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upling Analysis of Moment of Inertia & Dynamic on Optoelectronic Tracking Turntable
1
作者 Xu Xiaoming Liu Shuli Gu Guohua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214-218,共5页
With photoelectric tracking system as the research object,based on the theorem of moment of momentum and Euler dynamic equation,Nonlinear biaxial coupling dynamic model of tracking turntable is established.Effects of ... With photoelectric tracking system as the research object,based on the theorem of moment of momentum and Euler dynamic equation,Nonlinear biaxial coupling dynamic model of tracking turntable is established.Effects of moment of inertia coupling,speed coupling and the dynamic coupling between tracking turntable shafts were studied,the analytical relation between them was given in theory.Verify the change trend of theoretical model.And it provides the theory reference and model base,for the future design of the high precision tracking controller And control parameter selection and optimization.In the end,specific measures are made for structure optim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o-electronic TRACKING TURNTABLE MOMENT of inertia dynamics couplING modeling
下载PDF
RENEWAL OF BASIC LAWS AND PRINCIPLES FOR POLAR CONTINUUM THEORIES (Ⅵ)—CONSERVATION LAWS OF MASS AND INERTIA
2
作者 戴天民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2003年第12期1369-1374,共6页
The purpose is to reestablish the coupled conservation laws, the local conservation equations and the jump conditions of mass and inertia for polar continuum theories. In this connection the new material derivatives o... The purpose is to reestablish the coupled conservation laws, the local conservation equations and the jump conditions of mass and inertia for polar continuum theories. In this connection the new material derivatives of the deformation gradient, the line element, the surface element and the volume element were derived and the generalized Reynolds transport theorem was presented. Combining these conservation laws of mass and inertia with the balance laws of momentum, angular momentum and energy derived in our previous papers of this series, a rather complete system of coupled basic laws and principles for polar continuum theories is constituted on the whole. From this system the coupled nonlocal balance equations of mass, inertia, momentum, angular momentum and energy may be obtained by the usual loca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ar continua coupled transport theorem conservation law of mass and inertia
下载PDF
一种3自由度柔索牵引并联机器人系统动力学参数辨识方法研究
3
作者 洪振宇 林健 +1 位作者 高轩 张志旭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45-1854,共10页
针对柔索牵引并联机器人驱动单元结构复杂、强耦合的特性导致难以辨识机电耦合系统动力学参数的问题,通过整合驱动单元各耦合部件的转动惯量和黏性阻尼系数的方法,将伺服电机和卷筒机构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对象,建立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构建... 针对柔索牵引并联机器人驱动单元结构复杂、强耦合的特性导致难以辨识机电耦合系统动力学参数的问题,通过整合驱动单元各耦合部件的转动惯量和黏性阻尼系数的方法,将伺服电机和卷筒机构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对象,建立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构建可分离待辨识参数的辨识模型。以傅里叶级数优化末端执行器的激励轨迹,搭建试验平台,采集试验数据;基于加权最小二乘法拟合电机转矩数据,分步辨识出机器人系统的动力学参数。对比试验表明:该文提出的动力学参数辨识方法可行且辨识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索牵引并联机器人 机电耦合系统 转动惯量 黏性阻尼系数 分步辨识
