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9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cupuncture on back-shu points of five zang for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A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 被引量:7
1
作者 San-san CHEN Ran LIU +4 位作者 Bin WU Sheng CHEN Fang GUO Xiao-lin XUE Jun WANG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CSCD 2018年第4期237-241,309-310,共6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back-shu points of five zang in treating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Methods: Sixty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In 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back-shu points of five zang in treating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Methods: Sixty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In treatment group,the back-shu points of five zang organs were adopted for acupuncture. Shènshū(肾俞 BL23) was perpendicularly needled 15-30 mm in depth. The rest of the selected points were inserted obliquely 15-30 mm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spine with even method of lifting-thrusting and twisting-twirling, 10 s for each acupoint. In control group, the acupoints were approximately 1.5-2 cm away outward from the back-shu points of five zang organs(about on the middle of the two sidelines of the bladder meridian of foottaiyang) and the points from the bladder meridian of foot-taiyang were excluded. Acupoints were needled6-9 mm in depth, and deqi was not required, without any manipulation. The treatments were carried out twice a week for twenty minutes each time, a total of eight treatments were given.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for CFS was evaluated through the Fatigue Scale-14(FS-14) and the 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 after treatment.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6.67%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53.33% in the control group(P<0.01). In treatment group, FS-14 total scores, somatic fatigue scores, and mental fatigue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an before treatment(all P<0.01). In control group, FS-14 total scores and somatic fatigue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both P<0.01). The improvement of FS-14 total scores, somatic fatigue scores, and mental fatigue score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1, P<0.05). After treatment, SCL-90 total scores and somatization, compulsion,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depression, anxiety, hostility, psychoticism, and other factors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the treatment group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P<0.01). In control group, the SCL-90 total scores and the scores of somatization, compulsion, hostility, and other factors after treatment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P< 0.01). The total scores of SCL-90 and somatization, compulsion,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depression, anxiety, psychoticism, and