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du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Laboratory Mutants of Phytophthora capsici Resistant to Dimethomorph and Flumorph 被引量:3
1
作者 YUAN Shan-kui LIU Xi-li +3 位作者 GU Bao-gen DONG Jin JIANG Hui SI Nai-guo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752-759,共8页
Laboratory studies were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risk of Phytophthora capsici developing resistance to two morphlines, dimethomorph and flumorph. Metalaxyl, the well-known high risk of resistance fungicides, was used... Laboratory studies were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risk of Phytophthora capsici developing resistance to two morphlines, dimethomorph and flumorph. Metalaxyl, the well-known high risk of resistance fungicides, was used as reference fungicide. Resistant mutants for the three fungicides were isolated by treating mycelium with ultraviolet radiation. Metalaxyl-resistant mutants were obtained with high frequency and exhibited high level of resistance with factors more than 100 folds, while mutation frequency for dimethomorph-resistance was relatively low and the resistance factors ranged from 3.0 to 13.9 folds. Most dimethomorph-resistant mutants decreased in hyphal growth rate and the spoulation ability, which have a large impact upon the epidemic development of dimethomorph-resistant populations.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risk of resistant pathogen population was much lower for dimethomorph than for metalaxyl. Both the frequency of developing resistance and level of resistance (resistance factors = 1.8-14.6) to dimethomorph were similar to those of its structure analogue flumorh. Moreover, the cross-resistance were found between them, which suggested the risks of developing resistance to dimethomorph and flumorph in the pathogen were very closely related. As P. capsici can potentially develop resistance to dimethomorph and flumorph, and oomycetes usually have the high risk to develop resistance to fungicides, appropriate management against resistance development should be tak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ytophthora capsici Resistance DIMETHOMORPH flumorph METALAXYL
下载PDF
三种羧酸酰胺类杀菌剂对黄瓜疫霉菌不同发育阶段的影响及其敏感性测定 被引量:8
2
作者 朱书生 陈磊 +2 位作者 卢晓红 李健强 刘西莉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8-172,共5页
离体条件下测定了3种羧酸酰胺类(Carboxylic acid amides,CAAs)杀菌剂氟吗啉、烯酰吗啉和异丙菌胺对黄瓜疫霉菌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3种杀菌剂抑制黄瓜疫霉菌休止孢萌发的EC50值分别为0.54,0.46和0.34μg/mL;抑制菌丝... 离体条件下测定了3种羧酸酰胺类(Carboxylic acid amides,CAAs)杀菌剂氟吗啉、烯酰吗啉和异丙菌胺对黄瓜疫霉菌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3种杀菌剂抑制黄瓜疫霉菌休止孢萌发的EC50值分别为0.54,0.46和0.34μg/mL;抑制菌丝生长的EC50值分别为0.92,0.70和0.67μg/mL;抑制孢子囊形成的EC50值分别为0.48,0.31和0.26μg/mL。但对游动孢子的释放、游动及休止孢的形成均没有抑制作用。氟吗啉、烯酰吗啉和异丙菌胺抑制田间采集的供试菌株菌丝生长的平均EC50值分别为1.09(±0.24),0.29(±0.04)和0.32(±0.07)μg/mL,供试菌株对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均呈正态分布,未检测到抗药性菌株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吗啉 烯酰吗啉 异丙菌胺 黄瓜疫霉菌 生物活性 敏感基线
下载PDF
新型杀菌剂氟吗啉在黄瓜植株体内的吸收传导行为 被引量:10
3
作者 朱书生 刘西莉 +1 位作者 李健强 司乃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887-1890,共4页
利用生物测定技术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氟吗啉在黄瓜植株体内的吸收、传导和分布行为及其机制.结果表明,氟吗啉能被黄瓜植株被动吸收,并通过木质部在体内传导和分布.
