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netically-Modified Organisms in United States Agriculture: Mandate for Food Labeling 被引量:1
1
作者 Sophia Armenakas Macrene Alexiades-Armenakas 《Food and Nutrition Sciences》 2013年第8期807-811,共5页
The production of foods with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GMOs) has risen rapidly over the past three decades to comprise nearly 90% of crops grown in the United States today. Currently, there are no mandates for l... The production of foods with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GMOs) has risen rapidly over the past three decades to comprise nearly 90% of crops grown in the United States today. Currently, there are no mandates for labeling foods containing GMOs. GMO agricultural crops contain the insertion of genes encoding for pesticides, pesticide resistance, growth factors, or other substances not normally present. In addition to the foreign genes that are inserted, hundreds to thousands of mutations disrupt normal genes in GMO plants. Recently, animal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oxicity of GMO foods causing organ failure, infertility, carcinomas and death. The FDA requirement of ingredients added to foods be labeled on the product is not applied to GMO foods, precluding the consumer’s right to know. GMOs provide an economic incentive to companies because the seeds can be patented, driving up costs and creating the potential for monopolies. Herbicide-resistance conferred by GMOs has resulted in higher pesticide applications, which correlate with higher human cancer rates, and the emergence of pesticide-resistant weeds and insects. GMO toxins are spreading into to non-target insects, waterways and aquatic organisms, with toxicity to non-target organisms and resultant contamination of disparate ecosystems in the food chain. The appropriateness of mandatory GMO labeling of foods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O agriculture Genetically-Modified ORGANISMS Pesticides Crops food Labeling GM TRANSGENE
下载PDF
Facilitating Trade in Organic Food Products: The Case of India and ASEAN
2
作者 Arpita Mukherjee Avantika Kapoor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B)》 2018年第4期253-265,共13页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India and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 countries can increase their trade in organic food products. With rise in demand for organic food products globally, India and select...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India and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 countries can increase their trade in organic food products. With rise in demand for organic food products globally, India and select ASEAN member countries have become key producers and exporters of organic food products. Trade in organic food products is governed by regulations, standards, certification and accreditation procedures, which enables differentiation of organic products from conventional products. Organic standards ensure premium price for the farmers and producers, while consumers are assured of authenticity of the product. Standards can act as a barrier to trade as regulations governing organic food products can vary across countries. Some countries are also in process of developing regulation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ole of different multilateral agencies in designing standards and how countries can address issues of difference in standards by signing unilateral and bilateral equivalence arrangements, trade agreements and harmonizing their standards within regional groups. It also discusses how India and ASEAN countries can align their domestic regulations in line with the global best practices so that they can sign equivalence arrangements to enhance their exports.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measures such as coming up with a comprehensive definition of "organic", having a uniform standard for organic products encompassing domestic market and trade, having a single nodal agency for both domestic market and exports, developing organic clusters and reducing the cost of third-party certification will help enhance trade in India and ASEAN, and enable these countries to access third country marke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EAN equivalence arrangement INDIA organic food product TRADE agriculture.
