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脏腑背俞主治与足太阳膀胱经之关系
被引量:
23
1
作者
贾杰
赵京生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14-416,共3页
目的:探讨脏腑背俞穴主治与足太阳膀胱经的关系。方法:通过分析背俞穴及其主治的由来,背俞与标本、气街理论的关系以及背俞所反映的腧穴主治的部位特点,探讨脏腑背俞主治与足太阳膀胱经的关系。结果:背俞作为足太阳经循行线上的一组腧穴...
目的:探讨脏腑背俞穴主治与足太阳膀胱经的关系。方法:通过分析背俞穴及其主治的由来,背俞与标本、气街理论的关系以及背俞所反映的腧穴主治的部位特点,探讨脏腑背俞主治与足太阳膀胱经的关系。结果:背俞作为足太阳经循行线上的一组腧穴,其主治病症未见该经的经脉病候,从十二经脉理论很难解释。而标本、气街理论,腧穴主治部位特点与主治的关系,以及因腧穴归经而出现的经脉分支等,有助于解释背俞主治五脏六腑病症的原因。结论:腧穴主治与经脉病候、经脉循行之间的关系不能简单地以《灵枢·经脉》而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
背俞
腧穴学
经络研究
膀胱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针刺背俞穴为主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观察
被引量:
8
2
作者
黄凡
刘悦
+3 位作者
姚国新
周飞雄
王小寅
杨栋
《上海针灸杂志》
2008年第10期4-7,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背俞穴为主与常规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瘀血阻络证)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单盲对照试验方法分为背俞穴组(A组)、常规针刺对照组(B组)、非穴位针刺组(C组),每组40例。疗程4星期。观察三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
目的观察针刺背俞穴为主与常规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瘀血阻络证)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单盲对照试验方法分为背俞穴组(A组)、常规针刺对照组(B组)、非穴位针刺组(C组),每组40例。疗程4星期。观察三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记分)、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三组治疗后各观察指标均有改善,A组中医证候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疗效总有效率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中医证候积分及神经功能积分降低值、Barthel指数记分提高、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针刺背俞穴为主治疗能明显改善中风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对于常规针刺治疗及非穴位针刺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穴
背俞
针刺疗法
瘀血阻络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针灸治疗不寐取穴规律文献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赵树明
赵越
王洪峰
《吉林中医药》
2017年第1期9-13,共5页
运用统计学技术和数据挖掘方法分析现代针灸治疗不寐文献的临床选穴特点和配伍规律,采用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结合的方式对超星独秀、超星移动图书馆、金字塔医学在线图书、吉林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平台等文献库收集的2006-2016年针灸治...
运用统计学技术和数据挖掘方法分析现代针灸治疗不寐文献的临床选穴特点和配伍规律,采用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结合的方式对超星独秀、超星移动图书馆、金字塔医学在线图书、吉林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平台等文献库收集的2006-2016年针灸治疗不寐的著作类文献进行文献检索,分析针灸治疗不寐的针灸处方,并对其频次、归经、所在部位及规律谱进行统计分析。经统计57本著作文献中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应用腧穴频次最多的依次为百会、神门,经脉以督脉、足太阴脾经为主,部位以头面颈项和上肢部为主,特定穴以五输穴、原穴、络穴为主,规律谱中以百会和神门穴配伍使用最常见。局部取穴循经取穴与按部位取穴以及辨证取穴有机结合,重视特定穴的选用是临床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不寐
数据挖掘
腧穴
配伍规律
五输
原穴
百会
神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五输穴向心排列与《灵枢·经脉》中经脉循行方向相悖
被引量:
4
4
作者
曹昺焱
饶毅
+1 位作者
肖京
陈卓
《针灸临床杂志》
2020年第8期1-4,共4页
本研究探讨了五输穴按向心方向排列走行和《灵枢·经脉》所载的十二经脉按半向心、半离心方向走向之间的悖论。首先论述了古代医家对此的解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目前针对经脉全向心循行和半向心、半离心循行之间的悖论尚不存在一种...
本研究探讨了五输穴按向心方向排列走行和《灵枢·经脉》所载的十二经脉按半向心、半离心方向走向之间的悖论。首先论述了古代医家对此的解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目前针对经脉全向心循行和半向心、半离心循行之间的悖论尚不存在一种完美的解释。因为两种经络循行体系各有独特的临床指导价值。两种循行体系都是传统中医思想的有效传承媒介,不宜整合兼并。针灸从业者应同时学习两种体系,以对传统针灸理论有更深入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输穴
向心排列
经脉循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腹痛的“同功穴”分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赵晋莹
王富春
《吉林中医药》
2015年第7期649-651,664,共4页
目的分析和整理现代针灸教材中主治腹痛的腧穴,优选治疗腹痛的"同功穴"规律谱。方法通过网络和人工检索等多种途径,检索出针灸教材中主治腹痛的腧穴,对其进行归经、部位、频次和规律谱分析。将规律谱与《腧穴主治·国家标准GB/T 3...