关键词 氟吗啉 内吸传导 被动吸收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辣椒疫病菌对氟吗啉的抗药性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黄立华 刘君丽 +2 位作者 司乃国 张宗俭 陈亮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61-262,共2页
为了评估氟吗啉的未来抗性风险 ,以辣椒疫病菌为靶标 ,通过室内抗性菌株的驯化、筛选 ,以及紫外线诱变等方法 ,初步探索了辣椒疫病菌对氟吗啉的抗性情况。结果表明 :抗性菌株对氟吗啉的抗性倍数较低 ,在 3 4 5~ 11 33,生长速率明显低... 为了评估氟吗啉的未来抗性风险 ,以辣椒疫病菌为靶标 ,通过室内抗性菌株的驯化、筛选 ,以及紫外线诱变等方法 ,初步探索了辣椒疫病菌对氟吗啉的抗性情况。结果表明 :抗性菌株对氟吗啉的抗性倍数较低 ,在 3 4 5~ 11 33,生长速率明显低于野生敏感菌株。由此可见辣椒疫病菌对氟吗啉的抗性风险可能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疫病菌 氟吗啉 抗性
下载PDF
氟吗啉对家蚕的毒性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8
5
作者 杨海荣 蔡磊明 +1 位作者 王小奇 王捷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7-48,共2页
研究了氟吗啉对家蚕的胃毒、触杀、熏蒸毒性,并进行安全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氟吗啉对家蚕2龄起蚕胃毒毒性的LC50为10548.4mg/L;对家蚕触杀毒性的结果为10000.0mg/L浓度以下对2龄起蚕没有毒性作用;对家蚕熏蒸毒性的结果为10000.0mg/L... 研究了氟吗啉对家蚕的胃毒、触杀、熏蒸毒性,并进行安全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氟吗啉对家蚕2龄起蚕胃毒毒性的LC50为10548.4mg/L;对家蚕触杀毒性的结果为10000.0mg/L浓度以下对2龄起蚕没有毒性作用;对家蚕熏蒸毒性的结果为10000.0mg/L浓度以下对2龄起蚕没有毒性作用。与氟吗啉的推荐使用剂量100 ̄200mg/kg相比,氟吗啉对家蚕安全,对家蚕毒性为“低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吗啉 家蚕 毒性 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氟吗啉在土壤中的降解 被引量:5
6
作者 罗爽 陶传江 +3 位作者 朴秀英 石洁 姜辉 刘西莉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1,共5页
建立了氟吗啉在土壤中残留分析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氟吗啉在我国具有代表性的3种土壤中的降解动态进行了研究。样品通过V(正己烷)∶V(乙酸乙酯)=1∶2混和溶液萃取,经弗罗里硅土SPE柱净化,浓缩后进行HPLC检测... 建立了氟吗啉在土壤中残留分析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氟吗啉在我国具有代表性的3种土壤中的降解动态进行了研究。样品通过V(正己烷)∶V(乙酸乙酯)=1∶2混和溶液萃取,经弗罗里硅土SPE柱净化,浓缩后进行HPLC检测。结果表明,药剂土壤添加浓度在0.2和2.0mg/kg时,氟吗啉在不同土壤中回收率为78.8%~97.1%;标准偏差为2.24%~7.48%。氟吗啉在土壤中的降解遵循一级动力学方程;氟吗啉在3种土壤中的降解速率大小依次为黑龙江黑土>江西红土>河南黄土,其降解半衰期分别为99.02、106.64和157.53d,降解速率常数(k)分别为7.0×10-3、6.5×10-3和4.4×10-3。根据国内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划分标准,氟吗啉属于中等降解类农药。比较氟吗啉在非灭菌与灭菌的黑龙江黑土、江西红土和河南黄土中的降解情况表明,药剂在非灭菌土中降解明显快,分析可能是土壤中微生物对氟吗啉的降解具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氟吗啉 土壤 降解动态
下载PDF
新型高效杀菌剂氟吗啉 被引量:45
7
作者 刘武成 刘长令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11,共4页
氟吗啉(flumorph,SYP-L190)是由沈阳化工研究院刘长令等人于1994年创制 的新型内吸性杀菌剂。通过7年多的实验室、温室、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氟吗啉在 100~200mg/L(相当于100-200g a.i... 氟吗啉(flumorph,SYP-L190)是由沈阳化工研究院刘长令等人于1994年创制 的新型内吸性杀菌剂。通过7年多的实验室、温室、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氟吗啉在 100~200mg/L(相当于100-200g a.i./hm2)剂量下对卵菌纲病原菌引起的黄瓜霜霉病、白 菜霜霉病、番茄晚疫病、辣椒疫病、葡萄霜霉病等具有优异的活性。毒理(性)结果表 明,其对哺乳动物低毒。氟吗啉对酰胺类杀菌剂如甲霜灵抗性或敏感的菌株均有活性,具 有优异的保护活性、治疗活性和抑制孢子萌发活性,持效期长,无药害、对作物安全,增 产效果明显(通常增产20%~50%)其生物活性尤其是治疗活性、抑制孢子萌发活性以及 持效期等明显优于同类品种烯酰吗啉。氟吗啉已获中国和美国发明专利(中国专利号: ZL96 115551.5,美国专利号:US6020332),并于1999年商品化。氟吗啉是我国第一个 真正实现工业化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品种,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创制的农 用含氟杀菌剂、第一个获得中国发明专利的农用杀菌剂、第一个获得美国发明专利的新 农药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吸性杀菌剂 氟吗啉 创制 卵菌纲病害 理化性质 毒性
