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环四川盆地地质公园空间分布的影响机制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成武 张科 洪星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21-33,共13页
为了探索环四川盆地区域内地质公园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以及量化研究各影响因素对地质公园空间分布的影响程度,基于环四川盆地2000—2019年的地质公园数据,采用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该区域地质公园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表明:环四川盆地的... 为了探索环四川盆地区域内地质公园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以及量化研究各影响因素对地质公园空间分布的影响程度,基于环四川盆地2000—2019年的地质公园数据,采用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该区域地质公园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表明:环四川盆地的地质公园空间分布表现为两个特征:(1)在2005—2019年间,环四川盆地地质公园的空间分布类型为离散分布,总体具有“东多西少”的分散分布状态。(2)在时间变化上呈现出明显的阶段特征,即2005—2010年为空间分布较为分散的缓慢发展期和2010—2019年为多核形成的快速发展期。在此基础上,结合地理探测器模型和Pearson相关系数法进一步量化研究地质公园空间分布的影响机制。(3)各影响因子的影响强度大小依次为:年降水量>高程值>土壤类型>地质环境分区>公路里程>人均GDP>地貌类型。(4)各影响因子的相关性大小排序为:年降水量、人均GDP和公路里程数对地质公园的建设与发展有促进作用,高程值与地质公园的发展存在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四川盆地 地质公园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地理探测器
下载PDF
柴北缘东段及周缘侏罗系发育特征及其对构造活动的响应
2
作者 冯怀伟 许淑梅 +5 位作者 王大华 肖永军 张关龙 曾治平 王千军 王金铎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8-163,共16页
为研究柴北缘东部及周缘侏罗系发育特征及其对构造活动的响应,笔者等基于柴北缘东段红山、霍布逊及德令哈凹陷侏罗系野外地质调查,通过地层接触关系追踪、二维地震资料解释以及岩性岩相突变特征分析,同时与中国西北地区其他典型的盆地... 为研究柴北缘东部及周缘侏罗系发育特征及其对构造活动的响应,笔者等基于柴北缘东段红山、霍布逊及德令哈凹陷侏罗系野外地质调查,通过地层接触关系追踪、二维地震资料解释以及岩性岩相突变特征分析,同时与中国西北地区其他典型的盆地侏罗系发育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在中国西北多个板块的相互作用的构造背景之下,柴北缘东段燕山期构造运动Ⅰ幕发生在早—中侏罗世,以古地理与古构造环境较为均一、发育粗碎屑凹陷、每个凹陷内具有幕式沉积充填特征,与中国西北其他盆地对比,此幕构造运动波及面大,但强度较弱,推测与中国西北周边各板块碰撞造山之后的伸展作用相关;燕山期构造运动Ⅱ幕发生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此幕构造运动导致古地理与古构造环境向新的环境转变,以中—上侏罗统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白垩系及晚侏罗统的残缺不全为特征,推测与拉萨地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以及蒙古—鄂霍茨克洋的关闭及Kolyma—Omolon地块的碰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发育特征 侏罗系 板块运动 柴北缘东段及周缘地区
下载PDF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大气污染排放因素分解——基于LMDI模型分析 被引量:33
3
作者 文扬 马中 +3 位作者 吴语晗 周楷 石磊 王萌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730-4736,共7页
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探究了2011~2015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将该地区排放量变化的总效应分解为人口效应、经济规模效应、产业结构效应、能耗效应、能源结构效应和排放强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人... 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探究了2011~2015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将该地区排放量变化的总效应分解为人口效应、经济规模效应、产业结构效应、能耗效应、能源结构效应和排放强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人口效应和经济规模效应基本为正效应,产业结构效应、能耗效应和排放强度效应基本为负效应.京津冀及其周边地区能源结构在2011~2015年期间变化不显著,因此能源结构效应对总效应的贡献很小,贡献度均未超过0.52%.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河南省、山东省和山西省的情况不同,各效应贡献度的变化趋势也不相同.人口效应、经济规模效应、产业结构效应、能耗效应和排放强度效应的变化,主要来自于人口增速、经济规模增速、工业增加值比重降幅、能耗强度降幅和排放强度降幅的变化.在制定减排政策时,应根据各效应的累计贡献值和贡献度大小,对于该地区共存的主要影响因素,制定联合减排政策措施.对于存在地区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因地制宜制定不同的减排政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MDI因素分解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工业产业 大气污染物排放
下载PDF
保定市经济区域差异及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军 梁红莲 张红菊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69-573,共5页
本文运用统计学定量分析方法中的变差系数 (CV)、标准差 (S)和综合差异指标 (TZ) ,分析了从 196 5— 1999年间 ,保定市所属各县市经济区域差异的现状和变化状况 ,指出了 90年代经济差异不断扩大的变化趋势 ,在分析了形成原因后 ,进而对... 本文运用统计学定量分析方法中的变差系数 (CV)、标准差 (S)和综合差异指标 (TZ) ,分析了从 196 5— 1999年间 ,保定市所属各县市经济区域差异的现状和变化状况 ,指出了 90年代经济差异不断扩大的变化趋势 ,在分析了形成原因后 ,进而对保定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下列建议 :优先中轴、带动西部战略 ;环京津外向型战略 ;发达县市产业结构升级 ,县域特色经济集聚 ;构筑京津保经济联合体 ,形成纵向分工体系 ;加速城市化 ;区域倾斜与补偿相结合 ,建立预警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定市 区域差异 变差系数 增长极 发展战略 环京津经济圈
