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职业无意识到职业认同——范长江职业认知与职业精神的发育与建构 被引量:5
1
作者 樊亚平 丁冬女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4-131,共8页
作为现当代新闻史上标杆式人物的范长江在步入记者职业领域前并未怀揣做记者之理想,其步入记者生涯,是出于救亡图存、挽救国运的现实追求。范长江虽是以挽救国运为"体"、职业选择为"用"之目的步入记者职业领域,但... 作为现当代新闻史上标杆式人物的范长江在步入记者职业领域前并未怀揣做记者之理想,其步入记者生涯,是出于救亡图存、挽救国运的现实追求。范长江虽是以挽救国运为"体"、职业选择为"用"之目的步入记者职业领域,但经过之前的主动求教和之后基于至诚之心而展开的充满勃勃生机的职业实践,他不仅迅速具备了对记者职业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认知和专业意识,而且显现出了一个记者所特有的尽忠职业的专业主义精神;与此相应,其对记者职业的无意识也很快为强烈的认同所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长江 职业无意识 职业认知 职业精神 职业认同
下载PDF
挽救国运为“体”,职业选择为“用”——范长江步入记者生涯的心路与动力因素探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樊亚平 王婷婷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19-229,共11页
通过对范长江步入记者生涯前探求个人出路与国家出路的人生历程,和其间产生的问题关注点的考察可以发现,范长江步入记者生涯,并非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一开始就决定专意于此的职业选择行为,而是其探求个人出路与国家出路过程中产生的... 通过对范长江步入记者生涯前探求个人出路与国家出路的人生历程,和其间产生的问题关注点的考察可以发现,范长江步入记者生涯,并非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一开始就决定专意于此的职业选择行为,而是其探求个人出路与国家出路过程中产生的诸多问题(包括"元问题"和系列子问题)共同推动的结果,是一种与"九一八"以来为挽救国运而投身救亡活动的其他青年所选择的救亡图存方式一样的行为。这种职业选择行为的特点就是,以挽救国运为"体",以职业选择为"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长江 记者生涯 问题意识 挽救国运 职业选择
下载PDF
论范长江精神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涛 任红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81-83,共3页
20世纪的新闻巨子范长江,不仅在中国现代新闻史上创造了一系列新闻奇迹,而且以身作则,作为新闻楷模留下了具有永恒价值的长江精神:求真求实、敢为人先的精神;以民为本、为民服务的精神;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的精神。
关键词 范长江精神 求真求实 以民为本 与时俱进
下载PDF
范长江新闻作品的话语初探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涛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95-98,共4页
范长江新闻作品之所以意义蕴藉深厚、价值多元,与他的话语直接相关。他在新闻层面用的是现代民众话语,在思维层面用的是知识分子的理性话语,而在表述层面用的是非虚构的文学话语,三者有机融为一体,形成了范长江的独特的话语结构。
关键词 范长江 话语 新闻 理性 文学
下载PDF
范长江“研究红军北上以后中国的动向”目的论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胡正强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32-37,共6页
范长江西北采访是否存在"研究红军北上以后中国的动向"的目的,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不同意见。争论关系到对范长江红军长征报道的评价问题。在范长江的西北采访所形成的新闻文本中,有大量的对其新闻目的直接表述的... 范长江西北采访是否存在"研究红军北上以后中国的动向"的目的,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不同意见。争论关系到对范长江红军长征报道的评价问题。在范长江的西北采访所形成的新闻文本中,有大量的对其新闻目的直接表述的文字,足证这一新闻目的的存在。否定论者提出的几个论据及其论证,都缺少推翻这一新闻目的存在的说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长江 红军长征 新闻目的
下载PDF
范长江与斯诺的红军长征报道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于安龙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4年第12期74-81,共8页
20世纪30年代,范长江和斯诺的报道在宣传红军长征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打破了国民党新闻封锁的同时,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的决心与信心。通过比较发现,他们的报道具有相同的时代背景、共... 20世纪30年代,范长江和斯诺的报道在宣传红军长征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打破了国民党新闻封锁的同时,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的决心与信心。通过比较发现,他们的报道具有相同的时代背景、共同的关注对象,但也有着不同的采访路线和写作风格。加强对范长江与斯诺相关报道的比较分析,学习他们独立思考的精神、关注现实的情怀,有利于进一步推动长征史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长江 斯诺 红军长征
