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迭转中“同治中兴”诗歌的众声与别调
1
作者 孙启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3-172,共10页
咸同时期,内忧外患的社会变局迫使士人乱极思治、危世图存。以治世为理想的士人援引历代治乱之道,属望中兴。诗人的中兴书写,以同治改元与同治三四年间江南克复两度达到高潮,被赋予了强烈的政治寓意:前一节点的中兴书写重在激励,以稳民... 咸同时期,内忧外患的社会变局迫使士人乱极思治、危世图存。以治世为理想的士人援引历代治乱之道,属望中兴。诗人的中兴书写,以同治改元与同治三四年间江南克复两度达到高潮,被赋予了强烈的政治寓意:前一节点的中兴书写重在激励,以稳民心;后一节点重在歌咏,以庆中兴。在书写中兴之局时,亦有诗人创作了一些针砭现实之作,这构成了中兴诗歌写作中的别调。这些别调之音在咸同、光绪的迭代中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倾向,前一时期侧重于中兴之局的名不副实,而后一时期倾向于通过回忆中兴之局针砭现实。诗人对同治中兴的书写,不管是众声还是别调,都是现实境况的一体两面,既展现了诗人于变局下的盛世夙愿,亦体现了他们藉作品讽谕现实的济世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兴 咸同时期 太平天国 别调
下载PDF
风湿仙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53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2
作者 沈玉杰 瞿群威 王大军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3-35,共3页
根据温补与清补相结合、阴阳双补,佐以活血化痰解毒的原则配伍成风湿仙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53例,并与用消炎痛治疗的53例作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治愈显效率54.7%,总有效率92.4%,对照组分别为26.4%和66.0%,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 根据温补与清补相结合、阴阳双补,佐以活血化痰解毒的原则配伍成风湿仙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53例,并与用消炎痛治疗的53例作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治愈显效率54.7%,总有效率92.4%,对照组分别为26.4%和66.0%,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1);临床主要症状体征改善程度除关节疼痛个数外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甲襞微循环和出现贫血患者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改善的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治疗前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均较正常组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SOD、LPO水平较治疗前明显趋于正常(P<0.05或P<0.01),且治疗组LPO下降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除极少数有轻微的消化道症状外,无其它不良反应,而对照组有较多的不良反应。说明风湿仙丹对RA有显著疗效,不仅能控制RA的症状,而且能改善其病理损害并阻止其发展,且副作用少,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中医药治疗 风湿仙丹
下载PDF
“先锋”号动车组异步牵引电动机用轴承磨损的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高培庆 高兴 +2 位作者 张奕黄 冈竜太郎 凌晨 《机车电传动》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0-33,共4页
从“先锋”号动车组用异步牵引电动机轴承磨损的检测解体出发,探讨轴承磨损的原因,提出改进方案。急加速试验和温升特性试验表明,改进后的轴承能可靠地运用在“先锋”号的异步牵引电动机上。
关键词 高速动车 异步牵引电动机 轴承 磨损分析 机车检修 温升特性试验
下载PDF
一段散落的思想遗珍——王逢贤晚年教育规律研究述评 被引量:1
4
