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n-Delta,Braid Delta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Delta Systems 被引量:2
1
作者 W.E.Galloway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1991年第4期387-400,共14页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origin and deposhional features of fan-deltas and braid deltas. Fan-del-tas are storm discharge-dominated, while braid deltas are usually flashy flood-dominated. The two types ofdelta, ...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origin and deposhional features of fan-deltas and braid deltas. Fan-del-tas are storm discharge-dominated, while braid deltas are usually flashy flood-dominated. The two types ofdelta, like common deltas, were reworked by marine processes. Delta systems are classified into nine deltatypes on the basis of the subaerial depositional processes and the nature of marine reworking. Fan-deltas and braid delta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petroleum exploration. In divergent-marginforeland and intraplate rift-subsided basin settings fan-deltas often form combination traps for petroleum ac-cum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n-delta Braid Delta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Delta Systems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中部断陷带下白垩统南屯组致密储层特征及有利区预测
2
作者 田亚 李军辉 +4 位作者 陈方举 李跃 刘华晔 邹越 张晓扬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6-146,共11页
综合运用岩心分析、铸体薄片、高压压汞等资料,对海拉尔盆地中部断陷带下白垩统南屯组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开展了详细研究,并对有利区进行了定量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海拉尔盆地中部断陷带南屯组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和长石岩... 综合运用岩心分析、铸体薄片、高压压汞等资料,对海拉尔盆地中部断陷带下白垩统南屯组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开展了详细研究,并对有利区进行了定量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海拉尔盆地中部断陷带南屯组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储层孔隙度小于12%的样品数占总样品数的70.2%,渗透率小于1 mD的样品数占总样品数的66.3%,属于致密砂岩储层,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少量原生孔隙和大量次生溶蚀孔隙。(2)沉积相控制了研究区储层物性在空间上的总体分布规律,南屯组最有利的沉积相带是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和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压实作用对储层具有减孔效应,溶蚀作用普遍发育,形成了大量粒间和粒内溶孔,对储集性具有一定改善作用。(3)盆地中部断陷带发育缓坡断阶构造带、陡坡断阶构造带和洼槽带3种构造带,其中缓坡断阶构造带和陡坡断阶构造带为主要的油气聚集区带,其断裂的大量发育均早于或同期于烃源岩大量排烃阶段,为油气运移提供了通道。(4)将“沉积相-孔隙度-储层厚度-砂地比-埋藏深度”五要素进行叠合,定量评价有利储层发育区,其中Ⅰ类、Ⅱ类优质储层主要分布在盆地中部断陷带的缓坡断阶构造带和陡坡断阶构造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储层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 扇三角洲前缘 缓坡断阶构造带 陡坡断阶构造带 南屯组 下白垩统 中部断陷带 海拉尔盆地
下载PDF
