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髂腹股沟骨皮瓣修复虎口挛缩及一期拇对掌功能重建 被引量:12
1
作者 韩金豹 高宏阳 +2 位作者 杨磊 姚黎明 孔令伟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46-348,共3页
目的探讨手部损伤后虎口严重挛缩及拇对掌功能障碍者,应用髂腹股沟骨皮瓣开大虎口,一期重建拇指对掌功能的手术疗效。方法2003年7月-2006年2月,对5例虎口严重挛缩伴拇对掌功能障碍的患者采用髂腹股沟骨皮瓣修复虎口挛缩的同时一期行骨... 目的探讨手部损伤后虎口严重挛缩及拇对掌功能障碍者,应用髂腹股沟骨皮瓣开大虎口,一期重建拇指对掌功能的手术疗效。方法2003年7月-2006年2月,对5例虎口严重挛缩伴拇对掌功能障碍的患者采用髂腹股沟骨皮瓣修复虎口挛缩的同时一期行骨性拇对掌功能重建,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20-38岁。挤压伤术后3例,腕关节离断伤和爆炸伤术后各1例。虎口平均宽度为18mm,虎口角平均为20°,病程6-24个月。术后进行临床观察及随访。结果术后5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术后3周断蒂,8周X线片示髂骨与第1、2掌骨骨性愈合,移植骨无变形及吸收。随访6-12个月,虎口角平均增大60°,虎口宽度平均增大32mm,持物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采取髂腹股沟骨皮瓣修复虎口挛缩的同时一期行骨性拇对掌功能重建,是一种相对简便安全,疗效可靠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腹股沟骨皮瓣 虎口挛缩 拇对掌功能 重建
下载PDF
支具加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重度虎口瘢痕挛缩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雷万军 尤爱民 +3 位作者 崔永光 袁正江 陈永彩 申东彦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849-1851,1854,共4页
目的总结支具加显微外科手术在重度虎口瘢痕挛缩治疗的作用,探讨重度虎口瘢痕挛缩综合治疗的重要性。方法自2000年4月 ̄2004年10月,对76例重度虎口挛缩患者术前采用支具被动牵引治疗后,根据虎口挛缩情况进行植皮“、Z”字成形术及各种... 目的总结支具加显微外科手术在重度虎口瘢痕挛缩治疗的作用,探讨重度虎口瘢痕挛缩综合治疗的重要性。方法自2000年4月 ̄2004年10月,对76例重度虎口挛缩患者术前采用支具被动牵引治疗后,根据虎口挛缩情况进行植皮“、Z”字成形术及各种带蒂或游离皮瓣修复,拆线后,再以支具固定,以物理测量评价疗效,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6例患者,术前进行15 ̄90d治疗,虎口角、虎口宽度、手功能均明显增大,2例取消手术治疗,16例简化手术方案,35例缩小取皮范围。结合手术治疗74例,6个月后随访,虎口扩大优69例,良7例;手功能优16例,良33例,中25例,差2例。结论支具加显微外科手术可有效扩大虎口、简化手术难度,缩小取皮范围,预防术后虎口再度挛缩的几率,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具 显微外科 虎口 挛缩
下载PDF
3D打印患手模型指导个性化选择皮瓣治疗虎口挛缩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郭礼平 巨积辉 +2 位作者 周荣 王健 余新水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1-224,共4页
目的探讨利用3D打印患手模型指导个性化选择皮瓣治疗虎口挛缩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对10例虎口中~重度挛缩者,术前3D打印患手模型,依据模型设计虎口开大后创面的形状及面积,个性化选择合适的皮瓣修复创面,术中比对验... 目的探讨利用3D打印患手模型指导个性化选择皮瓣治疗虎口挛缩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对10例虎口中~重度挛缩者,术前3D打印患手模型,依据模型设计虎口开大后创面的形状及面积,个性化选择合适的皮瓣修复创面,术中比对验证,术后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中发现创面形状及面积与术前模拟设计基本一致,皮瓣选择与术前模拟一致,10例皮瓣均成活,供区及受区创面Ⅰ期愈合,随访6~12个月,皮瓣外形满意,感觉部分恢复,拇指恢复外展及对掌功能,虎口角度增加50~60°(平均53.4°),虎口宽度增加18~35 mm(平均31.3 mm),虎口修复评定:优7例,良2例,中1例。结论术前3D打印患手模型可指导个性化的皮瓣,使虎口挛缩开大的创面达到精准修复,减少手术时间,术后虎口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虎口挛缩 皮瓣 个性化
