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增长 殷跃辉 +1 位作者 佘强 兰先斌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5期735-738,共4页
目的:观察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比较常规标测与Carto系统标测的结果差异。方法:50例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了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治疗,32例采用常规标测,25例采用Carto系统标测(包括常规标测消融... 目的:观察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比较常规标测与Carto系统标测的结果差异。方法:50例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了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治疗,32例采用常规标测,25例采用Carto系统标测(包括常规标测消融失败的7例)。平均随访20±11月,观察常规标测组和Carto系统标测组射频消融即刻和远期成功率及安全性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同时比较二组"射线暴露时间。结果:①常规标测组和Carto系统标测组射频消融即刻成功率分别为78%、100%,远期成功率分别为68%、96%,无1例发生并发症;成功术后,由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引起的症状消失。②Carto系统标测组%射线暴露时间明显少于常规标测组。结论: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率和安全性高,Carto系统标测比常规标测更有优势,且明显减少X射线暴露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 Carto系统标测
下载PDF
不同起源部位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P波形态分析及导管消融 被引量:3
2
作者 孙育民 刘旭 +4 位作者 王新华 施海峰 周立 顾佳宁 方唯一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8年第3期26-30,共5页
目的:评价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心房内不同起源部位的心电图房性P波形态特征及导管消融疗效。方法:通过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的精确定位17例局灶性房速的起源部位,并回顾性分析体表心电图房性P波的形态特点,探讨二者的联系。结果:17... 目的:评价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心房内不同起源部位的心电图房性P波形态特征及导管消融疗效。方法:通过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的精确定位17例局灶性房速的起源部位,并回顾性分析体表心电图房性P波的形态特点,探讨二者的联系。结果:17例房速起源部位均获得精确定位并成功行导管消融。9例右心房起源房速包括上腔静脉房间隔侧1例,中上部界嵴1例,房间隔右侧3例,冠状静脉窦口内1例,希氏束旁2例,右心耳1例;8例左心房起源房速包括左上肺静脉2例,右上肺静脉1例,二尖瓣环2例,左心耳1例,房间隔左侧1例,无冠窦1例。V1导联P波负向者房速多起源于右心房;P波正向者,房速除起源于左心房外,尚可能起源于右心房上部、后部;P波等电位线者,房速多起源于Koch三角附近的相关解剖结构,如冠状静脉窦口、房间隔以及希氏束。结论局灶性房速常起源于肺静脉附近、瓣环、房间隔等心房内有特殊解剖结构的部位,心电图P波形态,尤其是V1导联可初步定位房速起源部位,而三维标测系统可快速对此作进一步精确定位,缩短导管消融及放射线透视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房性心动过速 局灶性 导管消融 三维标测系统
下载PDF
Lasso电极导管指导下标测与射频消融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
3
作者 詹贤章 吴书林 +5 位作者 杨平珍 薛玉梅 李海杰 陈泗林 方咸宏 廖洪涛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3期165-167,共3页
目的探讨10极Lasso电极导管对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标测及射频消融的指导作用。方法局灶性房速病人5例,接受电生理检查,初步判断房速起源于左心房或右心房;应用Lasso电极标测心房,指导消融导管寻找局灶性房速最早心房激动(A波)点,... 目的探讨10极Lasso电极导管对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标测及射频消融的指导作用。方法局灶性房速病人5例,接受电生理检查,初步判断房速起源于左心房或右心房;应用Lasso电极标测心房,指导消融导管寻找局灶性房速最早心房激动(A波)点,于最早心房激动点处消融。结果局灶性房速病人5例均在房速持续发作时进行Lasso电极标测;消融导管在Lasso电极指导下分别于左心房耳部(2例)、左上肺静脉口部(1例)、上腔静脉(1例)、右心房侧壁(1例)标测到最早A波;较P波提早30~40ms;Lasso电极记录的A波顺序均呈离心性;在上述最早激动点处消融,均成功终止房速,放电次数为1~3次;未出现并发症;随访2~20个月,无复发;手术时间40~60min,X线照射时间8~12min。结论应用Lasso电极指导标测与射频消融局灶性房速,快速、准确,可提高消融成功率,减少X线照射时间,缩短手术时间,特别对病灶位于心内大静脉、心房耳部病例尤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性心动过速 局灶性 Lasso电极导管 射频消融
下载PDF
三维电磁标测系统在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导管消融中的临床应用
4
