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CTA characteristics in non-arteritic central retinal artery occlusion and correlation with visual acuity
1
作者 Hong-Xia Gong Bin Wu +2 位作者 Shi-Yong Xie Wei Zhang Song Ch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24年第2期289-296,共8页
AIM:To observe the retinal and choroidal circulations in patients with non-arteritic permanent central retinal artery occlusion(NA-CRAO)via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and analyze their correlation w... AIM:To observe the retinal and choroidal circulations in patients with non-arteritic permanent central retinal artery occlusion(NA-CRAO)via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and analyze their correlation with visual acuity.METHODS:Sixty-two eyes with clinically confirmed acute NA-CRAO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and divided into:A type(mild n=29),B type(moderate n=27)and C type(severe n=6)based on the degree of visual loss,retinal edema,and arterial blood flow delay in fundus fluorescence angiography(FFA).Contralateral healthy eyes were used as the control group.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slit lamp microscopy,indirect ophthalmoscopy,fundus color photography,OCTA,and FFA were performed.Spearman’s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retinal and choroidal vessels and visual acuity.RESULTS: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ge,gender,and intraocular pressure among the three types and the control group(P>0.05).Vessel density in deep capillary plexus(VD-DCP)significantly decreased(P<0.05)in all three types of NA-CRAO patient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Vessel density in superficial vascular plexus(VD-SVP)significantly decreased(P<0.05)in type A patients and choriocapillaris flow area significantly decreased(P<0.05)in type B and type C patient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while outer retinal flow are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type A(P<0.05)and decreased in type C patients(P<0.05).The retinal thicknes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ype C group(P<0.05).The VD-SVP at fovea in the type A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oth of type B and C.The VD-SVP at nasal parafovea in type A and B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ype C(P<0.05).The logMAR BCVA of type A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ype B and C groups(P<0.05).Spearman’s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logMAR BCVA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VD-SVP at fovea(r=0.679,P=0.031)and nasal parafovea(r=0.826,P=0.013).CONCLUSION:OCTA is valuable for assessing retinal ischemia,and evaluating visual impairment.Deep retinal vasculature is commonly affected in all NA-CRAO types.VDSVPs at fovea and nasal parafovea can serve as reliable markers of visual impairment in NA-CRA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arteritic central retinal artery occlusion fundus fluorescence angiography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 retinal vessel density visual acuity
下载PDF
尿常规检验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时的应用价值探讨
2
作者 邱婷婷 董彦金 潘宁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20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尿常规检验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时的应用价值。方法15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均实施眼底荧光血管造影,造影前1 d及造影后3 d,采集空腹静脉血后采用速率法测定血肌酐水平以评定造影剂肾病发生率;在非运动、... 目的探讨尿常规检验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时的应用价值。方法15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均实施眼底荧光血管造影,造影前1 d及造影后3 d,采集空腹静脉血后采用速率法测定血肌酐水平以评定造影剂肾病发生率;在非运动、非应激状态下采集晨尿后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评估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结果150例患者中有10例发生造影剂肾病,造影剂肾病发生率为6.67%。