下载PDF
微型外固定器虎口开大术 被引量:3
4
作者 胡长青 闫厚军 +3 位作者 付贯忠 王磊 考树均 张吉庆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0期1014-1016,共3页
目的探讨微型外固定器辅助手术治疗虎口挛缩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9月-2010年12月,采用微型外固定器辅助手术对临床11例病人共13侧患肢虎口实施反复3次开大手术,并记录末次开大程度。其中右手8侧,左手5侧,重度挛缩9侧,中度... 目的探讨微型外固定器辅助手术治疗虎口挛缩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9月-2010年12月,采用微型外固定器辅助手术对临床11例病人共13侧患肢虎口实施反复3次开大手术,并记录末次开大程度。其中右手8侧,左手5侧,重度挛缩9侧,中度挛缩4侧。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随访3-8个月,平均5个月,拇指外展角度平均增加30°,拇指指间关节尺侧与示指掌指关节桡侧之间距离平均增加3cm。术后1例发生针道感染,1例出现第一腕掌关节半脱位。结论采用微型外固定器辅助手术开大虎口安全可行,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口挛缩 外固定器 矫形外科学
下载PDF
微型外固定架在手外科的新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胡长青 张志华 +10 位作者 闫厚军 王顺义 马战备 张志桐 李辉 任东良 史占雷 于涛 马伟松 丁思广 杨帅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2年第5期334-335,343,共3页
目的观察微型外固定架实施虎口开大术及残指延长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4月至2011年11月,采用微型外固定架对15例虎口挛缩患者(19肢)及17例残指患者(25指)分别实施虎口开大术及残指延长术。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3~12个月... 目的观察微型外固定架实施虎口开大术及残指延长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4月至2011年11月,采用微型外固定架对15例虎口挛缩患者(19肢)及17例残指患者(25指)分别实施虎口开大术及残指延长术。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8个月。虎口开大患者拇指外展角度平均增加30°,拇指指间关节尺侧与示指掌指关节桡侧之间距离平均增加3cm;术后1肢发生针道感染,1肢出现第一腕掌关节半脱位。残指延长患者手指骨愈合良好,残指外形美观,血运及感觉较延长前未受到影响。结论采用微型外固定架实施虎口开大术及残指延长术安全、可靠,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架 虎口 挛缩 指骨 延长
下载PDF
吻合血管的跗外侧皮瓣修复重度虎口挛缩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林浩 牟勇 +1 位作者 吴伟炽 黄国英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0年第4期267-269,共3页
目的 探讨吻合血管的跗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治疗重度虎口挛缩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5例重度虎口挛缩患者行切开、松解、开大或重建;设计跗外侧皮瓣游离移植,皮瓣切取面积:3cm×6cm~4cm×9cm.将第1,2掌骨头用克氏针U形撑开固定3~4... 目的 探讨吻合血管的跗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治疗重度虎口挛缩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5例重度虎口挛缩患者行切开、松解、开大或重建;设计跗外侧皮瓣游离移植,皮瓣切取面积:3cm×6cm~4cm×9cm.将第1,2掌骨头用克氏针U形撑开固定3~4周,术后进行功能康复锻炼.结果 15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到10例,随访时间5个月~3年,平均13个月.所有皮瓣质地柔软,形态近似正常,功能满意,供区无功能障碍.按照Jensen及顾玉东等测定方法及TAM系统对虎口开大和手功能进行评价,虎口开大优8例,良2例,手功能评价优8例,良2例.结论 应用跗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重度虎口挛缩,可获得良好的外形及功能,是重度虎口挛缩修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口挛缩 跗外侧皮瓣 皮瓣移植 显微外科
下载PDF
