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与命运修好:余秀华爱欲书写的心理逻辑
1
作者 姚亮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2-174,共13页
残疾深入骨髓地影响了余秀华的爱情和人生,她的情感和欲望被长期忽视,诗歌成为情绪的唯一出口。残疾给她带来的影响不仅是生活层面的,更是心理和精神层面的。通过考察其诗歌中对爱和欲的反复书写可以重构出一个渐进的心理逻辑:自卑、压... 残疾深入骨髓地影响了余秀华的爱情和人生,她的情感和欲望被长期忽视,诗歌成为情绪的唯一出口。残疾给她带来的影响不仅是生活层面的,更是心理和精神层面的。通过考察其诗歌中对爱和欲的反复书写可以重构出一个渐进的心理逻辑:自卑、压抑、崩溃、爆发、沉潜与提升,一个类似于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因为残疾,她受尽歧视和羞辱,得不到爱情,欲望无法纾解,久而久之,外在的打击逐渐转化为自卑、压抑和强烈的自我怀疑与自我审判。这种负面情绪的累积必然导致崩溃和爆发,于是在诗歌中表现为对“放纵”的书写,这是寻求自我救赎的必由之路,否则人就会像导管一样淤塞、破裂。余秀华的爱、欲书写没有就此止步,《给你》表现了宣泄之后的提升,该诗将爱情从关系性提升到本质性,从而彻底解决对外部的依赖,个人存在的主体性和意义得到充分阐扬。这个过程提升了她对爱情的理解及其人生境界。余秀华对爱、欲的书写是一场与残疾斗争的苦旅,也是彰显主体性和激发生命意义的“天路历程”,展现了她与命运修好的炼狱般心路历程。余秀华的创作不仅具有个人救赎的功用,还为类似处境中的人提供了示范性启发,也丰富了中国新文学关于爱情的想象和表达,因而是一个特殊的标本,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秀华 诗歌 爱情 残疾 命运
下载PDF
生态矛盾·爱情困顿·命运无常——索南才让《荒原上》的三重悲剧
2
作者 张晓萍 黄毅 《高原文化研究》 2023年第3期120-127,共8页
作为一名长期生活在青海高原的作家,索南才让一直关注着这片土地上的一切,始终将所有的笔触落脚到这片土地上的人,书写时代变革下的人生百态,以及人与物的相互平衡。他真实再现了当代牧民的日常生活与情感世界,展现了人与人、人与动物... 作为一名长期生活在青海高原的作家,索南才让一直关注着这片土地上的一切,始终将所有的笔触落脚到这片土地上的人,书写时代变革下的人生百态,以及人与物的相互平衡。他真实再现了当代牧民的日常生活与情感世界,展现了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的爱恨情仇、矛盾纠葛等复杂情绪。在其叙事结构中,无形中隐含了多重悲剧色彩。《荒原上》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小说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讲述了到青海荒原上灭鼠的经历。在灭鼠的同时,经历纯美的爱情,收获真挚的友情,同时也重识了青年们鲜为人知的悲惨命运。索南才让通过荒原上深刻体察“灭鼠队”一行六人的言行举止,投注于变化的现实场景,裹挟于事件中的人,在茫茫孤寂的荒原上,六人不断改变自己,重识自己,同时也超越了自己。小说集中展现了人与自然的生态矛盾、青年追寻爱情的现实困顿以及人生命运的变幻无常等三重悲剧,聚焦草原人民面对生死存亡的真实处境和人生意义的精神探寻,思考人在生命过程中如何面对悲剧的降临与苦难的超越。在温情叙事中凸显出作者对生态、爱情、命运的关照,重构普通人平凡而独特的生命历程,审视小人物辛酸而又“崇高”的人生片段,从而使小说具有生命思考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南才让 《荒原上》 生态矛盾 爱情困顿 命运无常
下载PDF
《天边外》的悲剧内涵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向红 刘欣 赵红辉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50-53,共4页
论述尤金·奥尼尔坎坷的个人生活经历 ,他的悲剧审美观以及在作品《天边外》中所表现出的普通人的悲剧、爱情悲剧、家庭悲剧、社会悲剧、命运悲剧的内涵。
关键词 悲剧 家庭 爱情 命运 普通人
下载PDF
现代人的创痛——《苔丝》与《嘉莉妹妹》主题之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孙磊民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61-63,共3页
从传统道德、冷酷的现实社会和爱情与金钱冲突三个方面对哈代的《苔丝》和德莱塞的《嘉莉妹妹》的主题作比较,能更好地理解这两部作品及两位作家的哲学思想。
关键词 苔丝 嘉莉 传统道德 命运 爱情和金钱
下载PDF
