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锦屏一级水电站库区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与局部应力场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祁玉萍 孟令媛 +5 位作者 龙锋 宿君 孔令喆 肖本夫 路茜 冉喜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9-204,共16页
利用四川及邻区数字地震台网2013—2018年的波形资料,基于CAP和HASH方法反演得到锦屏一级水电站(以下简称锦屏水库)库区及周边M_(L)≥2.5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根据DRSSI方法计算得到库区局部应力场信息,结合该区域的地质资料,从震源机制参... 利用四川及邻区数字地震台网2013—2018年的波形资料,基于CAP和HASH方法反演得到锦屏一级水电站(以下简称锦屏水库)库区及周边M_(L)≥2.5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根据DRSSI方法计算得到库区局部应力场信息,结合该区域的地质资料,从震源机制参数和局部应力场变化等方面讨论了水库加卸载对该区域地震活动的影响.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库区地震活动类型以走滑型为主,不同加卸载阶段震源机制类型存在一定差异,库区蓄水前期震源机制类型呈现多样性,蓄水后期与区域背景场趋于一致;(2)库区应力场最大主应力方向以NNW-SSE向为主,分时段结果显示,蓄水后期局部应力场最大主应力方向由NNW向逐渐发生偏转至NW向;(3)库区周边的地质构造和岩性条件有利于库水的渗透,蓄水后重力载荷和流体渗透的共同作用导致岩体断层面库仑应力的变化,从而呈现出库区蓄水前后中小地震活跃程度的显著差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屏一级水电站 触发地震 震源机制解 局部应力场
下载PDF
Global test of seismic static stress triggering model 被引量:1
2
作者 万永革 吴忠良 +2 位作者 周公威 黄静 秦立新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2002年第3期318-332,共15页
Seismic static stress triggering model is tested using Harvard centroid moment tensor (CMT) solution catalogue of 1976~2000 and concept of earthquake doublet. Result shows that seismic static stress triggering effect ... Seismic static stress triggering model is tested using Harvard centroid moment tensor (CMT) solution catalogue of 1976~2000 and concept of earthquake doublet. Result shows that seismic static stress triggering effect does exist in the view of global earthquakes, but the effect is very weak. Dividing the earthquakes into thrust focal mechanism, normal focal mechanism, strike-slip focal mechanism, we find that non-strike-slip focal mechanism earthquakes have significant triggering effect, whereas, the triggering effect in strike-slip focal mechanism earthquakes is not obvious. Divided the subsequent events delay time of earthquake doublet into 5 classes of t1, t<1, t10, t<10, 1t10 (t is in unit of d), then seismic static stress triggering effect does not change with delay time in short time period after earthquakes. The research on seismic static stress triggering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the world indicates that triggering effect is significant in subduction belts. Seismic static stress triggering model is tested by using earthquake doublets in China and its adjacent region.