下载PDF
范长江西北新闻采访活动的历史意义与现实启示 被引量:1
7
作者 朱联营 段健蓉 《榆林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64-67,共4页
20世纪30年代,范长江在担任《大公报》特约通讯员和记者时赴西北进行新闻采访活动,以其不畏艰险的精神、独特的观察视角和优秀的采访成果,开创了中国新闻采访的新视野和旅行通讯的新文体,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新闻思想和记者人格魅力。对当... 20世纪30年代,范长江在担任《大公报》特约通讯员和记者时赴西北进行新闻采访活动,以其不畏艰险的精神、独特的观察视角和优秀的采访成果,开创了中国新闻采访的新视野和旅行通讯的新文体,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新闻思想和记者人格魅力。对当今新闻从业人员和高校新闻学教育者的思想认识、业务素质、采访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启示和积极的指导意义,是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史上的一个精彩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长江 西北采访 新闻视角 关注民生 深入实际
下载PDF
从范长江和埃德加·斯诺关于陕北的报告文学看中美思维方式的差异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振粉 李银波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49-52,共4页
中美两国在思维方式上存在重要差异,这些差异也体现在两国人民创作的各种作品之中。本文以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和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这几部反映陕北红色政权的报告文学为例,来浅析中美思维方式的差异,并... 中美两国在思维方式上存在重要差异,这些差异也体现在两国人民创作的各种作品之中。本文以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和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这几部反映陕北红色政权的报告文学为例,来浅析中美思维方式的差异,并揭示思维方式的差异是如何在报告文学写作中影响作者的目的、选材、视角、立场、观点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方式 范长江 埃德加·斯诺 通讯 报告文学 《塞上行》 《中国的西北角》 《西行漫记》
下载PDF
“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范长江、邹韬奋的交谊及其思想、情感基础
9
作者 樊亚平 脱畅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7-126,共10页
范长江与邹韬奋是中国现代新闻史上的两个标杆式人物。二人相差14岁,但交谊深厚,在抗日救亡、挽救国运的时代潮流中,从神交到相识相知,从并肩战斗、砥砺支持到推心置腹、相互关心,从思想共通、精神共鸣到阴阳两隔、惺惺相惜,成就了现代... 范长江与邹韬奋是中国现代新闻史上的两个标杆式人物。二人相差14岁,但交谊深厚,在抗日救亡、挽救国运的时代潮流中,从神交到相识相知,从并肩战斗、砥砺支持到推心置腹、相互关心,从思想共通、精神共鸣到阴阳两隔、惺惺相惜,成就了现代新闻史上新闻巨子并肩奋战的佳话。成就此佳话的基础在于二人人生求索与思想发展中存在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都胸怀爱国之心,以救亡图存为己任;都以报刊为工具,为挽救国运鼓与呼;对不同党派的臧否都以其思想主张是否有利于国家、有利于抗战为标尺;在探索国家民族前途出路中都被共产党的革命目标与政策主张所吸引,并最终走向了共产党。二人相识相知相吸相近的内在引力与精神红线是:强烈主张抗日,追求民主、反对专制,追求真理、敢想敢说,都有挚热的人民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长江 邹韬奋 交谊 抗日救亡 中国现代新闻史
下载PDF
论孟秋江战地报道的特色与价值
10
作者 胡正强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06-111,共6页
孟秋江的战地报道生涯主要集中在抗日战争时期。他的战地报道大都围绕着战争的进程而展开,反映的是战役和战斗的过程与结果。具有很强的历史文献性、紧扣战局反映国人瞩目的战场和战事、注意整体结构、感情充沛而又冷静理性、充满问题... 孟秋江的战地报道生涯主要集中在抗日战争时期。他的战地报道大都围绕着战争的进程而展开,反映的是战役和战斗的过程与结果。具有很强的历史文献性、紧扣战局反映国人瞩目的战场和战事、注意整体结构、感情充沛而又冷静理性、充满问题意识、语言简洁清丽、描景状物生动形象是孟秋江战地报道的主要特色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秋江 战地报道 范长江 战地记者
下载PDF
试论范长江新闻作品中体现的巴蜀文化精神
11
作者 徐万平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84-87,共4页
新闻巨子范长江深受巴蜀文化的浸染。其新闻作品中所体现出的巴蜀文化精神,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独闯西北塞上行所体现的创新精神;朴实文风所表现的求实精神;思想行为追求的稳定性与开放性相融合所表现出的奋斗进取精神。
