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pofol enhances the field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s in CA1 hippocampal slices of young and aged mice 被引量:3
1
作者 Yin Yiqing William J Middleton +2 位作者 Carlos M. Florez Peter L. Carlen Hossam EI-Beheiry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1期137-141,共5页
Background Increasing age was shown to decrease the requirements for propfol.However,the mechanisms of ageing-induced potentiation of anesthetic actions have not been clearly explored.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compa... Background Increasing age was shown to decrease the requirements for propfol.However,the mechanisms of ageing-induced potentiation of anesthetic actions have not been clearly explored.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propofol on the field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s (fEPSPs) in hippocampal slices of young and aging mice.Methods Brain slices were prepared from C57BL6 male young (2 months) and aging (>12 months) mice.The dendritic field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was recorded from the CA1 stratum radiatum using patch clamp electrophysiological methods.A bipolar concentric stimulating electrode was placed along the Schaffer collateral for othodromic stimulation.The effects of clinically-relevant concentrations of propofol were studied in the young and ageing mouse tissues.Results Propofol application increased the orthodromically evoked fEPSP produced in slices taken from young and older animals.A striking feature in the I/O relationship was the decreased enhancement of the fEPSPs by propofol in slices from older mice.A clinically relevant concentration of propofol,10 μmol/L,showed more significant enhancement in amplitude and area under the curve (AUC) of fEPSP in young compared to tissues from older mice (amplitude:young (24.9±3.4)%,old (4.6±1.6)%; AUC young (30.6±5.4)%,old (2.1±1.7)%).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aired-pulse facilitation (PPF) ratios calculated for the responses obtained in tissues from young mice.In slices from older mice,in the presence of 10 μmol/L propofol,PPF was decreased and returned to baseline after washout (baseline 1.21±0.01,propofol:1.16±0.01).Bicuculline (15 μmol/L) blocked the enhancement of propofol on fEPSP in tissues from young and old mice.Conclusion The fEPSP of slices from aging mice demonstrates diminished sensitivity to the enhancing actions of propof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POFOL field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s CA1 hippocampal slice AGING patch clamp
原文传递
Non-cholinergic late slow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5-hydroxytryptamine and substance P 被引量:1
2
作者 孔德虎 黄振信 +2 位作者 马如纯 蔡圣荣 裴文芬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6年第9期762-765,共4页
