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V/TiO_2膜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弓晓峰 刘春英 +1 位作者 简敏菲 张振辉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3年第B12期8-9,17,共3页
研究了以固定相TiO2为催化剂光催化降解垃圾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的可行性。试验了制备TiO2膜的适宜条件以及光照时间等各种因素对COD的去除率和UV335脱色率的影响。研究表明,COD为418mg/L的垃圾渗滤液经400W高压汞灯光照30min,COD的去除... 研究了以固定相TiO2为催化剂光催化降解垃圾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的可行性。试验了制备TiO2膜的适宜条件以及光照时间等各种因素对COD的去除率和UV335脱色率的影响。研究表明,COD为418mg/L的垃圾渗滤液经400W高压汞灯光照30min,COD的去除率和UV335脱色率分别为44.3%和75.0%。光照时间60min时,COD的去除率和UV335脱色率可提高至54%和90%。光照30min后与活性炭柱联用,COD的去除率和UV335脱色率分别提高到68.3%和8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膜 光催化氧化 垃圾渗滤液
下载PDF
A Novel Membrane Prepared from Sodium Alginate Cross-linked with Sodium Tartrate for CO2 Capture 被引量:2
2
作者 朱娅群 王志 +2 位作者 张晨昕 王纪孝 王世昌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1098-1105,共8页
The membrane-based CO2 separation process has an advantage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CO2 separation technologies. The membrane is the key of the membrane separation process. In this paper, 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 The membrane-based CO2 separation process has an advantage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CO2 separation technologies. The membrane is the key of the membrane separation process. In this paper, 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laboratory testing of the membrane, which was prepared from sodium alginate, hydrogen bond cross-linked with sodium tartrate and used for CO2/N2 separation, were reported. The resistance to SO2 of the membrane was also investiga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membrane possesses a high resistance to SO2.Finally,based on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economic feasibility of the membrane used for CO2/N2 separation was evaluated,indicating the two-stage membrane process can compete with the traditional chemical absorption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xyl-group CO2 separation composite membrane fixed carder sodium alginate
下载PDF
Selective Permeation of CO_2 Through Modified PVSA/PS Composite Membrane 被引量:1
3
作者 Ying ZHANG Zhi WANG Juan ZHAO Ji Xiao WANG Shi Chang WANG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77-280,共4页
A new fixed carder membrane material VSA-SA for CO2 separation was prepared through the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PVSA. The selective permeation of CO2 through VSA-SA/PS composite membrane was performed with CO2/CH4 sy... A new fixed carder membrane material VSA-SA for CO2 separation was prepared through the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PVSA. The selective permeation of CO2 through VSA-SA/PS composite membrane was performed with CO2/CH4 system. The VSA-SA/PS composite membranes possess better CO2 permselectivity than PVSA/PS composite membrane. Keywords: Fixed carder membrane, CO2 separation, PVSA, VSA-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xed carder membrane CO2 separation PVSA VSA-SA.
