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海水动力要素对入侵台风响应的FVCOM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坚红 耿姗姗 +2 位作者 苗春生 冯呈呈 龚茂珣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94-703,共10页
基于无结构三角网格和有限体积法的FVCOM区域海洋模式,建立了长江口、杭州湾三维典型风暴潮研究模型。首先对研究海域模拟的潮汐潮流要素进行验证和讨论,结果表明:该模式可较好的再现长江口杭州湾的水动力状况;其次统计并分析近年来影... 基于无结构三角网格和有限体积法的FVCOM区域海洋模式,建立了长江口、杭州湾三维典型风暴潮研究模型。首先对研究海域模拟的潮汐潮流要素进行验证和讨论,结果表明:该模式可较好的再现长江口杭州湾的水动力状况;其次统计并分析近年来影响长江口杭州湾海域的22个台风个例,归纳出两类直接入侵长江口、杭州湾并造成显著增减水的台风:正面登陆型与沿海北上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两种典型风暴潮模型(台风原型为TC9806和TC0012)。模拟的海域水动力要素对台风的响应显示:风暴潮过程中海表余水位在近岸出现显著增、减水,去除潮汐成分的余水位增水可高达近1 m。台风强风场引导表层余流的流向,主导表层余流流速,与岸界地形及径流综合作用,在台风前部强风驱动下,其下表层余流形成急流带,流速可达1~1.5 m/s。垂直方向上余流最大梯度出现在近岸浅水区5~6 m深度。台风过程造成了海表急流动量下传,深度直达海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潮 台风入侵 水动力要素响应 fvcom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FVCOM模式钱塘江河口涌潮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谢东风 潘存鸿 吴修广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7-52,共6页
应用FVCOM模型进行钱塘江涌潮的二维和三维数值模拟,并使用2007年10月大潮期间的现场观测结果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平面二维模拟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与基于Godunov算法求解钱塘江涌潮二维特征的结果基本一致。三维计算结果再现了... 应用FVCOM模型进行钱塘江涌潮的二维和三维数值模拟,并使用2007年10月大潮期间的现场观测结果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平面二维模拟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与基于Godunov算法求解钱塘江涌潮二维特征的结果基本一致。三维计算结果再现了流速在垂向上的差异,以及在落潮转向涨潮时刻,涨潮先从底部开始,垂向上从底层向表层逐步从落潮流转为涨潮流。敏感性分析显示模型网格大小和曼宁系数的选取对模拟结果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塘江 涌潮 数值模拟 fvcom
下载PDF
基于FVCOM的渤海潮波数值模拟 被引量:7
3
作者 尼建军 王新怡 +2 位作者 张凤烨 王永刚 连展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9-94,共6页
基于有限体积法海洋数值模型(FVCOM),对渤海当前水深岸线状况下的潮汐潮流进行了数值计算。模式采用不规则三角形网格,较好地提高了黄河口处网格分辨率,模拟了渤海海域K1,O1,M2和S2四个主要分潮。利用渤海沿岸19个验潮站的资料对模拟结... 基于有限体积法海洋数值模型(FVCOM),对渤海当前水深岸线状况下的潮汐潮流进行了数值计算。模式采用不规则三角形网格,较好地提高了黄河口处网格分辨率,模拟了渤海海域K1,O1,M2和S2四个主要分潮。利用渤海沿岸19个验潮站的资料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K1分潮振幅绝均差2.39 cm,迟角绝均差4.36°,O1分潮振幅绝均差1.40 cm,迟角绝均差4.29°,M2分潮振幅绝均差为3.55 cm,迟角绝均差为5.69°,S2分潮振幅绝均差1.72 cm,迟角绝均差8.86°,结果显示各分潮模拟结果合理,较真实地反映了渤海海域四个分潮传播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体积法海洋数值模型(fvcom) 渤海 潮汐
下载PDF
基于FVCOM的虎门水道盐水入侵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3
4
作者 刘祖发 关帅 +3 位作者 张淦濠 丁波 林颖妍 查悉妮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18,共9页
