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Inter- and Intraindividual Anatomical Relationship of the Femoral Anteversion and Distal Femoral Rotation. A Cadaveric Study on the Femoral Anteversion Angle, Posterior and Inferior Condylar Angle Using Computed Tomography 被引量:4
1
作者 H. M. J. van der Linden-van der Zwaag L. C. D. Konijn +3 位作者 T. J. van der Steenhoven H. J. L. van der Heide M. C. de Ruiter R. G. H. H. Nelissen 《Advances in Computed Tomography》 2015年第1期9-18,共10页
Malrotation following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 is directly related to poor outcome. Knowledge of the rotational axes (torsion) and angles is therefore important.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determine whether an a... Malrotation following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 is directly related to poor outcome. Knowledge of the rotational axes (torsion) and angles is therefore important.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determine whether an association existed between the Femoral Anteversion Angle (FAA) Posterior Condylar Angle (PCA) and the Inferior Condylar Angle (ICA) in individuals. A CT scan of 50 (25 paired) cadaver femora was made. The FAA, PCA and ICA were measure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compara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se different angles was examined by calculating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and a paired t-test. The mean FAA, PCA and ICA for the whole group were respectively 11.7° (range 0 - 32, SD 8.2), 5.18° (range 0 - 12, SD 2.4) and 4.4° (range 0 - 10, SD 2.1). A correlation of 0.82 (p = 0.01) of the FAA was found between left versus right. For the overall group a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the PCA of the left and right femur was r = 0.59, p = 0.01. The Pearson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FAA and PCA in the whole group was r = 0.27, p = 0.06. In females this was r = 0.54 (p = 0.03). Although the difference of the mean ICA and PCA was very small (0.7°), there wa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these angles (r = 0.14, p = 0.23). In conclusion, one should be aware that, considering the weak correlation of the FAA and PCA, an individual rotational variation exists. Furthermore, no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the PCA and ICA. Therefore, for now, this angle cannot be assumed to be helpful in TKA. A more individual approach in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seems essential for future TK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nee femoral anteversion angle POSTERIOR Condylar angle INFERIOR Condylar angle Computed Tomography
下载PDF
髋关节发育不良伴股骨前倾角异常增大成人患者联合截骨术的疗效 被引量:2
2
作者 谷旺 程楠楠 +4 位作者 张振东 李小娅 罗殿中 张洪 程徽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4期4-8,共5页
