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3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2O3含量对青花色料呈色的影响
1
作者 李小龙 马岚 +3 位作者 李勋 胡其国 邱辉辉 包启富 《佛山陶瓷》 CAS 2024年第7期36-39,共4页
实验以二氧化三铁、氧化钴、氧化锰、釉果为主要原料,采用单因素实验法,探究了青花色料中Fe2O3/CoO对青花瓷色度值、微观结构、晶相组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青花色料配方中Fe2O3/CoO比值增大,青花瓷着色区域表面析出大量的1~3μm... 实验以二氧化三铁、氧化钴、氧化锰、釉果为主要原料,采用单因素实验法,探究了青花色料中Fe2O3/CoO对青花瓷色度值、微观结构、晶相组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青花色料配方中Fe2O3/CoO比值增大,青花瓷着色区域表面析出大量的1~3μm磁铁矿晶体并且发育越来越好,使得青花瓷呈现黑色调增强蓝色调减弱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O3/CoO 青花色料 磁铁矿
下载PDF
Fe/g-C_(3)N_(4)表面改性及其对CO加氢产物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孙禹 高新华 +3 位作者 马清祥 范素兵 赵天生 张建利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8,共10页
采用尿素热缩合法制备了氮化碳(g-C_(3)N_(4)),经H_(2)O_(2)、NH_(3)·H_(2)O处理、浸渍法负载Fe制得改性Fe/g-C_(3)N_(4),对比研究了改性前后催化剂的CO加氢性能。结合XRD、SEM、FT-IR、CO_(2)-TPD、CO-TPD、H_(2)-TPR、接触角测试... 采用尿素热缩合法制备了氮化碳(g-C_(3)N_(4)),经H_(2)O_(2)、NH_(3)·H_(2)O处理、浸渍法负载Fe制得改性Fe/g-C_(3)N_(4),对比研究了改性前后催化剂的CO加氢性能。结合XRD、SEM、FT-IR、CO_(2)-TPD、CO-TPD、H_(2)-TPR、接触角测试和N_(2)物理吸附-脱附等系列表征,探究了表面预处理对Fe/g-C3N4催化剂织构性质以及CO加氢产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改性方法对催化剂的织构性质和CO加氢性能影响显著。尿素热缩合法制备的g-C_(3)N_(4)具有典型蜂窝状结构,Fe与g-C_(3)N_(4)相互作用较强,且高度分散;改性前后样品均呈亲水性,且H_(2)O_(2)、 NH_(3)·H_(2)O处理后亲水性增强,H_(2)O_(2)处理增强了表面羟基,NH_(3)·H_(2)O处理增加了表面氨基,促进了CO吸附,促使Fe(NCN)物相生成;预处理后的催化剂表面碱性增强。在CO加氢反应中,两步改性后的Fe/AM-g-C3N4催化剂,CO_(2)选择性降至11.61%;Fe/AM-g-C_(3)N_(4)表面碱性增强,抑制了烯烃二次加氢,烯烃选择性较高,C_(2)^(=)-C_(4)^(=)达32.37%,O/P值3.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加氢 表面改性 fe/g-C_(3)N_(4)催化剂 产物分布
下载PDF
柑橘皮提取液绿色合成纳米Fe3O4及其吸附水中孔雀石绿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梦凡 李春光 +5 位作者 王聪 王强 杜晨阳 柳雨晴 杨洁 王寒蕊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1-87,共7页
以柑橘皮提取液为还原剂和稳定剂,绿色合成Fe3O4纳米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图谱(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并考察了其对孔雀石绿(MG)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绿色合成纳米Fe3O4呈不规则圆... 以柑橘皮提取液为还原剂和稳定剂,绿色合成Fe3O4纳米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图谱(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并考察了其对孔雀石绿(MG)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绿色合成纳米Fe3O4呈不规则圆球体,分散性和结晶度较好。在投加量为1.0 g/L、初始pH为4、温度为25℃、初始浓度为20 mg/L时,对孔雀石绿的吸附率达到95.33%。纳米Fe3O4对MG的吸附过程分别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方程。热力学研究表明,纳米Fe3O4吸附MG是自发吸热过程。绿色合成纳米Fe3O4重复利用4次吸附率仍在7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皮 绿色合成 纳米fe3O4 孔雀石绿 吸附
下载PDF
超重力法制备FeS及其Al_(2)O_(3)负载改性后脱汞性能研究
4
作者 吕俊辉 栗秀萍 +1 位作者 于洋 王正恬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8-154,共7页
