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岱年与冯友兰之“理”比较——以《新对话》《谭“理”》《新理学》为中心
1
作者 刘长城 《衡水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61-66,75,共7页
冯友兰《新对话》阐述之“理”为:有某事物必有某事物之理,无某理即无某事物,有某理未必就有某事物;理是共相,具体事物是殊相;理是超时空的绝对。张岱年《谭“理”》不同意冯友兰的看法,他对“理”的概念做了五个方面的梳理,并没有认为... 冯友兰《新对话》阐述之“理”为:有某事物必有某事物之理,无某理即无某事物,有某理未必就有某事物;理是共相,具体事物是殊相;理是超时空的绝对。张岱年《谭“理”》不同意冯友兰的看法,他对“理”的概念做了五个方面的梳理,并没有认为理是事物之所以为事物的当然之“则”。冯友兰的《新对话》与《新理学》是源与流的关系,《新对话》之“理”在《新理学》中均有相对应的内容。张岱年《谭“理”》之“理”与冯友兰《新对话》《新理学》之“理”虽有不同却不可截然分开,二者在许多方面殊途同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岱年 冯友兰 《新对话》 《谭“理”》 《新理学》
下载PDF
基于“取坎填离”论冯兆张温补思想特色
2
作者 刘琳炎 谷建军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1256-1262,共7页
[目的]探讨浙派中医冯兆张的温补思想与诊疗特色。[方法]采用文献学研究方法,梳理《冯氏锦囊秘录》中温补思想相关论述,结合冯兆张本人医案及温补学派相关理论知识,总结冯兆张的温补思想及诊疗特色。[结果]冯兆张的温补思想体现“取坎... [目的]探讨浙派中医冯兆张的温补思想与诊疗特色。[方法]采用文献学研究方法,梳理《冯氏锦囊秘录》中温补思想相关论述,结合冯兆张本人医案及温补学派相关理论知识,总结冯兆张的温补思想及诊疗特色。[结果]冯兆张的温补思想体现“取坎填离”理念,其以真阴真阳为先天之本、后天之命,阐明内伤发热的本质是火空而发,通过辨先天、中宫之脉审明病机,提出“调之、安之、从之、抚之”的治疗方法;论治重视调补真阴真阳,善用引药敛火归元,讲究服药方式及剂型以发挥药效;提出“补接”原则,重视疾病后期的补养。其自创方全真一气汤是体现“取坎填离”温补思想的代表方剂。[结论]冯兆张辨治疾病以先后天阴阳为纲领,从根本论治,理法严明,用药精准,为治疗重证顽疾、疑难杂病提供了有效的诊疗思路,值得发扬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坎填离 《冯氏锦囊秘录》 冯兆张 温补 命门 元气 全真一气汤 浙派中医
下载PDF
所谓“李白《秋风词》”的误传及其原因溯源
3
作者 朱佩弦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8-117,共10页
今传古琴曲《秋风词》,其曲词多被认为是李白诗作,然曲词前半确为李白《三五七言》,后半部分,最早可追溯到宋罗烨《醉翁谈录》己集卷一《烟粉欢合》中《意娘与李生相思歌》一诗,乃是删写该诗最后八句而成。古琴曲《湘妃怨》的曲词,也是... 今传古琴曲《秋风词》,其曲词多被认为是李白诗作,然曲词前半确为李白《三五七言》,后半部分,最早可追溯到宋罗烨《醉翁谈录》己集卷一《烟粉欢合》中《意娘与李生相思歌》一诗,乃是删写该诗最后八句而成。古琴曲《湘妃怨》的曲词,也是出于对《意娘与李生相思歌》中“君在湘江头,儿在湘江尾”两句的附会,在该诗的整体基础上进行增删而成。古琴音乐创制在历代典籍中寻找曲词文本的传统,《湘妃怨》与《古秋风》自身音乐属性的相似,琴乐良好的大众传播基础,导致了所谓“李白《秋风词》”的产生和广泛误传,并在当代通过发达的出版业,在一般作者、读者以及非古代文学专业方向学者中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 《秋风词》 《湘妃怨》 《意娘与李生相思歌》
下载PDF
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女子铁饼冠、亚军运动员技术特征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厚林 苏明理 +4 位作者 严波涛 许崇高 张勇 韩敬 吴钟权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18,共7页