采用不规则网格有限体积近岸海洋三维模型FVCOM(finite volume coastal ocean model),对2001年虎门水道至伶仃洋的盐水入侵现象进行数值模拟,并采用多个站的实测潮位、盐度对模型进行了率定和验证,然后对其水动力特性、盐度的时空变化... 采用不规则网格有限体积近岸海洋三维模型FVCOM(finite volume coastal ocean model),对2001年虎门水道至伶仃洋的盐水入侵现象进行数值模拟,并采用多个站的实测潮位、盐度对模型进行了率定和验证,然后对其水动力特性、盐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垂向分层现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位的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93以上,绝对平均误差小于0.1m;盐度模拟的相对误差能控制在10%以内;大虎站表底层的流向较为一致,盐度表现出明显的分层现象;而漳澎站多次出现表底层流向相反的情况,盐度的垂向混合较充分;文章构建的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盐水入侵的最大距离,虎门水道大潮时入侵距离和强度均大于小潮时,盐水楔活动受潮流强弱变化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水入侵 数值模拟 有限体积近岸海洋三维模型(fvcom) 虎门
下载PDF
基于FVCOM的南海北部海域潮汐潮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13
5
作者 杨万康 尹宝树 +1 位作者 杨德周 徐振华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19,共10页
基于非结构三角形网格的FVCOM(finite-volume coastal ocean model)数值模型,对南海北部海域的潮汐、潮流进行了精细化数值模拟研究,并根据模拟结果详细分析了M2,S2,K1,O1分潮的潮汐和潮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神泉港到甲子港海域表现为... 基于非结构三角形网格的FVCOM(finite-volume coastal ocean model)数值模型,对南海北部海域的潮汐、潮流进行了精细化数值模拟研究,并根据模拟结果详细分析了M2,S2,K1,O1分潮的潮汐和潮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神泉港到甲子港海域表现为正规全日潮性质,珠江口附近海区潮汐以不正规半日潮为主,其他海域主要表现为不规则全日潮;陆架海域和深水海域主要表现为往复流,陆架坡折区存在较强的旋转流,陆架坡折区为不规则半日潮流和不规则全日潮流的分界线;东沙群岛附近海域以不规则全日潮流为主,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整个海域的最大流速分布与等深线基本平行,东沙群岛附近速度明显变大,最大值出现在台湾浅滩附近,最大值超过70 cm/s;南海潮波系统以巴士海峡传入的大洋潮波为主,分为三支潮流,以不同的形式进出南海北部海域;余流在台湾浅滩附近达到最大,超过6 cm/s,自南向北进入台湾海峡,近岸余流自东向西沿岸流动。本研究在东沙群岛周边的模拟结果与前人基于实测资料的分析吻合较好,并且由于采用了高精度的三角网格,本文对东沙群岛周边海域的潮汐潮流结构和性质的刻画和分析是迄今为止较为精细的,同时本研究还提高了对沿岸验潮站调和常数的模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fvcom(finite—volume COASTAL OCEAN model) 潮汐 潮流 陆架坡折区
下载PDF
FVCOM在龙口海域潮汐潮流模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冯兴如 杨德周 尹宝树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4-99,共6页
利用不规则三角网格和有限体积方法的FVCOM(finite-volume coastal ocean model)模式,建立了高分辨率的龙口海域三维潮汐潮流数值模型,模式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根据计算水位和流速得到了精细的龙口海域M2,S2,K1,O1分潮的同潮图、... 利用不规则三角网格和有限体积方法的FVCOM(finite-volume coastal ocean model)模式,建立了高分辨率的龙口海域三维潮汐潮流数值模型,模式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根据计算水位和流速得到了精细的龙口海域M2,S2,K1,O1分潮的同潮图、潮汐潮流类型分布图和潮流椭圆分布图等。结果显示,龙口海域潮汐类型主要为不规则半日潮;屺姆岛以北海域多为往复流而龙口湾内同时存在旋转方向不同的旋转流;最大可能流速分布与岸线和等深线几乎平行,最大值出现在桑岛南侧的狭窄水道;该海域的潮汐余流极大值出现在屺姆岛的西侧,余流流速可达25 cm/s。该结论对于了解龙口海域的动力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vcom(finite VOLUME COAST and OCEAN model) 龙口海域 潮汐 潮流 余流