目的对比年龄≥30岁伴股骨前倾角异常增大(>40°)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接受髋臼周围截骨术(periacetabular osteotomy,PAO)联合股骨近端去旋转截骨术(derotational osteotomy,PFDO)与单纯... 目的对比年龄≥30岁伴股骨前倾角异常增大(>40°)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接受髋臼周围截骨术(periacetabular osteotomy,PAO)联合股骨近端去旋转截骨术(derotational osteotomy,PFDO)与单纯PAO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20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骨科医学部接受PAO联合PFDO的年龄≥30岁伴股骨前倾角异常增大(>40°)的DDH患者,共计55例,按照接受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联合手术组(n=29)和PAO组(n=26)。联合手术组接受PAO联合PFDO治疗,PAO组仅接受PAO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LCEA、ACEA、Tönnis角术前及术后1年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2年)的改良Harris评分和iHot-12评分。结果共计随访55例患者,随访时间为2年1个月~9年11个月。术后6个月,联合手术组与PAO组的改良Harris评分和iHot-12评分相近(P>0.05)。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2年)的改良Harris评分和iHot-12评分,联合手术组优于PAO组(P<0.05)。结论对于年龄≥30岁伴股骨前倾角异常增大(>40°)的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而言,PAO联合PFDO手术效果优于单纯PAO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股骨前倾角 髋臼周围截骨术 股骨近端去旋转截骨术
下载PDF
MRI及多层螺旋CT在测量股骨扭转角中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任灿权 汪林刚 +2 位作者 凌桢 张海峰 冯波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19期32-35,40,共5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及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tomography,CT)在测量股骨扭转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于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接受骨盆MRI及CT检查的髋关节疼痛患者51例(65髋...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及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tomography,CT)在测量股骨扭转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于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接受骨盆MRI及CT检查的髋关节疼痛患者51例(65髋)为研究对象。采用MRI与多层螺旋CT的4种常用测量方法评估股骨扭转角,分析其可重复性及一致性,并比较4种参考轴之间股骨扭转角的差异。结果MRI与多层螺旋CT用于评估股骨扭转角观察者间与观察者内的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均≥0.97。MRI与多层螺旋CT用于评估股骨扭转角的差值均数在0.23°~1.11°之间,MRI与多层螺旋CT不同水平股骨近端参考轴测量所得的股骨扭转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转子参考轴观察者间ICC差异在1个标准差内的占比为72.31%(47/65),股骨颈参考轴为87.69%(57/65),股骨颈基部参考轴为67.69%(44/65),小转子参考轴为78.46%(51/65)。结论MRI与多层螺旋CT不同水平股骨近端参考轴评估股骨扭转角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差别不大,但MRI无辐射,可减少患者有效辐射剂量。此外,不同水平近端参考轴可直接影响股骨扭转角的测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计算机断层扫描 股骨扭转角 影像诊断
下载PDF
股骨前倾角测量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4
4
作者 孙建峰 刘沂 +5 位作者 蔡晓松 肖京 韩斌 李治斌 邓磊 顾敏琪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目的 :探讨正确测量股骨前倾角的方法。方法 :通过对 80个股骨标本采用二维CT常用法及裸骨投照法测量股骨扭转角 ,摄片法测量颈干角 ,计算出前倾角 ,对测定值进行统计学分析 ,并作左右两侧比较。结果 :二维CT法测量的扭转角为 (11 0 4&#... 目的 :探讨正确测量股骨前倾角的方法。方法 :通过对 80个股骨标本采用二维CT常用法及裸骨投照法测量股骨扭转角 ,摄片法测量颈干角 ,计算出前倾角 ,对测定值进行统计学分析 ,并作左右两侧比较。结果 :二维CT法测量的扭转角为 (11 0 4°± 8 2 4°) (- 6 1°~ 34 0°) ,投照法测量的扭转角为(11 2 7°± 8 0 1°) (- 5 5°~ 34 2°) ,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配对样本t检验 )。颈干角为(12 8 75°± 5 0 5°) (117 8°~ 14 3 3°)。根据扭转角和颈干角计算出前倾角 ,投照法为 (8 74°± 6 2 3°) (-3 85°~ 2 7 2 6°) ;CT法 (8 5 8°± 6 4 1°) (- 4 2 6°~ 2 7 12°) ,左右两侧对比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独立样本t检验 )。结论 :二维CT法不能直接测量前倾角 ,但可以测量扭转角。二维CT测量法是测定股骨扭转角确实可靠的方法 ,临床上健侧的扭转角可作为参考依据。前倾角小于扭转角 ,二者的关系和颈干角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倾角 股骨 投照法 扭转角 CT测量 左右 骨标本 个股 差异 目的
下载PDF