下载PDF
PVDF/TiO_(2)@MoS_(2)纤维复合膜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4
作者 李成才 刘劲杨 +2 位作者 刘世雪 罗杰 朱海霖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30,共5页
含大量有机染料的废水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光催化分离膜的研究备受关注。本研究先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了PVDF/PEMA膜,后进行酸处理制备出富羧基PVDF纤维复合膜,最后通过水热反应在膜表面原位沉积TiO_(2)@MoS_(2)微纳米颗粒,制备出在太... 含大量有机染料的废水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光催化分离膜的研究备受关注。本研究先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了PVDF/PEMA膜,后进行酸处理制备出富羧基PVDF纤维复合膜,最后通过水热反应在膜表面原位沉积TiO_(2)@MoS_(2)微纳米颗粒,制备出在太阳光下具有较高催化活性的PVDF/TiO_(2)@MoS_(2)纤维复合膜。结果表明MoS_(2)的加入可以有效降低纤维复合膜禁带带隙能量,从而提高纤维复合膜的光催化活性;在光照4 h后对RhB的降解率达到97.1%;连续5次吸附-降解实验,纤维复合膜对RhB的降解率仍达到95%以上,表明该纤维复合膜具有优异的可重复使用性。因此,该膜在染料降解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F/TiO_(2)@MoS_(2)纤维复合膜 光催化 染料降解
下载PDF
喷涂法负载TiO_(2)/MnO_(2)陶瓷膜催化臭氧氧化降解染料废水
5
作者 张轩 张贤明 +2 位作者 陈鹏 晏超群 程治良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2-1233,共12页
染料废水存在排放量大、色度高、COD大、可生化性差、难降解等特点,其处理存在低效高耗的问题.本研究首先通过水热法制备了TiO_(2)/MnO_(2)催化剂,对催化剂进行了XRD、XPS、SEM/EDS表征,以罗丹明B(RhB)溶液为模拟染料废水,进行了催化臭... 染料废水存在排放量大、色度高、COD大、可生化性差、难降解等特点,其处理存在低效高耗的问题.本研究首先通过水热法制备了TiO_(2)/MnO_(2)催化剂,对催化剂进行了XRD、XPS、SEM/EDS表征,以罗丹明B(RhB)溶液为模拟染料废水,进行了催化臭氧氧化降解RhB的性能对比研究.再通过喷涂成膜技术将TiO_(2)/MnO_(2)催化剂负载于平板式陶瓷膜表面,研制成反应性陶瓷膜(TiO_(2)/MnO_(2)-CM),自制了配套膜反应器,研究了TiO_(2)/MnO_(2)-CM水处理系统对RhB降解去除效果和水通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本工作成功合成了棒状和不规整球状结合的TiO_(2)/MnO_(2)催化剂,XPS结果表明存在Mn^(4+)活性中心,促进了催化臭氧活化能力.喷涂TiO_(2)/MnO_(2)催化剂后,陶瓷膜的纯水通量略有下降,12层为适宜的喷涂层数,采用TiO_(2)/MnO_(2)-CM对2 L初始浓度为20 mg·L^(−1)的RhB在臭氧浓度为2.5 g·m^(−3)条件下,反应40 min去除率可达100%,去除效率远高于空白膜,陶瓷膜负载TiO_(2)/MnO_(2)有助于提高O_(3)溶解性、加速生成·OH.本工作可为染料废水等难降解有机废水的高效低耗处理,提供新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废水 TiO_(2)/MnO_(2)催化剂 催化臭氧氧化 反应性陶瓷膜 作用机理
下载PDF
多层核壳结构Fe@Al-Ti载氧体化学链制氢性能研究
6
作者 蔡志阳 张俊贤 +3 位作者 汪欣 肖慧霞 高云飞 王亦飞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3-361,共9页