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B51井区白垩系阿四段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
3
作者 周洪锋 吴海红 +4 位作者 杨禹希 向红英 高吉宏 贺昊文 赵旭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97,共13页
在岩心观察和粒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录井、测井、地震等资料,对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B51井区下白垩统阿四段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分布规律与发育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巴音都兰凹陷B51井区阿四段发育砂砾岩相、砂岩相、粉... 在岩心观察和粒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录井、测井、地震等资料,对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B51井区下白垩统阿四段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分布规律与发育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巴音都兰凹陷B51井区阿四段发育砂砾岩相、砂岩相、粉砂岩相、泥岩相等四大类,可进一步划分为13个小类,粒度概率累计曲线表现为悬浮一段式、低斜两段式、高斜两段式、滚动-跳跃-悬浮三段式4种类型,具有箱形、钟形、漏斗形、指形、平直形5种测井相标志,发育前积、丘状、杂乱状、亚平行状4种地震相。(2)研究区阿四段扇三角洲前缘发育水下分流主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水下分流间湾、席状砂和远砂坝6种沉积微相,纵向上可分为Ⅰ,Ⅱ,Ⅲ共3个砂组,Ⅱ砂组和Ⅲ砂组沉积时期,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分布广泛,水下分流主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发育;Ⅰ砂组沉积时期,湖盆范围最大,砂体变细、变薄。(3)研究区阿四段自下而上表现为水进沉积序列,发育退积型扇三角洲前缘,预测B51-71井区和B51-74井区发育的水下分流主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为利储集相带,B51-19井区发育的河口坝为较有利的储集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三角洲前缘 沉积特征 水进-退积旋回 粒度概率累计曲线 测井相标志 地震相 水下分流河道 河口坝 阿四段 白垩系 巴音都兰凹陷 二连盆地
下载PDF
渤海LD油田砂砾岩沉积特征及储层展布规律
4
作者 刘洪洲 黄琴 +2 位作者 李俊飞 李振鹏 张振杰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4年第2期40-45,52,共7页
渤海LD油田砂砾岩油藏开发方案实施后证实,南侧井区未成藏,北侧井区成藏,地质油藏模式发生较大变化。为探究其原因,利用岩心、薄片、钻测井、三维地震及开发动态等资料开展沉积储层研究,结果表明:沙二段为陡坡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物源供... 渤海LD油田砂砾岩油藏开发方案实施后证实,南侧井区未成藏,北侧井区成藏,地质油藏模式发生较大变化。为探究其原因,利用岩心、薄片、钻测井、三维地震及开发动态等资料开展沉积储层研究,结果表明:沙二段为陡坡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物源供给受控于南北两侧沟谷,平面上发育两套沉积体;利用测井相识别出辫流坝、分支河道、河口坝、席状砂体等4类微相砂体,其中,辫流坝和分支河道沉积水动力强、砾石含量高,孔隙、微裂缝发育,储层物性好,为优势储层相;优势储层受控于沉积水流方向和古地貌,北侧砂体的展布与油气充注方向匹配较好,油气充满度高,是油田调整挖潜的主要目标,而南侧砂体未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油田 扇三角洲前缘 砂砾岩 沉积相 储层展布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百口泉组油气高产区控制因素与分布预测 被引量:59
5
作者 雷德文 阿布力米提 +2 位作者 唐勇 陈静 曹剑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95-499,共5页
勘探理念的转变与认识的创新带来了勘探突破,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玛湖凹陷下三叠统百口泉组砂砾岩储集层中发现了国内外罕见的源外"连续型"轻质油藏,整装亿吨级油藏落实,展现出大油区的良好态势。玛湖凹陷百口泉组油气分布具有... 勘探理念的转变与认识的创新带来了勘探突破,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玛湖凹陷下三叠统百口泉组砂砾岩储集层中发现了国内外罕见的源外"连续型"轻质油藏,整装亿吨级油藏落实,展现出大油区的良好态势。玛湖凹陷百口泉组油气分布具有"整体含油、局部富集、甜点高产"的特点。油气高产受控于三大因素:发育扇三角洲前缘相规模有效储集层,且多见微裂缝;原油成熟度高、轻质、普遍含气;异常高压。扇三角洲前缘有利相带大部分位于异常高压与轻质油气重合区,预测油气高产有利区面积近2 800 km2,总资源量14.7×108t,是新疆油田油气储量与产量新基地,也是对全球"连续型"油气藏勘探与研究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玛湖凹陷 百口泉组 连续型油藏 扇三角洲前缘 砂砾岩储集层 轻质油