不同类型皮瓣修复虎口挛缩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经纬 冯建翔 +4 位作者 姜佩珠 范存义 赵刘军 张飞 王邦荣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2年第4期219-220,共2页
目的探讨治疗手部虎口挛缩的理想方法。方法自1994年3月~2002年2月,对收治的96例因各种原因引起的手部虎口挛缩患者,根据皮肤、皮下组织、肌腱、骨骼具体伤情,分别施行不同的皮瓣修复及功能重建术,术后随访并比较各自功能恢复情况。结... 目的探讨治疗手部虎口挛缩的理想方法。方法自1994年3月~2002年2月,对收治的96例因各种原因引起的手部虎口挛缩患者,根据皮肤、皮下组织、肌腱、骨骼具体伤情,分别施行不同的皮瓣修复及功能重建术,术后随访并比较各自功能恢复情况。结果91例获满意松解,皮瓣外形及虎口功能良好治愈率达94.8%;另5例因第一腕掌关节严重毁损,虎口外形修复,但功能欠佳。结论针对不同程度的虎口挛缩,采用不同皮瓣修复及肌、骨骼动力重建,是治疗虎口挛缩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虎口 挛缩 修复
下载PDF
应用外固定延长技术治疗虎口挛缩的护理 被引量:1
8
作者 蔡秀萍 尹芳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02-1103,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外固定延长技术治疗虎口挛缩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31例因中、重度虎口挛缩而采用外固定延长技术治疗的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 31例患者中有1例出现针道感染,1例在外固定延长过程中出现虎口皮肤发白,毛细血... 目的探讨应用外固定延长技术治疗虎口挛缩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31例因中、重度虎口挛缩而采用外固定延长技术治疗的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 31例患者中有1例出现针道感染,1例在外固定延长过程中出现虎口皮肤发白,毛细血管反应减弱,经及时处理后不适症状缓解,均痊愈出院。结论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手术成功的必要保障,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及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架 虎口挛缩 护理
下载PDF
虎口撑开器加皮瓣移植修复重度虎口挛缩 被引量:5
9
作者 贺文楠 蒋振刚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0年第2期160-162,共3页
目的:总结自制虎口撑开器加皮瓣移植对重度虎口挛缩的治疗作用,探讨综合治疗的重要性。方法:2002年6月-2008年6月,37例虎口重度挛缩粘连松解后用撑开器固定,用各种带蒂或游离皮瓣移植,术后注重康复治疗。以物理测量评价疗效,对数据进行... 目的:总结自制虎口撑开器加皮瓣移植对重度虎口挛缩的治疗作用,探讨综合治疗的重要性。方法:2002年6月-2008年6月,37例虎口重度挛缩粘连松解后用撑开器固定,用各种带蒂或游离皮瓣移植,术后注重康复治疗。以物理测量评价疗效,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7例皮瓣完全成活,术后随访6-12月,6月时测量虎口角平均增加32-65°,虎口宽度平均增加30-55mm。结论:虎口撑开器加皮瓣移植可有效开大虎口,综合治疗可以预防术后虎口再挛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撑开器 外科皮瓣 移植 虎口挛缩
下载PDF
应用自制克氏针外固定架治疗虎口挛缩
10
作者 姜洪涛 薛鑫鑫 付世杰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3年第3期326-328,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自制克氏针外固定架治疗虎口挛缩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015年8月-2021年7月,使用自制克氏针外固定架治疗虎口挛缩20例,均有完整随访资料。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桡动脉鼻烟窝穿支皮瓣等方法修复虎口缺损后,在第1、2掌骨... 目的探讨应用自制克氏针外固定架治疗虎口挛缩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015年8月-2021年7月,使用自制克氏针外固定架治疗虎口挛缩20例,均有完整随访资料。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桡动脉鼻烟窝穿支皮瓣等方法修复虎口缺损后,在第1、2掌骨颈附近打入直径1.5 mm克氏针,并自制克氏针横梁,撑开虎口,弯曲克氏针端固定,依需要上下滑动横梁,调节虎口开大角度,固定4~6周后拆除。结果2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个月。拇指活动范围均明显增加,功能明显改善。结论使用自制克氏针外固定架配合皮瓣等方案治疗虎口挛缩,方法简单,经济实惠,治疗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口挛缩 克氏针 外固定架 治疗