下载PDF
高速逆流色谱在氟吗啉原药杂质分离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王远 张立 +2 位作者 胥维昌 于保青 徐亚男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41-343,共3页
应用高速逆流色谱,选择正己烷-乙酸乙酯-乙醇-水(体积比1∶1∶1∶1)为两相体系对氟吗啉原药进行分离纯化,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分离物的纯度。HPLC结果表明:经过高速逆流色谱1次分离,除活性组分氟吗啉外共分离得到3个纯度超过95%的有... 应用高速逆流色谱,选择正己烷-乙酸乙酯-乙醇-水(体积比1∶1∶1∶1)为两相体系对氟吗啉原药进行分离纯化,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分离物的纯度。HPLC结果表明:经过高速逆流色谱1次分离,除活性组分氟吗啉外共分离得到3个纯度超过95%的有机杂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逆流色谱 氟吗啉原药 杂质 分离纯化
下载PDF
烟草黑胫病菌对氟吗啉的敏感性检测及复配药剂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牟文君 胡利伟 +7 位作者 刘芳 薛超群 戴华鑫 陈钊 黄中乔 张志高 奚家勤 宋纪真 《烟草科技》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15,共7页
为明确烟草黑胫病菌对氟吗啉的敏感性,延缓其对氟吗啉抗药性的产生,采用菌落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烟草黑胫病菌对氟吗啉的敏感性,并利用Wadley方法对不同复配比例的甲霜灵与氟吗啉进行药效评价。选择具有较高抑菌活性的杀菌剂复配比例,采用A... 为明确烟草黑胫病菌对氟吗啉的敏感性,延缓其对氟吗啉抗药性的产生,采用菌落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烟草黑胫病菌对氟吗啉的敏感性,并利用Wadley方法对不同复配比例的甲霜灵与氟吗啉进行药效评价。选择具有较高抑菌活性的杀菌剂复配比例,采用Abbott模型评价甲霜灵和氟吗啉复配与解淀粉芽孢杆菌ZY-9-13协同使用的效果。结果表明,氟吗啉对71株烟草黑胫病菌菌株的EC50值分布在0.428 5~0.760 8μg/mL之间,平均EC_(50)值为0.588 4μg/mL,敏感性分布呈单峰曲线,未出现抗性菌株。氟吗啉与甲霜灵按体积比1∶10复配时,相加作用最为明显(EC_(50)为0.398 7μg/mL)。复配杀菌剂对解淀粉芽孢杆菌的生长无抑制作用,不同浓度的化学复配药剂与ZY-9-13(浓度为10^(10)cfu/mL)协同使用时,对烟草黑胫病菌的抑制效果高于药剂单独使用的抑制效果,两者具有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黑胫病菌 氟吗啉 甲霜灵 解淀粉芽抱杆菌 敏感性 复配药剂
下载PDF
QuEChERS-HPLC法测定植物性食品中氟吗啉的残留量 被引量:4
10
作者 邵华 黄玉婷 +3 位作者 金茂俊 金芬 王静 李颖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70-72,共3页
以苹果、梨、葡萄、橘子、白菜、西兰花、菠菜、胡萝卜、番茄和黄瓜共10种植物性食品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植物性食品中氟吗啉残留量的QuEChERS-HPLC检测方法。样品经0.1%冰醋酸乙腈提取,醋酸钠和无水硫酸镁盐析后,取上清液,加入伯仲胺粉... 以苹果、梨、葡萄、橘子、白菜、西兰花、菠菜、胡萝卜、番茄和黄瓜共10种植物性食品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植物性食品中氟吗啉残留量的QuEChERS-HPLC检测方法。样品经0.1%冰醋酸乙腈提取,醋酸钠和无水硫酸镁盐析后,取上清液,加入伯仲胺粉分散固相萃取净化,用配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外标法定量。氟吗啉在0.1~2mg/L的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氟吗啉在0.1、0.2、0.5mg/kg三个添加水平平均回收率81%~116%,RSD2.3%~12.1%,定量限为0.05mg/kg。本方法前处理简单、快速,适用于多种植物性食品中氟吗啉残留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分散固相萃取 植物性食品 氟吗啉
下载PDF
新型杀菌剂氟吗啉对黄瓜疫霉病菌细胞壁主要组分合成及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书生 刘西莉 +3 位作者 刘鹏飞 李健强 司乃国 王慧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58-662,共5页
应用同位素示踪和组织特异性荧光染色等生物化学方法研究了新型杀菌剂氟吗啉对黄瓜疫霉病菌细胞壁主要组分合成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氟吗啉对细胞壁的主要组成物质纤维素和非纤维素葡聚糖的合成没有抑制作用,但破坏细胞壁物质在菌丝... 应用同位素示踪和组织特异性荧光染色等生物化学方法研究了新型杀菌剂氟吗啉对黄瓜疫霉病菌细胞壁主要组分合成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氟吗啉对细胞壁的主要组成物质纤维素和非纤维素葡聚糖的合成没有抑制作用,但破坏细胞壁物质在菌丝正确位置的形成和分布,扰乱菌丝的极性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吗啉 细胞壁合成 细胞极性 同位素示踪 荧光增白剂