采用撞击流-旋转填料床(IS-RPB)结合共沉淀法获取粒径小且分布均匀的FeS粉体,利用浸渍法对其进行负载型改性得到复合材料FeS/Al_(2)O_(3),并利用其进行脱汞性能探究。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能谱仪对复合材料的组成和形貌结构进行... 采用撞击流-旋转填料床(IS-RPB)结合共沉淀法获取粒径小且分布均匀的FeS粉体,利用浸渍法对其进行负载型改性得到复合材料FeS/Al_(2)O_(3),并利用其进行脱汞性能探究。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能谱仪对复合材料的组成和形貌结构进行表征;利用粒度分析仪测试FeS粉体的粒径分布;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试脱汞率,考察吸附剂用量、处理时间、pH、共存离子等对脱汞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超重力法制备纳米FeS的最佳条件为:c(Fe^(2+))=0.10 mol/L、超重力因子为106.6、撞击初速度为9.43 m/s,此时,得到的FeS的粒径小(D50=91 nm)且分布很窄(68~114 nm)。FeS/Al_(2)O_(3)复合材料的脱汞最佳条件为:pH为6、吸附材料质量浓度为2.0 g/L、处理时间为240 min,此时,脱汞率可达99.96%,最大饱和吸附容量为1 775.9 mg/g,出水质量浓度为0.04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力技术 feS/Al_(2)O_(3) Hg(Ⅱ) 废水
下载PDF
Fe3O4@Zr-MOF的制备及其去除废水中氨氮的性能和机理分析
5
作者 贺悦 钱坤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9-269,共11页
为高效去除废水中的氨氮,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四氧化三铁@锆基金属有机框架(Fe_(3)O_(4)@Zr-MOF)材料,采用SEM、XRD、BET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静态吸附试验探究了吸附材料投加量、氨氮初始浓度、pH值、反应时间对模拟废水中氨氮吸附... 为高效去除废水中的氨氮,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四氧化三铁@锆基金属有机框架(Fe_(3)O_(4)@Zr-MOF)材料,采用SEM、XRD、BET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静态吸附试验探究了吸附材料投加量、氨氮初始浓度、pH值、反应时间对模拟废水中氨氮吸附效果的影响,并进行了吸附等温线及吸附动力学拟合,最后采用FTIR、XPS法对其吸附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中性条件下Fe_(3)O_(4)@Zr-MOF投加量为1 g/L时,其对模拟废水中的氨氮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吸附过程在6 h基本达到平衡;当氨氮初始浓度为50 mg/L时,Fe_(3)O_(4)@Zr-MOF对氨氮的平衡吸附量为47.18 mg/g,去除率为94.41%;吸附等温线拟合结果表明Fe_(3)O_(4)@Zr-MOF吸附水体中氨氮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R^(2)=0.981),该吸附行为是发生在吸附剂表面的单分子层吸附;吸附动力学拟合结果表明伪二阶动力学曲线(R^(2)=0.993)对试验数据有更优的拟合效果,该吸附为典型的化学吸附;使用0.5 mol/L的HCl作为解吸剂进行解吸再生试验,5次循环后吸附量及解吸率分别仅下降了6.63%和4.85%,表明该复合材料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Fe_(3)O_(4)@Zr-MOF吸附氨氮的吸附机理为Fe—O—Fe、Zr—O—Zr通过配体交换作用形成了Fe—O—N、Zr—O—N,从而能够高效吸附水体中的氨氮。该研究可为吸附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氨氮 金属有机框架(MOF) 磁性fe3O4 吸附机理
下载PDF
玉米秸秆基纳米Fe3O4磁性油污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6
作者 王百祥 任慧敏 +2 位作者 王泽锋 徐静 李世露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57-262,共6页
玉米秸秆作为一种稳定的天然材料,在广大农村闲置而未得到有效利用。以玉米秸秆为研究材料,通过在其表面负载纳米Fe3O4,引入十二烷基硫醇修饰后显示出超疏水/超亲油特性。分别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接触角测定仪对磁性的超... 玉米秸秆作为一种稳定的天然材料,在广大农村闲置而未得到有效利用。以玉米秸秆为研究材料,通过在其表面负载纳米Fe3O4,引入十二烷基硫醇修饰后显示出超疏水/超亲油特性。分别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接触角测定仪对磁性的超疏水玉米秸秆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其表面的粗糙结构大大增加,纳米Fe3O4负载良好,同时,其表面对水的接触角达154°,油滴接触角为0°。利用其对水和油极端相反的润湿性,可将其很好地应用于水中油污的吸附及分离,吸附分离效率达88%。同时吸油和保油性测试结果显示,磁性超疏水玉米秸秆对油污的吸附量为自身5倍以上,并具有优异的保油性。此外,循环实验表明,在经过10次循环实验后,油污去除性能和磁性未发生较大变化,材料稳定性较好。相关研究有望为玉米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及磁性油污吸附去除材料的制备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超疏水 纳米fe3O4 油污去除