下载PDF
37例重度虎口挛缩的外科治疗经验
11
作者 卢忠存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2期144-146,共3页
目的:总结研究37例重度虎口挛缩的外科手术经验。方法:对符合标准的37例重度虎口挛缩合并拇指对掌功能障碍患者在进行虎口周围瘢痕组织和粘连带切除术后,于环指指浅屈肌腱实施转位重建拇外展功能,观察手术疗效。结果:术后对患者进行... 目的:总结研究37例重度虎口挛缩的外科手术经验。方法:对符合标准的37例重度虎口挛缩合并拇指对掌功能障碍患者在进行虎口周围瘢痕组织和粘连带切除术后,于环指指浅屈肌腱实施转位重建拇外展功能,观察手术疗效。结果: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期为6~12个月,术后37例患者虎口角度平均可以增大60°,虎口的宽度平均可以增长40 mm,手术能较好的恢复拇指外展对掌功能。结论:研究表明,外科手术治疗重度虎口挛缩,可在解除虎口挛缩的同时实施拇外展功能重建,手术能使虎口开大以及对掌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虎口挛缩 外科手术 疗效
下载PDF
基于爬虫技术和语义分析的网络舆情采集系统设计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瑞丹 朱旭 《电子设计工程》 2021年第14期56-60,共5页
为满足当前高校学生舆情监督的工作需要,针对传统网络舆情采集系统的舆情信息采集效率低下、质量差等问题,设计和开发了一套基于爬虫技术与语义分析的网络舆情采集系统。该系统通过主题网络爬虫对互联网上感兴趣的资源数据进行爬取,同... 为满足当前高校学生舆情监督的工作需要,针对传统网络舆情采集系统的舆情信息采集效率低下、质量差等问题,设计和开发了一套基于爬虫技术与语义分析的网络舆情采集系统。该系统通过主题网络爬虫对互联网上感兴趣的资源数据进行爬取,同时利用语义分析中的向量空间模型(VSM)算法对采集到的网页数据进行进一步过滤,充分保证所采集到的舆情数据的质量。系统的各项性能试验测试结果表明,文中所设计的系统能够按照用户需求在保证效率和质量的情况下,较好地完成互联网舆情信息采集,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爬虫 广度优先搜索 语义分析 向量空间模型 舆情采集
下载PDF
游离穿支皮瓣修复虎口创面缺损与挛缩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俊 陈贝 +6 位作者 王新平 何雨生 刘小仁 胡明山 李承杰 曾冬莲 刘其兴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9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游离穿支皮瓣修复虎口区皮肤软组织缺损或挛缩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4年5月-2017年1月收治的14例虎口区皮肤缺损或挛缩,采取游离穿支皮瓣修复。对缺损较大的7例,选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其余4例选用臂外侧、3例选用足底内侧... 目的探讨游离穿支皮瓣修复虎口区皮肤软组织缺损或挛缩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4年5月-2017年1月收治的14例虎口区皮肤缺损或挛缩,采取游离穿支皮瓣修复。对缺损较大的7例,选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其余4例选用臂外侧、3例选用足底内侧穿支皮瓣修复。全部病例随访6个月~3年,评价修复的虎口功能与外形。结果 13例皮瓣顺利成活,创面Ⅰ期修复;1例急诊修复出现感染,经过换药,Ⅱ期愈合。结论穿支皮瓣修复虎口缺损与挛缩,外形良好,功能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口 皮肤缺损 挛缩 游离穿支皮瓣 修复
下载PDF
游离足背皮瓣急诊修复虎口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3
14
作者 蔡正强 郑仲谋 +1 位作者 庞俏强 吴伟炽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7年第1期78-79,82,共3页
