEM-T载体上,经酶切分析结合核苷酸序列测定而确诊。10株分离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到81.9%~99.4%,其中8个分离株F蛋白裂解位点的氨基酸顺序为:112R-R-Q/R-K/R/R/F117,为NDV强毒株,且具有基因Ⅶ型的典型特征,即在101位和121位氨基酸残基分别为K(赖氨酸)和V(缬氨酸);其余2株病毒F蛋白裂解位点的氨基酸顺序为:112G-R-Q-G-R-L117,表明它们为NDV弱毒株,在13位和17位氨基酸分别为M(蛋氨酸)和I(异亮氨酸),属于基因Ⅱ型。根据上述测序结果并参照已发表NDV F基因序列绘制出遗传进化树,遗传进化树显示,上述8个强毒株和台湾95年分离株同源性较高,而2个弱毒株与La Sota株同源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 腿因 基因Ⅶ型
下载PDF
血管生成素对糖尿病大鼠股骨头血管新生及渗漏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海英 王秀国 +2 位作者 陈少强 刘文革 唐军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81-685,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1(angi.Poietin-1,Ang-1)对糖尿病大鼠股骨头微血管新生及渗漏的影响。方法建立速发型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5周组(CON1)、10周组(CON2)及15周组(CON3),糖尿病5周组(DM1)、10周...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1(angi.Poietin-1,Ang-1)对糖尿病大鼠股骨头微血管新生及渗漏的影响。方法建立速发型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5周组(CON1)、10周组(CON2)及15周组(CON3),糖尿病5周组(DM1)、10周组(DM2)及15周组(DM3),每组10只。墨汁灌注观测股骨头微血管密度;摘取模型动物股骨头组织,免疫组化分析凝血因子Ⅷ(FⅧ)表达;原位杂交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强度;RT-PCR分析Ang-1的mRNA表达。结果糖尿病大鼠股骨头随病程发展,Ang-1、FⅧ因子表达上升,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VEGFmRNA表达量均高于正常组(P<0.01);微血管密度加大,显示血管增生、渗漏。结论糖尿病股骨头Ang-1与VEGFmRNA相互协同或拮抗分别促进微血管增生、抗血管渗漏。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的FⅧ及VEGFmRNA与微血管密度(MVD)变化存在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管生成素1 微血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F因子 墨汁灌注 原位杂交
下载PDF
原发性脾血管内皮肉瘤──附一例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毕佩瑛 朱兰香 +2 位作者 许春舫 严苏 蔡衍郎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1995年第3期212-214,共3页
内脏血管内皮肉瘤是罕见病,占内脏肿瘤不到1%,原发于脾脏者国内仅见一例报告。临床主要表现为左上腹痛、脾肿大、贫血等非特异性症状。病灶有多发性和多脏器的特点,可复发及转移,但病程趋于良性,平均生存期49个月,5年存活率... 内脏血管内皮肉瘤是罕见病,占内脏肿瘤不到1%,原发于脾脏者国内仅见一例报告。临床主要表现为左上腹痛、脾肿大、贫血等非特异性症状。病灶有多发性和多脏器的特点,可复发及转移,但病程趋于良性,平均生存期49个月,5年存活率为30%,10年存活率为5%。手术前常不能确诊。组织病理学一般可分为分化程度较高型和未分化型。肿瘤细胞释放相关Ⅷ因子是其生物学特征,所以相关Ⅷ因子抗原反应(FⅧ-RAG)及荆豆凝集素有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电镜及影像学检查可提高确诊率。主要治疗是手术切除,而单纯放疗和化疗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肉瘤 相关因子抗原反应 荆豆凝集素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胃癌微血管密度变化及其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施公胜 黄剑飞 黄华 《南通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27-28,共2页