下载PDF
基于FVCOM模式的温排水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6
7
作者 曹颖 朱军政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2-439,共8页
为反映河口海湾温排水所具有三维结构特征,在基于三维非结构有限体积海岸和海洋模型(FVCOM2004版)建立的三维潮流数值模型基础上,采用类似的有限体积法开发了一个三维温排水对流扩散模型用于模拟近岸海域温排水的扩散输运过程,并应用该... 为反映河口海湾温排水所具有三维结构特征,在基于三维非结构有限体积海岸和海洋模型(FVCOM2004版)建立的三维潮流数值模型基础上,采用类似的有限体积法开发了一个三维温排水对流扩散模型用于模拟近岸海域温排水的扩散输运过程,并应用该模型对象山港内某滨海电厂的温排水进行了计算,模拟得到了温排水对流扩散过程的三维分布特征,即电厂冷却水温排放后,温差所产生的浮力效应使温排水趋于海水上层输移,海水上层温升与深层温升存在明显的垂向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潮流 三维温排水模型 fvcom 象山港
下载PDF
FVCOM与ROMS在美国东海岸洋流模拟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晓建 邹慧敏 《北京测绘》 2018年第5期590-593,共4页
ROMS与FVCOM是在美国东海地区应用较为普遍的两种海洋模型,常采用模拟粒子轨迹的手段解决沿海海洋问题。在实际应用前,对模型在洋流模拟上精度的验证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使用2004至2010年在美国东海岸部署的drifter,通过与模型模拟轨迹... ROMS与FVCOM是在美国东海地区应用较为普遍的两种海洋模型,常采用模拟粒子轨迹的手段解决沿海海洋问题。在实际应用前,对模型在洋流模拟上精度的验证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使用2004至2010年在美国东海岸部署的drifter,通过与模型模拟轨迹对比的方法对第三代FVCOM海洋模型(GOM3)与ROMS(GOMOFS)模型的表层洋流模拟能力进行评定,采用分离率与距离比两种精度指标,得出ROMS模型的表层洋流模拟能力优于FVCOM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体积海岸海洋模型(fvcom) 三维区域海洋模型(ROMS) 分离率 距离比 对比
下载PDF
基于GOCI和FVCOM的黄河口切变锋特征与泥沙输运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毛政 王楠 +2 位作者 宋德海 鲍献文 仲毅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26,共14页
本文以黄河口切变锋为对象,基于静止轨道海洋水色成像仪(Geostationary Ocean Color Imager,GOCI)遥感数据和水沙观测数据,建立了高精度的渤海海表悬浮体浓度(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SSC)反演公式,采用最大互相关(Maximum Cr... 本文以黄河口切变锋为对象,基于静止轨道海洋水色成像仪(Geostationary Ocean Color Imager,GOCI)遥感数据和水沙观测数据,建立了高精度的渤海海表悬浮体浓度(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SSC)反演公式,采用最大互相关(Maximum Cross Correlation,MCC)法和SSC梯度相结合的方法,有效识别了遥感观测的锋面时空特征;同时基于有限体积海岸海洋模型(Finite-Volume Community Ocean Model,FVCOM)建立了适用于渤海的水动力模型,将FVCOM流场数据与海表SSC相结合,研究了黄河口切变锋对悬浮体通量的影响与河口泥沙输运路径。结果表明,切变锋从黄河口往东南方向移动,历时2~3 h,消失于10 m等深线附近,内涨外落(Inner-Flood-Outer-Ebb,IFOE)型切变锋的长度较内落外涨(Inner-Ebb-Outer-Flood,IEOF)型更长,IFOE型切变锋的平均长度约为22.4 km,最长能达到41 km以上,而IEOF型切变锋平均长度约为16.9 km;IFOE型切变锋消失的位置较IEOF型偏南。切变锋带由于具有低流速特征,能显著减小悬浮体通量,使大部分泥沙沉积在河口。切变锋处悬浮体通量不足其内侧的50%,超过50%的悬浮泥沙被切变锋阻隔在锋面内侧。切变锋使悬浮体通量提前减小,在6 m以浅海域即开始锐减。在潮流和锋面的影响下,非汛期黄河口泥沙主要往南或东南向莱州湾中部输运,再往东北输向莱州湾外,极少部分往西北和渤海中部输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变锋 静止轨道海洋水色成像仪(GOCI) 泥沙输运 有限体积海岸海洋模型(fvcom) 黄河口
