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研究进展
1
作者 边小平 寄婧 +2 位作者 孙其斌 陈国栋 董春璇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5期284-287,共4页
中医非药物疗法是中医理论指导下非口服药物治疗疾病方法的统称,具有简、便、廉、效的特点,易于患者接受,便于临床推广。本文综述近5年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相关研究,总结其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发掘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周围性面... 中医非药物疗法是中医理论指导下非口服药物治疗疾病方法的统称,具有简、便、廉、效的特点,易于患者接受,便于临床推广。本文综述近5年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相关研究,总结其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发掘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医学及社会学价值,以期为中医防治周围性面瘫理论机制及治疗方案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非药物疗法 周围性面瘫 综述
下载PDF
A controlled study 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cupuncture and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drugs on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with normal result of facial nerve magnetic resonance examination
2
作者 HUANG Yali 《China Medical Abstracts(Internal Medicine)》 2019年第2期67-67,共1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whether a combination of drugs is needed when acupuncture is used to treat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with normal result of facial nerve magnetic resonance examin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48 norm... Objective To explore whether a combination of drugs is needed when acupuncture is used to treat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with normal result of facial nerve magnetic resonance examin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48 normal facial nerve magnetic resonance examination of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n acupuncturecombined with drugs group and acupuncturegroup,24 cases in each grou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CUPUNCTURE and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drugS facial paralysis
原文传递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及对患者面部温度、面部神经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张文彬 陈媛丽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2期120-123,共4页
目的研究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及对患者面部温度、面部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23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针灸治疗组(63例,针灸治疗)、药物治疗组(60例,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研究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及对患者面部温度、面部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23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针灸治疗组(63例,针灸治疗)、药物治疗组(60例,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针灸治疗组的健侧温度、患侧温度及两侧温度差均低于药物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灸治疗组的面部神经功能、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药物治疗组,社会生活功能评分低于药物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满意度高于药物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显著,可调节面部温度,改善面部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药物治疗 针灸
下载PDF
祛风扶正散调控TLR4/NF-κB信号通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作用机制
4
作者 周丽华 周长凯 +1 位作者 商秀玲 荆凡波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1期73-78,共6页
目的探讨祛风扶正散调控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用不同浓度祛风扶正散受试物处理炎症模型细胞,采用Griess reagent法检测细胞一氧化氮(NO)的分泌量,... 目的探讨祛风扶正散调控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用不同浓度祛风扶正散受试物处理炎症模型细胞,采用Griess reagent法检测细胞一氧化氮(NO)的分泌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前列腺素2(PEG 2)的水平,活性氧荧光探针(DCFH-DA)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细胞TNF-α、IL-1βmRNA的表达,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p65、磷酸化p65(p-p65)、IκBα、磷酸化IκBα(p-IκBα)蛋白表达。结果祛风扶正散可显著降低炎症模型细胞NO、ROS、TNF-α、IL-1β、IL-6及PEG 2表达水平(F=338.731~5790.712,P<0.01),下调TNF-α、IL-1βmRNA表达(F=134.430、168.217,P<0.01),抑制p-p65和p-IκBα蛋白表达、IκBα降解及p65核易位(F=17.793~97.613,P<0.01)。结论祛风扶正散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本病相关TLR4/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及其下游促炎性细胞因子、炎症递质的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 中药 祛风扶正散 TOLL样受体4 NF-ΚB
