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nsitivity assessment of Phytophthora nicotianae to fungicides of fluazinam and its mixture with carboxylic acid amide 被引量:1
1
作者 MU Wenjun LI Qi +8 位作者 CHEN Xiuhua LI Haijiang DONG Kunle WANG Jianwei ZHANG Youwu FENG Xiaohu ZHANG Zhigao WANG Libing SONG Jizhen 《烟草科技》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7,共7页
Tobacco black shank caused by 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nicotianae(Breda de Hean)i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diseases in tobacco growing,and few effective fungicides are available currently.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 Tobacco black shank caused by 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nicotianae(Breda de Hean)i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diseases in tobacco growing,and few effective fungicides are available currently.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fluazinam to treat tobacco black shank disease.In vitro toxicities of fluazinam to 62 isolates of P.nicotianae were determined by mycelial growth rate method.The EC50 values ranged from 0.294 6 to 2.389 9 μg/mL with a mean of 1.084 0 μg/mL.The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 was unimodal,and there was no resistant isolate in P.nicotianae population.The carboxylic acid amide(CAA)fungicides were single-site in action and activity to oomycetes.The synergistic interactions were tested by Wadley method between fluazinam and dimethomorph,flumorph,mandipropamid,respectively.The mixture containing dimethomoph:Huazinam at 1:2 ratio showed additive actions,with the synergy ratio of 1.2.The mixture containing flumorph and fluazinam at 1:5 ratio had the highest synergy ratio(SR 2.07).Mandipropamid and fluazinam had an additive interaction and the proportion of 2:1 had the lowest EC50 value(0.020 7 μg/mL).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e sensitivity of P.nicotianae to fluazinam,and provided the experimental foundation to use fluazinam for tobacco black shank manag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ytophthora nicotianae fluazinam DIMETHOMORPH FLUMORPH MANDIPROPAMID FUNGICIDE MIXTURE
下载PDF
Fate of Fluazinam in Pepper and Soil After Application 被引量:2
2
作者 DONG Feng-shou YANG Shuang +4 位作者 LIU Xin-gang SUN Jian-peng ZHENG Yong-quan LI Chong-jiu YAO Jian-ren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93-199,共7页
To discover the fate of fluazinam after its application in pepper field, an efficient residual analytical method for determining fluazinam in pepper and soil was developed. The samples were extracted by acetone, clean... To discover the fate of fluazinam after its application in pepper field, an efficient residual analytical method for determining fluazinam in pepper and soil was developed. The samples were extracted by acetone, cleaned up by solid-phase