下载PDF
基于FVCOM的长江口预选倾倒区抛泥扩散数值模拟
10
作者 许鹏 唐晓峰 +2 位作者 李阳 张正龙 李志恩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83-490,共8页
2019年以来,长江口海域年疏浚总量约为7000×10^(4)m^(3),现有的7座吹泥站停用后,长江口倾倒区容量仅剩约3000×10^(4)m^(3),疏浚物处置缺口约为4000×10^(4)m^(3),需及时开展海洋倾倒区选划工作。通过FVCOM(Finite-Volume ... 2019年以来,长江口海域年疏浚总量约为7000×10^(4)m^(3),现有的7座吹泥站停用后,长江口倾倒区容量仅剩约3000×10^(4)m^(3),疏浚物处置缺口约为4000×10^(4)m^(3),需及时开展海洋倾倒区选划工作。通过FVCOM(Finite-Volume Community Ocean Model)数值模型对预选倾倒区进行抛泥扩散模拟,并分析其影响。根据长江口航道管理局所统计的疏浚船只,结合实际情况,选定12000 m^(3)舱容作为代表船只进行模拟。模拟结果显示,抛泥悬浮物主要在倾倒区周围呈螺旋状扩散,从扩散范围来看,4个预选倾倒区抛泥时,其10 mg/L增量包络线均不会显著影响到附近主航道及周边环境敏感区,其中预选倾倒区D扩散影响范围最大,C次之,A和B扩散影响范围最小。从动力角度来看,长江口深水航道北侧两个预选倾倒区(A和B)倾倒扩散时,对南侧深水航道造成回淤的概率更大,深水航道南侧水动力条件优于北侧。综合抛泥扩散影响范围和动力条件来看,预选倾倒区C位置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水文学 倾倒区 疏浚 数值模拟 fvcom 长江口
下载PDF
Establishment of ocean dumping area capacity assessment model
11
作者 WANG Zhizu ZUO Juncheng +2 位作者 XU Ren JIN Zuowen CHEN Meixiang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1期106-113,共8页
Dumping area capacity is mainly affected by the hydrodynamic process (tidal sediment, storm surge and wave, etc.) as well as the size and depth of dumping area. Based on three-dimensional ocean circulation model kno... Dumping area capacity is mainly affected by the hydrodynamic process (tidal sediment, storm surge and wave, etc.) as well as the size and depth of dumping area. Based on three-dimensional ocean circulation model known as FVCOM (Finite Volume Coast and Ocean Model) and the stochastic dynamic statistical analysis model, taking advantage of dumping ground topography evolution and dumping quantity, the author aims 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hydrodynamic processes and dumping activity so as to built a new model of ocean dumping area capacity. With the data of depth and dumped amount in the dumping area, the changes of bottom topographic which caused by tidal current under the natural condition based on the FVCOM hydrodynamic and sediment module, the author strive to analyze the statistical relation of the changes for dumping amount, tidal current and bottom topographic. Through real data to fit revision coefficient values, which will be regarded as topographic changes reference value affected by wave and storm surges. Thus taking this evaluation as the long-term changes in the dumping