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7篇文章
< 1 2 7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riching Iodine and Regulating Grain Aroma,Appearance Quality,and Yield in Aromatic Rice by Foliar Application of Sodium Iodide
1
作者 HONG Weiyuan DUAN Meiyang +5 位作者 WANG Yifei CHEN Yongjian MO Zhaowen QI Jianying PAN Shenggang TANG Xiangru 《Rice science》 SCIE CSCD 2024年第3期328-342,I0046-I0054,共24页
Applying iodine fertilizers to cultivate iodine-rich crops for daily intake is an effective approach for iodine supplementation,especially for aromatic rice.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during the early growing se... Applying iodine fertilizers to cultivate iodine-rich crops for daily intake is an effective approach for iodine supplementation,especially for aromatic rice.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during the early growing seasons of 2021 and 2022 to evaluate the impacts of foliar application of iodine fertilizer on aromatic rice and to explore the optimal iodine fertilizer concentration.At the full heading stage,six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sodium iodide solutions of 0%(CK),0.010%(T1),0.025%(T2),0.050%(T3),0.075%(T4),and 0.100%(T5)were applied to indica aromatic rice cultivars Meixiangzhan 2 and Xiangyaxiangzha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odium iodide treatment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iodine and sodium contents in both leaves and grains.Compared with the CK,the T1 and T2 treatments increased the 2-acetyl-1-pyrroline(2-AP)content in mature grains by 8.41%-101.66%and 13.58%-74.60%,respectively.Improvements in the contents of 1-pyrroline-5-carboxylic acid,proline,1-pyrroline,and methylglyoxal,as well as the activity of proline dehydrogenase were also detected.Additionally,sodium iodide treatments remarkably decreased the chalky grain rate,chalkiness area,and chalkiness degree of aromatic rice,with the T2 treatment exhibiting a 17.79%-47.42%decrease in chalkiness degree compared with the CK.Meanwhile,T1 and T2 treatments showed beneficial impacts on chlorophyll content,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and yield components,while T3,T4,and T5 treatments exhibited adverse effects on leaf and grain yields.The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reveal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reatments.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piecewis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howed that the iodine and sodium influenced the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chlorophyll content of the leaves,thereby regulating the 2-AP biosynthesis and yield components,ultimately affecting the 2-AP content and yield.Overall,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foliar application of 0.025%sodium iodide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enrich the iodine content in rice grains,improve the grain aroma and appearance quality of aromatic rice,without detrimental effects on grain y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acetyl-1-pyrroline appearance quality aromatic rice foliar application grain yield IODINE
下载PDF
The Impact of Nitrogen-Fixing Bacteria, Iron, and Zinc Foliar Application on Dry Land Yellow Mustard (Brassica juncea) Grain and Oil Production
2
作者 Saeid Zehtab Salmasi Haleh Nasiri +2 位作者 Rezvan Heshmati Mohammad Reza Sarikhani Yagoub Raei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24年第7期719-728,共10页