extraction (SPE) florisil cartridge, and determined by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electronic capture detector (ECD). The recoveries ranged from 80 to 94.6%, with repeatability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 9.3% at spiking levels of 0.1-1 mg kg-1. The residue dynamics of fluazinam in pepper and soil were studied in a field plot. The experiment data showed that the half- lives of fluazinam in peppers and soils were 2.5-3.7 days and 1.2-4.2 days, respectively. When the pepper was treated by fluazinam 50% suspension concentrate (SC) at 495 g ha-1 4 times at 7-day intervals, the fluazinam in pepper on the 7th day after the last application was all below 0.06 mg kg-1, which was below the maximum residue limit (MRL) fixed in Korea (0.3 mg kg-1). It is implied that fluazinam in pepper is nonpersistent.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fluazinam 50% SC should be used in a pepper field at most for 4 times, and the pre-harvest interval should be 7 da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椒 油料作物 营养成分 残液
下载PDF
2种杀菌剂对茉莉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碳源代谢多样性的影响
3
作者 李世嘉 全昌云 +3 位作者 韦金清 黄钰淇 曾思雨 邵元元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5-442,共8页
本研究在人工温室大棚条件下,以白绢病染病茉莉植株根际土壤为材料,分析比较2种杀菌剂(氟啶胺和戊唑醇)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种不同浓度杀菌剂处理前后,茉莉根际土壤理化... 本研究在人工温室大棚条件下,以白绢病染病茉莉植株根际土壤为材料,分析比较2种杀菌剂(氟啶胺和戊唑醇)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种不同浓度杀菌剂处理前后,茉莉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各项指标具有显著差异。50%氟啶胺处理后,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分别降低14.8%和18.8%,而50%戊唑醇处理后,有机质含量则显著增加,增幅高达76.8%;50%戊唑醇对土壤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影响最为显著,其中,全氮最高增幅为77.8%;有效磷最高增加了1.3倍;速效钾最高增幅达2.1倍。杀菌剂对茉莉根际土壤蔗糖酶、脲酶、酸性磷酸酶活性具有显著影响。50%氟啶胺处理后,蔗糖酶活性显著降低92.8%;50%戊唑醇处理后,脲酶活性显著降低,较喷施前减少41.9%;杀菌剂处理后酸性磷酸酶活性均呈递增的变化趋势。比较2种杀菌剂处理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碳源代谢多样性发现,CK的平均每孔颜色变化率(AWCD)最低,2种杀菌剂处理后,AWCD均降低,且戊唑醇对AWCD的抑制作用最显著。总体上,杀菌剂处理后,土壤微生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与McIntosh均匀度指数(U)均呈下降趋势,各处理间的Simpson优势度指数(D)无显著差异;土壤微生物群落对6类碳源的代谢能力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能力的主成分分析表明,氨基酸类和碳水化合物2类碳源的利用率相似,多聚物类和羧酸类相似。本研究结果可为评估杀菌剂处理后茉莉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生态功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 氟啶胺 戊唑醇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酶活性 根际土壤微生物 碳源代谢多样性
下载PDF
Repeated exposure of fluazinam fungicides affects gene expression profiles yet carries no costs on a nontarget pest
4
作者 Shahed Saifullah Aigi Margus +1 位作者 Maaria Kankare Leena Lindström 《Insect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5期1373-1386,共14页
