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Role of the Matemal Archetype in the Work of Flannery O'Connor
1
作者 Natalie Ales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2016年第11期700-710,共11页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motivations behind the behaviors of characters in the work of renowned southern writer, Flannery O'Connor, and displays that these characters behave the way that they do because of their rela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motivations behind the behaviors of characters in the work of renowned southern writer, Flannery O'Connor, and displays that these characters behave the way that they do because of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their mothers. Herein the author investigates Attachment Theory, a theory regarding the human need to connect with caregivers and nurturers in childhood, and--through a psychological lens--how this principle influences the grown characters in O'Connor's work. In an examination of the prevalent archetype of "The Great Mother" in her stories, namely "The Lame Shall Enter First", "The Enduring Chill", and "Parker's Back", we can see the effects of secure---or confident, warm and reliable--parent-child attachment as well as the effects of insecure---unstable and unreliable--attachment. These different attachment styles contribute to the lifelong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behaviors and even personalities in the characters of Norton, Asbury, and O.E. Parker. In the cases above mentio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racters and their maternal figures contribute not only to the plot of the story, but also to the fate of the characters--driving them to do things that are often extreme and climactically catalytic. It proves that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have lasting psychological effects, and, in the case of O'Connor's work, spiritual ones as well. O'Connor is well known for the religious morals of her works, and in this study it is ultimately evident tha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haracters and their maternal figures reflect and influence each character's relationship with and attitude towards De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THER family maternal archetype ATTACHMENT flannery o'connor PSYCHoLoGY child development relationships
下载PDF
The Violent Redemption Theme in A Good Man is Hard to Find
2
作者 XIONG Jun-yu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24年第8期684-688,共5页
Flannery O’Connor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figures of American Southern writers.Being recognized as the most outstanding writer of the American South after Faulkner,she has great influence in the literary world.H... Flannery O’Connor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figures of American Southern writers.Being recognized as the most outstanding writer of the American South after Faulkner,she has great influence in the literary world.Her works are always shrouded in a strange and grotesque atmosphere and full of death as well as religious metaphors.The protagonists are a series of American Southern freaks struggling with the crisis of spiritual belief.The protagonists of her novel A Good Man is Hard to Find are a hypocritical believer in the world of sinners and a lost man suffering in the midst of real sin,thus O’Connor uses the highest form of violence-death to bring ultimate redemption to them.In people’s conception,violence and redemption are often opposite to each other,but O’Connor uses bloody and violent plots to explore the theme of religious salvation,integrating and unifying the two contrary concepts to form her unique and profound violent redemption wri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onnor A Good Man is Hard to Find violent redemption