It has been recognized that substance P (SP) and 5-hydroxytryptamine (5-HT) maybe the transmitters mediating non-cholinergic late slow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LS-EPSP) in the neurons of guinea pig inferior m... It has been recognized that substance P (SP) and 5-hydroxytryptamine (5-HT) maybe the transmitters mediating non-cholinergic late slow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LS-EPSP) in the neurons of guinea pig inferior mesenteric ganglion (IMG). T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TE SLOW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5-HYDROXYTRYPTAMINE substance P inferior mesenteric ganglion.
原文传递
无镁诱导仓鼠原代皮质神经元电生理学特性
3
作者 沈丘月 刘娜娜 +2 位作者 刘黎黎 姜玉武 侯新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0-145,共6页
目的无镁细胞外液建立癫痫放电模型,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仓鼠原代皮质神经元的电生理学特性。方法采用生后1~2 d新生叙利亚仓鼠,分离大脑皮质培养原代神经元培养至第12天,分别予有镁细胞外液(有镁组)和无镁细胞外液(无镁组)孵育3 ... 目的无镁细胞外液建立癫痫放电模型,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仓鼠原代皮质神经元的电生理学特性。方法采用生后1~2 d新生叙利亚仓鼠,分离大脑皮质培养原代神经元培养至第12天,分别予有镁细胞外液(有镁组)和无镁细胞外液(无镁组)孵育3 h,3 h后均更换为正常孵育液继续培养24 h。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电压钳模式下记录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xcita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s,EPSC),电流钳模式下记录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s,EPSP)。结果与有镁组相比,无镁组仓鼠原代皮质神经元EPSC[(124.38±75.15)Hz vs.(33.93±22.32)Hz,P<0.001]及EPSP[(37.05±38.37)Hz vs.(5.63±9.52)Hz,P<0.01]的频率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之间EPSC及EPSP的振幅、曲线下面积和半宽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镁处理后仓鼠原代皮质神经元兴奋性升高,仓鼠原代皮质神经元可用于构建癫痫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叙利亚仓鼠 大脑皮质 皮质兴奋性 神经元 膜片钳技术 兴奋性突触后电流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下载PDF
太赫兹辐射调控神经元突触传递的动力学特征提取方法
4
作者 马少卿 龚士香 +2 位作者 路承彪 李小俚 李英伟 《燕山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5-264,共10页
突触后电位是神经元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该信号的动力学分析是神经科学研究中的常用方法。但目前传统的分析方法中多采用手工提取动力学特征值,分析数据量有限。针对此缺陷,本文提出了一种神经元突触传递的动力学特征提取方法。在该方法... 突触后电位是神经元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该信号的动力学分析是神经科学研究中的常用方法。但目前传统的分析方法中多采用手工提取动力学特征值,分析数据量有限。针对此缺陷,本文提出了一种神经元突触传递的动力学特征提取方法。在该方法中,采用低通滤波器提取有效数据,降低了数据计算量和复杂性;采用中值滤波算法去除了信号中随机噪声、刺激伪迹,并校正基线漂移,利用曲线拟合提取了突触后电位信号波形斜率特征值,实现突触后电位信号变化趋势的可视化。该特征提取方法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一般在5%左右,幅度特征值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一般在3%左右。同时取95%的置信区间,降低波形的测量误差,使得有效数据正检率指标高达98%。结果表明该特征提取方法可提取信号中的有效数据,并能保证特征值提取的精度,减小了人工提取存在的误差。通过神经元响应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提出了太赫兹调控神经元突触传递的猜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突触传递 突触后电位 特征提取
下载PDF
2-AG对离体脊髓运动神经元外周传入突触传递的影响
5
作者 周方云 汪萌芽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07-310,315,共5页