下载PDF
全球粮食安全与气候变化协同治理的路径探析——以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实践为主线 被引量:1
3
作者 徐佳利 梁运娟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9-98,共10页
协同治理是指国际行为体聚焦具有同质性的议题领域和关联性的治理制度,统筹推进全球治理实践的重要形式和过程。在全球粮食安全与气候治理议程日益交织的背景下,推动两者协同治理对实现全球“零饥饿”目标和增强气候变化适应性具有重要... 协同治理是指国际行为体聚焦具有同质性的议题领域和关联性的治理制度,统筹推进全球治理实践的重要形式和过程。在全球粮食安全与气候治理议程日益交织的背景下,推动两者协同治理对实现全球“零饥饿”目标和增强气候变化适应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粮食安全制度复合体的核心机构,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理念层面深化了两议题间的关联度,同时不断加强机制建设促进两议题协同治理,并积极将气候风险评估引入粮食安全项目方案。但由于目前气候治理机制对粮食安全议题的支持力度相对不足,联合国粮农组织对气候议题的资源投入受限,导致其参与全球粮食安全与气候变化协同治理的成效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粮食安全 气候变化 协同治理 联合国粮农组织
下载PDF
FAO/UNEP土地覆盖分类系统及其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路鹏 陈圣波 +1 位作者 周云轩 黄鑫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年第21期6503-6507,共5页
通过对美国的USGS、IGBP、欧洲的CORINE以及马里兰大学的UMD分类系统的对比来阐述FAO/UNEP土地分类系统LCCS的优势及特点。以长春市石头口门地区土地覆盖分类为例,采用LCCS分类系统,将研究区域分为耕地、自然/半自然陆地、水田或规律性... 通过对美国的USGS、IGBP、欧洲的CORINE以及马里兰大学的UMD分类系统的对比来阐述FAO/UNEP土地分类系统LCCS的优势及特点。以长春市石头口门地区土地覆盖分类为例,采用LCCS分类系统,将研究区域分为耕地、自然/半自然陆地、水田或规律性淹水、工厂或居民地、裸地、人工或自然水域这6种土地覆盖类型,通过监督分类的方法制作长春市石头口门土地覆盖分类图。利用LCCS分类系统配套软件GeoVis对研究区域进行制图操作,并计算出各类别精度都小于0.1。通过实际应用发现LCCS分类系统是先验的土地分类系统,不但提高了土地分类工作效率,还减少了分类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migation fao) 土地覆被分类系统(LCCS) 土地覆盖分类
下载PDF
宁夏绿色食品生产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5
作者 郭鹏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6期180-182,186,共4页
宁夏农业资源丰富,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具有独特优势,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绿色食品的生产需要依赖良好的生态环境,而当前生产中仍存在化肥农药滥用、养殖污染、土壤质量下降等问题。本文以宁夏绿色食品生产中的生态环境... 宁夏农业资源丰富,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具有独特优势,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绿色食品的生产需要依赖良好的生态环境,而当前生产中仍存在化肥农药滥用、养殖污染、土壤质量下降等问题。本文以宁夏绿色食品生产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为切入点,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提出了推广有机农业、加强养殖场管理、采用多样化种植模式以及开展环保教育等一系列具体措施,旨在促进宁夏绿色食品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食品 生态环境保护 有机农业
下载PDF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生物饵料培养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6
作者 佘智彩 贾真 +1 位作者 朱鹏 许尤厚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3期193-196,共4页
生物饵料培养课程是水产养殖学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该文系统分析课程思政融入生物饵料培养课程所需要解决的三个关键问题,再从课程目标调整,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以及课程教学过程中厚植“三农”情怀、强化使命... 生物饵料培养课程是水产养殖学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该文系统分析课程思政融入生物饵料培养课程所需要解决的三个关键问题,再从课程目标调整,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以及课程教学过程中厚植“三农”情怀、强化使命担当三个方面入手,提出具体措施,以期探索出新农科建设与课程思政建设协同共进的课程教学新模式,同时为其他涉农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新模式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饵料培养 新农科 课程思政 教学模式 新型水产人才
下载PDF
Assessment of Soil Erosion and Climate Variability on Kerio Valley Basin, Kenya 被引量:1
7
作者 Mark K. Boitt Oburo M. Albright Harison K. Kipkulei 《Journal of Geoscienc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20年第6期97-114,共18页