The study, conducted at the Research Farm of the College of Agriculture, University of Tabriz in 2021, focused on the effects of various nitrogen-fixing bacterial isolates, biofertilizers containing nitrogen and phosp... The study, conducted at the Research Farm of the College of Agriculture, University of Tabriz in 2021, focused on the effects of various nitrogen-fixing bacterial isolates, biofertilizers containing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as well as iron and zinc foliar applications on mustard growth under rainfed condition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biofertilizers, whether used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chemical fertilizers, produced comparable grain and oil outputs compared to chemical fertilizers alone. Additionally, the application of iron and zinc through foliar spraying significantly enhanced both grain and oil production.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integrating nitrogen-fixing bacteria and biofertilizers could reduce reliance on chemical nitrogenous fertilizers, leading to decreased production expenses, improved product quality, and minimized environmental impact. This study highlights the potential 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practices in dry land farming as a viable alternative to traditional chemical-intensive methods. Substituting chemical nitrogenous fertilizers with nitrogen-fixing bacteria or biofertilizers could result in cost savings in mustard grain and oil production while promoting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rogen Fixing Bacteria Yellow Mustard Dry Land Farming IRON ZINC foliar Application
下载PDF
以^(15)N示踪技术分析叶面施氮对花生氮素吸收、分配及利用率的影响
3
作者 王春晓 郑永美 +10 位作者 矫岩林 陈静 李文金 赵玉成 华伟 解晓梅 孙学武 于天一 沈浦 吴正锋 王才斌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1-888,共8页
叶面追肥是现代农业作物丰产栽培常用田管技术。为探明叶面施氮次数与浓度对花生氮素吸收积累、运转分配及利用率影响,揭示叶面追氮对植株不同器官建成和功能维持的营养机制,试验设5个处理:T0为对照;T1尿素浓度1%,收获前35d追施1次;T2... 叶面追肥是现代农业作物丰产栽培常用田管技术。为探明叶面施氮次数与浓度对花生氮素吸收积累、运转分配及利用率影响,揭示叶面追氮对植株不同器官建成和功能维持的营养机制,试验设5个处理:T0为对照;T1尿素浓度1%,收获前35d追施1次;T2尿素浓度3%,追施时间同T1;T3尿素浓度1%,收获前50 d、35 d和20 d追施3次;T4尿素浓度3%,追施时间同T3。氮肥用^(15)N标记尿素和普通尿素。结果表明:(1)叶面施氮植株氮含量提高0~0.22个百分点,且有T4>T3>T2>T1,其中营养体(根、茎、叶)增幅较大,比对照提高0.17~0.45个百分点,生殖体含量(果针、果壳、籽仁)增幅较少;施氮处理植株氮积累量提高平均19.8%,其中营养体平均增42.1%,生殖体平均增长12.7%。(2)叶面追施的氮在不同器官的分配比例存在较大差异,籽仁>叶>茎>果壳>果针>根,其中籽仁、叶各约占60%和30%,其余器官比例较少;追施时间对氮素分配有一定影响,收获前35 d追施更有利向生殖体分配,比收获前50 d和20 d两处理平均高7.9个百分点。(3)植株氮素效率随叶面施氮数量的增加而降低;施氮次数少或氮肥浓度低肥料利用率高,1次追施氮肥利用率平均70.6%,比3次追施平均高37.7个百分点;不同追施时间比较,收获前35 d追施氮肥利用率最高,较收获前50 d和20 d两处理的平均值分别高1.8和3.9个百分点。综上,叶面施氮可显著提高植株氮代谢水平,促进氮素吸收、积累,营养体尤为明显,是花生生育后期“护根保叶”生理机制和根系氮源难以取代的技术措施;叶面追施的氮主要分配在荚果和叶片中,是花生提高产量和叶片光合作用的生理机制;叶面追氮肥料利用率明显高于根系施肥,是花生经济施肥的有效途径;植株氮效率随叶面施氮数量的增加而降低,追施次数少或氮肥浓度低肥料利用率高。本研究可为花生叶面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叶面施肥 氮素 积累与分配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烯效唑处理对甘薯产量、土壤残留和后茬小麦生长的影响
4
作者 解备涛 张海燕 +7 位作者 张立明 仲可成 陈亚华 王庆美 李爱贤 侯夫云 李广华 段文学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27-31,共5页
在甘薯膨大初期设置叶面喷施和随水根部滴灌烯效唑的施用方式,研究烯效唑对甘薯块根产量、土壤残留和后茬小麦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烯效唑处理能抑制甘薯地上部的生长,促进块根膨大,提高块根产量,其中叶面喷施的增产效果优于随水... 在甘薯膨大初期设置叶面喷施和随水根部滴灌烯效唑的施用方式,研究烯效唑对甘薯块根产量、土壤残留和后茬小麦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烯效唑处理能抑制甘薯地上部的生长,促进块根膨大,提高块根产量,其中叶面喷施的增产效果优于随水根部滴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表明,各处理组土壤中烯效唑残留浓度均低于0.1 mg/kg,但是后茬土壤的生物效应试验显示,烯效唑有效成分施用量≥10 g/666.7 m^(2)时,土壤中的残留有可能对后茬作物产生影响.后茬小麦田间试验结果发现,随着甘薯生产中烯效唑施用期延后和剂量的增加,后茬小麦的株高和产量显著下降.因此,北方薯区春薯栽后67 d左右,进行<10 g/666.7 m^(2)烯效唑叶面喷施可以提高甘薯产量,同时对后茬小麦没有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烯效唑 产量 叶面喷施 滴灌 土壤残留 小麦