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seismic static stress triggering effect cannot be observed easily in China and its adjacent region due to the seismic focal mechanism type (most of the earthquakes are strike-slip earthquak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ess triggering global test seismic catalogue focal mechanism type
下载PDF
Stress triggering of the Lushan M7. 0 earthquake by the Wenchuan Ms8. 0 earthquake 被引量:3
3
作者 Wu Jianchao Yu Song +2 位作者 Cai Yongjian Lei Dongning Li Heng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13年第3期35-39,共5页
The Wenchuan Ms8.0 earthquake and the Lushan M7.0 earthquake occurred in the north and south segments of the Longmenshan nappe tectonic belt, respectively. Based on the focal mechanism and finite fault model of the We... The Wenchuan Ms8.0 earthquake and the Lushan M7.0 earthquake occurred in the north and south segments of the Longmenshan nappe tectonic belt, respectively. Based on the focal mechanism and finite fault model of the Wenchuan Ms8.0 earthquake, we calculated the coulomb failure stress change. The inverted coulomb stress changes based on the Nishimura and Chenji models both show that the Lushan MT. 0 earth- quake occurred in the increased area of coulomb failure stress induced by the Wenchuan Ms8. 0 earthquake. The coulomb failure stress increased by approximately 0. 135 - 0. 152 bar in the source of the Lushan M7.0 earthquake, which is far more than the stress triggering threshold. Therefore, the Lushan M7.0 earthquake was most likely triggered by the coulomb failure stress ch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cal mechanism finite fault model coulomb failure stress stress triggering threshold
下载PDF
TREM2通过激活Th17细胞调节神经免疫炎症并保护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海云 颜博 +1 位作者 何超明 张磊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822-1828,共7页
目的:探讨髓细胞触发受体2(TREM2)调节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神经免疫炎症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对小鼠的大脑行中动脉闭塞术(MCAO)以建立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MCAO组(n=6)。小干扰RNA(siRNA)构建TREM2的... 目的:探讨髓细胞触发受体2(TREM2)调节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神经免疫炎症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对小鼠的大脑行中动脉闭塞术(MCAO)以建立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MCAO组(n=6)。