目的:探究2-花生四烯酸甘油(2-AG)如何影响新生大鼠离体脊髓运动神经元(MN)外周传入所诱发出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iDR-EPSP)。方法:本研究使用8~14 d新生SD大鼠,制备400~500μm厚的脊髓横切片,通过脊髓MN细胞内记录技术,观察2-AG对电刺... 目的:探究2-花生四烯酸甘油(2-AG)如何影响新生大鼠离体脊髓运动神经元(MN)外周传入所诱发出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iDR-EPSP)。方法:本研究使用8~14 d新生SD大鼠,制备400~500μm厚的脊髓横切片,通过脊髓MN细胞内记录技术,观察2-AG对电刺激同侧背根诱发iDR-EPSP的影响。结果:在11个MN灌流5μmol/L 2-AG 15 min,观察到伴随膜电阻增大的去极化反应(P<0.01)。在15个MN灌流5μmol/L 2-AG 15 min,观察到iDR-EPSP幅度和曲线下面积均减小(n=15,P<0.01)。在9个MN累积灌流1、5和25μmol/L 2-AG各15 min均可诱导去极化反应,浓度依赖性减小iDR-EPSP的幅度(P<0.01)和曲线下面积(P<0.05)。对17个灌流25μmol/L 2-AG 15 min的MN使用表观受体动力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5μmol/L的2-AG可降低iDR-EPSP的表观最大反应(V_(max))和表观解离速率常数(K_(2))(P<0.05),但表观结合速率常数(K_(1))与表观平衡解离常数(K T)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AG对离体脊髓MN外周传入兴奋性突触传递呈现浓度依赖性抑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花生四烯酸甘油 脊髓 运动神经元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下载PDF
高中生物学重要概念“神经调节”相关知识的解析
6
作者 高超 马腾禹 李琛霖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3-95,共3页
对高中生物学中的重要概念“神经调节”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剖析,为该概念的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 神经调节 局部电位 突触后电位 神经纤维
下载PDF
口面部疼痛模型小鼠前扣带回皮质神经元电生理特性研究
7
作者 郭梓琰 陈佳楠 +2 位作者 董蕾 高天 张新海 《海军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76-279,共4页
目的观察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诱导的口面部疼痛模型小鼠大脑前扣带回皮质(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神经元电生理特性。方法将18只小鼠随机分为Sham组和CFA组,CFA组小鼠右侧面部胡须垫下注射CFA,构建... 目的观察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诱导的口面部疼痛模型小鼠大脑前扣带回皮质(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神经元电生理特性。方法将18只小鼠随机分为Sham组和CFA组,CFA组小鼠右侧面部胡须垫下注射CFA,构建口面部疼痛模型。Sham组小鼠注射生理盐水。用Von⁃Frey细丝检测口面部机械性疼痛阈值,采用膜片钳方法观察Sham组和CFA组小鼠ACC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xcita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EPSC)和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的发放情况。结果与Sham组相比,CFA组小鼠面部胡须垫下注射CFA后诱发机械性疼痛阈值较低(P<0.05)。CFA组小鼠ACC脑区神经元的EPSC的频率和幅值均高于Sham组(P<0.05)。当刺激电流在100、125、150、175、200 pA时,CFA组小鼠ACC脑区神经元的AP发放次数高于Sham组(P<0.05)。结论ACC脑区神经元活性在口面部疼痛的发生与发展中呈现增加的趋势,可能与口面部疼痛的形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面部痛 电生理 前扣带回皮质 兴奋性突触后电流 动作电位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对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周燕 宋慧 +3 位作者 宁宗 田磊 徐林 莫宁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37-1141,共5页
三七总皂苷(Panaxnotoginsengsaponins,PNS)是从传统中药三七的根中提取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改善血液循环、耐缺氧、改善记忆力、抗衰老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本研究采用“盲法”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PNS对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长... 三七总皂苷(Panaxnotoginsengsaponins,PNS)是从传统中药三七的根中提取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改善血液循环、耐缺氧、改善记忆力、抗衰老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本研究采用“盲法”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PNS对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长时程增强效应(LTP)的影响,以分析其增强学习记忆功能的神经电生理机制。以断头法分离Wistar大鼠(3-4周)海马半脑,用切片机切出400μm厚度的海马脑片,以全细胞电压钳制方式记录CA1区锥体细胞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PSCs),给予高频刺激HFS(100 Hz)诱导LTP,分析PNS对大鼠海马CA1区EPSCs和LTP的影响。结果表明,PNS(0.1-0.4 g·L^-1)能显著抑制EPSCs(P〈0.05),且对海马CA1区LTP无易化作用;但PNS(0.04-0.05 g·L^-1)不影响CA1区的EPSCs基础突触传递(P〉0.05),却可以增强HFS诱发的LTP(P〈0.05)。上述结果提示,PNS(0.04-0.05 g·L^-1)能易化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的长时程增强效应,该作用应是其增进学习记忆力的神经电生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兴奋性突触后电流 突触可塑性 长时程增强 海马