下载PDF
不同叶面肥对稻茬蚕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5
作者 赵娜 薛冬 +5 位作者 姚梦楠 周瑶 周恩强 王永强 缪亚梅 王学军 《上海农业学报》 2024年第1期29-33,共5页
为探讨蚕豆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了6种不同叶面肥对稻茬蚕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赤·吲乙·芸苔(T1)、生根粉(T2)、含氨基酸水溶肥(T4)、含腐殖酸水溶肥(T5)、糖醇螯合硅肥(T6)处理的蚕豆株高均显著增加;T... 为探讨蚕豆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了6种不同叶面肥对稻茬蚕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赤·吲乙·芸苔(T1)、生根粉(T2)、含氨基酸水溶肥(T4)、含腐殖酸水溶肥(T5)、糖醇螯合硅肥(T6)处理的蚕豆株高均显著增加;T1、复硝酚钠(T3)、T4、T5处理的蚕豆始荚高显著增加;T1处理的蚕豆大分枝节数显著增加;T2、T4、T5处理的蚕豆籽粒显著增大,T5处理的蚕豆籽粒百粒重显著提高13.39%。从产量上看,T5处理的稻茬蚕豆荚和籽粒产量分别较CK显著增加63.96%和58.97%。从品质指标来看,T4处理的蚕豆籽粒蛋白质含量较CK显著增加8.33%;T2处理的籽粒脂肪含量较CK显著增加15.73%。合理喷施适宜的叶面肥有助于提高稻茬蚕豆产量和部分品质指标,可在稻茬蚕豆栽培技术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肥 稻茬蚕豆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双氯磺草胺在东北地区春大豆田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罗婵 郭小桐 +3 位作者 王宇 丛克强 魏相峰 郭玉莲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6-384,共9页
为明确双氯磺草胺土壤封闭与茎叶处理对东北地区春大豆田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和对作物的安全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连续2年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5.2~76.5 g/hm^(2)有效成分剂量下84%双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用于大豆田进行土壤封闭处理... 为明确双氯磺草胺土壤封闭与茎叶处理对东北地区春大豆田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和对作物的安全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连续2年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5.2~76.5 g/hm^(2)有效成分剂量下84%双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用于大豆田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施药后60 d,对东北地区常见阔叶杂草藜、本氏蓼、苍耳、苘麻、水棘针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都在90.0%以上,对龙葵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都在87.0%以上。对阔叶杂草的总株防效为93.3%~99.0%,总鲜重防效为94.7%~99.4%。25.2~63.0 g/hm^(2)有效成分剂量下84%双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茎叶喷雾处理,施药后30 d,对本氏蓼、苍耳、苘麻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都在93.0%以上,对水棘针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都高于82.0%,对藜、龙葵的株防效为59.8%~85.5%,鲜重防效为62.5%~90.9%。对阔叶杂草总的株防效为80.1%~93.2%,总的鲜重防效为82.2%~95.9%,施药后初期,大豆叶片有受害症状,后期新生叶片正常。双氯磺草胺土壤封闭和茎叶喷雾施药方式都能有效控制东北地区春大豆田的阔叶杂草,但依据大豆产量分析,84%双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有效剂量25.2~76.5 g/hm^(2)4个土壤封闭处理区大豆产量与人工除草相比差异不显著。本试验为大豆田苗后除草剂选择提供了新思路,茎叶喷雾施药方式适宜的剂量为84%双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31.5~37.8 g/hm^(2);土壤封闭施药方式具有更好的除草效果,适宜的施药剂量为84%双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25.2~50.4 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防除 大豆 双氯磺草胺 土壤处理 茎叶处理 防效 安全性
下载PDF
硅氧烷类助剂的环境残留及其农用之环境安全风险
7
作者 王小彬 闫湘 +1 位作者 李秀英 涂成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158,共17页