小干扰RNA(siRNA)构建TREM2的沉默质粒(TREM2 siRNA组),构建TREM2过表达质粒(pcDNA-TREM2组),以及各自的阴性对照(CON siRNA)组和pcDNA组分别感染MCAO小鼠。采用IL-17抑制剂苏金单抗(SEC)联合pcDNA-TREM2处理MCAO组(MCAO+pcDNA-TREM2+SEC组)。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TNF-α、IL-1β、IL-17和TREM2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脑部TREM2定位;TTC染色评价脑损伤程度;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细胞比例。结果:TREM2表达于小胶质细胞,且MCAO组TREM2表达均增加(P<0.05)。沉默TREM2诱导神经元细胞凋亡(F=206.971,P=0.001)、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障碍评分升高(均P<0.05),TNF-α和IL-1β的mRNA水平升高,IL-10降低(均P<0.05)。过表达TREM2导致TNF-α、IL-1β表达降低,而IL-10和IL-17表达及Th17阳性细胞比例升高(均P<0.05)。与MCAO+pcDNA-TREM2组比较,MCAO+pcDNA-TREM2+SEC组的Th17细胞比例降低、神经元百分比降低,脑损伤程度增加,TNF-α、IL-1β表达升高,IL-10和IL-17表达降低(均P<0.05)。结论:过表达TREM2可通过激活Th17细胞并抑制神经炎症从而保护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细胞触发受体2 TH17细胞 神经免疫炎症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2021年5月漾濞M_(S)6.4地震序列发震机理的应力分析
5
作者 李振月 李俊伦 +1 位作者 姚华建 王宝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48-1459,共12页
为了从应力的角度解释2021年5月漾濞M_(S)6.4地震序列的发震机理,本文开展了包括刻画断层结构,反演震源区应力场,研究应力场对断层的加载作用以及地震序列中较大地震对断层活动的库仑应力影响等4个方面的研究,具体的认识为,(1)相比于前... 为了从应力的角度解释2021年5月漾濞M_(S)6.4地震序列的发震机理,本文开展了包括刻画断层结构,反演震源区应力场,研究应力场对断层的加载作用以及地震序列中较大地震对断层活动的库仑应力影响等4个方面的研究,具体的认识为,(1)相比于前人工作中利用区域台阵定位结果刻画的断层结构,结合布设在漾濞震源区的实时地震监测台阵捕捉的7905个余震位置和沿断层均匀分布的16个M3.5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我们刻画了漾濞地震序列发震断层的精细结构:漾濞地震序列最主要的特征为NW向和NE向两组断层共同破裂,NW向断层为右旋走滑破裂,NE向断层为左旋走滑破裂;(2)利用震源区1°×1°范围内的90个历史震源机制反演了震源区的背景应力场,得到震源区为近南北向水平挤压,东西向水平拉张的走滑型应力状态,应力方位的不确定度很小,而主应力相对大小(R)的不确定度很大,为0.2~0.8;(3)分析了漾濞地震序列两组发震断层的稳定性,发现两组发震断层均为应力场作用下最易失稳的断层.此外,发生在两组断层上地震的震源机制分别与两个最易失稳断层的震源机制相似,说明了背景应力对断层行为的控制作用;(4)两组断层都在失稳的边缘,任一组断层上的较强地震活动产生的应力扰动都可能推动另一组断层造成失稳,因此两组断层的活动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影响,我们对此亦进行了库仑应力的计算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漾濞地震序列 震源机制 应力 断层稳定性 应力触发
下载PDF
2023年土耳其双震静态应力触发研究
6
作者 张小娟 盛书中 +1 位作者 葛坤朋 胡捷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05-517,共13页
为了研究2023年土耳其双震间是否存在应力触发作用以及双震对周边断裂和余震的影响,本文基于USGS给出的双震破裂模型、全球震源机制解(GCMT)目录和土耳其海峡大学坎迪利天文台与地震研究所区域地震海啸监测中心实时地震资料,利用Coulomb... 为了研究2023年土耳其双震间是否存在应力触发作用以及双震对周边断裂和余震的影响,本文基于USGS给出的双震破裂模型、全球震源机制解(GCMT)目录和土耳其海峡大学坎迪利天文台与地震研究所区域地震海啸监测中心实时地震资料,利用Coulomb 3.3软件从静态应力触发角度对土耳其双震序列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第1次主震在第2次主震震源处产生的库仑应力量值为0.033 MPa,超过应力触发阈值0.01 MPa,反映出第2次主震的发生受到第1次主震的触发作用。两次主震在第1次主震所在的东安纳托利亚断裂破裂段的东北部和西南部有应力加载作用,且加载的库仑应力量值较大;在7.8级地震破裂段上的作用为应力卸载,即发震段应力得到释放。两次主震在第2次主震所在的卡达克断裂的破裂段1和3交汇部位产生了应力卸载作用。余震库仑应力计算结果表明2次主震对余震存在明显的触发作用。上述研究结果可以为后续地震危险性分析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耳其地震 双震 静态应力触发 震源机制解 发震断层