下载PDF
Effect of Sc on Al_(3)Fe phas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s-cast AA5052 aluminum alloy
7
作者 Yang Li Qing Yu +3 位作者 Feng-feng Chen Jia-wen He Hong-mei Yang Meng-nie Li 《China Foundr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57-264,共8页
The AA5052 aluminum alloy is widely used in automobile and aerospace manufacturing,a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ight-weight alloys,it is required that these materials exhibit better mechanical properties.Previous stud... The AA5052 aluminum alloy is widely used in automobile and aerospace manufacturing,a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ight-weight alloys,it is required that these materials exhibit better mechanical properties.Previous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the addition of Sc to aluminum alloys can improve both the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the alloys.In this study,the effect of Sc on the Fe-rich phase and properties of the AA5052 aluminum alloy was studied by adding 0%,0.05%,0.2%,and 0.3%Sc.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Sc,the coarse needle-like Fe-rich phase gradually transforms into Chinese-script and then nearly spherical particles,reduce the size of Fe-rich phase,and refine the grain with increase of high angle grain boundaries(HAGBs).These microstructure changes enhance the strength of the AA5052 alloy through Sc addition.The ductility of the alloy is obviously improved because the addition of a lower amount of Sc changes the morphology of Fe-rich phase from needle-like into a Chinese-script,and it is subsequently reduced as a result of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HAGBs with increasing Sc cont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5052 aluminum alloy Al3fe phase mechanical properties grain boundary
下载PDF
稀土Ce对半固态挤压铸造AlSi10Cu3Fe合金组织及性能影响
8
作者 马路路 张南洋 +1 位作者 张波 张书维 《铸造》 CAS 2024年第8期1137-1143,共7页
通过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万能试验机、显微硬度计及导电仪等手段分析了稀土Ce元素对半固态挤压铸造AlSi10Cu3Fe合金组织及性能演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稀土Ce元素对半固态挤压铸造合金组织具有很好地细化作... 通过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万能试验机、显微硬度计及导电仪等手段分析了稀土Ce元素对半固态挤压铸造AlSi10Cu3Fe合金组织及性能演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稀土Ce元素对半固态挤压铸造合金组织具有很好地细化作用,稀土添加量为0.5%时半固态合金组织细化效果最好,初生α-Al相呈现出等轴晶或球状晶形态,排列有序且分布非常均匀,合金的平均晶粒尺寸和晶粒形状因子分别为48μm与0.75,与不含稀土Ce的合金相比晶粒尺寸降低了51.51%,形状因子提高了53.06%。与此同时,半固态合金的力学性能也达到峰值,其抗拉强度、伸长率及显微硬度分别为231.98 MPa、7.8%和HV100.15,与不含稀土的合金相比,分别提高了37.81%、59.18%和25.38%。不含稀土Ce及稀土Ce含量为0.5%的合金导电率分别为38.56%IACS和43.27%IACS,稀土Ce的添加也有助于合金导电性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i10Cu3fe合金 半固态 稀土Ce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导电率
