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链过程铁基载氧体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陈世豪 郭雪岩 《能源研究与信息》 CAS 2024年第2期104-115,共12页
在化学链过程中,载氧体通过晶格氧的生成和释放避免了燃料和氧气的直接接触,降低了分离的成本,故其在化学链反应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铁基载氧体因成本低、环境友好的特性成为一种有吸引力的选择。总结了铁基载氧体在化学链过程中的相关... 在化学链过程中,载氧体通过晶格氧的生成和释放避免了燃料和氧气的直接接触,降低了分离的成本,故其在化学链反应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铁基载氧体因成本低、环境友好的特性成为一种有吸引力的选择。总结了铁基载氧体在化学链过程中的相关研究。活性氧化铁因其较低的还原能力通常需要掺杂其他金属,目前主要采用碱性金属(Na、K、Ca)和过渡金属(Cu、Co、Ni等)来进行改性。研究的重点是复合金属载氧体(钙钛矿、铁酸盐、六铝酸盐、CeO_(2)型载氧体等),其中钙钛矿型载氧体传氧能力优异,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高,因此以不同的A/B位离子取代,或将钙钛矿与其他材料复合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链 铁基载氧体 钙钛矿 复合载氧体
下载PDF
铁基复合载氧体煤化学链气化反应特性及机理 被引量:28
2
作者 程煜 刘永卓 +1 位作者 田红景 郭庆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587-2595,共9页
以水蒸气作为气化/流化介质,在流化床中研究了两种铁基复合载氧体的化学链气化反应特性及循环特性,并对气化过程中的反应机理、动力学方程进行了推断。结果表明:温度为920℃时,添加不同修饰物的铁基复合载氧体与煤焦气化的反应活性依次... 以水蒸气作为气化/流化介质,在流化床中研究了两种铁基复合载氧体的化学链气化反应特性及循环特性,并对气化过程中的反应机理、动力学方程进行了推断。结果表明:温度为920℃时,添加不同修饰物的铁基复合载氧体与煤焦气化的反应活性依次为Fe4Al6K1>Fe4Al6>Fe4Al6Ni1。在多次循环实验过程中,合成气成分保持稳定,表明Fe4Al6K1复合载氧体循环特性良好。XRD谱图分析表明,六次氧化还原实验后的铁基载氧体氧化态仍为Fe2O3。K+主要以铁酸钾形态存在,该结构有利于促进化学链气化反应。利用高斯函数对气化反应速率进行了峰拟合,拟合结果表明化学链气化主要分为3个阶段:化学链作用阶段、煤气化阶段以及Fe3O4向FeO转变的气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链气化 流化床反应器 铁基复合载氧体 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MnFeO3和MnFe2O4氧载体在稻草化学链气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陈智豪 廖艳芬 +3 位作者 莫菲 刘桂才 余昭胜 马晓茜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835-4846,共12页
通过溶胶凝胶燃烧法合成了MnFeO3和MnFe2O4两种锰铁复合氧载体。通过原位红外实验探究其与稻草的化学链气化过程,发现其加速了稻草热解产物的析出,并通过气化反应促进CO和CO2的产生,提高了碳转化率。固定床实验结果表明MnFeO3和MnFe2O4... 通过溶胶凝胶燃烧法合成了MnFeO3和MnFe2O4两种锰铁复合氧载体。通过原位红外实验探究其与稻草的化学链气化过程,发现其加速了稻草热解产物的析出,并通过气化反应促进CO和CO2的产生,提高了碳转化率。固定床实验结果表明MnFeO3和MnFe2O4在与水蒸气耦合气化的条件下大幅提高了合成气中H2和CO的产率,气化效率分别达到94.49%和92.76%。并通过XRD分析,发现MnFeO3和MnFe2O4在气化过程主要还原为(Fe,Mn)O,且在氧化反应后能回到初始晶相。在固定床的10次循环实验以及SEM的结果表明,MnFeO3在循环反应中逐渐形成的颗粒状多孔结构有利于维持稳定的气化效率,而MnFe2O4由于团聚和烧结作用形成了块状结构,气化效率呈缓慢下降趋势。因此,认为MnFeO3在生物质化学链气化中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气化 合成气 锰铁复合氧载体 化学链
下载PDF
壳聚糖富氧膜的研究(Ⅱ) 被引量:7
4
作者 丁俊琪 何旭敏 +3 位作者 邹伟 夏海平 丁马太 蔡启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8期1126-1127,共2页
壳聚糖-聚砜酰胺复合膜在干、湿情况下,其富氧性能存在明显的差别,表明壳聚糖是较好的富氧材料。从壳聚糖的结构可看出,它能通过氨基、羟基与许多重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这种螯合物与低分子氧载体的结构相似.本文在壳聚糖-聚砜酰胺复合... 壳聚糖-聚砜酰胺复合膜在干、湿情况下,其富氧性能存在明显的差别,表明壳聚糖是较好的富氧材料。从壳聚糖的结构可看出,它能通过氨基、羟基与许多重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这种螯合物与低分子氧载体的结构相似.本文在壳聚糖-聚砜酰胺复合膜上固定金属钴盐,并在干、湿两种状态下测定了其富氧性能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富氧 钴盐复合膜 气体分离
下载PDF
