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圆锥角膜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9
1
作者 吴东芳 张小兰 +3 位作者 邱乐梅 王顺清 孙成淑 邓应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97-1200,共4页
圆锥角膜是一种双侧非炎性角膜扩张性疾病,其特征主要为中央和旁中央区角膜基质变薄和呈圆锥形突起。早期圆锥角膜的诊断标准并未完全统一。现今用于诊断圆锥角膜的仪器主要有Orbscan角膜地形图、Pentacam眼前节测量分析仪、共焦显微镜... 圆锥角膜是一种双侧非炎性角膜扩张性疾病,其特征主要为中央和旁中央区角膜基质变薄和呈圆锥形突起。早期圆锥角膜的诊断标准并未完全统一。现今用于诊断圆锥角膜的仪器主要有Orbscan角膜地形图、Pentacam眼前节测量分析仪、共焦显微镜、眼反应分析仪等,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有角膜移植术、基质环植入术、交联疗法等。本文综述近年来用于圆锥角膜诊断的常用仪器的优缺点及手术治疗方法,为临床上选择更适宜的检测仪器和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角膜 角膜地形图 共焦显微镜 眼反应分析仪 角膜移植术 角膜基质环植入术 角膜交联疗法
下载PDF
论清代嘉道之际的汉宋之争与汉宋兼采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帆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4-131,共8页
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汉、宋两学关系问题是一重要问题,到清代嘉庆、道光之时尤为引人注目。围绕这一问题,时人聚讼纷纭,其中以江藩、方东树在各自著作中所表达的针锋相对的理念及其所引发的学术风波最具影响力。这固然标志着所谓“汉... 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汉、宋两学关系问题是一重要问题,到清代嘉庆、道光之时尤为引人注目。围绕这一问题,时人聚讼纷纭,其中以江藩、方东树在各自著作中所表达的针锋相对的理念及其所引发的学术风波最具影响力。这固然标志着所谓“汉宋之争”已达高潮,同时它也说明这一时期学术格局有所变化,即汉学虽仍居主导,但宋学的空间已越来越大。宋学空间的得以扩大,与当时学界存在的汉宋调和、汉宋兼采之风密不可分,汉学家与宋学家之间既相互贬抑,又彼此调和,兼采对方之长为己所用。这一切,预示着学术嬗变的契机已显现,学术演进将有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宋之争 汉宋兼采 江藩 方东树 阮元
下载PDF
清代“桐城派”对黄庭坚诗歌的接受——以方东树《昭昧詹言》为中心 被引量:2
3
作者 邱美琼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91-94,共4页
清代“桐城派”对注重诗法的黄庭坚一直相当推崇,这集中体现在方东树的《昭昧詹言》中。《昭昧詹言》以古文之法探讨诗歌,注重起承转合、格局布置、虚实详略、字句、音节等写作技巧。基于此,方东树对黄庭坚诗歌颇多推许,集中论评了黄庭... 清代“桐城派”对注重诗法的黄庭坚一直相当推崇,这集中体现在方东树的《昭昧詹言》中。《昭昧詹言》以古文之法探讨诗歌,注重起承转合、格局布置、虚实详略、字句、音节等写作技巧。基于此,方东树对黄庭坚诗歌颇多推许,集中论评了黄庭坚学杜诗的成就、黄诗拗奇矫健的句法及其大开大合的篇章结构,这在黄庭坚诗歌接受史上独具一格,并深刻影响到后来的“同光体”诗人对黄庭坚诗歌的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城派 方东树 黄庭坚诗歌 接受
下载PDF
论方东树《书林扬觯》之“建白” 被引量:1
4
作者 史哲文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89-195,200,共7页
清代中叶汉宋并立,学术思想派系波澜涌动,桐城方东树激愤而著《汉学商兑》以卫宋学。稍后又撰《书林扬觯》,虽仍出以宋学视角,但摆脱了前书言辞偏激的缺陷。方东树在《书林扬觯》中针对当时学人轻易著书、著书贪多、矜名等流弊,提出著... 清代中叶汉宋并立,学术思想派系波澜涌动,桐城方东树激愤而著《汉学商兑》以卫宋学。稍后又撰《书林扬觯》,虽仍出以宋学视角,但摆脱了前书言辞偏激的缺陷。方东树在《书林扬觯》中针对当时学人轻易著书、著书贪多、矜名等流弊,提出著书须有宗旨、有实用、重修身明道等"建白",并借论语录著书与说部著书谈汉宋之学,一改激烈态度,重视汉宋融合,从中可以窥见清中叶学术思潮发展、衍变的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东树 汉宋之争 《书林扬觯》 《汉学商兑》 建白
下载PDF
方东树理学观新论 被引量:1
5
作者 林存阳 李文昌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119,共9页