下载PDF
暴雨触发局部地震活动的一个典型例子:2010年6月广西凌云—凤山交界3级震群活动 被引量:30
7
作者 蒋海昆 杨马陵 +11 位作者 孙学军 吕坚 阎春恒 吴琼 宋金 赵勇 黄国华 张华 姚宏 牟剑英 李金 曲均浩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606-2619,共14页
在前期严重干旱的背景下,2010年6月27~30日广西西北部出现大暴雨过程,大范围积水成涝.降雨量最大的凌云、凤山交界于6月28日17时开始出现密集的微震活动,形成显著的震群事件.自6月28日至7月15日共记录地震2739次,其中2~2.9级(M_L,下同... 在前期严重干旱的背景下,2010年6月27~30日广西西北部出现大暴雨过程,大范围积水成涝.降雨量最大的凌云、凤山交界于6月28日17时开始出现密集的微震活动,形成显著的震群事件.自6月28日至7月15日共记录地震2739次,其中2~2.9级(M_L,下同)41次,3级以上地震3次,最大为7月1日10时27分3.2级地震.凌云—凤山震群微震活动与暴雨过程具有明显的时空相关特性,在时间上略有滞后.震中附近大范围内碳酸盐岩类岩溶等浅层构造非常发育,震中位于Nw和NE向断裂交汇区域,断层破碎带的存在,成为流体下渗的优先通道.震群空间分布集中、震源深度浅,63%地震的空间范围(半径)或震源深度小于1.6 km、88%的小于2.5 km,98%的小于3.4 km.较大地震震相特征显示,震群活动有流体参与并显示岩溶塌陷特征.由于流体沿断层面的快速下渗,微震似有沿断裂带展布的特征,但较大地震震源机制结果不支持震群活动缘于断层构造运动的猜想.位于震中区流动台记录的大多数地震的垂直向初动向下,且较小地震初动向下的比例更高,意味着大多数微震活动可能缘于岩溶塌陷或裂隙闭合.基于传染型余震序列模型(Epidemic Type Aftershock Sequence model,简称ETAS模型)的定量检测结果显示,流体对凌云—风山震群的触发作用非常强烈,同时震群地震自激发亦较强.基于孔压的一维扩散方程,模拟了流体渗透导致不同深度孔压随时间的变化,结果显示,流体渗透导致的孔压增加是凌云—风山震群发生的主要力学动因.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提出凌云风山震群可能的发震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群 暴雨 震源深度 流体触发 孔压变化
下载PDF
心腔内超声辅助射频精炼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 被引量:9
8
作者 郭成军 胡大一 +7 位作者 商丽华 杨新春 张建军 吴永全 李宜富 秦绪光 吴旸 许玉韵 《中国医药导刊》 1999年第2期12-17,共6页
目的:探讨射频精炼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反复、频发、药物疗效欠佳的房颤行心内电生理检查。X光透视、心腔内超声成像、激动顺序与起搏标测、夺获、拖带、药物试验结合,确定参与房颤的局灶触发点、驱动源、... 目的:探讨射频精炼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反复、频发、药物疗效欠佳的房颤行心内电生理检查。X光透视、心腔内超声成像、激动顺序与起搏标测、夺获、拖带、药物试验结合,确定参与房颤的局灶触发点、驱动源、主导转子及其部位,局部施以点片或短线消融,观察消融反应,随访治疗效果。结果:27例房颤行电生理检查,12例行射频消融,参与机制7例以局灶触发为主,5例以主导转子为主,4例有局灶驱动源,2例3种机制均参与。选择性消融与房颤发作或维持密切相关的部位,6例用点片消融,4例用短线消融,2例用点片加短线消融。消融中房颤终止2例、局部双向阻滞4例,房颤不再诱发4例,房颤减少1例,房早消失1例,房早减少6例、干咳2例、加速性房性逸搏1例、心动过缓1例。术中6例检出无症状并发症,肺静脉内膜断裂1例、右房与左房内血栓4例、局限性心包积液2例。术后2例房颤复发,用单一药物治疗。随访2周至1.5年,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针对局灶触发、驱动与主导机制作精炼的点片与短线消融可根治或减少与控制房颤的发作。心脏内超声成像提高消融治疗的精确性,便于术中及时发现无症状的并发症,防止术后的不良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消融术 心腔内超声成像 局灶触发点 局灶驱动源
下载PDF
结筋病灶点与激痛点的比较 被引量:33
9
作者 沈宇平 董宝强 +1 位作者 林星星 高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646-2649,共4页