作者 施海峰 刘旭 +5 位作者 王新华 顾佳宁 孙育民 周立 胡伟 方唯一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21-1324,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电磁标测系统(CARTO)在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共对42例症状明显、发作频繁、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的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了CARTO激动标测下导管射频消融术,消融终点为房性心... 目的:探讨三维电磁标测系统(CARTO)在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共对42例症状明显、发作频繁、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的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了CARTO激动标测下导管射频消融术,消融终点为房性心动过速终止并且药物加程序电生理刺激均不再诱发。结果:42例患者中41例手术即刻成功(97.6%),消融成功靶点分布:肺静脉来源21例(50%),二尖瓣环周围5例(11.9%),左心耳2例(4.8%)、右心耳1例(2.4%),左心房顶部1例(2.4%)、左心房后侧壁2例(4.8%),希氏旁3例(7.1%)、高右房前壁2例(4.8%)、低右房侧壁1例(2.4%)、冠状窦口2例(4.8%)、右房后壁偏间隔2例(4.8%)。除了2例股静脉血肿外无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随访(9.95±3.9)个月,累计无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率为95.2%。结论:CARTO系统激动标测指导下的局灶性房速的标测和消融安全有效,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性心动过速 局灶性 导管消融术 三维标测系统
下载PDF
体表心电图P波形态对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起源部位的预测价值
5
作者 韩秀 赵春月 苏琪 《心电学杂志》 2011年第1期3-4,10,共3页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房性P波形态对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52例均经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治疗成功的房性心动过速患者房性心动过速发作时体表心电图房性P波,分析P波的形态特征及其与房性心动过速起源部位的关系。结...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房性P波形态对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52例均经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治疗成功的房性心动过速患者房性心动过速发作时体表心电图房性P波,分析P波的形态特征及其与房性心动过速起源部位的关系。结果V1P波正相预测左心房起源房性心动过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4%和80.0%;而I和aVL P波负相预测左心房起源房性心动过速的敏感性分别为4617%和52.9%,特异性分别达100.0%和88.2%;V1P波负相预测右心房起源房性心动过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0%和100.0%。心电图与消融诊断房性心动过速起源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房性心动过速发作时的P波形态分析,可初步预测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的起源部位,为消融术前准备及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提供一定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波形态 局灶性 房性心动过速 导管消融
下载PDF
P波对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起源部位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田雪芬 魏云 +1 位作者 陈朱 杨福纯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年第3期168-170,共3页
目的:探讨通过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发作时的P波形态初步诊断左、右房速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68例)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患者心电图,经成功的消融术治疗证实。结果:心电图与消融治疗诊断局灶性房速起源的比较,无明显... 目的:探讨通过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发作时的P波形态初步诊断左、右房速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68例)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患者心电图,经成功的消融术治疗证实。结果:心电图与消融治疗诊断局灶性房速起源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V1导联房性P波负向或正负双向预测右房房速的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97%;I导联和aVL导联P波负向预测左房房速的特异性分别达到了98%和95%,但敏感性分别仅有33%和62%;而V1导联P波正向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100%和95%。结论:通过房速发作时的P波形态分析,可初步预测房速的起源部位,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波 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 起源部位