在清代学术史上,方东树可谓嘉道时期一位学术个性鲜明而又充满争议的学者,尤以扬宋抑汉而为学界所关注,而对方氏理学观的认识,遂大多着眼于其尊崇朱子、批判汉学,为程朱理学正名,抑或汉宋兼采。但是,如果以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方东树其... 在清代学术史上,方东树可谓嘉道时期一位学术个性鲜明而又充满争议的学者,尤以扬宋抑汉而为学界所关注,而对方氏理学观的认识,遂大多着眼于其尊崇朱子、批判汉学,为程朱理学正名,抑或汉宋兼采。但是,如果以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方东树其人其学,则不难发现,其理学观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方东树的理学观既有借"辟佛"以攻乎陆王、近世汉学家的一面,也有援佛入儒,对理学本身加以修正的一面。在汉宋兼采、倡导经世等方面,他与同时期夏炯等交相呼应、殊途同归,展现出此一时期理学发展的新趋势,颇值得玩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东树 理学观 援佛入儒
下载PDF
建构古典诗学批评的新范式——方东树“以文论诗”新论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涛 卢佑诚 《皖西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71-75,共5页
"以文论诗"是方东树诗学思想在批评实践上的一个显著特征。所谓"以文论诗",并不是桐城派古文理论被简单地移植为诗学理论,而是作者在"求真"精神的指引下,借助于桐城派基本的美学主张和古文批评方法,建立... "以文论诗"是方东树诗学思想在批评实践上的一个显著特征。所谓"以文论诗",并不是桐城派古文理论被简单地移植为诗学理论,而是作者在"求真"精神的指引下,借助于桐城派基本的美学主张和古文批评方法,建立以"文、理、义(法)"为中心的批评体系,注重文本结构美,擅长文本细读与分析,改造了古典诗学长期以来的"诗话"批评范式,在理性、科学性上迈出了可贵的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东树 以文论诗 范式
下载PDF
论方东树的陶诗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郭青林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92-95,共4页
方东树的陶诗研究在陶渊明诗歌研究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继承前人旧说,指出陶诗兼综儒道的特点,却认为失之于庄老;结合情、景、理对陶诗创作手法的分析,也丰富了前人对陶诗创作特点的认识。他把陶诗风格的自然平淡改为自然清深,是对前... 方东树的陶诗研究在陶渊明诗歌研究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继承前人旧说,指出陶诗兼综儒道的特点,却认为失之于庄老;结合情、景、理对陶诗创作手法的分析,也丰富了前人对陶诗创作特点的认识。他把陶诗风格的自然平淡改为自然清深,是对前人见解的进一步发展。对陶诗用意和用笔特点也作了细致的分析,较前人研究更为具体翔实。体现了其诗学思想中的儒学道统观念及以"义理"为本位的诗学旨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东树 陶渊明 陶诗
下载PDF
方东树为学“三变”说考论 被引量:1
8
作者 郭青林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71-76,共6页
方东树为学经历了一个由杂至纯的过程,为学并非"三变",程朱义理之学始终是其治学之主线,并制约其学术观念。在其人生的各个阶段,治学用力处有所不同,年少时重"文事"但不废朱子学,中年以后重心性义理的研说亦不废&qu... 方东树为学经历了一个由杂至纯的过程,为学并非"三变",程朱义理之学始终是其治学之主线,并制约其学术观念。在其人生的各个阶段,治学用力处有所不同,年少时重"文事"但不废朱子学,中年以后重心性义理的研说亦不废"文事",晚年对"文事"及心性义理的研说更为深入。经世致用是其治学思想的主要特点,并因之强化了程朱之学的经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城派 方东树 “三变”说 心性义理
下载PDF
方东树的诗体正变论 被引量:1
9
作者 郭青林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7-11,共5页
方东树诗体正变观受其雅正的诗学取向制约,强调变而不失其正,重视"变"对诗歌创新的积极意义,目的在于明确诗歌创作之正途,对清中期以后的诗歌创作有着重要影响。他继承了前人正变思想的合理内核,并与其通变论相结合,揭示了制... 方东树诗体正变观受其雅正的诗学取向制约,强调变而不失其正,重视"变"对诗歌创新的积极意义,目的在于明确诗歌创作之正途,对清中期以后的诗歌创作有着重要影响。他继承了前人正变思想的合理内核,并与其通变论相结合,揭示了制约诗歌史发展两大核心要素,发展并总结了传统诗歌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城派 方东树 正变 诗歌史观
下载PDF
论方东树的爱国思想
10
作者 张元 李洁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105-110,共6页
方东树认识到鸦片贸易冲击国内经济基础且使国家岁糜金钱数十百万,致中华民族日益衰弱存有亡国灭种隐患。方氏呼吁禁止鸦片贸易,主张严惩鸦片贩子。方氏分析鸦片战争起因,指出清廷战败乃因洋商污辱自蛊、前督姑息养奸及内地奸民贪利卖国... 方东树认识到鸦片贸易冲击国内经济基础且使国家岁糜金钱数十百万,致中华民族日益衰弱存有亡国灭种隐患。方氏呼吁禁止鸦片贸易,主张严惩鸦片贩子。方氏分析鸦片战争起因,指出清廷战败乃因洋商污辱自蛊、前督姑息养奸及内地奸民贪利卖国,他批驳投降谬论,主张有原则的议和。面对败局,方氏分析形势,建言献策,宣扬抗英制夷,建议当局访求贤将,避敌炮火,近身巷战;倡议组建民间团练组织杀贼自救;劝谕肆赦汉奸,以重金悬赏其反抢英夷货物、劫杀英人,提高民众反侵略的积极性。方东树的爱国思想具有思想与行为相统一,理性与情感相统一,爱国意志与历史情境相统一,爱国信念与开放思想相统一及爱国精神与内求自强相统一的鲜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东树 爱国思想 爱国思想特点