This study was aimed at assessing soil erosion, climate variation and how climate has affected both the agro climatic and agro-ological zones of Kerio Valley basin. The basin faces challenges especially soil loss, due... This study was aimed at assessing soil erosion, climate variation and how climate has affected both the agro climatic and agro-ological zones of Kerio Valley basin. The basin faces challenges especially soil loss, due to the massive degradation that takes place in Kerio valley. Due to the increase in rainfall recently experienced in the area, most of the top soil has been carried away leading to excessive degradation of the valley, causing soil loss in the basin and subsequent deposition of the sediments in Lake Kamnarok which is an oxbow lake posing it to the threat of extinction. All these aforementioned factors, i.e. soil erosion, climate variation and land degradation have contributed to reduction of water storage capacity of the Lake.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effects of soil erosion, climate variation on the basin and climate effect on agro-climatic and agro-ecological zones of the basin. Agro-climatic zones show how climate variability shapes agricultural landscape of an area while agro-ological zones show how agriculture affects the ecology of the basin. This includes the reduction of the lake size that has led to the disruption of the ecology of Lake Kamnarok and its environs, the major implications being the lake size reduction as the lake is proved to be a home for reptiles especially crocodiles. All these factors were finally assessed to determine their effect on water reduction capacity of Lake Kamnarok. The results depicted that the major factors that have caused changes in the basin and the Lake include heavy rainfall that has resulted in soil erosion and subsequent land degradation. These factors have eventually affected the agroclimatic and agroecological zones of the basin. This study integrated the use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and Remote Sensing (RS) to assess the areas with massive degradation and to quantify the amount of soil loss using 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 (RUSLE) model.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main factor that caused the changes in the agroclimatic and the agroecological zones was soil erosion which was influenced by climatic factors, i.e. rainfall and temp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o-Ecological Zones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Remote Sensing Land Use Land Cover
下载PDF
美国农政体系与转基因商业化——兼论中国转基因作物推广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胡冰川 刘会静 《世界农业》 CSSCI 2023年第12期5-17,共13页
尽管仍然存在争议,但是转基因技术从实验室技术到商业化发展是全球农业发展的重要进步。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美国农政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法律体系的谦抑性和政策体系的现实性。本文也正是由此入手,通过回溯美国转基因商业化相关的... 尽管仍然存在争议,但是转基因技术从实验室技术到商业化发展是全球农业发展的重要进步。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美国农政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法律体系的谦抑性和政策体系的现实性。本文也正是由此入手,通过回溯美国转基因商业化相关的代表性法案和政策,讨论美国农政体系在科技进步与商业实现之间的关系。站在发展角度,美国的历史经验在中国推动转基因商业化的进程,尤其对经济社会影响及相关争议的处理是具备参考价值的。出于将问题具体化的考虑,本文以中国玉米品种转基因技术的全面推广和品种放开为例,评估中国转基因商业化的具体经济影响,其结果不仅包含转基因作物推广将大幅提升中国粮食产能裕度的事实,同时也可能改变国内农业生产结构和利益分配格局,甚至会间接影响中美农业贸易结构。这也对丰富和完善中国农政体制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策略上谋划新的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政体系 转基因商业化 粮食安全 高水平开放
下载PDF
连续施用有机肥的田间土壤和果蔬重金属风险评估 被引量:4
9
作者 葛赞 杨威 +4 位作者 王宇航 谭启玲 田有国 胡承孝 孙学成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8-196,共9页
