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化小说改编电影中的叙事策略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徐强 田雨萌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124-133,共10页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编和叙事理论在电影中的相互渗透,不为传统电影所接纳的诗化小说进入了改编视野,在非线性叙事、韵律化语言及抒情性主题方面,同脱离了戏剧拐杖、寻求自身语言发展的电影媒介产生了契合。诗化小说的电影改编考察此类...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编和叙事理论在电影中的相互渗透,不为传统电影所接纳的诗化小说进入了改编视野,在非线性叙事、韵律化语言及抒情性主题方面,同脱离了戏剧拐杖、寻求自身语言发展的电影媒介产生了契合。诗化小说的电影改编考察此类(不以故事为中心的)文本向电影转化过程中的叙事策略,认为在故事内容方面,变情节结构为情感结构,由主观性鲜明的叙述者现身主导叙事的走向;在叙事话语方面,化现实空间为内心空间,以现代化的电影语言打造如诗般的影像意境。改编后的影片以其鲜明的叙事抒情化和影像写意化,树立了属于诗化电影的独特风格,为中国电影拓展了富有东方审美意趣的影像类型,为中国电影意境论的理论建设丰富了案例,也为当代融媒体背景下的中国电影创作提供了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化小说 改编理论 电影叙事 电影意境 诗的电影
下载PDF
文化新常态中的中国电影建设发展之路——从《叶问3》现象透视当下电影文化情态 被引量:2
2
作者 周星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23,共7页
文章以当下热点现象的《叶问3》为切入口,不避讳其资本对于市场的损害影响,但强调电影本身创作的自有艺术努力。问题应当放到中国文化新的常态中来透视,包括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的一种同构关系,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相互支撑关系,文化受市场... 文章以当下热点现象的《叶问3》为切入口,不避讳其资本对于市场的损害影响,但强调电影本身创作的自有艺术努力。问题应当放到中国文化新的常态中来透视,包括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的一种同构关系,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相互支撑关系,文化受市场影响但也建设与市场的关系,文化在人心感染上的更为积极主动的关系等等。同时,电影作为主要构成也面临着电影文化的新常态,即电影和市场逐步协调,艺术在技术增进中获得传播力,网络影响与电影大众性影响力不断彼此增力,青年观众左右着电影的发展走向,资本介入强势影响电影构成,主流价值观与电影表现之间的紧密联系,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文化新常态 电影情态 《叶问3》 市场行为 资本
下载PDF
影视的意境创作 被引量:3
3
作者 赵明 冯丽 《唐都学刊》 2006年第6期104-106,共3页
意境,是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的境界和情调。是任何感人的艺术作品必备的品质。意境是一种美,美在周围的协调。在影视作品中,意境的创作关键是要抓住情感,调动观众艺术感受情绪,唤起观众丰富的联想,处理好写意与写实的结合,并利... 意境,是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的境界和情调。是任何感人的艺术作品必备的品质。意境是一种美,美在周围的协调。在影视作品中,意境的创作关键是要抓住情感,调动观众艺术感受情绪,唤起观众丰富的联想,处理好写意与写实的结合,并利用影视创作的手段,做到寓情于境,情境交融,使作品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 意境 创作
下载PDF
电影《乌云背后的幸福线》台词中的语气隐喻探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娜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49-151,共3页
作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概念,语气隐喻指的是在言语交际中采用非典型的语气形式来实现言语功能,是语气变异在语法层面上的体现,兼具了两种语言功能的特点,有助于实现复杂的言语功能。基于此,以语气隐喻理论为依据,举例分析电影《... 作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概念,语气隐喻指的是在言语交际中采用非典型的语气形式来实现言语功能,是语气变异在语法层面上的体现,兼具了两种语言功能的特点,有助于实现复杂的言语功能。基于此,以语气隐喻理论为依据,举例分析电影《乌云背后的幸福线》台词中的典型语气隐喻现象,并解读其中蕴含的影片中的人物性格特点、人际关系、影片主题等多方面内容,以期有助于加深对该片及实际人际交流中语气系统本身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云背后的幸福线》 语气隐喻 影片解读
下载PDF
意境与中国影视创作 被引量:2
5
作者 杨红菊 丁卉 《唐都学刊》 2005年第5期119-121,共3页