Fe-Al-Ti载氧体在化学链制氢工艺中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抗积炭性能,但反应形成FeAl_(2)O_(4)会降低抗烧结性能和氢气产率。为抑制FeAl_(2)O_(4)的生成并进一步提升载氧体反应性能,本研究采用自组装模板燃烧法制备多层核壳结构载氧体,... Fe-Al-Ti载氧体在化学链制氢工艺中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抗积炭性能,但反应形成FeAl_(2)O_(4)会降低抗烧结性能和氢气产率。为抑制FeAl_(2)O_(4)的生成并进一步提升载氧体反应性能,本研究采用自组装模板燃烧法制备多层核壳结构载氧体,以TiO_(2)为介层阻隔Fe2O3与Al2O3,形成多层核壳Fe@Al-Ti载氧体,在固定床上进行化学链制氢循环,评价多层核壳结构对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Al-Ti载氧体的介层有效阻隔Fe_(2)O_(3)与Al_(2)O_(3)的接触,抑制了FeAl_(2)O_(4)形成,抗烧结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Fe@Al-Ti载氧体在化学链制氢循环实验中无明显积炭和团聚现象,制氢能力随循环次数逐渐增加,循环稳定性较好;尤其物质的量比Al∶Ti=3.5∶1的核壳载氧体的碳转化率、制氢率和储氧量最高,分别为57.4%、75.0%和6.01 mmol/g,比非核壳Fe-Al-Ti载氧体分别增加28.4%、30.0%、2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链制氢 Fe_(2)O_(3)/TiO_(2)/Al_(2)O_(3) 核壳结构 固定床
下载PDF
静电纺PAN/TiO_(2)/Ag纳米纤维膜空气过滤性能研究
7
作者 王西贤 张芳铖 +1 位作者 王登科 贾琳 《棉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12期21-26,共6页
为获得高效低阻的过滤材料,将纳米银(Ag)颗粒和二氧化钛(TiO_(2))共混在聚丙烯腈(PAN)纺丝液中,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PAN/TiO_(2)/Ag纳米纤维膜。研究了纳米纤维膜的微观形貌、透气和透湿性能、过滤性能、力学性能等。结果表明:加入纳米A... 为获得高效低阻的过滤材料,将纳米银(Ag)颗粒和二氧化钛(TiO_(2))共混在聚丙烯腈(PAN)纺丝液中,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PAN/TiO_(2)/Ag纳米纤维膜。研究了纳米纤维膜的微观形貌、透气和透湿性能、过滤性能、力学性能等。结果表明:加入纳米Ag颗粒后,PAN/TiO_(2)/Ag纳米纤维的直径和标准差均呈现减小趋势,当纺丝时间为40 min、Ag质量分数为1.25%时,得到的纳米纤维膜的综合性能优异,其过滤效率98.68%,阻力压降80 Pa,品质因子达到0.05409 Pa^(-1)。认为:静电纺PAN/TiO_(2)/Ag纳米纤维膜为新型高性能空气过滤器的开发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TiO_(2)/Ag 纳米纤维膜 过滤效率 透气性能 透湿性能 品质因子
下载PDF
二氧化钛反蛋白石膜的制备和性能调控研究进展
8
作者 杨莹 冯熙云 +1 位作者 袁再贵 陈悦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4-59,共6页
介绍了二氧化钛反蛋白石膜的结构特征和性能机理,总结了二氧化钛反蛋白石膜的制备方法,重点分析对比了不同应用场景下膜的性能调控思路和方法,并对二氧化钛反蛋白石膜的改进和应用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反蛋白石膜 TiO_(2) 性能影响 应用效果 功能改进
下载PDF
真空紫外光催化降解水中双酚A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媛 兰豪 +3 位作者 刘宗豪 李晓蕊 张瑞雪 黄家琰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27-1034,共8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钛(TiO_(2))薄膜光催化剂,比较不同初始质量浓度双酚A(BPA)在185 nm真空紫外光(VUV)下的降解和光催化降解。在此基础上,主要考察溶液初始pH值和水中常见阴离子对BPA真空紫外光催化降解的影响;通过自由基淬灭试...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钛(TiO_(2))薄膜光催化剂,比较不同初始质量浓度双酚A(BPA)在185 nm真空紫外光(VUV)下的降解和光催化降解。在此基础上,主要考察溶液初始pH值和水中常见阴离子对BPA真空紫外光催化降解的影响;通过自由基淬灭试验和对降解产物的分析推断可能的降解机理。结果表明,与VUV下BPA的降解相比,真空紫外光催化能显著促进高质量浓度BPA的降解。