150例患者造影后3 d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1.32±0.28)mg/L高于造影前1 d的(0.99±0.12)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时实施尿常规检验,可有效预测造影剂肾病,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常规检验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造影剂肾病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荧光造影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萍 赵炜 +2 位作者 王楠 蔡海娟 赵可浩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863-864,共2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眼底镜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nceangiography,FFA)检查表现的差异,评价FFA在DR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我院内分泌科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分别行散瞳眼底镜检查及FFA...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眼底镜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nceangiography,FFA)检查表现的差异,评价FFA在DR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我院内分泌科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分别行散瞳眼底镜检查及FFA检查,行DR临床分期,分析总结两者的表现差异。结果:120例(238眼)糖尿病患者中,眼底镜下"正常眼底"42眼中FFA修正诊断为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DR)Ⅰ期者11眼,修正诊断为NDRⅢ期者3眼;眼底镜下NDR176眼中FFA修正诊断为NDRⅢ期者18眼,修正诊断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Ⅳ期者18眼;PDR20眼均未行修正诊断。结论:FFA可早期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微血管异常,更准确对DR进行诊断及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下载PDF
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6
4
作者 董白霞 马景学 +3 位作者 叶存喜 包永琴 杨爱琴 休贺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18-1222,共5页
目的建立模拟人类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动物模型,并确证其价值。方法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60 mg/kg腹腔注射造成SD大鼠糖尿病模型1个月后行VEGF玻璃体注射制造增殖型糖尿病眼... 目的建立模拟人类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动物模型,并确证其价值。方法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60 mg/kg腹腔注射造成SD大鼠糖尿病模型1个月后行VEGF玻璃体注射制造增殖型糖尿病眼底病变模型(C组),观察造模后不同时间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luorescence fundus angiography,FFA)改变及有无CD105标记阳性的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并与传统的非增殖型糖尿病眼底病变大鼠模型(B组)作比较。结果 FFA结果显示:正常组无1例观察到异常荧光;B组大鼠仅观察到背景荧光的增强;C组大鼠不仅出现了背景荧光增强、大血管扭曲和毛细血管扩张、视网膜血管荧光素渗漏、视网膜内出血等临床中常见的非增殖期病变,还观察到了视网膜新生血管这种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特有的体征。光镜观察视网膜血管渗漏情况及免疫组化CD105标记视网膜内增殖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情况显示:正常组及B组大鼠无1例视网膜微血管碳素颗粒渗漏,CD105均为阴性;C1组(VEGF玻璃体注射后2周):仅观察到神经节细胞层大血管有碳素颗粒的渗漏,CD105阴性;C2组(VEGF玻璃体注射后4周):除C1组病变外,还可观察到外核层有渗漏至血管外的碳素颗粒,CD105阳性;C3组(VEGF玻璃体腔注射后8周):除C2组病变外,还可观察到黄斑区水肿、渗出等病理改变、广泛的微血管渗漏,CD105阳性。结论该动物模型成功地观察到视网膜新生血管,并与出现增殖内皮细胞的病程一致,经FFA及免疫组化CD105标记验证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并且周期短、更经济,为临床筛选药物研究提供了理想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动物模型 荧光血管造影
下载PDF
眼底荧光影像对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病情严重性的评估作用 被引量:9
5
作者 叶辉 夏小平 +1 位作者 宋国祥 邓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1-193,共3页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影像对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严重性的评估作用。方法:按准入和排除标准选择患者20名,按国际通用方法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造影图像的表现及临床病理意义进行分析。结果:全部病例的造影图像均显示斑驳状透见荧光,其...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影像对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严重性的评估作用。方法:按准入和排除标准选择患者20名,按国际通用方法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造影图像的表现及临床病理意义进行分析。结果:全部病例的造影图像均显示斑驳状透见荧光,其它较多的特征有色素斑块所致的荧光遮蔽、因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脱离所致的荧光渗漏和沉积,较少表现的还有毛细血管无灌注所致的充盈缺损以及黄斑荧光积存等。结论:眼底荧光影像对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病情严重性的预示性从轻向重依次为:弥漫性斑驳状透见荧光;荧光遮蔽;充盈缺损;视网膜荧光素池样积存;黄斑荧光积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变性 眼底荧光素造影术
下载PDF
护理干预预防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观察 被引量:9
6
作者 邵东梅 钱平 +3 位作者 段晓侠 张莉 徐梅 杨秀侠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9期1194-1196,共3页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预防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不良反应发生的效果。方法:将266例FFA检查患者分成干预组141例和对照组1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在FFA检查过程中针对造影可能出现的胃肠道、神经系统和...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预防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不良反应发生的效果。方法:将266例FFA检查患者分成干预组141例和对照组1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在FFA检查过程中针对造影可能出现的胃肠道、神经系统和过敏等不良反应采用全程心理护理、幻灯片宣教和现场观看的方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2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和P<0.05),2组均未发生过敏反应,干预组的患者满意度9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8%(P<0.01)。结论:在FFA检查治疗中采用心理护理、多媒体宣教以及现场观看模式的护理干预,可大大降低患者的紧张和恐惧心理,有助于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使检查获得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护理干预 效果