经筋理论源起于内经时代,是古代医家对反复出现在筋肉组织之上的常见劳损痛点及其扩延现象进行的朴素总结和概括。肌筋膜激痛点理论最早在1942年提出,其主要研究对象是肌肉和筋膜。而基于经筋理论的结筋病灶点与激痛点无论在基础理论、... 经筋理论源起于内经时代,是古代医家对反复出现在筋肉组织之上的常见劳损痛点及其扩延现象进行的朴素总结和概括。肌筋膜激痛点理论最早在1942年提出,其主要研究对象是肌肉和筋膜。而基于经筋理论的结筋病灶点与激痛点无论在基础理论、形成机理角度,还是在检查、分布分类、治疗方面,都有一定相似性,因此有必要对二种"点"进行比较研究,进而发现能使古今贯串、中西结合的"点",借以推动现代针灸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筋病灶点 激痛点 肌筋膜
下载PDF
1990年菲律宾Mw7.7级强震对马尼拉俯冲带静态应力触发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健 詹文欢 +5 位作者 朱俊江 孙杰 冯英辞 姜莲婷 郭磊 唐琴琴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3-99,共7页
基于震源机制解模型和弹性半空间模型,计算了1990年7月16日Mw7.7级地震所产生的静态库伦应力变化,研究结果表明Mw7.7级地震触发了其后Mw6.0级和Mw6.5级2次强余震的发生,应力加载值分别达到了21.63bars和9.15bars。依据地震重复原则和构... 基于震源机制解模型和弹性半空间模型,计算了1990年7月16日Mw7.7级地震所产生的静态库伦应力变化,研究结果表明Mw7.7级地震触发了其后Mw6.0级和Mw6.5级2次强余震的发生,应力加载值分别达到了21.63bars和9.15bars。依据地震重复原则和构造外推原则,以马尼拉俯冲带及其附近区域Mw6.0级以上地震震源机制解中的一个节面作为接收断层面,计算了Mw7.7级地震对马尼拉俯冲带区域静态库伦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其对马尼拉俯冲带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西吕宋海槽的部分断层上,但变化量值很小,对马尼拉俯冲带北部区域基本不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触发 震源机制解 马尼拉俯冲带
下载PDF
2015年尼泊尔M_S8.1强震对中国大陆静态应力触发影响的初探 被引量:45
11
作者 盛书中 万永革 +1 位作者 蒋长胜 卜玉菲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834-1842,共9页
本研究基于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地震重复原则和构造外推原则,以及一段时期内活动断裂上发生地震机制是相似或相近的假设,利用中国已发生的震级为MS5.0以上的地震震源机制解,将其中的一个节面视为实际地质断层参数和静态应力触发计算中的接... 本研究基于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地震重复原则和构造外推原则,以及一段时期内活动断裂上发生地震机制是相似或相近的假设,利用中国已发生的震级为MS5.0以上的地震震源机制解,将其中的一个节面视为实际地质断层参数和静态应力触发计算中的接收断层面,计算了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MS8.1地震对中国大陆地区的静态应力触发情况.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MS8.1地震,触发了其后续的2次强余震的发生;本次地震对中国大陆产生的应力变化量值很小,其产生的应力加载主要集中在其邻近的西藏和新疆地区的部分断层上,而其余地区的断层则主要受到了应力卸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触发 震源破裂模型 震源机制解 应力加载
下载PDF
1966年邢台地震静态库仑应力触发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守勇 邹立晔 +1 位作者 孙晴 赵爱平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18-921,926,共5页
通过分析1966年邢台5次地震的静态库仑应力触发情况发现,前2次地震对后面的地震有较好的触发,而M_S7.2以后地震的触发不理想。从而认为,随着地震的发生和震源深度的增加,岩浆活动对地壳介质的影响越来越大,地壳介质弹性性能越来越弱,即... 通过分析1966年邢台5次地震的静态库仑应力触发情况发现,前2次地震对后面的地震有较好的触发,而M_S7.2以后地震的触发不理想。从而认为,随着地震的发生和震源深度的增加,岩浆活动对地壳介质的影响越来越大,地壳介质弹性性能越来越弱,即该区域浅部可以用均匀弹性半空间来近似,而深部在岩浆等因素的影响下,用均匀弹性半空间来近似存在较大的误差,不适合用弹性位错理论计算地震的触发关系。这从侧面反映了该地区岩浆活动的剧烈性和超壳断层存在的客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邢台地震 静态库仑应力触发 震源深度 岩浆 高导层
