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诗诉求:士人心态的映现与价值取向的含蕴
1
作者 王志清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6-219,共14页
“采诗诉求”是指中唐以来因采诗制度长期未能得到实质性恢复,而在士人、文人间产生的要求朝廷重设采诗官、期待诗歌被采集的呼声。这一诉求首先由白居易在唐宪宗元和初期集中提出,他开始将基于外在政治目的的采诗传统转化为士人的内在... “采诗诉求”是指中唐以来因采诗制度长期未能得到实质性恢复,而在士人、文人间产生的要求朝廷重设采诗官、期待诗歌被采集的呼声。这一诉求首先由白居易在唐宪宗元和初期集中提出,他开始将基于外在政治目的的采诗传统转化为士人的内在价值诉求。采诗诉求涵括了制度期待与自我期待,映现了士人心态、身份意识及生命价值取向,含蕴着期待、无奈、失望乃至愤懑情绪,形诸于诗文之中而成为特殊的文学现象。中唐至宋元以来,采诗诉求从对外在制度的呼吁和要求出发,逐渐发生主体转向,士人开始自觉担荷采诗使命与自发采诗,深层次地反映了士人寻求并重建个体价值的心路历程。基于主体视角的采诗诉求研究,可从一个特定角度理解政治制度与士人心态之间的复杂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诗诉求 新乐府 士人心态 白居易
下载PDF
钢琴改编曲《陕北民歌四首》的艺术特色 被引量:4
2
作者 丁菲菲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45-48,共4页
钢琴演奏的民族性、艺术性要求演奏者充分重视钢琴作品风格的准确把握和丰富完美的艺术表现力。王建中的钢琴改编曲《陕北民歌四首》脍炙人口,流传深远,本文从创作来源背景、广泛而具有民族特点的民族民间音乐素材、钢琴演奏的民族韵味... 钢琴演奏的民族性、艺术性要求演奏者充分重视钢琴作品风格的准确把握和丰富完美的艺术表现力。王建中的钢琴改编曲《陕北民歌四首》脍炙人口,流传深远,本文从创作来源背景、广泛而具有民族特点的民族民间音乐素材、钢琴演奏的民族韵味三个角度,分析中国钢琴作品演奏与创作中独具民族韵味的艺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民歌四首》艺术特色 民族韵味 钢琴改编曲
下载PDF
基于市井文化述求的商业空间设计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夏晋 李紫含 《设计》 2020年第1期56-57,共2页
为促进市井文化与现代商业物质空间更好调和,提高民众在商业空间中的参与感。以市井文化的“述求”为视角,对现代商业空间的市井述求表达载体,表达方式展开分析研究,总结了不同类型的商业空间中市井文化述求的设计方法。得出了基于市井... 为促进市井文化与现代商业物质空间更好调和,提高民众在商业空间中的参与感。以市井文化的“述求”为视角,对现代商业空间的市井述求表达载体,表达方式展开分析研究,总结了不同类型的商业空间中市井文化述求的设计方法。得出了基于市井文化述求下商业空间的设计方法。市井文化的回归是一种情感文化的注入,通过研究能为市井文化述求下的商业空间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井文化 情怀 述求 商业空间 调查
下载PDF
民间舞教学中艺术感染力的培养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雅妹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342-,共1页
在民间舞教学中,教师除了需要对学生进行理论性知识的教学之外,还应该培养学生的艺术感染力。民间舞蹈艺术在我国的发展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其得到良好传承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艺术的感染力。因此,在民间舞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艺术感染力是非... 在民间舞教学中,教师除了需要对学生进行理论性知识的教学之外,还应该培养学生的艺术感染力。民间舞蹈艺术在我国的发展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其得到良好传承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艺术的感染力。因此,在民间舞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艺术感染力是非常关键的。学生只有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才能够将民间舞的精髓传承下去,实现民间舞蹈的良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舞教学 艺术感染力 培养
下载PDF