为比较施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对果蔬产量品质及果蔬和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连续三季蔬菜(小白菜、萝卜、辣椒)和多年柑橘(马家柚)施用有机肥。以不施肥(CK)和施用化肥(CF)为对照,设置2种有机肥的化肥等氮量施用处理(OF... 为比较施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对果蔬产量品质及果蔬和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连续三季蔬菜(小白菜、萝卜、辣椒)和多年柑橘(马家柚)施用有机肥。以不施肥(CK)和施用化肥(CF)为对照,设置2种有机肥的化肥等氮量施用处理(OF1、OF2)。结果显示:与CF处理相比,OF1、OF2处理均能保证前两季蔬菜以及马家柚的产量不下降,并显著提高马家柚可溶性固形物以及蔬菜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前两季蔬菜不同处理间重金属含量差异不显著,但OF1、OF2处理的萝卜可食部Pb含量已临近限量标准;在第三季蔬菜中,OF1、OF2处理的辣椒可食部Cr、As、Cu、Zn含量较CF处理均出现显著积累。OF1处理的马家柚果肉与果皮Pb含量已超出限量标准,OF2处理也已接近限量标准。蔬菜土壤各项重金属含量远低于风险管控值,但Pb、Cd、Hg较CF处理均出现了显著性积累,其中Hg含量积累速度最快。结果表明,2种等氮有机肥施用均能在短期内提高果蔬的产量及品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但同时也会增加土壤重金属的积累。因此,连续施用有机肥,将存在果蔬重金属含量超标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连续施用 重金属 土壤评价 风险评估 化肥减量增效 农业污染 食品安全
下载PDF
从食品行业角度出发,谈农产品创新实现助农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雅萍 王芊文 +1 位作者 洪天柱 王佳萱 《现代食品》 2023年第14期66-68,共3页
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美味以及绿色有机食品需求的增长,农产品创新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农产品创新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并且通过转化和升级,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因此,通过创新农产品和提升农业科... 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美味以及绿色有机食品需求的增长,农产品创新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农产品创新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并且通过转化和升级,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因此,通过创新农产品和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来推进农村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创新 助农 食品行业 农民增收 绿色有机
下载PDF
中国1:100万地表覆被制图分类系统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程维明 刘海江 +2 位作者 张旸 周成虎 高群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8,共7页
景观生态图属国家基础图件之一,其分类研究是制图的基础,而地貌和地表覆被是两个最主要的因素。该文在总结前人研究土地利用、植被、地貌等专题图件、乃至景观分类系统的基础上,详细对比分析了目前国内常用的土地利用和植被分类体系,以... 景观生态图属国家基础图件之一,其分类研究是制图的基础,而地貌和地表覆被是两个最主要的因素。该文在总结前人研究土地利用、植被、地貌等专题图件、乃至景观分类系统的基础上,详细对比分析了目前国内常用的土地利用和植被分类体系,以卫星遥感为基础数据源,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将FAO土地覆被、土地利用和植被三者的分类方法和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研究并提出了全国适用于遥感影像数据(LandsatTM和ETM)的1∶100万地表覆被分类系统,将全国陆地地表覆盖分为森林、草地、荒漠、水体和湿地、稀疏及无植被地、农田、人工建筑(一级类)七大类,并划分出第二、三级类型,拟定了相应的编码体系。该研究为利用中高分辨率卫星数据编制并完成全国1∶100万地表覆被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对研究和制定全国地貌和景观生态分类体系,编制全国地貌图和景观生态图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覆被 分类系统 土地利用 植被 fao
下载PDF
中国有机农业发展前景展望 被引量:20
12
作者 宗良纲 卢东 +2 位作者 杨永岗 肖兴基 周泽江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52-154,共3页
简介了有机农业的起源、内涵和国外有机食品的发展概况以及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与前景,阐述了我国发展有机农业、开发有机食品的战略意义,并提出发展有机农业的对策。
关键词 中国 发展前景 有机农业 有机食品 可持续发展 开发
下载PDF
农用肥料中有机污染物的初步检测 被引量:22
13
作者 莫测辉 李云辉 +3 位作者 蔡全英 曾巧云 王伯光 李海芹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8-202,共5页
利用GC/MS技术对2 1种农用肥料中8类4 3种USEPA优控有机污染物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肥料检出3类5种以上有机污染物,主要是邻苯二甲酸酯、硝基苯、氯代烯和多环芳烃;有2 6种有机污染物至少在1种肥料中被检出,其中有5种污染物,... 利用GC/MS技术对2 1种农用肥料中8类4 3种USEPA优控有机污染物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肥料检出3类5种以上有机污染物,主要是邻苯二甲酸酯、硝基苯、氯代烯和多环芳烃;有2 6种有机污染物至少在1种肥料中被检出,其中有5种污染物,尤其是邻苯二甲酸酯在大部分甚至全部肥料中被检出,最高达976 4 . 5 7μg/kg ;强致癌性化合物苯并(a)芘在2种肥料中被检出.包膜肥料、多功能复合肥料中有机污染物的含量明显较高,表明在肥料生产中应注意原料的有机污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肥料 有机污染物 土壤污染 食品安全
下载PDF
国内外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东送 庞广昌 陈庆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88-191,共4页