Fungicides are used to control pathogenic fungi of crop species,but they have also been shown to alter behavioral,life history and fitness related traits of nontarget insects.Here,we tested the fungicide effects on fe... Fungicides are used to control pathogenic fungi of crop species,but they have also been shown to alter behavioral,life history and fitness related traits of nontarget insects.Here,we tested the fungicide effects on feeding behavior,survival and physiology of the nontarget pest insect,the Colorado potato beetle(CPB)(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Feeding behavior was studied by a choice test of adult beetles,which were allowed to choose between a control and a fungicide(fluazinam)treated potato leaf.Larval survival was recorded after 24 and 72 h exposure to control and fungicide-treated leaves with 2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The adults did not show fungicide avoidance behavior.Similarly,survival of the larvae was not affected by the exposure to fungicides.Finally,to understand the effects of fungicides at the physiological level(gene expression),we tested whether the larval exposure to fungicide alter the expression of 5 metabolic pathway and stress associated genes.Highest concentration and 72-h exposure caused upregulation of 1 cytochrome P450(CYP9Z14v2)and 1 insecticide resistance gene(Ldace1),whereas metabolic detoxification gene(Ugt1)was downregulated.At 24-h exposure,highest concentration caused downregulation of another common detoxification gene(Gs),while both exposure times to lowest concentration caused upregulation of the Hsp70 stress tolerance gene.Despite these overall effects,there was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variation among different families in the gene expression levels.Even though the behavioral effects of the fungicide treatments were minor,the expression level differences of the studied genes indicate changes on the metabolic detoxifications and stress-related pathwa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havior fluazinam gene expression 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 metabolic detoxification nontarget animal
原文传递
基于一维锌(Ⅱ)配位聚合物的水中2,4,6-三硝基苯酚和氟啶胺的选择性检测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满荣 岳二林 +6 位作者 王记江 朱汪传 全航 唐龙 王潇 侯向阳 张玉琦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75-384,共10页
以1,1’∶4’,1’’∶4’’,1’’’-四联苯-2,4,2’’’,4’’’-四羧酸(H_(4)L)和4,4’-联吡啶(4,4’-bpy)为配体,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维锌配位聚合物[Zn_(2)(H_(2)L)_(2)(4,4’-bpy)2(H_(2)O)]n(1),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元素分... 以1,1’∶4’,1’’∶4’’,1’’’-四联苯-2,4,2’’’,4’’’-四羧酸(H_(4)L)和4,4’-联吡啶(4,4’-bpy)为配体,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维锌配位聚合物[Zn_(2)(H_(2)L)_(2)(4,4’-bpy)2(H_(2)O)]n(1),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热重分析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单晶结构分析表明1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配合物1含有2种配位构型不同的锌离子,分别处于扭曲的三角双锥{ZnNO_(4)}和八面体{ZnNO_(5)}几何构型中。配合物中2个H_(2)L^(2-)配体之间通过锌离子相互连接,构成了无限的一维zigzag平面结构。荧光传感实验表明配合物1的荧光能够被2,4,6-三硝基苯酚和氟啶胺猝灭,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抗干扰性也非常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Zn(Ⅱ) 1 1’∶4’ 1’’∶4’’ 1’’’-四联苯-2 4 2’’’ 4’’’-四羧酸 2 4 6-三硝基苯酚 氟啶胺 荧光传感性质