目的分析和整理现代针灸教材中主治腹痛的腧穴,优选治疗腹痛的"同功穴"规律谱。方法通过网络和人工检索等多种途径,检索出针灸教材中主治腹痛的腧穴,对其进行归经、部位、频次和规律谱分析。将规律谱与《腧穴主治·国家标准GB/T 30233-2013》对比分析。结果通过文献查询,27部针灸教材中主治腹痛的腧穴共有123个。出现频次在26-22(96.29%-81.48%)的腧穴有36个,定为1级谱;出现频次在21-5(77.77%-18.51%)的腧穴有38个,定为2级谱;出现频次在4-1(14.81%-3.70%)的腧穴有49个,定为3级谱。从归经上看,膀胱经腧穴居多,占腧穴总数的18.69%,足阳明其次,占腧穴总数的16.26%。从部位上看,胸腹部腧穴居多,占腧穴总数的37.39%。从规律谱上看,《腧穴主治·国家标准GB/T 30233-2013》中主治腹痛的同功穴有60个,其中有28个腧穴在1级谱中,占77.77%,有21个腧穴在2级谱中,占55.26%,有6个腧穴在3级谱中,占12.24%。结论 27部针灸教材中主治腹痛的"同功穴"与《腧穴主治·国家标准GB/T 30233-2013》中主治腹痛的腧穴高度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痛
针灸教材
同功穴
腧穴
归经
部位
规律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督脉动留针加五脏俞动留罐治疗焦虑性失眠临床观察
被引量:
1
6
作者
郑熙圆
金红
+3 位作者
孙振
陈颖
张琪
张敏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年第14期80-82,共3页
目的观察督脉动留针、五脏俞动留罐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口服治疗焦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进行科学分析和判定,为临床治疗焦虑性失眠提供可行方法。方法选取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临床中心及心理科门诊确诊为焦虑性失眠的6...
目的观察督脉动留针、五脏俞动留罐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口服治疗焦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进行科学分析和判定,为临床治疗焦虑性失眠提供可行方法。方法选取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临床中心及心理科门诊确诊为焦虑性失眠的60例患者,按先后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督脉动留针配合五脏俞动留罐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口服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口服,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匹兹堡睡眠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及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进行疗效评定,观察量表减分率和临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26/30)优于对照组的80.0%(24/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SQI评分、HAMA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睡眠总时间和睡眠效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督脉动留针加五脏俞动留罐治疗能有效提高临床抗抑郁焦虑药物的临床疗效,改善焦虑患者伴发的失眠症状,可以作为临床推广的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性失眠
动留针
动留罐
五脏俞穴
督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同一经穴左右主治不同初探
7
作者
黄利民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1-3,共3页
根据有关文献记载,从穴位与内部脏器相应的认识出发,列举古今临床上区别应用的实例,及近代应用穴位诊断疾病方面的资料,提出位于胸腹腰背部的左右同名经穴由于相应内部脏器不同,主治病症也不完全相同,因而临床应区别使用的见解。
关键词
十二经穴
主治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素问》“水俞五十七处”初探
8
作者
徐先鹏
吉青杰
苏苏
《四川中医》
2020年第4期27-30,共4页
"水俞五十七处"是《黄帝内经》提出治疗水病的一组针灸成方。本文通过对《黄帝内经》的分析,发现"水俞五十七处"理论来源包括气街、标本、背俞、冲脉等理论;而"水俞五十七处"证治则包括风水、肤胀和鼓胀...
"水俞五十七处"是《黄帝内经》提出治疗水病的一组针灸成方。本文通过对《黄帝内经》的分析,发现"水俞五十七处"理论来源包括气街、标本、背俞、冲脉等理论;而"水俞五十七处"证治则包括风水、肤胀和鼓胀。笔者认为"水俞五十七处"是《内经》时期对于水病治疗方法的系统总结,对我们认识理解针灸组方原则,研究腧穴配伍规律,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俞五十七处
气街
背俞
冲脉
风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时辰电针十二经五输穴与内关穴对正常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8
9
作者
李磊
任璐蓓
+2 位作者
刘世敏
余双才
李继文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28-31,共4页
采用 6× 6拉丁方设计。按十二经脉分为 12个实验组 ,分别在戌时 ( 2 0∶0 0 )、子时 ( 0 0∶0 0 )、寅时 ( 0 4∶0 0 )、辰时 ( 0 8∶0 0 )、午时 ( 12∶0 0 )、申时 ( 16∶0 0 )电针正常青年人的十二经五输穴与内关穴。结果发现 ...
