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HRH及4F_3B_(10)对体外培养HeLa细胞作用的研究
1
作者 张培培 张国利 +3 位作者 吴广谋 岳玉环 田园 史飞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4-166,287,共4页
为了研究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HRH)及4F3B10对宫颈癌He La细胞的作用,试验以Westernblot方法检测了细胞上LHRH受体的表达情况,并利用CCK-8试剂盒检测了LHRH及4F3B10对HeLa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LHRH作用He La细胞48 h后,细胞透明并有着较... 为了研究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HRH)及4F3B10对宫颈癌He La细胞的作用,试验以Westernblot方法检测了细胞上LHRH受体的表达情况,并利用CCK-8试剂盒检测了LHRH及4F3B10对HeLa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LHRH作用He La细胞48 h后,细胞透明并有着较强折光性;在一定浓度范围内,LHRH浓度与细胞增长呈正相关关系;而4F3B10作用He La细胞48 h后,细胞色暗,折光性较差,一定浓度4F3B10与细胞增长呈负相关关系。说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LHRH促进He La细胞生长,而4F3B10抑制He La细胞生长并具有诱导细胞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HRH) LHRH受体 LHRH受体的单克隆抗体(4f_3B-_(10)) HELA细胞 细胞增殖率 细胞抑制率
下载PDF
三山岛金矿F_3断裂带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特征及灾害防治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寿全 黄巍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62-72,共11页
本文对三山岛金矿F3断裂带的构造、岩性和水动力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对矿坑开挖中的突水和坑道碎屑流的成因做了探讨,并在水文地质结构、水化学、水同位素及水文地热学的综合研究基础上,对未来的二期井下工程开挖中可能出现的工程地... 本文对三山岛金矿F3断裂带的构造、岩性和水动力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对矿坑开挖中的突水和坑道碎屑流的成因做了探讨,并在水文地质结构、水化学、水同位素及水文地热学的综合研究基础上,对未来的二期井下工程开挖中可能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预测,提出了防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断裂带 矿坑突水 水文地质
下载PDF
氟化锂晶体F_3^+色心四波混频研究
3
作者 顾洪恩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5-9,共5页
利用简并四波混频技术观测到LiF晶体中F_3^+色心的非线性光学相位共轭效应,以脉冲染料激光为泵浦光得到最大相位共轭反射率约为0.1%,根据LiF晶体F_3^+色心的能级特点从理论上阐明了F_3^+色心系统非线性饱和吸收和四波混频的物理起源。
关键词 氟化锂 F3心 四波混频
下载PDF
对高粱BTAM428×ICS-12B杂交F_3代及部分抗感品种的SCAR分析
4
作者 李钥莹 赵姝华 马纯艳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1-13,共3页
用与抗蚜基因紧密连锁的OPN - 0 772 7、OPN - 0 8373RAPD标记 ,转化得到的SCAR标记对F3代及部分抗感品种进行SCAR检测。将F2 代抗感群体留种种于田间 ,取在孕穗期F3植株叶片提取总DNA进行SCAR分析 ,得到了F3抗感个体的特异性谱带 ,同... 用与抗蚜基因紧密连锁的OPN - 0 772 7、OPN - 0 8373RAPD标记 ,转化得到的SCAR标记对F3代及部分抗感品种进行SCAR检测。将F2 代抗感群体留种种于田间 ,取在孕穗期F3植株叶片提取总DNA进行SCAR分析 ,得到了F3抗感个体的特异性谱带 ,同时在部分抗性品种中也得到了OPN - 0 772 7、OPN - 0 8373二条特异谱带 ,而感性品种中则未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抗蚜基因 SCAR F3代 抗感品种
下载PDF
F_3抗疲劳药液对大鼠力竭运动时血气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小英 蒙子卿 +2 位作者 肖晓兰 龙江 林敬松 《体育科技》 2002年第2期44-46,54,共4页