下载PDF
氟啶胺在小白菜中的残留行为及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春勇 吕莹 +3 位作者 金静 王伟荣 王霞 秦曙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6-100,共5页
为了建立一种由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小白菜中氟啶胺的分析方法,并对小白菜中的残留量进行膳食风险评估。样品经乙腈提取,NaCl盐析、无水MgSO4、N-丙基乙二胺(PSA)和石墨化碳黑(GCB)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 为了建立一种由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小白菜中氟啶胺的分析方法,并对小白菜中的残留量进行膳食风险评估。样品经乙腈提取,NaCl盐析、无水MgSO4、N-丙基乙二胺(PSA)和石墨化碳黑(GCB)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结果表明,小白菜中氟啶胺的标准曲线为y=2 000 000 x+15 687,R2=0.992 8,平均回收率为105%~108%,相对标准偏差为1%~7%,在0.005~0.500 mg·kg-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正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农作物中农药残留试验准则要求。氟啶胺的普通人群每日摄入量国家估算值为0.12 mg,占允许摄入量的19.5%,不会对一般人群构成不可接受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菜 氟啶胺 残留行为 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下载PDF
灰葡萄孢对氟啶胺的敏感性检测及敏感性降低菌株生物学性状研究
7
作者 王晓辉 向礼波 +2 位作者 刘美玲 杨立军 龚双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5-121,200,共8页
为评价灰霉病菌对氟啶胺的敏感性及抗药性风险,本试验于2020年-2021年在吉林、江西、湖北、山东、北京、湖南等地区的草莓、辣椒、四季豆、茄子和番茄上采集病叶、病茎、病花和病果,经单孢分离获得117个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菌株,... 为评价灰霉病菌对氟啶胺的敏感性及抗药性风险,本试验于2020年-2021年在吉林、江西、湖北、山东、北京、湖南等地区的草莓、辣椒、四季豆、茄子和番茄上采集病叶、病茎、病花和病果,经单孢分离获得117个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氟啶胺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有4株灰葡萄孢BJ14、BJ45、BJ46和BJ47对氟啶胺的敏感性显著降低,EC_(50)在0.1137~0.3946μg/mL,抗性倍数为4.7~16.3,MIC值>4μg/mL。其余113个菌株对氟啶胺的平均EC_(50)为0.0251μg/mL。敏感性降低的4个菌株继代培养10代后,抗药性状稳定。交互抗性测定结果表明,对氟啶胺敏感性下降的菌株对腐霉利和咯菌腈2种杀菌剂表现为敏感,氟啶胺与腐霉利或咯菌腈没有交互抗性。生物学性状研究表明,4株敏感性下降菌株在PDA平板上的生长速率和在番茄果实上的致病力都显著低于敏感菌株,而菌丝生物量、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与敏感菌株无显著差异。以上研究结果表明,田间已存在对氟啶胺敏感性降低的菌株,鉴于灰葡萄孢属于高风险抗性菌株,建议氟啶胺在防治灰霉病的使用中需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葡萄孢 氟啶胺 敏感性 抗性菌株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三种杀菌剂防治油菜根肿病技术研究 被引量:26
8
作者 陈坤荣 任莉 +3 位作者 刘凡 徐理 孙超超 方小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4-427,共4页
2011-2012年开展了氰霜唑、百菌清和氟啶胺防治油菜根肿病技术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育苗前2~3d用氰霜唑0.5mL/L喷浇苗床对油菜苗根肿病的防治效果在90%左右。苗床消毒结合百菌清0.5g/L液灌根对移栽油菜田根肿病的防治效果67.6%~80.8%;... 2011-2012年开展了氰霜唑、百菌清和氟啶胺防治油菜根肿病技术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育苗前2~3d用氰霜唑0.5mL/L喷浇苗床对油菜苗根肿病的防治效果在90%左右。苗床消毒结合百菌清0.5g/L液灌根对移栽油菜田根肿病的防治效果67.6%~80.8%;单用苗床消毒措施的移栽油菜田根肿病防治效果57.1%~74.3%。氟啶胺和氰霜唑拌种对直播油菜根肿病的防病效果分别为75.4%~95.3%和35.1%~49.8%。苗床用氰霜唑消毒结合百菌清灌根和单用苗床消毒防病措施比不防治对照油菜分别增产949.0kg/hm2和799.1 kg/hm2,扣除农药和劳动力成本,分别增加收入2 935.8元/hm2和2 922.2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霜唑 氟啶胺 百菌清 油菜根肿病 防治技术
下载PDF