下载PDF
中枢兴奋性传递的突触后电位小波熵分析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爱华 顾建文 郑崇勋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8-431,共4页
采用细胞内记录方法提取了离体大鼠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应用小波熵研究了EPSP所包含的信息.在计算了EPSP的小波熵、幅度、上升和下降相速率等参数并对其进行相关矩阵分析后,发现EPSP小波熵与其幅度、上升和... 采用细胞内记录方法提取了离体大鼠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应用小波熵研究了EPSP所包含的信息.在计算了EPSP的小波熵、幅度、上升和下降相速率等参数并对其进行相关矩阵分析后,发现EPSP小波熵与其幅度、上升和下降相速率等参数均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是EPSP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特征参数.进而分析了大黄酸对中枢兴奋性传递的作用,发现神经元在灌流大黄酸前后小波熵参数值变化显著.研究表明,小波熵能较全面地表征EPSP信号特征,比传统参数更具代表性,并能较灵敏地反映神经元兴奋性改变,较好地反映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小波熵 海马 神经元
下载PDF
离体运动神经元对腹外侧索刺激的突触反应特征 被引量:16
10
作者 汪萌芽 沈锷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25-631,共7页
应用新生大鼠脊髓薄片运动神经元(MN)细胞内记录技术,对电刺激腹外侧索(VLF)诱发的突触反应进行了电生理特征分析。结果在28个测试的MN中,22个(80%)有兴奋性突触后电位(VLF-EPSP)反应,其中2个跟随在抑制性突触反应之后,6... 应用新生大鼠脊髓薄片运动神经元(MN)细胞内记录技术,对电刺激腹外侧索(VLF)诱发的突触反应进行了电生理特征分析。结果在28个测试的MN中,22个(80%)有兴奋性突触后电位(VLF-EPSP)反应,其中2个跟随在抑制性突触反应之后,6个还对单或串刺激产生慢EPSP反应;VLF-EPSP的潜伏期频数分布呈峰坡性偏态;同-MN的VLF-EPSP与腹根EPSP间有典型的空间总和。VLF-EPSP的幅度随膜超极化而增大,随膜去极化而减小,但背根或腹根刺激诱发的EPSP幅度在膜电位改变时无明显变化。提示VLF中的下行纤维可能与MN的胞体或近端树突形成突触,而背根或腹根中传入纤维与MN的远端树突联系。药理学分析表明,VLF-EPSP可能是由谷氨酸主要激活非NMDA受体而介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神经元 腹外侧索 刺激 突触反应
下载PDF
离体脊髓运动神经元突触反应的表观受体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罗浩 张艳 汪萌芽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173-177,共5页
目的:探讨离体脊髓运动神经元(MN)对下行激活的突触反应的表观受体动力学分析方法。方法:应用新生大鼠(8~14 d)脊髓切片MN细胞内记录技术,在腹外侧索(iVLF)电刺激在MN诱发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iVLF-EP-SP)中,选择动力学过程不同的3种类... 目的:探讨离体脊髓运动神经元(MN)对下行激活的突触反应的表观受体动力学分析方法。方法:应用新生大鼠(8~14 d)脊髓切片MN细胞内记录技术,在腹外侧索(iVLF)电刺激在MN诱发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iVLF-EP-SP)中,选择动力学过程不同的3种类型iVLF-EPSPs,应用受体的动力学分析中结合动力学曲线和解离动力学曲线的直线化公式,分别对iVLF-EPSP的上升相和下降相进行直线化和回归分析,求出表观结合速率常数K1、表观解离速率常数K2、表观平衡解离常数KT和表观最大反应Vmax值。结果:在15个记录到iVLF-EPSPs的MNs中,对6个MNs的iVLF-EPSPs参数分析表明幅度和曲线下面积与电刺激强度呈正相关(P<0.01和P<0.05)。选阈强度(T)电刺激诱发的上升相和下降相动力学不同的3种类型iVLF-EPSPs进行分析,其结合动力学曲线的直线化回归的相关系数(r)为0.9397~0.9621(均P<0.01),而解离动力学曲线的相应值为-0.8836~-0.9690(均P<0.01),并求得K1,K2,KT和Vmax值分别为0.364~2.330 T-1.ms-1,0.055~0.189ms-1,0.025~0.284 T,1.968~4.367 mV。结论:突触反应的递质与受体作用动力学过程可以用表观受体动力学方法进行分析,可能是突触可塑性等研究中进行受体动力学监测的一个简单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神经元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受体动力学 药效动力学
下载PDF
