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7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Glucosinolate Biosynthetic Gene A OP2 Mediates Feed-back Regulation of Jasmonic Acid Signaling in Arabidopsis 被引量:6
1
作者 Meike Burow Susanna Atwell +3 位作者 Marta Francisco Rachel E. Kerwin Barbara A. Halkier Daniel J. Kliebenstein 《Molecular Plant》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8期1201-1212,共12页
Survival in changing and challenging environments requires an organism to efficiently obtain and use its resources. Due to their sessile nature, it is particularly critical for plants to dynamically optimize their met... Survival in changing and challenging environments requires an organism to efficiently obtain and use its resources. Due to their sessile nature, it is particularly critical for plants to dynamically optimize their meta- bolism. In plant primary metabolism, metabolic fine-tuning involves feed-back mechanisms whereby the output of a pathway controls its input to generate a precise and robust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changes. By contrast, few studies have addressed the potential for feed-back regulation of secondary metabolism. In Arabidopsis, accumulation of the defense compounds glucosinolates has previously been linked to genetic variation in the glucosinolate biosynthetic gene AOP2. AOP2 expression can increase the transcript levels of two known regulators (MYB28 and MYB29) of the pathway, suggesting thatAOP2 plays a role in positive feed-back regulation controlling glucosinolate biosynthesis. We generated mutants affecting AOP2, MYB28/29, or both. Transcriptome analysis of these mutants identified a so far unrecognized link between AOP2 and jasmonic acid (JA) signaling independent of MYB28 and MYB29. Thus, AOP2 is part of a regulatory feed-back loop linking glucosinolate biosynthesis and JA signaling and thereby allows the glucosinolate pathway to influence JA sensitivity. The discovery of this regulatory feed-back loop provides insight into how plants optimize the use of resources for defensive metaboli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ed-back regulation JASMONATES JA signaling glucosinolates ARABIDOPSIS
原文传递
Regenerative Braking Energy Recovery System of Metro Train Based on Dual-Mode Power Management
2
作者 Feng Zhao Xiaotong Zhu +1 位作者 Xiaoqiang Chen Ying Wang 《Energy Engineering》 EI 2024年第9期2585-2601,共17页
In order to fully utilize the regenerative braking energy of metro trains and stabilize the metro DC traction busbar voltage,a hybrid regenerative braking energy recovery system with a dual-mode power management strat... In order to fully utilize the regenerative braking energy of metro trains and stabilize the metro DC traction busbar voltage,a hybrid regenerative braking energy recovery system with a dual-mode power management strategy is proposed.Firstly,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ybrid regenerative braking energy recovery system is explained.Then,based on the power demand of low-voltage load in metro stations,a dual-mode power management strategy is proposed to allocate the reference power of each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working conditions,and the control methods of each system are set.Finally,the correctn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dual-mode strategy are verified through simulation,and the proposed braking energy utilization scheme is compared with other singleform utilization schemes.The results illustrate that the hybrid system with the dual-mode strategy can effectively recycle the regenerative braking energy of metro train and inhibit the busbar voltage fluctuation;the proposed braking energy utilization scheme has certain advantages on energy recovery and DC bus voltage stabilization compared with other single-form schemes;the proposed power management strategy can correctly allocate the reference power of each system with a lower construction co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ro train regenerative braking energy energy feed-back system energy storage system power management