以我国女子铁饼运动员李艳凤和宋爱民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力学测试对她们的运动技术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李艳凤和宋爱民掷铁饼具有动作幅度大、时间短、出手角度小、完成动作快,技术稳定的特点;李艳凤起转速度低、肩髋扭转小、上肢... 以我国女子铁饼运动员李艳凤和宋爱民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力学测试对她们的运动技术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李艳凤和宋爱民掷铁饼具有动作幅度大、时间短、出手角度小、完成动作快,技术稳定的特点;李艳凤起转速度低、肩髋扭转小、上肢伸展大、单支撑旋转铁饼加速快,腾空用力早,转换着地重心高,最后用力旋转幅度大、两脚距离长、出手速度快。宋爱民起转躯干扭转大、上肢伸展小,单支撑旋转时间长,腾空和转换阶段速度损失大、身体重心低,最后用力蹬伸幅度大、出手速度低。建议二人增大出手角度;李艳凤减小预摆幅度;宋爱民减小腾空和转换阶段的速度损失,增大摆动半径,加大最后用力两脚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饼 女子 技术 特征 李艳凤 宋爱民 十一运会
下载PDF
复方防风颗粒治疗海洛因急性戒断症状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冰 李素霞 +2 位作者 查浩民 康林 李静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189-194,共6页
目的:评价中药复方防风颗粒对海洛因急性戒断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对照试验设计,复方防风颗粒组入组112例,完成104例,盐酸洛非西定组入组113例,完成103例。疗效评价主要指标有戒断症状总分逐日减分... 目的:评价中药复方防风颗粒对海洛因急性戒断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对照试验设计,复方防风颗粒组入组112例,完成104例,盐酸洛非西定组入组113例,完成103例。疗效评价主要指标有戒断症状总分逐日减分率,次要指标有临床疗效、HAMA量表评分。安全性指标为血、尿常规检查、血生化检查、心电图检查、生命体征测定,以及每天观察记录不良事件。结果:复方防风颗粒10d脱毒治疗显示,与盐酸洛非西定比较,两组脱毒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急性戒断症状量表逐日减分率、临床疗效及HAMA量表总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复方防风颗粒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盐酸洛非西定组(P<0.0001);两组不良事件严重程度、生命体征、血、尿常规检查、血生化检查、心电图检查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复方防风颗粒治疗海洛因急性戒断症状有效,不良反应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防风颗粒 盐酸洛非西定 急性戒断症状 海洛因依赖 Ⅱ期临床试验
下载PDF
晶化温度对微晶玻璃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俞建长 宋开新 《玻璃与搪瓷》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2-15,共4页
通过XRD、SEM和收缩率、体密度的测定 。
关键词 微晶玻璃 晶化温度 结构 性能
下载PDF
海南藤业史与黎族藤文化--兼谈《琼黎风俗图》 被引量:6
7
作者 高文杰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44-250,共7页
藤用途广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海南藤类资源丰富,《琼黎风俗图》中的《采藤图》生动再现了黎族男子进山采割藤条的场景。从唐代开始,琼州藤器已作为土贡上缴中央并行销内地。黎族人民利用丰富的藤类资源满足自身生产生... 藤用途广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海南藤类资源丰富,《琼黎风俗图》中的《采藤图》生动再现了黎族男子进山采割藤条的场景。从唐代开始,琼州藤器已作为土贡上缴中央并行销内地。黎族人民利用丰富的藤类资源满足自身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形成多姿多彩的黎族藤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琼黎风俗图》 黎族藤编
下载PDF
论何焯对冯班诗学的接受 被引量:2
8
作者 周小艳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8-91,共4页
冯班诗学对清代诗坛影响深远,但诸多学者往往将冯班的影响局限于"虞山诗派"和吴乔、赵执信等诗人,而未注意到何焯。为此,本文主要从对晚唐诗风的赏评、对评点方法的继承等方面,论述何焯对冯班诗学的接受与传承。