CeO_2/Co_3O_4氧载体的制备及其甲烷化学链燃烧性能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黄樊 祝星 +3 位作者 魏永刚 郑敏 王华 李孔斋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61-768,共8页
制备了系列甲烷化学链燃烧用CeO2/Co3O4复合氧载体,采用XRD、H2-TPR、甲烷程序升温和恒温反应对氧载体进行了表征与评价。研究了不同CeO2的负载量对复合氧载体的结构、氧化还原性、产物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铈的添加不仅降低了... 制备了系列甲烷化学链燃烧用CeO2/Co3O4复合氧载体,采用XRD、H2-TPR、甲烷程序升温和恒温反应对氧载体进行了表征与评价。研究了不同CeO2的负载量对复合氧载体的结构、氧化还原性、产物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铈的添加不仅降低了氧载体的初始反应温度,还延长了有效反应时间,但铈添加量过高会降低产物CO2选择性,使甲烷向部分氧化进行。CeO2(30%)/Co3O4氧载体在650℃经20次循环后甲烷转化率和CO2选择性均未明显降低,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和化学链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链燃烧 CeO2/Co3O4复合氧载体 甲烷 氧化还原性能
下载PDF
化学链铁基载氧体磨损特性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亢炜燎 刘方 +2 位作者 杨丽 黎彩富 宋晨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9-168,共10页
化学链燃烧技术是目前最有前景的CO_(2)捕集技术之一,载氧体是该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铁基载氧体因其来源广泛、价格便宜和环境友好等优点,被认为最具备有工业化应用的潜力,但其存在寿命短、释氧能力弱的问题,磨损是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 化学链燃烧技术是目前最有前景的CO_(2)捕集技术之一,载氧体是该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铁基载氧体因其来源广泛、价格便宜和环境友好等优点,被认为最具备有工业化应用的潜力,但其存在寿命短、释氧能力弱的问题,磨损是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采用机械混合法制备了煅烧温度为1300、1400和1500℃的Fe-Al复合载氧体,分别开展了冷态、热态以及反应态多组流化床磨损试验,分析了煅烧温度对载氧体的磨损和释氧能力的影响,分别研究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对其磨损的影响,明确了机械碰撞、温度以及化学反应对载氧体磨损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煅烧温度为1400℃的载氧体展现了抗磨损性和循环稳定性能两者之间最佳平衡,基于反应前后载氧体表面的元素分布、晶相分离和微观形貌演变的分析,发现了化学反应中由还原反应引发的载氧体孔容的增加对其磨损和破碎起重要作用,本工作对开发、设计长寿命的复合载氧体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链燃烧 CO_(2)捕集 铁基载氧体 复合载氧体 载氧体磨损特性
下载PDF
玉米秸秆化学链热解过程铁基复合载氧体的载氧-催化性能 被引量:2
7
作者 何笑 刘晶晶 +2 位作者 李文瑶 刘永卓 郭庆杰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153-4163,F0004,共12页
生物质化学链热解利用载氧体将生物质热解-气化反应解耦为不同温度下进行的两级反应,能够同时得到高品质生物油/化学品和清洁合成气。本研究采用溶胶-凝胶法,分别选择碱土金属(Ca、Sr、Ba)和过渡金属(Co、Ni、Cu)制备了六种铁基复合载氧... 生物质化学链热解利用载氧体将生物质热解-气化反应解耦为不同温度下进行的两级反应,能够同时得到高品质生物油/化学品和清洁合成气。本研究采用溶胶-凝胶法,分别选择碱土金属(Ca、Sr、Ba)和过渡金属(Co、Ni、Cu)制备了六种铁基复合载氧体,并研究了它们在玉米秸秆生物质化学链热解过程中的载氧-催化性能。研究表明:六种还原态铁基复合载氧体对生物质热解液体产物具有良好的催化裂解、酮基化反应和加氢脱氧能力,显著减少生物油中含氧化合物的含量,增加烃类化合物的生成,在气化阶段将热解焦氧化成以CO为主要组成的合成气。其中,Ca-Fe复合载氧体使生物油中酸类化合物的含量从无载氧体时的29.4%降低到0.3%,合成气中CO产率达到330 L/kg生物质。在650℃、生物质-载氧体质量比为3∶6的优化条件下,对Ca-Fe复合载氧体的10次热解-气化循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次循环过程中Ca-Fe复合载氧体具有优异的催化、脱氧和氧化性能,但多次循环后存在铁相分离和团聚现象。因此,高效稳定铁基复合载氧体仍是未来生物质化学链热解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基复合载氧体 化学链热解 分级转化 生物质 热解 合成气
下载PDF
化学链重整制氢NiO-CeO_(2)/γ-Al_(2)O_(3)复合载氧体的性能 被引量:5
8