下载PDF
不同控制策略下直驱风电机组的机网耦合特性及稳定性分析
4
作者 饶仪明 吕敬 +2 位作者 戴金水 王晗 蔡旭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0-159,共10页
直驱风电机组与弱交流电网或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间相互作用易导致宽频振荡问题。现有研究普遍认为,直驱风电机组与交/直流电网间的交互特性主要取决于其网侧变流器,故通常忽略直驱风电机组的机侧系统动态。已有文献讨论传统矢量控制下机... 直驱风电机组与弱交流电网或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间相互作用易导致宽频振荡问题。现有研究普遍认为,直驱风电机组与交/直流电网间的交互特性主要取决于其网侧变流器,故通常忽略直驱风电机组的机侧系统动态。已有文献讨论传统矢量控制下机侧系统对直驱风电机组并网特性的影响,但针对不同控制策略下直驱风电机组的机网耦合特性尚缺少相关研究。文中针对4种典型控制策略下直驱风电机组的机网耦合特性进行比较研究。首先,推导并验证了直驱风电机组在不同控制策略下的详细阻抗模型;然后,基于机网耦合度指标对直驱风电机组的机网耦合特性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不同控制策略下机侧系统动态对直驱风电机组交流侧阻抗特性及并网稳定性的影响;最后,通过直驱风电机组并弱交流电网分析案例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风电机组 机网耦合 矢量控制 虚拟同步机 惯性自同步控制 阻抗 稳定性
下载PDF
Visualizing the Spin & Radiation of the Extended Electron in Magnetic Field
5
作者 Hoa Van Nguyen 《Journal of High Energy Physics, Gravitation and Cosmology》 CAS 2024年第1期277-291,共15页
This article presents illustrations of an extended model of the electron to visualize how it spins and radiates in the external magnetic field. A time-varying magnetic field B produces a rotational induced electric fi... This article presents illustrations of an extended model of the electron to visualize how it spins and radiates in the external magnetic field. A time-varying magnetic field B produces a rotational induced electric field E which rotates (spins) the electron about its axis. In time-constant magnetic field: the electron radiates the cyclotron radiation. In time-varying magnetic field: synchrotron radiation is generated. The couplings between spin, acceleration and radiation will b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inning Forces Spin by inertia Radiating Forces Photon or Static Electric Dipole Cloud of Photons Spin - Radiation coupling
下载PDF
考虑储氢压强的风氢耦合系统构网型自适应控制策略
6
作者 张维昊 任永峰 +3 位作者 贺彬 照日格图 方琛智 陈建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8-76,共9页
针对风氢耦合系统接入弱电网下负荷变动导致系统频率波动及越限问题,提出基于储氢系统压强动态反馈的构网型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转动惯量自适应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构网型风氢耦合系统物理仿真模型,推... 针对风氢耦合系统接入弱电网下负荷变动导致系统频率波动及越限问题,提出基于储氢系统压强动态反馈的构网型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转动惯量自适应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构网型风氢耦合系统物理仿真模型,推导有功功率闭环传递函数,分析了转动惯量和阻尼系数对系统功频振荡特性的影响情况;然后考虑储氢系统压强的动态变化实时优化转动惯量的计算,保证风氢耦合系统在电网频率波动及负荷有功波动下稳定运行;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进行策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构网型自适应方法可加快系统频率恢复,大幅度提升系统的动态响应能力,实现风氢耦合系统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氢耦合系统 构网型虚拟同步发电机 自适应控制 转动惯量
下载PDF
基于参数自调节的电氢耦合系统调频控制策略研究
7
作者 李建林 胡笳扬 +2 位作者 辛迪熙 曾飞 袁晓冬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1,共11页