下载PDF
A Comment on Frank O'Connor's Short Story "The Man of the House
3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85-86,共2页
This is moving story of a boy's growing up and of the deep love between Mother and
关键词 MAN A Comment on Frank oconnor’s Short Story The Man of the House
下载PDF
An Artistic Analysis of"Greenleaf"
4
作者 方永兰 《海外英语》 2012年第18期186-188,共3页
In contemporary American southern female writer Flannery O'Connor's short story"Greenleaf",the author depicts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southern old force,the self-righteous Mrs.... In contemporary American southern female writer Flannery O'Connor's short story"Greenleaf",the author depicts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southern old force,the self-righteous Mrs.May and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south ern new force,Mr.Greenleaf.This paper approaches"Greenleaf"from the symbolic meaning as well as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short story to demonstrate the inevitability of the defeat of the South by the Nor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nnery oconnor "Greenleaf" the SoUTHERN oLD for
下载PDF
Probing Into the It-World: A Thematic Study of Wise Blood
5
作者 YANG Chun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12年第6期1264-1268,共5页
Based on Martin Buber's theory of "Ontology of Between", the present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unfathomable themes in Wise Blood and argues that the world of Wise Blood (1968) is a highly commercialized society ... Based on Martin Buber's theory of "Ontology of Between", the present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unfathomable themes in Wise Blood and argues that the world of Wise Blood (1968) is a highly commercialized society filled with spiritual blindness, moral degeneration, and social corruption. In keeping with O'Conner's artistic creations, the more disgusting the It-world in Wise Blood is represented to the readers, the more palpable her implication becomes that such a world needs the necessary and urgent spiritual redemp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se Blood flannery o'connor Martin Buber ontology of Between It-world
下载PDF
On Binary Opposition in Guests of the Nation
6
作者 田笛 《海外英语》 2019年第24期233-235,242,共4页
Guests of the Nation is a short story written by Frank O’Connor,a driven and prodigious writer,who was arguably one of Ireland’s most complete man of letters in the 20th century.Despite the fact that he lived a life... Guests of the Nation is a short story written by Frank O’Connor,a driven and prodigious writer,who was arguably one of Ireland’s most complete man of letters in the 20th century.Despite the fact that he lived a life of many facets,he was best known for his short stories.In a life span of 63 years,he produced 11 volumes of short stories,among which the title story of Frank O’Con⁃nor’s landmark collection Guests of the Nation was always widely reviewed,generally in positive terms.As a story set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Irish War of Independence,Guests of the Nation depicts an extraordinary situation where Irish soldiers and Eng⁃lish hostages become friends.To perform their duty,the Irish guards