作者 韩丹华 郭雪岩 王志远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2-200,共9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结构型NiO-CeO_(2)/γ-Al_(2)O_(3)复合载氧体,研究了Ni/Ce质量比对化学链重整制氢反应性能的影响。固定床反应器实验表明,随着Ni/Ce质量比的降低,氢气的选择性先升高后降低,比例为3∶1时氢的选择性和氢产物浓度最高。...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结构型NiO-CeO_(2)/γ-Al_(2)O_(3)复合载氧体,研究了Ni/Ce质量比对化学链重整制氢反应性能的影响。固定床反应器实验表明,随着Ni/Ce质量比的降低,氢气的选择性先升高后降低,比例为3∶1时氢的选择性和氢产物浓度最高。循环实验测试表明,3∶1载氧体在20个循环后仍保持催化活性,积炭量最低。XRD结果表明,加入CeO_(2)后有固溶体形成,增加了氧空位,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NiO与γ-Al_(2)O_(3)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了活性物质的分散度。进一步分析XRD结果发现3∶1载氧体粒径最小,更有利于制氢反应。SEM分析发现,经过20次循环3∶1载氧体颗粒的微观形貌变化相对较小。进一步的固定床实验研究表明较高的反应温度有利于制氢反应,800℃时3∶1载氧体的性能表现最佳;此外3∶1载氧体在较高水碳比下仍能保持较高的产物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链重整 复合载氧体 制氢 固定床 活性 甲烷
下载PDF
化学链燃烧中H 2S与CuFe 2O 4载氧体的反应机理 被引量:2
9
作者 李钰 刘晶 +1 位作者 刘丰 方瑞雪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40-1147,共8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和周期性结构模型,在分子水平上研究了化学链燃烧中H 2S与CuFe 2O 4载氧体表面相互作用的微观反应机理。结果表明,H 2S分子解离的SH、S和H基团倾向于吸附在O 1原子顶位上。H 2S分子在CuFe 2O 4载氧体表面发生的反应主...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和周期性结构模型,在分子水平上研究了化学链燃烧中H 2S与CuFe 2O 4载氧体表面相互作用的微观反应机理。结果表明,H 2S分子解离的SH、S和H基团倾向于吸附在O 1原子顶位上。H 2S分子在CuFe 2O 4载氧体表面发生的反应主要包括3个步骤:H 2S分子吸附、H 2S脱氢和H 2O分子形成。首先H 2S吸附在CuFe 2O 4载氧体表面进而发生两步脱氢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产生的H 2O分子从载氧体表面脱附,CuFe 2O 4载氧体表面的S基团发生迁移并填入氧空位形成硫化表面。其中H 2O分子的形成需克服135.57 kJ/mol的反应能垒,为速控步骤。围绕Cu原子进行的反应路径是H 2S与CuFe 2O 4载氧体表面反应的主要路径,与实验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链燃烧 H 2S CuFe 2O 4 复合载氧体 反应机理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铁钴修饰镍基复合载氧体化学链重整制氢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丹华 郭雪岩 《能源研究与信息》 CAS 2022年第4期187-194,共8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Fe_(2)O_(3)-NiO-CeO_(2)/γ-Al_(2)O_(3)和CoO-NiO-CeO_(2)/γ-Al_(2)O_(3)复合载氧体,研究了不同复合载氧体对化学链重整制氢反应性能的影响。固定床活性测试实验表明,在镍铈载氧体中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Fe_(2)O_(3)复... 采用浸渍法制备Fe_(2)O_(3)-NiO-CeO_(2)/γ-Al_(2)O_(3)和CoO-NiO-CeO_(2)/γ-Al_(2)O_(3)复合载氧体,研究了不同复合载氧体对化学链重整制氢反应性能的影响。固定床活性测试实验表明,在镍铈载氧体中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Fe_(2)O_(3)复合载氧体(5%Fe-Ni-Ce)的H_(2)选择性和H_(2)体积分数最大;在镍铈载氧体中加入CoO后,其复合载氧体的反应性能下降。循环实验表明,5%Fe-Ni-Ce复合载氧体在经过20次循环后仍保持高活性。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5%Fe-Ni-Ce复合载氧体中有固溶体形成,进一步的XRD分析发现5%Fe-Ni-Ce晶粒粒径较小。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发现,反应前5%Fe-Ni-Ce复合载氧体的颗粒分散度最优,在经过20次循环后复合载氧体仍能保持较好的形貌。进一步的固定床实验研究表明,5%Fe-Ni-Ce复合载氧体在低温下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链重整 复合载氧体 制氢 甲烷
下载PDF
铜锰复合载氧体吸释氧反应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坤 刘金霖 +1 位作者 于庆波 栾伟鹏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8-52,共5页