下载PDF
基于碳点的红色荧光探针用于检测生物体内的Fe^(3+)
9
作者 段建方 郭丽霞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21期9-11,14,共4页
利用多巴胺盐酸盐、柠檬酸和甲酰胺制备出红色荧光碳量子点(Red Fluorescence Carbon Quantum Dots,RCDs),并通过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说明结构中含有羧基和亚氨基团。进而用紫外-可见光吸收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光谱仪测试其光学性... 利用多巴胺盐酸盐、柠檬酸和甲酰胺制备出红色荧光碳量子点(Red Fluorescence Carbon Quantum Dots,RCDs),并通过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说明结构中含有羧基和亚氨基团。进而用紫外-可见光吸收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光谱仪测试其光学性能,结果显示CDs的吸收峰位于550 nm,发射波长位于593 nm,是一个红色荧光的碳量子点。RCDs的稳定性在离子溶液和不同pH值的溶液中显示出高的稳定性,并且对Fe^(3+)具有较好的选择性。此外,RCDs的荧光强度与Fe^(3+)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表明CDs对Fe^(3+)有较强的灵敏性。最后,在细胞成像中也可以看到RCDs在加入Fe^(3+)后细胞中荧光被淬灭,说明该探针可用于生物体内Fe^(3+)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量子点 红色荧光 荧光探针 fe3+检测
下载PDF
Fe/γ-Al_(2)O_(3)的制备及其在含氟废液吸附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智全 徐欢欢 +1 位作者 邝海燕 王平 《化学工程师》 2024年第1期15-19,共5页
本文以γ-Al_(2)O_(3)为吸附剂主体,采用FeSO_(4)·7H_(2)O溶液结合超声波技术对γ-Al_(2)O_(3)进行改性得到载体活性氧化铝(Fe/γ-Al_(2)O_(3))。首先研究了Fe/γ-Al_(2)O_(3)制备过程中FeSO_(4)·7H_(2)O投加量、FeSO_(4)... 本文以γ-Al_(2)O_(3)为吸附剂主体,采用FeSO_(4)·7H_(2)O溶液结合超声波技术对γ-Al_(2)O_(3)进行改性得到载体活性氧化铝(Fe/γ-Al_(2)O_(3))。首先研究了Fe/γ-Al_(2)O_(3)制备过程中FeSO_(4)·7H_(2)O投加量、FeSO_(4)·7H_(2)O溶液的pH值以及γ-Al_(2)O_(3)投加量对Fe/γ-Al_(2)O_(3)除氟效果的影响;最后经过静态吸附处理,研究了吸附剂Fe/γ-Al_(2)O_(3)的投加量、吸附时间以及含氟废液pH值对F-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FeSO_(4)·7H_(2)O投加量为0.1mol·L^(-1)、pH值为3~5、γ-Al_(2)O_(3)与FeSO_(4)·7H_(2)O溶液的质量比为5∶1时,得到的Fe/γ-Al_(2)O_(3)除氟效果最好;当Fe/γ-Al_(2)O_(3)的投加量为40g·L^(-1)、吸附时间为15h、含氟废液pH值为3~9时,除氟效果最好,且F-的去除率远高于同条件下的γ-Al_(2)O_(3)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体活性氧化铝(fe/γ-Al_(2)O_(3)) 超声波技术 含氟废液 吸附处理
下载PDF
水溶性煤基发光碳点的室温快速合成及其在Fe^(3+)离子检测中的应用
11
作者 程仲富 吴雪岩 +5 位作者 刘磊 何龙 杨祖国 曹畅 吕燕 郭继玺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04-1115,共12页
碳量子点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质,良好的水溶性、低毒性、原料来源广、成本低、生物相容性好等诸多优点,广泛应用于发光器件、生物检测、能源存储与转换领域,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合成过程复杂、产率低等挑战。本文以煤为原料,以甲酸和双氧... 碳量子点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质,良好的水溶性、低毒性、原料来源广、成本低、生物相容性好等诸多优点,广泛应用于发光器件、生物检测、能源存储与转换领域,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合成过程复杂、产率低等挑战。本文以煤为原料,以甲酸和双氧水为氧化剂,在室温下可大量合成煤基发光碳点,考查了氧化剂的添加量、反应时间对煤基发光碳点的产率及反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煤基发光碳点产率高达54%,且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光稳定性、耐盐性和较高的发光量子效率。制备的煤基发光碳点可用于Fe^(3+)离子的特异性检测,检测限低于600 nmol L^(-1)。该合成方法为煤的高附加值利用和设计开发煤基新材料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点 合成 发光 fe3+离子检测