当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BPA的真空紫外光催化降解速率常数是其在VUV下降解数率常数的1.65倍,其中光催化降解的贡献值可达39.4%。降解反应遵循准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溶液初始pH值为6.19时,BPA降解最为迅速,pH值为3.54时次之,而pH值为9.30时降解最为缓慢。阴离子存在下,真空紫外光催化降解反应的准一级反应速率常数的变化趋势由大到小为k(NO_(3)^(-1))、k(CO_(3)^(2-))、k(Cl^(-1))、k(SO_(4)^(2-))、k(无)。羟基自由(·OH)是诱发BPA降解的主要活性物种,它与VUV一起作用于BPA分子,使其发生β断裂,进而得到降解。循环试验表明制备的TiO_(2)薄膜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潜在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TiO_(2)薄膜 双酚A 真空紫外光 光催化降解 降解途径
下载PDF
CS/NC/Nano-TiO_(2)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10
作者 曾安然 吉顺峰 曾安蓉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3-97,102,共6页
为开发抗菌可降解材料,将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_(2))作为抗菌剂,以溶液共混流延法制备壳聚糖(CS)/纳米纤维素(NC)/nano-TiO_(2)复合膜。利用FTIR、XRD、SEM、TG等方法对复合膜的化学结构、结晶性质、微观形貌、热稳定性进行表征,并研究... 为开发抗菌可降解材料,将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_(2))作为抗菌剂,以溶液共混流延法制备壳聚糖(CS)/纳米纤维素(NC)/nano-TiO_(2)复合膜。利用FTIR、XRD、SEM、TG等方法对复合膜的化学结构、结晶性质、微观形貌、热稳定性进行表征,并研究了nano-TiO_(2)对复合膜吸水稳定性、力学性能和抗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C在CS中均匀分散,二者相互作用形成了结构致密的CS/NC基膜,4%的nano-TiO_(2)能均匀地分散嵌于基膜中,显著改善了复合膜的热稳定性,当热失重率为20%时,与CS膜相比,热失重温度提高了77℃。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nanoTiO_(2)含量为4%时,复合膜的力学性能最佳,与纯CS膜相比,吸水率降低了40%,拉伸强度提高了35%,断裂伸长率提高了29%。同时复合膜还具有良好的抗菌性,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分别为84%和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素 壳聚糖 纳米二氧化钛 复合膜 抗菌材料
下载PDF
TiO_(2)/Ti电催化膜电极的制备及其对盐酸四环素废水的处理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虹 万勇 +1 位作者 惠洪森 袁梦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13,共6页
为高效降解盐酸四环素(TCH)废水,以氢氧化钠、乙醇和水为溶剂,以平板微孔钛膜为钛源和基膜,采用水热法制备出原位生长二氧化钛纳米线的钛基电催化膜(TiO_(2) NWs/Ti膜)。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 为高效降解盐酸四环素(TCH)废水,以氢氧化钠、乙醇和水为溶剂,以平板微孔钛膜为钛源和基膜,采用水热法制备出原位生长二氧化钛纳米线的钛基电催化膜(TiO_(2) NWs/Ti膜)。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TiO_(2) NWs/Ti膜电极的形貌、晶型和电化学性能等进行表征,并以TiO_(2) NWs/Ti膜为阳极构建电催化膜反应器(ECMR)处理盐酸四环素废水。结果表明:原位生长的催化剂锐钛矿TiO_(2)纳米线直径约为40 nm,均匀生长在Ti膜上;负载TiO_(2)纳米线可以显著提高Ti膜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和催化活性,在常温常压下,当盐酸四环素废水质量浓度为50 mg/L、停留时间为10 min、电流密度为0.8 mA/cm2、pH值为7.0、Na2SO4质量浓度为15 g/L、溶液体积为100 mL时,盐酸四环素去除率可达99.5%,TOC去除率可以达到70.5%,明显高于Ti膜构建ECMR(40.2%和12.8%),且经过10次重复使用,催化性能基本保持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_(2)NWs/Ti膜 膜电极 电催化膜反应器(ECMR) 盐酸四环素(TCH)废水 催化活性