硅氧烷类助剂(或有机硅助剂)系硅油类有机硅产品,其结构是以硅氧键为骨架组成的聚硅氧烷,因其具有超强渗透和扩散性能而被广泛用于日化和工业产品等助剂,并作为农用助剂在农业上得到推广使用。当前,我国有机硅制品产销量约200万t,生产... 硅氧烷类助剂(或有机硅助剂)系硅油类有机硅产品,其结构是以硅氧键为骨架组成的聚硅氧烷,因其具有超强渗透和扩散性能而被广泛用于日化和工业产品等助剂,并作为农用助剂在农业上得到推广使用。当前,我国有机硅制品产销量约200万t,生产和消费量均占世界50%以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有机硅生产、消费和原材料净出口国,聚硅氧烷产能占比已经达到全球60%以上。随着硅氧烷类助剂的广泛应用所导致的硅氧烷环境残留(尤其在水体、污泥/土壤等环境样本中、水生食物链以及人体组织中均被检出)及其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暴露,硅氧烷类助剂农用的环境安全性(包括生态毒性及其环境安全风险)也引起诸多关注。近年来,挥发性环甲基环硅氧烷(如D4(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5(十甲基环五硅氧烷)和D6(十二甲基环六硅氧烷)等)因其具有环境持久性、生物积累性及潜在毒性等特性而被欧盟等国家认定为新兴有机污染物或被列入优先控制化学品。本文通过对1991年以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硅氧烷类助剂(包括农用助剂)应用的环境残留及其生态环境安全风险相关文献检索调研,从两个方面综述分析硅氧烷类助剂的环境残留去向及其农用对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主要包括:(1)硅氧烷的环境残留及其对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的影响(包括污水处理过程中硅氧烷残留及去向,水体中硅氧烷残留及水生食物链污染风险,污泥中硅氧烷残留及土壤生态污染风险,以及食品中硅氧烷残留及人体健康风险等);(2)硅氧烷类助剂农用现状及环境安全风险(包括硅氧烷类助剂农用后残留及其毒性风险,以及硅氧烷类助剂农用的安全性管理问题)。本文并就国内外对环硅氧烷类产品管理现状及问题进行了探讨。对于硅氧烷类助剂农用,由于助剂成分多被视为“生物惰性”,通常硅氧烷类助剂农用无需毒理检测和环境监管等风险评估;此外,助剂成分往往被声称为“商业机密”而受到保护,其成分一般不会在产品标签上标明。目前,我国对硅氧烷类助剂作为农用助剂(如叶面肥添加剂等)添加使用尚无监管要求,农用助剂添加缺乏安全使用规范,存在环境安全风险。本文针对硅氧烷类农用助剂添加过量可能增加其在土壤-作物-水体中残留及其生态毒性风险,以及对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存在潜在威胁等问题,建议有关管理和研究单位进一步重视硅氧烷类助剂使用过程中的残留和去向的监测,尤其加强硅氧烷类农用助剂残留对水体、土壤、动植物生长发育和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氧烷 农用助剂 叶面肥添加剂 环境安全风险
下载PDF
不同叶面肥对甘薯普薯32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8
作者 张晓申 左红娟 +3 位作者 曹辉 黄松波 张利鹏 王伟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67-70,共4页
以甘薯普薯32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叶面肥对甘薯普薯32农艺性状、光合性状、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叶面肥对普薯32的生长性状和光合性状影响不同,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与各性状呈正... 以甘薯普薯32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叶面肥对甘薯普薯32农艺性状、光合性状、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叶面肥对普薯32的生长性状和光合性状影响不同,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与各性状呈正相关,其中产量与商品率和干物质率呈显著正相关;对不同叶面肥对普薯32的各性状进行主成分综合评价,希沃丰大量元素水溶肥和薯墩儿氨基酸水溶肥分别排名第1和第2,这两种叶面肥有利于甘薯普薯32生长,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提升,是适合普薯32的叶面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普薯32 叶面肥 生长性状 产量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不同施肥水平下叶面肥对菜用甘薯生长的影响
9
作者 曾燕楠 赵韩伟 +5 位作者 纪洪亭 王庆南 程润东 王勇 王士红 赵荷娟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108-112,共5页
为探索不同叶面肥和减氮施肥对菜用甘薯生长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设置不同处理,研究不同施肥水平不同叶面肥的使用对菜用甘薯生长状况、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食味品质、分枝数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肥菜籽饼肥对菜用甘薯产... 为探索不同叶面肥和减氮施肥对菜用甘薯生长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设置不同处理,研究不同施肥水平不同叶面肥的使用对菜用甘薯生长状况、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食味品质、分枝数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肥菜籽饼肥对菜用甘薯产量和分枝数提升效果最好,氨基酸肥2和花多多次之。菜籽饼肥和氨基酸肥1对提升品质效果最好,但氨基酸肥1对产量提升效果一般。减氮施肥结合喷叶面菜籽饼肥后产量和分枝数均与常规施肥水平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用甘薯 叶面肥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不同叶面肥及株型控制对中科猕砧2号猕猴桃组培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10
作者 吕海燕 李大卫 +1 位作者 费早霞 钟彩虹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61-64,共4页
以中科猕砧2号猕猴桃2月龄组培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配比的叶面施肥结合株型控制对植株干径生长、叶绿素含量、氮磷钾含量以及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科猕砧2号组培穴盘苗的干径、叶绿素含量及植株全氮、全钾含量,根冠比在不... 以中科猕砧2号猕猴桃2月龄组培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配比的叶面施肥结合株型控制对植株干径生长、叶绿素含量、氮磷钾含量以及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科猕砧2号组培穴盘苗的干径、叶绿素含量及植株全氮、全钾含量,根冠比在不同处理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植株全磷含量在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4个控制因子中,株型控制对中科猕砧2号组培穴盘苗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全抹芽的株型控制+施复合叶面肥(0.2%尿素+0.1%磷酸二氢钾+0.2%园艺肥)为中科猕砧2号组培穴盘苗育苗期间的最优处理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科猕砧2号 叶面肥 株型控制 猕猴桃 组培苗 生长发育 生理指标