作者 雷云 罗银科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5-70,共6页
面对上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教育规律的质疑,王逢贤先生晚年在其对博士生开设的"当代重大教育理论前沿问题"课程的讲授中,对教育规律是否存在、是否可知、有何特点、如何表述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颇具... 面对上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教育规律的质疑,王逢贤先生晚年在其对博士生开设的"当代重大教育理论前沿问题"课程的讲授中,对教育规律是否存在、是否可知、有何特点、如何表述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颇具独创的研究。经过一番深思,王先生最终将教育规律表述为"两种需要与两种可能的契合"。整体而言,王先生晚年的教育规律思想既具逻辑自洽性又富理论解释力,值得后辈学习与发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逢贤 教育思想 教育规律研究
下载PDF
《宋元学案》巩丰、巩岘关系考订 被引量:5
5
作者 沈志权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0-32,40,共4页
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丽泽诸儒学案表"列有巩丰、巩嵘、巩岘三人,然传记只立巩丰、巩嵘两传,巩岘合传,全祖望补传称巩岘为杨氏"长子"。而清人王梓材在校定《宋元学案》时所作案语,或猜巩岘"... 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丽泽诸儒学案表"列有巩丰、巩嵘、巩岘三人,然传记只立巩丰、巩嵘两传,巩岘合传,全祖望补传称巩岘为杨氏"长子"。而清人王梓材在校定《宋元学案》时所作案语,或猜巩岘"即栗斋之改名",或"疑杨夫人为巩君继室,长子岘当是前夫人之子"。然考之相关文献,上述说法皆误,巩岘实为巩丰伯父巩湘之仲子,乃巩丰之堂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元学案》 巩丰 巩岘 考证 订误
下载PDF
冯宪章治疗脓疱型银屑病经验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刚 李建伟 +2 位作者 王宁丽 宋群先 张小静 《河南中医》 2020年第7期1022-1025,共4页
脓疱型银屑病发病与毒热关系密切,或由感受外邪,入里生热化毒,或感受药毒蕴于血分,外发而致病。冯宪章教授在“先天”“后天”分型的基础上将脓疱型银屑病根据临床表现分为高热期、发热缓解期及恢复期。高热期“先天”者治疗以清热凉血... 脓疱型银屑病发病与毒热关系密切,或由感受外邪,入里生热化毒,或感受药毒蕴于血分,外发而致病。冯宪章教授在“先天”“后天”分型的基础上将脓疱型银屑病根据临床表现分为高热期、发热缓解期及恢复期。高热期“先天”者治疗以清热凉血解毒为主,兼健脾养阴,方用清营汤合竹叶石膏汤加味;“后天”者治疗以清热凉血解毒为主,兼解表、除湿,方用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味。发热缓解期“先天”者治疗以养阴清热解毒为主,方用竹叶石膏汤合知柏地黄丸加味;“后天”者治疗以竹叶石膏汤合凉血五根汤加减。恢复期“先天”者治以益气养阴、滋补肝肾,间断予以增液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后天”者治以清热凉血消斑,佐以重镇,方用凉血五根汤合龙骨、牡蛎、珍珠母。冯教授还强调高热期应配合西药抗炎退热类药物,并选择合适的外用药物以利于病情控制,从而提高患者依从性。该病患者以儿童居多,小儿脏腑娇嫩,在治疗过程中需注意顾护脾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疱型银屑病 高热期 发热缓解期 恢复期 冯宪章
下载PDF
渤海封氏与慕容鲜卑关系试探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文才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7-121,共5页
渤海封氏与慕容鲜卑渊源甚深,是最早与慕容鲜卑进行政治合作的北方士族之一,封氏在慕容鲜卑建立的诸燕政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政治地位,为慕容诸燕政权作出过重要贡献。当然,封氏也从与慕容鲜卑的合作中,获取了很大利益,其在十六国北朝... 渤海封氏与慕容鲜卑渊源甚深,是最早与慕容鲜卑进行政治合作的北方士族之一,封氏在慕容鲜卑建立的诸燕政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政治地位,为慕容诸燕政权作出过重要贡献。当然,封氏也从与慕容鲜卑的合作中,获取了很大利益,其在十六国北朝长盛不衰的政治基础,就是在与慕容鲜卑的政治合作中奠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氏 慕容鲜卑 政治