采用 6× 6拉丁方设计。按十二经脉分为 12个实验组 ,分别在戌时 ( 2 0∶0 0 )、子时 ( 0 0∶0 0 )、寅时 ( 0 4∶0 0 )、辰时 ( 0 8∶0 0 )、午时 ( 12∶0 0 )、申时 ( 16∶0 0 )电针正常青年人的十二经五输穴与内关穴。结果发现 :⑴针刺后对正常青年人免疫功能影响的差异不明显 ,只有针刺前的RFIR在大肠经的阳溪穴与其他穴位之间、针刺前后RFIR差值在胃经的陷谷穴与内关穴之间、针刺后的RFER在三焦经组不同穴位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意义 (均P <0 0 5 )。⑵不同时辰电针十二经五输穴与内关穴可使正常青年人的免疫功能发生不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辰
电针
十二经
五输穴
内关穴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下合穴概念术语研究
被引量:
8
10
作者
赵京生
史欣德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35-1037,共3页
足阳脉主治腑病六穴,古称"合",今称"下合穴",皆与五输穴之合相混。为清晰认识下合穴概念、规范术语名称,经系统考查有关古代文献、现代统编教材及辞书,分析其本义与释义,认为"下合穴"的术语名称不妥,定...
足阳脉主治腑病六穴,古称"合",今称"下合穴",皆与五输穴之合相混。为清晰认识下合穴概念、规范术语名称,经系统考查有关古代文献、现代统编教材及辞书,分析其本义与释义,认为"下合穴"的术语名称不妥,定义不准,概念欠清;《内经》以五输穴之"合"称之,实无专名;二"合"之义不同。提出术语名称或改为"六腑下腧",或重新定义而姑且用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合
穴
五输
经脉
腧穴
原文传递
题名
脏腑背俞主治与足太阳膀胱经之关系
被引量:
23
1
作者
贾杰
赵京生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出处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14-416,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脏腑背俞穴主治与足太阳膀胱经的关系。方法:通过分析背俞穴及其主治的由来,背俞与标本、气街理论的关系以及背俞所反映的腧穴主治的部位特点,探讨脏腑背俞主治与足太阳膀胱经的关系。结果:背俞作为足太阳经循行线上的一组腧穴,其主治病症未见该经的经脉病候,从十二经脉理论很难解释。而标本、气街理论,腧穴主治部位特点与主治的关系,以及因腧穴归经而出现的经脉分支等,有助于解释背俞主治五脏六腑病症的原因。结论:腧穴主治与经脉病候、经脉循行之间的关系不能简单地以《灵枢·经脉》而论。
关键词
穴
背俞
腧穴学
经络研究
膀胱经
Keywords
points
, Back
shu
Acupoint Seience
Research on Meridians
Bladder Channel
分类号
R224.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针刺背俞穴为主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观察
被引量:
8
2
作者
黄凡
刘悦
姚国新
周飞雄
王小寅
杨栋
机构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
出处
《上海针灸杂志》
2008年第10期4-7,共4页
文摘
目的观察针刺背俞穴为主与常规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瘀血阻络证)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单盲对照试验方法分为背俞穴组(A组)、常规针刺对照组(B组)、非穴位针刺组(C组),每组40例。疗程4星期。观察三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记分)、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三组治疗后各观察指标均有改善,A组中医证候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疗效总有效率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中医证候积分及神经功能积分降低值、Barthel指数记分提高、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针刺背俞穴为主治疗能明显改善中风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对于常规针刺治疗及非穴位针刺效果更明显。
关键词
中风
穴
背俞
针刺疗法
瘀血阻络证
Keywords
Stroke
Point, Back-
shu
Acupuncture
Obstruction
of
channels
by stagnant blood
分类号
R246.6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针灸治疗不寐取穴规律文献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赵树明
赵越
王洪峰
机构
长春中医药大学
出处
《吉林中医药》
2017年第1期9-13,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4CB543100)
文摘
运用统计学技术和数据挖掘方法分析现代针灸治疗不寐文献的临床选穴特点和配伍规律,采用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结合的方式对超星独秀、超星移动图书馆、金字塔医学在线图书、吉林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平台等文献库收集的2006-2016年针灸治疗不寐的著作类文献进行文献检索,分析针灸治疗不寐的针灸处方,并对其频次、归经、所在部位及规律谱进行统计分析。经统计57本著作文献中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应用腧穴频次最多的依次为百会、神门,经脉以督脉、足太阴脾经为主,部位以头面颈项和上肢部为主,特定穴以五输穴、原穴、络穴为主,规律谱中以百会和神门穴配伍使用最常见。局部取穴循经取穴与按部位取穴以及辨证取穴有机结合,重视特定穴的选用是临床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
针灸
不寐
数据挖掘
腧穴
配伍规律
五输
原穴
百会
神门
Keywords
acupuncture
insomnia
data mining
acu
points
compatible
regular
ity
five
shu
points
source point
Point,GV20(Baihui)