目的 探讨应用足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虎口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4月-2015年5月,收治虎口皮肤软组织缺损12例,采用足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切取皮瓣面积为3.6 cm×6.6 cm^5.5 cm×7.5 cm,术后定期随访,总结修复虎口... 目的 探讨应用足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虎口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4月-2015年5月,收治虎口皮肤软组织缺损12例,采用足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切取皮瓣面积为3.6 cm×6.6 cm^5.5 cm×7.5 cm,术后定期随访,总结修复虎口的外观与功能情况.结果 术后12例皮瓣全部成活,虎口饱满,外观、色泽接近正常,无继发挛缩.术后随访8~14个月,虎口角平均(89.62±2.33)°,虎口宽度平均(5.73±1.01)cm,拇指对掌、内收、外展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应用足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虎口皮肤软组织缺损,术后虎口外观、质地及功能均恢复满意,供区位置隐蔽,临床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口 足背皮瓣 游离移植 显微外科技术
下载PDF
“泳裤供区”的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手背侧及虎口区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15
作者 晏桂明 王小立 +3 位作者 刘宏国 罗彬 吴利军 黄东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9年第2期171-173,共3页
目的建立"泳裤供区"理念,选取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手背侧及虎口区缺损,总结这一理念的优势。方法选取身体隐蔽部位的髂腹股沟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背侧和虎口区组织缺损18例,缺损面积为3.0 cm×2.0 cm^17.0 cm×9.0 cm。结... 目的建立"泳裤供区"理念,选取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手背侧及虎口区缺损,总结这一理念的优势。方法选取身体隐蔽部位的髂腹股沟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背侧和虎口区组织缺损18例,缺损面积为3.0 cm×2.0 cm^17.0 cm×9.0 cm。结果 1例皮瓣于术后10 d出现边缘宽约1.0 cm坏死,经清创缝合及伤口换药后愈合,其余17例皮瓣成活良好。术后随访8~24个月,平均9个月。皮瓣厚度适当,不臃肿,色泽及质地良好,无溃疡。根据手部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15例,良3例。髂腹股沟供区瘢痕隐蔽,穿着泳裤即可遮挡。结论应用游离髂腹股沟皮瓣移植修复手背侧和虎口区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满意,供区瘢痕隐蔽,符合"泳裤供区"理念,是临床上修复手背侧和虎口区缺损的较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腹股沟皮瓣 手部背侧 虎口 皮肤缺损
下载PDF
游离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虎口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贤杰 《临床骨科杂志》 2018年第3期377-378,共2页
2013年12月~2016年8月,我科应用游离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16例虎口软组织缺损患者,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关键词 穿支皮瓣 虎口 软组织缺损 手损伤
下载PDF
示、中指近节背侧蝶形筋膜皮瓣治疗虎口瘢痕挛缩(附12例报告)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青 《河北医学》 CAS 2003年第5期423-424,共2页
目的 :本文介绍了示、中指近节背侧蝶形筋膜皮瓣治疗虎口瘢痕挛缩的手术方法及其适应症。方法 :与其他方法相较 ,认为示、中指近节背侧蝶形筋膜皮瓣治疗虎口瘢痕挛缩具有治疗时间短 ,血供充足皮瓣易于成活 ,可携带桡神经浅支移位 ,使皮... 目的 :本文介绍了示、中指近节背侧蝶形筋膜皮瓣治疗虎口瘢痕挛缩的手术方法及其适应症。方法 :与其他方法相较 ,认为示、中指近节背侧蝶形筋膜皮瓣治疗虎口瘢痕挛缩具有治疗时间短 ,血供充足皮瓣易于成活 ,可携带桡神经浅支移位 ,使皮瓣有感觉神经支配 ,且皮瓣外观漂亮。结果与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指近节背侧蝶形筋膜皮瓣 治疗 虎口瘢痕挛缩 示指近节背侧蝶形筋膜皮瓣