下载PDF
PPS/TiO_(2)复合纤维膜的制备及其对亚甲基蓝染料的降解 被引量:2
12
作者 韩娜 寇晓慧 +1 位作者 张雅琪 张兴祥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14,共6页
针对光催化剂二氧化钛(TiO_(2))的载体材料不稳定问题,以聚乙烯醇(PVA)为牺牲模板,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聚苯硫醚(PPS)/PVA/TiO_(2)初生复合纤维膜,之后经过烧结得到具有光催化功能的PPS/TiO_(2)复合纤维膜,并对亚甲基蓝染料进行光催化... 针对光催化剂二氧化钛(TiO_(2))的载体材料不稳定问题,以聚乙烯醇(PVA)为牺牲模板,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聚苯硫醚(PPS)/PVA/TiO_(2)初生复合纤维膜,之后经过烧结得到具有光催化功能的PPS/TiO_(2)复合纤维膜,并对亚甲基蓝染料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通过形貌观察以及孔径、孔隙率和光催化性能等测试,分析TiO_(2)的加入对纤维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TiO_(2)纳米粒子后,PPS纤维变的不均匀,出现了节结结构;复合纤维膜的孔径从0.73μm增大到1.08μm,孔隙率从83%减少到80%;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MB)染料实验中,PPS/TiO_(2)复合纤维膜可以在紫外灯下催化降解75%的MB染料,并在紫外灯下光照5 h后依然表现出良好的结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硫醚(PPS) TiO_(2)复合纤维膜 静电纺丝 光催化 亚甲基蓝(MB)染料
下载PDF
TiO_(2)-Al_(2)O_(3)复合粉体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段宁 李崇瑞 +3 位作者 陆成龙 张银凤 张湘泰 熊江敏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477-4486,共10页
Al_(2)O_(3)陶瓷膜在过滤染料废水过程中容易被染料大分子堵塞,导致Al_(2)O_(3)陶瓷膜水通量下降。以钛酸丁酯、异丙醇铝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H)_(4)-AlOOH复合溶胶,经450℃烧成获得TiO_(2)-Al_(2)O_(3)复合粉体。以SEM、... Al_(2)O_(3)陶瓷膜在过滤染料废水过程中容易被染料大分子堵塞,导致Al_(2)O_(3)陶瓷膜水通量下降。以钛酸丁酯、异丙醇铝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H)_(4)-AlOOH复合溶胶,经450℃烧成获得TiO_(2)-Al_(2)O_(3)复合粉体。以SEM、纳米粒度/电位仪作为主要表征手段,研究了不同Ti(OH)_(4)和AlOOH摩尔比对复合溶胶粒径分布的影响,进而探究TiO_(2)-Al_(2)O_(3)复合粉体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Ti(OH)_(4)和AlOOH摩尔比为0~0.4时,随着Ti(OH)_(4)和AlOOH摩尔比的增大,胶粒的平均粒径从67.5 nm减小到34.0 nm, Ti(OH)_(4)-AlOOH复合溶胶的电位从43 mV升高至53 mV。当Ti(OH)_(4)和AlOOH摩尔比为0.4时,复合粉体对结晶紫的去除率高达79.3%,反应速率常数增大到了0.018 min^(-1)。TiO_(2)-Al_(2)O_(3)复合粉体制备的陶瓷膜能有效降解表面沉积的大分子,解决了陶瓷膜堵塞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_(2)-Al_(2)O_(3)复合粉体 溶胶-凝胶法 陶瓷膜 光催化 降解 粒度