下载PDF
ZIF衍生Fe_(3)O_(4)@NC/石墨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
12
作者 张亚婷 索轲 +2 位作者 刘国阳 朱由余 张娜娜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33-1039,共7页
为了改善Fe_(3)O_(4)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循环稳定性差的问题,以铁基沸石咪唑酯框架结构材料(Fe-ZIF)为前驱体,使用多巴胺通过聚合反应与其复合,再与石墨烯通过静电吸附作用组装,经过煅烧碳化,制备了Fe_(3)O_(4)@NC/G复合材料。研... 为了改善Fe_(3)O_(4)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循环稳定性差的问题,以铁基沸石咪唑酯框架结构材料(Fe-ZIF)为前驱体,使用多巴胺通过聚合反应与其复合,再与石墨烯通过静电吸附作用组装,经过煅烧碳化,制备了Fe_(3)O_(4)@NC/G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多巴胺与石墨烯的引入有效提高了Fe_(3)O_(4)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电化学稳定性。在0.1 A·g^(-1)电流密度下,充放电循环30圈,Fe_(3)O_(4)@NC/G的放电比容量为1005.6 mAh·g^(-1)。当电流密度为2 A·g^(-1)时,经过300圈循环,其放电比容量仍有838.3 mAh·g^(-1)。Fe_(3)O_(4)@NC/G复合材料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归因于独特的结构设计,这对其他负极材料的构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fe_(3)O_(4) 石墨烯
下载PDF
普洱茶-硒掺杂碳量子点和单质硒的同时制备及其在Fe3+检测中的应用
13
作者 胡伟英 叶锡光 +4 位作者 陈忠正 张媛媛 姚向荣 林晓蓉 李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6-324,共9页
目的:为探讨普洱茶-纳米硒制备掺杂型碳量子点的可行性及其相关特性,实现水体系中Fe^(3+)的快速检测。方法:以普洱茶水提取物稳定分散的普洱茶-硒原子为掺杂原子,采用水浴法,通过优化反应温度和时间,同时制备出普洱茶-硒掺杂碳量子点(Pu... 目的:为探讨普洱茶-纳米硒制备掺杂型碳量子点的可行性及其相关特性,实现水体系中Fe^(3+)的快速检测。方法:以普洱茶水提取物稳定分散的普洱茶-硒原子为掺杂原子,采用水浴法,通过优化反应温度和时间,同时制备出普洱茶-硒掺杂碳量子点(Pu-erh tea nano-selenium doped carbon quantum dots,PT-Se-CQDs)和单质硒两种物质;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等技术表征PT-Se-CQDs的紫外-可见吸收特性和荧光强度,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及X射线衍射等技术表征其形态形貌、元素组成及结构特性;并以PT-Se-CQDs为荧光探针构建荧光传感器,用于水体系中Fe^(3+)检测。结果:当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10 h时,可同时制备得量子产率为3.41%、平均直径约为3.1 nm的类球形PT-Se-CQDs和单质硒。Fe^(3+)对PT-Se-CQDs具有强荧光静态猝灭效应,当Fe^(3+)浓度为0~300μmol/L时,比率荧光强度(F/F_(0))与Fe^(3+)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Fe^(3+)的检出限低至0.2621μmol/L;纯净水和矿泉水中Fe^(3+)含量测定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0.93%~104.56%和84.53%~113.90%,RSD小于8.15%和4.00%。结论:本研究制备的PT-Se-CQDs对Fe^(3+)具有高选择性和灵敏度,以此建立的检测Fe^(3+)方法简单、快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纳米硒 普洱茶-硒掺杂碳量子点 单质硒 荧光传感器 fe3+
下载PDF
N、S共掺杂煤基碳量子点的电化学氧化法制备及用于Fe^(3+)检测
14
作者 雷伟 姜维佳 +2 位作者 王玉高 和明豪 申峻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799-4807,共9页