下载PDF
世界级城市群与中国的国家竞争力--关于京津冀一体化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7
5
作者 陈秀山 李逸飞 《学术前沿》 CSSCI 2015年第15期41-51,共11页
作为国家重大战略,京津冀一体化的核心内容及任务是在京津冀地区形成交通、市场、制度、公共服务、产业等方面的一体化建设,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但目前,京津冀依然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合理、空间结构失衡、区域差距较大、环境污染严重以及... 作为国家重大战略,京津冀一体化的核心内容及任务是在京津冀地区形成交通、市场、制度、公共服务、产业等方面的一体化建设,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但目前,京津冀依然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合理、空间结构失衡、区域差距较大、环境污染严重以及地区功能定位模糊等问题。当前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打破行政壁垒、明确三个省市的功能定位,优化首都功能,最终将京津冀地区打造为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需要统筹把握政府的行政指令与市场规律,通过中央顶层设计推动地方政府协调合作进而依靠市场力量的动力机制来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一体化 区域发展战略 首都核心功能 京津冀城市群 环渤海
下载PDF
京津冀及周边六城市环境空气PM_(2.5)中高氯酸盐的分布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朱红霞 覃晓媚 +2 位作者 薛荔栋 张霖琳 袁懋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762-2767,共6页
采集京津冀及周边6个城市春季的环境空气PM_(2.5)样品,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其中的高氯酸盐,分析浓度水平和空间分布特征,并与PM_(2.5)浓度和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初步分析了高氯酸盐经呼吸暴露对六类人群的潜在健康风险.结果表明,高氯酸... 采集京津冀及周边6个城市春季的环境空气PM_(2.5)样品,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其中的高氯酸盐,分析浓度水平和空间分布特征,并与PM_(2.5)浓度和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初步分析了高氯酸盐经呼吸暴露对六类人群的潜在健康风险.结果表明,高氯酸盐的城市间浓度范围为1.72—94.5 ng·m^(-3),7日浓度均值范围为20.4—52.1 ng·m^(-3),其中保定和北京的7日浓度均值偏高,均值分别为52.1 ng·m^(-3)和37.4 ng·m^(-3),天津和石家庄次之,均值分别为26.5 ng·m^(-3)和27.9 ng·m^(-3),郑州和济南相对较低,均值分别为20.4 ng·m^(-3)和23.7 ng·m^(-3).环境空气中的高氯酸盐在不同人群中的日均暴露剂量的差异与浓度的差异一致,且儿童的暴露剂量高于成人,虽然经计算呼吸暴露所贡献的健康风险较小,但鉴于处于发育期的儿童暴露剂量较高,亟需关注各类环境介质中的高氯酸盐含量,综合分析暴露剂量和健康风险,适时采取管控和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氯酸盐 京津冀及周边六城市 浓度水平 呼吸暴露剂量 健康风险
下载PDF
多重环境规制对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时滞效应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国兴 刘薇 保海旭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5-107,共13页
探究环境规制政策对产业结构变动的时滞效应是理解政策在时间维度上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关键.选取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作为研究区域,通过量化分析2004年~2016年中央层面和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环境规制政策,研究“中央+地方”多重环境规制政... 探究环境规制政策对产业结构变动的时滞效应是理解政策在时间维度上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关键.选取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作为研究区域,通过量化分析2004年~2016年中央层面和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环境规制政策,研究“中央+地方”多重环境规制政策对产业结构变动的时滞效应.结果表明:1)环境规制政策对产业结构变动的时滞效应是多期的,不同时期的影响效应不相同,产业结构变动亦是多期环境规制政策作用的结果,多期环境规制政策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呈现倒“U”形.2)环境规制政策通常在颁布当年由于“冲击效应”对污染企业产生规制作用,但冲击往往是强烈且短暂的,会导致污染企业在短期内做出暂时性应对行为.3)环境规制政策从颁布后的第三年开始对产业结构变动发挥持续稳定的规制作用,使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第二产业结构向政策期望的方向变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政策 时滞效应 产业结构 京津冀及周边
下载PDF
环京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郑焕章 孙大为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05年第1期84-88,共5页
河北省的环京津区域拥有毗邻京津等优势,但是环京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存在创新体系结构不合理、缺乏科学的创新体系建设战略、行政区域被京津隔离等问题。环京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要从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入手,制定适合环京津区域特点的区域... 河北省的环京津区域拥有毗邻京津等优势,但是环京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存在创新体系结构不合理、缺乏科学的创新体系建设战略、行政区域被京津隔离等问题。环京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要从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入手,制定适合环京津区域特点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战略,加快实施环京津区域创新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 区域创新体系 建设战略 对策研究 行政区域 优势 创新体系建设 科学 河北省 合理