下载PDF
扇三角洲前缘地质知识库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43
6
作者 陈程 孙义梅 贾爱林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3-57,共5页
微相砂体的地质知识是储层随机建模的基础。地质知识来源于对现代沉积区、露头区和密井网区的精细解剖,其中密井网区的精细描述是在我国东部老油田建立储层地质知识库时的一条有效途径。利用双河油田密井网数据,建立了扇三角洲前缘原型... 微相砂体的地质知识是储层随机建模的基础。地质知识来源于对现代沉积区、露头区和密井网区的精细解剖,其中密井网区的精细描述是在我国东部老油田建立储层地质知识库时的一条有效途径。利用双河油田密井网数据,建立了扇三角洲前缘原型骨架模型,研究了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几何形态及分叉规律,获得了微相砂体的长度概率分布、宽度概率分布、宽-厚比关系和长-宽比关系等定量地质知识,为双河油田开发后期储层的精细表征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河油田 扇三角洲前缘 微相砂体 储层表征 原型骨架模型 地质知识库
下载PDF
油田开发后期扇三角洲前缘微相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34
7
作者 陈程 孙义梅 邓宏文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1期88-93,共6页
储层的微相砂体类型、几何规模特征及分布规律是分析地下油水运动规律和调整注采井网的基础。充分利用密闭取心、密井网等资料 ,精细剖析了双河油田扇三角洲前缘储层沉积微相及其分布。在扇三角洲前缘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前... 储层的微相砂体类型、几何规模特征及分布规律是分析地下油水运动规律和调整注采井网的基础。充分利用密闭取心、密井网等资料 ,精细剖析了双河油田扇三角洲前缘储层沉积微相及其分布。在扇三角洲前缘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前缘席状砂体、重力流砂体、水下溢岸砂体 5种微相砂体。微相砂体形状、规模及空间分布决定了注采井网对油层的控制程度和完善程度 ,微相类型及其分布控制着油水井的产液及吸水能力 ,控制着注入水的地下运动方式 ,因此利用沉积微相的研究成果 ,找准剩余油富集区 ,调整和部署注采井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三角洲 非均质性 剩余油 注采井网 沉积微相
下载PDF
扇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表征——以辽河西部凹陷于楼为例 被引量:18
8
作者 王珏 陈欢庆 +2 位作者 周俊杰 周新茂 杜宜静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28,共9页
为了更深入认识储层空间展布及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应用岩心、录井及测井资料,通过识别不同级次的构型界面,对辽河西部凹陷A区块于楼油层的储层构型进行了精细刻画,总结了单砂体在侧向、垂向及平面上的构型模式。研究认为:单砂体侧向可分... 为了更深入认识储层空间展布及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应用岩心、录井及测井资料,通过识别不同级次的构型界面,对辽河西部凹陷A区块于楼油层的储层构型进行了精细刻画,总结了单砂体在侧向、垂向及平面上的构型模式。研究认为:单砂体侧向可分为孤立型、对接型、切叠型3种构型模式,可进一步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水下分流河道间砂、水下分流河道间泥及前缘席状砂等5种四级构型要素;单砂体垂向构型可分为削截式水下分流河道、完整式水下分流河道、孤立式河口砂坝、多期叠加式河口砂坝、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砂坝的叠置等5种模式;单砂体的平面组合可分为孤立条带状河道、交织条带状河道、连片状河道等3种模式;正韵律层为蒸汽驱的优选层段、平面上呈孤立条带状的层段,可以考虑分层注气;部署注气井和采油井时,应优选连通性较好的构型结构内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三角洲前缘 储层构型 构型界面识别 构型模式 储层非均质性
下载PDF
湖相浊积砂体沉积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25
9
作者 韦东晓 田景春 倪新锋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5-17,21,共4页