executed the two English hostages although camaraderie was created among them.This short story has attracted numerous critics to analyze it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each of whom has their own notion on the theme of the story.However,most of the scholars focus on analyzing the characters,few of them have noticed bi⁃nary oppositions in the story.There are several pair of binary oppositions in the story,for instance,enemy and friends,friendship and duty,comedy and tragedy,life and death,etc.Therefore,the present paper will examine 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inary oppo⁃sition,in an attempt to tap deep into the conflict between humanity and the national interest,as well as the absurdity of w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ests of the Nation Frank oconnor Binary opposition DUTY WAR
下载PDF
永远的探索 终极的关怀——鲁迅、奥康纳文学创作中死亡主题比较
7
作者 刘建军 《新余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93-98,共6页
鲁迅和奥康纳的生平创作都与死亡有不解之缘,他们都是擅长书写死亡的能手。死亡是两人作品中诠释主题的重要手段,是他们关怀生命、思考人生、拷问灵魂的载体。但在死亡叙事上两人有明显差异:首先,鲁迅对人物死亡原因和画面多采取轻描淡... 鲁迅和奥康纳的生平创作都与死亡有不解之缘,他们都是擅长书写死亡的能手。死亡是两人作品中诠释主题的重要手段,是他们关怀生命、思考人生、拷问灵魂的载体。但在死亡叙事上两人有明显差异:首先,鲁迅对人物死亡原因和画面多采取轻描淡写或虚实结合的方式,奥康纳则不遗余力地展现各种暴力死亡。其次,鲁迅笔下人物多为精神病死,且长时间经历磨难,奥康纳笔下人物多为突发性、偶然性死亡。最后,鲁迅笔下人物死亡的意义在于刺痛国人麻木的神经,唤醒国人的反抗和反思,他的生死观富有策略性的政治色彩。奥康纳笔下的死亡则都围绕罪与救赎,她的生死观富有浓郁的宗教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奥康纳 死亡 死亡叙事 死亡意义
下载PDF
北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评析——基于奥康纳和福斯特的比较研究
8
作者 刘展源 郭燕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22-28,共7页
詹姆斯·奥康纳(James O′Connor)和约翰·贝拉米·福斯特(JohnBellamyFoster)作为北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两者以原创性和系统性的理论体系形成了不同研究范式和实践规范的学术共同体。通过追溯两者思想的理论基础和... 詹姆斯·奥康纳(James O′Connor)和约翰·贝拉米·福斯特(JohnBellamyFoster)作为北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两者以原创性和系统性的理论体系形成了不同研究范式和实践规范的学术共同体。通过追溯两者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演进历程,归纳双方在马克思主义生态判定、生态危机产生根源和理想社会建构方案上的不同立场和阐释,以及双方在资本主义批判维度上的一致性观点,从而正确领悟两者思想的整体异质性和局部同质性。在此基础上,深刻把握北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进展和前沿观点,辨析和反思其所蕴含的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路径,以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康纳 福斯特 生态危机 生态社会主义
下载PDF
一个好人难寻的罪人世界——奥康纳短篇小说中的原罪观探析 被引量:23
9
作者 孙丽丽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6-91,共6页
美国南方女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因其作品常以突如其来的暴力与死亡结尾而倍受责难。人们普遍认为她冷漠无情 ,仇视人类。事实上 ,奥康纳试图揭示的是导致其人物悲惨遭遇的根本原因———原罪。在传统原罪观的基础上 ,奥康纳形成了... 美国南方女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因其作品常以突如其来的暴力与死亡结尾而倍受责难。人们普遍认为她冷漠无情 ,仇视人类。事实上 ,奥康纳试图揭示的是导致其人物悲惨遭遇的根本原因———原罪。在传统原罪观的基础上 ,奥康纳形成了细致入微的原罪观。她致力于表现骄傲、自私、冷酷等容易被人忽视的罪恶 ,其目的在于让世人承认其罪人身份、皈依上帝。奥康纳力图为二战后沉湎于享乐的美国人指出一条通往救赎的光明之路 ,其原罪观对恢复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兰纳里·奥康纳 原罪 无情 短篇小说 救赎 美国南方 女作家 骄傲 上帝 普遍
下载PDF
试析奥康纳《好人难寻》的荒诞主题 被引量:24
10
作者 杜志卿 张燕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114-120,共7页
奥康纳的《好人难寻》是现代西方文学的经典短篇。作品中的“荒诞”主题 ,国内外评论界虽偶有提及 ,但并未做深入的挖掘。本文着重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以及一些可能被读者忽视的细节和意象 ,旨在把握奥康纳对这一哲学主题所... 奥康纳的《好人难寻》是现代西方文学的经典短篇。作品中的“荒诞”主题 ,国内外评论界虽偶有提及 ,但并未做深入的挖掘。本文着重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以及一些可能被读者忽视的细节和意象 ,旨在把握奥康纳对这一哲学主题所作的隐喻性的阐释。认为 ,小说中的“荒诞”主题揭露了西方社会道德与文明的荒谬和虚假 ,反映了奥氏本人自觉的批判意识和高尚的人文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康纳 《好人难寻》 隐喻 荒诞主题 文学评论 小说 美国 社会批评 人文精神 批判意识
下载PDF
神本主义人性观和扁平人物——兼分析奥康纳《好人难寻》中的人物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宇洁 张敏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43-146,共4页