针对含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的氢储能系统频率控制问题,为提高氢储能系统的频率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参数自调节的系统频率控制策略。其中,电氢耦合系统以PEMFC为依托,光伏、储能电池为辅... 针对含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的氢储能系统频率控制问题,为提高氢储能系统的频率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参数自调节的系统频率控制策略。其中,电氢耦合系统以PEMFC为依托,光伏、储能电池为辅助,通过PEMFC、光伏、储能电池三者混合向系统综合负荷供电。通过数学模型构建,观察出系统内发生微小扰动后,PEMFC及储能电池的动态响应变化,改变虚拟控制参数,调整系统内的功率分配。由于PEMFC和储能电池动态响应时间不同,对于PEMFC和储能电池采取不同的控制策略,具体体现为对PEMFC采取下垂控制,而对储能电池采取惯量控制,来达到维持系统内频率在正常范围内微小波动并趋于稳定的目的。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模型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电氢耦合 下垂控制 惯量控制 调频 参数自调节 储能电池 光伏
下载PDF
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研究现状
8
作者 蔡雷 蒋晓艳 +2 位作者 宋朋骏 刘天奇 牟泓妃 《黑龙江电力》 CAS 2024年第1期55-60,共6页
随着“十四五”期间新能源开发规模持续增加,电力系统“双高”特性将更加凸显,致使新型电力系统缺少转动惯量与阻尼,频率稳定受到威胁。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技术引入虚拟惯量与虚拟阻尼,对电网频率的稳定产生支撑作用。通过描述转子机... 随着“十四五”期间新能源开发规模持续增加,电力系统“双高”特性将更加凸显,致使新型电力系统缺少转动惯量与阻尼,频率稳定受到威胁。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技术引入虚拟惯量与虚拟阻尼,对电网频率的稳定产生支撑作用。通过描述转子机械运动方程、无功-电压控制方程介绍VSG控制原理,从有功-频率控制、无功-电压控制、无缝切换技术,归纳总结目前VSG研究热点,并针对VSG存在的功率耦合、限流保护、低电压穿越、多机并联协同控制等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虚拟惯量 功率耦合 低电压穿越 多机并联
下载PDF
海上风机与VSC–HVDC协同调频控制策略
9
作者 秦颖婕 苗璐 +2 位作者 樊玮 刘宇 陈德扬 《电力系统装备》 2024年第9期66-68,共3页
由于海上风电场惯性低,影响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通过类比同步电机的转子运动方程,在受端换流站控制策略中设计了直流电容惯性控制;又由于风机侧与电网侧距离甚远,无法及时对电网频率波动做出响应,通过寻找电网频率与受端换流站直流电压的... 由于海上风电场惯性低,影响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通过类比同步电机的转子运动方程,在受端换流站控制策略中设计了直流电容惯性控制;又由于风机侧与电网侧距离甚远,无法及时对电网频率波动做出响应,通过寻找电网频率与受端换流站直流电压的数学关系,将海上风机与电网耦合,在风机的控制中引入一次调频控制,使风电场能够及时对电网频率的变化做出响应和调节,增强海上风力发电场并网时的有功功率和频率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力发电 VSC-HVDC 频率耦合 直流电容惯性控制
下载PDF
主蒸汽压力和床温耦合系统的改进自抗扰控制设计
10
作者 柴华 《自动化应用》 2024年第8期97-99,共3页
针对主蒸汽压力和床温耦合控制系统扰动抑制性能差、系统解耦复杂和参数整定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耦合改进自抗扰控制(CIADRC)。首先,建立耦合系统近似积分串联模型,在此基础上构造耦合自抗扰控制;然后,在各前馈通道串联前馈补偿器,解决... 针对主蒸汽压力和床温耦合控制系统扰动抑制性能差、系统解耦复杂和参数整定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耦合改进自抗扰控制(CIADRC)。首先,建立耦合系统近似积分串联模型,在此基础上构造耦合自抗扰控制;然后,在各前馈通道串联前馈补偿器,解决耦合系统大惯性、大时滞导致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ESO)信号不同步问题;同时,提出定量化参数整定公式,简化参数调节;最后,在主蒸汽压力和床温耦合系统中与PID、ADRC、模型辅助ADRC(MADRC)进行仿真对比。结果表明,提出的CIADRC在定值跟随、抗扰动上均具有明显的优势,且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系统 大惯性 大时滞 耦合系统 自抗扰控制 主蒸汽压力
下载PDF
3-PRS并联机器人惯量耦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王冬 吴军 +1 位作者 王立平 刘辛军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04-812,共9页
惯量是影响机器人动态性能的主要因素,并联机器人因其多支链耦合的结构特点,关节空间各驱动轴出现惯量耦合的动力学特性,在高速、高加速度运动时易引起控制超调、振动等现象,破坏机器人的动态性能,因此研究并联机器人惯量耦合特性具有... 惯量是影响机器人动态性能的主要因素,并联机器人因其多支链耦合的结构特点,关节空间各驱动轴出现惯量耦合的动力学特性,在高速、高加速度运动时易引起控制超调、振动等现象,破坏机器人的动态性能,因此研究并联机器人惯量耦合特性具有重要意义.以3-PRS并联机器人为例,通过虚功原理求得惯量矩阵,提出惯量耦合指标,该耦合指标表征了并联机器人在工作空间不同位姿时各驱动轴的耦合惯量大小,并给出了该耦合指标在机器人工作空间内的分布规律.进一步在一台3-PRS并联机器人样机上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耦合惯量会改变驱动轴负载,负载的改变将最终影响动态性能.同时各驱动轴的负载变化量随着惯量耦合指标的变大而变大,与理论分析有较好的一致性.研究成果可帮助评价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耦合特性,并可用于并联机器人的结构参数优化及伺服参数调试以提高机器人的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器人 惯量耦合特性 惯量耦合指标 动态性能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法的某微型货车车身疲劳寿命分析 被引量:32
12
作者 赵婷婷 李长波 +2 位作者 王军杰 朱庆成 孙亮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28-432,共5页