利用有限元分析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前倾角变化对股骨近端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杜长岭 马信龙 +4 位作者 马剑雄 张弢 付鑫 卢晋 赵峰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03-607,635,共6页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后不同股骨颈前倾角对股骨近端力学分布的影响,为临床中内固定术解剖复位的重要性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扫描正常成人髋关节数据,基于三维重建软件和CAD软件,分别建立Pauwell...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后不同股骨颈前倾角对股骨近端力学分布的影响,为临床中内固定术解剖复位的重要性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扫描正常成人髋关节数据,基于三维重建软件和CAD软件,分别建立Pauwells角为70°的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后前倾角为0°、5°、10°、15°、20°的股骨近端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所有模型施加人体缓慢行走时的载荷和约束,观察不同模型间股骨近端结构应力分布的变化。结果当前倾角未改变时(10°模型),股骨所受应力、产生的位移及发生的等效应变最小,股骨近端最大应力值为1.7 MPa,产生的位移为1.1 mm。随着前倾角的增大或减小,股骨近端所承受的有效应力及产生位移呈逐渐增大趋势。当前倾角为20°时,股骨近端及螺钉所受应力最大;当前倾角为0°时,股骨近端产生的位移及发生的等效应变值最大。股骨近端应力集中的部位由股骨距区域转移至头颈交界处的外上方。3枚空心螺钉承受的应力较周围骨组织高,最下方螺钉承受的应力较上方两枚螺钉明显增高。结论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中恢复前倾角达到解剖复位至关重要;股骨颈骨折术后生物力学因素的改变可能在术后股骨头坏死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内固定术 前倾角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激光投射法测量股骨颈扭转角及前倾角 被引量:5
6
作者 朱求亮 许斌 +4 位作者 沈良华 赵立来 颜茂华 王元龙 张莹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94-697,共4页
目的通过裸骨观察及设计激光投射法测量股骨颈扭转角及前倾角,探讨激光投射法测量的可行性。方法裸骨观察描述股骨颈扭转角及前倾角,设计股骨颈扭转角前倾角测量装置,分两次用激光投射法测量60个股骨标本,对测定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作... 目的通过裸骨观察及设计激光投射法测量股骨颈扭转角及前倾角,探讨激光投射法测量的可行性。方法裸骨观察描述股骨颈扭转角及前倾角,设计股骨颈扭转角前倾角测量装置,分两次用激光投射法测量60个股骨标本,对测定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作左右两侧比较。结果对裸骨标本直接观察可以看出股骨颈扭转角与前倾角区别,采用激光投射法分两次测量所得数据差异无显著意义(统计学把握度为100%,P>0.05)。测定股骨颈前倾角左侧13.58°±6.55°,右侧12.15°±5.83°;股骨颈扭转角左侧18.50°±7.38°,右侧19.08°±8.59°,双侧两角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激光投射法是测量股骨颈扭转角及前倾角有效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股骨颈扭转角 股骨颈前倾角 激光投射法
下载PDF
CT三维重建区分股骨颈扭转角与前倾角 被引量:9
7
作者 朱求亮 袁剑锋 +1 位作者 赵立来 王新风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10期831-833,共3页
目的:利用CT三维重建技术描述股骨颈扭转角与前倾角,显示二者区别并测量数据。方法:2010年3月至2010年10月,采用CT重建扫描30例健康成人志愿者股骨结构,男15例,女15例;年龄25~65岁,平均(43.66±7.57)岁。进行图像后处理显示股骨颈... 目的:利用CT三维重建技术描述股骨颈扭转角与前倾角,显示二者区别并测量数据。方法:2010年3月至2010年10月,采用CT重建扫描30例健康成人志愿者股骨结构,男15例,女15例;年龄25~65岁,平均(43.66±7.57)岁。进行图像后处理显示股骨颈扭转角及前倾角,用"圆心法"测量扭转角,直接测量股骨颈前倾角。结果:股骨颈前倾角是股骨头颈中心轴线与股骨冠状面的夹角,测量结果为(13.326±6.085)°;扭转角是股骨颈截面的长轴面与股骨冠状面的夹角,测量结果为(31.335±2.079)°。两角度左、右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骨颈前倾角与扭转角是股骨上段完全不同的两个角度参数,前倾角是线与面的夹角,角尖朝向外下,扭转角是面与面的夹角,角尖朝向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前倾角 股骨颈扭转角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侧卧位前路与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才智 刘亮 +4 位作者 马峰 黄海 祖述春 孙利峰 刘星明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12期1826-1829,共4页