在中国众多陆相含油气盆地中广泛发育浊积砂体,且其早已成为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根据浊积砂体在层序地层中所处的位置、沉积相带、沉积物组合及平面展布特征等的差异,可将其归纳为近岸浊积扇、远岸浊积扇、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岩和深水... 在中国众多陆相含油气盆地中广泛发育浊积砂体,且其早已成为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根据浊积砂体在层序地层中所处的位置、沉积相带、沉积物组合及平面展布特征等的差异,可将其归纳为近岸浊积扇、远岸浊积扇、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岩和深水型透镜状浊积岩4种类型,并分析了各自的沉积特征。综合研究表明,良好的储集砂体位于近岸浊积扇的中扇辫状水道、中扇叠置扇叶和远岸浊积扇的中扇水道以及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岩中,而透镜状浊积砂体储集性能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岸浊积扇 远岸浊积扇 三角洲前缘 滑塌浊积岩 透镜状浊积砂体 鲍玛序列 油气勘探
下载PDF
双河油田扇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特征及剩余油分布 被引量:23
10
作者 李广超 刘大锰 车遥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9,共3页
油田开发后期,储层沉积微相是控制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地质因素之一,微相砂体间储层物性的差异,决定了储量动用程度的差别。双河油田非均质严重,目前综合含水高达93%,采出程度35%以上,储量动用很不均衡。在对双河油田扇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 油田开发后期,储层沉积微相是控制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地质因素之一,微相砂体间储层物性的差异,决定了储量动用程度的差别。双河油田非均质严重,目前综合含水高达93%,采出程度35%以上,储量动用很不均衡。在对双河油田扇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分层动态测试、水淹层测井解释及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双河油田扇三角洲前缘不同沉积微相砂体内部储量动用状况及剩余油分布特征,对不同微相砂体提出了挖潜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河油田 扇三角洲前缘 沉积微相 剩余油 挖潜
下载PDF
滴12井区八道湾组扇三角洲隔夹层对注采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君劼 于兴河 +4 位作者 章彤 李文 程皇辉 李胜利 李晓路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8-551,共4页
准噶尔盆地滴南凸起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属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结合物性资料,查明该区扇三角洲砂体内部主要发育泥质隔夹层和物性隔夹层;利用测井数据确立了隔夹层的岩电关系识别标准,探讨了隔夹层的平面、剖面分布范围... 准噶尔盆地滴南凸起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属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结合物性资料,查明该区扇三角洲砂体内部主要发育泥质隔夹层和物性隔夹层;利用测井数据确立了隔夹层的岩电关系识别标准,探讨了隔夹层的平面、剖面分布范围,指出隔夹层主要分布在河道顶部、砂坝底部和分流间湾中央。结合注采井示踪剂的验证,明确了研究区储集层砂体的叠置连通关系与隔夹层的分布规律是影响注采效果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彩南油田 滴12井区 扇三角洲前缘 隔夹层 注采关系
下载PDF
泌阳凹陷双河油田扇三角洲前缘构型精细解剖 被引量:11
12
作者 姜建伟 肖梦华 +1 位作者 王继鹏 胡书奎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60-568,共9页
利用岩心、测井和生产动态资料,在扇三角洲前缘内部构型级次划分及识别单一河道砂的基础上,精细解剖泌阳凹陷双河油田Ⅶ10小层扇三角洲前缘的构型。双河油田扇三角洲前缘复合砂体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溢岸砂3类构成单元,单一... 利用岩心、测井和生产动态资料,在扇三角洲前缘内部构型级次划分及识别单一河道砂的基础上,精细解剖泌阳凹陷双河油田Ⅶ10小层扇三角洲前缘的构型。双河油田扇三角洲前缘复合砂体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溢岸砂3类构成单元,单一砂体构型界面为泥粉砂质夹层、钙质砂砾岩夹层以及泥砾岩夹层。研究区砂体的拼接样式分为河口坝-河口坝拼接、河口坝-辫状水道拼接、辫状水道-辫状水道拼接以及辫状水道-溢岸砂拼接等4种类型。应用三维视窗内多视角栅状组合技术在小层内识别出3条单一河道及其相应河口坝和溢岸砂,单一河道宽度为100-150m,具有从北向南逐步交叉合并并分流的变化规律。油田现有的井网不能有效地控制单一河道砂体分布,需要缩小井距,沿单一河道完善注采系统,以提高注水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因单砂体 构型解剖 扇三角洲前缘 双河油田 泌阳凹陷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玛中地区二叠系-三叠系叠合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13