美国女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引入注意,在奥康纳所塑造的人物群像中鲜有正面形象,而奥康纳对笔下人物所表现的冷漠和其中所反映的反人本主义的人性观念,曾招致广泛的误读。应该把奥康纳的创作主旨纳入对其人物分析的研究... 美国女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引入注意,在奥康纳所塑造的人物群像中鲜有正面形象,而奥康纳对笔下人物所表现的冷漠和其中所反映的反人本主义的人性观念,曾招致广泛的误读。应该把奥康纳的创作主旨纳入对其人物分析的研究视野之内。奥康纳是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基督教观念对她的文学创作具有一种根本的规定性。在基督教神本主义人性观的视角下,神性启示是言说人性的一个基本前提,奥康纳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并不具有自足价值。以奥康纳的代表作《好人难寻》为例,在对其中的人物进行叙述学分析的基础之上得出结论:该作品中的人物为扁平形象。扁平人物的塑造是奥康纳对基督教神本主义人性观的文学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康纳 基督教 神本主义人性观 扁平人物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当代发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金鑫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4年第3期71-75,共5页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掀起了一场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思想热潮。阿格尔首次提出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并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与消费理论相结合,提出了异化消费论;奥康纳试图将生态危机的根源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并列,进...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掀起了一场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思想热潮。阿格尔首次提出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并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与消费理论相结合,提出了异化消费论;奥康纳试图将生态危机的根源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并列,进而提出了二重矛盾论;福斯特从马克思理论本身出发,在生态学视域下对马克思理论进行了重新解读,将马克思的生态观归结为新陈代谢裂缝说。生态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当中呈现出一种地位不断加强的发展过程。但将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视域过度突显,导致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观念的淡化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何在马克思主义当中给予生态观准确的理论定位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未来发展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生态观 阿格尔 奥康纳 福斯特
下载PDF
论弗兰纳里·奥康纳短篇小说的怪诞文化冲突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媛媛 李燕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45-48,共4页
美国南方现代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短篇小说的怪诞文化冲突呈现出喜剧形式悲剧效果、怪诞的艺术抽象、种族偏见阶层对立、宗教面具下暴力、邪恶与死亡充斥等多样式特点,这种怪诞文化冲突直接导致其作品的怪诞特色。其怪诞特色的形... 美国南方现代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短篇小说的怪诞文化冲突呈现出喜剧形式悲剧效果、怪诞的艺术抽象、种族偏见阶层对立、宗教面具下暴力、邪恶与死亡充斥等多样式特点,这种怪诞文化冲突直接导致其作品的怪诞特色。其怪诞特色的形成和演化主要受到西方现代文学发展的影响,美国南北方不同的历史文化及文明程度的影响,同时也深受其个人不幸生活经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兰纳里·奥康纳 怪诞 文化冲突
下载PDF
短篇小说与意识形态——重读弗兰克·奥康纳的《孤独之声》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腊宝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49-56,共8页
在欧美短篇小说样式理论中,弗兰克.奥康纳的《孤独之声》是继爱伦.坡之后被引证最多的经典之作。该书立足三位19世纪现实主义传统的艺术实践提出:短篇小说较之长篇小说更关注那些孤独地生活在社会边缘的"底层民众",因此与后... 在欧美短篇小说样式理论中,弗兰克.奥康纳的《孤独之声》是继爱伦.坡之后被引证最多的经典之作。该书立足三位19世纪现实主义传统的艺术实践提出:短篇小说较之长篇小说更关注那些孤独地生活在社会边缘的"底层民众",因此与后者之间存在着一种意识形态上的差别;奥康纳认为,20世纪的作家当中普遍存在脱离"底层民众"的问题,其创作大多偏离了果戈理开创的短篇小说传统。本文认为,奥康纳短篇小说理论中所坚持的现实主义,融合了浓厚的人文主义道德感情和深刻的伦理批判,作为一个爱尔兰批评家,奥康纳关心世界上所有边缘群体的命运,尤其关心(前)殖民地国家人民的命运,从这个意义上说,奥康纳的短篇小说理论预演了当今欧美界围绕殖民地人民与文学的关系而展开的讨论,体现了一个早期后殖民理论家卓越的学术眼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兰克·奥康纳 《孤独之声》 短篇小说 意识形态 后殖民理论
下载PDF
奥康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化建设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红兵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7-132,共6页