下载PDF
面瘫神经损伤定位和治疗方法选择相关关系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52
5
作者 李常度 黄信勇 +2 位作者 杨娟娟 符晓英 李漾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 :研究面瘫神经损伤定位和治疗方法之间的相关关系 ,为临床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方法 :采用随机、按神经损伤定位分层对照的方法 ,将 199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针刺治疗组 (A组 )、西药治疗组 (B组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C组 )。... 目的 :研究面瘫神经损伤定位和治疗方法之间的相关关系 ,为临床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方法 :采用随机、按神经损伤定位分层对照的方法 ,将 199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针刺治疗组 (A组 )、西药治疗组 (B组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C组 )。结合临床和肌电图作出准确神经损伤定位 ,用House Brach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 ,结合临床症状、体征进行疗效分析 ,并作 6个月随访。 结果 :面神经管内损伤 ,中西医结合疗法优于针刺组和西药组 (P <0 0 5 ) ,后遗症少 ;面神经管外损伤 ,3组之间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定位在面神经管内的面瘫 ,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为最佳选择 ;定位在面神经管外的面瘫 ,有明显的自然痊愈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 随机对照研究 中西医结合疗法 面神经麻痹 针灸疗法
下载PDF
以面肌对电针刺激的反应判断周围性面瘫预后和针灸疗效 被引量:13
6
作者 杨广印 张冬梅 +2 位作者 徐维 孙昱 陈麟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 :探讨判断周围性面瘫的预后和针灸疗效的检测方法。方法 :以瘫痪侧表情肌群对电针治疗仪断续波刺激的反应为指标将 15 4例患者分为良好型 10 2例 ,一般型 2 4例和不良型 2 8例 ,再采用电针断续波配合温和灸治疗。结果 :在不超过 3... 目的 :探讨判断周围性面瘫的预后和针灸疗效的检测方法。方法 :以瘫痪侧表情肌群对电针治疗仪断续波刺激的反应为指标将 15 4例患者分为良好型 10 2例 ,一般型 2 4例和不良型 2 8例 ,再采用电针断续波配合温和灸治疗。结果 :在不超过 30次的治疗次数下 ,良好型治愈率为 96 1% ,一般型为 5 0 0 % ,而不良型为 0 ,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0 5 )。 结论 :瘫痪侧面肌对电针刺激的反应可以用来判断预后和预测针灸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 电针刺激 预后 针灸疗法 面神经麻痹 诊断
下载PDF
针灸治疗面瘫无效病例原因的分析与方法 被引量:31
7
作者 管遵惠 郭翠萍 丁丽玲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7-198,共2页
分析了针灸治疗面瘫无效病例的原因;提出了 可能导致面瘫后遗症的因素。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双侧取穴,注重手法,刺激适度,慎 用激素等方面,对防治面瘫后遗症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面瘫 针灸疗法 无效病例 原因分析 后遗症 防治
下载PDF
“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47
8
作者 王舒 王敏 +3 位作者 张杰 吴玉兰 武连仲 孙兰荣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55-157,共3页
观察“经筋刺法”治疗 5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疗效 ,并与对照组 30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经筋组愈显率为 92 % ,对照组则为 6 0 % ,“经筋刺法”疗效明显 (P <0 0 1) ;两组病程、面神经病损程度与疗效的关系比较提示“经筋刺... 观察“经筋刺法”治疗 5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疗效 ,并与对照组 30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经筋组愈显率为 92 % ,对照组则为 6 0 % ,“经筋刺法”疗效明显 (P <0 0 1) ;两组病程、面神经病损程度与疗效的关系比较提示“经筋刺法”对于病程在 30天以内或轻、中度面神经病损患者 ,愈显率达 95%以上 ,而对照组仅对病程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 针灸疗法 经筋刺法 治疗 疗效
下载PDF
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若干影响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33
9
作者 王声强 白亚平 于溯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67-370,共4页
目的 :研究分析影响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的相关因素 ,为临床治疗及科研工作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方法 :共综合了 3 5篇相关文献的内容 ,从治疗时机、面神经损伤程度、面神经损伤部位、辨证分型、针刺手法及腧穴选择 6个方面进行了归... 目的 :研究分析影响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的相关因素 ,为临床治疗及科研工作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方法 :共综合了 3 5篇相关文献的内容 ,从治疗时机、面神经损伤程度、面神经损伤部位、辨证分型、针刺手法及腧穴选择 6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 ,并作了简要的评述。结论 :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容易受到临床相关因素的影响 ,加强对影响针刺治疗面瘫疗效相关因素的分析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治疗 周围性面瘫 影响因素 分析 辨证分型
下载PDF
“分期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31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6
10
作者 王子臣 王声强 武连仲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53-454,共2页
目的 :寻找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运用“分期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31例 ,并与对照组 30例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愈显率为 90 3% ,对照组为 70 0 %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关键词 分期针刺法 周围性面瘫 疗效 面神经麻痹 针灸疗法