other factor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 0.01, P< 0.05).Conclusions: Acupuncture on back-shu points of five zang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omatic fatigue and mental fatigue of the patients, and at the same time improve their psychological status. Significant therapeutic effect was found on CF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acupuncture treatmen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atient’s somatic fatigue, mental fatigue and psychological stat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Back-shu points of five zang Acupuncture thrapy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
原文传递
浅议“五脏六腑皆令人不寐,非独心也” 被引量:3
2
作者 常学辉 张良芝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73,共3页
不寐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长期不寐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造成很大的影响,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同程度的隐患和危害。作者查阅古代医家文献及现代诸多学者论文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治疗不寐经验,提出“五脏六腑皆令人不寐... 不寐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长期不寐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造成很大的影响,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同程度的隐患和危害。作者查阅古代医家文献及现代诸多学者论文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治疗不寐经验,提出“五脏六腑皆令人不寐,非独心也”观点。文章分别从生理状态、病理变化、中医药治疗等方面就不寐与五脏六腑的管理进行论述,认为生理情况下人体各脏腑各司其职,互相协调,方可正常寤寐。病理情况下,各种因素引起五脏六腑功能失常,直接或间接导致心神不宁、心神失养,阴阳失交,从而产生不寐。因不寐的发病与五脏六腑均有密切联系,故概括为“五脏六腑皆令人不寐,非独心也”。通过探讨不寐与脏腑的关系,旨在拓宽临床不寐中医论治思路,为不寐的中医辨证论治开辟新思路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寐 五脏 六腑 辨治
下载PDF
基于“脾为之卫”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辨治思路
3
作者 张迪 张诗嘉 姜德友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935-941,共7页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以期为拓展溃疡性结肠炎的辨治思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对“脾为之卫”理论内涵的梳理,同时结合现代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的认识,探讨脾脏功能失常与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病机的相关...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以期为拓展溃疡性结肠炎的辨治思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对“脾为之卫”理论内涵的梳理,同时结合现代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的认识,探讨脾脏功能失常与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病机的相关性,并根据溃疡性结肠炎病程演变过程中病机的变化,具体论述分期辨治原则及方药。[结果]“脾失于卫”作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机关键,贯穿其各期而为病,故以“助脾复卫”为中心治则,对溃疡性结肠炎进行分期论治,活动期以消积化滞、理脾和卫为法,缓解期以调气疏郁、健脾行卫为法,恢复期以清养生肌、补脾固卫为法。[结论]运用“脾为之卫”理论有助于认识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与脾脏的密切关系,完善从脾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的分期证治法则及具体方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痢疾 脾为之卫 肠黏膜屏障 辨治思路 分期论治
下载PDF
从五脏论治干燥综合征
4
作者 汪悦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39-442,共4页
干燥综合征是全身性疾病,治疗要从整体出发,重视脏腑,尤其是五脏的辨治。早期应重在从肺胃治标为主,以润肺燥、清胃热为大法;中期多从肺脾论治,或养肺胃,或补脾土;后期多从肝肾论治,或滋肝肾,或温肾元。治肺以养阴润燥、宣肺布散为主,... 干燥综合征是全身性疾病,治疗要从整体出发,重视脏腑,尤其是五脏的辨治。早期应重在从肺胃治标为主,以润肺燥、清胃热为大法;中期多从肺脾论治,或养肺胃,或补脾土;后期多从肝肾论治,或滋肝肾,或温肾元。治肺以养阴润燥、宣肺布散为主,治脾宜补气健脾、气复津还,治肾补肾滋阴、资水生津,治肝当抑木清肝、疏肝活血,治心多以养心清火、宁神定志为法。该文旨在介绍从五脏论治干燥综合征的常用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治法 五脏 中草药疗法