下载PDF
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彭清华 姚小磊 +2 位作者 曾志成 苏瑞冰 魏艳萍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9年第11期1035-1041,共7页
背景: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能明显改善实验性视网膜静脉阻塞后眼底出血情况,作为一种中医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方法,显效率高,可有效改善中医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浆黏度,减少无灌注区,建立有效侧枝循环有关。目的:观... 背景: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能明显改善实验性视网膜静脉阻塞后眼底出血情况,作为一种中医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方法,显效率高,可有效改善中医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浆黏度,减少无灌注区,建立有效侧枝循环有关。目的:观察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散血明目片)对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的影响。设计、场所、对象和干预措施:纳入2005年4月至2007年4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34例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所有患者分为气滞血瘀和肝阳上亢两种证型。将该3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散血明目片联合中西医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血栓通片联合中西医常规治疗方法。2个月为1个疗程。主要结局指标:治疗1个疗程后,行眼底照相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并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组总显效率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视网膜循环时间优于对照组,另外治疗组无灌注区、眼底新生血管和侧枝循环建立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散血明目片)是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有效方法,能改善患者视功能,可反映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多项指标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血明日片 视网膜静脉闭塞 眼底荧光素造影术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诊断方法比较 被引量:9
8
作者 傅永艳 才娜 +3 位作者 柳丽敏 刘宁宁 万超 陈蕾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91-593,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FFA)及裂隙灯显微镜下+90D前置镜检查所观察到的图像特征,探讨3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方法... 目的对比分析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FFA)及裂隙灯显微镜下+90D前置镜检查所观察到的图像特征,探讨3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51例(94眼)临床确诊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OCT、FFA及裂隙灯显微镜下+90D前置镜检查结果,将结果进行一致性比较,并观察分析OCT、FFA图像特征,所得结果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OCT与FFA及FFA与+90D前置镜检查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符合率分别为88.3%、69.1%。OCT、FFA与+90D前置镜裂隙灯显微镜下检查结果对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检出率分别是86.2%、83.0%及62.8%。OCT所测得的黄斑中心凹平均视网膜厚度值在无渗漏时最低,并随局限性渗漏、弥漫性渗漏、局限合并弥漫性渗漏、黄斑囊样水肿依次增加,经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40,P均<0.05)。结论OCT能客观的提供糖尿病患者黄斑区结构的变化,尤其对+90D前置镜裂隙灯显微镜下检查及FFA还没有明确变化的早期黄斑水肿诊断敏感。三者的联合应用为揭示糖尿病病理机制、临床诊断糖尿病黄斑水肿、判断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类型及其最佳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黄斑水肿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下载PDF
视网膜水肿与中医辨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孙化萍 王育良 +3 位作者 魏伟 章淑华 王友法 陆绵绵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1期2129-2132,共4页
目的:探讨视网膜水肿与中医辨证的相关性。方法:经荧光素血管造影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查确诊眼底有视网膜水肿的患者207例,进行问卷调查,记录患者全身症状、舌脉和眼底水肿情况。根据患者的症状群进行中医症状、病位、证候排序分析,虚... 目的:探讨视网膜水肿与中医辨证的相关性。方法:经荧光素血管造影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查确诊眼底有视网膜水肿的患者207例,进行问卷调查,记录患者全身症状、舌脉和眼底水肿情况。根据患者的症状群进行中医症状、病位、证候排序分析,虚实证分析。结果:眼底有水肿的患者除了视物模糊外的中医症状出现的频率超过20%的症状依次是:神疲乏力、失眠、健忘、大便稀溏、头晕。眼底水肿患者中辨证证型为脾气虚者为106例(51.2%);肾阴虚79例(38.2%);心血虚62例(30.0%);肾阳虚35例(16.9%);血瘀证6例(2.9%);湿热内蕴12例(5.8%);无证可辨者20例(9.7%)。对患者进行虚实辨证,其中虚/虚实夹杂证175例,实证12例,有20例全身无证可辩,虚/虚实夹杂证占84.5%,实证占5.8%。结论:根据有视网膜水肿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症状分型,其辨证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中医证候特点为脾气虚居多,其次是肾阴虚,再次是心血虚。眼底视网膜水肿与内科水肿的外观表现相似,但证型分布有不同,亦可见于血虚、阴虚证中。眼底新生血管从局部辨证来讲是瘀血,属于有形之"实",但其本在于气虚、血虚和阴虚,属本虚标实或虚实夹杂。