建立某微型货车车身的有限元模型,在MSC.NASTRAN中采用惯性释放法对其进行静态分析并得到其应力分布状况,再在MSC.ADAMS/Car中建立该车的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得到其在H级路面的载荷谱。在这些基础上,在MSC.FATIGUE中进行白车身的疲... 建立某微型货车车身的有限元模型,在MSC.NASTRAN中采用惯性释放法对其进行静态分析并得到其应力分布状况,再在MSC.ADAMS/Car中建立该车的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得到其在H级路面的载荷谱。在这些基础上,在MSC.FATIGUE中进行白车身的疲劳寿命分析,分析结果与试验数据比较吻合。对寿命较短的部位进行改进,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货车 疲劳寿命 有限元法 惯性释放 刚柔耦合模型
下载PDF
跨大区互联电网与省级电网大扰动振荡耦合机制 被引量:23
13
作者 郑超 马世英 +7 位作者 盛灿辉 罗立波 林俊杰 刘道伟 秦晓辉 薛劲莹 张志强 陈得治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56-1565,共10页
华北电网与华中电网特高压交流互联后,位于华中电网西部末端且与互联通道电气距离最远的四川电网,其网内枢纽电站及其出线故障将会引发特高压通道功率大幅涌动,并成为约束南北电力互济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分析了华北—华中特高压互联... 华北电网与华中电网特高压交流互联后,位于华中电网西部末端且与互联通道电气距离最远的四川电网,其网内枢纽电站及其出线故障将会引发特高压通道功率大幅涌动,并成为约束南北电力互济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分析了华北—华中特高压互联电网网架拓扑结构与转动惯量分布特征;基于所定义的广义驱动能量,揭示华中不同省级电网故障扰动后,特高压通道华中侧落点电网的注入能量差异;通过理想主导振荡模态及大电网仿真轨迹分析,指出过渡期电网固有结构所决定的振荡机群同调性和振荡耦合叠加性,是导致四川网内故障激发大区振荡首摆驱动能量和反摆制动能量显著增大,进而引发特高压通道功率大幅涌动的根本原因。基于广义驱动能量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相应的缓解措施。该研究可提升特高压大电网动态行为机制的认知能力和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驾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交流 互联电网 功率涌动 网架结构 转动惯量 广义驱动能量 振荡耦合 缓解措施
下载PDF
滑翔再入飞行器横侧向耦合姿态控制策略 被引量:11
14
作者 史丽楠 李惠峰 张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0-129,共10页
针对气动舵面仅为两片体襟翼的欠驱动构型可重复使用运载器(RLV)再入过程中的强耦合现象,提出一种基于此类布局飞行器耦合特性的横侧向控制策略。在分析惯性耦合、运动耦合和稳定性耦合的产生机理与规避方式的基础上,计算标称轨迹下的... 针对气动舵面仅为两片体襟翼的欠驱动构型可重复使用运载器(RLV)再入过程中的强耦合现象,提出一种基于此类布局飞行器耦合特性的横侧向控制策略。在分析惯性耦合、运动耦合和稳定性耦合的产生机理与规避方式的基础上,计算标称轨迹下的急滚稳定边界并将倾侧角指令速率限制在此边界内以稳定惯性耦合;针对现有的荷兰滚模态预测式不适用于此布局飞行器的问题推导出一种新的荷兰滚运动预判方法,并根据预判结果设计控制增益。最终得到低动压下体襟翼-反作用力控制系统(RCS)复合控制策略和高动压下体襟翼单独作用的横侧向耦合控制策略。六自由度(6-DOF)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很好地跟踪制导指令并且能最大限度利用气动舵面以减少RCS燃料的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复使用运载器(RLV) 横侧向控制 姿态控制 惯性耦合 运动耦合
下载PDF
考虑转动惯量和剪切变形耦合的铰接吊杆索力实用计算公式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戎令 王起才 +1 位作者 马丽娜 代金鹏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0-37,共8页
基于结构振动理论,在考虑抗弯刚度的既有铰接吊杆索力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建立考虑转动惯量和剪切变形耦合影响的铰接吊杆索力实用计算公式.在均不考虑上述因素时,该公式即为经典弦振动公式;不考虑转动惯量和剪切变形耦合影响时,其为目前... 基于结构振动理论,在考虑抗弯刚度的既有铰接吊杆索力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建立考虑转动惯量和剪切变形耦合影响的铰接吊杆索力实用计算公式.在均不考虑上述因素时,该公式即为经典弦振动公式;不考虑转动惯量和剪切变形耦合影响时,其为目前较为常用的只考虑抗弯刚度的弦振动理论公式.室内试验应用该公式计算的3根不同长度索的索力值与实测结果的误差为0.60%~4.57%,验证该公式是合理的.应用该公式对兰新铁路第二双线一座跨度为128m的系杆拱桥进行吊杆索力分析.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误差为1.07%~3.92%,说明该公式计算精度较高.建议在实际索力控制中,考虑吊杆的抗弯刚度、转动惯量和剪切变形耦合作用对吊桥索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杆拱桥 铰接 转动惯量 剪切变形 耦合影响 索力
下载PDF
考虑供热系统多重热惯性的电热联合系统协调优化 被引量:40
16
作者 孙鹏 滕云 +2 位作者 冷欧阳 陈哲 周桂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6059-6070,共12页