关键词 何焯 冯班 李商隐 晚唐
下载PDF
优秀铁饼运动员李艳凤投掷技术过程优势特征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马红霞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27-632,共6页
目的通过对我国优秀女子铁饼运动员李艳凤旋转技术过程的运动学研究,从某些方面总结归纳出李艳凤旋转技术的优势特征,为有效提高我国女子铁饼各阶层技术训练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长期跟踪的方式,运用高速摄像及解析、与国内外优秀... 目的通过对我国优秀女子铁饼运动员李艳凤旋转技术过程的运动学研究,从某些方面总结归纳出李艳凤旋转技术的优势特征,为有效提高我国女子铁饼各阶层技术训练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长期跟踪的方式,运用高速摄像及解析、与国内外优秀运动员的对比、资料收集与归纳、数理统计等方法,完成研究内容。结论李艳凤旋转技术环节用时的节奏相对平稳,表现为整体技术过程流畅,最后用力阶段中表现出了快速、有序的肢体用力过程,符合技术的特殊要求;旋转技术过程始终遵循着以身体运动带动器械运行的、合理的技术原理;铁饼运行速度呈稳步提升、平稳上涨的变化趋势,在进入最后用力阶段前瞬间具备了接近10 m/s的速度基础,这体现着李艳凤旋转技术实效性、合理性的极大优势;身体重心水平速度变化特征表现出了2个特点,即旋转过程中身体重心向投掷方向稳步推进和最后用力过程更加快速、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艳凤 投掷技术 优势特征
下载PDF
晚清首批留德军事学生再考——以《李星使来去信》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吉辰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0-135,共6页
光绪二年,七名淮军军官受李鸿章派遣赴德留学。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李星使来去信》对此有着详实的记载。七名学生中,卞长胜与朱耀彩因品行不良提前回国,余者虽完成了学业,但所学非常有限,后来也大多没有晋升到较高的职位上。此次留学... 光绪二年,七名淮军军官受李鸿章派遣赴德留学。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李星使来去信》对此有着详实的记载。七名学生中,卞长胜与朱耀彩因品行不良提前回国,余者虽完成了学业,但所学非常有限,后来也大多没有晋升到较高的职位上。此次留学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症结在于学生个人素养不足,集中表现为德语水平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留学生 德国 《李星使来去信》 李凤苞 李鸿章
下载PDF
关于《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创作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皓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0-136,共7页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是一部图文并荗的宋代外交文献,通常认为其作者是徐兢;但实际作者当不止徐兢一人,部分内容曾有奉使同僚参与创作。另外,此书的创作动机是出于对《鸡林志》的批评和模仿,在绘画闻见时有只图其异、不图其陋的标准。
关键词 徐兢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 创作背景
下载PDF
李盛铎、萧大猷、林传甲书札四通——清末书法家吴树梅门生手札研究之二 被引量:2
12
作者 颜世明 刘兰芬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73-76,共4页
中国社科院藏有吴树梅致李盛铎书函一通,《求是斋牍存》李盛铎书札系其复函。清代藏书家萧大猷著述繁富,离世两年前的一场大火将其书稿焚毁殆尽,《牍存》萧大猷两通信札实属考证其生平、交游之稀见史料。林传甲系清末民初教育家,《牍存... 中国社科院藏有吴树梅致李盛铎书函一通,《求是斋牍存》李盛铎书札系其复函。清代藏书家萧大猷著述繁富,离世两年前的一场大火将其书稿焚毁殆尽,《牍存》萧大猷两通信札实属考证其生平、交游之稀见史料。林传甲系清末民初教育家,《牍存》中林传甲向"绍元"(吴树梅之孙)讲述读书、科举应试的心得,列举应熟读书目、翻阅书目、摘读书目、涉猎书目,是为研究林传甲教育思想的重要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树梅 吴凤慈 李盛铎 萧大猷 林传甲 清末书法家