目的比较侧卧位后外侧入路与DAA入路行THA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假体安放角度差异性。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9年11月就诊的股骨颈骨折行THA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A组(侧卧位DAA入路)和B组(后外侧入路)... 目的比较侧卧位后外侧入路与DAA入路行THA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假体安放角度差异性。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9年11月就诊的股骨颈骨折行THA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A组(侧卧位DAA入路)和B组(后外侧入路)。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住院天数;髋臼假体的外展角和前倾,HHS评估髋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如伤口感染、假体脱位、假体周围骨折骨折、深静脉血栓等。结果2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明显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住院天数明显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外展角度及前倾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时A组患者HHS评分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的HH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结论在股骨颈骨折行THA治疗的患者中,与直接外侧入路相比,DAA入路行THA治疗股骨骨折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假体安放角度较以后外侧无明显差异,术后早期髋关节功能明显优于后外侧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外展角 前倾角 评分 后外侧入路
下载PDF
股骨偏心距及其与股骨颈干角、股骨颈扭转角的相关性 被引量:3
9
作者 韩铭 单涛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9-241,共3页
目的:探讨股骨偏心距测量数据及其与股骨颈干角、股骨颈扭转角相关性。方法:对国人100副股骨标本男女各50副,进行股骨偏心距、股骨颈干角、股骨颈扭转角测量,对所测量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股骨偏心距(mm)男性右侧:44... 目的:探讨股骨偏心距测量数据及其与股骨颈干角、股骨颈扭转角相关性。方法:对国人100副股骨标本男女各50副,进行股骨偏心距、股骨颈干角、股骨颈扭转角测量,对所测量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股骨偏心距(mm)男性右侧:44·4±4·56,左侧:42·7±4·95;女性右侧:39·9±6·00,左侧:38·9±6·18。股骨扭转角(°)男性右侧:6·02±10·85,左侧:7·08±9·30;女性右侧:10·02±11·69,左侧:6·02±10·85。股骨颈干角(°)男性右侧:131·8±4·36,左侧:134·0±4·78;女性右侧:132·1±5·94,左侧:132·8±4·93。结论:股骨扭转角和股骨颈干角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股骨偏心距性别差异显著;股骨扭转角侧别无差异,而股骨颈干角和股骨偏心距侧别差异显著。由此推导出股骨偏心距、颈干角、扭转角回归方程,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偏心距 股骨颈干角 股骨颈扭转角
下载PDF
肉眼直观区别股骨颈扭转角与前倾角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求亮 许斌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58-662,共5页
目的探讨肉眼直观下描述股骨颈扭转角及前倾角的区别,并分析其差异的临床意义。方法在股骨冠状面平面,分别从6点钟、12点钟、1∶30点钟、3点钟和4∶30点钟位置观察干燥完整的股骨标本(60根),在照片上分别确定股骨头颈轴线、股骨冠状面... 目的探讨肉眼直观下描述股骨颈扭转角及前倾角的区别,并分析其差异的临床意义。方法在股骨冠状面平面,分别从6点钟、12点钟、1∶30点钟、3点钟和4∶30点钟位置观察干燥完整的股骨标本(60根),在照片上分别确定股骨头颈轴线、股骨冠状面、股骨颈截面最长径及股骨上段冠状面,画图描述股骨颈扭转角与前倾角,分析这两个角度的区别。结果股骨颈前倾角是股骨头颈轴线与股骨冠状面的夹角,是线与面的关系,角尖朝内,在6点钟、12点钟、1∶30点钟、3点钟和4∶30点钟位均可观察到;股骨颈扭转角是股骨颈椭圆截面最长径线构成的面与股骨(上段)冠状面的夹角,是面与面的关系,角尖朝后,仅在12点钟、1∶30点钟、3点钟位可以观察到。1∶30钟位是显示股骨颈扭转角和前倾角区别的最佳位置。结论股骨颈前倾角和扭转角是共同基于股骨冠状面,分别与股骨头颈轴线、股骨颈截面最长径线构成的面,组成的两个不同角度参数。非立体观察是混淆股骨颈扭转角与前倾角的重要原因。前倾角决定内固定螺钉及股骨假体的方向,扭转角对内固定螺钉进钉点及股骨髓腔开口位置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扭转角 股骨颈前倾角 大体标本 直接观察
下载PDF
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相关因素
11
作者 罗建民 许斌 朱求亮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17期60-63,共4页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相关因素。方法 将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内固定术,观察术后患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情况,并对造成患者股骨...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相关因素。