下载PDF
开创中国柞蚕教育 致力柞蚕人才培养——记中国柞蚕教育的先驱者陆明贤教授和冯绳祖教授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群 刘彦群 +2 位作者 夏润玺 王欢 秦利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632-639,共8页
本文介绍了中国柞蚕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至关重要的两位开创者。陆明贤教授(1927-2016),国际知名昆虫生理学家,江苏省昆山市人,1953年12月获北京农业大学硕士学位,1954年1月到沈阳农学院植物保护系任教,历任植物保护系副主任、蚕学系主... 本文介绍了中国柞蚕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至关重要的两位开创者。陆明贤教授(1927-2016),国际知名昆虫生理学家,江苏省昆山市人,1953年12月获北京农业大学硕士学位,1954年1月到沈阳农学院植物保护系任教,历任植物保护系副主任、蚕学系主任、沈阳农业大学图书馆馆长、辽宁省蚕学会理事长、全国昆虫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蚕业科学》编委和沈阳市第九届政协委员。1992年9月离休,享司局级待遇及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冯绳祖教授(1930-),国际知名野蚕学家,江苏省苏州市人,1956年毕业于浙江农学院蚕桑专业,同年留校任蚕桑系助教,为筹建蚕学专业于1958年调至沈阳农学院植物保护系工作,历任柞蚕教研室主任、农业部柞蚕研究室主任。陆明贤和冯绳祖两位教授在我国唯一专门为柞蚕产业培养高级人才的蚕学专业创建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见证了沈阳农业大学蚕学专业的创建、发展与辉煌。陆明贤教授侧重于柞蚕解剖与生理学等基础科学研究,出版了我国第一部昆虫形态学方面的专著《柞蚕解剖》;冯绳祖教授侧重于柞蚕放养与良种繁育等应用研究,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部柞蚕科学领域的农业部规划教材《柞蚕学》,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柞蚕领域优秀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明贤教授 冯绳祖教授 昆虫生理 柞蚕良种繁育
下载PDF
对戊午科场案的考察 被引量:3
9
作者 贾熟村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6-99,共4页
按照清代制度,科举戒律森严。但因其为进身之阶,还是有很多人铤而走险。咸丰初年,条子关节之风已经盛行,大庭广众之中不以为讳。咸丰帝决心整顿,结果是上相弃市,士人满狱,震惊朝野,影响深远。有人认为此案系载垣等公报私仇,实际上完全... 按照清代制度,科举戒律森严。但因其为进身之阶,还是有很多人铤而走险。咸丰初年,条子关节之风已经盛行,大庭广众之中不以为讳。咸丰帝决心整顿,结果是上相弃市,士人满狱,震惊朝野,影响深远。有人认为此案系载垣等公报私仇,实际上完全由咸丰帝决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午科场案 咸丰帝 载垣 柏莅 清代
下载PDF
冯宪章运用龙胆泻肝汤治疗皮肤病经验 被引量:11
10
作者 宋群先 《河南中医》 2021年第2期205-210,共6页
冯宪章教授擅用中医四诊八纲、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学术思想指导临床,治疗皮肤科的常见病和疑难杂症,疗效颇佳。龙胆泻肝汤具有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的功效,主治肝胆实火上炎证或肝胆湿热下注证。冯教授认为,带状疱... 冯宪章教授擅用中医四诊八纲、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学术思想指导临床,治疗皮肤科的常见病和疑难杂症,疗效颇佳。龙胆泻肝汤具有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的功效,主治肝胆实火上炎证或肝胆湿热下注证。冯教授认为,带状疱疹病机为虚、瘀、湿、热、毒,病性为本虚标实,急性期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后期则加用益气扶正的药物。湿疹病机与湿、热、虚、瘀有关,急性湿疹以湿热为主,亚急性湿疹以脾虚湿蕴为主,慢性湿疹以血虚风燥、血瘀为主,热重于湿型以龙胆泻肝汤和五味消毒饮加减;湿重于热型以龙胆泻肝汤和除湿胃苓汤加减。皮肤瘙痒症的病因病机为风、湿、热、燥,治以清热除风止痒、清热除湿止痒、滋阴润燥止痒,方选龙胆泻肝汤加祛风止痒药物。除此之外,冯教授将龙胆泻肝汤加减运用于接触性皮炎、玫瑰痤疮、神经性皮炎、结节性红斑、多形红斑、足癣感染、寻常型天疱疮等多种皮肤病辨证为湿热型者,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 龙胆泻肝汤 冯宪章