下载PDF
石灰性土壤小麦籽粒锌硒生物强化理论技术与推广面临的挑战
11
作者 田霄鸿 李雅菲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95-1306,共12页
锌与硒是人类生命活动必需的两种微量元素,摄入不足会引发多种疾病。我国小麦主产区恰好处于锌硒缺乏或潜在缺乏的石灰性土壤地带,籽粒中锌硒含量难以达到人体需求标准,导致缺锌缺硒人口数量庞大,已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营养与健康问题。... 锌与硒是人类生命活动必需的两种微量元素,摄入不足会引发多种疾病。我国小麦主产区恰好处于锌硒缺乏或潜在缺乏的石灰性土壤地带,籽粒中锌硒含量难以达到人体需求标准,导致缺锌缺硒人口数量庞大,已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营养与健康问题。本文综述了小麦籽粒锌硒农艺生物强化措施,强化籽粒中锌硒的分布、安全形态、生物可给性及叶面喷施的应用现状。国内外研究大多认为,在极缺锌土壤上采用土施或土施与叶面喷施锌肥结合的方式是最有效的小麦锌强化策略;而最新研究表明,在我国潜在缺锌的石灰性土壤上,叶面喷施硫酸锌的强化效果远优于土施,在小麦灌浆前期喷施2~3次0.3%~0.4%的Zn SO_(4)·7H_(2)O (喷锌总量约2.5 kg/hm^(2))并添加表面活性剂,可以实现籽粒锌含量达40~60 mg/kg的富锌目标。小麦籽粒中锌含量由外到内逐渐降低,人体摄入最多的中心胚乳部分锌含量最低,故需更为关注胚乳中锌含量及生物有效性,制定胚乳富锌标准。此外,食物中无机态元素毒性较大,生物有效性低,吸收利用效果不理想,而有机态对人体更为安全有效,因此还需明晰强化小麦籽粒中是否将外源无机Zn转化为有机态储存。小麦硒生物强化通过土施或叶面喷施亚硒酸盐或硒酸盐均能实现,由于土施硒肥易受土壤pH、有机质等因素影响,硒肥利用率低,因此,通行的硒强化措施是在小麦灌浆前期,喷施2 0~3 0 g/h m 2的亚硒酸钠或硒酸钠,能够实现籽粒硒含量达0.2 5~0.30 mg/kg的富硒目标。与锌不同,硒在籽粒中分布相对均匀,胚乳中硒占全粒总硒的96.2%~97.4%。同时硒强化小麦籽粒中对人体安全的有机硒占总硒的80%以上,且不同有机硒在人体中的作用不同。虽然叶面单独喷锌或硒的理论技术体系完善且实际强化效果良好,但其经济效益没有充分体现,影响了该技术的应用推广。近年来,将叶面喷施锌硒与“一喷三防”农艺措施相结合的研究不断增多,与小麦实际生产形成有效对接,为小麦锌硒强化提供了可行途径。然而,锌硒与不同农药及多种微量元素共同喷施时多种物质之间的互作效应,叶面喷施进行锌硒生物强化及籽粒锌硒储存的生理及分子机制还未明晰,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籽粒 农艺生物强化 形态 叶面喷施 “一喷三防”
下载PDF
不同叶面肥对烤烟上部叶生长发育及钾含量的影响
12
作者 王德权 聂威 +3 位作者 刘洋 杜玉海 马蒙蒙 陈克玲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7期43-46,57,共5页
为明确不同叶面肥对烤烟上部叶生长发育及钾含量的影响,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设置喷施清水对照、磷酸二氢钾、矿物源黄腐殖酸钾、糖醇有机钾和硅肥共5个处理开展大田试验,分析各处理对烤烟上部叶叶长、叶宽、叶面积、叶片组织结构以及氮... 为明确不同叶面肥对烤烟上部叶生长发育及钾含量的影响,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设置喷施清水对照、磷酸二氢钾、矿物源黄腐殖酸钾、糖醇有机钾和硅肥共5个处理开展大田试验,分析各处理对烤烟上部叶叶长、叶宽、叶面积、叶片组织结构以及氮、磷、钾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4种叶面肥能够有效改善烤烟上部叶的叶片性状,降低叶片厚度,促进栅栏细胞的伸长,提高叶片钾含量,其中以喷施硅肥处理效果最好。与喷清水对照相比,喷施硅肥处理烤烟上部叶叶面积显著增加47.98%,长宽比减少8.91%,叶片干重提高10.69%,栅栏组织厚度显著提高29.07%,磷、钾含量分别显著提高77.78%和42.34%。由此表明,叶面喷施硅肥更有利于优化烤烟上部叶叶片组织结构,提高叶片钾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叶面肥 上部叶 叶片性状 叶片组织结构 钾含量
下载PDF
土壤镉污染和叶面施锌对小麦不同部位镉锌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富豪 田超 +6 位作者 户少武 罗景升 李通 王云霞 景立权 黄建晔 杨连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1-751,共11页
为了探究土壤镉污染和叶面施锌对小麦地上部各器官镉锌含量的影响,以宁麦21、扬辐麦4号和镇麦12号为试材,设置对照、土壤镉处理(5mg·kg^(-1))、叶面施锌(0.2%ZnSO_(4))和土壤镉处理+叶面施锌4个处理,研究镉锌互作对小麦生长和产量... 为了探究土壤镉污染和叶面施锌对小麦地上部各器官镉锌含量的影响,以宁麦21、扬辐麦4号和镇麦12号为试材,设置对照、土壤镉处理(5mg·kg^(-1))、叶面施锌(0.2%ZnSO_(4))和土壤镉处理+叶面施锌4个处理,研究镉锌互作对小麦生长和产量及植株各器官镉锌含量、积累与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镉污染、抽穗始期两次叶面施锌对不同品种小麦生长和产量性状(SPAD值除外)均无显著影响。镉污染使供试小麦籽粒、茎秆、叶片、穗轴和颖壳的镉含量(17~65倍)和累积量(17~64倍)均大幅增加。叶面施锌显著增加了不同品种小麦各器官锌含量(>61%)和累积量(>58%)。叶面施锌对小麦地上部总镉累积量无影响,但改变了镉在不同器官间的分布情况,喷锌使镉污染小麦籽粒镉含量显著降低10%,但使茎秆、叶片和穗轴镉含量显著增加12%~55%。喷锌处理使镉污染植株麦草向籽粒镉转运系数显著下降(15%~31%),但镉污染对锌的转运系数无明显影响。统计分析表明,镉处理、锌处理及其互作对小麦镉、锌含量的影响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品种和部位依赖。综上所述表明,5mg·kg^(-1)镉污染对各供试品种小麦产量均无明显影响,但籽粒及麦草镉含量均大幅增加,叶面施锌在显著降低可食用部位镉含量的同时亦增加了饲用部位镉含量,变幅多因品种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污染 叶面施锌 小麦 品种 部位
下载PDF
香榧种实充实期叶面施肥对种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郝琪淳 谢吉全 +3 位作者 戴文圣 李柯豫 俞晨良 喻卫武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7-466,共10页
