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毒症患者血浆凝血因子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
作者 蔡小燕 潘学谊 +1 位作者 黄华 张柔玲 《血栓与止血学》 2006年第2期70-72,共3页
目的研究凝血因子Ⅴ、Ⅶ、Ⅷ、Ⅹ、Ⅺ的活性在尿毒症中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血浆 FⅤ: C、FⅦ:C、FⅧ:C、FⅩ:C、FⅪ:C 检测采用一期法,在 ACL 2000全自动凝血仪上进行测定。对50例尿毒症患者血透前、后的各个凝血因子、... 目的研究凝血因子Ⅴ、Ⅶ、Ⅷ、Ⅹ、Ⅺ的活性在尿毒症中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血浆 FⅤ: C、FⅦ:C、FⅧ:C、FⅩ:C、FⅪ:C 检测采用一期法,在 ACL 2000全自动凝血仪上进行测定。对50例尿毒症患者血透前、后的各个凝血因子、临床相关资料等作分析比较,以8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结果尿毒症患者血透前组血浆 FⅤ:C、F Ⅶ:C、FⅧ:C、FⅩ:C、FⅪ:C 分别为114.16%±34.12%、199.32%±34.56%、181.05%±56.11%、118.56%±26.81%和 156.57%±39.25%;尿毒症患者血透后组血浆 FⅤ:C、FⅦ:C、FⅧ:C、FⅩ:C、FⅪ:C 分别为108.29%±35.16%、 162.36%±32.39%、132.36%±59.32%、95.86%±12.23%和139.39%±41.16%,分别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患者组的 FⅤ:C、FⅦ:C、FⅧ:C、FⅩ:C、FⅪ:C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值均<0.05~0.01)。同时,尿毒症患者血透前组凝血因子超过其临界值的发生率分别为:23%、59%、51%、36%、43%;尿毒症患者血透后组分别为:21%、52%、46%、31%、3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显示尿毒症时存在着明显的高凝状态。尿毒症患者血透后组与透前组相比,透后组的凝血因子 FⅦ:C、FⅧ:C、FⅩ:C、FⅪ:C 水平明显低于透前组(P 值均<0.05~0.01)。FⅦ:C 与 BUN、Cr 呈正相关。结论尿毒症患者存在多个凝血因子活性水平增高,提示凝血因子活性水平增高可能是尿毒症患者易患血栓性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血透能减低凝血因子升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fv:c FⅦ:c FⅧ:c FⅩ:c FⅪ:c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