Point,HT79(Shenmen)
分类号
R256.23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五输穴向心排列与《灵枢·经脉》中经脉循行方向相悖
被引量:
4
4
作者
曹昺焱
饶毅
肖京
陈卓
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出处
《针灸临床杂志》
2020年第8期1-4,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编号:81703928,81704192。
文摘
本研究探讨了五输穴按向心方向排列走行和《灵枢·经脉》所载的十二经脉按半向心、半离心方向走向之间的悖论。首先论述了古代医家对此的解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目前针对经脉全向心循行和半向心、半离心循行之间的悖论尚不存在一种完美的解释。因为两种经络循行体系各有独特的临床指导价值。两种循行体系都是传统中医思想的有效传承媒介,不宜整合兼并。针灸从业者应同时学习两种体系,以对传统针灸理论有更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
五输穴
向心排列
经脉循行
Keywords
five
-
shu
points
Centripetal arrangement
Running courses
of
channels
分类号
R224.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腹痛的“同功穴”分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赵晋莹
王富春
机构
长春中医药大学
出处
《吉林中医药》
2015年第7期649-651,664,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4CB543100)
文摘
目的分析和整理现代针灸教材中主治腹痛的腧穴,优选治疗腹痛的"同功穴"规律谱。方法通过网络和人工检索等多种途径,检索出针灸教材中主治腹痛的腧穴,对其进行归经、部位、频次和规律谱分析。将规律谱与《腧穴主治·国家标准GB/T 30233-2013》对比分析。结果通过文献查询,27部针灸教材中主治腹痛的腧穴共有123个。出现频次在26-22(96.29%-81.48%)的腧穴有36个,定为1级谱;出现频次在21-5(77.77%-18.51%)的腧穴有38个,定为2级谱;出现频次在4-1(14.81%-3.70%)的腧穴有49个,定为3级谱。从归经上看,膀胱经腧穴居多,占腧穴总数的18.69%,足阳明其次,占腧穴总数的16.26%。从部位上看,胸腹部腧穴居多,占腧穴总数的37.39%。从规律谱上看,《腧穴主治·国家标准GB/T 30233-2013》中主治腹痛的同功穴有60个,其中有28个腧穴在1级谱中,占77.77%,有21个腧穴在2级谱中,占55.26%,有6个腧穴在3级谱中,占12.24%。结论 27部针灸教材中主治腹痛的"同功穴"与《腧穴主治·国家标准GB/T 30233-2013》中主治腹痛的腧穴高度一致。
关键词
腹痛
针灸教材
同功穴
腧穴
归经
部位
规律谱
Keywords
abdominal pain
acupuncture teaching material
"analogous point"
shu
point
channel tropism
position
rule spectrum
分类号
R256.33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督脉动留针加五脏俞动留罐治疗焦虑性失眠临床观察
被引量:
1
6
作者
郑熙圆
金红
孙振
陈颖
张琪
张敏
机构
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临床中心
出处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年第14期80-82,共3页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临床特色技术传承骨干人才培训项目【No.100004001101】
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No.2018075】。
文摘
目的观察督脉动留针、五脏俞动留罐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口服治疗焦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进行科学分析和判定,为临床治疗焦虑性失眠提供可行方法。方法选取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临床中心及心理科门诊确诊为焦虑性失眠的60例患者,按先后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督脉动留针配合五脏俞动留罐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口服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口服,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匹兹堡睡眠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及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进行疗效评定,观察量表减分率和临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26/30)优于对照组的80.0%(24/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SQI评分、HAMA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睡眠总时间和睡眠效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督脉动留针加五脏俞动留罐治疗能有效提高临床抗抑郁焦虑药物的临床疗效,改善焦虑患者伴发的失眠症状,可以作为临床推广的项目。
关键词
焦虑性失眠
动留针
动留罐
五脏俞穴
督脉
Keywords
anxiety insomnia
moving retention needle
moving retention cup
five
zang viscera
shu
point
governor channel
分类号
R246.6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同一经穴左右主治不同初探
7
作者
黄利民
机构
云南中医学院
出处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1-3,共3页
文摘
根据有关文献记载,从穴位与内部脏器相应的认识出发,列举古今临床上区别应用的实例,及近代应用穴位诊断疾病方面的资料,提出位于胸腹腰背部的左右同名经穴由于相应内部脏器不同,主治病症也不完全相同,因而临床应区别使用的见解。