capacity. In the premise of setting up the threshold of bottom topographic changes, the dumping area capacity is calculated. Take Yangtze Estuary No. 1 dumping area as an example, As the water depth reduces by 0.5 m annually, the dumping area capacity is about 6.7 million m3/a, the model results are in reasonable agreement with the actual amount. Then the model is validated in Luoyuan Bay dumping area, Shengsishangchuan Mountain dumping area, Dongding dumping area, Dongshan dumping area, and Wenzhou Port dumoin~ area. it is turns out the results are similar to that of the actual observ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acity long term changes assessment model fvcom
下载PDF
基于FVCOM多种定解条件的数值分析与评估
12
作者 陈昌刚 丁扬 +1 位作者 姚志刚 张丛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97-411,共15页
利用7套温盐初始场、5套开边界强迫场海洋数据产品与温盐流观测数据,基于有限体积海岸模型(Finite-Volume Coastal Ocean Model,FVCOM),开展数值模型的初始场敏感性试验与开边界敏感性试验,定义一个分叉角度指标描述黄海暖流分叉特征,... 利用7套温盐初始场、5套开边界强迫场海洋数据产品与温盐流观测数据,基于有限体积海岸模型(Finite-Volume Coastal Ocean Model,FVCOM),开展数值模型的初始场敏感性试验与开边界敏感性试验,定义一个分叉角度指标描述黄海暖流分叉特征,利用小波分析和功率谱分析方法研究分叉角度的冬季季节内变率,进而分析冬季东中国海的流场结构,包括黑潮、台湾暖流、对马暖流等的路径、来源特征。结果表明:在渤、黄、东海中,使用涡解高精度海洋模型(OGCM for the Earth Simulator,OFES)的再分析数据作为温盐初始场,以及使用简单海洋数据同化资料(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SODA)作为开边界强迫场时,温盐流与观测值综合偏差最小,FVCOM的冬季数值结果最可靠;使用分叉角度指标可以直观地描述冬季黄海暖流的消退变化,受风场影响,分叉角度存在3 d、5~8 d的强周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体积海岸模型(fvcom) 初始场 开边界 黄海暖流 黑潮
下载PDF
基于FVCOM模型的天津入海排污口污染物扩散模拟
13
作者 薛志泳 郑小慎 《海洋信息技术与应用》 2021年第4期1-14,共14页
基于FVCOM模型,以天津沿岸海域为模拟海域,选取具有典型特征的三个天津入海排污口作为污染释放点,计算了冬、夏季72小时内的污染物扩散情况。模拟结果表明,从不同排污口看,污染物在一个潮周期内很快被稀释,但都存在近岸海域扩散较慢,向... 基于FVCOM模型,以天津沿岸海域为模拟海域,选取具有典型特征的三个天津入海排污口作为污染释放点,计算了冬、夏季72小时内的污染物扩散情况。模拟结果表明,从不同排污口看,污染物在一个潮周期内很快被稀释,但都存在近岸海域扩散较慢,向外海扩散较快的现象,北排河排污口有贴岸向南的高污染残留,海河排污口在夏季出现分别向河口和向外海扩散两个扩散方向;从不同季节看,夏季整体的扩散情况要好于冬季,尽管涨落潮方向与冬季相反,但也是在岸边具有较高的污染残留,这与涨落潮的主导转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 排污口 污染扩散 fvcom模型
下载PDF
特枯水年珠江流域东江三角洲压咸调度预演与策略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中源 唐琦 +3 位作者 王凤恩 许伟 黄鹏飞 邹华志 《人民珠江》 2024年第7期58-66,共9页