以Zr O2作为惰性载体制备Cu/Mn复合载氧体并在搭建的固定床反应器上研究气体流量、反应温度、进气氧含量和颗粒直径对Cu/Mn载氧体吸释氧反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气体流量的增大,Cu/Mn载氧体的释氧和吸氧速率增大;随反应温度的升高,Cu/M... 以Zr O2作为惰性载体制备Cu/Mn复合载氧体并在搭建的固定床反应器上研究气体流量、反应温度、进气氧含量和颗粒直径对Cu/Mn载氧体吸释氧反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气体流量的增大,Cu/Mn载氧体的释氧和吸氧速率增大;随反应温度的升高,Cu/Mn载氧体的释氧速率增大而吸氧速率减小.释氧反应阶段,供气氧含量越低,Cu/Mn载氧体释氧速率越快;吸氧反应阶段,供气氧含量越高,Cu/Mn载氧体吸氧速率越快. Cu/Mn载氧体的吸释氧速率均随粒径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链技术 Cu/Mn复合载氧体 固定床 释氧速率 吸氧速率
下载PDF
制备参数对YBaCo_4O_(7+δ)中低温氧储存能力的影响
12
作者 于庆波 王拓 +1 位作者 闫子文 李鑫慧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74-1578,共5页
利用固相反应法和溶胶凝胶法在不同制备参数下制备了载氧体YBaCo_4O_(7+δ)(Y114相),利用XRD检测了样品的物相组成,使用热重分析仪研究了制备参数对Y114相中低温条件下氧储存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固相反应法制备的Y114相样品的中低温... 利用固相反应法和溶胶凝胶法在不同制备参数下制备了载氧体YBaCo_4O_(7+δ)(Y114相),利用XRD检测了样品的物相组成,使用热重分析仪研究了制备参数对Y114相中低温条件下氧储存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固相反应法制备的Y114相样品的中低温氧储存能力强于溶胶凝胶法;二次煅烧20 h样品的中低温氧储存能力更强;以固相反应法制备,在1 150℃二次煅烧20 h、炉冷冷却样品的非化学计量氧δ值为0.89;以溶胶凝胶法制备,在1 050℃下二次煅烧20 h、空冷冷却样品的δ值为0.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参数 Y114相载氧体 物相组成 氧储存能力 非化学计量氧
下载PDF
Synthesis of Fe-doped carbon hybrid composed of CNT/flake-like carbon for catalyzing oxygen reduction 被引量:1
13
作者 Fangfang Tang Wei Xia +4 位作者 Hongjuan Zhang Lingling Zheng Yingji Zhao Jianping Ge Jing Tang 《Nano Research》 SCIE EI CSCD 2022年第7期6670-6677,共8页
Carbon-based materials with tunable properties have emerged as promising candidates to replace Pt-based catalysts for accelerating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in fuel cells or metal-air batteries.In this work,we con... Carbon-based materials with tunable properties have emerged as promising candidates to replace Pt-based catalysts for accelerating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in fuel cells or metal-air batteries.In this work,we constructed a carbon hybrid which consists of one-dimensional(1D)carbon nanotubes and flake-like carbons by pyrolysis of leaf-like metal-organic frameworks.The optimal hybrid electrocatalyst of Fe_(7%)-L-CNT-900 possesses the desired features for ORR,including active Fe species,high degree of graphitization,large specific surface area,and hierarchical porous structures.Consequently,Fe_(7%)-L-CNT900 performs a high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for ORR with a half-wave potential of 0.88 V,which is comparable to that of Pt/C(20 wt.%).This strategy provides an insight into the investigation of highly efficient and low-cost composite electrocatalyst for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porous carbon/CNT composites fe-based active sites ELECTROCATALYST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