眼底视网膜水肿从局部辨证来讲是水湿,属于有形之"实",但其本在于气虚、血虚和阴虚,属本虚标实或虚实夹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病 视网膜水肿 局部辨证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下载PDF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与相干光断层扫描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英 廖敏华 +1 位作者 郑江娉 刘平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9-211,F0004,共4页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联合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检查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临床诊断为CSC的43例患者(45只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观察,分析其FFA及OCT...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联合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检查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临床诊断为CSC的43例患者(45只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观察,分析其FFA及OCT检查影像特征。结果两者对比观察,OCT检出40眼(88.9%)为神经上皮脱离,其中39眼(86.7%)FFA表现为荧光渗漏,且均在OCT神经上皮脱离范围内,另1眼(2.2%)未见异常荧光;OCT检出3眼(7.5%)神经上皮伴色素上皮脱离,其中2眼(4.4%)FFA见黄斑区片状强见荧光,另1眼(2.2%)未见异常荧光;2眼(4.4%)OCT仅见色素上皮脱离,FFA表现为局限性强荧光。结论 FFA和OCT在对CSC的诊断上各具优势,FFA可定位血管渗漏点,反映疾病的范围和程度,利于激光治疗。OCT可明确观察到视网膜病变的形态改变,两者结合可以更有效地诊断和治疗CS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相干光断层扫描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诊断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脉络膜造影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科军 赵晓彬 +1 位作者 马清敏 贾志旸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478-481,共4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的脉络膜循环特点,探讨糖尿病患者脉络膜循环的改变及其与DR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45例分为NDR、NPDR、PDR三组,并选择20例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采用德国海德堡共焦激光眼底扫描系统对所有糖尿病患者...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的脉络膜循环特点,探讨糖尿病患者脉络膜循环的改变及其与DR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45例分为NDR、NPDR、PDR三组,并选择20例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采用德国海德堡共焦激光眼底扫描系统对所有糖尿病患者及正常对照同步进行FFA及ICGA,对比观察两种影像特点,阐述糖尿病患者脉络膜循环病变特点。结果:(1)DR各组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充盈时间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脉络膜动脉充盈时间均较正常对照组减慢,有显著性差异(P<0.05)。(2)各组DR患者中,病变程度越重,发生充盈倒置的比例越大。(3)随着病变程度加重,造影早期脉络膜充盈不良及晚期斑点状强荧光的比例逐渐增多。结论:糖尿病患者进行ICGA揭示了脉络膜循环状态的异常,是FFA的一个重要补充,并且研究提示在DR发生之前已有脉络膜循环的异常,充分证明了糖尿病脉络膜病变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脉络膜血液循环 糖尿病脉络膜病变
下载PDF
眼底新生血管与中医辨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孙化萍 王育良 +3 位作者 陆绵绵 魏伟 章淑华 王友法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1年第4期203-207,共5页
目的探讨眼底新生血管与中医辨证的相关性。方法对132例眼底新生血管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专科检查及中医辨证,统计中医症状、病位、证候等情况,分析新生血管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 1.症状:出现频率超过20%的症状依次是神疲乏力、失眠... 目的探讨眼底新生血管与中医辨证的相关性。方法对132例眼底新生血管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专科检查及中医辨证,统计中医症状、病位、证候等情况,分析新生血管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 1.症状:出现频率超过20%的症状依次是神疲乏力、失眠、健忘、腰膝酸软、头晕、大便稀溏、耳鸣、易感冒。2.证型:以脾气虚为多(59.84%),其次是心血虚(40.15%)、肾阴虚(35.60%),其他证型所占比例较少。3.证型与新生血管分级:气虚、阳虚证者的新生血管以Ⅲ级最多,血虚、阴虚者以I级最多,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证型与新生血管病位:视网膜新生血管者主要表现为脾气虚、心血虚、肾阴虚和肾阳虚证;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者主要表现为脾气虚、肾阴虚和心血虚证。结论眼底新生血管本质上由虚证所致,属本虚标实或虚实夹杂,气虚、阳虚是发病的重要因素,治疗时要考虑从虚论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病 眼底新生血管 局部辨证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下载PDF
眼底荧光造影术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叶健华 严励 +4 位作者 马承红 周斌兵 钟亮尹 周昭远 林晓峰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61-362,共2页
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DR,n=65)和不伴视网膜病(non-DR,n=41)的研究显示,DR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8·9±15·9μg/min)明显高于non-DR组(6·0±1·8μg/min)(P<0·05)。DR病变越严重,则UAER越高。随着DR... 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DR,n=65)和不伴视网膜病(non-DR,n=41)的研究显示,DR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8·9±15·9μg/min)明显高于non-DR组(6·0±1·8μg/min)(P<0·05)。DR病变越严重,则UAER越高。随着DR和UAER进展,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逐渐升高。结论: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VEGF可以预言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眼底荧光造影术
下载PDF
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血管循环时间的观察 被引量:11
14