近些年珠江口咸潮上溯呈加剧趋势,影响范围显著增大,2021—2022年枯水期东江三角洲发生有记录以来最严重咸潮上溯。基于2021—2022年东江流域水情、工情、咸情数据,分析了东江水情特征和东江三角洲咸潮上溯规律,采用FVCOM(Finite Volume... 近些年珠江口咸潮上溯呈加剧趋势,影响范围显著增大,2021—2022年枯水期东江三角洲发生有记录以来最严重咸潮上溯。基于2021—2022年东江流域水情、工情、咸情数据,分析了东江水情特征和东江三角洲咸潮上溯规律,采用FVCOM(Finite Volume Coastal Ocean Model)数值模型开展了压咸调度预演,阐明了特枯水年下东江三角洲压咸流量、压咸时机等关键参数。研究发现:2021年,东江流域遭遇特枯水年,上游博罗断面年均流量较多年平均偏少64.5%。东江三角洲咸潮峰值发生在大潮阶段,小潮时咸潮上溯减弱。因东莞市调蓄能力较弱,东江三角洲压咸调度策略应为大潮时期全时段压咸。特枯水年下,为了应对可能出现旱情持续的更不利局面,博罗日均流量按大潮期间不低于280 m3/s、其他时间不低于212 m3/s管控,可基本保障东江三角洲供水安全。研究可为东江三角洲枯水期水量调度和咸潮防控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潮上溯 压咸调度 fvcom模型 东江三角洲
下载PDF
高桩码头桩群对水动力参数影响的数值模拟
15
作者 薛玉娆 张金凤 +2 位作者 张庆河 尤再进 季则舟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5-102,共8页
桩基码头是常用的码头结构形式,应用广泛。高桩码头桩群基础改变了周围水动力场,引起泥沙冲淤规律的变化,从而对码头结构稳定性产生影响,研究圆柱桩群阻力特性,对水流和底床冲淤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FVCOM的三维水动力模型,将桩... 桩基码头是常用的码头结构形式,应用广泛。高桩码头桩群基础改变了周围水动力场,引起泥沙冲淤规律的变化,从而对码头结构稳定性产生影响,研究圆柱桩群阻力特性,对水流和底床冲淤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FVCOM的三维水动力模型,将桩柱绕流阻力等效为水流阻力,提出一种桩群阻水效果的概化方法,通过增加桩群阻力项来研究桩群对水动力环境参数的影响,构建了群桩下方和后方水动力规律的三维水动力改进模型。该模型应用于舟山某高桩码头附近流场的模拟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良好,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计算结果表明,桩群影响使得码头后方的流速减小,比码头前方减小约67%。所构建的模型可进一步研究高桩码头下方和后方冲淤演变规律,为码头建设和运维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流阻力 桩群概化 fvcom三维模型 水动力 高桩码头
下载PDF
杭州湾及舟山海域可能最大台风风暴潮增水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楚栋栋 李梦雨 +3 位作者 车助镁 元媛 栾华龙 张继才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78,102,共8页
基于有限体积海洋模型(FVCOM)构建了一个覆盖中国渤海、黄海和东海的高分辨率风暴潮模型,模拟了1509号台风“灿鸿”引发的风暴潮事件,风暴潮水位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良好。基于最佳台风路径集数据集提供的风场和气压数据,建立了中国... 基于有限体积海洋模型(FVCOM)构建了一个覆盖中国渤海、黄海和东海的高分辨率风暴潮模型,模拟了1509号台风“灿鸿”引发的风暴潮事件,风暴潮水位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良好。基于最佳台风路径集数据集提供的风场和气压数据,建立了中国近海台风最大风速和最低中心气压的线性回归联系,相关系数达到0.96。在此基础上,以可能最大热带气旋参数为基础,构造了多种假想台风路径,计算了杭州湾和舟山海域的可能最大风暴潮增水。结果表明,沿垂直于海岸线方向登陆的台风在杭州湾和舟山海域引起的风暴潮增水极值最高。杭州湾湾顶可能最大风暴潮水位达8.76 m,舟山海域可能最大风暴潮水位达2.62 m。结果可为杭州湾和舟山海域海洋工程的风险评估和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潮 fvcom 可能最大风暴潮增水 数值模型 杭州湾 舟山海域
下载PDF
台风过境期间辽河口滨海湿地水动力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
17
作者 王煜嘉 孙振宇 +4 位作者 赵学凯 赵梓宇 弓耘 许慧 张明亮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32,共13页
本研究基于FVCOM环流模型,耦合ECMWF背景风场和Jelesnianski台风经验模型形成合成风场,对9711台风“温妮”过境辽河口区域的水动力进行模拟研究。模型通过在动量方程、湍流方程中加入附加源项来表达盐沼植被对水动力的阻碍作用。使用研... 本研究基于FVCOM环流模型,耦合ECMWF背景风场和Jelesnianski台风经验模型形成合成风场,对9711台风“温妮”过境辽河口区域的水动力进行模拟研究。模型通过在动量方程、湍流方程中加入附加源项来表达盐沼植被对水动力的阻碍作用。使用研究区域实测的潮位、流速、流向等数据对水动力模型进行验证,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结果表明:潮滩盐沼植被对台风过境期间的潮位变化无明显影响,但对流速具有显著的衰减作用,且芦苇对潮流的衰减作用大于盐地碱蓬植被,芦苇区的速度最大衰减率达81.43%。此外,台风路径变化对辽河口湿地海域的增减水及流速影响较大,台风强度越强,局部区域造成的风暴潮增水和流速也相应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水文学 fvcom 参数化台风模型 风暴潮 盐沼植被