【目的】以香榧Torreya grandis‘Merrillii’种实充实期补肥作为切入点,研究香榧种实的外观性状、营养品质、元素质量分数、花芽分化、膨大坐果等,以期为补充树体营养及提高种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6—8月香榧种实充实期,施... 【目的】以香榧Torreya grandis‘Merrillii’种实充实期补肥作为切入点,研究香榧种实的外观性状、营养品质、元素质量分数、花芽分化、膨大坐果等,以期为补充树体营养及提高种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6—8月香榧种实充实期,施用清水作为对照,并喷施7种商品叶面肥进行处理(氨基酸水溶肥、黄腐酸水溶肥、活力钾水溶肥、高力钙水溶肥、液体硼水溶肥、微量元素水溶肥、大量元素水溶肥),测定香榧种实外形、含油率及脂肪酸组分、粗蛋白质量分数、淀粉质量分数、可溶性糖质量分数、成花强度等指标,分析施肥对香榧种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喷施氨基酸水溶肥和大量元素水溶肥能显著(P<0.05)增加香榧种实的核形指数、单核质量、出核率、仁型指数、单仁质量,显著(P<0.05)降低淀粉质量分数,明显提高油脂质量分数、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及成花强度,其中氨基酸水溶肥处理的香榧种实单核质量较对照提高9.8%,淀粉质量分数较对照减少1.9%;大量元素水溶肥处理的香榧种实单仁质量、油脂质量分数、可溶性糖质量分数较对照分别增加9.5%、11.9%、15.9%。同时,喷施氨基酸水溶肥对香榧种实金松酸相对含量起到显著(P<0.05)的促进作用,较对照增加15.9%;喷施大量元素水溶肥香榧种实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较对照显著(P<0.05)增加4.2%。此外,高力钙水溶肥对香榧种实出仁率、成花强度和坐果率具有促进作用,较对照分别提高3.3%、17.1%和10.9%;活力钾水溶肥较对照显著(P<0.05)提高香榧种实蛋白质质量分数13.6%。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氨基酸水溶肥处理的香榧种实品质综合评分最高。【结论】喷施不同叶面肥对香榧种实品质的作用存在差异,氨基酸水溶肥处理的效果最佳,高力钙水溶肥、大量元素水溶肥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 种实充实期 叶面施肥 果实质量
下载PDF
叶面喷施硒肥对紫花苜蓿富硒降镉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白旭琴 贾春云 +6 位作者 李文栓 李亚敏 刘长风 韩秀云 褚美函 巩宗强 李晓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60,共11页
为了缓解紫花苜蓿的镉累积并实现富硒目的,探究了不同浓度镉胁迫下叶面喷施硒肥对紫花苜蓿生长特征及富硒降镉特性的影响。以草原三号和中苜一号紫花苜蓿为材料,采用叶面喷施硒肥的方式,在初花期测量紫花苜蓿的株高、生物量并检测根茎... 为了缓解紫花苜蓿的镉累积并实现富硒目的,探究了不同浓度镉胁迫下叶面喷施硒肥对紫花苜蓿生长特征及富硒降镉特性的影响。以草原三号和中苜一号紫花苜蓿为材料,采用叶面喷施硒肥的方式,在初花期测量紫花苜蓿的株高、生物量并检测根茎叶部位的总硒、硒代蛋氨酸(SeMet)、镉等含量,分析叶面喷施硒肥对紫花苜蓿富硒降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外源硒对紫花苜蓿的生长和富硒量均有促进作用,表现为两个品种紫花苜蓿的株高、生物量、总硒和SeMet含量均显著提高,镉含量、镉富集系数、镉转运系数均显著下降。相同喷施硒肥浓度下,低浓度镉污染促进紫花苜蓿的生长,高浓度镉污染则抑制紫花苜蓿的生长。镉浓度为1 mg·kg^(-1)、施硒量为100 mg·kg^(-1)时,紫花苜蓿中硒含量最高、镉含量最低,各组织中总硒、SeMet含量:叶>茎>根,镉含量:茎<叶<根。相同条件下,中苜一号的生物量、总硒、SeMet含量均高于草原三号,镉含量低于草原三号,且在镉浓度为1 mg·kg^(-1)、施硒量为50 mg·kg^(-1)的条件下富硒降镉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喷施硒肥 紫花苜蓿 镉污染 富硒降镉
下载PDF
Concentrations of foliar and surface soil in nutrients Pinus spp. plantations in relation to species and stand age in Zhanggutai sandy land, northeast China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广生 曾德慧 陈伏生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1-18,J001,共9页
The concentrations of the foliar and surface soil nutrients and the variation with species and stand age were studied inPinus spp. plantations in Zhanggutai area, northeast Chin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N, ... The concentrations of the foliar and surface soil nutrients and the variation with species and stand age were studied inPinus spp. plantations in Zhanggutai area, northeast Chin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N, total P and C: N ratio of the soil inP.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stand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comparison with those inP. tabulaeformis andP. densiflora stands. ForP.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the foliar P concentration appeared to decrease with age, and the foliar N and K concentrations did not show a consistent change with age. As for the different tree species of the similar age, the foliar N and P concentra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5), being withP. sylvestris var.mongolica>P. densiflora>P. tabulaeformis. The foliar N: P ratio ofP. densiflora significantly was higher thanP.