作者 赵颖 刘大川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分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视网膜动、静脉循环时间的差异性,分析各期DR视网膜血管循环时间的变化特点。方法:收集2016-03/2017-03我院眼科确诊的DR患者60例60眼,其中轻中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 目的:观察不同分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视网膜动、静脉循环时间的差异性,分析各期DR视网膜血管循环时间的变化特点。方法:收集2016-03/2017-03我院眼科确诊的DR患者60例60眼,其中轻中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组20例20眼、重度NPDR组20例20眼、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组20例20眼。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记录视网膜动脉4个分支主干刚开始显影即臂视网膜循环时间(A1)和完全充盈的时间(A2)、视网膜静脉4个分支主干全部出现层流的时间(V1)和完全充盈的时间(V2),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视网膜动脉通过时间(A2-A1)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42,P=0.157)。视网膜毛细血管通过时间(V1-A2)、视网膜静脉通过时间(V2-V1)、视网膜动静脉通过时间(V2-A1)三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794、5.180、5.564,P=0.007、0.009、0.008),其中PDR组均较轻中度和重度NPDR组明显延长,重度NPDR组均较轻中度NPDR组明显延长。结论:DR病程越长,程度越重,视网膜微血管破坏越严重,视网膜微循环时间越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视网膜血管 循环时间
下载PDF
眼底照像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比 被引量:4
15
作者 陆兰芬 唐作翼 +1 位作者 黄晓棠 谭丽桃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34期63-65,75,共4页
目的探讨眼底照相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对糖尿病视网膜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以及临床分期的一致性。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18年2月于我院内分泌科就诊并收治入院的糖尿病患者325例(650眼)为研究对象,散瞳后对患者进行眼底照相和FF... 目的探讨眼底照相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对糖尿病视网膜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以及临床分期的一致性。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18年2月于我院内分泌科就诊并收治入院的糖尿病患者325例(650眼)为研究对象,散瞳后对患者进行眼底照相和FFA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在DR检出率以及DR分期中的差异。结果 FFA检出率(71.23%)与眼底照相检出率(66.15%)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眼底照相检查在DRⅥ期中的检出率显著低于FFA检查(P<0.05),而在两种检查方法在DR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和Ⅴ期中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此外,FFA检查对眼底照相检查诊断DR修正率为22.00%。结论眼底照相检查可作为DR筛查和早期诊断的一种较为可靠的方法,而FFA检查能更加敏感、准确地诊断出DR并进行分期,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DR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血管造影 眼底照相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早期诊断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引导光动力疗法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被引量:8
16
作者 邱新文 任旋 +2 位作者 兰丽霞 邱丘 叶波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67-771,共5页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作为一种新方法引导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的疗效。...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作为一种新方法引导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的疗效。方法非随机病例对照研究。慢性CSC患者60例(60眼),按引导PDT光斑设计方法分为三组,每组各20例,A组由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设计、B组由吲哚菁绿血管造影设计、C组由OCTA设计,同时选入正常眼36例(36眼)作为对照;患者均采用半剂量维替泊芬PDT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不同时期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视网膜下液(subretinal fluid,SRF)吸收时间、光感受器内外节至Bruch膜厚度(photoreceptor inner/outer segment to bruch member thickness,IOBT)、中央视网膜厚度(central retinal thickness,CRT)、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ubretinal fovea choridial thickness,SFCT)、后极部6 mm×6 mm区域脉络膜毛细血管血流密度(choriocapillary layer angio-flow density,CFD)以及治疗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PDT光斑大小A组(1500.00±79.47)μm、B组(2800.00±629.95)μm、C组(2700.00±553.46)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A组明显小于B、C组(均为P=0.000),B、C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8)。三组SRF吸收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其中A组比B、C组时间延长(均为P=0.000),B、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1)。SRF吸收后三组BCVA显著提高、IOBT显著增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三组间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6)、IOB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SRF吸收后三组CRT、SFCT与CFD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三组间CRT、CF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但SF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5)。CSC患者治疗前后BCVA、CRT、SFCT、IOBT以及治疗前CFD与正常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未见与视力相关的眼部及全身并发症。结论适当大小PDT光斑有利于缩短CSC病程,但对最终视力影响不大;OCTA引导与FFA、ICGA引导PDT治疗CSC有相似的效果;因为无创及经济,OCTA引导更优于FFA及ICGA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吲哚菁绿血管造影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光动力疗法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糖尿病黄斑病变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及分型探讨 被引量:5