氢饱和盐水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健 刘春娜 +2 位作者 刘新宇 李熙东 刘媛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746-2749,共4页
目的探索氢饱和盐水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用280~320 g 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氢饱和盐水治疗组;利用立体定向技术侧脑室注射Aβ1~42建立AD模型大鼠,腹腔注射氢饱和盐水。给药1... 目的探索氢饱和盐水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用280~320 g 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氢饱和盐水治疗组;利用立体定向技术侧脑室注射Aβ1~42建立AD模型大鼠,腹腔注射氢饱和盐水。给药14 d后采用生物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的脑海马组织匀浆的MDA含量,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脑海马组织氧化应激标志物HNE及8-OH-d G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脑组织MDA含量为(6.65±1.07)nmol/mgprotein,与假手术组相比显著升高(P=0.000),而氢饱和盐水治疗组大鼠脑组织的MDA含量较模型组大鼠显著降低(P=0.016)。模型组大鼠海马齿状回显现较多的HNE阳性细胞,假手术组大鼠鲜见HNE阳性细胞,而氢饱和盐水治疗组大鼠海马齿状回HNE阳性细胞较模型组大鼠显著减少(P=0.011)。海马齿状回呈现棕黄色8-OH-d G染色阳性细胞,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齿状回出现明显增多的8-OH-d G染色阳性细胞(P=0.000),而经氢饱和盐水治疗后的模型大鼠海马齿状回8-OH-d G染色阳性细胞明显减少(P=0.000)。顶叶皮层呈现棕黄色8-OH-d G染色阳性细胞,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顶叶皮层出现明显增多的8-OH-d G染色阳性细胞(P=0.000),而经氢饱和盐水治疗后的模型大鼠顶叶皮层8-OH-d G染色阳性细胞明显减少(P=0.000)。结论氢饱和盐水可显著减少Aβ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蛋白及核酸标志物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氢饱和盐水 氧化应激 4-羟基壬烯醛 8-羟基脱氧鸟苷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抗大鼠心肌肥大的作用及其神经机制 被引量:24
13
作者 莫宁 周燕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31-1134,共4页
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苷 (PNS)抗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大的神经机制。方法 ①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心肌肥大模型 ,将大鼠分为假手术对照组、腹主动脉缩窄组及低、中、高剂量组 ,3个剂量组分别每日腹腔注射5 0、10 0和 15 0... 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苷 (PNS)抗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大的神经机制。方法 ①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心肌肥大模型 ,将大鼠分为假手术对照组、腹主动脉缩窄组及低、中、高剂量组 ,3个剂量组分别每日腹腔注射5 0、10 0和 15 0mgPNS·kg-1。 3wk后处死大鼠检测全心重量/体重 (HW/BW )、左室重量指数 (LVI) ,左心室组织切片HE染色后测心肌纤维直径 (MD)。②细胞内生物电记录技术观察PNS对大鼠星状神经节 (SG)的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f EPSP)、膜电位、膜电阻及对外源性乙酰胆碱引起的膜除极化反应的影响。结果 ①高剂量组的HW /BW、LVI及MD显著低于缩窄组 ,P <0 0 1;中剂量组与缩窄组比较MD显著降低 ,P <0 0 5 ;低剂量组与缩窄组比较 ,HW/BW ,LVI和MD三项指标均无显著的变化。②PNS在 0 10~ 0 16g·L-1浓度范围内可使大鼠星状神经节f EPSP可逆性减小 ,PNS还可拮抗高钙对f EPSP的易化作用 ,但对膜电位、膜电阻及外源性ACh引起的膜除极反应无显著的影响。结论 PNS对f EPSP的抑制可能是其抗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大的神经机制 ,而抑制作用则是通过突触前机制产生 ,且与拮抗Ca2 + 内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心肌肥大 压力超负荷 星状神经节 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细胞内生物电记录
下载PDF
5-HT_(1P)受体介导的交感神经节慢突触传递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烈成 祝延 +3 位作者 何延龙 胡金兰 黄振信 马如纯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74-577,共4页