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andP. tabulaeformis, while the foliar K was no obvious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hree tree specie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p<0.05) between soil total N and P,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total P, foliar N and P, but it did not show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etween soil and foliar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which might attribute to the excessive litter raking, overgrazing and low soil moisture in this area. Based on the foliar N: P ratio, we introduced a combination threshold index of N: P ratio with their absolute foliar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to determine the possible limiting nutrient. According to the critical N: P ratio and their absolute foliar N, P concentrations, theP.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stands showed a decreased N limitation degree with age, theP. densiflora stands showed unlimited by N and P in the whole, and theP. tabulaeformis stands showed co-limited by N and P.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oil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of the surface soils was found between 45, 29, 20-yr-old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plantation stands. Keywords coniferous trees - foliar nutrient concentration - limiting nutrients - N - P ratio - Zhanggutai sandy land CLC number S718.55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007-662X(2004)01-0011-08 Foundation item: This research was supported by Key Knowledge Innovation Project (KZCX3-SW-418)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iography: CHEN Guang-sheng (1978-), male, master candidate in Institute of Applied Ec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enyang 110016, P. R. ChinaResponsible editor: Song Fun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iferous trees foliar nutrient concentration limiting nutrients N P ratio Zhanggutai sandy land
下载PDF
三种生物质热解醋液矿物质和有机质组成及其辣椒叶面喷施效应
17
作者 景俊丽 陈硕桐 +13 位作者 王燕 赵正 刘成 刘志伟 夏少攀 卞荣军 刘晓雨 程琨 张旭辉 李恋卿 郑聚锋 DROSOS Marios JOSEPH Stephen 潘根兴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1-1121,共11页
为了解生物质热解醋液的无机与有机组成特点及其叶面喷施对蔬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探讨其组成及作物效应变化与不同原料和热解工艺的潜在联系。本研究选择苹果枝条、玉米秸秆和稻壳等三种农业废弃物炭化工程的热解醋液,分析其基本物质组... 为了解生物质热解醋液的无机与有机组成特点及其叶面喷施对蔬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探讨其组成及作物效应变化与不同原料和热解工艺的潜在联系。本研究选择苹果枝条、玉米秸秆和稻壳等三种农业废弃物炭化工程的热解醋液,分析其基本物质组成性质及可溶性有机质(DOM)含量,并采用提取-浓缩-GC-MS分析法研究供试醋液主要有机分子组成,继而以其为载体分别配制叶面液体肥料,进行辣椒田间试验。设置对照(清水,CK)、市售常规液体肥料(WSF)、稻壳醋液炭基液体肥料(RF)、玉米秸秆醋液炭基液体肥料(CF)和苹果枝条醋液炭基液体肥料(AF)5个喷施处理,采集成熟辣椒测定植株生长和品质指标。结果表明:三种热解醋液的DOM均以有机酸、酚类物质为主,同时含有少量酮类、醛类和酯类等物质。其中,苹果枝条醋液含有机酸量最大,稻壳醋液含酚类最多。不同液体肥料喷施处理均能促进辣椒生长和改善辣椒品质,其中AF处理效果最优,其次是CF、RF和WSF处理。与CK相比,不同液体肥喷施辣椒平均增产在35%以上,AF处理增产达62%;AF显著提高了辣椒坐果数、叶面积和SPAD值,增幅分别为54.73%、26.99%和19.67%;各处理下辣椒果长、果径均显著增加,AF处理下增幅均在25%以上。不同液体肥料喷施均显著增加了辣椒可溶性糖和辣椒素含量(平均增幅约20%),并提高了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幅约5%);AF处理下辣椒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辣椒素和干物质等品质指标提升幅度在6%~30%之间。研究表明,热解醋液液体肥对辣椒的增产提质效应与热解醋液中微量矿质元素有关,也与小分子有机酸和抗氧化酚类物质含量有关,其分子过程和分子机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醋液 分子组成 辣椒 蔬菜生产 叶面肥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云南喀斯特地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估及水稻叶面肥筛选
18
作者 李正真 谭静 +8 位作者 李小林 涂建 唐昆 谷安宇 管俊娇 董维 邓伟 吕莹 奎丽梅 《土壤与作物》 2024年第1期39-51,共13页