下载PDF
科研反哺教学的“管道无损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3
作者 耿浩 王国庆 何璐瑶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22期61-64,共4页
针对“管道无损检测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学方法单调、评价方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及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从课程性质和保障学生能力培养的课程衔接方案着手,探讨了以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为教学改革目标的方... 针对“管道无损检测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学方法单调、评价方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及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从课程性质和保障学生能力培养的课程衔接方案着手,探讨了以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为教学改革目标的方法,完成了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各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方案,在优化课程体系、构建科研实践平台及项目驱动保障等方面展开改革实践。结果表明,改革措施有效改善了教学效果,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反哺教学 教学模式 横纵混合式 项目驱动
下载PDF
北海市侨港镇对当地侨乡经济社会发展反哺作用研究
4
作者 张坚 《八桂侨刊》 2024年第1期46-53,95,共9页
广西北海市侨港镇前身是成立于1979年6月的北海“华侨渔业公社”,当时共安置7703名归难侨渔民,是国内最大的越南归难侨安置点。侨港镇在40多年发展历程中,先后被联合国难民署誉为“(世界)难民安置工作取得圆满成功的范例。”获批“全国... 广西北海市侨港镇前身是成立于1979年6月的北海“华侨渔业公社”,当时共安置7703名归难侨渔民,是国内最大的越南归难侨安置点。侨港镇在40多年发展历程中,先后被联合国难民署誉为“(世界)难民安置工作取得圆满成功的范例。”获批“全国文明村”“全国文明镇”“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特色小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国家级AAAA景区等重大荣誉,为北海当地侨乡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明显的反哺作用。新时代背景下,需要全面总结侨港镇上述突出的反哺作用,进一步擦亮侨港镇金字招牌,讲好中国难民安置故事,助力中国南海渔业转型升级发展和边境地区的长治久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侨港镇 改革开放 侨乡 反哺作用
下载PDF
科研反哺教学在生物力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5
作者 任冀峰 张昆亚 +1 位作者 钱秀清 唐立雪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4年第4期415-419,共5页
目的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生物力学课程具有学科交叉性和前沿性等特点。然而目前该课程实验教学仍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实验工具高度封装化,学生和教师都难以理解其具体的构造和原理;实验设计中教学与教师的科研方向偏离较远。以上问题极大... 目的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生物力学课程具有学科交叉性和前沿性等特点。然而目前该课程实验教学仍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实验工具高度封装化,学生和教师都难以理解其具体的构造和原理;实验设计中教学与教师的科研方向偏离较远。以上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学生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也制约了生物力学课程中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学科交叉意识的培养功能。因此,生物力学课程的实验教学中急需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改革。方法 本文基于对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力学A”课程实验教学的实践,提出了用科研反哺教学的方式改进生物力学课程的实验教学。具体而言,在传统生物力学实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新增了两项由教师科研成果转化的实验内容,学生在实验课上能基于教师的科研前沿成果,理解和搭建生物力学测量装置,并用其进行生物力学参数的测量。结果 根据课后的反馈信息,科研反哺教学的改革思路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生物力学知识点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对生物力学课程的兴趣,锻炼了动手能力,还使学生对科学研究有了初步认识。结论 科研反哺教学的课程改革思路在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力学A”课程实验教学中的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解决了目前生物力学实验课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该方式可为未来生物力学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反哺教学 教学改革 生物力学
下载PDF
二阶系统有限时间控制方法综述
6
作者 姜博严 李佳玲 +1 位作者 李传江 姚文卿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9-797,共29页
相比于传统且经典的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带有指数参数的有限时间控制方法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因而引起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本文首先从方法设计和稳定性分析角度,对现有主流有限时间控制方法进行整理和归纳,将其分为17种有限时间状... 相比于传统且经典的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带有指数参数的有限时间控制方法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因而引起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本文首先从方法设计和稳定性分析角度,对现有主流有限时间控制方法进行整理和归纳,将其分为17种有限时间状态反馈控制方法及6种有限时间输出反馈控制方法.其次,以一类具有普遍和基础性的二阶系统为例,统一变量和参数,给出了每种控制方法对应的控制器的显式结构.然后,通过原理分析和比较分析,对每种控制方法的优点及不足之处进行了总结,尤其是给出了终端滑模控制具有“控制奇异与收敛时间矛盾性”的结论,以及指出了一些方法存在较大保守性的问题.最后,通过列表的方式展示了所有有限时间控制方法的优缺点及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时间控制 终端滑模 齐次系统 加幂积分 输出反馈控制