下载PDF
氟吗啉对非洲爪蟾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8
12
作者 朱新萍 蔡磊明 王捷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563-566,共4页
本研究以非洲爪蟾(Xenopuslaevis)处于不同发育期的幼体(蝌蚪)为对象进行了杀菌剂氟吗啉急性毒性的研究。试验以受试蝌蚪48、72、96h死亡数,半数致死浓度及蝌蚪的中毒形态观察为评价终点。试验结果表明:处在同一发育期的蝌蚪,96hLC50值... 本研究以非洲爪蟾(Xenopuslaevis)处于不同发育期的幼体(蝌蚪)为对象进行了杀菌剂氟吗啉急性毒性的研究。试验以受试蝌蚪48、72、96h死亡数,半数致死浓度及蝌蚪的中毒形态观察为评价终点。试验结果表明:处在同一发育期的蝌蚪,96hLC50值比48hLC50值低。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蝌蚪,随着发育阶段的改变,发育后期的蝌蚪(46/47期和48/50期)要比发育前期的蝌蚪对化学物质氟吗啉表现更敏感。形态观察发现,在不同发育期,中高剂量蝌蚪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黏液分泌过多、脊柱弯曲、弯尾及体色变淡等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爪蟾 氟吗啉 急性毒性
下载PDF
30%氟吗啉水分散片剂对辣椒疫霉病防治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何璐 王勇 +4 位作者 张文革 孟野 沙小玲 冯春华 孔宪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6538-6538,6543,共2页
对30%氟吗啉水分散片剂防治辣椒疫霉病进行了研究。室内及田间试验表明:30%氟吗啉水分散片剂对辣椒疫霉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田间处理剂量为100~200 ga.i./hm2,对辣椒疫霉病的防效在88%~97%,持效期在16 d以上,且对供试作物安全。
关键词 氟吗啉 水分散片荆 辣椒疫霉病 防治效果
下载PDF
50%氟吗啉可湿性粉剂在烟草及土壤中的残留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闫小军 龚道新 +3 位作者 刘少平 苏循发 项裕昆 何宗桃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75-276,289,共3页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烟草及土壤中氟吗啉进行残留量分析。样品采用丙酮提取,乙酸乙酯-正己烷(体积比1:1)萃取,Florisil层析柱净化,紫外检测器(UVD)测定,检测波长为242nm,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积比60:40)。实验结果表明:氟吗啉的最低...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烟草及土壤中氟吗啉进行残留量分析。样品采用丙酮提取,乙酸乙酯-正己烷(体积比1:1)萃取,Florisil层析柱净化,紫外检测器(UVD)测定,检测波长为242nm,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积比60:40)。实验结果表明:氟吗啉的最低检出限为6.2×10-10g,在烟叶中的平均回收率为95.88%~97.06%,相对标准偏差3.05%~4.14%;在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为93.38%~95.12%,相对标准偏差2.67%~4.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土壤 高效液相色谱 氟吗啉 残留分析
下载PDF
氟吗啉水分散片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勇 张文革 +3 位作者 李乃洁 赵平 吕跃东 孔宪滨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2-183,共2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外标法定量分析氟吗啉水分散片剂。该方法以甲醇+水(50+50)作为流动相,流速为0.5ml/min,C18反相色谱柱,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30nm。本方法的回收率大于99%,变异系数小于0.3%。
关键词 氟吗啉 高效液相色谱 检测
下载PDF
氟吗啉有效成分的HPLC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范志金 陈建宇 +3 位作者 王海英 刘秀峰 刘凤丽 刘长令 《现代农药》 CAS 2005年第6期12-14,共3页
