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稳固的FeOOH@NiOOH电催化剂的大电流极化设计与析氧研究
1
作者 吕青芸 张伟伟 +8 位作者 龙志鹏 王建涛 邹星礼 任伟 侯龙 鲁雄刚 赵玉峰 余兴 李喜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7期254-264,共11页
电解水技术是制取高纯度氢气的有效途径,为传统的氢气生产提供了一种可持续的替代方案.其中,开发性能优异的电催化材料是降低电解水制氢成本的关键.析氧反应(OER)由于涉及多个电子转移而导致的动力学缓慢,是克服高过电位的主要挑战.镍... 电解水技术是制取高纯度氢气的有效途径,为传统的氢气生产提供了一种可持续的替代方案.其中,开发性能优异的电催化材料是降低电解水制氢成本的关键.析氧反应(OER)由于涉及多个电子转移而导致的动力学缓慢,是克服高过电位的主要挑战.镍铁羟基/氢氧化物(NiFe(oxy)hydroxides)是近期研究的热点,其在碱性条件下具有极低的OER过电位,部分材料性能甚至超过了贵金属基催化剂,如IrO_(2)和RuO_(2).然而,NiFe(oxy)hydroxides的长期催化稳定性,尤其是在大电流下的长期催化稳定性,成为限制其实际应用的主要问题,这主要是由于铁元素的严重流失导致的.因此,如何有效控制和利用电化学溶解/沉积动力学成为稳定铁位点的关键.为克服该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大电流极化重构方法来固定活性铁位点.通过在大电流(1.5 A cm^(-2))下对材料进行表面快速极化重构,成功制备了FeOOH@NiOOH(eFNO_(L))电催化剂.eFNO_(L)不仅具有稳定的铁位点,还暴露出高指数晶面,因此eFNO_(L)同时展现出较好的OER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同时,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结果表明,与具有低指数晶面的FeNiOOH相比,大电流极化工程制备的分相eFNO_(L)对铁位点表现出更高的结合能,可以有效抑制OER过程中的铁流失,且高指数晶面在改变速率决定步骤和减少吸附能垒上具有更大的优势.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经过优化后的eFNO_(L)催化剂在产生100和500 mA cm^(-2)大电流密度仅需234和27 mV的过电位,并且具有较小的Tafel斜率(35.2 mV dec^(-1)).由于铁位点结合能的提高,eFNO_(L)催化剂在500 mA cm^(-2)的电流密度下能够稳定催化超过100 h,且仅有1.5%的性能衰减,优于近期报道的大多数镍铁基OER催化剂.综上,本文为开发高活性和高稳定性能的催化剂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大电流电化学重构策略,在电解水制氢领域实现其工业化的大规模应用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有望降低可持续电解水制氢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析氧反应 feOOH@NiOOH 大电流极化重构 高指数晶面 铁位点固定
下载PDF
负载型Fe-Ni纳米合金的制备及其催化丁二烯选择性加氢性能
2
作者 严永情 王朝 +5 位作者 刘思明 连天 王伟豪 金顺敬 陈丽华 苏宝连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92,共10页
采用尿素沉积-沉淀法制备了负载型Fe-Ni纳米合金催化剂,通过调变Fe/Ni摩尔比,研究了金属组分对其还原温度、合金结构及催化丁二烯选择性加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Ni复合能有效降低Fe、Ni单金属催化剂的还原温度;随着Fe摩尔分数由0... 采用尿素沉积-沉淀法制备了负载型Fe-Ni纳米合金催化剂,通过调变Fe/Ni摩尔比,研究了金属组分对其还原温度、合金结构及催化丁二烯选择性加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Ni复合能有效降低Fe、Ni单金属催化剂的还原温度;随着Fe摩尔分数由0增加至100%,金属相结构逐渐由面心立方向体心立方结构转变;在催化加氢过程中,Fe的引入降低了Ni基催化剂活性,但丁烯选择性得到大幅提高;当Fe/Ni摩尔比为25/75时,Fe_(25)Ni_(75)/TiO_(2)-R催化剂中富Ni的Ni3Fe相在丁二烯催化活性(完全转化温度T_(100%)约95℃)和单烯烃选择性(>93%)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贵金属催化剂 fe-Ni合金催化剂 丁二烯 选择性加氢 低碳烯烃 活性位点
下载PDF
Large-scale production of holey carbon nanosheets implanted with atomically dispersed Fe sites for boosting oxygen reduction electrocatalysis 被引量:2
3
作者 Xuanni Lin Lei Shi +4 位作者 Feng Liu Changcheng Jiang Junjie Mao Chuangang Hu Dong Liu 《Nano Research》 SCIE EI CSCD 2022年第3期1926-1933,共8页
Atomically dispersed metals stabilized by nitrogen elements in carbon skeleton hold great promise as alternatives for Pt-based catalysts towards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in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s.However... Atomically dispersed metals stabilized by nitrogen elements in carbon skeleton hold great promise as alternatives for Pt-based catalysts towards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in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s.However,their widespread commercial applications are limited by complicated synthetic procedures