下载PDF
加入运动触发场景的非均匀性校正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蔡胜兵 段哲民 许家栋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41-944,共4页
针对目前非均匀性校正方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介绍了适于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器的非均匀性校正处理方法。其特点是用一个触发电路使基于场景的非均匀性校正电路对探测器的运动信号做出响应。实验结果表明,在没有劣化静态场景的情况下,该... 针对目前非均匀性校正方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介绍了适于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器的非均匀性校正处理方法。其特点是用一个触发电路使基于场景的非均匀性校正电路对探测器的运动信号做出响应。实验结果表明,在没有劣化静态场景的情况下,该方法实现了运动场景信号的校正,不仅消除了红外焦平面阵列响应的非均匀性,而且补偿了其漂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性校正 焦平面 运动触发 红外
下载PDF
地震静态应力触发模型的全球检验 被引量:42
14
作者 万永革 吴忠良 +2 位作者 周公威 黄静 秦立新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2-316,共15页
运用 1 976~ 2 0 0 0年哈佛大学矩心矩张量目录 ,采用“地震对”概念对地震静态应力触发模型进行检验 .结果表明 ,从全球角度来看 ,地震静态应力触发效应确实存在 ,但只是一种很弱的效应 .将地震分为正断层、逆断层、走滑断层等分别对... 运用 1 976~ 2 0 0 0年哈佛大学矩心矩张量目录 ,采用“地震对”概念对地震静态应力触发模型进行检验 .结果表明 ,从全球角度来看 ,地震静态应力触发效应确实存在 ,但只是一种很弱的效应 .将地震分为正断层、逆断层、走滑断层等分别对静态应力触发模型进行检验 ,发现非走滑断层地震具有明显的触发效应 ,而走滑断层地震触发效应则不明显 .按“地震对”中后续事件的延迟时间分为延迟时间 t≥ 1天、t<1天、t≥ 1 0天、t<1 0天和 1天≤t≤ 1 0天 5个时间段的“地震对”,分别对地震静态应力触发模型进行研究 ,发现静态应力触发效应在地震之后的短时间内不随延迟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对全球不同区域的地震静态应力触发情况的研究表明 ,消减带“地震对”的触发效应较为明显 .为了研究地震静态应力触发模型在中国应用的可能性 ,对中国及邻区的地震进行了检验 ,发现就中国及邻区的地震类型而言 (以走滑断层为主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静态应力触发 静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 哈佛矩心矩张量目录 地震活动性 地震对
下载PDF
2012年10月31日三峡库区M_L3.8小震群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俊华 姚运生 +5 位作者 吴海波 吴建超 申学林 魏贵春 戴苗 赵凌云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1-34,共4页
对2012年10月31日三峡库区屈原镇ML3.8小震群活动的研究表明,是一次与三峡水库蓄水过程直接相关震群活动;地震主要聚集在仙女山断裂带北端,深约10 km,分布在结晶基底附近;震源体的线性尺度较小,主要限定在5 km的范围;主震和较大地震表... 对2012年10月31日三峡库区屈原镇ML3.8小震群活动的研究表明,是一次与三峡水库蓄水过程直接相关震群活动;地震主要聚集在仙女山断裂带北端,深约10 km,分布在结晶基底附近;震源体的线性尺度较小,主要限定在5 km的范围;主震和较大地震表现为较典型的构造型地震特征;震群活动为水库高水位蓄水引发仙女山断裂北端构造应力调整,其震群为水库触发型构造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震群 水库触发型构造地震 震源机制 频谱 震源体
下载PDF
高压大电流SF_6激光触发开关中透镜的污染 被引量:1
16
作者 陆泽 高智星 胡凤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9-92,共4页
研究了高压大电流SF6激光触发开关在使用过程中透镜污染的问题,通过对激光触发开关中被污染透镜透过率的测量、透镜表面附着物的分析和透镜使用寿命的数据积累,总结出氟化氢的腐蚀和开关粉尘附着是造成激光开关透镜透过率降低、以致失... 研究了高压大电流SF6激光触发开关在使用过程中透镜污染的问题,通过对激光触发开关中被污染透镜透过率的测量、透镜表面附着物的分析和透镜使用寿命的数据积累,总结出氟化氢的腐蚀和开关粉尘附着是造成激光开关透镜透过率降低、以致失效的主要原因。通过三种激光触发开关结构参数分析和开关运行数据的比较,认为采用氟化钙透镜、低吸水性绝缘材料、选择轴向绝缘V/N型辅助间隙多电极开关结构、铜钨合金电极、脱水处理等措施,可以降低氟化氢和粉尘的产额,从而增加开关的工作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触发开关 焦点 透镜 腐蚀 寿命