下载PDF
针灸电诊断分型法治疗周围性面瘫 被引量:27
11
作者 刘胜 王广思 董捷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55-456,共2页
目的 :确定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 ,较为标准和确切的治疗方案。方法 :将 10 6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根据不同的面神经变性程度采用不同的针灸治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治疗。 结果 :两种方法总有效率分别为 10 0 0 %和 91... 目的 :确定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 ,较为标准和确切的治疗方案。方法 :将 10 6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根据不同的面神经变性程度采用不同的针灸治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治疗。 结果 :两种方法总有效率分别为 10 0 0 %和 91 7%。治愈率治疗组 87 1% ,对照组5 5 6 % ,有明显的差别 (P <0 0 1)。结论 :面神经变性程度在周围性面瘫治疗和预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面神经麻痹 针灸疗法 电诊断 分型治疗
下载PDF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评估及疗效判定标准方案(草案) 被引量:79
12
作者 王声强 白亚平 王子臣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29-832,共4页
目的:建立并完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评估和疗效判定标准。方法:参照相关的评价标准,结合中医学的自身特点和面神经的功能特性,通过临床反复观察与对比评价,提出周围性面神经的评分量化表、面神经分级标准、辨证分型标准及疗效判定... 目的:建立并完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评估和疗效判定标准。方法:参照相关的评价标准,结合中医学的自身特点和面神经的功能特性,通过临床反复观察与对比评价,提出周围性面神经的评分量化表、面神经分级标准、辨证分型标准及疗效判定标准。结果:经临床初步测定,评估内容具有参照合理、简便易行、客观精细的特征。结论:该方案可以作为临床评估和疗效判定的标准,但仍需临床效度、信度的测定及多中心研究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针灸疗法 面神经麻痹/诊断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周围性面瘫定位诊断与针刺疗效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王海风 程俊杰 +1 位作者 宋洪 王新宇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43-144,共2页
目的:探讨面神经不同损伤平面对针刺疗效的影响。方法:按面神经的损伤平面定位而分为5组,运动神经核段面瘫、膝状神经节段面瘫、镫骨神经段面瘫、鼓索神经段面瘫及茎乳孔段面瘫,对126例患者针刺2疗程后疗效观察和比较。结果:茎乳孔段面... 目的:探讨面神经不同损伤平面对针刺疗效的影响。方法:按面神经的损伤平面定位而分为5组,运动神经核段面瘫、膝状神经节段面瘫、镫骨神经段面瘫、鼓索神经段面瘫及茎乳孔段面瘫,对126例患者针刺2疗程后疗效观察和比较。结果:茎乳孔段面瘫疗效最佳,鼓索神经段、镫骨神经段疗效较好,膝状神经节段次之,运动神经核段最差(P<0.01)。结论:针刺疗效与神经损伤平面具有相关性,面神经损伤平面越低,疗效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诊断 周围性面瘫 定位诊断 疗效
下载PDF
穴位注射结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于金栋 郭家奎 +1 位作者 张玉莲 赵援非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65-467,共3页
目的 :探讨穴位注射结合针刺治疗静止期周围性面瘫疗效及机制。方法 :将 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各 30例 ,于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和甲襞微循环。 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 6 3 3% ,对照Ⅰ组 4 6 7% ,对照Ⅱ... 目的 :探讨穴位注射结合针刺治疗静止期周围性面瘫疗效及机制。方法 :将 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各 30例 ,于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和甲襞微循环。 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 6 3 3% ,对照Ⅰ组 4 6 7% ,对照Ⅱ组 4 0 0 %。治疗组疗效优于两对照组 (P <0 0 5 )。治疗组在改善微循环上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穴位注射结合针刺能改善机体微循环状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注射 针刺治疗 周围性面瘫 穴位疗法 水针
下载PDF
针灸对急性期Bells面瘫疗效的影响: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吴滨 李宁 +2 位作者 刘屹 黄长琼 张永玲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7-160,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期针灸治疗是否对Bell s面瘫预后产生不良影响以及最佳针灸治疗方案。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RCT)的研究设计方案,将患者分为早期针灸组(A组)、早期针刺配合远红外线组(B组)与7天后针灸组(C组),分别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发... 目的:探讨急性期针灸治疗是否对Bell s面瘫预后产生不良影响以及最佳针灸治疗方案。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RCT)的研究设计方案,将患者分为早期针灸组(A组)、早期针刺配合远红外线组(B组)与7天后针灸组(C组),分别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发病7天及治疗后面神经功能分级,6个月随访临床治愈率、平均治愈时间及完全性面瘫的治愈时间。结果:3组在发病7天时面神经功能分级、6个月的临床治愈率、平均治愈时间无明显差别,但A组及B组在完全性面瘫患者的治愈时间上较C组达到痊愈时间短(P<0·05)。结论:建议在面瘫急性期可以采用患侧面部针灸治疗,远红外线照射治疗可替代传统灸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针灸疗法 急性病
下载PDF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刺时机选择 被引量:137
16
作者 方美善 冯桂梅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405-406,共2页