对灌服不同剂量的F3 抗疲劳药液的大白鼠进行运动 ,测定运动前后血气指标 ,结果显示 ,F3 药液在改善机体内环境 ,促进酸碱平衡的恢复 ,减少血中碱性物质的消耗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
关键词 F3抗疲劳药液 力竭运动 血气
下载PDF
蒙古冰草×航道冰草杂种F_3代的育性及染色体构型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月华 于卓 +2 位作者 王四清 秦永梅 马艳红 《中国草地》 CSCD 2003年第4期1-7,共7页
对蒙古冰草与航道冰草种间杂种F3代的花粉育性、结实性、穗型、细胞遗传学特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3花粉育性为66.59%,比F1、F2分别提高了39.84%和17.82%;F3自然结实率为28.07%,比F1、F2分别提高了22.77%和12.47%;F3代的穗型变化较F... 对蒙古冰草与航道冰草种间杂种F3代的花粉育性、结实性、穗型、细胞遗传学特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3花粉育性为66.59%,比F1、F2分别提高了39.84%和17.82%;F3自然结实率为28.07%,比F1、F2分别提高了22.77%和12.47%;F3代的穗型变化较F2相对稳定,其PMCMⅠ染色体平均配对构型为0.23Ⅰ+6.88Ⅱ,环状二价体频率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草 种间杂种F3代 蒙古冰草 航道冰草 育性 染色体 构型分析 结实性 穗型 细胞遗传学
原文传递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割术后C_(3)F_(8)与硅油填充的疗效比较
7
作者 温晓英 杨娜 +3 位作者 张月玲 马伟娜 付燕 耿任飞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805-809,共5页
目的:比较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后玻璃体腔内分别行硅油或C_(3)F_(8)填充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9-01/2022-08就诊于我院的45例45眼高度近视MHRD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硅油... 目的:比较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后玻璃体腔内分别行硅油或C_(3)F_(8)填充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9-01/2022-08就诊于我院的45例45眼高度近视MHRD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硅油组(23例)及C_(3)F_(8)组(22例),两组患者均常规三切口玻璃体切割手术,内界膜剥离后行内界膜填塞、自体血覆盖,硅油填充组行硅油填充,C_(3)F_(8)组行15%C_(3)F_(8)气体填充。两组患者分别观察最佳矫正视力(BCVA)、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裂孔的闭合及视网膜复位情况,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C_(3)F_(8)组、硅油组患者裂孔闭合率为77%、83%(P>0.05),视网膜复位率分别为95%、96%(P>0.05)。C_(3)F_(8)组、硅油组术后视力分别为0.99±0.34、1.22±0.37,C_(3)F_(8)组视力优于硅油组(t=-2.156,P=0.037),两组均较术前显著提高。术后12 mo,两组患者mfERG一阶函数1环(C_(3)F_(8)组114.27±26.37 nV/deg2,硅油组98.08±24.36 nV/deg2)及2环(C_(3)F_(8)组80.45±14.94 nV/deg2,硅油组67.73±15.33 nV/deg2)P1波反应密度较术前(1环P1波反应密度:C_(3)F_(8)组58.13±13.96 nV/deg2、硅油组55.30±10.48 nV/deg2;2环P1波反应密度:C_(3)F_(8)组51.18±8.19 nV/deg2、硅油组47.43±11.97 nV/deg2)明显增加(均P<0.05),C_(3)F_(8)组较硅油组增加明显(P<0.05)。硅油组与C_(3)F_(8)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无差异(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后玻璃体腔内分别行硅油或C_(3)F_(8)填充均可促进高度近视MHRD患者视网膜复位及黄斑裂孔闭合,而且在视功能恢复C_(3)F_(8)填充优于硅油填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高度近视 玻璃体切割术 硅油填充 C_(3)F_(8)填充
下载PDF
基于Boltzmann方程对C_(3)F_(8)/CF_(3)I/CO_(2)三元环保型混合气体的绝缘性能研究
8
作者 钟蕊霜 赵谡 +2 位作者 王辉 钱勇 江秀臣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6-52,68,共8页