方法 将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内固定术,观察术后患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情况,并对造成患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0.5个月),39例患者在术后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2.5%;术后未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股骨颈扭转角(31.56±8.81)°与前倾角(13.75±3.41)°均明显小于术后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股骨颈扭转角(45.04±12.25)°与前倾角(21.24±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8、8.44,P〈0.05);年龄、性别、致伤到手术时间、Garden分型等因素是术后是否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相关因素(r=0.038、-0.032、-0.023、0.054,P〈0.05)。结论 内固定术是一种治疗股骨颈骨折分型的有效治疗方案,经过治疗,术后易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并发症,年龄、性别、致伤到手术时间、Garden分型等因素是术后是否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股骨颈骨折 内固定术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股骨颈扭转角与前倾角
下载PDF
自动角度测量仪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远期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12
作者 刘和风 李业海 +1 位作者 唐浩然 李晓天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8年第10期742-745,共4页
目的分析自动角度测量仪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前倾角的测量对患者远期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2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CT测量... 目的分析自动角度测量仪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前倾角的测量对患者远期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2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CT测量前倾角,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自动角度测量仪于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测量前倾角;对比2组患者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状况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较术前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上升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3. 33%,显著高于观察组1. 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将自动角度测量仪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前倾角的测量,有助于提高前倾角测量的准确度,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预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角度测量仪 全髋关节置换术 前倾角测量 股骨颈骨折
下载PDF
复发性髌骨脱位高度髌骨轨迹不良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志军 张辉 +2 位作者 宋关阳 郑峒 冯华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05-909,共5页
目的:探讨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伴有高度髌骨轨迹不良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从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连续诊断为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患者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117名,根据膝关节0°伸直位时髌股关节的对合关系将髌骨轨迹分为3类... 目的:探讨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伴有高度髌骨轨迹不良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从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连续诊断为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患者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117名,根据膝关节0°伸直位时髌股关节的对合关系将髌骨轨迹分为3类:正常或接近正常、低度轨迹不良、高度轨迹不良,其中存在高度轨迹不良的患者为病例组,其余患者为对照组。测量Caton指数、Dejour分型、TT-TG和下肢旋转参数(股骨前倾角、胫骨外旋角及关节扭转角),比较上述参数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差异,探究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出现高度髌骨轨迹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中,复发性髌骨脱位伴高度髌骨轨迹不良的发生率为21.4%(25/117);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例组的股骨前倾角、关节扭转角和高位髌骨发生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股骨前倾角增大、关节扭转角增大和高位髌骨是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出现高度髌骨轨迹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在本研究所涉及的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中,高度髌骨轨迹不良的发生率为21.4%(25/117);股骨前倾角增大、关节扭转角增大以及高位髌骨可能是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出现高度髌骨轨迹不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髌骨脱位 髌骨轨迹不良 股骨前倾角 关节扭转角 高位髌骨