下载PDF
全国名中医尤昭玲基于“以胞宫为中心的五脏一体观”诊治绝经前后诸证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紫娟 尤昭玲 +5 位作者 孙梦林 游卉 文乐兮 唐诗 邢艺璇 叶佳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54-59,共6页
绝经前后诸证对应西医学围绝经期综合征,或多种因素致卵巢功能衰竭而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表现的患者。全国名中医尤昭玲基于《黄帝内经》“五脏一体观”,提出“以胞宫为中心的五脏一体观”,认为“五脏失调”为绝经前后诸证的主要病机... 绝经前后诸证对应西医学围绝经期综合征,或多种因素致卵巢功能衰竭而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表现的患者。全国名中医尤昭玲基于《黄帝内经》“五脏一体观”,提出“以胞宫为中心的五脏一体观”,认为“五脏失调”为绝经前后诸证的主要病机,以“调和五脏”为治则,创制经验方更年方。以胞宫为中心,顺应胞宫藏泻有序的特点,绝经前分经期、排卵前、排卵后辨证施以耳穴辅助治疗,绝经后顺应胞宫藏而不泻的生理特性,辅以耳穴静养阴阳。分年龄配合药膳养巢煲或养生安神煲,临证中收获佳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昭玲 绝经前后诸证 围绝经期综合征 胞宫 五脏一体观 更年方 耳穴 药膳
下载PDF
基于五脏相关理论分期辨治慢性心衰 被引量:1
6
作者 辛宇咛 刘爱东 +4 位作者 刘迎辉 成光宇 李双娣 吕珊 韩蕙泽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2期149-153,共5页
慢性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至终末阶段的复杂综合征,其发生发展是各脏腑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医大师任继学教授、邓铁涛教授均倡导从五脏相关出发辨治慢性心衰,刘爱东教授总结多年临证经验,深入体会五脏相关理论与慢性心衰的科学内涵,探... 慢性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至终末阶段的复杂综合征,其发生发展是各脏腑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医大师任继学教授、邓铁涛教授均倡导从五脏相关出发辨治慢性心衰,刘爱东教授总结多年临证经验,深入体会五脏相关理论与慢性心衰的科学内涵,探讨在该理论指导下分期辨治慢性心衰。根据病程不同阶段,主要分为三期,Ⅰ期多以心气不足,肺气壅塞为主,Ⅱ期多见脾虚肺闭,心肝血瘀,而病至Ⅲ期多为五脏衰弱,虚实夹杂,并附医案一则详细阐释临证思路,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脏相关 慢性心衰 分期辨治
下载PDF
针刺五脏俞穴联合火针治疗心肾不交失眠疗效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唐泽荣 张世卿 赵计轩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6-179,共4页
目的探究联五脏俞穴合火针治疗心肾不交失眠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2年5月在该院传统疗法中心接受治疗的100例心肾不交失眠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取穴针刺,给予观察组患者... 目的探究联五脏俞穴合火针治疗心肾不交失眠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2年5月在该院传统疗法中心接受治疗的100例心肾不交失眠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取穴针刺,给予观察组患者针刺五脏俞穴与火针联合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睡眠质量评分、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和睡眠情况、心理状态及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睡眠情况均改善,且观察组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均改善,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睡眠情况分值均提高,且观察组更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心肾不交失眠患者针刺五脏俞穴与火针联合治疗,可增强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提高其睡眠质量,对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增强治疗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五脏俞穴 火针 心肾不交 失眠 疗效
下载PDF
从“五脏阳以竭”论内伤水肿 被引量:1
8
作者 朱益林 王壮壮 +1 位作者 邢荣荣 田露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68-271,共4页
《素问·汤液醪醴论》提出“内伤水肿”概念,此处内伤水肿的主要病机为“五脏阳以竭”,综合历代诸家注释及医理分析,解释有二:一则为五脏阳气衰竭,二则为五脏阳气阻遏。文章从五脏角度出发进行分析,认为与阳气衰竭相关的脏腑责之于... 《素问·汤液醪醴论》提出“内伤水肿”概念,此处内伤水肿的主要病机为“五脏阳以竭”,综合历代诸家注释及医理分析,解释有二:一则为五脏阳气衰竭,二则为五脏阳气阻遏。文章从五脏角度出发进行分析,认为与阳气衰竭相关的脏腑责之于心、肝、脾、肺、肾;与阳气阻遏相关的脏腑多为肝、脾、肺。治疗上强调以五脏为中心,根据病性虚实、病位所在择其具体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内伤水肿 五脏阳以竭