为研究一种新型SF_(6)替代环保绝缘气体介质,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从微观结构层面上深入地分析C_(3)F_(8)作为一种SF_(6)替代环保绝缘气体的可行性,利用两项近似的Boltzmann方程对300 K下C_(3)F_(8)/CF_(3)I/CO_(2)三元环保混合绝缘气... 为研究一种新型SF_(6)替代环保绝缘气体介质,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从微观结构层面上深入地分析C_(3)F_(8)作为一种SF_(6)替代环保绝缘气体的可行性,利用两项近似的Boltzmann方程对300 K下C_(3)F_(8)/CF_(3)I/CO_(2)三元环保混合绝缘气体介质的绝缘特性进行了分析,计算三元环保混合气体的电子能量分布函数、电子群参数和协同效应系数等多种微观参数,分析了这些参数随C_(3)F_(8)混合气体比例的变化情况,并与同比例下的c-C_(4)F_(8)/CF_(3)I/CO_(2)三元混合气体的微观参数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在约化电场强度E/N低于418 Td时,从扩散系数、电子漂移速度的角度上来看,C_(3)F_(8)三元混合气体的性能优于c-C_(4)F_(8)三元混合气体,在C_(3)F_(8)比例低于7%时,C_(3)F_(8)三元混合气体的绝缘强度高于30%SF_(6)/70%CO_(2)的混合气体,此时的三元混合气体在中低压设备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此外,当C_(3)F_(8)气体体积分数为10%时,三元混合气体协同性最好。文中的研究从理论上验证了C_(3)F_(8)/CF_(3)I/CO_(2)替代SF_(6)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环保型混合气体 C_(3)F_(8)/CF_(3)I/CO_(2) 密度泛函理论 协同效应 绝缘性能
下载PDF
陆地棉正反交F_(2:3)家系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皮棉产量的关系
9
作者 赵康 任丹 +4 位作者 梁维维 庞博 马尚洁 张梦媛 高文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5,共7页
【目的】研究棉花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为丰富棉花育种的基础材料和培育优良杂交种提供依据。【方法】以陆地棉徐州142和系9的正反交组配合衍生的90和78份F_(2:3)家系,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 【目的】研究棉花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为丰富棉花育种的基础材料和培育优良杂交种提供依据。【方法】以陆地棉徐州142和系9的正反交组配合衍生的90和78份F_(2:3)家系,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研究组合的株高、果枝数、有效果枝数、铃数、有效铃数、单铃重和衣分等指标和棉花单株皮棉产量的关系。【结果】F_(2:3)家系具有丰富的变异,大部分性状表现出典型数量遗传特点,普遍存在超亲分离现象,各个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明显。单株籽棉产量和单株皮棉产量与株高、果枝数、有效果枝数、铃数、有效铃数和单铃重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提取了两类主成分,PC_(1)代表棉铃生长因子;PC_(2)代表衣分和铃重综合选择因子。有效铃数直接通径系数最大,对棉花单株产量贡献最大。【结论】有效铃数对棉花产量贡献最大,选择有效铃数多的棉花品种是高产品种选育重要途径,但也要考虑单铃重、衣分和有效果枝数,有利于培育棉花新杂交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正反交 F_(2:3)家系 变异
下载PDF
六氟钽酸氨拓扑转变制备低深能级缺陷Ta_(3)N_(5)光阳极实现超低偏压光电化学分解水
10
作者 徐伟 甄超 +7 位作者 朱华泽 姚婷婷 邱建航 梁艳 白朔 陈春林 成会明 刘岗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6期144-153,共10页