下载PDF
清朝道咸时期盛京地区的官风和民风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景泽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5-19,共5页
清朝嘉庆年间,盛京地区官风已开始败坏。至道光、咸丰时期,官吏贪婪不法呈常态化趋势,为追求财富而不择手段。在官风带动、清政府统治能力下降、封禁政策受到强烈冲击及社会矛盾激化等多重作用下,盛京地区民风日益下移,主要表现在赌博风... 清朝嘉庆年间,盛京地区官风已开始败坏。至道光、咸丰时期,官吏贪婪不法呈常态化趋势,为追求财富而不择手段。在官风带动、清政府统治能力下降、封禁政策受到强烈冲击及社会矛盾激化等多重作用下,盛京地区民风日益下移,主要表现在赌博风行,鸦片烟毒开始蔓延;社会治安恶化,盗窃、抢劫普遍,暴力案件频发;地方黑恶势力称霸一方。官风堕落,加剧了吏治腐败,导致同治年间大规模反清武装的兴起,也促使清政府于光绪初年推行改革。民风下移,与游民的流入不无关系,大规模反清武装失败后,游民群体反而壮大,民风随之继续恶化。清末胡匪、马贼猖獗难治,即反映出道咸时期民风下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 道咸时期 盛京地区 官风 民风
下载PDF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咸丰帝制夷方略浅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崔国才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72-76,共5页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咸丰帝在抵制列强侵略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制夷"方略:抚剿兼施、用民剿夷和以夷制夷。由于阶级局限,加之国势衰颓,"制夷"方略终难奏效。
关键词 第二次鸦片战争 咸丰帝 反侵略 方略
下载PDF
论晚清贵州佛教的衰落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路平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11-19,72,共10页
贵州佛教经过明末清初的鼎盛发展之后,至晚清乃呈衰落之势。考其原因,从主观上讲,是由于贵州佛教日益世俗化、功利化,流于形式;从客观上看,则与“咸同之乱”和“庙产兴学”有直接关系,境内佛教寺庙,或被战火毁坏殆尽,或被“庙产兴学”占... 贵州佛教经过明末清初的鼎盛发展之后,至晚清乃呈衰落之势。考其原因,从主观上讲,是由于贵州佛教日益世俗化、功利化,流于形式;从客观上看,则与“咸同之乱”和“庙产兴学”有直接关系,境内佛教寺庙,或被战火毁坏殆尽,或被“庙产兴学”占用,致使晚清贵州佛教遭到重创而一蹶不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贵州佛教 衰落 咸同之乱 庙产兴学
下载PDF
禅录俗语词“风后先生”解读 被引量:1
14
作者 鞠彩萍 《励耘语言学刊》 CSSCI 2015年第2期69-79,共11页
前人对禅录俗语词“风(封)后先生”的解释欠妥当。禅籍“风后”一词与“风前”相对。“风”与“锋”通用,又写作“封”。“锋”指尖锐或犀利的言辞,“锋(风)前”即言说之前,禅籍特指“第一机”“第一义”或“第一句”,这是超越一切... 前人对禅录俗语词“风(封)后先生”的解释欠妥当。禅籍“风后”一词与“风前”相对。“风”与“锋”通用,又写作“封”。“锋”指尖锐或犀利的言辞,“锋(风)前”即言说之前,禅籍特指“第一机”“第一义”或“第一句”,这是超越一切言句知解的宗门妙语,一旦形之于语言文字,就是“风后”,即“第二机”“第二义”或“第二句”。“风后先生”指称用言辞说略等方便法门接引中下根机的禅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录 俗语词 风后先生
下载PDF
禅录俗语词“风后先生”商诂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长林 李家傲 《励耘语言学刊》 CSSCI 2016年第3期97-104,共8页
有学者认为禅录“风后”与“风前”相对,属言辞说教.此说混淆了“后”“後”二字,难以信从.禅录“风后先生”就是传说的黄帝之臣,前人解说不误.