下载PDF
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起源部位的心电图预测 被引量:1
7
作者 徐晓丽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21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常规心电图对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起源部位的预测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患者心电图资料。结果患者常规心电图诊断局灶性房速起源部位和临床证实无明显差异(χ2=0.28,P>0.05);V... 目的探讨常规心电图对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起源部位的预测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患者心电图资料。结果患者常规心电图诊断局灶性房速起源部位和临床证实无明显差异(χ2=0.28,P>0.05);V1导联房性P波负向或正负双向预测右房房速的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95%;Ⅰ导联和aVL导联P波负向预测左房房速的特异性分别达到了97%和92%,但敏感性分别仅有32%和50%。结论常规心电图P波可以初步诊断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起源部位,同时还应结合病史、发作时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的特点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P波 局灶性 房性心动过速 起源
下载PDF
P波形态与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起源部位的相关性分析
8
作者 张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第2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发作时体表心电图房性P波形态对左房或右房房速的预测价值。方法 48例房速起源部位均经射频消融术精确定位,并回顾性分析房速发作时体表心电图房性P波的形态特征,分析二者的关系。结果 V1导联P波正向... 目的探讨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发作时体表心电图房性P波形态对左房或右房房速的预测价值。方法 48例房速起源部位均经射频消融术精确定位,并回顾性分析房速发作时体表心电图房性P波的形态特征,分析二者的关系。结果 V1导联P波正向预测左心房起源房速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6.7%和87.9%;而I导联和AVL导联P波负向预测左心房起源房速的敏感性分别为40%和53.3%;而特异性分别达100%和97%;V1导联P波负向预测右心房起源房速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1.8%和100%;而心电图与射频消融诊断房速起源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房速发作时的P波分析,可初步预测局灶性房速的起源部位,为射频消融术术前准备及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性心动过速 局灶性 P波形态 导管消融
下载PDF
心内膜消融失败难治性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心外膜高密度标测及导管消融 被引量:1
9
作者 熊雄 郭再雄 +7 位作者 张劲林 陈艳红 居维竹 杨刚 唐成 罗剑锋 徐健 陈明龙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3年第6期490-495,共6页
目的总结经心内膜消融失败的难治性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在高密度标测下的电生理特点及经心外膜消融成功的经验。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描述性研究, 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10月来自3家医疗机构共186例经术中电生理检查确诊为局灶性房... 目的总结经心内膜消融失败的难治性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在高密度标测下的电生理特点及经心外膜消融成功的经验。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描述性研究, 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10月来自3家医疗机构共186例经术中电生理检查确诊为局灶性房速患者, 使用高密度标测系统常规进行心内膜导管消融。13例经心内膜消融失败患者中, 3例起源于心耳尖部接受外科微创手术行心耳结扎或切除, 10例经心外膜标测和消融成功。总结并分析10例经心外膜消融成功患者的临床特征、电生理检查、高密度标测相关指标、消融及随访结果。结果 10例经心外膜消融成功的局灶性房速患者中, 女7例、男3例, 年龄(38.4±11.5)岁, 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为51.2%±4.6%, 抗心律失常用药(包括Ⅰ类、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共(1.5±0.7)种。内外膜联合的高密度标测结果:3例起源于右心耳与上腔静脉交界处、3例起源于Bachmann束在左心房的插入点、2例起源于右心房游离壁的心外膜侧、1例于右心耳心外膜侧、1例起源于左心房心外膜Marshall静脉区域。心外膜最早激动点(EAS)的激动时间提前心内膜(8.3±4.5) ms, 内、外膜EAS之间的距离为(8.6±2.7) mm, 心外膜消融靶点电位时限较窄[(37.1±13.9) ms], 振幅较高[(0.76±0.31) mV], 3例患者在成功消融的部位记录到双极电图碎裂电位。10例患者均在心外膜EAS消融成功。随访27.5(8.0, 40.0)个月, 10例患者均未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均未发生房速。结论经心外膜标测和消融是治疗心内膜局灶性房速消融失败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消融 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 心外膜 高密度标测 三维标测