下载PDF
高空舱进气环境压力模拟新型自抗扰控制
7
作者 李婉如 张和洪 +4 位作者 王鹏 翟超 张松 但志宏 王信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6-256,共11页
高空舱进气环境压力模拟控制系统在发动机开展过渡态试验中存在强气流扰动及大量随机噪声干扰,为此,提出新型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函数xal及在结构上引入总扰动状态变量反馈环节来设计扩张状态观测器算法(记作xal-ESO),并以此提出基于xal-... 高空舱进气环境压力模拟控制系统在发动机开展过渡态试验中存在强气流扰动及大量随机噪声干扰,为此,提出新型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函数xal及在结构上引入总扰动状态变量反馈环节来设计扩张状态观测器算法(记作xal-ESO),并以此提出基于xal-ESO的高空舱进气环境压力模拟新型自抗扰控制方法。借助数值仿真对比所提出的xal-ESO与常见ESO在状态与总扰动方面的估计能力,结果表明xal-ESO能有效抑制系统输出噪声并取得较好的估计品质。基于系统核心设备模型搭建高空舱进气环境压力模拟仿真平台并进行工程试验,对比了基于xal-ESO的自抗扰控制与当前工程中使用的线性自抗扰控制的进气环境压力控制效果,试验结果显示线性自抗扰控制方法受噪声影响明显,而所提出的新型自抗扰控制方法在发动机过渡态试验中跟踪进气压力时超调量降低了58.70%,稳态误差降低了95.71%,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升高空舱进气环境压力模拟效果,提升发动机过渡态性能评价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舱 压力模拟 过渡态试验 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 扩张状态观测器 自抗扰控制
下载PDF
科研反哺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溪洋 孙元杰 +2 位作者 杨舒雅 姜东伯 杨琨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1-574,共4页
医学免疫学是连接基础实验与临床应用的重要纽带,更是多种前沿学科的交叉点。目前免疫学教学中仍存在教学方式单一和学生科研训练不足等局限性。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在免疫学课程中对科研反哺教学进行实践探索,利用科研... 医学免疫学是连接基础实验与临床应用的重要纽带,更是多种前沿学科的交叉点。目前免疫学教学中仍存在教学方式单一和学生科研训练不足等局限性。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在免疫学课程中对科研反哺教学进行实践探索,利用科研思维引领教学活动,通过科研平台支撑教学实践,增添科研进展丰富教学内容,设置科研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增加学生内驱力,提升教学效果,实现教学与科研“双赢”,也为培养能够肩负国之重任的医学创新人才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反哺 教学实践 医学免疫学 创新
下载PDF
科研反哺“统计学”课程教学研究与案例设计 被引量:2
9
作者 张节松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3期153-156,共4页
推动科研反哺教学是2019年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一项重要内容。“统计学”是经管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应用领域十分广泛,但目前的教材内容已难以满足大数据时代下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创新培养要求。基于当前高校科研反哺教学现状和... 推动科研反哺教学是2019年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一项重要内容。“统计学”是经管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应用领域十分广泛,但目前的教材内容已难以满足大数据时代下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创新培养要求。基于当前高校科研反哺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将科研思想和科研方法融入“统计学”课程教学中,设计较为典型的科研反哺教学案例,以期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培养创新意识,在今后的统计实践中注重并遵循统计工作的内在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反哺 统计科学性 案例设计
下载PDF
基于老年群体的数字社会健康传播代际传递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0
作者 方霞于 张雪燕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28-132,共5页
数字代沟使老年群体在健康传播方面处于弱势地位。从健康传播适应能力、健康传播提升意愿、健康传播反哺意愿、健康传播反哺行为和健康传播反哺效果等方面出发,研究影响数字社会老年健康传播代际传递的影响因素。在对各关键因素进行相... 数字代沟使老年群体在健康传播方面处于弱势地位。从健康传播适应能力、健康传播提升意愿、健康传播反哺意愿、健康传播反哺行为和健康传播反哺效果等方面出发,研究影响数字社会老年健康传播代际传递的影响因素。在对各关键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以反哺效果为因变量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家庭亲子关系(0.064*)、健康传播提升意愿(0.145**)和健康传播反哺意愿(0.274*)正向显著预测健康传播反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代沟 健康传播 数字反哺 老年群体
下载PDF
科研反哺教学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的教学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秦江瑜 张利军 +9 位作者 王蓓蓓 邸红军 刘晟 黄敬 赵环环 王晟 沈炳玲 刘欣 邓艳秋 徐哲龙 《基础医学教育》 2024年第1期30-34,共5页