下载PDF
PAN/AgNPs/TiO_(2)纳米纤维膜结构性能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海霞 贾琳 曹田田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2期1-5,19,共6页
将纳米银颗粒(AgNPs)和二氧化钛(TiO_(2))加入聚丙烯腈(PAN)溶液中,在保证静电纺丝正常进行的基础上,按照L9(34)正交试验方案,制备试验用PAN/AgNPs/TiO_(2)纳米纤维膜,测试其微观形貌、防紫外线性能、防电磁辐射性能和拉伸性能,并进行... 将纳米银颗粒(AgNPs)和二氧化钛(TiO_(2))加入聚丙烯腈(PAN)溶液中,在保证静电纺丝正常进行的基础上,按照L9(34)正交试验方案,制备试验用PAN/AgNPs/TiO_(2)纳米纤维膜,测试其微观形貌、防紫外线性能、防电磁辐射性能和拉伸性能,并进行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TiO_(2)质量分数对纳米纤维膜纤维直径影响显著,对其防紫外线性能和拉伸性能影响非常显著;AgNPs质量分数对纳米纤维膜的防电磁辐射性能影响非常显著;最优纳米纤维膜制备方案为AgNPs质量分数1.60%、TiO_(2)质量分数0.75%,此时PAN/AgNPs/TiO_(2)纳米纤维膜纤维的平均直径为311.16 nm,紫外线防护系数为1060.60,辐射量为0.40μW/cm^(2),断裂强力为74.96 c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PAN) 纳米银颗粒(AgNPs) 二氧化钛(TiO_(2)) 纳米纤维膜 正交试验
下载PDF
C/ TiO_(2)光催化自洁膜的制备及其对罗丹明B的降解 被引量:1
15
作者 崔瑛锴 李祥村 +3 位作者 姜晓滨 吴雪梅 贺高红 肖武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3-42,共10页
以吡咯作为碳源,采用紫外自聚合-灼烧法制备了具有有序多孔结构的C/TiO_(2)催化剂,有效提高了TiO_(2)催化剂在可见光条件下的光响应能力与光利用率,从而提升TiO_(2)催化剂对罗丹明B染料废水的降解率.经过实验比较得出C/TiO_(2)-0.4在90 ... 以吡咯作为碳源,采用紫外自聚合-灼烧法制备了具有有序多孔结构的C/TiO_(2)催化剂,有效提高了TiO_(2)催化剂在可见光条件下的光响应能力与光利用率,从而提升TiO_(2)催化剂对罗丹明B染料废水的降解率.经过实验比较得出C/TiO_(2)-0.4在90 min内对罗丹明B达到91.80%的降解率.同时将C/TiO_(2)-0.4掺入到PVDF膜液中,利用相转化法制备改性膜.在单次模拟太阳光降解测试中,改性膜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达到了80.18%,在4次循环降解中,改性膜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稳定在60%以上.此外,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改性膜能够在5 h内恢复至吸附前的状态,有利于其长时间循环使用.结果表明,负载有C/TiO_(2)的光催化自洁膜在模拟太阳光条件下对罗丹明B染料废水的降解具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序多孔 C/TiO_(2) 光催化 自清洁 改性膜
下载PDF
基于ZIF-8固定载体复合膜的制备及CO_(2)分离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冯孝权 赵倩倩 张亚涛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5-41,48,共8页
制备高效分离CO_(2)/N_(2)的气体分离膜一直是气体膜分离领域中的研究热点.采用简便的滴涂制膜方法,以聚砜(PSf)超滤膜为底膜、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过渡层,在制备PVAm-PEA分离功能层过程中直接引入ZIF-8纳米颗粒,制备了高选择性分离C... 制备高效分离CO_(2)/N_(2)的气体分离膜一直是气体膜分离领域中的研究热点.采用简便的滴涂制膜方法,以聚砜(PSf)超滤膜为底膜、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过渡层,在制备PVAm-PEA分离功能层过程中直接引入ZIF-8纳米颗粒,制备了高选择性分离CO_(2)/N_(2)的新型固定载体复合膜.通过表征和性能测试,考察分析ZIF-8及其含量对复合膜形貌与气体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IF-8颗粒的加入使复合膜表面形貌较空白膜粗糙,CO_(2)渗透速率降低了43%,CO_(2)/N_(2)分离因子增加了220%.在0.1 MPa条件下,ZIF-8质量分数为0.05%时,CO_(2)渗透速率为59 GPU,CO_(2)/N_(2)分离因子为2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涂法 ZIF-8 固定载体 复合膜 CO_(2)分离