奥康纳继承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生产劳动范畴,将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时代主题,把自然生态因素与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相联系研究生态危机的根源及其现实解决途径,确立了自身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域。在人与自然... 奥康纳继承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生产劳动范畴,将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时代主题,把自然生态因素与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相联系研究生态危机的根源及其现实解决途径,确立了自身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域。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奥康纳在肯定人与自然之间互动协作关系的同时,强调生产劳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主导作用。奥康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将自然等作为生产条件,论述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第二重矛盾,即资本生产与生产条件之间的矛盾,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生态危机的资本主义根源、新社会运动对资本主义生产的制约作用、国家对资本生产与自然矛盾的协调,以及资本主义向生态社会主义转型。奥康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无论是其理论视域,还是其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以及他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自然关系的思想,都与生态文化建设有着内在的关联。我们应该重视观念转变对于生态文化建设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康纳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理论视域 人与自然关系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生态文化建设
下载PDF
标识、情欲、鼠踏器:《智血》中的汽车隐喻 被引量:2
16
作者 肖明文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54-61,共8页
本文从身份表征、情爱对象和精神载体3个层面对弗兰纳里·奥康纳的长篇小说《智血》中的汽车隐喻加以阐释,并结合奥康纳自己与汽车相关的生活经历以及对汽车的评论来辨析她对汽车消费的态度和立场。笔者认为,主人公黑兹尔·莫... 本文从身份表征、情爱对象和精神载体3个层面对弗兰纳里·奥康纳的长篇小说《智血》中的汽车隐喻加以阐释,并结合奥康纳自己与汽车相关的生活经历以及对汽车的评论来辨析她对汽车消费的态度和立场。笔者认为,主人公黑兹尔·莫茨错误地把破旧的埃塞克斯汽车视作自己的标识,将情欲投射于其中,活像在鼠踏器中挣扎的大鼠。虽然作为一个汽车使用者,奥康纳难以抗拒汽车消费带来的虚荣感,身体残疾的她也受益于这种能给她生活带来便利的科技消费品,但作为一名天主教徒,思想保守的她吁请读者警惕这种会侵蚀传统价值和操控个体思维的现代化机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兰纳里·奥康纳 汽车隐喻 身份表征 情爱对象 精神载体
下载PDF
论奥康纳《好人难寻》的反讽艺术 被引量:7
17
作者 姜淑芹 杜志卿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65-69,共5页
《好人难寻》是美国著名南方女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的短篇力作,作品中修辞、叙述和结构等层面上的反讽运用为小说增添了意婉旨微、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也使得奥康纳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探索更具深度,使作品意味隽永。以新批评派的反... 《好人难寻》是美国著名南方女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的短篇力作,作品中修辞、叙述和结构等层面上的反讽运用为小说增添了意婉旨微、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也使得奥康纳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探索更具深度,使作品意味隽永。以新批评派的反讽理论为基础剖析该小说的反讽艺术,能更深刻地体味奥氏对人生、现实世界和宗教的独到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康纳 小说 反讽
下载PDF
神学和女性视角下的奥康纳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纪平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7年第2期293-295,共3页
弗兰那里.奥康纳是二战后的美国南方天主教女作家。她的多重边缘身份一直是评论界的关注焦点。本文指出了西方奥康纳研究中的两大视角神学和女性,并且对美国的弗兰纳里.奥康纳研究在神学和女权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和概括。
关键词 奥康纳 神学 女权
下载PDF
虚构中的真实——奥康纳笔下的南方文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春香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444-448,共5页
作为美国"南方文学的先知",弗兰纳里·奥康纳的作品都以南方为背景,描写了二战后南方的经济生活快速发展、被物质化的人们生活在腐败的商业社会中、道德沦丧信仰缺失的景象。本文从南方的种族文化、经济文化和宗教文化入... 作为美国"南方文学的先知",弗兰纳里·奥康纳的作品都以南方为背景,描写了二战后南方的经济生活快速发展、被物质化的人们生活在腐败的商业社会中、道德沦丧信仰缺失的景象。本文从南方的种族文化、经济文化和宗教文化入手,剖析奥康纳作品,揭示奥康纳独特的写作视角以及写作目的,为读者了解当时的南方文化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康纳 南方文化
下载PDF
“老无所依”:奥康纳小说中的老人形象再探
20
作者 肖明文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54-58,共5页
奥康纳小说刻画了一群在社会转型中丧失财产和地位的南方老白人,他们的物质生活每况愈下,精神上经历着错位和失落,终日沉醉在过往的幸福时光之中,对当下世风大加批评。这种美化过去生活、消极反抗现实的处世态度使得他们的生存日益边缘... 奥康纳小说刻画了一群在社会转型中丧失财产和地位的南方老白人,他们的物质生活每况愈下,精神上经历着错位和失落,终日沉醉在过往的幸福时光之中,对当下世风大加批评。这种美化过去生活、消极反抗现实的处世态度使得他们的生存日益边缘化,甚至还会引发极为惨重的后果。对那些固守传统、恋旧讽今的长者,奥康纳在善意嘲讽的同时,也表达出真挚的理解和同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兰纳里·奥康纳 社会转型 守旧 劝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