异质元素掺杂可以有效改善碳量子点的荧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碳量子点的改性。选取昭通褐煤为碳源,氯化钠溶液为电解液,硫脲为助剂,采用电化学氧化法完成N、S共掺杂碳量子点(N,S-CQD)的制备,荧光量子产率为1.60%。采用多种表征方法研究了... 异质元素掺杂可以有效改善碳量子点的荧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碳量子点的改性。选取昭通褐煤为碳源,氯化钠溶液为电解液,硫脲为助剂,采用电化学氧化法完成N、S共掺杂碳量子点(N,S-CQD)的制备,荧光量子产率为1.60%。采用多种表征方法研究了N,S-CQD的结构、组成和光学特性。首先在结构组成方面,N,S-CQD是一类球形颗粒,尺寸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1.66nm,其中主要存在C、O元素,还存在部分N和S元素;其次在光学性质方面,N,S-CQD在紫外光区吸收明显,荧光分析显示其最佳激发波长为280nm,最佳发射波长为313nm。最后基于Fe^(3+)对N,S-CQD的荧光猝灭效应,将N,S-CQD应用于痕量Fe^(3+)的检测,N,S-CQD对15~150μmol/L浓度范围内Fe^(3+)的检测表现出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通过计算得出最低检出限L=1.22μmol/L,表明N,S-CQD可应用于痕量Fe^(3+)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掺杂碳量子点 电化学氧化法 fe3+检测
下载PDF
两步水热法制备纳米花状Ni_(3)Fe/Ni_(3)S_(2)高效电催化剂促进碱性电解水析氧反应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宇翔 何捍卫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3年第5期427-437,共11页
分别以Fe(NO_(3))_(3)·9H_(2)O和Na_(2)S·9H_(2)O作为Fe源和S源,用镍网(nickle mesh,NM)作为Ni源与支撑基底,采用两步水热法合成Ni_(3)Fe/Ni_(3)S_(2)析氧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析催... 分别以Fe(NO_(3))_(3)·9H_(2)O和Na_(2)S·9H_(2)O作为Fe源和S源,用镍网(nickle mesh,NM)作为Ni源与支撑基底,采用两步水热法合成Ni_(3)Fe/Ni_(3)S_(2)析氧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析催化剂的显微组织与形貌,用电化学工作站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两步水热法合成的Ni_(3)Fe/Ni_(3)S_(2)催化剂为丰富立体的纳米花形貌,这种形貌可提升催化剂的空间利用率。Ni_(3)S_(2)暴露出高折射率的{210}晶面,与Ni_(3)Fe的(111)晶面产生协同效应,从而提升了催化活性。在1 mol/L的KOH溶液(25℃)中,10 mA/cm^(2)电流密度下Ni_(3)Fe/Ni_(3)S_(2)/NM的析氧过电位为229 mV,在5.35 mol/L的KOH溶液(80℃)中,600 mA/cm^(2)电流密度下的过电位为335 mV,且经6000圈循环伏安法循环后,过电位衰减率仅为2.39%,说明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析氧性能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析氧反应 过渡金属硫化物 水热法 Ni_(3)fe/Ni_(3)S_(2)电催化剂 镍网
下载PDF
Inducing Fe 3d Electron Delocalization and Spin‑State Transition of FeN_(4) Species Boosts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for Wearable Zinc–Air Battery 被引量:3
16
作者 Shengmei Chen Xiongyi Liang +7 位作者 Sixia Hu Xinliang Li Guobin Zhang Shuyun Wang Longtao Ma Chi‑Man Lawrence Wu Chunyi Zhi Juan Antonio Zapien 《Nano-Micro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4期23-39,共17页
Transition metal-nitrogen-carbon materials(M-N-Cs),particularly Fe-N-Cs,have been found to be electroactive for accelerating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kinetics.Although substantial efforts have been devoted to des... Transition metal-nitrogen-carbon materials(M-N-Cs),particularly Fe-N-Cs,have been found to be electroactive for accelerating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kinetics.Although substantial efforts have been devoted to design Fe-N-Cs with increased active species content,surface area,and electronic conductivity,their performance is still far from satisfactory.Hitherto,there is limited research about regulation on the electronic spin states of Fe centers for Fe-N-Cs electrocatalysts to