下载PDF
基于“五脏藏神”理论探析背俞穴治疗焦虑症的理论内涵
9
作者 张麒 张帅攀 +4 位作者 何佩 郭光昕 姚斐 房敏 陆萍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39-1143,共5页
焦虑症是以持续的紧张、担忧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为主要临床表现,《黄帝内经》关于“藏神”与“失神”的论述,发现五脏病变与情志失调共同作用引起焦虑,是焦虑症重要的病理基础。五脏神通过情志环路相互作用,形成对外界刺激的情绪和行为反... 焦虑症是以持续的紧张、担忧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为主要临床表现,《黄帝内经》关于“藏神”与“失神”的论述,发现五脏病变与情志失调共同作用引起焦虑,是焦虑症重要的病理基础。五脏神通过情志环路相互作用,形成对外界刺激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心神”被视为五脏神中的统帅,主导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而“脑神”则与记忆、视听觉等相关联,二者在调节人体精神活动中具有主次关系。本文基于“五脏藏神”理论探讨了背俞穴在治疗焦虑症中的应用和机制,认为刺激背俞穴调节五脏功能可能激活脊髓节段,产生神经体液调节影响自主神经系统,实现对焦虑症患者的身心共病特征的全面调节,达到抗焦虑样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脏藏神 焦虑症 情志失调 身心共病 背俞穴 五脏调神 抗焦虑 非药物疗法
下载PDF
基于形神理论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焦虑抑郁状态的五神脏病机 被引量:1
10
作者 付阳茜 韩旭 +1 位作者 梁硕 林芳冰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2期125-129,共5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属于胃癌的癌前疾病状态,是炎-癌转化的关口,近年来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又因恐癌心理引起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相关焦虑抑郁问题愈发明显,严重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五神脏”是在形神一体观指...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属于胃癌的癌前疾病状态,是炎-癌转化的关口,近年来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又因恐癌心理引起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相关焦虑抑郁问题愈发明显,严重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五神脏”是在形神一体观指导下从脏腑和神志整体辨治疾病的中医特色理论,对现代治疗心理症状和躯体症状并发的疾病具有参考和借鉴价值,在形神理论指导下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焦虑抑郁状态的五神脏发病机制,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神脏 形神一体观 慢性萎缩性胃炎 焦虑抑郁
下载PDF
从“五脏痹”理论探析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的病机及治疗
11
作者 卢姝妍 李桓 +1 位作者 杜萌萌 周全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44-1148,共5页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其症状常随损伤部位不同而表现各异,本病多累及肺、肾、消化、心血管等系统,其表现同中医“五脏痹”证候相似。本文以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多脏器受累与中医“五脏痹”症候的相...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其症状常随损伤部位不同而表现各异,本病多累及肺、肾、消化、心血管等系统,其表现同中医“五脏痹”证候相似。本文以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多脏器受累与中医“五脏痹”症候的相关性为基,根据各脏临床表现不同分别从“肺痹、肾痹、脾痹、肝痹、心痹”论治,体现了中医“以五脏为中心”的理论特点,并为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中医诊疗提供新的辨证思路和诊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脏痹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 整体观 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证候
下载PDF
基于“五脏络”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病机及治疗思路
12
作者 赵亚格 徐闪闪 +2 位作者 丁樱 王龙 郑肖庆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8期1091-1095,共5页
儿童过敏性紫癜的证候演变规律与络病的病机变化特点相吻合,且与心、肝、脾、肺、肾五脏的特性密不可分。近年来,脏络理论逐渐发展、完善,在本病中的独特优势愈发凸显,但系统论述尚缺乏。故从“五脏络”理论出发,查阅有关过敏性紫癜与... 儿童过敏性紫癜的证候演变规律与络病的病机变化特点相吻合,且与心、肝、脾、肺、肾五脏的特性密不可分。近年来,脏络理论逐渐发展、完善,在本病中的独特优势愈发凸显,但系统论述尚缺乏。故从“五脏络”理论出发,查阅有关过敏性紫癜与五脏络关系的论述及文献,探讨本病发生发展规律及辨证论治方法,为其机制研究开拓新的思路,为其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五脏络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络脉失和 络以通为用