下载PDF
迷你Ilizanov外固定架治疗虎口挛缩 被引量:2
18
作者 樊川 王红胜 +1 位作者 袁海平 袁勇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2年第3期357-359,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迷你Ilizanov外固定架治疗虎口挛缩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20年1月采用迷你Ilizanov外固定架治疗虎口挛缩23例,术后第2天开始调整装置,缓慢撑开虎口,矫正虎口挛缩。结果23例均获3~12个月随访,平均6个月,虎口挛缩明显... 目的探讨应用迷你Ilizanov外固定架治疗虎口挛缩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20年1月采用迷你Ilizanov外固定架治疗虎口挛缩23例,术后第2天开始调整装置,缓慢撑开虎口,矫正虎口挛缩。结果23例均获3~12个月随访,平均6个月,虎口挛缩明显改善。按侯书健等的虎口恢复评定标准评价功能:优19例,良3例,中1例。其中2例虎口开大速度过快,出现血流受阻及疼痛加重,减缓速度后恢复;3例出现针道周围皮肤红肿,给予清创换药后愈合。结论使用迷你Ilizanov外固定架可以有效地治疗虎口挛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架 虎口 治疗效果 挛缩
下载PDF
应用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治疗虎口挛缩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刚 《中外医疗》 2014年第21期73-74,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治疗虎口挛缩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自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34例虎口挛缩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治疗。结果34例虎口挛缩患者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1年,优... 目的:探讨应用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治疗虎口挛缩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自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34例虎口挛缩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治疗。结果34例虎口挛缩患者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1年,优良率达85.3%;治疗后患者虎口宽度和虎口角度分别为(44.5±1.5)mm,(84.5±1.0)°,优于治疗前的(17.5±1.0)mm,(18.5±2.0)°(P〈0.05)。结论应用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能有效治疗虎口挛缩,皮瓣成活率高,患者手功能恢复情况良好,但同时还应当注意做好虎口挛缩复发因素的早期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 虎口挛缩 修复 功能锻炼
下载PDF
一种烧伤后防虎口畸形改进型矫形器的设计与应用
20
作者 晏娜 许翠玲 +1 位作者 黄蓉蓉 杨娟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0年第6期103-105,共3页
目的:设计一种用于预防手部烧伤患者虎口疤痕挛缩的改进型矫形器。方法:改进型虎口矫形器主要由食指顶板、拇指顶板、轴座及微型气缸等组成。微型气缸的左、右两端分别为固定端和动力输出端,固定端上活动连接有一可用于调节角度的转动... 目的:设计一种用于预防手部烧伤患者虎口疤痕挛缩的改进型矫形器。方法:改进型虎口矫形器主要由食指顶板、拇指顶板、轴座及微型气缸等组成。微型气缸的左、右两端分别为固定端和动力输出端,固定端上活动连接有一可用于调节角度的转动调节装置,与拇指顶板活动连接;动力输出端连接食指顶板;微型缸体为透明缸体,且缸体的外表面设有刻度表。结果:改进型虎口矫形器实现了患者自身进行主动或被动的伸缩锻炼,规范统一了治疗操作标准,减轻了内部组织的粘连,避免了挛缩的发生,在预防虎口畸形方面比传统矫形器效果更加明显。结论:改进型虎口矫形器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在实际临床使用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部烧伤 虎口畸形 矫形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