13
作者 陈静 陈军 +1 位作者 李卉 努尔艾力·扎曼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1-80,共10页
玛湖凹陷是准噶尔盆地目前已发现油气富集程度最高的生烃凹陷,其中二叠系—三叠系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为了研究其叠合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开展了录井、测井、岩心分析化验及试油资料分析,并进行了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结果表明:①玛中地... 玛湖凹陷是准噶尔盆地目前已发现油气富集程度最高的生烃凹陷,其中二叠系—三叠系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为了研究其叠合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开展了录井、测井、岩心分析化验及试油资料分析,并进行了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结果表明:①玛中地区发育二叠系下乌尔禾组和三叠系百口泉组2套优质储层,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是研究区油气富集的有利相带;在湖侵背景下,砂体多期叠置连片,具备形成大面积岩性圈闭群的地质条件。②研究区储盖组合配置较好,砂体纵向上相互叠置,侧面的断裂和上覆的三角洲平原亚相泥岩可为油气成藏提供遮挡。③研究区发育高角度走滑断层及一系列伴生构造,深层断裂沟通油源,浅层断裂控制圈闭和油藏,与不整合面一起共同构成了高效的输导体系,是多层系叠合成藏的重要控制因素。该研究成果对玛中地区中深层油气勘探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三角洲前缘 砂砾岩油藏 下乌尔禾组 百口泉组 玛湖凹陷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及对油藏有效开发的影响——以辽河西部凹陷某试验区于楼油层油藏为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欢庆 王珏 +2 位作者 胡海燕 杜宜静 樊涛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6-170,共15页
以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某试验区于楼油层为例,综合7口取心井岩心、镜下薄片和分析测试资料,400口井测井资料以及工区地震资料,在建立高分辨率等时地层格架和确定沉积相类型的基础上,划分沉积微相,刻画不同沉积微相发育特征,同时分析了沉积... 以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某试验区于楼油层为例,综合7口取心井岩心、镜下薄片和分析测试资料,400口井测井资料以及工区地震资料,在建立高分辨率等时地层格架和确定沉积相类型的基础上,划分沉积微相,刻画不同沉积微相发育特征,同时分析了沉积微相对开发的影响。通过岩性、层理构造、泥岩颜色、化石特征和粒度概率曲线等相标志,确定研究区目的层为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物源呈北西-南东和南北向,可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沙坝、水下分流河道间砂、水下分流河道间泥和前缘席状砂等5种沉积微相。储层以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砂沉积为主。自底部的单层yII36b至顶部的单层yI11a,目的层整体上为向上逐渐变粗的反旋回特征。河道宽200~300m,长度可达数百米,砂体数量多,规模小。受水下分流河道的频繁分流改道,砂体相互切叠,储层非均质性强烈。蒸汽驱热采时应该充分考虑单砂体沉积微相空间组合模式和平面展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盆地西部凹陷 于楼油层 沉积微相 扇三角洲前缘 油藏开发
下载PDF
曙光地区杜家台油层薄砂岩高精度预测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昌 金科 +4 位作者 雷文文 王衡 郭峰 钱丽欣 秦喜春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6-101,共6页