论近代汉语“个”前“一”的隐现问题——以《醒世姻缘传》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任永军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69-74,共6页
通过以《醒世姻缘传》为例探讨近代汉语"个"前"一"的隐现问题发现:"个"可以分为量词"个"和非量词"个",除了在个别特殊结构中必须显现外,非量词"个"前的"一"一... 通过以《醒世姻缘传》为例探讨近代汉语"个"前"一"的隐现问题发现:"个"可以分为量词"个"和非量词"个",除了在个别特殊结构中必须显现外,非量词"个"前的"一"一般隐省。量词"个"前"一"的隐现与句法结构有关,"一个"或"一个+NP"前没有支配性或限制性成分时,则"一"必须显现;"一个"或"一个+NP"前有支配性或限制性成分时,则"一"可以隐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世姻缘传》 “个”前“一” 隐现 量词“个” 非量词“个”
下载PDF
《永别了,武器》体现的是宿命论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昂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69-71,共3页
提出通过在《永别了,武器》中建立起自己的生活哲学,海明威为他在其中、后期的作品中寻找一种有意义的、得体的生活方式铺就了道路。从情节、景物描写和象征三个角度探讨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所体现的宿命论观点。
关键词 宿命论 海明威 爱情 战争 命运
下载PDF
无法逃脱悲剧命运的玛格丽特——《茶花女》的悲剧色彩浅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周榕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年第3期83-84,共2页
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小仲马塑造了《茶花女》中玛格丽特典型的妓女形象,她不甘命运的摆布,渴望自由,追求真挚的爱情,却不幸成为命运的玩物,最终以悲剧结束自己的人生。本文从社会悲剧和性格悲剧方面对造成玛格丽特的悲剧命运的原因进行了... 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小仲马塑造了《茶花女》中玛格丽特典型的妓女形象,她不甘命运的摆布,渴望自由,追求真挚的爱情,却不幸成为命运的玩物,最终以悲剧结束自己的人生。本文从社会悲剧和性格悲剧方面对造成玛格丽特的悲剧命运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花女》 玛格丽特 悲剧 爱情 命运
下载PDF
论《醒世姻缘传》的树形结构 被引量:1
8
作者 黄三平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124-127,共4页
《醒世姻缘传》的结构神似树形,因果观是树形结构之根,晁源和狄希陈的前生后世的婚姻是树形结构的主干,晁夫人的后半世是树形结构的次干,诸多大小轶事构成树形结构的枝叶。依托树形结构,整部小说以惧内故事为主要讲述对象,展示明代中后... 《醒世姻缘传》的结构神似树形,因果观是树形结构之根,晁源和狄希陈的前生后世的婚姻是树形结构的主干,晁夫人的后半世是树形结构的次干,诸多大小轶事构成树形结构的枝叶。依托树形结构,整部小说以惧内故事为主要讲述对象,展示明代中后期乡村及城市中下层各色人物和社会生活,其结构颇具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世姻缘传》 树形结构 因果观
下载PDF
浅析影响爱米丽悲剧命运之因素 被引量:3
9
作者 侯珊红 陈安玲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52-54,共3页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福克纳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的女主角爱米丽,通过从不同层面和视角分析探究了导致爱米丽悲剧命运的影响因素。爱米丽的人生是悲苦而凄凉的,其中三个因素影响导致了她的悲剧人生,一是爱米丽所处的家族父权...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福克纳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的女主角爱米丽,通过从不同层面和视角分析探究了导致爱米丽悲剧命运的影响因素。爱米丽的人生是悲苦而凄凉的,其中三个因素影响导致了她的悲剧人生,一是爱米丽所处的家族父权和家长制对她的性格的影响,二是爱米丽所处时代的传统伦理价值观对她的思想的禁锢,三是爱米丽自身畸形的爱情观促使她最终会有这样的一种悲剧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剧命运 家族父权和家长制 传统伦理价值观 畸形的爱情观