下载PDF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彦超 许艳玲 蒋春来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4年第3期107-111,共5页
随着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低碳经济"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较不平衡,整体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困难,为有效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策略选择,本文... 随着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低碳经济"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较不平衡,整体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困难,为有效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策略选择,本文通过构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低碳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北京低碳经济水平相对较高,其他地区距离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尚有较大差距。由此,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应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及其低碳经济发展状况,采取不同的低碳发展策略选择,以有效推进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顺利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低碳经济 指标体系 发展水平评价
下载PDF
论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建设中的政府主导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春玲 陈胜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62,共2页
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建设是河北省旅游业未来发展的重点区域和重点发展方向,文章对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建设中的政府主导作用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建设需要政府发挥其主导作用,并界定了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主要领... 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建设是河北省旅游业未来发展的重点区域和重点发展方向,文章对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建设中的政府主导作用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建设需要政府发挥其主导作用,并界定了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主要领域,就政府在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建设中如何发挥主导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京津 产业带 政府主导
下载PDF
京西盆岭构造区积累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对强震的影响
11
作者 陈丹 郝平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23,共12页
以拉张正断层作用为主的京西盆岭活动构造区(112°~116.2°N,38.3°~41.5°E)自BC231年以来共记载和记录15次M6~7.5地震。本研究计算每一次强震产生的以及逐次积累的库仑破裂静应力变化,并分析强震之间的应力触发关... 以拉张正断层作用为主的京西盆岭活动构造区(112°~116.2°N,38.3°~41.5°E)自BC231年以来共记载和记录15次M6~7.5地震。本研究计算每一次强震产生的以及逐次积累的库仑破裂静应力变化,并分析强震之间的应力触发关系。结果显示在14次后发的强震中,有10次发生在先发强震产生的积累库仑破裂静应力变化为正的触发区,触发率为71%。所有15次历史强震作用共同引起研究区积累库仑破裂静应力变化的正值区,主要分布于六棱山北麓断裂中段、怀涿盆地北缘断裂、新保安沙城断裂、桑干河断裂以及蔚县盆地南缘断裂,并使得这些断裂(段)的强震危险性有所增加,这可为分析研究区的未来强震危险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仑破裂应力积累变化 地震危险性 京西盆岭构造区
下载PDF
2015年北京及周边地区臭氧浓度特征及来源模拟 被引量:35
12
作者 贾海鹰 尹婷 +6 位作者 瞿霞 程念亮 程兵芬 王继康 唐伟 孟凡 柴发合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31-1238,共8页
采用模式模拟与观测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2015年北京及周边地区O_3时空分布及来源特征.结果表明:2015年北京及周边地区O_3具有较为明显的时间变化规律,高浓度臭氧主要集中在5~9月份.首次发现北京及周边地区O_3存在两条污染带,一条污... 采用模式模拟与观测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2015年北京及周边地区O_3时空分布及来源特征.结果表明:2015年北京及周边地区O_3具有较为明显的时间变化规律,高浓度臭氧主要集中在5~9月份.首次发现北京及周边地区O_3存在两条污染带,一条污染带主要集中在北京-保定-山西北部地区,另一条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及渤海上空.2015年8月11~14日发生的一次臭氧重污染过程中,模拟计算的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郑州市的O_3外来输送率(水平及垂直输送率)分别为63%、70%、74%、60%、71%;区域输送对于各地区O_3浓度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空间分布 区域输送 北京及周边地区
下载PDF
“2+26”城市大气重污染下PM2.5来源解析 被引量:23
13
作者 王德羿 王体健 +4 位作者 韩军彩 谢晓栋 陈楚 曹云擎 束蕾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2-99,共8页