下载PDF
论冯桂芬对李鸿章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成晓军 《贵州文史丛刊》 CSSCI 2010年第3期105-110,共6页
李鸿章是近代中国一位争议颇大、又在许多方面值得肯定的历史人物,实与他的诸多师友对其思想言行的影响分不开。这其中,冯桂芬对李鸿章的影响不可低估。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冯桂芬与李鸿章的密切关系:冯桂芬撰"乞师"书,促成李... 李鸿章是近代中国一位争议颇大、又在许多方面值得肯定的历史人物,实与他的诸多师友对其思想言行的影响分不开。这其中,冯桂芬对李鸿章的影响不可低估。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冯桂芬与李鸿章的密切关系:冯桂芬撰"乞师"书,促成李鸿章领兵上海并为其洋务观的产生形成提供了机遇;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对李鸿章奏设上海广方言馆等洋务思想和洋务实践的深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冯桂芬全力影响并促成李鸿章奏减苏松太浮赋,为整饬地方吏治,缓和阶级矛盾,重建社会秩序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桂芬 李鸿章 洋务思想 洋务实践 密切关系
下载PDF
史传内在背离下当代长篇小说的历史完形性问题——以孙犁《风云初记》的文体裂隙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毕文君 丁晓卿 《晋阳学刊》 CSSCI 2014年第2期29-33,共5页
源于小说"隐括"机制下史传的内在背离性,孙犁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文体的分裂"与"文本的间隙"形成了构建该小说结构要素的文体裂隙,成为带有明显文体裂隙特点的典型文本。以《风云初记》为中心文本并... 源于小说"隐括"机制下史传的内在背离性,孙犁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文体的分裂"与"文本的间隙"形成了构建该小说结构要素的文体裂隙,成为带有明显文体裂隙特点的典型文本。以《风云初记》为中心文本并通过对其创作前后杂文、文论和《文艺学习——给冀中一日的作者们》及《文学短论》等周边文本的考察,可以发掘史传内在背离下,作家历史观念审美表达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犁 《风云初记》 文体裂隙 周边文本
下载PDF
《文心雕龙》“符采”说释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文爽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26,共9页
"符采"在《文心雕龙》中的含义可分为两种,一是"符之采",即"玉之横文",引申为"文采",《原道》《诏策》篇中是此义;二是"符"与"采",即玉之坚硬质地与华美文采的结合,引申... "符采"在《文心雕龙》中的含义可分为两种,一是"符之采",即"玉之横文",引申为"文采",《原道》《诏策》篇中是此义;二是"符"与"采",即玉之坚硬质地与华美文采的结合,引申为文章质实的内在美与富有文采的外在美的结合,《宗经》《风骨》《诠赋》篇中是此义。比较而言,并列结构的"符采"更具理论深度,从这一角度看,"符采"之"符"与"风骨"有相近之处,"采"则与辞赋的"铺采摛文"密切相关。"符"相当于"雅义","采"相当于"丽词","符"与"采"各自独立存在,又相互交融,其内涵与"文质"说、"丽词雅义"说、"情经辞纬"说一脉相承而又能超越诸说,更为精确地体现了刘勰文质并重的文章审美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符采 文质 风骨 丽词雅义
下载PDF
试论冯友兰新理学中的理气观 被引量:2
16
作者 巩万成 李亚青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82-85,共4页
冯友兰先生是20世纪中国哲学界不多见的几个构建了自己的哲学系统的职业哲学家之一。他继《中国哲学史》和《新对话》之后,完成了一部旨在存亡之际面向人的存在的理性主义的哲学宏构———《贞元六书》,即他的"新理学"体系。... 冯友兰先生是20世纪中国哲学界不多见的几个构建了自己的哲学系统的职业哲学家之一。他继《中国哲学史》和《新对话》之后,完成了一部旨在存亡之际面向人的存在的理性主义的哲学宏构———《贞元六书》,即他的"新理学"体系。其中,对实际无所肯定或者甚少肯定的理气范畴,在当时乃至今天学界引来的争议也比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友兰 新理学 形上学