17
作者 贾万程 侯俭 +1 位作者 刘敬 崔凡明 《临床眼科杂志》 2001年第4期302-303,共2页
目的 探讨糖尿病黄斑病变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特征及诊断分型标准。方法 应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进行诊断分型。结果  (1)诊断分型 :凡视网膜病变距黄斑中心凹 1PD以内或累及到 1PD范围以内者均称为黄斑病变。根据荧光素眼底血管... 目的 探讨糖尿病黄斑病变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特征及诊断分型标准。方法 应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进行诊断分型。结果  (1)诊断分型 :凡视网膜病变距黄斑中心凹 1PD以内或累及到 1PD范围以内者均称为黄斑病变。根据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分为缺血性黄斑病变 (黄斑区有局限性毛细血管闭塞的无灌注区形成 ,有或无黄斑拱环扩大或断裂 )和黄斑水肿两大类。黄斑水肿又分为囊样水肿 (眼底造影晚期形成花瓣样荧光素贮存 )和非囊样水肿 ;根据其病变渗漏范围小于 2个象限的为局部水肿 ,大于 2个象限者为弥漫水肿。 (2 )分型结果 :本组 12 7例 (2 11眼 )中 ,缺血性病变 5眼 ,占 2 .4% ;囊样水肿 2 0眼 ,占 9.5 % ;局部水肿 12 6眼 ,占 5 9.7% ;弥漫水肿 6 0眼 ,占 2 8.4%。结论 糖尿病黄斑病变应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诊断分型 ,敏感可靠 ,易于推行 ,建议制订我国对本病的诊断标准 ,并与我国现行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标准结合应用 ,更能准确的描述其眼底病变 ,并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黄斑变性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疾病 分类
下载PDF
眼底激光光凝治疗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海燕 左金霞 +3 位作者 甄宏博 钟雯 沈冰 韩倩倩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732-735,共4页
目的:分析眼底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DME患者102眼行眼底激光光凝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3、6及12个月时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以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FFA)黄斑水肿的消退情况。结果:眼底... 目的:分析眼底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DME患者102眼行眼底激光光凝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3、6及12个月时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以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FFA)黄斑水肿的消退情况。结果:眼底激光光凝治疗后,术后1、3、6及12月BCVA检测视力提高比例逐渐增高;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2个月DME患者视力≥0.5的人数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2,P=0.004);FFA检查示,DME完全消退47眼(46.08%),好转38眼(37.26%),治疗无效12眼(11.76%),黄斑水肿加重5眼(4.90%);治疗中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眼底激光光凝治疗DME疗效稳定、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黄斑水肿 视力 激光光凝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疗效
下载PDF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致不良反应分析及防治策略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俊峰 刘昕宇 +2 位作者 林洪杰 侯乒 谢晓露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3年第5期461-463,共3页
目的:研究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的安全性。方法:对1 680例患者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对其处置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 680例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者共78例,占4.643%。其中轻度不良反应为68例,发生率为4.048%;中度... 目的:研究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的安全性。方法:对1 680例患者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对其处置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 680例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者共78例,占4.643%。其中轻度不良反应为68例,发生率为4.048%;中度和重度不良反应各5例,发生率均为0.298%;无死亡病例。结论:尽管会发生一些不良反应,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仍然是一种相对安全的眼底病检查方法。在检查过程中,要重视患者的全身反应,严格掌握好适应证和禁忌证,检查室必须具备急救条件,一旦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及时抢救,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荧光素钠注射液 不良反应 分析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庆新 王燕燕 +1 位作者 冯雨 郎玉静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6期3-4,共2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各期的毛细血管无灌注区(NP区)易发部位及黄斑水肿发生情况。方法通过对116例(209眼)DR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发现NP区的分布特点及黄斑水肿特点。结果 116例(209眼)中有126眼存在NP区,发...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各期的毛细血管无灌注区(NP区)易发部位及黄斑水肿发生情况。方法通过对116例(209眼)DR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发现NP区的分布特点及黄斑水肿特点。结果 116例(209眼)中有126眼存在NP区,发生率为60.29%,且NP区易发于中周部、其次为周边部、较少发生于后极部,发生率分别为82.54%、41.27%、16.67%。116例(209眼)中合并黄斑水肿79眼,发生率为37.80%,其中局限型占20.25%、弥漫型占51.90%、囊样型占20.25%、缺血型占7.59%。结论视网膜中周部为NP区易发部位,黄斑水肿与病变程度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毛细血管无灌注区 黄斑水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