基于区域大气环境模拟系统RegAEMS开发了大气污染物来源解析模块APSA,以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为研究对象,模拟2017年12月26日~2018年1月2日该地区一次PM2.5重污染过程,对PM2.5进行区域和行业来源解析.结果表明:本次污染持续时间长... 基于区域大气环境模拟系统RegAEMS开发了大气污染物来源解析模块APSA,以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为研究对象,模拟2017年12月26日~2018年1月2日该地区一次PM2.5重污染过程,对PM2.5进行区域和行业来源解析.结果表明:本次污染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污染程度重,“2+26”城市PM2.5小时最大值为201~507μg/m3,RegAEMS可较好模拟出PM2.5时空分布;区域来源解析表现为外围区域对“2+26”边界城市影响较大,贡献为15.3%~57.5%,“2+26”中部城市受外围区域影响较小,贡献为0.3%~8.4%,区域传输特征明显,受近地面风场影响较大;行业来源表现为区域内生活源、工业源贡献较大,分别为26.6%~45.8%、16.4%~37.8%,交通源占比13.0%~35.9%.本文研究表明RegAEMS可以实现重污染过程PM2.5的数值模拟和来源解析,在大气污染精准管控方面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源解析 细颗粒物 京津冀及周边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环京津地区生态补偿研究 被引量:25
14
作者 郭年冬 李恒哲 +2 位作者 李超 陈召亚 许皞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73-1480,共8页
为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引入生态亚区空间尺度,将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划分为7个生态亚区,应用生态补偿优先级模型,对环京津地区73个县(市)的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补偿... 为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引入生态亚区空间尺度,将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划分为7个生态亚区,应用生态补偿优先级模型,对环京津地区73个县(市)的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补偿优先级进行了计算,并从环京津地区整体、生态亚区、县(市)3个空间尺度分析了环京津地区生态补偿的优先领域。结果表明:环京津地区生态补偿优先级总体较高,且西部山地丘陵地区的生态补偿优先级明显高于中东部及东南部平原地区。不同生态亚区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差距不大;而不同县(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差异明显,最低的涞水县为2 440元·hm?2,最高的滦南县达10 060元·hm?2。各生态亚区中坝上高原草原与农业生态亚区、永定河上游间山盆地林农草生态亚区、冀北及燕山山地落叶阔叶林生态亚区应优先获得生态补偿;各县(市)中位于研究区北部的丰宁满族自治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等9个县(市)的生态补偿优先级较高,应优先获得生态补偿;而位于东部及南部地区的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等49个县(市)应率先支付生态补偿。研究结果与以往的经济补偿强度模型相比,量化了区域间生态补偿的迫切程度,能够较好地反映环京津地区生态经济关系,对于促进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土地资源高持续效利用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京津地区 生态亚区 区域生态补偿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生态补偿优先级(ECPS)
下载PDF
区域大气重污染过程识别指标及算法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石耀鹏 褚旸晰 +2 位作者 段菁春 易鹏 胡京南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2-39,共8页
重点区域秋冬季大气重污染应对是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但针对区域大气重污染过程尚无明确、统一的判定依据,给空气质量管理造成不便。以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为研究对象,依据秋冬季大气重污染过程的区域... 重点区域秋冬季大气重污染应对是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但针对区域大气重污染过程尚无明确、统一的判定依据,给空气质量管理造成不便。以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为研究对象,依据秋冬季大气重污染过程的区域性特征,以及"发生—发展—消散"的演变规律,将区域内3个及以上相邻城市至少1 d空气质量达到重污染水平判定为一次区域大气重污染过程;若前后两次重污染过程仅间隔1 d,将两次过程及间隔日视为一次完整的区域大气重污染过程。基于"2+26"城市空间相邻矩阵设计了区域大气重污染过程识别算法,以2019—2020年秋冬季为研究时段,在"2+26"城市识别出7次区域大气重污染过程。该研究可为统一区域大气重污染过程的统计口径、优化区域重污染天气的预警范围和重点区域的划定等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区域大气重污染 空间相邻矩阵 判定规则 预警应急
下载PDF
2017年上半年北京市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良 王占山 +3 位作者 朱桂艳 谷天宇 王旭光 崔继宪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3-58,共6页
依托北京市、廊坊市和保定市高密度的地面空气质量监测、气象要素监测以及PM_(2.5)化学组分监测和后向轨迹分析等手段,对2017年上半年三地的空气质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三地中北京市空气质量较好,保定市较差。分污染物来看,保定市SO_2... 依托北京市、廊坊市和保定市高密度的地面空气质量监测、气象要素监测以及PM_(2.5)化学组分监测和后向轨迹分析等手段,对2017年上半年三地的空气质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三地中北京市空气质量较好,保定市较差。分污染物来看,保定市SO_2浓度水平明显高于廊坊市和北京市,颗粒物PM10和PM_(2.5)也呈现保定市最高、北京市最低的规律。从污染物日变化来看,CO、SO_2、NO_2、PM_(10)和PM_(2.5)呈双峰型分布,O_3呈单峰型分布。从区域整体分布规律来看,PM_(2.5)和SO_2呈现明显的"南高北低"特征。PM_(2.5)化学组分分析结果表明:1—4月燃煤对该区域空气质量的影响较大,5—6月机动车排放的影响更为凸显。后向轨迹分析结果表明:在2017年上半年到达北京市的气流中有24%来自于北京市南部,且这些气流多为低空传输,表明区域传输对于北京市空气质量具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及周边 PM2.5 时间变化 空间特征 后向轨迹