for mass production.Herein,we are proposing a simple,green mechanochemical approach to synthesize 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s precursors for the production of atomically dispersed“Fe-N_(4)”sites in holey carbon nanosheets on a large scale.The thin porous carbon nanosheets(PCNs)with atomically dispersed“Fe-N_(4)”moieties can be prepared in hectogram scale by directly pyrolysis of salt-sealed Fe-based 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8(Fe-ZIF-8@NaCl)precursors.The PCNs possess large specific surface area,abundant lamellar edges and rich“Fe-N_(4)”active sites,and show superior catalytic activity towards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in an acid electrolyte.This work provides a promising approach to cost-effective production of atomically dispersed transition metal catalysts on large scale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chanochemical approach scalable synthesis atomically dispersed fe sites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fuel cells
原文传递
Microscopic phase-field simulation of atomic site occupation in ordering process of NiAl_9Fe_6 alloy 被引量:1
4
作者 梁敏洁 陈铮 +1 位作者 张济祥 王永欣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EI CSCD 2008年第1期59-65,共7页
The process of γ(fcc)→γ(fcc)+γ'(L12)phase transformation was simulated by using microscopic phase-field method for the low supersaturation NiAl9Fe6 alloy.It is found that in the γ' phase,the ordering degr... The process of γ(fcc)→γ(fcc)+γ'(L12)phase transformation was simulated by using microscopic phase-field method for the low supersaturation NiAl9Fe6 alloy.It is found that in the γ' phase,the ordering degree of Al atoms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Fe atoms,and the ordering of Al atoms precedes their clustering,while the case of Fe atoms is opposite.The α site is mainly occupied by Ni atoms,while the β site is occupied in common by Al,Fe and Ni atoms.At order-disorder interphase boundary,the ordering degree of Al atom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Fe atoms,and at the β site,the Fe atomic site occupation probabilities vary from high to low during ordering;the Al atomic site occupation probabilities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Fe atoms,but their values a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of Fe atoms;Ni atoms are opposite to both of them.Meanwhile,during the ordering transformation,γ' phase is always a complex Ni3(AlFeNi)single-phase,and it is precipitated by the non-classical nucleation and growth style.Finally,in the alloy system,the volume of γ' ordered phase is less than that of γ phase,and the volume ratio of order to disorder is about 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相位 Ni-Al-fe合金 NiAl9fe6合金 金属性质 处理方法
下载PDF
磷酸铁锂掺杂改性中Li位和Fe位掺杂效果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张俊喜 许明玉 +5 位作者 曹小卫 宋锴焱 梅颖 严锦程 杨希 王保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4期699-702,共4页