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积极推进教育部科研反哺教学新举措,将科研实验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进行改进后应用于本科教学,建立了学院首门跨学科综合性实验课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整合课程,并在基础医学专业学生中成功开设。该... 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积极推进教育部科研反哺教学新举措,将科研实验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进行改进后应用于本科教学,建立了学院首门跨学科综合性实验课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整合课程,并在基础医学专业学生中成功开设。该实验应用于临床医学“5+3”专业机能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以虚拟仿真实验创新大赛为契机,教师带领学生团队开发了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虚拟实验,助力学生成长并补充完善实验教学,在“研”与“教”的互动互促中,推进了实验教学改革的实施,助力青年教师成长和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科研反哺教学 教学相长 教研相长
下载PDF
光伏跟踪电机的分数阶自抗扰控制方法
12
作者 刘伟 胡磊 +2 位作者 陈雪辉 高婷 李昊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9-96,共8页
针对光伏跟踪系统运行时负载端产生高频振荡以及在运行过程中遇到的极端天气等不可控因素导致的系统失调、鲁棒性降低等问题,根据光伏跟踪系统中负载反馈模型实现速度控制,设计了一种改进型分数阶自抗扰控制器。该控制器采用函数优化后... 针对光伏跟踪系统运行时负载端产生高频振荡以及在运行过程中遇到的极端天气等不可控因素导致的系统失调、鲁棒性降低等问题,根据光伏跟踪系统中负载反馈模型实现速度控制,设计了一种改进型分数阶自抗扰控制器。该控制器采用函数优化后的分数阶跟踪微分器和线性组合的分数阶扩张状态观测器来抑制高频振荡,加快负载端速度响应并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分数阶自抗扰控制器使得抑制了负载端39.60%的高频振荡,系统稳态时间缩短了20.83%,转速波动减少了36.97%,有效改善了系统控制性能,提高了系统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发电 跟踪电机 分数阶 自抗扰控制 负载反馈
下载PDF
视频宣教联合回授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术期的护理应用分析
13
作者 姜振群 秦文文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讨视频宣教联合回授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术期的护理应用优势。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先后以2020年2-7月手术患者为对照组(n=41),在围术期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 目的:探讨视频宣教联合回授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术期的护理应用优势。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先后以2020年2-7月手术患者为对照组(n=41),在围术期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2020年8-12月手术患者为试验组(n=41),在围术期内采用视频宣教联合回授法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长、患者护理满意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视频宣教联合回授法护理干预情况下,患者围术期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9.56±1.95)d,患者护理满意度(97.02±3.22)分,出院时患者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JOA)(25.63±2.68)分;而相比之下,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长达(11.05±2.06)d,患者护理满意度低至(95.02±3.32)分,出院时患者JOA评分(24.83±2.80)分。2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术期内患者,通过视频宣教联合回授法护理干预可以加速患者康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长,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宣教 回授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护理
下载PDF
父母生育行为如何影响子女反哺?——基于初育年龄和生育数量双维度选择视角
14
作者 刘丰 付裕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3-128,F0003,共17页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渐加深,如何实现老有所养备受关注。本文将初育年龄引入含有生育数量的三期世代交叠模型进行理论分析,从初育年龄和生育数量双维度选择视角出发,基于1998—2018年七轮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渐加深,如何实现老有所养备受关注。本文将初育年龄引入含有生育数量的三期世代交叠模型进行理论分析,从初育年龄和生育数量双维度选择视角出发,基于1998—2018年七轮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采用面板Logit模型实证检验父母生育行为对子女反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初育年龄不仅对代际资金支持有倒U型影响,还通过减少生育数量进一步弱化代际资金支持和代际照料支持。拥有社会养老保障和追求高质量老年生活分别对代际资金支持产生补偿效应和需求效应,进而减弱初育年龄推迟和生育数量减少对代际资金支持的负向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应从全生命周期视角构建家庭支持政策体系,鼓励家庭适龄、适度生育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生育与养老互促的正循环效应,从而实现生育提振和老有所养的双重目标,助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生育行为 初育年龄 生育数量 子女反哺 全生命周期
下载PDF
农村家庭数字反哺的特征、抗阻因素与解决路径研究——基于江西新干县NY村家庭代际互动实践
15
作者 董书华 夏莹洁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314-321,共8页
从“数字反哺”的相关理论出发,以江西省新干县NY村8户家庭为研究对象,运用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等研究方法,描述了农村家庭代际互动场域中子代对亲代数字反哺的现状。研究发现,农村家庭数字反哺存在以下特征:反哺节点明显,浅层次与反... 从“数字反哺”的相关理论出发,以江西省新干县NY村8户家庭为研究对象,运用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等研究方法,描述了农村家庭代际互动场域中子代对亲代数字反哺的现状。研究发现,农村家庭数字反哺存在以下特征:反哺节点明显,浅层次与反复性并存;同村晚辈帮扶,邻里互哺助力;子代反哺主动性不足。农村老年群体的社会边缘地位、技术恐慌心理、代际沟通失衡均构成了数字反哺的抗阻因素。基于实地调研,认为跨越农村老年群体的数字鸿沟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一方面,在家庭场域中实施数字反哺,发挥子女的扶持与协助作用,帮助农村老年群体适应数字化社会;另一方面,须构建政府、新闻传媒、大众等多元主体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保障农村老年人的数字权利,帮助老年人共享数字时代的发展成果,让数字化、智能化成果真正惠及全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反哺 数字鸿沟 农村家庭 老年人 代际互动