关键词 范长江 新闻作品 巴蜀文化
下载PDF
回顾与展望:国内范长江相关研究40年——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及文献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崔守奎 邓若伊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137-144,共8页
国内范长江相关研究是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兴起和发展的。通过采用CiteSpace文献分析工具,发现40年来国内范长江研究经历了起步与宣传、发展与争鸣和深化与总结三个阶段;国内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核心研究群体;研究围绕范长江的个人经历、新... 国内范长江相关研究是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兴起和发展的。通过采用CiteSpace文献分析工具,发现40年来国内范长江研究经历了起步与宣传、发展与争鸣和深化与总结三个阶段;国内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核心研究群体;研究围绕范长江的个人经历、新闻思想、新闻工作实践、通讯作品及新闻组织机构等内容展开并向纵深方向发展。反思国内范长江研究,存在宣传性研究与学术研究不协调、研究主体群分散、研究机构之间合作少等问题。为进一步拓宽范长江研究的主题视域,在未来范长江研究中亟需加强跨学科交流,丰富研究方法,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形成范长江研究的学术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长江 中国知网 知识图谱 文献可视化
下载PDF
范长江——报道长征第一人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元鸿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03-105,共3页
考察西北和报道红军长征,是范长江记者生涯中的闪光点之一,也是他第一次蜚声全国的重大新闻活动。通过他的通讯报道和惊人分析,首次公开了红军长征的真实情况,揭露了国民党统治下中国西北的黑暗。他的一系列通讯汇集成的《中国的西北角... 考察西北和报道红军长征,是范长江记者生涯中的闪光点之一,也是他第一次蜚声全国的重大新闻活动。通过他的通讯报道和惊人分析,首次公开了红军长征的真实情况,揭露了国民党统治下中国西北的黑暗。他的一系列通讯汇集成的《中国的西北角》,是反映红军长征历史的珍贵文献,他是报道长征的第一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长江 红军长征 新闻报道
下载PDF
如何理解“青年范长江”?——“为民族独立与自由而呼号”的新闻记者
14
作者 任振宇 马慜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0-183,共4页
范长江之伟业,盛于"青年时期"之创造;所招之非议,亦出于"青年时期"之局限。学界对范氏之褒贬,主要源于对"青年范长江"迥异之认识。学界目前对范长江的评价不是太高,而是太低了!要理解范长江,就必须以历... 范长江之伟业,盛于"青年时期"之创造;所招之非议,亦出于"青年时期"之局限。学界对范氏之褒贬,主要源于对"青年范长江"迥异之认识。学界目前对范长江的评价不是太高,而是太低了!要理解范长江,就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正确对待"青年范长江"之局限,同时,无论对范长江如何进行分期,都应该站在"抗日救亡"的战略高度,充分评价他"为民族独立与自由而呼号"的一贯行动以及他在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面的历史功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范长江 知识分子 抗日战争 民族独立
下载PDF
范长江报道西安事变真相及意义
15
作者 黄剑庆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99-102,共4页
1936年发生的西安事变,由于国民党封锁了消息,全国民众并不知情。范长江“冒险尝试”到达西安,与杨虎城、周恩来等人会面了解事变真相,并到延安与毛泽东等中共高层领导人见面,进一步了解中共的政治主张,通过《大公报》把事变真相告诉了... 1936年发生的西安事变,由于国民党封锁了消息,全国民众并不知情。范长江“冒险尝试”到达西安,与杨虎城、周恩来等人会面了解事变真相,并到延安与毛泽东等中共高层领导人见面,进一步了解中共的政治主张,通过《大公报》把事变真相告诉了全国人民,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主张,为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迅速建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长江 西安事变 事实真相
下载PDF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论范长江思想的人民性
16
作者 赵大源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88-90,共3页
范长江思想最突出的特征是其人民性,他把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范长江思想人民性的产生,有一个从"乐善好施者"到"三民主义者",再到"共产主义者"的心路历程。
关键词 范长江思想 人民性 人民利益
下载PDF
浅论《中国的西北角》的表现手法
17
作者 张俊生 彭益民 《宿州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63-66,共4页