对LiFePO4的不同位金属离子掺杂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共沉淀法合成Li位和Fe位Mg2+、Mo6+掺杂的LiFePO4正极材料,通过XRD、XPS、充放电曲线以及CV、Mott-Schottky对材料进行表征和测试,主要分析了金属离子在Li位和Fe位掺杂对材料性能的影... 对LiFePO4的不同位金属离子掺杂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共沉淀法合成Li位和Fe位Mg2+、Mo6+掺杂的LiFePO4正极材料,通过XRD、XPS、充放电曲线以及CV、Mott-Schottky对材料进行表征和测试,主要分析了金属离子在Li位和Fe位掺杂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2+和Mo6+可以分别在Fe位和Li位掺杂,且不会影响磷酸铁锂的橄榄石结构,掺杂可以改善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从掺杂效果来看,Fe位掺杂比Li位掺杂更优越,从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半导体性质着手对掺杂机理作了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fePO4 掺杂 Li位 fe Mott-Schott-ky测试
下载PDF
Fe在丝光沸石骨架中取代位置的DFT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袁淑萍 王建国 +1 位作者 李永旺 彭少逸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252-254,共3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 (DFT)方法研究了Fe同晶取代进入丝光沸石骨架后可能存在的位置 ,并确定了与电荷平衡质子结合的氧位置。能量分析表明Fe在丝光沸石骨架中最容易进入T2 和T4 位 ;当Fe分别在T2 和T4 位时 ,电荷平衡质子与O2 和O10
关键词 fe 同晶取代 丝光沸石 DFT
下载PDF
阳离子Fe位掺杂对LiFePO_4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先友 吴强 +5 位作者 舒洪波 杨顺毅 王英平 杨秀康 白艳松 魏启亮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1-65,共5页
以蔗糖为碳源,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Fe位掺杂不同阳离子(Al 3+,Ni 2+和Mn2+)的LiFe0.97M0.03PO4/C(M=Al,Ni,Mn)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恒流充放电测试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等研究了不同阳离子Fe位掺杂(Al... 以蔗糖为碳源,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Fe位掺杂不同阳离子(Al 3+,Ni 2+和Mn2+)的LiFe0.97M0.03PO4/C(M=Al,Ni,Mn)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恒流充放电测试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等研究了不同阳离子Fe位掺杂(Al 3+,Ni 2+和Mn2+)对LiFePO4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阳离子Fe位掺杂没有改变LiFePO4的晶体结构,但是减小了LiFePO4材料的粒径,最终改善了LiFePO4的电化学性能.特别是LiFe0.97Mn0.03PO4/C材料具有更好的电化学性能,在0.1C和1C下放电,LiFe0.97Mn0.03PO4/C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62mAhg-1和140mAhg-1,且1C充放电倍率下循环50次后容量保持率仍然为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fePO4正极材料 fe位阳离子掺杂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铁位掺杂对LiFePO_4-C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朱令之 韩恩山 曹吉林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92-697,共6页
本文从体相铁位掺杂出发,以二氧化钛、乙酸镍、乙酸锰、氢氧化镁等为原料,合成LiFe0.9M0.1PO4-C材料,考察了不同掺杂元素对LiFePO4性能的影响。与碳包覆LiFePO4材料相比较,Ti的掺杂使Li+扩散系数提高了两个数量级,达到4.117E-09 cm2.s-1... 本文从体相铁位掺杂出发,以二氧化钛、乙酸镍、乙酸锰、氢氧化镁等为原料,合成LiFe0.9M0.1PO4-C材料,考察了不同掺杂元素对LiFePO4性能的影响。与碳包覆LiFePO4材料相比较,Ti的掺杂使Li+扩散系数提高了两个数量级,达到4.117E-09 cm2.s-1;将材料的振实密度显著提高到了1.62 g/ml;循环30次,容量保持在79.8 mAh/g,保持率达92%。即铁位掺杂Ti的复合材料在高倍率下的性能远远好于未掺杂LiFePO4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包覆LifePO4 铁位 振实密度 电池材料
下载PDF
掺杂对LiFePO_4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康晓雪 田彦文 +1 位作者 邵忠宝 袁万颂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46-651,共6页
用水热法制备LiFe_(0.95)M_(0.05)PO_4(M=Mg,Ni,Co),研究了掺杂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液相Fe位掺杂合成的LiFe_(0.95)M_(0.05)PO_4具有纯相橄榄石结构、结晶良好、粒径均匀;Fe位掺杂可增强材料的可逆性和导电性,提高其1C倍... 用水热法制备LiFe_(0.95)M_(0.05)PO_4(M=Mg,Ni,Co),研究了掺杂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液相Fe位掺杂合成的LiFe_(0.95)M_(0.05)PO_4具有纯相橄榄石结构、结晶良好、粒径均匀;Fe位掺杂可增强材料的可逆性和导电性,提高其1C倍率下的电化学容量和循环稳定性;LiFe_(0.95)Mg_(0.05)PO_4,LiFe_(0.95)Ni_(0.05)PO_4和LiFe_(0.95)Co_(0.05)PO_4三种材料的1C倍率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33.1 mAh·g^(-1),128.4 mAh·g^(-1)和135.2 mAh·g^(-1);三种掺杂离子中Co^(2+)掺杂的效果最好,0.1C和1C倍率放电循环30次后的容量衰减率仅为5.7%和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LIfePO4 fe位掺杂 水热合成 液相掺杂