下载PDF
多酸/Ag-Cu合金纳米粒子/TiO_(2)三元复合膜电极的制备及光电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立皓 王舒媛 +2 位作者 唐乾 曹洪玉 郑学仿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538-1545,共8页
本文将Ag-Cu合金纳米粒子、Dawson型结构多酸K_(6)[P_(2)W_(18)O_(62)]·14H_(2)O(简写为P_(2)W_(18))同时引入到TiO_(2)薄膜体系中,采用交替沉积自组装法成功制备了P_(2)W_(18)/Ag-Cu/TiO_(2)三元复合膜电极,并通过光电流-时间曲... 本文将Ag-Cu合金纳米粒子、Dawson型结构多酸K_(6)[P_(2)W_(18)O_(62)]·14H_(2)O(简写为P_(2)W_(18))同时引入到TiO_(2)薄膜体系中,采用交替沉积自组装法成功制备了P_(2)W_(18)/Ag-Cu/TiO_(2)三元复合膜电极,并通过光电流-时间曲线和光电流-光电压曲线等测试考察了复合膜电极的光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_(2)W_(18)/Ag-Cu/TiO_(2)复合膜电极相较于TiO_(2)电极、Ag-Cu/TiO_(2)电极和P_(2)W_(18)/TiO_(2)电极具有更高的光电流响应和光电转换效率。同时,P_(2)W_(18)/Ag-Cu/TiO_(2)三元复合膜电极还展现出更好的对生物小分子乳酸的光电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酸 二氧化钛 Ag-Cu合金纳米粒子 光电性能 复合膜
下载PDF
PEG/GO/TiO_(2)纳米复合材料改性PVDF膜的制备及其抗污性能 被引量:2
18
作者 乐茜蓉 季旭 +3 位作者 徐海洋 刘洪周 杨边凤 王梦琦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20-828,837,共10页
为改善聚偏氟乙烯(PVDF)膜的抗污性能,以聚乙二醇2000接枝的GO/TiO_(2)(PEG/GO/TiO_(2))纳米复合材料为添加剂,通过非溶剂诱导沉淀相分离法制备了一系列PEG/GO/TiO_(2)/PVDF复合超滤膜。采用FTIR、SEM和接触角测试仪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 为改善聚偏氟乙烯(PVDF)膜的抗污性能,以聚乙二醇2000接枝的GO/TiO_(2)(PEG/GO/TiO_(2))纳米复合材料为添加剂,通过非溶剂诱导沉淀相分离法制备了一系列PEG/GO/TiO_(2)/PVDF复合超滤膜。采用FTIR、SEM和接触角测试仪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超滤法评价其纯水通量和抗污性能。结果表明,当PEG/GO/TiO_(2)纳米复合材料质量分数为0.60%时,制备的PEG/GO/TiO_(2)/PVDF复合超滤膜(记为0.60%PEG/GO/TiO_(2)/PVDF)表现出最佳的亲水性和抗污性能,其接触角比PVDF膜下降8.2°,总孔隙率增加13.40%,PEG/GO/TiO_(2)纳米复合材料在PVDF膜中分散较均匀。在0.08 MPa的工作压力下,0.60%PEG/GO/TiO_(2)/PVDF的纯水通量高达282.44 L/(m^(2)·h),对腐植酸溶液的过滤通量为131.96 L/(m^(2)·h),水力清洗后的纯水通量为194.98 L/(m^(2)·h),分别为PVDF膜[133.80 L/(m^(2)·h)、90.50 L/(m^(2)·h)、109.57 L/(m^(2)·h)]的2.1倍、1.5倍和1.8倍。因此,PEG/GO/TiO_(2)纳米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有效添加剂显著提高了PVDF膜的抗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氧化石墨烯 TiO_(2)纳米粒子 改性 超滤膜 抗污性能 功能材料
下载PDF