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法测定氟啶胺在辣椒和土壤中动态残留 被引量:19
9
作者 董丰收 杨爽 +3 位作者 刘新刚 孙建鹏 郑永权 姚建仁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684-1690,共7页
【目的】建立辣椒和土壤中氟啶胺残留的分析方法,探明氟啶胺在辣椒田中使用后的残留行为,为安全施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法研究氟啶胺在辣椒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结果】氟啶胺在辣椒中半衰期为2.5~3.7d,土壤中为1.2~... 【目的】建立辣椒和土壤中氟啶胺残留的分析方法,探明氟啶胺在辣椒田中使用后的残留行为,为安全施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法研究氟啶胺在辣椒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结果】氟啶胺在辣椒中半衰期为2.5~3.7d,土壤中为1.2~4.2d。使用氟啶胺50%悬浮剂,制剂用量为495g·ha-1(。有效成分247.5g·ha-1),施药4次,距末次施药后7d收获的辣椒中氟啶胺残留量小于0.06mg·kg-1,低于韩国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值(0.3mg·kg-1)。【结论】该分析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准确度和灵敏度都符合农药残留标准要求,适用于辣椒和土壤中的氟啶胺残留测定;建议氟啶胺50%悬浮剂在辣椒上防治病害,最多使用4次,用量为247.5~495g·ha-1(有效成分123.75~247.5g·ha-1),安全间隔期为7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氟啶胺 残留 土壤
下载PDF
福建省番茄灰霉病菌对氟啶胺敏感基线建立及与不同杀菌剂的交互抗性 被引量:12
10
作者 石妞妞 杜宜新 +4 位作者 阮宏椿 甘林 杨秀娟 代玉立 陈福如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35-539,共5页
为明确中国福建省番茄灰霉病菌对氟啶胺的敏感性及其与不同杀菌剂的交互抗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6株采自福建省主要番茄产区的番茄灰霉病菌对氟啶胺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氟啶胺对福建省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值在0.003 7~0.... 为明确中国福建省番茄灰霉病菌对氟啶胺的敏感性及其与不同杀菌剂的交互抗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6株采自福建省主要番茄产区的番茄灰霉病菌对氟啶胺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氟啶胺对福建省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值在0.003 7~0.045 2μg/m L之间,平均值为(0.022 1±0.009 8)μg/m L,其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连续单峰曲线,符合正态分布,因此可将该EC50平均值(0.022 1±0.009 8)μg/m L作为福建省番茄灰霉病菌对氟啶胺的敏感基线,用于其田间抗药性监测。从106株菌株中选择15株对氟啶胺敏感性不同的菌株,测定了其对嘧霉胺、异菌脲、腐霉利和啶氧菌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供试5种杀菌剂对15株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平均抑制活性依次为氟啶胺〉异菌脲〉腐霉利〉啶氧菌酯〉嘧霉胺,氟啶胺与异菌脲、腐霉利、啶氧菌酯和嘧霉胺之间均不存在交互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灰霉病菌 氟啶胺 敏感基线 交互抗性
下载PDF
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对氟啶胺的敏感基线及对不同杀菌剂的交互抗性 被引量:15
11
作者 陈治芳 王文桥 +4 位作者 韩秀英 张小风 马志强 刘颖超 赵建江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36,共4页
为了明确灰葡萄孢对新型杀菌剂氟啶胺的敏感性分布和该药剂是否与其它杀菌剂存在交互抗性,本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采自河北省和山东省不同地区的99株灰葡萄孢对氟啶胺的敏感性及其中48株灰葡萄孢对氟啶胺、嘧霉胺、多菌灵、异... 为了明确灰葡萄孢对新型杀菌剂氟啶胺的敏感性分布和该药剂是否与其它杀菌剂存在交互抗性,本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采自河北省和山东省不同地区的99株灰葡萄孢对氟啶胺的敏感性及其中48株灰葡萄孢对氟啶胺、嘧霉胺、多菌灵、异菌脲、乙霉威和啶酰菌胺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氟啶胺对从未使用过氟啶胺的地区采集的灰葡萄孢99个野生菌株对氟啶胺的敏感性(EC50值)分布在0.001 4~0.030 3μg/mL之间,平均为(0.0151±0.007)μg/mL,其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连续型单峰曲线,符合正态分布,可作为敏感基线,用于灰葡萄孢对氟啶胺田间抗性监测。在6种供试杀菌剂中氟啶胺对灰葡萄孢的毒力最高,其与嘧霉胺、异菌脲、多菌灵、乙霉威和啶酰菌胺之间均不存在交互抗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葡萄孢 杀菌剂 氟啶胺 敏感基线 交互抗性
下载PDF