论三峡地区传统民俗的和谐诉求
5
作者 周永健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5期52-56,共5页
三峡地区的传统民间习俗表现出追求和谐的意识,要求克服山水阻隔,在协作互助中构建和谐的农村社区。借助于岁时节令的聚会平台,在歌舞欢娱中体认人生和谐;在祭祀朝拜中追寻人神和谐;又因勇于吸纳多元文化而实现了区域文化的和谐。
关键词 三峡地区 传统习俗 和谐诉求
下载PDF
祝寿图像中的人物谱系及其生命诉求的表达 被引量:2
6
作者 程波涛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119-128,共10页
祝寿图像是中国祝寿文化的视觉呈现,其意象构成有一个由简入繁的过程,且人文意义也在日趋丰富而多元。就祝寿图像的谱系构成来看,人物意象是其尤为重要的部分,而其他动物、植物等意象则经常作为辅材而出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些重大... 祝寿图像是中国祝寿文化的视觉呈现,其意象构成有一个由简入繁的过程,且人文意义也在日趋丰富而多元。就祝寿图像的谱系构成来看,人物意象是其尤为重要的部分,而其他动物、植物等意象则经常作为辅材而出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些重大的祝寿场合的祝寿图像中,不仅人物意象众多,并且大都是对于敬老、孝老传统的特殊诠释,也是一种生命意愿的文化传达,反映出中国古代传统家庭观念中"百善孝当头"的初始德性与基本品格。实际上对于这些意象构成的归类与解读,意在从一个侧面揭示国人的福寿观念,以及对于生命长度的祈愿与诉求。透过包括人物谱系在内的祝寿图像,所隐含着国人对于生命相关联的价值诉求和人伦观念也在表达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祝寿图像 人物意象 生命诉求 福寿观念 民俗应用
下载PDF
新时代“新民歌”的审美诉求及价值取向
7
作者 姜会敏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64-66,共3页
随着中国音乐文化的蓬勃发展,民族声乐艺术的创作和演唱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征。其中,新民歌的诞生就是一个重要的表现。新民歌将民族风格和通俗流行的特征结合起来,体现出时尚、现代的审美取向,注重作品的商业性和普及性,新时代"... 随着中国音乐文化的蓬勃发展,民族声乐艺术的创作和演唱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征。其中,新民歌的诞生就是一个重要的表现。新民歌将民族风格和通俗流行的特征结合起来,体现出时尚、现代的审美取向,注重作品的商业性和普及性,新时代"新民歌"的发展为繁荣我国民族声乐多元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新民歌” 审美诉求 价值取向
下载PDF
明清文人画与民间艺术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善民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3期80-81,93,共3页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要保持自己绝对纯粹的独立性都是不可能的 ,而彼此间的借鉴和融合是大势所趋。明清时期民间艺术与文人画之间的相互影响、融合与趋同正是符合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
关键词 文人画 明朝 清朝 民间艺术 中国 文化
下载PDF
日本艺能假面的“缩小”现象
9
作者 冯淼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74-79,135,共7页
在日本假面运用于传统戏剧和民间艺能演出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缩小”现象———最早的伎乐假面多是大型面具;舞乐和行道仪式、追傩仪式中使用的假面,尺寸开始缩减;至平安时代盛行的神乐演出中,假面的尺寸随着实际使用需求... 在日本假面运用于传统戏剧和民间艺能演出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缩小”现象———最早的伎乐假面多是大型面具;舞乐和行道仪式、追傩仪式中使用的假面,尺寸开始缩减;至平安时代盛行的神乐演出中,假面的尺寸随着实际使用需求而不断变化;到镰仓、室町时代大放异彩的能乐演出中,假面雕刻从立体夸张转为平滑清淡,尺寸也定型为平板式小型假面。本文试图从民俗信仰的影响和审美情趣的转变出发,去探讨这种文化现象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艺能 假面艺术 缩小现象 民俗信仰 审美情趣
下载PDF