下载PDF
基于脏腑功能与结构论中医学脾藏与解剖学脾脏不同
13
作者 黄一钦 尹秀平 +3 位作者 高艳 王义国 周宇航 张启明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6,共6页
关于中、西医学同名脏器“脾”的认识,历来学者们争议不断,难以形成统一的认识。本文以中医脾藏的功能为基础,以功能异常引发的症状作为中医学和西医学的连接点,以期阐明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医学脾藏与解剖学脾脏的内涵完全不同... 关于中、西医学同名脏器“脾”的认识,历来学者们争议不断,难以形成统一的认识。本文以中医脾藏的功能为基础,以功能异常引发的症状作为中医学和西医学的连接点,以期阐明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医学脾藏与解剖学脾脏的内涵完全不同,①中医学脾藏运化功能定位于消化系统功能,中医学脾藏统血功能定位于凝血、抗凝血系统功能,中医脾藏主肌肉功能定位于躯体运动系统功能;②解剖学脾脏的储血、调节血量功能可归属于中医肝藏的功能范畴,解剖学脾脏的造血功能可归属于中医肾藏的功能范畴,解剖学脾脏的免疫功能可归属于中医肾藏的功能范畴。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在今后的研究中可将脏腑功能、异常症状作为探讨中、西医学同名脏器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医五藏客观化研究的落脚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藏 脾脏 功能定位 功能性五藏
下载PDF
基于“五脏元真通畅”理论探讨贾立群教授防治老年肿瘤的经验
14
作者 叶懿祥 贾立群 +3 位作者 王钦 杨闪闪 陈冬梅 娄彦妮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7-542,共6页
“五脏元真通畅”是中医防治疾病的重要指导原则,其核心在于使五脏功能协调有序、经络通调畅达、气血阴阳平衡。贾立群教授认为老年肿瘤虚、痰、瘀、毒等病理过程与“五脏元真”密切相关,“五脏元真不足”是老年肿瘤发生的根本原因,“... “五脏元真通畅”是中医防治疾病的重要指导原则,其核心在于使五脏功能协调有序、经络通调畅达、气血阴阳平衡。贾立群教授认为老年肿瘤虚、痰、瘀、毒等病理过程与“五脏元真”密切相关,“五脏元真不足”是老年肿瘤发生的根本原因,“五脏元真失畅”为其发生的基本病机,治疗上应充五脏之元真,畅五脏之元真,并以五脏气血冲和,阴阳平衡为度。综合防治老年肿瘤,使“五脏元真”归于“通畅”的状态,才能“人即安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脏元真通畅 老年肿瘤 衰老微环境 肿瘤防治 贾立群教授 名医经验
下载PDF
从伏毒理论论治前列腺癌
15
作者 唐益文 蔡煜阳 +6 位作者 王雄 程鹏伃 周艳艳 魏永强 李铭 丁家森 高瞻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464-2467,共4页
国医大师周仲瑛提出伏毒理论,认为伏毒具有伏时不变、发时始显的特点。从病因病机来看,前列腺癌的发病可以是内外伏毒潜藏于人体,正气耗损,湿、痰、瘀等病理产物产生,复合为毒,骤起发病。此外,前列腺癌的致病特点、疾病特性均与伏毒隐... 国医大师周仲瑛提出伏毒理论,认为伏毒具有伏时不变、发时始显的特点。从病因病机来看,前列腺癌的发病可以是内外伏毒潜藏于人体,正气耗损,湿、痰、瘀等病理产物产生,复合为毒,骤起发病。此外,前列腺癌的致病特点、疾病特性均与伏毒隐伏、缠绵、暗耗、暴匿、杂合、多变的演变特征十分契合。治疗时应注重把握时机,分期论治辨标本,明确患者病情分期与伏毒性质,辨明外感伏毒与内生伏毒区别;同时中西联用、增效减毒,五脏同治、身心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毒 前列腺癌 病因病机 致病特点 扶正 祛毒 中西联用 五脏同治
下载PDF
李志刚教授治疗神志病针刺方案精粹
16
作者 吴国庆 汪子栋 +5 位作者 唐银杉 杨佳一 陶宜琳 王忠义 孟泽宇 李志刚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10期89-93,共5页
本研究介绍李志刚教授治疗神志病针刺方案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李志刚教授多年深耕于神志病的针刺疗法研究,基于中医神志体系研究,提出了用于治疗神志病的“通督启神”针法、“五脏神”针法、“五心”针法及神志病配穴体系并融合汇通... 本研究介绍李志刚教授治疗神志病针刺方案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李志刚教授多年深耕于神志病的针刺疗法研究,基于中医神志体系研究,提出了用于治疗神志病的“通督启神”针法、“五脏神”针法、“五心”针法及神志病配穴体系并融合汇通形成了一套用于治疗神志病的临床疗效显著的针刺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志病 针刺 通督启神针法 五脏神针法 五心针法
下载PDF
基于“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理论辨证论治特应性皮炎
17
作者 马婉婷 王清滢 +1 位作者 崔晗 宋艳丽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4期835-839,共5页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临床常见皮肤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患者常伴慢性湿疹,瘙痒剧烈,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已经被认为是一种系统性的身心疾病。文中基于《黄帝内经·灵枢·邪客》“心为五脏六...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临床常见皮肤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患者常伴慢性湿疹,瘙痒剧烈,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已经被认为是一种系统性的身心疾病。文中基于《黄帝内经·灵枢·邪客》“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中医理论为切入点,从心为火脏、心为血之主、心为神之居这三个方面探讨AD的病因病机,心的生理功能异常导致心火上炎、心血失养、心神失调,从而引起或加重AD相关症状、睡眠障碍等异常精神状态。基于此,AD从心论治,基于“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提出清心泻火、培土济水,养血活血、疏肝健脾,镇心安神、重镇止痒等治则治法,身心同治,多脏同调,形神兼顾,并举医案一隅,以期为中医药治疗AD拓宽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从心论治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下载PDF