15%氟啶胺包衣悬浮剂防治油菜根肿病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陈坤荣 熊远福 +4 位作者 任莉 刘凡 徐理 孙超超 方小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0-252,共3页
为防治油菜重要病害根肿病,研制15%氟啶胺包衣悬浮剂,以甘蓝型油菜品种中双9号为材料的试验结果表明:按包衣比[包衣剂质量(g)∶种子质量(g)]≥1∶50包衣油菜种子,15%氟啶胺包衣剂对种子发芽率、成苗率及油菜苗高、根长和鲜重没有... 为防治油菜重要病害根肿病,研制15%氟啶胺包衣悬浮剂,以甘蓝型油菜品种中双9号为材料的试验结果表明:按包衣比[包衣剂质量(g)∶种子质量(g)]≥1∶50包衣油菜种子,15%氟啶胺包衣剂对种子发芽率、成苗率及油菜苗高、根长和鲜重没有显著影响。用包衣比1∶200、1∶100、1∶50和1∶25包衣的种子,盆栽试验中根肿病的防治效果为43.7%、46.4%、83.5%和92.5%;田间小区试验防治效果分别为22.2%、53.6%、44.5%和54.5%。初步结果说明,可用15%氟啶胺的包衣悬浮剂按包衣比1∶100-1∶50处理种子防治油菜根肿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啶胺悬浮剂 种子包衣 油菜根肿病 防治效果
下载PDF
氟啶胺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与淋溶特性 被引量:14
13
作者 许秀莹 宋稳成 王鸣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69-673,共5页
采用批量平衡法研究了氟啶胺在南京黄棕壤、江西红壤、东北黑土中的吸附解吸特性.结果表明,25℃下,氟啶胺在3种供试土壤中的等温吸附-解吸曲线能较好地符合Freundlich模型,其吸附常数分别为南京黄棕壤119.34,江西红壤202.23,东北黑土311... 采用批量平衡法研究了氟啶胺在南京黄棕壤、江西红壤、东北黑土中的吸附解吸特性.结果表明,25℃下,氟啶胺在3种供试土壤中的等温吸附-解吸曲线能较好地符合Freundlich模型,其吸附常数分别为南京黄棕壤119.34,江西红壤202.23,东北黑土311.88,与土壤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代换量和粘粒含量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3,0.9690,0.8586.土壤对氟啶胺的吸附自由能变化均小于40kJ/mol,属于物理吸附.氟啶胺在3种土壤中均难淋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啶胺 土壤吸附-解吸 淋溶 农药
下载PDF
黑龙江省和吉林省马铃薯晚疫病菌对氟啶胺和甲霜灵的敏感性变化 被引量:10
14
作者 徐生军 姚亮亮 +1 位作者 李新新 张铉哲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0-85,共6页
2006—2008年在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共分离获得61株马铃薯晚疫病菌,测定了这些菌株对交配型、氟啶胺和甲霜灵的敏感性。交配型测定结果显示所有菌株都显示A1交配型。甲霜灵测定结果显示10个菌株(16.4%)显示为敏感性,11个菌株(18.0... 2006—2008年在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共分离获得61株马铃薯晚疫病菌,测定了这些菌株对交配型、氟啶胺和甲霜灵的敏感性。交配型测定结果显示所有菌株都显示A1交配型。甲霜灵测定结果显示10个菌株(16.4%)显示为敏感性,11个菌株(18.0%)显示为中抗,40个菌株(65.6%)显示为抗性。这说明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发生的晚疫病菌已对甲霜灵产生抗性。氟啶胺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地区、不同年份分离的马铃薯晚疫病菌对氟啶胺的敏感性无显著差异,其敏感性呈连续的单峰曲线分布,EC50在0.2033~0,7837ug/mL之间,最不敏感菌株是最敏感菌株的3.85倍,平均值为(O.4781±0.0163)μg/mL,未出现敏感性下降的抗药性群体,因此可作为马铃薯晚疫病菌对氟啶胺的敏感性基线;83.6%的供试菌株对甲霜灵的敏感性下降,甲霜灵与氟啶胺之间不存在交互抗药性。测定氟啶胺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盆栽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氟啶胺可湿性粉剂、氟啶胺悬浮剂和烯酰吗啉能很好地控制晚疫病,防治效果分别为85.71%、87.00%、82.19%,而甲霜灵的为23.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菌 甲霜灵 氟啶胺 敏感性 防治效果
下载PDF
苯醚甲环唑和氟啶胺的两种制剂包衣种子对花生土传真菌病害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9
15
作者 管磊 郭贝贝 +3 位作者 王晓坤 张大侠 王凯 刘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176-2186,共11页