氟吗啉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杀菌剂,其Z/E异构体均具有很好的杀菌活性。为了给氟吗啉环境行为的研究提供基本的手段,本文建立了氟吗啉有效成分的HPLC分析方法。用250mm×4.6mm不锈钢ODS5μm球型硅胶填料色谱柱,甲醇–水[V(甲... 氟吗啉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杀菌剂,其Z/E异构体均具有很好的杀菌活性。为了给氟吗啉环境行为的研究提供基本的手段,本文建立了氟吗啉有效成分的HPLC分析方法。用250mm×4.6mm不锈钢ODS5μm球型硅胶填料色谱柱,甲醇–水[V(甲醇):V(水)=65:35]为流动相,1.0mL·min-1的流速和242nm的紫外检测波长能较好地分离氟吗啉样本中的有效成分和杂质,该法得到了HPLC/MS的确证。方法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99.90%,氟吗啉原药样本的平均含量为84.18%,标准偏差为0.59,变异系数为0.70%,线性相关系数平方(r2)为0.99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 氟吗啉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辣椒疫霉不同发育阶段对氟吗啉的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何烈干 葛艳丽 +2 位作者 马辉刚 陈学军 方荣 《中国农学通报》 2016年第16期123-131,共9页
从江西省各地采集分离获得108个辣椒疫霉菌株,通过菌丝生长法等测定了辣椒疫霉菌的不同生长阶段对氟吗啉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氟吗啉对辣椒疫霉菌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抑制作用明显,辣椒疫霉菌丝生长对氟吗啉的敏感性较高,EC50值范围... 从江西省各地采集分离获得108个辣椒疫霉菌株,通过菌丝生长法等测定了辣椒疫霉菌的不同生长阶段对氟吗啉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氟吗啉对辣椒疫霉菌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抑制作用明显,辣椒疫霉菌丝生长对氟吗啉的敏感性较高,EC50值范围为0.07852~0.38622μg/m L,平均EC50值为0.18159μg/m L;游动孢子囊形成对氟吗啉的敏感性更高,EC50值范围为0.00251~0.03943μg/m L,平均EC50值为0.01588μg/m L;游动孢子萌发对氟吗啉的敏感性最高,EC50值范围为0.00156~0.00965μg/m L,平均EC50值为0.00515μg/m L。正态分析表明,辣椒疫霉菌108个菌株的3个发育阶段对氟吗啉的敏感性符合正态分布,江西省内目前还不存在耐药性的辣椒疫霉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疫霉 发育阶段 氟吗啉 敏感性
下载PDF
30%氟吗啉水分散片剂防治黄瓜霜霉病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勇 兰杰 +4 位作者 单中刚 司乃国 张文革 孔宪滨 张宗俭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4-135,共2页
室内及田间试验表明:30%氟吗啉水分散片剂对黄瓜霜霉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田间处理剂量100 ̄200ga.i./hm2,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在81% ̄97%之间,持效期在10d以上,且对供试作物安全。
关键词 氟吗啉 水分散片剂 黄瓜霜霉病 防治效果
下载PDF
氟吗啉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汪灿明 梁敏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6-16,共1页
选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测定氟吗啉。本方法的变异系数为 0 30 % ,回收率为99 5 %~ 10 0 7%。
关键词 氟吗啉 高效液相色谱法 杀菌剂 蔬菜
下载PDF
氟吗啉诱发V79和CHL细胞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增刚 周海涛 +4 位作者 李福才 富伟能 邱广蓉 王捷 孙开来 《卫生毒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1-153,共3页
目的 探讨氟吗啉的致突变性。方法 首先测定氟吗啉对V79和CHL的细胞毒性 ,然后在非代谢活化和代谢活化条件下 ,进行氟吗啉诱发V79细胞HGPRT基因突变试验和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 以氟吗啉 5 0 0、10 0、2 0和 4μg mL浓度处理... 目的 探讨氟吗啉的致突变性。方法 首先测定氟吗啉对V79和CHL的细胞毒性 ,然后在非代谢活化和代谢活化条件下 ,进行氟吗啉诱发V79细胞HGPRT基因突变试验和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 以氟吗啉 5 0 0、10 0、2 0和 4μg mL浓度处理V79细胞 ,处理组诱变率与阴性对照组突变率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以 5 0 0、2 5 0、12 5和 62 5 μg/mL浓度处理CHL细胞 2 4、48h后 ,在非代谢活化条件下 ,处理组染色体畸变均小于 5 %,但在代谢活化条件下 ,处理组染色体畸变率均大于 5 %,而且呈剂量 反应关系 ,通过G 显带发现断裂集中发生于 4q上 ,是断裂热点。结论 可以认为应用氟吗啉 10 0~ 2 0 0mg/L防治植物病害不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但是职业人群应注意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吗啉 诱发作用 V79 CHL细胞 基因突变 染色体畸变 HGPRT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