范长江的通讯集《中国的西北角》是旅途通讯的经典之作 ,在中国现代新闻史上具有里程碑般的意义。《中国的西北角》表现手法既丰富又独到 ,具有格局特别的评论性 :气势恢宏的政论 ,援古证今的史论 ;摇曳多姿的笔法 :散文笔法 ,杂文笔法 ... 范长江的通讯集《中国的西北角》是旅途通讯的经典之作 ,在中国现代新闻史上具有里程碑般的意义。《中国的西北角》表现手法既丰富又独到 ,具有格局特别的评论性 :气势恢宏的政论 ,援古证今的史论 ;摇曳多姿的笔法 :散文笔法 ,杂文笔法 ,曲径通幽 ,对比反衬 ,烘云托月 ,抑扬自如 ;风土人情的生动描绘 :自然景物的描写采用中国画写意笔调 ,风情习俗的描摹铺张扬厉 ,极尽动感和力量 ,表现少数民族勇敢和纯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长江 旅途通讯 表现手法
下载PDF
1930年代报刊中的中国共产党形象与西部想象——以《中国的西北角》《红星照耀中国》为中心的考察
18
作者 秦琼 《决策与信息》 2021年第9期5-14,共10页
在20世纪30年代的旧中国,国民党控制的大众媒体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形象进行了长期的污名化报道。范长江和埃德加·斯诺的西行对于大众了解真实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的西北角》和《红星照耀中国》两本书... 在20世纪30年代的旧中国,国民党控制的大众媒体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形象进行了长期的污名化报道。范长江和埃德加·斯诺的西行对于大众了解真实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的西北角》和《红星照耀中国》两本书对扎根于革命根据地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实际状况进行了如实描绘,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事实真相,为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革命发展留下珍贵史料的同时也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国内外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媒介 范长江 埃德加·斯诺 人类命运共同体 媒介印象 中国共产党形象 红军形象 国民党形象
下载PDF
范长江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新闻传播人才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19
作者 魏伟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68-73,共6页
要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关键在人。高校作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要充分利用范长江红色基因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探究范长江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新闻传播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进路。这既是新时代高校贯彻落实立德... 要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关键在人。高校作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要充分利用范长江红色基因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探究范长江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新闻传播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进路。这既是新时代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要求,也是为党培养和造就一支品德高尚、富有政治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的自觉之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长江 红色基因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知识仓库”“思想资源”与“意义之网”:新闻人范长江的阅读史初探
20
作者 周浒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22-28,共7页
阅读是范长江能够在新闻实践中取得成功并“暴得大名”的重要因素和条件。阅读史研究为理解和认识范长江提供了新的视角。借助这种新方法与视角,通过史料挖掘与梳理,对范长江阅读史的初步梳理与考察,有助于认识和回答以下问题:范长江的... 阅读是范长江能够在新闻实践中取得成功并“暴得大名”的重要因素和条件。阅读史研究为理解和认识范长江提供了新的视角。借助这种新方法与视角,通过史料挖掘与梳理,对范长江阅读史的初步梳理与考察,有助于认识和回答以下问题:范长江的“知识仓库”是怎样的、如何建立的、如何把阅读的积淀与新闻实践结合生产出卓越的新闻作品的、阅读中获得的“思想资源”如何影响他的道路选择、经由阅读所编织出“意义之网”又如何塑造其个体价值与意义。对范长江个体阅读经历的梳理与研究也启示着当代新闻工作者不断加强阅读和学习、构建丰富的知识体系、形塑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锻炼好“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长江 阅读史 知识仓库 思想资源 意义之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