improve their catalytic performance.Here,we introduce Ti_(3)C_(2) MXene with sulfur terminals to regulate the electronic configuration of FeN_(4) species and dramatically enhance catalytic activity toward ORR.The MXene with sulfur terminals induce the spin-state transition of FeN_(4) species and Fe 3d electron delocalization with d band center upshift,enabling the Fe(II)ions to bind oxygen in the end-on adsorption mode favorable to initiate the reduction of oxygen and boosting oxygen-containing groups adsorption on FeN_(4) species and ORR kinetics.The resulting FeN_(4)-Ti_(3)C_(2)Sx exhibits comparable catalytic performance to those of commercial Pt-C.The developed wearable ZABs using FeN_(4)-Ti_(3)C_(2)Sx also exhibit fast kinetics and excellent stability.This study confirms that regulation of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active species via coupling with their support can be a major contributor to enhance their catalytic 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 3d electron delocalization Spin-state transition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Wearable zinc-air batteries
下载PDF
Fe^(3+)掺杂聚多巴胺纳米球荧光适配体传感器对小麦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检测
17
作者 路念 马骥 +1 位作者 成军虎 孙大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3-320,共8页
目的:构建一种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原理的荧光适配体传感器,用于检测小麦中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通过掺入Fe^(3+)提高传感器中聚多巴胺纳米球(polydopamine nanos... 目的:构建一种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原理的荧光适配体传感器,用于检测小麦中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通过掺入Fe^(3+)提高传感器中聚多巴胺纳米球(polydopamine nanospheres,PDANS)对6-羧基荧光素(6-carboxyuorescein,FAM)的猝灭能力。方法:标记有FAM的DON核酸适配体(P_(DON))通过π-π堆积的非共价作用吸附到Fe^(3+)掺杂聚多巴胺纳米球(Fe-PDANS)上,由于FRET,FAM的荧光被Fe-PDANS猝灭。在DON存在的情况下,P_(DON)可以和DON特异性结合,改变P_(DON)的构象,使其难以吸附到Fe-PDANS上,从而增强传感器的荧光信号,实现对DON的检测。结果:该传感器在DON质量浓度0.266 7~133.3 n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检出限为0.118 2 ng/mL;同时,对阳性小麦中的DON进行检测,其检测结果与酶联免疫检测法所得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所构建的荧光适配体传感器反应快速、灵敏,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提供了检测小麦中DON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适配体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铁掺杂聚多巴胺纳米球 荧光传感器
下载PDF
载体形貌对Ni_(3)Fe/CeO_(2)催化剂甲烷干重整反应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张静文 李宇斌 +4 位作者 王倩倩 李莎 邱丽 李瑞丰 闫晓亮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72-1781,共10页