作为凝聚着华夏民族审美理想的中心范畴的意境,在现代中国的各门艺术中依然有所传承。在电影艺术领域,营造意境同样是提升其艺术境界的重要手段。《小城之春》、《卧虎藏龙》和《花样年华》都是化用中国古典意境的佳作,而各自的风格又... 作为凝聚着华夏民族审美理想的中心范畴的意境,在现代中国的各门艺术中依然有所传承。在电影艺术领域,营造意境同样是提升其艺术境界的重要手段。《小城之春》、《卧虎藏龙》和《花样年华》都是化用中国古典意境的佳作,而各自的风格又全然不同,体现了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中国电影创作在吸收本民族的古典美学精华的同时,也应该注意融入时代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影视创作 意境 审美 虚实 时代文化意识
下载PDF
微电影、小情调、大品牌——从益达的微电影广告说起
6
作者 温韬 《江苏商论》 2014年第9期16-17,22,共3页
随着微时代的来临,广告行业正面临巨大变革。首先,本文介绍了微时代下微电影广告的崛起;其次,本文以益达的微电影广告为例,剖析了益达是如何利用微电影广告制造出不一样的情调的;最后,本文指出了益达利用微电影广告进行情调营销对于中... 随着微时代的来临,广告行业正面临巨大变革。首先,本文介绍了微时代下微电影广告的崛起;其次,本文以益达的微电影广告为例,剖析了益达是如何利用微电影广告制造出不一样的情调的;最后,本文指出了益达利用微电影广告进行情调营销对于中国企业的两点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影 益达 情调营销
下载PDF
电影剧本《狙击电话亭》对白的人际功能分析
7
作者 梅丽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10期30-34,共5页
该文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人际功能理论框架,系统分析了电影剧本《狙击电话亭》中的一段对白,包括其语气类型、情态成分及其所涉及的人际语法隐喻。研究发现,对白中的人际意义是由语气和情态两种词汇—语法资源共同实现的:说话人选择使用... 该文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人际功能理论框架,系统分析了电影剧本《狙击电话亭》中的一段对白,包括其语气类型、情态成分及其所涉及的人际语法隐喻。研究发现,对白中的人际意义是由语气和情态两种词汇—语法资源共同实现的:说话人选择使用不同的语气类型,传递了询问、提供、命令、警告、威胁、挑衅等言语功能;不同量值情态成分的选择,则成功地表达了说话人和听话人对可能性、频率、意愿或责任等的态度和判断。语气和情态共同构建了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定位,推动了故事情节,创设了悬念,塑造了人物,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的使用则丰富了人际意义的表达方式,凸显了言语活动和心理活动之间的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剧本 对白 人际意义 语气 情态 人际语法隐喻
下载PDF
电影蒙太奇与诗词意境 被引量:3
8
作者 黄柏青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75-79,共5页
作为电影艺术特有表现手段的蒙太奇与中国古典诗词意境的营造有许多相似性 :都要创造具有鲜明的感官性、再现性、此岸性的“象”(镜头或意象 ) ;都要通过“象”与“象”的联接组合以传达出原来单个的“象”所没有的新意—“象”外之象 ... 作为电影艺术特有表现手段的蒙太奇与中国古典诗词意境的营造有许多相似性 :都要创造具有鲜明的感官性、再现性、此岸性的“象”(镜头或意象 ) ;都要通过“象”与“象”的联接组合以传达出原来单个的“象”所没有的新意—“象”外之象 ;都要通过“象”与“象”的联接组合手段等等。但它们在同中又有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蒙太奇 诗词意境 相似性 "象" 感官性 再现性 电影艺术
下载PDF
诠释与对话:纪录片主观心绪表达的困局与途径——兼论《英和白》、《我的建筑师》 被引量:1
9
作者 靳斌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04-207,共4页
纪录片创作者在进行主观心绪表达的过程中,容易陷入主客体倒置的困局,使得本应成为主体的拍摄对象退居次席,而将创作者自己的心绪、情怀和理念更换为表现主体。而通过伽达默尔阐释学理论中的对话模式,能够实现创作主体、客体之间的互动... 纪录片创作者在进行主观心绪表达的过程中,容易陷入主客体倒置的困局,使得本应成为主体的拍摄对象退居次席,而将创作者自己的心绪、情怀和理念更换为表现主体。而通过伽达默尔阐释学理论中的对话模式,能够实现创作主体、客体之间的互动和激励,从而形成一种表达上的开放格局,使得文本意义的生成具有无限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对话 纪录片 主观心绪表达 阐释学
下载PDF
电影《花样年华》中的视听艺术与设计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冷文琦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22年第7期117-119,共3页
作为一名颇具个人特色的作者型导演,王家卫在《花样年华》这部影片中尽显他独树一帜的视听风格和美学功底。影片通过巧妙的情节设置与镜头语言,再现了香港20世纪60年代一段深刻而又含蓄的爱情故事。文章主要从电影的服装设计内涵、视听... 作为一名颇具个人特色的作者型导演,王家卫在《花样年华》这部影片中尽显他独树一帜的视听风格和美学功底。影片通过巧妙的情节设置与镜头语言,再现了香港20世纪60年代一段深刻而又含蓄的爱情故事。文章主要从电影的服装设计内涵、视听语言设计与符号设计研究出发,分析《花样年华》的艺术与文化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家卫 花样年华 反叙事电影 服装设计内涵 视听语言设计 符号设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