下载PDF
大鼠股骨颈干角及前倾角的测量 被引量:5
14
作者 郑超 马信龙 +4 位作者 马剑雄 张华峰 张弢 王志刚 张园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460-461,503,共3页
目的:通过对大鼠股骨颈干角及前倾角的测量,获得大鼠股骨颈干角、前倾角的正常值范围,为对大鼠股骨近端的力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用扫描仪对50对Wistar大鼠股骨标本进行扫描,并把图片输入电脑进行测量,计算出颈干角及前倾角,对测定值... 目的:通过对大鼠股骨颈干角及前倾角的测量,获得大鼠股骨颈干角、前倾角的正常值范围,为对大鼠股骨近端的力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用扫描仪对50对Wistar大鼠股骨标本进行扫描,并把图片输入电脑进行测量,计算出颈干角及前倾角,对测定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正常值。结果:扫描法测得颈干角为123.29°±3.85°,前倾角为24.86°±4.44°。结论:扫描仪测得的大鼠股骨颈干角及前倾角是解剖测量法的改进,其测得的结果确实可靠,可为股骨的生物力学测量提供参考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干角 前倾角 测量
下载PDF
股骨颈的实验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伊卓 宋雅伟 卞雯文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65-1068,1086,共5页
目的股骨的不同颈干角、不同扭转角以及弹性模量对股骨颈中松质骨受力的影响。方法在股骨颈的松质骨中植入力传感器,在Instron材料试验机上进行两种不同的加载速度,四种不同载荷进行试验分析。结果颈干角越大,股骨颈中的松质骨的受力越... 目的股骨的不同颈干角、不同扭转角以及弹性模量对股骨颈中松质骨受力的影响。方法在股骨颈的松质骨中植入力传感器,在Instron材料试验机上进行两种不同的加载速度,四种不同载荷进行试验分析。结果颈干角越大,股骨颈中的松质骨的受力越小,扭转角越大,受力越小,股骨模量与股骨颈中的松质骨受力相关,快速的冲击使股骨颈中的松质骨承受较大的力,但是当超过松质骨的弹性形变,慢速的压缩载荷使松质骨承受较大的应力。结论正常的颈干角,扭转角是有利于松质骨的承受负荷,颈干角大,松质骨受力变小,不利于股骨颈中的松质骨的骨小梁的保持,尤其是发生骨质疏松,松质骨变得稀疏,更不能承力,容易发生骨折。扭转角大,松质骨受力变小,也会造成松质骨的稀疏,骨折的风险也会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 松质骨 模量 颈干角 扭转角
下载PDF
股骨颈前倾角测量方法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高翔 唐佩福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97-100,共4页
股骨颈前倾角对于髋关节的力学传导及髋关节的正常活动有着重要意义。随着CT三维重建技术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出现,已经能够从三维角度精确测量前倾角。但现有方法存在一定的不足,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 股骨颈前倾角对于髋关节的力学传导及髋关节的正常活动有着重要意义。随着CT三维重建技术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出现,已经能够从三维角度精确测量前倾角。但现有方法存在一定的不足,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混合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实现前倾角的自动化精确测量和术中可视化已不再是难题,并将成为今后研究与临床应用的主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前倾角 测量 CT三维重建
下载PDF
股骨颈内固定螺钉构型的解剖影像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袁剑锋 朱求亮 史本功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0-424,共5页
目的根据影像解剖图像分析探讨股骨颈骨折3枚螺钉内固定的最优螺钉构型。方法自2017年1月至2月,在安吉县人民医院医学影像信息系统(PACS)中回顾性选择15例正常成人双侧(30根)股骨行三维CT重建,其中男8例,女7例;年龄28~63岁,平均(43±... 目的根据影像解剖图像分析探讨股骨颈骨折3枚螺钉内固定的最优螺钉构型。方法自2017年1月至2月,在安吉县人民医院医学影像信息系统(PACS)中回顾性选择15例正常成人双侧(30根)股骨行三维CT重建,其中男8例,女7例;年龄28~63岁,平均(43±8.5)岁。于股骨颈中心轴线垂直方向在颈中部显示股骨颈截面(FNS),经图像重叠获得其在股骨转子外侧壁的投影。在股骨颈截面内模拟3种螺钉构型:以股骨颈截面长轴为中线的等边三角形构型(IET-FNS组)、股骨冠状轴为中线的等边三角形构型(IET-PF组)和股骨颈截面内的钝角三角形螺钉构型(OT组)。观察螺钉间距离、螺钉距股骨颈截面中心距离、螺钉工作面积与股骨颈截面积比。结果螺钉间的距离:OT组(5.96±0.37)cm;IET-FNS组(4.74±0.39)cm。IET-PF组(4.58±0.39)cm;螺钉与股骨颈截面中心点距离:OT组(3.43±0.18)cm;IET-FNS组(2.81±0.17)cm;IET-PF组(2.72±0.14)cm。螺钉面积与股骨颈截面积比:OT组(0.31±0.01);IET-FNS组(0.21±0.02);IET-PF组(0.16±0.01)。OT组3项测量指标值均较大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影像解剖学分析,钝角三角形螺钉构型在观察指标螺钉间距离,螺钉距股骨颈截面中心距离、螺钉工作面积与股骨颈截面积比有优势,可能是股骨颈骨折3枚螺钉内固定的理想构型,但需要进一步的生物力学测试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 股骨颈扭转角 内固定 三维重建 螺钉构型 解剖学