下载PDF
向家坝水库蓄水期间的地震活动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冯志仁 程万正 +2 位作者 刁桂苓 张洪智 李万明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9-328,共10页
根据2008年9月至2013年10月金沙江下游水库地震台网监测资料,分析了蓄水期间水库地震影响区的地震活动和震源机制。向家坝水库蓄水1年多,蓄水后库首区A、B段的地震活动频次和强度都维持在较低水平。蓄水期间地震活动显著增加,集中分布... 根据2008年9月至2013年10月金沙江下游水库地震台网监测资料,分析了蓄水期间水库地震影响区的地震活动和震源机制。向家坝水库蓄水1年多,蓄水后库首区A、B段的地震活动频次和强度都维持在较低水平。蓄水期间地震活动显著增加,集中分布在库区C段,并不是蓄水初期地震活动就增加,与库区2013年6月启动第二阶段蓄水有一定相关性,强度在3级地震活动水平。增加的地震活动位于近南北走向的翼子坝、玛瑙断裂的中段。这些局部地段蓄水后发生的地震,其震源的力学机制多为倾滑或正断型,分析认为部分地震为水库诱发岩溶或塌陷型地震,多数仍属构造地震。本文结果为水库诱发地震的研究提供了资料和震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地震 向家坝水库 水库蓄水 诱发地震 震源机制
下载PDF
南海东部俯冲洋脊区段地震静态库伦应力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健 詹文欢 +2 位作者 朱俊江 姜莲婷 冯英辞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3-73,共11页
根据对马尼拉海沟及其邻区地震分布和震源机制解所反映的最大主压应力轴分布特征的分析,并结合古洋脊俯冲区段地震产生的静态库伦应力分析,发现在马尼拉海沟区域地震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带特性,北部以NW向挤压应力为主,俯冲洋脊区段以近EW... 根据对马尼拉海沟及其邻区地震分布和震源机制解所反映的最大主压应力轴分布特征的分析,并结合古洋脊俯冲区段地震产生的静态库伦应力分析,发现在马尼拉海沟区域地震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带特性,北部以NW向挤压应力为主,俯冲洋脊区段以近EW向的挤压应力为主;1999年7.2级地震使得2000年6.2级地震和2011年6.0级地震震中位置的静态库伦应力分别增加了约0.5和0.3bar;2011年6.0级正断型地震和5.0级余震的静态库伦应力变化能较好地反映与余震分布的对应关系,大部分余震位于库伦应力变化值大于0.1bar的触发阈值区域;计算古洋脊俯冲区段强震产生的静态库伦应力变化,结果显示海沟西侧小于10km的深度范围内库伦应力增加值达到0.3~0.5bar,呈NE向展布,吕宋岛弧一侧20km深度范围内均表现为应力增加,应力增加区域与地震的分布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机制 静态库伦应力 应力触发 马尼拉海沟
下载PDF
利用静态库仑应力触发准则确定地震断层面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守勇 孙晴 +1 位作者 晁福林 张新东 《华北地震科学》 2016年第2期67-72,共6页
震源机制解存在2个节面,通过地震波记录难以确定哪个节面为地震断层面。地震静态应力触发的相关研究表明,主震对后续余震有较为明显的触发作用。余震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为确定震源机制节面中的断层面提供有效信息。以汶川、玉树地震为例,... 震源机制解存在2个节面,通过地震波记录难以确定哪个节面为地震断层面。地震静态应力触发的相关研究表明,主震对后续余震有较为明显的触发作用。余震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为确定震源机制节面中的断层面提供有效信息。以汶川、玉树地震为例,按照余震最大应力触发准则来确定震源机制2节面中的断层面。研究发现,采用上述准则确定的断层面与余震分布、地表观测一致。为快速判定地震断层面提供了一种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库仑应力 地震破裂面 震源机制节面 触发 均匀弹性空间
下载PDF
地震预报思路的再讨论
20
作者 郭增建 《国际地震动态》 2002年第6期1-4,共4页
文中回顾了 1 974年提出的“块、带、源、兆、触、报”六字预报思路 ,并基于近2 0年来的研究对此进行了补充和深化。
关键词 构造块体 地震带 震源 触发 地震预报 地震前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