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西安长安区大原村西周墓发掘简报
1
作者 王自力 +2 位作者 张小丽(执笔/整理) 洪秀媛(执笔/整理) 张蕊侠(绘图)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6,F0002,共15页
大原村地处西周丰镐遗址腹地,东北与丰镐遗址车马坑相距约1.6千米。2008年4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对大原村东侧长安十二中发现的4座西周墓进行了发掘清理。墓葬保存完整,出土有铜器、陶器及少量玉石器等。本次发掘为丰镐遗址布局... 大原村地处西周丰镐遗址腹地,东北与丰镐遗址车马坑相距约1.6千米。2008年4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对大原村东侧长安十二中发现的4座西周墓进行了发掘清理。墓葬保存完整,出土有铜器、陶器及少量玉石器等。本次发掘为丰镐遗址布局及西周晚期丧葬制度的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原村 丰镐遗址 张家坡墓地 西周墓葬
下载PDF
西周沣镐遗址全新世土壤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周群英 黄春长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0-315,共6页
根据西安西部西周沣镐遗址附近全新世土壤剖面磁化率、全铁、有机碳、Rb和Sr等指标的测定分析 ,揭示了与全新世环境变化相对应的成壤过程 ,阐明西周时代土壤和土地资源状况及人类耕作对成壤过程影响。认为全新世早期气候较温和干燥 ,风... 根据西安西部西周沣镐遗址附近全新世土壤剖面磁化率、全铁、有机碳、Rb和Sr等指标的测定分析 ,揭示了与全新世环境变化相对应的成壤过程 ,阐明西周时代土壤和土地资源状况及人类耕作对成壤过程影响。认为全新世早期气候较温和干燥 ,风尘堆积速率降低 ,有一定生物风化成壤作用 ,土壤发育表现为边沉积边成壤 ;全新世中期气候温暖湿润 ,生物风化成壤作用大于风尘堆积作用 ,随着沉积和成壤继续 ,土壤层深厚 ,形成古土壤层 (S0 ) ;全新世晚期气候恶化 ,沙尘暴频繁发生 ,风尘堆积作用大于风化成壤作用 ,形成现代黄土层 (L0 )覆盖了土壤 (S0 ) ,使之成为埋藏古土壤。西周时期 (30 0 0~ 2 72 0aB .P .)气候干旱使环境资源恶化 ,土壤退化严重 ,当时的耕作层和古地面位于相当于黄土 (L0 )下部、古土壤 (S0 )顶界以上 10cm的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时代 沣镐遗址 农耕土壤 全新世
下载PDF
丰镐遗址西周时期盗墓现象的考古学观察——以2012年新旺墓葬M1和M2为例 被引量:8
3
作者 付仲杨 宋江宁 徐良高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8-133,共6页
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丰镐队在丰京遗址内新旺村西南发掘了两座西周时期被盗的西周墓葬M1和M2。本文以这两座墓葬为例,结合丰镐遗址其他西周时期墓葬的盗墓现象进行考古学观察,对盗洞的年代、盗墓方式和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 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丰镐队在丰京遗址内新旺村西南发掘了两座西周时期被盗的西周墓葬M1和M2。本文以这两座墓葬为例,结合丰镐遗址其他西周时期墓葬的盗墓现象进行考古学观察,对盗洞的年代、盗墓方式和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在丰镐遗址内西周中期至西周晚期都存在盗墓现象;为了减小挖掘难度,盗洞多选择在紧邻墓外和墓室边角的位置;盗掘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墓葬中珍贵的随葬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镐遗址 新旺村 西周时期 盗墓现象
下载PDF
试析丰镐遗址1997年马王村西(97SCM)地层堆积反映的铺垫活动
4
作者 王迪 《东方考古》 2023年第1期265-274,共10页
在1997年马王村西地点考古发现的遗存中,T1第4层、T4第3层、H15的堆积基本纯净,质地致密均匀,都有较为明显的铺垫土特征,可能和铺垫活动有关。H18短时间内填平,也可能和铺垫活动有关。上述遗存集中在发掘者划分的第一期和第二期,且遗存... 在1997年马王村西地点考古发现的遗存中,T1第4层、T4第3层、H15的堆积基本纯净,质地致密均匀,都有较为明显的铺垫土特征,可能和铺垫活动有关。H18短时间内填平,也可能和铺垫活动有关。上述遗存集中在发掘者划分的第一期和第二期,且遗存之间的关系可以在共时的基础上讨论,推测在T1和T4周围可能存在较大范围的铺垫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镐遗址 灰坑H18 铺垫活动
原文传递
丰镐手工业作坊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徐良高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8-146,共9页
本文全面梳理了丰镐遗址铸铜、制陶、制骨等西周手工业作坊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初步探讨了丰镐手工业生产组织、管理方式,提出了城市手工业考古今后的发展方向,即由作坊遗址的个别具体遗迹现象发掘和工艺技术研究到聚落考古... 本文全面梳理了丰镐遗址铸铜、制陶、制骨等西周手工业作坊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初步探讨了丰镐手工业生产组织、管理方式,提出了城市手工业考古今后的发展方向,即由作坊遗址的个别具体遗迹现象发掘和工艺技术研究到聚落考古和社会史视野下的整体性发掘和全方位研究,进而探讨手工业作坊遗址所反映的城市特征、政治形态和社会结构,实现由物见人,由考古现象探讨古人行为与社会组织等史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镐遗址 手工业作坊遗址 聚落考古
原文传递
从陶窑看西周时期丰镐的陶器生产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迪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8-117,共10页
通过分析西周时期丰镐遗址的陶窑类型、烧制产品和陶窑的空间分布情况,文章总结丰镐的陶器生产特点。这些特点表明烧陶传统不同的各小规模制陶家族依附于若干大小不一的贵族家族,在各自的贵族领地范围内从事生产应是丰镐陶器生产的基本... 通过分析西周时期丰镐遗址的陶窑类型、烧制产品和陶窑的空间分布情况,文章总结丰镐的陶器生产特点。这些特点表明烧陶传统不同的各小规模制陶家族依附于若干大小不一的贵族家族,在各自的贵族领地范围内从事生产应是丰镐陶器生产的基本组织方式。多数作坊的规模小,主要是为了满足贵族本族的需要。西周晚期出现大型制陶作坊,可能和人口压力增大有关。丰京和镐京分别烧制夹砂陶和泥质陶,应是丰镐制陶产业的基本布局原则。陶瓦的生产特点,应与陶瓦制作技术及与宫殿距离远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镐 西周 陶窑 陶器生产 生产组织
原文传递
丰镐遗址的制骨遗存与制骨手工业 被引量:15
7
作者 付仲杨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2-100,共9页
迄今为止,丰镐遗址内共发现六处制骨遗存,尤其是冯村北西周制骨作坊遗址分布范围超过9000平方米,出土骨角料300公斤以上,为研究西周时期的制骨手工业提供了详实的资料。本文通过对六处制骨遗存的性质进行分析,同时从骨器生产、制骨流程... 迄今为止,丰镐遗址内共发现六处制骨遗存,尤其是冯村北西周制骨作坊遗址分布范围超过9000平方米,出土骨角料300公斤以上,为研究西周时期的制骨手工业提供了详实的资料。本文通过对六处制骨遗存的性质进行分析,同时从骨器生产、制骨流程和聚落布局等方面对丰镐遗址的制骨手工业进行初步考察,探讨丰镐遗址制骨手工业状况和生产管理方式。不周之处,尚祈斧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镐遗址 制骨作坊遗存 制骨手工业 西周时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