论接受美学视域下的“民间述史”特征与审美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林 李灵萍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39-43,共5页
近年来,民间述史类作品成为图书市场的畅销书,说明其符合市场需求、关注读者接受,读者的喜爱对于民间述史作品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与接受美学理论强调以读者为中心的理念相契合。其中许多非专业化作者即“平民作家”写史出书... 近年来,民间述史类作品成为图书市场的畅销书,说明其符合市场需求、关注读者接受,读者的喜爱对于民间述史作品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与接受美学理论强调以读者为中心的理念相契合。其中许多非专业化作者即“平民作家”写史出书,在当今文化消费多元化的时代,这些作品以其灵活多变的文体样式,采用召唤结构,生动地向读者展现了一部部历史行进中的个人史,满足读者的期待视野。同时,民间述史小而细腻化的描写,满足了人们对个人、民族和国家的历史追思与审美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述史 接受美学 期待视野 召唤结构 审美意义
下载PDF
歌谣中的“政风”“民俗”与“人心”——论中国当代歌谣的诗性话语、政治诉求、传播影响与对策
11
作者 张文杰 《学术探索》 2019年第11期138-145,共8页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当代中国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社会道德风尚和人们的审美趣味发生巨大嬗变,其中产生的口头歌谣一直关注着社会习俗风尚和审美趣味的变化,它扎根于现实的土壤,因而也充满了文学批判的锋芒,而且始终保持着新的诗...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当代中国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社会道德风尚和人们的审美趣味发生巨大嬗变,其中产生的口头歌谣一直关注着社会习俗风尚和审美趣味的变化,它扎根于现实的土壤,因而也充满了文学批判的锋芒,而且始终保持着新的诗意活力。由于民间传播模式具有潜在性、隐蔽性、草根性、娱乐性以及随意性等特点,当代大部分民谣歌谣只是对现实矛盾问题进行评判,继承了传统民间歌谣的诗性表达的讽喻特征,但作为民间文学话语,它也表达了平民大众对当下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各种现象感到困惑和讽刺,也传达出了一些民情、民意和民声,值得政府部门和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关注。从民谣的文学修辞表达、价值取向、传播导向及其负面影响分析当代民歌民谣的文学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效应,这种研究不仅了解当代社会平民大众的思想观念、审美倾向、文学表达和价值导向,对当下人们所面对的社会矛盾困境如何解决和如何寻找合理对策提出思考和建议,也为民间文学话语传播和大众文化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民谣 修辞表达 政治诉求 传播导向
下载PDF
石阡仡佬族原生态歌谣的情况诉求 被引量:1
12
作者 廖延林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22-26,共5页
石阡仡佬族歌谣的基本内容反映仡佬族人的山区生活,表现其独特的文化诉求和丰富的情感世界。千多年来,仡佬人在佛顶山麓、龙川河畔,生息繁衍;他们上山打柴、下河捕鱼都唱着自己的歌谣;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活习俗,让他们的歌谣富有了山的... 石阡仡佬族歌谣的基本内容反映仡佬族人的山区生活,表现其独特的文化诉求和丰富的情感世界。千多年来,仡佬人在佛顶山麓、龙川河畔,生息繁衍;他们上山打柴、下河捕鱼都唱着自己的歌谣;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活习俗,让他们的歌谣富有了山的雄壮,水的柔情。这些歌谣是对自己民族历史的演唱,对自己生活的歌咏,对生活哲理的揭示,对自己美好愿望的表达;是历史的沉淀,也是自己民族特有的审美和哲学观念和情趣的表达。他们创造着、吟唱着自己的歌谣,去搏击风浪,去征服大山。这些歌谣给我们描述了一幅各个历史时期仡佬族人民生活的生动画卷,真实地记载了仡佬族人的农耕渔猎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阡仡佬族 歌谣 文化诉求 地理环境 生活习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