Ta_(3)N_(5)是一种具有2.1 eV直接带隙的n型半导体,其带隙跨越水的氧化还原电位.此外,Ta_(3)N_(5)的理论太阳能制氢效率(STH)高达15.9%,超过商业化应用的效率门槛(10%),是一种理想的光电化学分解水制氢光阳极材料.采用Ta2O5作为前驱体,... Ta_(3)N_(5)是一种具有2.1 eV直接带隙的n型半导体,其带隙跨越水的氧化还原电位.此外,Ta_(3)N_(5)的理论太阳能制氢效率(STH)高达15.9%,超过商业化应用的效率门槛(10%),是一种理想的光电化学分解水制氢光阳极材料.采用Ta2O5作为前驱体,在氨气气氛下高温氮化制备Ta_(3)N_(5)是一个由表及里的非均相氮化过程,该过程会产生大量的低价钽和氮空位等本征深能级缺陷,导致费米能级钉扎效应的产生,从而使得光生电压显著降低和光电流起始电位较高.因此,开发能够进行体相均相氮化的前驱体,以抑制Ta_(3)N_(5)深能级缺陷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气相溶剂热法,在钽箔上制备了一种六氟钽酸氨((NH_(4))_(2)Ta_(2)O_(3)F_(6))化合物,并以其多面体锥阵列薄膜作为前驱体,通过可控的氮化过程将前驱体结构拓扑转变为低深能级缺陷含量的Ta_(3)N_(5)多孔阵列薄膜.在高温氮化过程中,(NH_(4))_(2)Ta_(2)O_(3)F_(6)会释放含氮、氢和氟的气体小分子并形成贯穿体相的多孔通道,有利于氨气及氮化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小分子物质的渗透,促进体相均匀氮化过程,避免生成大量的本征深能级缺陷.同时,(NH_(4))_(2)Ta_(2)O_(3)F_(6)中的高电负性氟离子可以减弱Ta–O键,进一步促进氮化反应.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TEM)结果表明,制备的(NH_(4))_(2)Ta_(2)O_(3)F_(6)是具有实心结构的多面体锥阵列薄膜,而拓扑转变所得的Ta_(3)N_(5)多面体锥薄膜具有多孔结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稳态/瞬态光电压谱表征结果表明,通过(NH_(4))_(2)Ta_(2)O_(3)F_(6)拓扑转变制备Ta_(3)N_(5)可有效抑制Ta_(3)N_(5)薄膜中深能级缺陷的形成.采用两种产氧反应助催化剂依次修饰后,XPS和TEM结果显示出助催化剂的双壳层结构与化学组成.光电化学分解水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得的Ta_(3)N_(5)光阳极在AM1.5G模拟太阳光的照射下,可展现出0.2 V_(RHE)(vs.RHE)的极低光电流起始电位,且在1.23 V_(RHE)时的光电流密度可达3.28 mA cm^(–2),经过连续5 h的稳定性测试,仍能保持初始值的85%.此外,稳定性测试前后助催化剂的XPS和TEM结果表明,Ta_(3)N_(5)光阳极光电流下降的原因可能是产氧助催化剂中硼物种的消耗.而通过减小(NH_(4))_(2)Ta_(2)O_(3)F_(6)多面体锥前驱体的尺寸,可以进一步减少Ta_(3)N_(5)薄膜中的本征深能级缺陷的含量,修饰助催化剂后可在0 V_(RHE)下展现出光电催化水氧化活性.综上所述,通过(NH_(4))_(2)Ta_(2)O_(3)F_(6)新型前驱体拓扑转变制备了低深能级缺陷含量的Ta_(3)N_(5)光阳极,表现出极低的光电流起始电位,为构建无偏压下自发全分解水的低深能级缺陷浓度的Ta_(3)N_(5)光电极提供了一种新途径,该方法也可拓展至其他过渡金属氮化物的可控制备与缺陷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_(4))_(2)Ta_(2)O_(3)F_(6) 拓扑转变 低缺陷Ta3N5 起始电位 光电化学分解水
下载PDF
KYb_(2)F_(7):2%Er^(3+)荧光材料的制备、发光机制及温度传感性能
11
作者 李欣耘 代萌萌 付作岭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3-951,共9页
采用简易水热法制备了正交相KYb_(2)F_(7):2%Er^(3+)上转换荧光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确定所合成样品均为六角状纯相材料。在980 nm激光激发下,KYb_(2)F_(7):2%Er^(3+)荧光材料展现了位于527 nm和545 nm的两个绿光发射... 采用简易水热法制备了正交相KYb_(2)F_(7):2%Er^(3+)上转换荧光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确定所合成样品均为六角状纯相材料。在980 nm激光激发下,KYb_(2)F_(7):2%Er^(3+)荧光材料展现了位于527 nm和545 nm的两个绿光发射峰和位于655 nm处的红光发射峰,且上转换发光出现少见的以红光为主的现象。变温光谱结果表明,545 nm和655 nm处的发射强度随温度升高均呈现热猝灭。基于热耦合测温原理,对Er^(3+)的^(2)H_(11/2)→^(4)I_(11/2)和^(4)S_(3/2)→^(4)I1_(1/2)两个热耦合能级进行温度传感性能研究,计算了发光温度计的发光强度比(LIR)、绝对灵敏度(S_(a))、相对灵敏度(S_(r))、温度不确定度(δ_T)和可重复度(R),其中最大相对灵敏度在313 K时为0.99%·K^(-1),最小温度不确定度在313 K时为0.73 K,可重复度超过99%,确保了该温度计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KYb_(2)F_(7):2%Er^(3+)荧光材料在温度传感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KYb_(2)F_(7):Er^(3+) 上转换发光 温度传感
下载PDF
Robust Cross-Linked Na_(3)V_(2)(PO_(4))_(2)F_(3) Full Sodium-Ion Batteries
12