原文传递
心房后间隔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特征及射频消融 被引量:1
10
作者 欧阳静娥 王祖禄 +6 位作者 李世倍 梁延春 杨桂棠 金志清 于海波 梁明 韩雅玲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4年第1期35-40,共6页
目的 探讨起源于心房后间隔及邻近区域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心脏电生理特点及射频导管消融特点.方法 入选23例患者,男12例,女11例,平均年龄(48.3±19.3)岁,自发或心房程序刺激诱发房速后,分析体表心电图P&#39;波特点并于... 目的 探讨起源于心房后间隔及邻近区域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心脏电生理特点及射频导管消融特点.方法 入选23例患者,男12例,女11例,平均年龄(48.3±19.3)岁,自发或心房程序刺激诱发房速后,分析体表心电图P&#39;波特点并于后间隔各个部位进行激动标测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 23例心房刺激均能反复诱发或终止房速,平均周长(346.7±61.8) ms,房速时P&#39;波时限明显短于窦性心律时P波时限[(86.2±14.0)ms对(115.4±19.9) ms,P<0.05].体表P&#39;波表现为Ⅰ导联多呈等电位线,下壁导联呈深倒负向波,aVR和aVL导联呈正向波,V3~W5导联呈负向波.常规激动标测,所有患者于冠状静脉窦口(CSO)附近标测到相对提前的心房激动,其中12例起源于右后间隔,6例起源于CSO及近端,2例起源于心中静脉,3例起源于左后间隔.靶点提前体表P&#39;波平均(34.4±18.0) ms,放电开始至心动过速终止时间为(6.2±4.2)s,11例患者放电过程中出现交界区心律.所有患者均消融成功,其中3例需应用盐水灌注导管.随访4个月~ 10年,无复发病例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后间隔局灶性房速P&#39;波形态具有特异性,对导管消融定位意义较大.由于解剖的复杂性,部分病例标测和消融困难,需结合右心房后间隔、冠状静脉窦(CS)内和/或其分支、左心房后间隔等多部位标测和/或消融方能获得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 后间隔 冠状静脉窦 体表心电图 射频导管消融
原文传递
房性心动过速导管消融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祖禄 陈新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9年第5期325-328,共4页
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指局限于心房、节律规整的异位快速性心律失常,通常分为局灶性房速和折返性房速。局灶性房速指心房内有固定的局灶性异位起搏点,其机制为心房局部自律性增高或触发活动。折返性房速指心房内有固定的折返环路,心... 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指局限于心房、节律规整的异位快速性心律失常,通常分为局灶性房速和折返性房速。局灶性房速指心房内有固定的局灶性异位起搏点,其机制为心房局部自律性增高或触发活动。折返性房速指心房内有固定的折返环路,心房内可记录到连续的、“头尾相连”的激动。折返性房速包括典型心房扑动(房扑)和其他大折返性房速(不同命名包括不典型房扑、非右心房峡部依赖性房扑、切口折返性房速和左心房房扑等)。近年来经导管消融房速有了很大的进展,无论是局灶性房速,还是折返性房速,消融成功率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性心动过速 经导管消融 大折返性房速 局灶性房速 快速性心律失常 典型房扑 典型心房扑动 心房内
原文传递
40例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治疗
12
作者 薛枫 惠杰 +6 位作者 蒋彬 邹操 陈弹 刘明 李勋 蒋廷波 杨向军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5年第6期522-525,共4页
目的总结本院射频消融治疗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的消融点、方法及疗效。方法分析5年间40例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房速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消融靶点的分布、消融术的成功率和特殊起源点的消融方法,随访复发情况。结果 1起源于右房的... 目的总结本院射频消融治疗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的消融点、方法及疗效。方法分析5年间40例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房速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消融靶点的分布、消融术的成功率和特殊起源点的消融方法,随访复发情况。结果 1起源于右房的房速多于左房(60%vs 40%)。右房常见消融点依次为右房间隔、界嵴、三尖瓣环、冠状窦口、上腔静脉和右心耳。左房常见消融点依次为肺静脉、左房间隔和左心耳。2射频消融治疗的成功率为85%(34/40)。85%的患者在En Site 3000三维标测指引下消融。3起源于右房间隔His束旁的6例房速通过无冠窦消融成功治愈4例,另2例于His束周围低功率消融失败。结论三维标测系统指引下行射频消融治疗局灶性房速效果肯定。His束旁起源的房速可通过主动脉无冠窦内消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三维标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