下载PDF
三次产业集聚对大气污染的差异化空间效应——基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胡珮琪 蒋姝睿 马中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2-156,共15页
为提升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的大气污染治理效率,研究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在该区域探究了三次产业集聚对城市大气污染的差异化影响。在2007—2016年间,该区域大气污染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2+26"城市一二三... 为提升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的大气污染治理效率,研究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在该区域探究了三次产业集聚对城市大气污染的差异化影响。在2007—2016年间,该区域大气污染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2+26"城市一二三产业集聚水平逐渐提高的同时,第一产业集聚对大气污染影响并不显著,二三产业集聚水平对大气污染均具有显著的本地和空间溢出效应,分别表现为正向和负向的影响。区域内各城市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城市化和能源消费对大气污染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本地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溢出效应的存在证明了打破区域行政边界、进行产业布局和污染治理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提出的政策建议包括多方位实现一体化发展、差异化产业发展策略、提升引进企业的环保门槛、合理规划城市化建设、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相结合治理大气污染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大气污染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空间杜宾模型
下载PDF
北京奥运对中国未来经济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建国 《华东经济管理》 2006年第5期71-73,共3页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法、经济分析法等方法,利用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社会学和奥林匹克运动等方面的知识,对北京奥运与中国未来经济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2008奥运对北京经济的增长及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与环渤海区域经济的推...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法、经济分析法等方法,利用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社会学和奥林匹克运动等方面的知识,对北京奥运与中国未来经济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2008奥运对北京经济的增长及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与环渤海区域经济的推动。同时,笔者认为北京奥运必将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我国经济长久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乃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了持久的经济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奥运 奥运经济 中国未来经济 环渤海区域经济
下载PDF
京津冀流域区际生态补偿制度之构建 被引量:2
19
作者 尤晓娜 刘广明 《行政与法》 2018年第4期36-43,共8页
目前,京津冀流域存在一体性与跨区域性、流域内环境资源分配与生态利益分享的不公性、流域生态空间的有限性与环境保护的严峻性等一系列问题,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确立及深入推进为京津冀流域区际生态补偿制度的构建提供了充分的... 目前,京津冀流域存在一体性与跨区域性、流域内环境资源分配与生态利益分享的不公性、流域生态空间的有限性与环境保护的严峻性等一系列问题,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确立及深入推进为京津冀流域区际生态补偿制度的构建提供了充分的政策依据。从京津冀流域区际生态补偿制度构建的具体路径来看,首先,要遵循权义公平配置、平等互利以及"谁受益谁补偿,谁保护谁受偿"等基本原则;其次,应秉持政府主导的基本模式;再次,应着重解决区际生态补偿主体厘定、区际生态补偿标准制定以及区际生态补偿方式确定等关键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流域 协同发展 区际生态补偿制度
下载PDF
中国不同区域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4
20
作者 桑宇 乔鹏 薛军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17,共7页
从区域固体废物管理方面来看,京津冀地区的天津和长江经济带地区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较高;各区域根据自身情况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采取了一系列管理措施。然而,各区域存在跨地区协调性弱、资源化利用途... 从区域固体废物管理方面来看,京津冀地区的天津和长江经济带地区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较高;各区域根据自身情况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采取了一系列管理措施。然而,各区域存在跨地区协调性弱、资源化利用途径和市场窄、处置能力不匹配、防治监管体系不完善等共性或特性问题。因此,需要各区域根据自身的特点,充分发挥区域优势,采取完善法律法规、进行跨区域资源统筹安排、提升监管能力、推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发展等措施,为中国的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贡献区域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京津冀 黄河流域 长江经济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