下载PDF
Mg-Co复合掺杂对LiFePO_4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
10
作者 丁燕怀 张平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CSCD 2012年第S1期153-156,共4页
通过固相反应制备了Mg2+和Co4+复合掺杂的LiFePO4电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恒电流充放电和循环伏安研究复合掺杂对 LiFePO4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掺杂能够提高 LiFePO4的首次放电比容量,0.1C和1C的放电容量分别达到147... 通过固相反应制备了Mg2+和Co4+复合掺杂的LiFePO4电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恒电流充放电和循环伏安研究复合掺杂对 LiFePO4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掺杂能够提高 LiFePO4的首次放电比容量,0.1C和1C的放电容量分别达到147.2mA·h/g 和133.3mA·h/g。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掺杂改善了LiFePO4的导电性能,增强了Li+的脱嵌可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fePO4 复合离子掺杂 fe位掺杂 固相法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LiFe_(1-y)Mg_yPO_4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康晓雪 于雪飞 杨占旭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5-9,共5页
采用机械活化一步固相法,在Fe位掺杂Mg2+合成了结晶度较好的LiFe1-yMgyPO4。采用XRD、SEM等方法对LiFe1-yMgyPO4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利用恒电流充放电法研究了Mg2+掺杂对LiFe1-yMgy PO4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Mg2+掺杂不改... 采用机械活化一步固相法,在Fe位掺杂Mg2+合成了结晶度较好的LiFe1-yMgyPO4。采用XRD、SEM等方法对LiFe1-yMgyPO4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利用恒电流充放电法研究了Mg2+掺杂对LiFe1-yMgy PO4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Mg2+掺杂不改变LiFePO4的晶体结构,同时可以细化颗粒粒径,增强导电性和可逆性,有效地提高LiFePO4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LiFe0.99Mg0.01PO4在0.1C和1C倍率条件下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58.7mAh/g和141.9mAh/g,循环50次后放电比容量几乎没有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fePO4 Life1-yMgyPO4 Mg2+掺杂 fe位掺杂
下载PDF
Fe_3Al基合金室温塑性的改善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祖庆 杨王 黄原定 《金属热处理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47-54,共8页
进行了不同成分、表面状态、相结构、显微组织的Fe3Al基合金在真空及空气中的室温拉伸试验,结果表明,与二元Fe3Al相比,本研究Cr、Mo、Ti、Mn、Ni、Si等代位合金元素中,仅有Cr的添加提高真空室温拉伸伸长率... 进行了不同成分、表面状态、相结构、显微组织的Fe3Al基合金在真空及空气中的室温拉伸试验,结果表明,与二元Fe3Al相比,本研究Cr、Mo、Ti、Mn、Ni、Si等代位合金元素中,仅有Cr的添加提高真空室温拉伸伸长率。利用中子衍射方法分别确定了上述各元素原子在DO3结构Fe3Al单胞亚点阵中的占位,计算了异类原子间相互作用能。结果表明,由于Cr原子主要替代Al原子的次近邻Fe原子,AlCr原子对的结合能低于FeAl对,降低次近邻反相畴界能,使交滑移容易进行。变形试样表面滑移线及位错组态、位错反相畴界研究结果都证实了这一点。B2形变热处理工艺使Fe3Al基合金塑性得到进一步提高的原因是具备B2结构、片层状拉长晶粒及表面氧化膜三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 形变热处理 金属间化合物 fe3AL基合金
下载PDF
Fe/N/C氧还原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及活性位结构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驰 赖愉姣 +2 位作者 周志有 张新胜 孙世刚 《电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0-408,共9页
研制高活性的Fe/N/C氧还原催化剂对于降低燃料电池成本、实现商业化应用有重要意义.为实现Fe/N/C催化剂的理性设计,需要深入研究其活性位结构.本文发展一种研究活性位结构的新策略,以预先合成好的聚间苯二胺基Fe/N/C催化剂(Pm PDA-Fe Nx... 研制高活性的Fe/N/C氧还原催化剂对于降低燃料电池成本、实现商业化应用有重要意义.为实现Fe/N/C催化剂的理性设计,需要深入研究其活性位结构.本文发展一种研究活性位结构的新策略,以预先合成好的聚间苯二胺基Fe/N/C催化剂(Pm PDA-Fe Nx/C)为起始物,对其在1000~1500 o C高温下再次进行热处理并使其失活,通过关联催化剂热处理前后的结构变化与氧还原催化性能来揭示活性位结构.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活性中心结构被破坏,铁原子析出团聚并形成纳米颗粒,氮元素挥发损失,导致催化剂失活.XPS分析显示,低结合能含氮物种的含量与催化剂的ORR活性呈良好的正相关性,表明活性中心很可能是由吡啶N和Fe-N物种构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C催化剂 氧还原反应 活性位 吡啶型N fe-N物种