中医学营卫辨证模型的内涵与逻辑管窥
18
作者 孙萌 叶放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459-2463,共5页
围绕中医辨证论治的思路与方法,《黄帝内经》寓有多重理论模型,后世医家对此各抒己见,逐渐形成六经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等理论模型。这些理论模型虽视角不同,探讨的病机内涵各异,但本质上却是针对相同或相似的病理状态做出的... 围绕中医辨证论治的思路与方法,《黄帝内经》寓有多重理论模型,后世医家对此各抒己见,逐渐形成六经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等理论模型。这些理论模型虽视角不同,探讨的病机内涵各异,但本质上却是针对相同或相似的病理状态做出的规律总结。基于“气一元论”,将营卫看作人体的一个整体,试图构建营卫辨证模型,进而揭示营卫理论与气血津液理论、五脏理论、六经理论之间的关系。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均可以营卫理论模型概之,营卫辨证模型能够为中医辨证体系的完善提供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卫理论 辨证模型 五脏 气血津液 六经 内涵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药归经特点分析
19
作者 王雪纯 李秀敏 苗明三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68,共7页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应用较为广泛的454味中药归经特点,为临床应用中药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方法:以《中药学》收纳中药名称为主题词收录中药,建立一级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365、SPSS Clementine 12.0、IBM SPSS Statis...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应用较为广泛的454味中药归经特点,为临床应用中药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方法:以《中药学》收纳中药名称为主题词收录中药,建立一级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365、SPSS Clementine 12.0、IBM SPSS Statistics 21统计软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药及其归经进行频次分析;以《中医内科学》五脏疾病为条目,整理选用代表方剂常用药物,建立二级数据库,运用关联规则分析、应用剂量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结果:《中药学》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药共收录454味,频次排前3的归经分别为肝经(18.29%)、肺经(15.94%)和胃经(14.43%)。治疗五脏病同时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药共249味,高频药物频次≥24次,共25味,甘草(93次)、茯苓(86次)、陈皮(68次)、当归(67次)、半夏(64次)、白术(61次)的用药频次居多。关联规则分析有37组药物组合置信度=100%,其中白术-黄连(补虚药-清热药)、陈皮-半夏-当归(理气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补虚药)支持度最高,均大于39%。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得出6类新的药物组合。治五脏病药物在12条经脉中以入肝经(18.23%)和肺经(15.89%)占比居多,即药用部位多以肝脏和肺脏为主。结论:中药归经理论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源于临床实践,反过来可指导组方用药,对临床选择用药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归经 特点分析 数据挖掘 应用剂量 关联规则 聚类分析 五脏疾病
下载PDF
杨巍运用“魄门亦为五脏使”理论治疗肛肠疾病经验介绍
20
作者 黄李 彭云花 +2 位作者 裴艳妮 李悦 杨巍(指导)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4期217-220,共4页
介绍杨巍教授运用“魄门亦为五脏使”理论治疗肛肠病的临床经验。杨巍教授认为,魄门的合理启闭与肝、心、脾、肺、肾五脏功能的正常发挥密不可分。杨巍教授根据不同类型肛肠病与五脏之间的关系进行诊治。如治疗便秘,重视肺脏宣发肃降作... 介绍杨巍教授运用“魄门亦为五脏使”理论治疗肛肠病的临床经验。杨巍教授认为,魄门的合理启闭与肝、心、脾、肺、肾五脏功能的正常发挥密不可分。杨巍教授根据不同类型肛肠病与五脏之间的关系进行诊治。如治疗便秘,重视肺脏宣发肃降作用,常加用宣肺通气之品;治疗功能性肛门直肠痛,以疏肝养心、调理冲任为治法,并创拟肛痛方;治疗器质性肛肠疾病伴焦虑悲伤情绪者,从肝论治,辨证加用安神疏肝解郁之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无论便秘与泄泻,均重视脾胃之升降功能;治疗炎症性肠病、习惯性便秘等慢性病,常从肾论治,注重培元固本,脾肾兼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肠疾病 魄门亦为五脏使 杨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