基于Zn^(2+)与Mo^(6+)共掺杂TiO_(2)复合粒子的抗菌PVDF平板膜制备及其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汪文华 雷彩虹 +1 位作者 余媛 朱海霖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4期524-532,共9页
为获得具有优异抗菌性能的聚偏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膜,以锌离子(Zn^(2+))与钼离子(Mo^(6+))共掺杂二氧化钛(TiO_(2))复合粒子为添加物,通过非溶剂致相分离法制备改性PVDF平板膜;采用FESEM、XRD、平板计数等技术分析Zn^... 为获得具有优异抗菌性能的聚偏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膜,以锌离子(Zn^(2+))与钼离子(Mo^(6+))共掺杂二氧化钛(TiO_(2))复合粒子为添加物,通过非溶剂致相分离法制备改性PVDF平板膜;采用FESEM、XRD、平板计数等技术分析Zn^(2+)与Mo^(6+)共掺杂TiO_(2)复合粒子的形貌、物相结构和抗菌性,探究复合粒子添加量对改性PVDF平板膜形貌、机械性能、纯水通量和抗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Zn^(2+)与Mo^(6+)共掺杂TiO_(2)复合粒子尺寸为100~350 nm,保留了纯TiO_(2)粒子锐钛矿型的晶型结构,且相较纯TiO_(2)粒子和Zn^(2+)掺杂TiO_(2)复合粒子抗菌性明显提升;复合粒子的添加量会显著影响改性PVDF平板膜的各项性能,当添加量为2.0%(以质量分数计)时可制备得到性能优异的改性PVDF平板膜;与不添加复合粒子制备得到的纯PVDF平板膜相比,最优添加量下制备所得改性PVDF平板膜呈现出较多均匀的蜂窝状大孔,孔隙率高达80.4%,机械强度提升了28.9%,水接触角由97.4°降低到53.5°,纯水通量由292.3 L/(m^(2)·h)提高到490.1 L/(m^(2)·h)。此外,当共培养时间为15 h时,最优添加量下制备所得改性PVDF平板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可达100%。该结果为抗菌性PVDF分离膜的制备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F平板膜 抗菌 TiO_(2) Zn^(2+)与Mo^(6+) 溶胶凝胶法 共掺杂 亲水性
下载PDF
不同液体环境对PAN/TiO_(2)纤维膜的催化效率影响探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史磊 王晗 +1 位作者 廖剑祥 杨鑫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061-3064,3068,共5页
以聚丙烯腈(PAN)、纳米二氧化钛(TiO_(2))为原材料,利用远场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AN/TiO_(2)纤维膜,探究含有不同离子的液体环境对PAN/TiO_(2)纤维膜催化亚甲基蓝(MB)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pH值的液体环境对PAN/TiO_(2)纤维膜的吸附... 以聚丙烯腈(PAN)、纳米二氧化钛(TiO_(2))为原材料,利用远场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AN/TiO_(2)纤维膜,探究含有不同离子的液体环境对PAN/TiO_(2)纤维膜催化亚甲基蓝(MB)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pH值的液体环境对PAN/TiO_(2)纤维膜的吸附能力影响较小,对催化活性有较大影响。液体环境中Cl^(-)浓度对PAN/TiO_(2)纤维膜的吸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间接导致PAN/TiO_(2)纤维膜催化活性发生改变。相同浓度的CO^(2-)_(3)、Cl^(-)、HPO^(2-)4、SO^(2-)_(4)对PAN/TiO_(2)纤维膜吸附能力的影响差别较小,但是相较于其他阴离子,CO^(2-)_(3)对PAN/TiO_(2)纤维膜的催化活性具有更强的抑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PAN/TiO_(2)纤维膜 光催化 液体环境 亚甲基蓝(MB)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