针对曙光地区杜家台油层扇三角洲前缘薄砂岩预测难的问题,应用地震波形指示模拟技术开展了薄砂岩高精度预测。结果表明,地震波形指示模拟自然电位结果识别薄砂岩的精度可达到3.0~8.0 m,反演吻合率达到81.5%;明确了曙光地区杜二段扇三角... 针对曙光地区杜家台油层扇三角洲前缘薄砂岩预测难的问题,应用地震波形指示模拟技术开展了薄砂岩高精度预测。结果表明,地震波形指示模拟自然电位结果识别薄砂岩的精度可达到3.0~8.0 m,反演吻合率达到81.5%;明确了曙光地区杜二段扇三角洲前缘薄砂岩的展布特征,精细识别出杜130—杜144、杜300—曙100、曙66—曙古19—曙175井区3个扇三角洲前缘河口坝和席状砂微相薄砂岩发育区,面积合计达26.0 km^2,指导部署2口探井,均获得工业油气流,为曙光地区增储稳产奠定了基础。地震波形指示模拟技术对曙光地区薄砂岩预测以及岩性油气藏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反演 薄砂岩预测 波形指示模拟 扇三角洲前缘 曙光地区 杜家台油层
下载PDF
基于数字露头技术的扇三角洲前缘砂体构型特征——以库车坳陷前陆区索罕村剖面为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曾庆鲁 张荣虎 +3 位作者 卢文忠 王春阳 张先龙 赵继龙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37,共8页
库车坳陷前陆区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广泛发育扇三角洲前缘砂体,是天然气富集的有利场所。针对大北气田钻井少、井距大的特点,选取与目的层地质特征相似的典型露头剖面,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其进行多方位全覆盖扫描和三维数据采集,并与... 库车坳陷前陆区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广泛发育扇三角洲前缘砂体,是天然气富集的有利场所。针对大北气田钻井少、井距大的特点,选取与目的层地质特征相似的典型露头剖面,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其进行多方位全覆盖扫描和三维数据采集,并与人工实测地质信息和分析化验资料相结合,借助计算机模拟技术建立三维数字化地质模型,有效揭示扇三角洲前缘砂体构型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扇三角洲前缘砂体构型样式包括不完全叠拼式、侧拼式和孤立式3种,由于构型样式不同,砂体间连通性存在差异;砂体具有多期水下分流河道垂向叠加、大面积连续分布的特点,且河道砂体中、下部物性比底部和上部好,且以均质的中砂岩和细砂岩为最优;伴有少量河口坝和远砂坝微相沉积,砂体厚度和宽度与厚度比具有较好的负相关性;砂岩含量高,砂体间发育稳定的条带状泥岩,砂体间并非完全连通,层内和层间非均质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露头技术 扇三角洲前缘 砂体构型 储层模型 库车坳陷前陆区
下载PDF
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内部结构控油模式 被引量:6
17
作者 瞿雪姣 胡世莱 +2 位作者 李继强 闫海霞 刘虹利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16,共7页
泌阳凹陷赵凹油田赵凹区经过多年开发,呈现综合含水高、采出程度低、剩余可采储量少的特征。以储层构型理论为指导,精细解剖核桃园组三段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的内部结构,建立地质模型,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储层剩余油分布状... 泌阳凹陷赵凹油田赵凹区经过多年开发,呈现综合含水高、采出程度低、剩余可采储量少的特征。以储层构型理论为指导,精细解剖核桃园组三段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的内部结构,建立地质模型,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储层剩余油分布状态,建立砂体内部结构控制剩余油分布模式。研究表明:水下分流河道以正韵律单砂体为主,渗流能力自下而上由强变弱,剩余油主要富集在砂体上部;河口坝单砂体主体为反韵律,渗透率较高,剩余油主要集中在砂坝上部,而坝侧缘和前缘剩余油则主要分布于坝缘下部;河口坝砂体一般发育多个增生体,各增生体间普遍发育泥质或钙质夹层和物性夹层,剩余油分布主要与注采井分布有关,只有注水井或采油井作用的增生体往往成为剩余油富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凹油田赵凹区 扇三角洲前缘 储层构型 砂体内部结构 剩余油控油模式
下载PDF
多点地质统计学在储层相建模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超 谢传礼 +1 位作者 Yannick Tepinhi 汪磊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60-764,共5页
针对渤南油田五六区沙三段4砂组2小层(Es342)储层砂体形态弯曲、分叉、砂体规模与展布变化大的特点,利用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法对研究层位进行沉积微相模拟。在该区密集井网区精细地层研究的基础上,统计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 针对渤南油田五六区沙三段4砂组2小层(Es342)储层砂体形态弯曲、分叉、砂体规模与展布变化大的特点,利用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法对研究层位进行沉积微相模拟。在该区密集井网区精细地层研究的基础上,统计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砂体长、宽定量数据,结合储层地质知识库的研究,确立不同微相的平面形态与空间组合特征,依此建立定量训练图像。在此基础上,利用SNESIM算法对研究区扇三角洲前缘进行沉积微相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利用多点地质统计方法,能够很好地模拟出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的空间形态特征,得到符合地质意义的沉积微相模型。研究区密集井网的定量研究和训练图像的建立,可以丰富地质知识库,为类似地区利用多点地质统计学进行储层相建模时训练图像的建立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点地质统计学 训练图像 密井网区 储层地质知识库 扇三角洲前缘 渤南油田五六区