目的 在豚鼠肠系膜下神经节 (IMG)细胞上观察不同 5 羟色胺 (5 HT)受体亚型拮抗剂对非胆碱能迟慢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LS EPSP)的作用。方法 应用离体细胞内记录技术。结果 赛庚啶 (cyproheptadine ,5 HT1/ 2 受体拮抗剂 )及BRL 2 4... 目的 在豚鼠肠系膜下神经节 (IMG)细胞上观察不同 5 羟色胺 (5 HT)受体亚型拮抗剂对非胆碱能迟慢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LS EPSP)的作用。方法 应用离体细胞内记录技术。结果 赛庚啶 (cyproheptadine ,5 HT1/ 2 受体拮抗剂 )及BRL 2 492 4(5 HT1P受体拮抗剂 )可逆的阻抑 5 HT敏感细胞的LS EPSP ,而mianserin(5 HT2 受体拮抗剂 ) ,MDL72 2 2 2 (5 HT3 受体拮抗剂 ) ,spiperone(5 HT1A受体拮抗剂 )对LS EPSP无显著影响 ;用MCPP(5 HT1P受体激动剂 )持续灌流IMG使 5 HT敏感细胞脱敏后可逆的阻抑LS EPSP的发生。结论  5 HT敏感细胞的LS EPSP是由 5 HT1P受体介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色胺 迟慢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LS-EPSP 受体
下载PDF
铃蟾肽介导的豚鼠肠系膜下神经节非胆碱能迟慢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被引量:2
15
作者 孔德虎 王刚 +4 位作者 王宏梅 柯道平 胡金兰 祝延 黄振信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8-394,共7页
应用细胞内记录技术,对铃蟾肽(bombesin,BOM)在豚鼠离体肠系膜下神经节(inferior mesenteric ganglion,IMG)非胆碱能兴奋性突触传递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重复电刺激突触前结肠神经,有74.3%(52/70)IMG细胞可诱发迟慢兴奋性突触后电位(ls... 应用细胞内记录技术,对铃蟾肽(bombesin,BOM)在豚鼠离体肠系膜下神经节(inferior mesenteric ganglion,IMG)非胆碱能兴奋性突触传递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重复电刺激突触前结肠神经,有74.3%(52/70)IMG细胞可诱发迟慢兴奋性突触后电位(ls-EPSP)。在可引出ls-EPSP的细胞中,22%(4/18)细胞同时对BOM和SP敏感。用BOM持续灌流IMG,可明显抑制对BOM敏感细胞的ls-EPSP,对BOM不敏感细胞的ls-EPSP则无影响,且BOM受体与SP受体间无交叉脱敏。BOM受体阻断剂tyT^4[D-phe^(12)]bombesin能明显可逆性地抑制BOM敏感细胞的ls-EPSP和去极化,但对BOM不敏感细胞则无影响。研究结果提示,BOM可能是介导豚鼠IMG细胞ls-EPSP的一种递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铃蟾肽 P物质 迟慢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肠系膜下神经节 豚鼠
下载PDF
视皮层LTP维持阶段的突触形态计量学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玉翠 韩太真 +1 位作者 沈建新 乔健天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3-79,共7页
本实验使用18~20d的幼年大鼠视皮层脑片标本,在LTP出现后3h取局部微脑片固定进行LTP维持阶段超微结构的研究。分别与孵育相同时间而未予任何刺激的脑片和仅给予测试刺激的脑片作比较。运用图像分析仪分别对三组电镜结果... 本实验使用18~20d的幼年大鼠视皮层脑片标本,在LTP出现后3h取局部微脑片固定进行LTP维持阶段超微结构的研究。分别与孵育相同时间而未予任何刺激的脑片和仅给予测试刺激的脑片作比较。运用图像分析仪分别对三组电镜结果进行以下参数的测量:(1)突触间隙的宽度;(2)突触后致密物(PSD)的厚度;(3)活性区的长度;和(4)突触界面曲率。用双盲法对突触数目进行计量,并用立体计量学方法对各种突触类型进行定量,所得数据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1)LTP形成后15h左右,其反应达到峰值,然后维持在最高水平一直到3h仍无下降趋势;(2)突触间隙的宽度较两个对照组明显增宽;(3)PSD的厚度也明显增厚;(4)活性区的面密度及突触界面曲率明显增加;(5)总突触数目和棘突触数目的数密度较空白对照明显增高;(6)穿孔性突触的数密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结果提示:活性区面密度的增加及突触界面曲率的增大可能是LTP维持的形态学基础。穿孔性突触的形成与LTP的维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TP 视皮层脑片 突触间隙 突触界面曲率
下载PDF
银杏内酯B对豚鼠腹腔神经节神经元Fast-EPSP的抑制效应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金兰 孔淼 +4 位作者 许奇 王烈成 柯道平 马嵘 孔德虎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1-36,共6页
应用细胞内记录技术,观察并分析了银杏内酯B(GB)对豚鼠(Cavia porcellus)离体腹腔神经节(CG)神经元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ast-EPSP)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用4×10-6mol/L的GB灌流CG,fast-EPSP的幅值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应用细胞内记录技术,观察并分析了银杏内酯B(GB)对豚鼠(Cavia porcellus)离体腹腔神经节(CG)神经元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ast-EPSP)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用4×10-6mol/L的GB灌流CG,fast-EPSP的幅值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n=12,P<0.05);用低Ca2+/高Mg2+Krebs液灌流,fast-EPSP被完全抑制(n=3);用高Ca2+Krebs液灌流,fast-EPSP幅度则增大(n=12,P<0.05),而用4×10-6mol/L GB与高Ca2+Krebs液联合灌流,fast-EPSP幅度则减小(n=12,P<0.05)。结果提示,GB对CG神经元fast-EPSP的抑制效应可能与减少或抑制CG神经元的外Ca2+内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内酯B 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腹腔神经节 钙离子 豚鼠