目的 :探讨微血管密度 (MVD)在胃癌发展中的变化及血管第八因子相关抗原抗体 (F- )的表达水平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用 F- 相关抗原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S- P法检测 5 6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 ,观察癌组织、癌旁及正常组织中微血管密... 目的 :探讨微血管密度 (MVD)在胃癌发展中的变化及血管第八因子相关抗原抗体 (F- )的表达水平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用 F- 相关抗原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S- P法检测 5 6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 ,观察癌组织、癌旁及正常组织中微血管密度 ,分析其与胃癌的发展关系。结果 :微血管密度在癌组织为 40 .2 4± 13.6 ,癌旁为 2 5 .2 0± 10 .12 ,正常组织为 14.2 1± 4.2 5 (P<0 .0 5 ) ,有转移者与无转移者的微血管密度分别为 40 .17± 8.91和 19.2 1±10 .0 4(P<0 .0 1)。结论 :微血管的生长与胃癌的发展有关 ,除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 ,肿瘤分期具有预后意义外 ,胃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也具有判断预后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微血管密度 血管第八因子相关抗原抗体 病理
下载PDF
邵阳地区血友病患者现状调查
9
作者 廖琳玲 张爱国 +1 位作者 罗永有 王云莲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6期26-28,共3页
目的通过对邵阳地区血友病患者现状的调查,加强对我市血友病患者的诊治工作,同时为我市血友病的助残、防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56例血友病患者检测FⅧ、FⅨ活性;调查了解有无预防治疗、FⅧ抑制物及关节功能障碍情况。结果我市血友病A患... 目的通过对邵阳地区血友病患者现状的调查,加强对我市血友病患者的诊治工作,同时为我市血友病的助残、防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56例血友病患者检测FⅧ、FⅨ活性;调查了解有无预防治疗、FⅧ抑制物及关节功能障碍情况。结果我市血友病A患者52例,血友病B患者4例,两者例数比为13:1。FⅧ活性<1%32例(61.5%),1%~5%10例(19.2%),>5%10例(19.2%)。FⅨ活性<1%1例(25%),1%~5%3例(75%)。FⅧ抑制物阳性者1例(1.9%)。所有患者中关节功能障碍者40例(71.4%),预防治疗者3例(5.4%)。结论邵阳地区血友病患者中A型多见,重型发生率较高,且进行预防治疗患者极少,残疾率极高,但所有在治疗过程中FⅧ抑制物阳性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 F、FⅨ活性 F抑制物 关节功能障碍 预防治疗
下载PDF
中国人第8因子基因的RFLPs研究
10
作者 叶文虎 杨善志 +5 位作者 杨素霞 徐彬 杨辉 许岳慷 张旭 朱霖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1997年第4期9-11,共3页
对若干不相关中国人个体进行了4个基因内RFLPs(BclⅠ/F8e16-19,HindⅢ/F8e16-19,XbaⅠ/F8i22,MspⅠ/F8e21-24)及几个基因外RFLPs(TaqⅠ/St14-1,BstxⅠ,PstⅠ,MspⅠ,AccⅠ/767)的研究,杂合子BclⅠ/HindⅢ,XbaⅠ,... 对若干不相关中国人个体进行了4个基因内RFLPs(BclⅠ/F8e16-19,HindⅢ/F8e16-19,XbaⅠ/F8i22,MspⅠ/F8e21-24)及几个基因外RFLPs(TaqⅠ/St14-1,BstxⅠ,PstⅠ,MspⅠ,AccⅠ/767)的研究,杂合子BclⅠ/HindⅢ,XbaⅠ,MspⅠ基因内多态位点的频率分别为0.23,0.44,0.496,接近IVS22处,发现了两个额外的XbaⅠ多态性。在基因外多态性中,在DXS52区域,用探针Stl4-1检测到两个TaqⅠ等位系统,杂合子频率为0.69,0.5。此外,用限制性内切酶BstxⅠ和PstⅠ发现中国人群中DXS115区也存在RFLPs,但在该区没有发现MspⅠ及AccⅠRFLPs。同时,还观察到在BclⅠ和HindⅢ之间,有完全连锁不平衡,在BclⅠ,XbaⅠ,MspⅠ间有不同程度的连锁不平衡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 甲型血友病 第8因子基因 RFLP
下载PDF