下载PDF
平生遭际实堪伤——《献给爱米莉的一朵玫瑰》和《菉竹山房》两位女性命运悲剧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柴瑞琴 李毅峰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 2010年第2期146-149,共4页
美国著名文学家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爱米莉的一朵玫瑰》中的主人公爱米莉和我国著名小说家吴组缃先生《菉竹山房》中的主人公二姑姑的人生经历有很多相似之处。通过比较二者的家庭背景、爱情经历及命运结局,分析了她们的... 美国著名文学家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爱米莉的一朵玫瑰》中的主人公爱米莉和我国著名小说家吴组缃先生《菉竹山房》中的主人公二姑姑的人生经历有很多相似之处。通过比较二者的家庭背景、爱情经历及命运结局,分析了她们的爱情悲剧及命运悲剧,深层次透析了在东西方不同文化中旧阶级、旧观念赋予的道德理念给广大妇女带来的毒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米莉 二姑姑 命运悲剧 爱情悲剧
下载PDF
断崖上的双生花——阿克西妮亚与莱波尔玛形象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祥文 李婷婷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9期47-50,共4页
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对我国作家玛拉沁夫的创作曾产生过巨大影响。《茫茫的草原》中的莱波尔玛与《静静的顿河》中的阿克西妮亚在性格特征、爱情生活和悲剧命运等方面存在惊人的相似,她们共同彰显了男权社会下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关键词 苏俄文学 爱情生活 悲剧命运 女性意识
下载PDF
《醒世姻缘传》同形量词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慧文 《滨州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71-73,共3页
考察了《醒世姻缘传》的同形量词,在比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醒》书同形量词的语义特征为[+动作性]、[+自主性]、[+持续性]、[-长期性],其结构格式相当齐备,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关键词 《醒世姻缘传》 同形量词 语义特征 结构格式 方言特色
下载PDF
日本文化与川端康成笔下女性的爱情命运 被引量:3
13
作者 邓雪玲 《安康师专学报》 2005年第2期62-65,共4页
川端康成笔下日本女性的爱情命运, 是日本传统文化和意识的必然产物。而女性对于自己爱情命运的认同和接受及川端康成对女性美与自然美的融合则使这一悲剧不仅体现为宿命的, 并且是凄艳的。
关键词 川端康成 爱情命运 小说 女性 日本文化
下载PDF
《边城》:田园牧歌中的悲剧建构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俐 《昭通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95-98,共4页
《边城》这部证明人性美的杰作,留给读者的是作品背后深沉的悲痛。小说虽然以一曲令人神往的田园牧歌为我们建构了一个理想的"湘西世界",散发出了永久的艺术魅力,但对人性的深层思考,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对人类命运的悲悯情怀,... 《边城》这部证明人性美的杰作,留给读者的是作品背后深沉的悲痛。小说虽然以一曲令人神往的田园牧歌为我们建构了一个理想的"湘西世界",散发出了永久的艺术魅力,但对人性的深层思考,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对人类命运的悲悯情怀,则体现了其独特的悲剧意蕴。小说建构的种种悲剧,蕴涵的种种悲剧情思,使小说具有了一种独特的悲剧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城》 悲剧建构 人性悲剧 爱情悲剧 命运悲剧
下载PDF
《醒世姻缘传》词法问题研究综述
15
作者 张玉萍 《殷都学刊》 2009年第4期115-120,共6页