针对热电联合系统中电、热能传输特性不同导致的电网与热网不协调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供热系统多重热惯性的电热联合协调优化策略。该文首先考虑固体储热体实际物理模型,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储热体温度场进行三维数值仿真。其次,建立... 针对热电联合系统中电、热能传输特性不同导致的电网与热网不协调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供热系统多重热惯性的电热联合协调优化策略。该文首先考虑固体储热体实际物理模型,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储热体温度场进行三维数值仿真。其次,建立固体电储热锅炉热惯性模型,同时建立供热网络和建筑物的热惯性模型。以热电联合系统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考虑热力系统多重热惯性(multiple thermal inertia,MTI)的电热协调优化运行模型。最后以东北某地热电联合系统为仿真算例,结果表明,考虑热力系统多重热惯性的电热联合协调优化运行策略可以有效降低电热耦合强度,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热 热惯性 电热耦合 风电消纳 热电联合系统
下载PDF
多维加速度场中六维力传感器惯性耦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吴宝元 吴仲城 申飞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686-1690,共5页
六维力传感器的特殊结构决定了各维间耦合存在的必然性,在多维加速度场六维力测试环境中,传感器惯性质量分布又加重了耦合的程度。本文针对多维加速度场中六维力传感器惯性耦合效应,建立传感器力学解析模型和弹性体的应力—应变关系,采... 六维力传感器的特殊结构决定了各维间耦合存在的必然性,在多维加速度场六维力测试环境中,传感器惯性质量分布又加重了耦合的程度。本文针对多维加速度场中六维力传感器惯性耦合效应,建立传感器力学解析模型和弹性体的应力—应变关系,采用有限元方法(FEM)仿真,分析了多维加速度场中惯性力学特点与耦合效应本质特征,为加速度场中六维力传感器主动设计和惯性耦合补偿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维力传感器 惯性耦合 FEM 多维加速度场
下载PDF
同步耦合双馈风机的虚拟惯量优化控制技术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祥宇 沈文奇 +3 位作者 林毅 林伟伟 叶荣 孟建辉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6-133,共8页
双馈风电机组在同步并网时虚拟出的可控惯性将显著影响电网的动态特性,仍须通过优化控制减少其附加运行风险,充分发挥其控制潜力。该文首先建立引入虚拟同步控制后的双馈风电机组的动态模型,并分析双馈风机与同步发电机之间建立的虚拟... 双馈风电机组在同步并网时虚拟出的可控惯性将显著影响电网的动态特性,仍须通过优化控制减少其附加运行风险,充分发挥其控制潜力。该文首先建立引入虚拟同步控制后的双馈风电机组的动态模型,并分析双馈风机与同步发电机之间建立的虚拟同步耦合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双馈风机同步并网系统的能量函数,基于同步并网耦合关系提出双馈风电机组的变惯量优化控制策略,并借助控制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分析,设置虚拟惯量参数范围。最后,搭建双馈风机同步并网系统进行仿真验证,双馈风机的虚拟惯量需要在合理范围内通过变惯量优化才能为并网系统提供可靠的动态稳定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虚拟同步机 虚拟惯量 功率耦合 耦合关系
下载PDF
三轴惯性平台耦合问题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于爽 付庄 +1 位作者 赵辉 赵言正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32-835,共4页
耦合是影响惯性平台的稳定精度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对三自由度惯性平台的运动耦合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建立相应耦合模型,同时讨论了载体耦合和框架间交叉耦合情况,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减少耦合影响的条件,为三自由度惯性平台结构的合理设计... 耦合是影响惯性平台的稳定精度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对三自由度惯性平台的运动耦合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建立相应耦合模型,同时讨论了载体耦合和框架间交叉耦合情况,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减少耦合影响的条件,为三自由度惯性平台结构的合理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平台 耦合 转动惯量 稳定精度
下载PDF
GH4169合金惯性摩擦焊接头温度场显式有限元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文亚 陈亮 余敏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64,116,共4页
借助ABAQUS/Explicit显式有限元模拟软件,采用热力耦合方法,建立了GH4169高温合金管状工件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大变形计算模型.考虑了计算设置中质量放大因子(mass scaling)对飞轮转动惯量的影响,确定了放大因子与转动惯量缩小倍数之间的... 借助ABAQUS/Explicit显式有限元模拟软件,采用热力耦合方法,建立了GH4169高温合金管状工件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大变形计算模型.考虑了计算设置中质量放大因子(mass scaling)对飞轮转动惯量的影响,确定了放大因子与转动惯量缩小倍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整个焊接过程工件的温度场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接头焊接界面温度在0.5 s内迅速升高至1 200℃,此后界面中心点温度稳定在准稳态平台温度至飞轮速度明显下降,伴随焊接接头温度场的均匀化,高温粘塑性金属被挤出形成飞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摩擦焊 GH4169 显式有限元方法 热力耦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