目的 :观察选择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不同时机进行针刺的疗效。方法 :将 144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按病程分为 2组 ,发病 7天以内的急性期患者为治疗组 ,发病 7天以上的静止期及恢复期患者为对照组 ,采用相同的穴位进行针刺治疗。结果 :治... 目的 :观察选择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不同时机进行针刺的疗效。方法 :将 144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按病程分为 2组 ,发病 7天以内的急性期患者为治疗组 ,发病 7天以上的静止期及恢复期患者为对照组 ,采用相同的穴位进行针刺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 85 2 % ,有效率 10 0 0 % ;对照组治愈率 66 7% ,有效率 97 2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急性期给予面神经良性刺激 ,会大大提高治愈机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 针灸疗法 治疗
下载PDF
电针加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玉生 欧阳应颐 尹勇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59-260,共2页
目的探讨电针在周围性面瘫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86例患者分为电针加中药组(治疗组)45例,针刺加中药组(对照组)41例,对照组针刺患侧太阳、阳白等穴,并服用加味牵正散,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电针。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评定。结... 目的探讨电针在周围性面瘫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86例患者分为电针加中药组(治疗组)45例,针刺加中药组(对照组)41例,对照组针刺患侧太阳、阳白等穴,并服用加味牵正散,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电针。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评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8%,对照组有效率82.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在针刺加中药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 针灸疗法 中医药疗法 电针 牵正散 治疗应用
下载PDF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面瘫的Meta-分析 被引量:17
18
作者 周贤刚 杨闯 +1 位作者 杨丽霞 钟渠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97-802,共6页
目的:评价中药穴位贴敷治疗面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数字医院图书馆全文数据库1994年1月-2004年12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1995年1月-2004年12月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4.2.5进行Meta分析。结果... 目的:评价中药穴位贴敷治疗面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数字医院图书馆全文数据库1994年1月-2004年12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1995年1月-2004年12月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4.2.5进行Meta分析。结果:16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共2157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穴位贴敷与单纯针刺或西药比较,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5.58,95%CI(3.41,9.13),P<0.00001及OR5.53,95%CI(3.47,8.19),P<0.00001]。结论:从现有的临床证据来看,中药穴位贴敷治疗面瘫有效,安全性较高,但还非常需要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穴位疗法 穴位贴敷法 META-分析
下载PDF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灸治疗时机与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37
19
作者 杨广印 张冬梅 +2 位作者 徐维 孙昱 陈麟 《针灸临床杂志》 2004年第3期12-13,共2页
目的 :探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灸治疗时机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将 15 0例患者按病程的长短分为急性期组 (病程≤ 7天 ) 96例和恢复期组 (病程 >7天 ) 5 4例 ,采用同一针灸方法治疗。结果 :急性期组疗效明显优于恢复期组 (P <0 .0 ... 目的 :探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灸治疗时机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将 15 0例患者按病程的长短分为急性期组 (病程≤ 7天 ) 96例和恢复期组 (病程 >7天 ) 5 4例 ,采用同一针灸方法治疗。结果 :急性期组疗效明显优于恢复期组 (P <0 .0 0 5 ) ,其治愈者的治疗次数也明显少于恢复期组 (P <0 .0 5 ) ,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在急性期进行针灸治疗 ,可以提高疗效 ,缩短治疗时间 ,提示急性期为针灸治疗的最佳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针灸治疗 治疗时机 疗效观察
下载PDF
电针在周围性面瘫中的灵活应用 被引量:19
20
作者 杨丽霞 周贤刚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803-804,共2页
目的 :寻找能提高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的适宜的电针波型。方法 :将 14 7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选用地仓和颧、阳白和太阳、迎香和鼻通、下关和口禾或夹承浆一组 ,4组同时应用 ,先用连续波 ,再用疏密波治疗 ... 目的 :寻找能提高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的适宜的电针波型。方法 :将 14 7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选用地仓和颧、阳白和太阳、迎香和鼻通、下关和口禾或夹承浆一组 ,4组同时应用 ,先用连续波 ,再用疏密波治疗 ;对照组不分组 ,采用连续波治疗。结果 :两组的总有效率和痊愈所用时间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结论 :在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中 ,将疏密波和连续波配合使用 ,效果显著优于单纯使用连续波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治疗组 电针 对照组 痊愈 阳白 总有效率 地仓 经统计学处理 迎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