CD_(34)、CD_(31)与F_(Ⅷ)显示非小细胞肺癌微血管密度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熊正文 王炳胜 +3 位作者 朱光君 苏红 李春光 安赵栓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438-441,共4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标记物CD31、CD34 与FⅧ 在显示非小细胞肺癌 (NSCLC)微血管密度 (MVD)中的差异 ,以及MVD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微波免疫组化染色方法 (LSAB)检测CD31、CD34 与FⅧ 在 78例NSCLS中的表达。结果  3种血管内...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标记物CD31、CD34 与FⅧ 在显示非小细胞肺癌 (NSCLC)微血管密度 (MVD)中的差异 ,以及MVD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微波免疫组化染色方法 (LSAB)检测CD31、CD34 与FⅧ 在 78例NSCLS中的表达。结果  3种血管内皮标记物CD34 、CD31与FⅧ显示的MVD分别是 (65 8± 14 3)条、(63 5± 17 9)条和 (5 4 3± 19 4)条 ,范围分别是 18~ 112条、16~ 10 2条和 16~ 10 3条 ,3种微血管内皮标记物显示的MVD具有一致性 (P >0 0 5 )。CD34 、CD31与FⅧ3种微血管内皮标记物显示NSCLC的MVD ,在转移组分别是 (69 5± 15 7)、(65 3± 14 5 )和 (5 8 3± 16 3) ,在无转移组分别是 (4 4 3± 14 3)、(4 0 5± 12 6)和 (36 5± 15 8) ,转移组与无转移组间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性 (P <0 0 1) ,而三种微血管内皮标记物之间显示的MVD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CD34 、CD31、FⅧ 相关抗原均能清晰地、选择性地显示NSCLC的MVD ,但CD34 比CD31、FⅧ因子相关抗原更敏感 ,能突出显示较小的、不成熟的微血管或单一的内皮细胞 ;NSCLC的MVD与微血管内皮标记物的种类无关 ,与有无转移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1 CD34 F 非小细胞肺癌 微血管密度
原文传递
中国人血友病甲患者FⅧ基因突变研究
12
作者 阮长耿 李震宇 +4 位作者 王泳 傅建新 万海英 张威 顾建明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94-296,共3页
为研究血友病甲发病的分子机理,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限制性内切酶TaqⅠ酶切分析和PCR结合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分别研究了74名中国血友病甲患者FⅧ基因外显子18、22~24、26和外显子8... 为研究血友病甲发病的分子机理,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限制性内切酶TaqⅠ酶切分析和PCR结合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分别研究了74名中国血友病甲患者FⅧ基因外显子18、22~24、26和外显子8与14的3′端的基因突变情况,结果检测到一例基因突变,该突变位于第24号外显子2209位密码子,CGA-TGA,导致了终止密码子的产生。PCR-DGGE发现2例基因突变,分别位于外显子8的349位密码子,GAT-GAG,导致Asp349Glu和外显子14的1689位密码子,CGC-TGC,使Arg1689Cys。血友病甲基因突变的研究将有助于开展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甲 F基因 基因突变 PCR-DGGE
原文传递
肝海绵状血管瘤组织来源的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李国威 王志亮 +2 位作者 杨少毅 孙晓力 陈明霞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0-21,共2页
为研究肝海绵状血管瘤(CHL)的组织来源,通过对10例组织块进行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研究,对8例切除CHL组织进行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结果发现:10例FⅧRAg阳性表达。电镜发现血窦壁厚25nm左右,血窦腔大小为30~300μm。血窦壁有完整内皮细... 为研究肝海绵状血管瘤(CHL)的组织来源,通过对10例组织块进行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研究,对8例切除CHL组织进行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结果发现:10例FⅧRAg阳性表达。电镜发现血窦壁厚25nm左右,血窦腔大小为30~300μm。血窦壁有完整内皮细胞,其下有丰富弹力纤维,中膜层有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间质中有极丰富和广泛分布的胶原纤维,造成内、中、外膜层界限不清及弹力纤维排列紊乱,胶原纤维可填充血窦腔,内皮细胞程度不等肿胀,甚至半脱落、脱落状;红细胞可大量渗出至间质中。从而证实了CHL为肝动脉末梢的微动脉畸形病变,胶原纤维大量增生是CHL纤维化病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组织 海绵状血管瘤 因子 超微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