作者 Jinqiang Gao Ye Tian +12 位作者 Lianshan Ni Baowei Wang Kangyu Zou Yingchang Yang Ying Wang Craig E.Banks Dou Zhang Kechao Zhou Huan Liu Wentao Deng Guoqiang Zou Hongshuai Hou Xiaobo Ji 《Energy & Environmental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9-20,共12页
Sodium-ion batteries(SIBs)have rapidly risen to the forefront of energy storage systems as a promising supplementary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LIBs).Na_(3)V_(2)(PO_(4))_(2)F_(3)(NVPF)as a common cathode of SIBs,featur... Sodium-ion batteries(SIBs)have rapidly risen to the forefront of energy storage systems as a promising supplementary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LIBs).Na_(3)V_(2)(PO_(4))_(2)F_(3)(NVPF)as a common cathode of SIBs,features the merits of high operating voltage,small volume change and favorable specific energy density.However,it suffers from poor cycling stability and rate performance induced by its low intrinsic conductivity.Herein,we propose an ingenious strategy targeting superior SIBs through cross-linked NVPF with multi-dimensional nanocarbon frameworks composed of amorphous carbon and carbon nanotubes(NVPF@C@CNTs).This rational design ensures favorable particle size for shortened sodium ion transmission pathway as well as improved electronic transfer network,thus leading to enhanced charge transfer kinetics and superior cycling stability.Benefited from this unique structure,significantly improve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are obtained,including high specific capacity(126.9 mAh g^(-1)at 1 C,1 C=128 mA g^(-1))and remarkably improved long-term cycling stability with 93.9%capacity retention after 1000 cycles at 20 C.The energy density of 286.8 Wh kg^(-1)can be reached for full cells with hard carbon as anode(NVPF@C@CNTs//HC).Additionally,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the full cell at high temperature is also investigated(95.3 mAh g^(-1)after 100 cycles at 1 C at 50℃).Such nanoscale dual-carbon networks engineering and thorough discussion of ion diffusion kinetics might make contributions to accelerating the process of phosphate cathodes in SIBs for large-scale energy stora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al-nanocarbon networks full sodium-ion battery ion transfer kinetics Na_(3)V_(2)(PO_(4))_(2)F_(3) NASICON structure
下载PDF
羽叶三七叶中甙类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答祺 樊娟 +4 位作者 冯宝树 李淑蓉 汪夕彬 杨崇仁 周俊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8期593-599,共7页