1998年至2009年,学术界对《醒世姻缘传》中的动词、代词、数词、量词、副词、介词、助词、连词、语气词等,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与描写,说明了它们在使用上的某些方言特点,并试图解释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可以说是硕果累累。这些研究... 1998年至2009年,学术界对《醒世姻缘传》中的动词、代词、数词、量词、副词、介词、助词、连词、语气词等,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与描写,说明了它们在使用上的某些方言特点,并试图解释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可以说是硕果累累。这些研究成果无论是对近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源流关系的疏理,还是对汉语方言语法发展轨迹的探究,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世姻缘传 词法 研究综述
下载PDF
新世纪的婚恋伦理观——《爱上琉璃苣女孩》成功原因探析
16
作者 王莹莹 张小刚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1-15,共5页
偶像剧《爱上琉璃苣女孩》是对"灰姑娘"故事的成功改写。在新的历史语境下,该剧通过对新世纪两性间的婚恋心理、权力关系的准确把握,完成了以大团圆为结局的浪漫喜剧。因为契合了历史传统和观众的现实想象,该剧获得了巨大的成... 偶像剧《爱上琉璃苣女孩》是对"灰姑娘"故事的成功改写。在新的历史语境下,该剧通过对新世纪两性间的婚恋心理、权力关系的准确把握,完成了以大团圆为结局的浪漫喜剧。因为契合了历史传统和观众的现实想象,该剧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对偶像剧的创作不乏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上琉璃苣女孩》 婚恋观 大团圆 喜剧
下载PDF
“憨湘云醉眠芍药茵”芍药意象解读 被引量:1
17
作者 任红敏 《天中学刊》 2008年第6期67-70,共4页
史湘云是曹雪芹着意用笔、用情书写的"异样女子",而史湘云与贾宝玉的"宝湘之恋"、"麒麟缘"也是作者着意刻画、精心设计的情节。宝湘之恋的结局,历来红学大家有所分歧。"憨湘云醉眠芍药茵"情节... 史湘云是曹雪芹着意用笔、用情书写的"异样女子",而史湘云与贾宝玉的"宝湘之恋"、"麒麟缘"也是作者着意刻画、精心设计的情节。宝湘之恋的结局,历来红学大家有所分歧。"憨湘云醉眠芍药茵"情节中作者借烂漫纷飞的芍药意象,暗示了湘云和宝玉的恋情是如梦一场的缺憾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湘之恋 麒麟缘 芍药意象
下载PDF
《醒世姻缘传》词语补释
18
作者 都兴宙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6年第1期6-10,15,共6页
择取《醒世姻缘传》中“插”、“主腰”、“的当”等词语,主要对照现代青海方言活的语言材料,从词义方面对部分现行词书的解释的缺漏、失误等不足进行了补充和订正。
关键词 《醒世姻缘传》 词语 青海方言
下载PDF
苔丝与尤三姐对比分析
19
作者 董革非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80-81,共2页
尤三姐与苔丝是中外文学史上两个著名的悲剧人物,两个人物的悲剧都是社会的悲剧,性格的悲剧,同时也是命运的悲剧。
关键词 尤三姐 比较研究 悲剧人物 《德伯家的苔丝》 《红楼梦》 社会 性格 命运 英国
下载PDF
时间·宿命·爱情——评《明日的我与昨日的你约会》与《时间旅行者的妻子》
20
作者 赵世佳 《衡水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114-117,共4页
传统的叙事文本中,宿命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预言式或权威作用式宿命;另一种宿命或是由某种理念形成,或是由时代背景造成。它们看似注定,然而叙事又给予破除这种魔咒的可能。然而《明日的我与昨日的你约会》和《时间旅行者的妻子》中人物... 传统的叙事文本中,宿命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预言式或权威作用式宿命;另一种宿命或是由某种理念形成,或是由时代背景造成。它们看似注定,然而叙事又给予破除这种魔咒的可能。然而《明日的我与昨日的你约会》和《时间旅行者的妻子》中人物的宿命被粘贴在时间线之上,形成了牢不可破的人物命运,不管从外部观众的角度还是内部人物的角度来看,故事在发生之前似乎就已经结束了,整个叙事完全可以用固态的形式来看待。但正是在这种不可逆转宿命的叙事中孕育了忠贞不渝的情感,这种情感就像凝固在宿命叙事之中,一直与宿命进行着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 宿命 爱情 《明日的我与昨日的你约会》 《时间旅行者的妻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