通过改变水热法条件合成了不同形貌CeO_(2)载体(棒状CeO_(2)-R、立方体CeO_(2)-C和多面体CeO_(2)-P),并用浸渍法制备了Ni_(3)Fe/CeO_(2)催化剂,继而研究了不同载体形貌Ni_(3)Fe/CeO_(2)催化剂对其甲烷干重整反应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 通过改变水热法条件合成了不同形貌CeO_(2)载体(棒状CeO_(2)-R、立方体CeO_(2)-C和多面体CeO_(2)-P),并用浸渍法制备了Ni_(3)Fe/CeO_(2)催化剂,继而研究了不同载体形貌Ni_(3)Fe/CeO_(2)催化剂对其甲烷干重整反应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N_(2)吸附-脱附、透射电镜、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热重等对反应前后催化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Ni_(3)Fe/CeO_(2)-R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较高的氧空位浓度,在甲烷干重整反应中表现出了优异的催化反应活性。800℃时,CH4和CO_(2)的转化率分别为82%和91%,且反应10 h性能稳定并且其积炭石墨化程度较低。同时,通过CeO_(2)-R载体氧空位对CO_(2)活化,有效抑制了对亲氧性Fe物种的过度氧化行为,反应前后催化剂Ni_(3)Fe合金结构保持稳定,具有良好的抗脱合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干重整 形貌 Ni_(3)fe/CeO_(2) 氧空位 合金
下载PDF
基于Fe3O4@Au模拟酶智能手机比色法检测牛奶中尿酸的研究
19
作者 杜世琴 关桦楠 +1 位作者 吴巧艳 邵思园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2-102,共11页
目的 利用Fe3O4@Au的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构建检测牛奶中过量尿酸的智能手机比色传感器。方法 通过单因素正交实验获取模拟酶比色和智能手机比色的最佳检测条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智能手机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的尿酸溶液,同时评估体系... 目的 利用Fe3O4@Au的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构建检测牛奶中过量尿酸的智能手机比色传感器。方法 通过单因素正交实验获取模拟酶比色和智能手机比色的最佳检测条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智能手机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的尿酸溶液,同时评估体系的灵敏度、抗干扰性和稳定性。结果 Fe3O4@Au最优催化体系为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50min及Fe3O4@Au添加量0.015g。智能手机比色体系最优相机分辨率为12 MP,光圈f值为4.00 mm,感光度(photosensibility, ISO)值为800及快门速度为0.002 s;基于智能手机比色法检测尿酸最优条件下,尿酸浓度在0.075~7.500mmol/L范围内显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工作曲线为Y1=-47.362X1+494.35(r2=0.9918),检出限为0.043μmol/L。在实际样品检测中,加标回收率在96.90%~112.8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4.00%。结论 基于Fe3O4@Au模拟酶活性建立的智能手机比色检测体系,具有极高的灵敏度,良好的抗干扰性和稳定性,该研究成果将为尿酸等食品成分的分析检测提供一条新的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Au 智能手机 过氧化物模拟酶 尿酸 比色检测
下载PDF
基于Fe_(3)O_(4)@MIL-100(Fe)@Ag NPs的三唑磷SERS检测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阳能静 朱浩帆 +2 位作者 韦庆益 孙大文 蒲洪彬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76-384,共9页
针对在农产品中简便、快速地检测农药三唑磷残留问题,建立基于磁纳米、金属有机框架和Ag纳米颗粒(Ag NPs)的核-壳-卫星纳米结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基底,并应用在有机磷农药三唑磷的灵敏检测。通... 针对在农产品中简便、快速地检测农药三唑磷残留问题,建立基于磁纳米、金属有机框架和Ag纳米颗粒(Ag NPs)的核-壳-卫星纳米结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基底,并应用在有机磷农药三唑磷的灵敏检测。通过低温循环自组装法和银镜循环制备了由MIL-100(Fe)包覆的Fe_(3)O_(4),并在表面原位负载Ag NPs组成的核-壳-卫星纳米结构的Fe_(3)O_(4)@MIL-100(Fe)@Ag NPs基底。对苹果中的三唑磷残留进行SERS传感,三唑磷特征峰强度对数值与质量浓度对数值的线性检测范围为0.05~10 mg/L,线性方程为Y=0.573 8X+2.804(R^(2)=0.980),检出限低至11.9μg/L。在加标量为2、5、10 mg/L时,该方法的回收率为90.07%~103.27%。表明制备的SERS基底在食品农残中的检测领域具有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金属有机框架 fe_(3)O_(4)@MIL-100(fe)@Ag NPs 三唑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