下载PDF
MnSOD与FeSOD的结构和催化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小兰 刘晓红 +3 位作者 张欣 陈克 穆玲 缪方明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0-36,共7页
综述了近几年报道的MnSOD ,FeSOD的三维结构。
关键词 MNSOD feSOD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 铁超氧化物歧化酶 三维结构 活性中心 催化机理
下载PDF
LiNbO_3:Fe^(3+1)晶体中Fe^(3+)离子的发射光谱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颜其礼 李文通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6期40-44,共5页
在10000~40000cm-1范围内,观测得LiNbO3晶体掺Fe3+离子的发射光谱与赵等的理论预言基本一致,从而证明了Fe3+离子杂质在LiNbO3中取代Nb5+离子。
关键词 发射光谱 晶体 占位 铁离子
下载PDF
不同硅铝比对Fe-Beta分子筛选择性催化还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江丽 杨冬霞 +3 位作者 于飞 赖慧龙 冯丰 常仕英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202-5207,共6页
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Fe-Beta分子筛,重点研究不同硅铝比对Fe-Beta的低温性能影响。以NO、NH3、H2O、CO2为反应物的小样催化性能评价显示,当硅铝比为30时,Fe-Beta分子筛催化剂展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研究表明,自主制备的Fe-Beta可有效降低... 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Fe-Beta分子筛,重点研究不同硅铝比对Fe-Beta的低温性能影响。以NO、NH3、H2O、CO2为反应物的小样催化性能评价显示,当硅铝比为30时,Fe-Beta分子筛催化剂展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研究表明,自主制备的Fe-Beta可有效降低NOx排放,副产物生成量极低。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氮气吸附、氨气程序升温脱附、固体紫外光谱等手段研究分子筛物相结构与分子筛催化剂活性之间关系。结果表明,当控制Beta硅铝比为30,Fe负载量为1.3%时,Fe-Beta具有适宜的比表面积、酸性位及优异的NH3-SCR活性。UV-vis谱图显示,分子筛中存在不同的Fe物种,通过分峰计算发现,孤立的Fe^3+、低聚物、高聚物大颗粒3种同时存在,其中孤立的Fe^3+、低聚的Fex^3+Oy为Fe-beta的SCR活性位点。高性能Fe-Beta催化剂的制备对指导满足非道路四阶段排放法规的高效环保SCR催化剂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尾气控制 fe-Beta 硅铝比 酸性位 离子交换 NH3-SCR
下载PDF
Ge-S/F共掺杂对Li_(2)MSiO_(4)(M=Mn,Fe)晶体结构和性能影响的理论研究
17
作者 郭厦蕾 侯育花 +2 位作者 郑寿红 黄有林 陶小马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382-392,共11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法,结合广义梯度近似(GGA+U),系统研究了Ge-S/F共掺杂对Li_(2)MSiO_(4)(M=Mn,Fe)晶体结构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Ge-S/F共掺杂Li_(2)MSiO_(4)(M=Mn,Fe)体系在脱锂过程中均会发生L...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法,结合广义梯度近似(GGA+U),系统研究了Ge-S/F共掺杂对Li_(2)MSiO_(4)(M=Mn,Fe)晶体结构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Ge-S/F共掺杂Li_(2)MSiO_(4)(M=Mn,Fe)体系在脱锂过程中均会发生Li和M的位置交换,与Li_(2)MSiO_(4)(M=Mn,Fe)相比,掺杂体系具有更好的韧性,且锂离子在掺杂体系中更容易迁移.同时发生了位置交换的掺杂体系结构在脱锂过程中大多更为稳定,尤其是Li_(2)Mn_(0.5)Ge_(0.5)SiO_(3.5)S_(0.5)在整个脱锂过程中体积变化均很小,说明其具有良好的结构循环稳定性.此外,Ge-S/F共掺杂均降低了Li_(2)MSiO_(4)(M=Mn,Fe)的理论平均脱嵌电压.结合态密度图和磁矩结果分析表明,Ge-S/F共掺杂可以提高Li_(2)MnSiO_(4)的导电性和延缓Li_(2)MnSiO_(4)体系中Jahn-Teller效应的出现,有利于提高Li_(2)MnSiO_(4)的结构循环稳定性.同时,共掺杂不仅提高了Li_(2)FeSiO_(4)的导电性,也有利于Li_(2)FeSiO_(4)体系脱出更多的Li+,特别是Ge-F共掺杂体系有望实现完全脱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计算 Li_(2)MSiO_(4)(M=Mn fe) 位置交换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Fe/ZrO2催化剂气相催化裂解1,1,2-三氯乙烷脱氯化氢性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董朝霞 宋通洋 +1 位作者 鲁继青 罗孟飞 《工业催化》 CAS 2019年第5期45-51,共7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系列不同负载量的Fe/ZrO2催化剂,用于气相催化裂解1,1,2-三氯乙烷脱氯化氢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350℃时,负载Fe质量分数为1%的1Fe/ZrO2催化剂催化活性最好,1,1,2-三氯乙烷转化率约95.0%,顺式1,2-二氯乙烯选择... 