【目的】中国花生产区普遍发生冠腐病、根腐病和白绢病,严重影响花生生产。研究旨在比较并评价苯醚甲环唑与氟啶胺的微囊悬浮剂(microcapsule suspension,CS)和悬浮种衣剂(flowable concentrate for seed treatment,FS)对3种致病菌的毒... 【目的】中国花生产区普遍发生冠腐病、根腐病和白绢病,严重影响花生生产。研究旨在比较并评价苯醚甲环唑与氟啶胺的微囊悬浮剂(microcapsule suspension,CS)和悬浮种衣剂(flowable concentrate for seed treatment,FS)对3种致病菌的毒力、包衣种子对花生的安全性以及对这3种病害的防治效果,以明确不同剂型制剂的安全性、持效期和施药方法。【方法】分别采用孢子萌发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比较苯醚甲环唑和氟啶胺的CS和FS对花生冠腐病菌、根腐病菌和白绢病菌的室内毒力,采用种子包衣法评价苯醚甲环唑和氟啶胺的两种制剂对花生的安全性,并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6%苯醚甲环唑FS、15%苯醚甲环唑CS、50%氟啶胺FS和12%氟啶胺CS对花生冠腐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差异较大,其EC50分别为0.0503、0.4959、5.6141和46.5433 mg·L-1;对花生根腐病菌的EC50分别为0.5386、2.8604、0.3780和28.1665 mg·L-1;对花生白绢病菌的EC50分别为1.1435、3.2615、0.0951和3.8920 mg·L-1,表明微囊化后有效成分释放速度均显著减慢。20和25℃恒温下,与对照相比,苯醚甲环唑FS和CS 50、100、200 g a.i./100 kg种子、氟啶胺FS和CS 40、80和160 g a.i./100 kg种子包衣对花生出苗率、出苗时间、根长及鲜重、株高和茎叶鲜重均无明显影响。田间试验结果,所有处理的花生出苗时间和出苗率均无差异,6%苯醚甲环唑FS和15%苯醚甲环唑CS 100、200 g a.i./100 kg种子包衣对花生冠腐病、根腐病和白绢病的防效均达68.03%以上,12%氟啶胺CS 160 g a.i./100 kg种子对3种花生土传真菌病害的田间防效达74.97%以上,显著高于相同剂量的50%氟啶胺FS的防效。所有药剂处理均显著增加荚果产量,其中15%苯醚甲环唑CS 200 g a.i./100 kg种子处理的增产率最高,达7.22%—11.47%。【结论】6%苯醚甲环唑FS和15%苯醚甲环唑CS均在100、200 g a.i./100 kg种子,12%氟啶胺CS 160 g a.i./100 kg种子剂量下处理种子对花生安全,一次处理可以同时降低花生冠腐病、根腐病和白绢病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醚甲环唑 氟啶胺 包衣种子 花生土传真菌病害 安全性 毒力 防效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马铃薯和土壤中氟啶胺残留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武 李二虎 +4 位作者 张强 谢蕴琳 张东飞 李桂红 赵瑞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12年第8期35-39,共5页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快速测定马铃薯和土壤中氟啶胺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固相萃取净化,以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和确证,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氟啶胺的最低检出限为8μg/kg。在8.150~521.6μg/L线性范...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快速测定马铃薯和土壤中氟啶胺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固相萃取净化,以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和确证,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氟啶胺的最低检出限为8μg/kg。在8.150~521.6μg/L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为0.999 9,回收率在81.96~116.6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10%(n=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啶胺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马铃薯 土壤 残留
下载PDF
氟啶胺对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铉哲 解明静 +1 位作者 金炳燮 宋丽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7-80,共4页
白菜根肿病是威胁大白菜生产的一种土传性病害。为了筛选对白菜根肿病有效的杀菌剂,在室内和田间利用灌根方法测定氟啶胺对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室内药效测定结果显示氟啶胺乳油(有效质量浓度2.5和5μL·mL-1)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9... 白菜根肿病是威胁大白菜生产的一种土传性病害。为了筛选对白菜根肿病有效的杀菌剂,在室内和田间利用灌根方法测定氟啶胺对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室内药效测定结果显示氟啶胺乳油(有效质量浓度2.5和5μL·mL-1)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9.9%和89.5%,均高于甲基硫菌灵的防治效果88%。氟啶胺乳油(有效质量浓度5和2.5μL·mL-1)的田间防治效果分别为77.6%和69.4%,均高于甲基硫菌灵的防治效果37.4%。结果表明,氟啶胺乳油可以用来防治白菜根肿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啶胺 白菜根肿病 防治效果
下载PDF
氟啶胺对土壤中蔗糖酶活性及呼吸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9
18
作者 骆爱兰 余向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02-906,共5页