下载PDF
不同晾晒处理对枣苗水分及成活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毕会涛 李继东 +1 位作者 王哲 冯建灿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7年第8期117-120,共4页
水分对苗木移栽成活率有重要的影响,为研究其对枣苗移栽的影响,以一年生灰枣嫁接苗为材料,通过不同的晾晒处理进行了移植栽培,结果表明晾晒使苗木失水,失水导致苗木成活率降低,苗木体内的含水量随着晾晒时间的延长而减少,晾晒时间不宜超... 水分对苗木移栽成活率有重要的影响,为研究其对枣苗移栽的影响,以一年生灰枣嫁接苗为材料,通过不同的晾晒处理进行了移植栽培,结果表明晾晒使苗木失水,失水导致苗木成活率降低,苗木体内的含水量随着晾晒时间的延长而减少,晾晒时间不宜超过1.5d,如果超过,苗木就会大量死亡,其成活率也大为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晾晒 枣苗 水分状况
下载PDF
冯友兰、唐君毅对朱子学的不同诠释 被引量:4
18
作者 乐爱国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7-134,共8页
冯友兰、唐君毅对朱子学的诠释,存在着较多的分歧。对于朱熹讲"理",冯友兰较多地强调"理"与"心"的不同;唐君毅则肯定二者的不可分离。对于朱熹讲"理先气后",冯友兰认为是所谓"逻辑在先&qu... 冯友兰、唐君毅对朱子学的诠释,存在着较多的分歧。对于朱熹讲"理",冯友兰较多地强调"理"与"心"的不同;唐君毅则肯定二者的不可分离。对于朱熹讲"理先气后",冯友兰认为是所谓"逻辑在先";唐君毅则用"形上之先"加以诠释。对于朱熹讲"性即理",冯友兰把"性即理"与"心即理"对立起来;唐君毅则把二者调和起来。对于朱陆异同,冯友兰强调"朱子言性即理,象山言心即理",并把朱陆分属理学与心学两派而对立起来;唐君毅则认为朱熹讲"性即理"与"心即理"并行不悖,朱陆的差异在于工夫论上陆九渊讲"发明其本心",朱熹讲"去其气禀物欲之杂"以及相应的一套涵养主敬之工夫,而且二者可以相互贯通。这些诸多分歧归根到底在于对朱熹"理"的不同诠释:冯友兰较多地关注"存在之理",而唐君毅则从人心之"当然之理"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友兰 唐君毅 朱熹 存在之理 当然之理
下载PDF
《李星使来去信》的发现及其学术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先松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8-62,共5页
《李星使来去信》是北洋军械局与李凤苞之间的信函汇总。这批信函透露了大量的海防史资料,是《李鸿章全集》等资料的有益补充;同时也是较为重要的传记资料。鉴于《李星使来去信》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笔者拟对其主要内容及其... 《李星使来去信》是北洋军械局与李凤苞之间的信函汇总。这批信函透露了大量的海防史资料,是《李鸿章全集》等资料的有益补充;同时也是较为重要的传记资料。鉴于《李星使来去信》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笔者拟对其主要内容及其相关情况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星使来去信》 李凤苞 史料价值 编纂特点
下载PDF
痛风平对大鼠实验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IL-1_α、IL-6、TNF_α和MMP-1的影响 被引量:19
20
作者 惠礽华 姜宏 吴士良 《中医正骨》 2006年第3期8-9,共2页
为探讨痛风平的临床抗炎镇痛作用机理,观察了痛风平对大鼠实验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IL-1αI、L-6、TNFα和MMP-1的影响,并与秋水仙碱进行了对照。结果发现,痛风平可降低其IL-1α、MMP-1的水平。表明痛风平可通过抑制IL-1α、MMP-1达到临... 为探讨痛风平的临床抗炎镇痛作用机理,观察了痛风平对大鼠实验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IL-1αI、L-6、TNFα和MMP-1的影响,并与秋水仙碱进行了对照。结果发现,痛风平可降低其IL-1α、MMP-1的水平。表明痛风平可通过抑制IL-1α、MMP-1达到临床抗炎镇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治疗 痛风平/药效学 IL-1Α IL-6 INFα NNP-1实验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