下载PDF
异丙酚对小鼠海马锥体神经元膜特性和突触后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傅鸣宇 缪吉昌 李树基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3期182-185,共4页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小鼠鼠海马锥体神经元膜特性和突触后电流的影响。方法用冰冻切片的方法将C57小鼠海马半脑切成300μm厚度。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海马锥体神经元在异丙酚作用前后动作电位反应、I-V曲线及突触后电流反应后变化情况...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小鼠鼠海马锥体神经元膜特性和突触后电流的影响。方法用冰冻切片的方法将C57小鼠海马半脑切成300μm厚度。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海马锥体神经元在异丙酚作用前后动作电位反应、I-V曲线及突触后电流反应后变化情况。结果异丙酚明显减少不同刺激强度下胞体动作电位产生的个数,加入异丙酚后使锥体细胞动作电位发放个数由5±3个降至2±1个(P<0.01),而对动作电位幅度无显著影响。异丙酚可改变海马锥体神经元对兴奋性电压刺激的I-V曲线平台期反应,使最大电流幅度由1647.63±124.02 p A增加至2955.08±119.10 p A(P<0.01)。异丙酚可降低锥体神经元突触后电流,加入异丙酚前为146.5±25.89 p A,加入异丙酚后为72.8±18.71 p A(P<0.01),20 min洗脱异丙酚后电流幅度恢复至132.1±30.2 p A(P<0.01)。结论异丙酚可降低海马锥体神经元动作电位发放数,改变I-V曲线兴奋性平台期反应和可逆地降低神经元突触后电流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海马锥体神经元 动作电位 突触后电流
下载PDF
Collybistin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韦佳 丁韶丽 +3 位作者 高学明 张雅敏 吴树金 孙延庆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711-1716,共6页
目的探讨collybistin在痛觉调控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组织染色,观察collybistin在脊髓中的分布;利用行为学实验,评估collybistin在痛觉传递中的作用;利用电生理实验,研究collybistin对抑制性突触传递的影响。结果Collybistin分布于脊... 目的探讨collybistin在痛觉调控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组织染色,观察collybistin在脊髓中的分布;利用行为学实验,评估collybistin在痛觉传递中的作用;利用电生理实验,研究collybistin对抑制性突触传递的影响。结果Collybistin分布于脊髓神经元中;通过转染针对collybistin的shRNA(shRNA-collybistin),发现shRNA-collybistin能够诱发正常小鼠的痛觉敏化(P<0.05);脊髓过表达collybistin,可明显缓解外周神经损伤诱发的痛觉敏化(P<0.05);ShRNA-collybistin也可明显降低脊髓背角浅层神经元中的微小抑制性突触后电流(miniature inhibi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s;mIPSCs)的幅值和频率(P<0.05);脊髓过表达collybistin,可逆转外周神经损伤对mIPSCs的降低作用(P<0.05)。结论Collybistin参与外周神经损伤诱发小鼠痛觉敏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神经损伤 collybistin 脊髓 痛觉敏化 突触传递 突触后电位
下载PDF
氯离子对鲫鱼Mauthner细胞胞内皮肤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丽娟 童学红 李效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286-289,共4页
用微电极穿刺技术记录电刺激皮肤时M细胞胞体内产生的突触后电位 ,并通过微电泳技术向胞体内注射氯离子 ,观察氯离子对胞内皮肤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胞内皮肤反应具有频率和强度的依赖性 ,同时具有氯离子浓度依赖性。提示 :从皮肤到M... 用微电极穿刺技术记录电刺激皮肤时M细胞胞体内产生的突触后电位 ,并通过微电泳技术向胞体内注射氯离子 ,观察氯离子对胞内皮肤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胞内皮肤反应具有频率和强度的依赖性 ,同时具有氯离子浓度依赖性。提示 :从皮肤到M细胞的通路由多突触通路组成 ,其中既有电突触 ,又有化学性突触。而且从皮肤到M细胞的通路中既有兴奋性成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反应 内皮 突触 M细胞 体内 穿刺技术 化学性 微电泳 鲫鱼 兴奋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