近年来,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得以快速发展。本文介绍了有机农业的由来及有机食品的标准,综述了国内外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的最近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有机食品的发展前景。另外,本文还指出了我国发展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的有利条件... 近年来,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得以快速发展。本文介绍了有机农业的由来及有机食品的标准,综述了国内外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的最近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有机食品的发展前景。另外,本文还指出了我国发展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的有利条件,提出了健全法规、强化科学管理、强化过程管理及规模发展是我国现阶段发展有机农业有机食品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农业 有机食品 发展现状 标准 发展前景 中国 外国
下载PDF
有机食品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探讨 被引量:13
15
作者 周泽江 肖兴基 杨永岗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700-704,共5页
介绍了有机食品的概念,分析了国际有机食品运动的发展方向、推动因素和市场潜力,预测今后几年内全球有机产品市场的年平均发展速度为15%~20%。同时,还分析了我国发展有机食品的国际环境、农业基础和发展模式,认为发展有机农业和有机... 介绍了有机食品的概念,分析了国际有机食品运动的发展方向、推动因素和市场潜力,预测今后几年内全球有机产品市场的年平均发展速度为15%~20%。同时,还分析了我国发展有机食品的国际环境、农业基础和发展模式,认为发展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是跨越绿色贸易壁垒的良策。国内的消费市场潜力和空间巨大,预测到2010年,我国有机食品占国内食品市场的比例可望达到1.0%~1.5%,占全球有机食品市场的份额则可望达到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现状 有机食品 有机农业 有机产品 绿色贸易壁垒 食品安全 发展趋势
下载PDF
有机食品的生产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8
16
作者 顾琳珠 宋福民 +2 位作者 王建明 时文兴 韩佩来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2期10-12,共3页
该文界定了有机食品的含义 ,分析、预测了其发展现状和前景 ,阐述了其所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可为其理论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有机食品 生产现状 有机农业 发展前景 中国
下载PDF
有机农业与食品安全 被引量:8
17
作者 杜相革 单绪南 +3 位作者 刘志琦 董民 杨东鹏 曲再红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4年第1期122-125,共4页
笔者文介绍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概念、原理,食品质量和安全及其相关规则;针对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化学风险、微生物风险和与有机食品有关的特殊的食品质量和安全性问题进行探讨,进一步明确有机食品对食品安全的重要促进作用。
关键词 有机农业 食品安全 有机食品 化学风险 微生物风险
下载PDF
有机食品的发展概况 被引量:6
18
作者 袁丽萍 宋建德 任华中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0-43,共4页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引发了“有机农业”及其产品——“有机食品”的迅速发展。本文简要论述了有机农业的发展,有机食品的概念、特征、质量要求及检查认证,以及有机食品在国内外...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引发了“有机农业”及其产品——“有机食品”的迅速发展。本文简要论述了有机农业的发展,有机食品的概念、特征、质量要求及检查认证,以及有机食品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食品 发展概况 有机农业 绿色食品 质量认证 生态农业 食品安全
下载PDF
有机农业及其生产种植技术探讨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剑 吴坤 李梦琴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10期96-99,共4页
首先介绍了有机农业与有机食品的概念、生产原则以及有机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结合生产实践经验,从生产基地选择和环境控制、转换期与平行生产问题、基因工程产品的使用、作物品种的选择与病虫害的防治等九个方面介绍了有机农业生产种... 首先介绍了有机农业与有机食品的概念、生产原则以及有机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结合生产实践经验,从生产基地选择和环境控制、转换期与平行生产问题、基因工程产品的使用、作物品种的选择与病虫害的防治等九个方面介绍了有机农业生产种植中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农业 有机食品 种植技术 有机农业 生产原则 技术探讨 种植 基因工程产品 有机食品 传统农业 实践经验 环境控制
下载PDF
甘肃中部旱农耕作区生产绿色食品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裕 王刚 +2 位作者 王绍明 王太春 李志忠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4-168,共5页
在总结国内外绿色食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与绿色食品关联的旱作农业及可持续性研究对今后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从地方生态环境条件,农、牧、林业优质产品资源,生态环境治理以及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等方面论述了甘肃中部绿色食品开发... 在总结国内外绿色食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与绿色食品关联的旱作农业及可持续性研究对今后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从地方生态环境条件,农、牧、林业优质产品资源,生态环境治理以及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等方面论述了甘肃中部绿色食品开发的可行性,并提倡在甘肃中部大力开发绿色食品,总体推进地方生态环境治理、带动中部经济发展。甘肃中部开发绿色食品实践,也是在黄土高原地区探索生态环境治理、谋求人民脱贫致富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经济 绿色食品 甘肃 优质产品 脱贫致富 农业发展 可行性分析 耕作 生态环境条件 生态环境治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