从羽叶三七叶中分离到十三种甙类成分,经FAB-MS,^(13)CNMR谱,双照射~1HN-MR谱,~1H-~1H COSY谱及与标准品直接对照,证明十一种为已知化合物,分别为人参皂甙F_1(Ⅰ),F_2(Ⅱ),F_3(Ⅲ),R_(g2)(Ⅳ),R_a(Ⅴ),Rd(Ⅵ),R_(b1)(Ⅷ),R_(b3)(Ⅷ),24(... 从羽叶三七叶中分离到十三种甙类成分,经FAB-MS,^(13)CNMR谱,双照射~1HN-MR谱,~1H-~1H COSY谱及与标准品直接对照,证明十一种为已知化合物,分别为人参皂甙F_1(Ⅰ),F_2(Ⅱ),F_3(Ⅲ),R_(g2)(Ⅳ),R_a(Ⅴ),Rd(Ⅵ),R_(b1)(Ⅷ),R_(b3)(Ⅷ),24(S)-假人参甙F_(11)(Ⅸ),人参黄酮(Ⅹ)和珠子参甙F_1(Ⅺ);另外两种为新的达玛烷型皂甙,命名为羽叶三七甙F_1(Ⅻ)和F_2(ⅫⅠ),并确定其化学结构。同时修正珠子参甙F_3的结构。进一步阐明人参黄酮甙结构中的两个糖的连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叶三七叶 甙类 化学成分 人参皂甙
下载PDF
秦岭珠子参叶的达玛烷型皂甙的进一步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答祺 冯宝树 +2 位作者 汪夕彬 杨崇仁 周俊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8期633-636,共4页
前已报道秦岭产珠子参(Panax japonicus var.mojor (Burk.) Wu et Feng)叶的九个达玛烷型皂甙成分。本文继续报告得自珠子参叶的另外两个新的同类皂甙成分。珠子参甙F_σ(Ⅰ) 由甲醇中得白色粉末,分子式:C_(48)H_(82)O_(19);正、反相薄... 前已报道秦岭产珠子参(Panax japonicus var.mojor (Burk.) Wu et Feng)叶的九个达玛烷型皂甙成分。本文继续报告得自珠子参叶的另外两个新的同类皂甙成分。珠子参甙F_σ(Ⅰ) 由甲醇中得白色粉末,分子式:C_(48)H_(82)O_(19);正、反相薄层层析示为单一斑点;PPC检查Ⅰ的酸水解物中有葡萄糖和鼠李糖存在:FAB-MS给出分子离子峰m/z 985 (M+Na)^+及碎片峰716(M-162-2H_2O+2H)^+,619(M-162-146-2H_2O+H)^+,439(M-2×162-146-3H_2O+2H)^+,说明Ⅰ中含有二个葡萄糖和一个鼠李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子参 珠子参甙F5 珠子参甙F6
下载PDF
人参叶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窦德强 陈英杰 +6 位作者 马忠泽 翁敏华 文晔 裴玉萍 王志学 徐绥绪 姚新生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54-55,共2页
人参叶化学成分研究窦德强,陈英杰,马忠泽,翁敏华,文晔,裴玉萍,王志学,徐绥绪,姚新生(沈阳药科大学植物化学教研室,沈阳110015)从人参(PanaxginsengC.A,Meyer)叶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用F... 人参叶化学成分研究窦德强,陈英杰,马忠泽,翁敏华,文晔,裴玉萍,王志学,徐绥绪,姚新生(沈阳药科大学植物化学教研室,沈阳110015)从人参(PanaxginsengC.A,Meyer)叶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用FD-MS,1H-NMR,13C-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人参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四个春箭舌豌豆品系原种及第三代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建全 南志标 王彦荣 《草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5期94-98,共5页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引自国际干旱农业研究中心的4个春箭舌豌豆品系原种(F0)和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经过3个世代选育的F3代,进行幼苗下胚轴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2505品系F3代在相对迁移率(Rf)为0.725位置和原种...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引自国际干旱农业研究中心的4个春箭舌豌豆品系原种(F0)和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经过3个世代选育的F3代,进行幼苗下胚轴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2505品系F3代在相对迁移率(Rf)为0.725位置和原种相比酶带缺失,而Rf值为其它位置处谱带颜色均较原种为浅;2556F3代在Rf值为0.725处呈现酶带,而原种该谱带缺失,其它位置各谱带明显较原种为深;2560F3代在Rf值为0.211和0.266位置处酶带变宽,颜色加深;2566F3代在Rf值为0.725处呈现酶带而原种该谱带缺失,在Rf值为0.211和0.266处2酶带较原种位置偏上,颜色偏深。供试8个品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与对照品种333/A相比,均存在较大差异。由此对以上4品系原种和F3代呈现出的宏观上的生态适应性提供了分子水平上遗传变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箭舌豌豆 4品系 原种 F3代 下胚轴 PAGE 变异