关键词
十二经穴
主治症
Keywords
Acupuncture
points
on
twelve
regular
channels
Indication
分类号
R245.9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素问》“水俞五十七处”初探
8
作者
徐先鹏
吉青杰
苏苏
机构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出处
《四川中医》
2020年第4期27-30,共4页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2014)20号]。
文摘
"水俞五十七处"是《黄帝内经》提出治疗水病的一组针灸成方。本文通过对《黄帝内经》的分析,发现"水俞五十七处"理论来源包括气街、标本、背俞、冲脉等理论;而"水俞五十七处"证治则包括风水、肤胀和鼓胀。笔者认为"水俞五十七处"是《内经》时期对于水病治疗方法的系统总结,对我们认识理解针灸组方原则,研究腧穴配伍规律,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水俞五十七处
气街
背俞
冲脉
风水
Keywords
“
shu
i
shu
Fifty-Seven
points
”
Qijie
Back-
shu
points
Chong channel
Wind-water
分类号
R221.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时辰电针十二经五输穴与内关穴对正常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8
9
作者
李磊
任璐蓓
刘世敏
余双才
李继文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
出处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28-31,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课题号 :3 92 0 0 160
文摘
采用 6× 6拉丁方设计。按十二经脉分为 12个实验组 ,分别在戌时 ( 2 0∶0 0 )、子时 ( 0 0∶0 0 )、寅时 ( 0 4∶0 0 )、辰时 ( 0 8∶0 0 )、午时 ( 12∶0 0 )、申时 ( 16∶0 0 )电针正常青年人的十二经五输穴与内关穴。结果发现 :⑴针刺后对正常青年人免疫功能影响的差异不明显 ,只有针刺前的RFIR在大肠经的阳溪穴与其他穴位之间、针刺前后RFIR差值在胃经的陷谷穴与内关穴之间、针刺后的RFER在三焦经组不同穴位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意义 (均P <0 0 5 )。⑵不同时辰电针十二经五输穴与内关穴可使正常青年人的免疫功能发生不同变化。
关键词
时辰
电针
十二经
五输穴
内关穴
免疫功能
Keywords
Different time
Electro acupuncture
Neiguan
five shu points of twelve regular channels
Immune indices
分类号
R245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R229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下合穴概念术语研究
被引量:
8
10
作者
赵京生
史欣德
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
出处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35-1037,共3页
基金
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资助项目:2006 FY 220100
文摘
足阳脉主治腑病六穴,古称"合",今称"下合穴",皆与五输穴之合相混。为清晰认识下合穴概念、规范术语名称,经系统考查有关古代文献、现代统编教材及辞书,分析其本义与释义,认为"下合穴"的术语名称不妥,定义不准,概念欠清;《内经》以五输穴之"合"称之,实无专名;二"合"之义不同。提出术语名称或改为"六腑下腧",或重新定义而姑且用之。
关键词
下合
穴
五输
经脉
腧穴
Keywords
points
, Xiahe
points
,
five
shu
channels
Acupoint
分类号
R22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脏腑背俞主治与足太阳膀胱经之关系
贾杰
赵京生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2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针刺背俞穴为主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观察
黄凡
刘悦
姚国新
周飞雄
王小寅
杨栋
《上海针灸杂志》
2008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针灸治疗不寐取穴规律文献研究
赵树明
赵越
王洪峰
《吉林中医药》
2017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五输穴向心排列与《灵枢·经脉》中经脉循行方向相悖
曹昺焱
饶毅
肖京
陈卓
《针灸临床杂志》
2020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腹痛的“同功穴”分析
赵晋莹
王富春
《吉林中医药》
201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督脉动留针加五脏俞动留罐治疗焦虑性失眠临床观察
郑熙圆
金红
孙振
陈颖
张琪
张敏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同一经穴左右主治不同初探
黄利民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199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素问》“水俞五十七处”初探
徐先鹏
吉青杰
苏苏
《四川中医》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不同时辰电针十二经五输穴与内关穴对正常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李磊
任璐蓓
刘世敏
余双才
李继文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
8
原文传递
10
下合穴概念术语研究
赵京生
史欣德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8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