下载PDF
科研反哺教学:计算机网络教学实践探索
16
作者 周磊 《办公自动化》 2024年第23期49-51,共3页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计算机网络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为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卓越实践能力的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人才,文章致力于探讨科研反哺教学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实践探索。通过引入前沿科研成果,不断更新和完...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计算机网络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为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卓越实践能力的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人才,文章致力于探讨科研反哺教学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实践探索。通过引入前沿科研成果,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设计具有实践性和创新性的课程项目,同时,积极指导学生参与毕业设计和科研项目,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实现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这种融合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实践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并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培养更多优秀的计算机网络应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科研反哺教学 项目实践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产教融合、职场实态、科研反哺”的计算机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17
作者 郑刚 魏莹 徐瑾 《信息与电脑》 2024年第12期12-15,共4页
目前信息产业高速发展,技术更新日新月异,如何培育符合信息行业需求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已成为一个亟需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坚持“需求本位”,依托企业资源及生态环境,深入探索了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共同育人模式,... 目前信息产业高速发展,技术更新日新月异,如何培育符合信息行业需求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已成为一个亟需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坚持“需求本位”,依托企业资源及生态环境,深入探索了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共同育人模式,构建了基于校企合作为基础的“多元结构的职场实态”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建设可推广、可复制的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职场实态 科研反哺 计算机类专业 培养模式
下载PDF
船舶电站系泊试验电能回馈船厂电网探讨
18
作者 舒忠望 《广东造船》 2024年第5期70-73,共4页
本文介绍了新造船舶系泊试验过程中,被测试船舶电站发出的电能回馈到船厂电网进行回收利用的初步可行性分析。该解决方案,有助于节能减排,创造良好的船厂和社会的经济、生态效益。
关键词 系泊试验 船舶电站 电能回馈 回收利用 节能减排
下载PDF
蠕墨铸铁铣削过程的研究
19
作者 张晓鹏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1期29-31,共3页
本文旨在探讨在VDL-600A立式加工机床上使用KC72S刀具对蠕墨铸铁进行铣削时,铣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对切削力的影响。通过对当前蠕墨铸铁铣削切削力研究现状的分析,发现铣削速度是对切削力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较高的铣削速度会导... 本文旨在探讨在VDL-600A立式加工机床上使用KC72S刀具对蠕墨铸铁进行铣削时,铣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对切削力的影响。通过对当前蠕墨铸铁铣削切削力研究现状的分析,发现铣削速度是对切削力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较高的铣削速度会导致更大的切削力,这可能是由于高速铣削时刀具与工件之间的摩擦力增加所致。相比之下,背吃刀量和进给量对切削力的影响相对较小。这可能是因为这两个因素对切削过程中刀具与工件之间的接触面积变化不大。对蠕墨铸铁进行铣削时,需要着重考虑调整铣削速度,相对而言,背吃刀量和进给量的调整对切削力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铣削速度 切削力 进给量 背吃刀量
下载PDF
冲击矿压风险智能判识与监测预警云平台 被引量:41
20
作者 窦林名 王盛川 +2 位作者 巩思园 蔡武 李小林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248-2255,共8页
针对制约煤矿安全高效生产愈发严重的冲击矿压问题,为提高冲击矿压监测预警的准确性及针对性,紧跟监测预警技术朝着区域化、连续在线化、智能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基于GIS技术、云技术、采矿地球物理等技术,搭建了集成微震、应力、钻屑等... 针对制约煤矿安全高效生产愈发严重的冲击矿压问题,为提高冲击矿压监测预警的准确性及针对性,紧跟监测预警技术朝着区域化、连续在线化、智能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基于GIS技术、云技术、采矿地球物理等技术,搭建了集成微震、应力、钻屑等多种监测手段的冲击矿压风险智能判识与多参量监测预警云平台。该平台由硬件、平台支持软件及云技术3个部分组成,采集并以标准化格式存储上传至云服务器,利用内嵌于平台的风险判识模式及危险等级预警准则,判定所评价区域危险状态,通过选取冲击变形能、时序集中度、时空扩散性等13个监测预警指标并利用F-score法对不同冲击危险程度的指标赋予动态权重,根据各指标与震动、应力、能量间的关系,建立了多场多参量综合预警体系,克服了单一监测指标预警效能较低弊端,实现了由点、局部、单参量监测至区域多场多参量综合预警的转变;同时通过监测数据的信息化与防治措施信息化的融合,将现场监测、防治信息通过“一张图”的形式实时预警,在预警冲击危险性的同时指导现场对高危区域加强卸压解危,同时根据解危效果反馈预警信息准确性,做到了监防互馈,该平台在山东古城煤矿等13个矿井成功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矿压 监测预警 云平台 监防互馈 监防信息“一张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