下载PDF
病理性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术后不同玻璃体填充物探讨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艳 张文芳 +3 位作者 陶明 史凯 李春丽 杜润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1100-1102,共3页
目的:比较病理性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手术中硅油与C3F8填充后视网膜复位率和高眼压发生率,为此类手术的填充物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设计。在不同时间段连续观察病理性高度近视MHRD患者,分别采用玻璃体... 目的:比较病理性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手术中硅油与C3F8填充后视网膜复位率和高眼压发生率,为此类手术的填充物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设计。在不同时间段连续观察病理性高度近视MHRD患者,分别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硅油和气体的两组患者分别进行观察,从手术后1wk;1,3,6,12mo,视网膜复位率和眼压进行对比研究,观察患者视网膜复位及眼压的情况,得出最佳的填充方式。结果:初次手术后,硅油组视网膜复位率高于气体组,但两组视网膜复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眼压:硅油组高眼压发生率高于气体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病理性高度近视MHRD患者玻璃体手术后使用哪种填充物,应采取个体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近视 黄斑裂孔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割术 硅油 惰性气体C_3F_8
下载PDF
花生巢式群体的脂肪含量遗传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冰艳 孙子淇 +9 位作者 刘华 房元瑾 石磊 苗利娟 张毛宁 张忠信 徐静 张梦圆 董文召 张新友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00-1108,共9页
巢式群体可以利用多个亲本解析复杂性状的遗传机制。本研究利用1个共同亲本与6个基础亲本所配置巢式组合F_(2:3)家系的种子脂肪含量数据,分析了花生脂肪含量的遗传模型,旨在探明不同的基础亲本组合中脂肪含量性状的遗传差异,为制定脂肪... 巢式群体可以利用多个亲本解析复杂性状的遗传机制。本研究利用1个共同亲本与6个基础亲本所配置巢式组合F_(2:3)家系的种子脂肪含量数据,分析了花生脂肪含量的遗传模型,旨在探明不同的基础亲本组合中脂肪含量性状的遗传差异,为制定脂肪含量遗传改良的亲本选配和后代选择策略提供依据。6个组合的共同亲本为高脂肪含量的普通型大果品种豫花15号,其他6个基础亲本为不同脂肪含量和不同植物学类型的品种。结果表明,在不同杂交组合中脂肪含量的遗传模式有所不同,6个组合分别符合无主基因模型、1对主基因加性显性模型和2对主基因等显性模型3种遗传模式。各种遗传效应的估计值也各不相同,主基因遗传力从32%到80%,说明不同杂交组合中,控制脂肪含量的基因位点差异及其重组和分离方式不同。高脂肪含量双亲杂交后代的高脂肪含量个体较多,但主基因遗传力较低,不宜在早代实施表型选择;双亲脂肪含量差异较大的后代脂肪含量变异幅度更大,能够选择到不同脂肪含量的类型。本研究也表明,巢式组合具有较丰富的脂肪含量变异类型,揭示出脂肪含量性状遗传的复杂性和多基因调控的特点,为较全面地了解脂肪含量的遗传提供了基础。该巢式群体也将有助于进一步开展脂肪含量的QTL定位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Arachis hypogaea L.) 巢式群体 脂肪含量 F_(2:3)家系 遗传模型
下载PDF
F_(3)代波杂山羊XKR4基因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阮涌 陈祥 +2 位作者 田贵刚 安冬伟 邹启顺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52-1758,共7页