关键词 禅宗语录 俗语词 风后先生 商榷
下载PDF
咸丰《冕宁县志》的资料来源、篇目特点及纳西族史料价值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心愚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58-163,共6页
咸丰《冕宁县志》的资料主要来自于几部较早的县志及采访调查,其篇目具有突出的地域性特点。在这部县志的记载中,有关清代冕宁莫梭人的历史资料尤为重要,不仅对纳西族史和纳西族与其他民族关系史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而且对藏彝走... 咸丰《冕宁县志》的资料主要来自于几部较早的县志及采访调查,其篇目具有突出的地域性特点。在这部县志的记载中,有关清代冕宁莫梭人的历史资料尤为重要,不仅对纳西族史和纳西族与其他民族关系史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而且对藏彝走廊南部边缘———川西南地区历史上的民族迁徙和融合的研究也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丰《冕宁县志》 方志研究 冕宁莫梭 纳西族史
下载PDF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献疑》之献疑——也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评价问题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鑫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0期46-51,共6页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献疑》一文,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出了与传统解读大相径庭的评价,其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出批评的各方面,几近涵盖了学界从反面视角批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立足的全部角度。首先在前人研究成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献疑》一文,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出了与传统解读大相径庭的评价,其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出批评的各方面,几近涵盖了学界从反面视角批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立足的全部角度。首先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结合"文学批评论"的相关理论,对《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献疑》一文中诸多理据提出质疑,而后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文本出发,立足于文本的外部形式和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角度,力图多层次、多角度地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出客观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献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价值 评价
下载PDF
杜诗系年新说二题
18
作者 顾农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4年第1期13-15,共3页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一般认为作于天宝十四载(755)岁暮,实际上应系于天宝十三载(754)十二月。《去矣行》一般认为作于杜甫已经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而决心放弃之时,实际上应适当提前,至少要提到天宝十四载(755)十月《官定后戏赠...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一般认为作于天宝十四载(755)岁暮,实际上应系于天宝十三载(754)十二月。《去矣行》一般认为作于杜甫已经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而决心放弃之时,实际上应适当提前,至少要提到天宝十四载(755)十月《官定后戏赠》一诗之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去矣行》 系年
下载PDF
论史地因素对高凉冼冯世族兴衰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钟炜 《茂名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83-86,共4页
梁隋间,以冼夫人为首的高凉冼冯势力鹤然崛起,在岭南占据重要地位,然至唐中叶后其后裔势力骤衰。分析原因,认为除政治斗争外,其兴衰还与高凉交通地位变化,东晋以后历次人口大迁移,俚汉融合及其对粤西、海南的开发与争夺,海上贸易通道变... 梁隋间,以冼夫人为首的高凉冼冯势力鹤然崛起,在岭南占据重要地位,然至唐中叶后其后裔势力骤衰。分析原因,认为除政治斗争外,其兴衰还与高凉交通地位变化,东晋以后历次人口大迁移,俚汉融合及其对粤西、海南的开发与争夺,海上贸易通道变化等史地因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冼冯氏族 世族兴衰 史地因素 高凉 海南
下载PDF
我国20世纪初西方诗歌翻译对新诗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杜龙芳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88-92,共5页
20世纪初,中国新诗形成与当时西方诗歌的翻译分不开。翻译不仅向本土文学注入了异域文学意识形态,同时也引进了新的文学形式,特别是,当一个民族文学处于岌岌可危,遭致信任危机时,翻译文学将替代本土文学而占据中心地位。无论是诗歌改良... 20世纪初,中国新诗形成与当时西方诗歌的翻译分不开。翻译不仅向本土文学注入了异域文学意识形态,同时也引进了新的文学形式,特别是,当一个民族文学处于岌岌可危,遭致信任危机时,翻译文学将替代本土文学而占据中心地位。无论是诗歌改良者黄遵宪、或是诗界革命者梁启超、还是新诗的主张者胡适,都主张向西方文学学习,而学习的第一步就是翻译介绍西方优秀的诗歌作品,且包括冯至、郭沫若在内的新诗的实践者正是在消化吸收西方诗歌艺术的基础上达至自己的艺术成就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系统理论 新诗 翻译文学 黄遵宪 胡适 冯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