下载PDF
磨刀门咸潮上溯对河口拦门沙地形变化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中源 胡晓张 +3 位作者 邹华志 张光 陈睿智 唐琦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4-111,共8页
采用磨刀门河口拦门沙地形变化前后的2005年和2020年实测地形资料,基于FVCOM三维数值模型,对比分析了咸潮上溯对河口拦门沙地形变化的响应,并探讨了拦门沙萎缩对盐分输运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拦门沙萎缩导致磨刀门水道各取水口表、底... 采用磨刀门河口拦门沙地形变化前后的2005年和2020年实测地形资料,基于FVCOM三维数值模型,对比分析了咸潮上溯对河口拦门沙地形变化的响应,并探讨了拦门沙萎缩对盐分输运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拦门沙萎缩导致磨刀门水道各取水口表、底层盐度差增大,水体层化程度增强,下游至上游层化增强程度逐渐减小,广昌泵站势能异常最大值增大25.2 J/m^(3),马角水闸、平岗泵站、竹洲头泵站分别增大8.3、2.9、0.2 J/m^(3);拦门沙萎缩后未改变磨刀门水道咸潮上溯规律,半月潮周期盐度峰值依然出现在小潮后的中潮期;拦门沙对咸潮上溯有较大阻碍作用,底层15 psu等盐度线最大上溯距离向陆推进5.1 km,对于取水更为重要的表层0.5 psu等盐度线最大上溯距离向陆推进2.9 km;稳定剪切盐通量显著增大是拦门沙萎缩后咸潮上溯加剧的主要原因,并叠加潮汐震荡盐通量增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潮上溯 河口拦门沙 fvcom三维数值模型 盐通量 磨刀门
下载PDF
风浪扰动下的太湖悬浮物实验与模拟 被引量:26
19
作者 逄勇 庄巍 +2 位作者 韩涛 李一平 翟金波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743-2748,共6页
采用太湖湖区底泥,根据波浪水槽实验总结了各种扰动强度下太湖底泥的起动切应力.波浪水槽可以系统地模拟太湖常见的波浪强度.通过实验确定了太湖底泥的临界切应力为0.050Pa,采用国外先进的FVCOM模型计算模拟了太湖流场和悬浮物分布并和... 采用太湖湖区底泥,根据波浪水槽实验总结了各种扰动强度下太湖底泥的起动切应力.波浪水槽可以系统地模拟太湖常见的波浪强度.通过实验确定了太湖底泥的临界切应力为0.050Pa,采用国外先进的FVCOM模型计算模拟了太湖流场和悬浮物分布并和太湖实测资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较为合理,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由于目前太湖的野外监测资料存在较明显的时空不一致性,模型参数率定的精度受到了较大影响,太湖悬浮物与太湖底泥的内源释放以及水体的透明度有较大关系,因此通过室内实验研究太湖的悬浮物规律对太湖的富营养化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底泥 波浪水槽实验 fvcom模型 悬浮物 临界切应力
下载PDF
宁波舟山近海三维潮汐潮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21
20
作者 熊伟 刘必劲 +2 位作者 孙昭晨 梁书秀 张亦飞 《水道港口》 2011年第6期399-407,共9页
利用FVCOM模型对宁波舟山近海的潮汐潮流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并对其水动力特性作了相应分析。FVCOM模型采用非结构化三角形网格,很好地解决了精确拟合宁波舟山群岛的复杂岸线的问题。基于计算区域内的海床性质,采用Koutitas公式对FVCOM... 利用FVCOM模型对宁波舟山近海的潮汐潮流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并对其水动力特性作了相应分析。FVCOM模型采用非结构化三角形网格,很好地解决了精确拟合宁波舟山群岛的复杂岸线的问题。基于计算区域内的海床性质,采用Koutitas公式对FVCOM模型的中海底摩阻系数的计算进行了改进。通过计算域内多个潮位站和海流站的实测资料验证表明,改进的摩阻系数计算公式是合理的,流场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符合良好,可以用于三维污染物扩散和泥沙输移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阻系数 潮汐 潮流 数值模拟 fvcom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