【目的】明确F_(3)代波杂山羊XKR4基因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筛选出优异基因为后期培育新品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F_(3)代波杂山羊为研究对象,通过血液DNA混池测序鉴定XKR4基因SNP位点,统计SNP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 【目的】明确F_(3)代波杂山羊XKR4基因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筛选出优异基因为后期培育新品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F_(3)代波杂山羊为研究对象,通过血液DNA混池测序鉴定XKR4基因SNP位点,统计SNP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遗传纯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有效等位基因数(Ne)及多态信息含量(PIC)等,以卡方(χ^(2))检验分析基因型是否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并利用SPSS 25.0分析不同基因型与F_(3)代波杂山羊生长性状的关联性。【结果】F_(3)代波杂山羊XKR4基因Intron-1区域存在2个SNPs位点,分别是C194069A和T194091A。C194069A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中C>A,优势基因型为CC型;T194091A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中T>A,优势基因型为TT型;C194069A和T194091A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P>0.05)。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初生群体中,T194091A位点AA基因型与其他基因型的体斜长存在显著差异(P<0.05,下同);在3月龄群体中,C194069A和T194091A位点各基因型的生长性状指标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在6月龄群体中,C194069A和T194091A位点AA基因型的体重分别与相应位点的CC基因型和TT基因型存在显著差异;在12月龄群体中,C194069A位点AA基因型在体重和胸围方面均极显著优于CC基因型(P<0.01,下同),在体高方面与CC基因型存在显著差异,T194091A位点AA基因型的体重、体斜长分别与TT基因型呈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此外,在0~6月龄和0~12月龄,C194069A和T194091A位点AA基因型的日增重与CC基因型和TT基因型分别存在呈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结论】F_(3)代波杂山羊XKR4基因存在2个SNPs位点(C194069A和T194091A),且均表现为AA基因型个体的生长性能优于其他基因型个体,即XKR4基因可作为F_(3)代波杂山羊生长性状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_(3)代波杂山羊 XKR4基因 SNP位点 生长性状 关联性
下载PDF
C_(3)F_7CN/环氧树脂界面放电后固体绝缘的劣化特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颖 王璁 +2 位作者 曹人杰 艾昕 屠幼萍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40,共8页
C_(3)F_(7)CN/CO_(2)是当前最具潜力的SF_(6)替代气体之一,而目前对C_(3)F_(7)CN/环氧树脂(EP)界面放电后固体绝缘劣化特性的研究则较少,不利于评估环保气体绝缘设备的绝缘状态。故文中模拟界面放电研究C_(3)F_(7)CN/CO_(2)中EP的绝缘... C_(3)F_(7)CN/CO_(2)是当前最具潜力的SF_(6)替代气体之一,而目前对C_(3)F_(7)CN/环氧树脂(EP)界面放电后固体绝缘劣化特性的研究则较少,不利于评估环保气体绝缘设备的绝缘状态。故文中模拟界面放电研究C_(3)F_(7)CN/CO_(2)中EP的绝缘劣化过程,测试了其表面形貌、粗糙度、元素及化学键组成和冲击闪络电压,最后从气固介质相互作用方面分析了EP放电劣化机制。结果表明:EP的闪络电压随放电时长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相比于新试样,50 h时仅下降约0.3%,300 h时达13.5%。,界面放电后EP表面微观形貌与SF_(6)中基本一致;EP表面C-C、C=C、C-O键同样易发生断裂,F·也易取代H·而引入大量C-F键。而EP表面CH_(3)·易被CN·取代而引入C≡N键;特征产物C_(12)F_(7)H_(17)O_(2)的生成标志着EP放电劣化程度较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_(3)F_7CN/CO_(2) 环氧树脂 界面放电 绝缘劣化 闪络电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