为探究云南水稻种植区土壤重金属含量与叶面肥种类对水稻中重金属迁移,以及对糙米质量安全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地质高背景区泸西县水稻种植区作为研究区,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研究区稻田土... 为探究云南水稻种植区土壤重金属含量与叶面肥种类对水稻中重金属迁移,以及对糙米质量安全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地质高背景区泸西县水稻种植区作为研究区,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研究区稻田土壤污染情况进行了评估,并以锰锌肥、硅硒肥两种不同成分叶面肥作为试验材料,通过转运系数等指标探究不同成分叶面肥在田间大规模应用中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稻田土壤中As、Cd、Cr的平均值均超过云南省土壤重金属背景值且变异系数较大,主要以Cd污染最为严重。研究区土壤总体上处于轻度污染状态,As、Pb、Cr均处于轻微潜在生态危害,40%的Cd处于中等潜在生态危害,但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仍为轻微潜在生态危害。喷施叶面肥的处理较仅喷施清水的处理而言,茎叶-糙米间转运系数降低,糙米及茎叶中重金属含量显著降低,产量无显著差异。供试的锰锌肥的肥效较硅硒肥更为显著,适合在田间大规模种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污染评价 水稻 叶面肥
下载PDF
叶面喷施微肥对无芒雀麦种子生产的影响
19
作者 石国庆 吉尔尔格 +6 位作者 隋晓青 杨静 张勇娟 王鑫尧 刘毅 乌兰 张博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76,共11页
以乌苏1号无芒雀麦为研究对象,在无芒雀麦孕穗期、抽穗期和初花期叶面分别喷施不同浓度的3种微肥(Zn肥、Mn肥和B肥),利用隶属函数综合评价了无芒雀麦种子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最终明确无芒雀麦种子生产适宜的微肥种类、喷施时期和浓度。... 以乌苏1号无芒雀麦为研究对象,在无芒雀麦孕穗期、抽穗期和初花期叶面分别喷施不同浓度的3种微肥(Zn肥、Mn肥和B肥),利用隶属函数综合评价了无芒雀麦种子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最终明确无芒雀麦种子生产适宜的微肥种类、喷施时期和浓度。研究结果表明:孕穗期、抽穗期和初花期喷施3种微肥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无芒雀麦种子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具体而言,与对照相比,抽穗期喷施0.25%B肥的花序最长(增幅13.89%),抽穗期喷施0.05%B肥的单穗小花数最多(增幅10.84%),孕穗期喷施0.05%Mn肥的单株小穗数最多(增幅23.07%),初花期喷施0.05%Mn肥的单穗种子数(增幅29.50%)、千粒重(增幅17.14%)和种子产量最高(增幅23.42%)。通过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筛选出微肥的施肥方案为:无芒雀麦制种田可选择在初花期喷施Mn肥,喷施浓度控制在0.05%时对种子增产效果最为显著。研究结果为无芒雀麦种子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芒雀麦 微肥 叶面喷施 产量构成因子 种子产量
下载PDF
叶面喷施K_(2)SO_(4)对‘瑞雪’苹果果实糖代谢的影响
20
作者 贾荣俭 胡宇 +4 位作者 杨杰 贺颖 马永涛 王元基 赵政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8-96,130,共10页
为探究喷施不同浓度叶面钾肥对苹果品种‘瑞雪’果实品质的影响,确定最适宜‘瑞雪’的钾肥浓度,以4年生的‘瑞雪’为试验材料,叶面钾肥种类为K_(2)SO_(4),设置3个浓度梯度分别为T1(0.1%)、T2(0.3%)和T3(0.5%),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叶... 为探究喷施不同浓度叶面钾肥对苹果品种‘瑞雪’果实品质的影响,确定最适宜‘瑞雪’的钾肥浓度,以4年生的‘瑞雪’为试验材料,叶面钾肥种类为K_(2)SO_(4),设置3个浓度梯度分别为T1(0.1%)、T2(0.3%)和T3(0.5%),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叶面钾肥分5次施入,第一次施肥时间为5月22日(花后38 d),此后每隔一个月喷施一次。各处理分别于花后45、75、105、135 d和180 d采集果实样品并测定糖组分、糖代谢相关酶活性以及果实基本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处理组(T1、T2、T3)均显著提高了‘瑞雪’果实的单果质量,分别比CK高12.6%、25.9%和4.4%;果实硬度分别比CK显著提高7.7%、29.6%和12.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比CK显著提高了1.14、1.95和0.87个百分点;处理组均显著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分别比CK降低了0.04、0.05和0.09个百分点。其中,T2处理后的果实单果质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单果质量为335.75 g,硬度为9.82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6.35%。T3处理后的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最低,为0.19%。施钾显著提高了新梢叶片中N、P、K、Ca和Mg的含量,显著提高了果实中N、K、Ca和Mg的含量,果实中P含量并没有显著上升。T2处理后成熟果实中果糖、蔗糖和葡萄糖含量显著上升,与CK相比分别提高了35.54%、33.22%、25.31%。钾可以提高果实中酸性转化酶(AI)、山梨醇氧化酶(SOX)、山梨醇脱氢酶(SDH)和蔗糖合酶(SS)的活性,在花后180 d时,T2处理AI、SOX、SDH、SS活性相比于CK分别提升了4.54%、2.08%、19.11%、12.81%。相关分析表明,施钾与果实中葡萄糖含量在花后45 d和75 d具有极显著正相关性(r_(45DAB)=0.879**、r_(75DAB)=0.893**);与山梨醇含量在花后180 d具有极显著负相关性(r_(180DAB)=-0.861**)。施钾与果实中的中性转化酶活性在花后135 d具有极显著正相关性(r_(135DAB)=0.763**);与山梨醇氧化酶活性在花后45 d和75 d具有极显著正相关性(r_(45DAB)=0.717**,r_(75DAB)=0.880**);与蔗糖合酶在花后180 d具有极显著正相关性(r_(180DAB)=0.739**)。最适宜‘瑞雪’苹果喷施K_(2)SO_(4)叶面肥的浓度水平为0.3%(T2),此浓度下可以显著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雪’苹果 钾肥 叶面喷施 糖代谢 果实品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