下载PDF
湖盆扇三角洲露头特征及与油气的关系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勇 钟建华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11,I0009,I0010,共8页
湖盆扇三角洲一般发育在断陷湖盆陡坡带紧靠山地前缘或构造形成的深大断裂、陡崖一侧,断裂活动强烈,物源供给充分,山间急流发育,为扇三角洲形成提供了先决条件。通过对柴达木盆地西部阿尔金南缘中侏罗统大煤沟组、潮水盆地红柳沟下白垩... 湖盆扇三角洲一般发育在断陷湖盆陡坡带紧靠山地前缘或构造形成的深大断裂、陡崖一侧,断裂活动强烈,物源供给充分,山间急流发育,为扇三角洲形成提供了先决条件。通过对柴达木盆地西部阿尔金南缘中侏罗统大煤沟组、潮水盆地红柳沟下白垩统庙沟群以及滦平盆地桑园营子侏罗系扇三角洲露头的实地考察,共观测到3个亚相、8个微相:扇三角洲平原亚相为扇三角洲水上部分,结构特征与沉积构造表现为冲积扇环境,以粗粒重力流沉积为特征;岩性主要为互层砾岩和砂岩,前部废弃河道和河道间见紫红色泥质层等暴露标志;分为辫状河道、辫状河道间和泥石流沉积微相。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是扇三角洲沉积的主体,分布范围最大,具有成因类型多,沉积构造丰富,泥岩、砂岩、砾岩呈不规则透镜状分布等特征;沉积物整体偏细,结构和成分成熟度均偏高;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及河道间微相。前扇三角洲亚相处于较深湖地带,物源区的水流很难到达该区域,主要为悬浮质进入较深水中的静水沉积物,局部地区夹杂有滑塌浊积岩沉积;分为深湖—半深湖和滑塌浊积岩微相。研究结果表明,扇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为近源、快速、杂乱堆积,不稳定组分和填隙物含量高,储层物性相对较差;扇三角洲前缘亚相砾岩、砂岩受河流及沿岸流等多种水流的综合作用,泥岩细粒沉积物被淘洗干净,储集物性整体较好,该处形成的砾岩、砂体常与较深湖暗色生油岩呈指形交互状,且位于油气运移的上倾方向,非常有利于扇三角洲前缘砂体捕获到生油洼陷所生成的大量油气,便于成藏;前扇三角洲亚相深湖—半深湖中滑塌浊积岩通常被包裹在前缘生油泥岩中,亦便于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盆三角洲 扇三角洲平原 扇三角洲前缘 前扇三角洲 微相 露头特征
下载PDF
辽河西部凹陷欢喜岭地区扇三角洲前缘储层非均质性表征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珏 陈欢庆 +2 位作者 周新茂 杜宜静 李顺明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8-196,共9页
研究区位于辽河油田某蒸汽驱试验区内。以该地区于楼油层扇三角洲前缘砂体为研究对象,综合400口井测井资料、6口取心井资料及多种测试资料,对该地区储层非均质性进行了定性及定量的精细表征,分析了非均质性的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探讨了... 研究区位于辽河油田某蒸汽驱试验区内。以该地区于楼油层扇三角洲前缘砂体为研究对象,综合400口井测井资料、6口取心井资料及多种测试资料,对该地区储层非均质性进行了定性及定量的精细表征,分析了非均质性的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探讨了非均质性对储层开发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开发调整建议。结果表明,研究区夹层发育泥质夹层、物性夹层及成岩胶结夹层,夹层频率介于0.052~0.17层/m;隔层发育泥质隔层,平均厚度为1.52~3.84m;主力油层单层平均渗透率变异系数介于0.59~1.01之间,平均渗透率级差介于55.51~462.42之间,平均突进系数介于2.37~3.75之间,整体属于中-强非均质性储层;砂体类型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水下分流河道间砂、水下分流河道间泥及前缘席状砂,垂向叠置模式包括连通型、弱连通型及不连通型,平面分布模式包括连片状及条带状。非均质性整体受控于沉积环境与沉积动力作用的演化过程,如发育于可容纳空间变小时期的砂体,由于河道侧向迁移及下切能力强,非均质性较弱。根据非均质性表征结果,提出了调剖注汽、分层注汽等开发调整建议,为进一步扩大蒸汽驱试验及剩余油挖潜提供了坚实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西部凹陷 蒸汽驱试验区 扇三角洲前缘 储层非均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