下载PDF
影响Pemberton手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士铭 李明 +3 位作者 王海 郑超 翁刘其 周海 《现代医药卫生》 2011年第21期3209-3211,共3页
目的:探讨Pemberton手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髋臼指数(acetabularindex,AI)、前倾角、颈干角及关节囊等因素对手术治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0年采取Pemberton手术治疗D... 目的:探讨Pemberton手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髋臼指数(acetabularindex,AI)、前倾角、颈干角及关节囊等因素对手术治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0年采取Pemberton手术治疗DDH 82例(98髋),术前双侧髋关节行薄层平扫及3D重建测量AI、前倾角(femoral neck anteversion,FNA)及颈干角(collodiaphyseal angle,CDA),指导术中行旋转截骨、造盖术及适当修整关节囊并行关节囊紧缩术,术后复查患儿AI、FNA及CDA,并随访12~48个月。结果:82例患儿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34个月。根据Mckay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价,优76髋(77.55%),良16髋(16.32%),可6髋(6.12%),差0髋(0%),AI平均缩小(17.5±0.7)度,FNA平均缩小(13.8±3.7)度,CDA平均缩小(13.0±3.5)度,采取SPSS17.0数据处理系统进行统计分析(t检验),术后患侧的AI、FNA、CDA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极有统计学意义(t〉t0.01,97,P〈0.01)。结论:对于儿童DDH行Pem-berton手术治疗,AI、FNA、CDA及关节囊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四个重要方面,AI、FNA的矫正有利于髋臼成形及维持髋关节稳定,CDA的矫正则有利于增加髋臼对股骨头的包容度,术中视关节囊具体情况适当的进行关节囊修整重建、紧缩术非常重要,对于股骨头的复位尤其是防止术后再脱位有重要作用。Pemberton手术治疗时常会涉及到其中的一个或全部,因此,术前准确评估,术中精确操作,对任何一方面的矫正适当与否均关系到术后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PEMBERTON手术 髋臼指数 前倾角 颈干角 关节囊
下载PDF
磁共振与CT在测量股骨颈前倾角中的应用及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鸿恩 曾益辉 +2 位作者 王伟 张丽 张嫣 《罕少疾病杂志》 2021年第5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与CT在测量股骨颈前倾角中的应用及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在我院接受股骨CT检查及股骨磁共振检查的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测量头颈横切面中轴与股骨髁轴间的夹角临床常用法进行测量,对磁共振与CT... 目的探讨磁共振与CT在测量股骨颈前倾角中的应用及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在我院接受股骨CT检查及股骨磁共振检查的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测量头颈横切面中轴与股骨髁轴间的夹角临床常用法进行测量,对磁共振与CT的测量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磁共振测量股骨颈前倾角平均值为14.09°±3.86°,CT测量股骨颈前倾角平均值为14.17°±3.09°,磁共振测量与CT测量组间相关分析r=0.685(P<0.01),呈中度相关。结论磁共振及CT在测量股骨颈前倾角方面采用临床常用法结果大体一致,均能满足临床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前倾角 磁共振成像 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股骨颈前倾角CT测量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锋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4年第10期833-835,共3页
目的 :比较目前常用的两种股骨颈前倾角的CT测量方法的价值。方法 :取股骨标本 2 9个 ,分别采用Murphy法 (股骨头颈轴与股骨髁轴线间的夹角 )与Hernandez法 (股骨颈横断面轴线与股骨髁轴线间的夹角 )CT测量股骨颈前倾角的值 ;同解剖法... 目的 :比较目前常用的两种股骨颈前倾角的CT测量方法的价值。方法 :取股骨标本 2 9个 ,分别采用Murphy法 (股骨头颈轴与股骨髁轴线间的夹角 )与Hernandez法 (股骨颈横断面轴线与股骨髁轴线间的夹角 )CT测量股骨颈前倾角的值 ;同解剖法测量前倾角的值比较。结果 :解剖法测量结果 :12 .2 0 6± 4 .872 ;Murphy法测量结果 12 .4 82± 4 .4 6 1,与解剖法比较P >0 .0 5 ;Hernandez法测量结果 :9.4 82± 4 .4 5 3,与解剖法比较P <0 .0 1;Murphy法与Hernandez法测量结果比较P <0 .0 1。结论 :CT测量Murphy法更接近解剖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测量 股骨颈前倾角 解剖法 股骨头 股骨髁 骨标本 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