采用浸渍法制备系列不同负载量的Fe/ZrO2催化剂,用于气相催化裂解1,1,2-三氯乙烷脱氯化氢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350℃时,负载Fe质量分数为1%的1Fe/ZrO2催化剂催化活性最好,1,1,2-三氯乙烷转化率约95.0%,顺式1,2-二氯乙烯选择性为91.0%,反应50h性能稳定不失活,1,1,2-三氯乙烷转化率约92.0%,顺式1,2-二氯乙烯选择性约90.0%。单一ZrO2载体上的脱氯反应初始转化率为90.0%,经过1h反应即快速失活。ZrO2催化剂失活归因于ZrO2表面酸性较强导致积炭。对于Fe/ZrO2催化剂,Fe物种不但提供新的活性位点,而且降低了催化剂的表面强酸性中心,使催化剂催化活性更高,稳定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化学 fe/ZrO2催化剂 强酸中心 1 1 2-三氯乙烷 氯化氢 顺式-1 2-二氯乙烯
下载PDF
高活性Pd-Fe催化剂对CO的低温氧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范果红 李龙 +1 位作者 倪可 徐红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26,32,共8页
用共沉淀法制得Pd-Fe催化剂,考察了煅烧温度、载体、金属担载量对CO低温催化氧化反应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负载在炭黑上的Pd-Fe催化剂经200℃和300℃煅烧,性能最佳,在室温下可将CO完全转化。采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用共沉淀法制得Pd-Fe催化剂,考察了煅烧温度、载体、金属担载量对CO低温催化氧化反应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负载在炭黑上的Pd-Fe催化剂经200℃和300℃煅烧,性能最佳,在室温下可将CO完全转化。采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CO化学吸附表征发现,催化剂的高活性是由于Pd与Fe之间具有强相互作用,导致Pd向界面Fe3+(Fe2O3)进行电子转移,形成还原态的Fex+物种。Pd O和还原态的Fex+物种分别是吸附CO和O2的活性中心,成为CO氧化高活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化学 Pd-fe 炭载体 CO氧化 活性位 煅烧 强相互作用
下载PDF
Hydrogen etching induced hierarchical meso/micro-pore structure with increased active density to boost ORR performance of Fe-N-C catalyst 被引量:4
20
作者 Liqin Gao Meiling Xiao +3 位作者 Zhao Jin Changpeng Liu Junjie Ge Wei Xing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8期17-23,I0002,共8页
Rational regulation on pore structure and active site density plays critical roles in enhancing the performance of Fe-N-C catalysts. As the microporous structure of the carbon substrate is generally regarded as the ac... Rational regulation on pore structure and active site density plays critical roles in enhancing the performance of Fe-N-C catalysts. As the microporous structure of the carbon substrate is generally regarded as the active site hosts, its hostility to electron/mass transfer could lead to the incomplete fulfillment of the catalytic activity. Besides, the formation of inactive metallic Fe particles during the conventional catalyst synthesis could also decrease the active site density and complicate the identification of real active site. Herein, we developed a facial hydrogen etching methodology to yield single site Fe-N-C catalysts featured with micro/mesoporous hierarchical structure. The hydrogen concentration in pyrolysis process was designated to effectively regulate the pore structure and active site density of the resulted catalysts.The optimized sample achieves excellent ORR catalytic performance with an ultralow H2O2 yield(1%)and superb stability over 10,000 cycles. Our finding provides new thoughts for the rational design of hierarchically porous carbon-based materials and highly promising non-precious metal ORR cataly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ERARCHICAL meso/micro-pore structure HYDROGEN ETCHING Single site fe-N-C catalysts Carbon-nitrogen-coordinated iron(feN4)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