使用农药控制作物害虫和疾病可提高农业生产力,然而农药的使用对土壤造成的污染已成为巨大且日益严重的问题。重复、广泛使用的农药进入土壤影响土壤生物、生物代谢及其生物活性,已成为农业生态环境重要的研究内容。为了更好地了解氟啶... 使用农药控制作物害虫和疾病可提高农业生产力,然而农药的使用对土壤造成的污染已成为巨大且日益严重的问题。重复、广泛使用的农药进入土壤影响土壤生物、生物代谢及其生物活性,已成为农业生态环境重要的研究内容。为了更好地了解氟啶胺对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土壤质量等潜在环境危险,采用实验室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氟啶胺农药残留动态,以及氟啶胺对土壤呼吸强度、蔗糖酶活性及其动力学和热力学特征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剂量(100 mg.kg-1)氟啶胺在土壤的降解速率常数最大,氟啶胺在土壤中的半衰期范围为0.38~0.59 d。高剂量(50 mg.kg-1、100 mg.kg-1和1 000 mg.kg-1)氟啶胺对土壤蔗糖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低剂量(1 mg.kg-1、5 mg.kg-1)处理表现为抑制-激活-抑制作用,且波动范围较大;10 mg.kg-1氟啶胺对土壤蔗糖酶前期表现为抑制、后期表现为激活作用,波动范围较大。不同浓度氟啶胺胁迫下蔗糖酶促反应的Michaelis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率(Vmax)发生改变,但变化不大。土壤中氟啶胺浓度为1 mg.kg-1时蔗糖酶所需的活化能(Ea)比CK高,其他浓度都低于CK;5 mg.kg-1、10 mg.kg-1、50 mg.kg-1、100 mg.kg-1和1 000 mg.kg-1所需的活化焓变(ΔH)随氟啶胺的浓度降低而变小;在相同温度下蔗糖酶的活化熵变(ΔS)表现为:1 mg.kg-1<CK;活化自由能(ΔG)变化差异较小;320~330 K(开氏温度)时最大速度常数(Q10)最大,而290~300 K时Q10较小。低剂量氟啶胺对土壤微生物呼吸作用的影响表现为随时间变化呈现抑制-激活趋势,高低剂量表现为抑制作用。土壤微生物的呼吸活性因氟啶胺的加入而产生波动。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分析研究受农药污染土壤的质量和酶活之间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啶胺 残留动态 蔗糖酶 动力学 热力学 土壤微生物 呼吸作用
下载PDF
大白菜根肿病综合防治新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周燚 杨廷宪 +1 位作者 赵毓潮 杨佩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2年第01X期83-86,共4页
根肿病严重威胁着大白菜的产量和品质,并对其他十字花科植物也有较大的潜在威胁。本试验从育苗、栽培、田间管理等环节对大白菜根肿病进行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包括在育苗基质中加入生防菌、不同药剂对育苗基质和定植田土壤进行消毒处理等... 根肿病严重威胁着大白菜的产量和品质,并对其他十字花科植物也有较大的潜在威胁。本试验从育苗、栽培、田间管理等环节对大白菜根肿病进行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包括在育苗基质中加入生防菌、不同药剂对育苗基质和定植田土壤进行消毒处理等。结果表明:育苗基质中加入大白菜内生混合菌株Bacillus subtilis和Paenibacillus azotofixans(基质中平均每株大白菜施用量1×108CFU)并结合50%氟啶胺悬浮剂(OF)消毒定植田土壤(使用量4500mL·hm-2)对大白菜根肿病的综合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根肿病 枯草芽孢杆菌 固氮类芽孢杆菌 氟啶胺
下载PDF
氟啶胺的水解与土壤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许秀莹 刘晓凤 王鸣华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52-256,共5页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氟啶胺在不同pH值和温度下的水解动态规律,以及在南京黄棕壤、江西红壤、东北黑土中于好气、渍水、灭菌土壤环境下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氟啶胺的水解与土壤降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氟啶胺在酸性溶液中稳定,...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氟啶胺在不同pH值和温度下的水解动态规律,以及在南京黄棕壤、江西红壤、东北黑土中于好气、渍水、灭菌土壤环境下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氟啶胺的水解与土壤降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氟啶胺在酸性溶液中稳定,在碱性溶液中则水解较快,且25℃下在pH值为5、7、9、11的缓冲液中的水解半衰期分别为141.46 d、43.87 d、5.63 d、4.50 d;水解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在pH值为7的条件下,15℃、25℃、35℃时水解半衰期分别为73.74 d、43.87 d、29.25 d,平均温度效应系数为1.59,平均活化能为31.10 kJ/mol。氟啶胺平均降解速率从大到小的不同土壤为东北黑土、南京黄棕壤、江西红壤,降解速率受pH值与有机质质量分数的影响;降解速率从大到小的不同处理为渍水、好气、灭菌,厌氧微生物为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氟啶胺水解 PH值 温度条件 土壤降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