下载PDF
适合与创意——中国著名舞台服饰设计师董淑芳访谈录
11
作者 张琬麟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30-34,共5页
董淑芳,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后就职于中国歌剧舞剧院,从事舞台美术设计20多年。这为她70年代末顺利打开舞台服饰设计大门,积累了丰厚的舞台实践经验。由她设计的几十部舞蹈、舞剧服饰作品中,有不少曾先后荣获国家级省级服... 董淑芳,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后就职于中国歌剧舞剧院,从事舞台美术设计20多年。这为她70年代末顺利打开舞台服饰设计大门,积累了丰厚的舞台实践经验。由她设计的几十部舞蹈、舞剧服饰作品中,有不少曾先后荣获国家级省级服饰设计大奖,如舞蹈《霓裳羽衣舞》《潘金莲》《雅鲁藏布江》《踏歌》等,舞剧如《文成公主》《剑》《西夏女》《徐福》《铜雀伎》等。这些服饰的设计图,先后参加了国内外舞台美术展览,有的被专业图书收入并被杂志刊登,有的还被拍成舞台艺术片。其中《霓裳羽衣舞》的服饰设计,对如何进行中国古代历史题材舞蹈服饰的设计是具有突破性的,起到了启发与推动的作用。尤其是传演于中国大地、为大家熟知的20世纪中国舞蹈精品《踏歌》的服饰,是当时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同时荣获中国最高级别舞蹈比赛——首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比赛最佳舞蹈服饰设计奖和舞蹈作品金奖双项大奖的作品。最近,她又在与中国著名舞蹈编导孙颖先生合作一台风格原始古朴的大型历史舞剧。董老师骄人的设计成就,被多家美术词典收入,如《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大辞典》《世界现代美术家辞典》《中国美术年鉴》《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中国美术辞典》《美术辞林》等。她曾任中国文化部服装职称评委、全国舞蹈比赛及全国少数民族舞蹈比赛评委。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对如何把握中国古代历史题材作品的舞台服饰设计,董老师有着丰富经验和独到见解。从她几十部舞台服饰作品中看,中国古代历史题材就占绝大多数,也可窥见一斑。就此,我们以舞蹈精品《踏歌》服饰设计为话题,采访了这位舞台服饰设计的前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访谈 舞台服饰设计师(中国) 董淑芳 中国古代 历史题材
下载PDF
方东树礼学思想评议
12
作者 屈宁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15-118,共4页
清代为汉学复兴时代,训诂、考据之学成为乾嘉时期学术的主流,宋学则处于被压制的地位。直到嘉道之际,汉学逐渐衰弱,宋学始有反弹之势。宋学代表人物方东树高举反汉大旗,对汉学家“舍理言礼”说进行了驳斥,对礼、理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辨析... 清代为汉学复兴时代,训诂、考据之学成为乾嘉时期学术的主流,宋学则处于被压制的地位。直到嘉道之际,汉学逐渐衰弱,宋学始有反弹之势。宋学代表人物方东树高举反汉大旗,对汉学家“舍理言礼”说进行了驳斥,对礼、理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辨析。考辨方氏礼学思想,不仅有助于了解其整体学术思想与脉络,亦可从中窥探当时汉宋之学的关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东树 礼学思想 汉学 宋学
下载PDF
论方东树《昭昧詹言》的诗学思想 被引量:3
13
作者 钟耀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63-67,72,共6页
方东树《昭昧詹言》的诗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诗歌的内容方面,强调内容的正统性,注重诗歌教化作用,注重诗人自身的人格和学识修养;第二,在诗歌的创作方面,注重创作之法,但又不拘泥于死法,而是求"妙"、求变和... 方东树《昭昧詹言》的诗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诗歌的内容方面,强调内容的正统性,注重诗歌教化作用,注重诗人自身的人格和学识修养;第二,在诗歌的创作方面,注重创作之法,但又不拘泥于死法,而是求"妙"、求变和求新;第三,在诗歌的艺术风格方面,提出了"气韵说",在价值观上持去俗崇雅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东树 《昭昧詹言》 诗学思想
下载PDF
方东树在粤著述及其影响
14
作者 程大立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5-129,共5页
方东树在粤期间的重要著述包括文学理论和志书。文章运用文献分析法,从创作背景、思想内容和社会影响等角度,论述方东树的著述对清代岭南学术风气变革和方志学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方东树 著述 影响 广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