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灵枢经》人迎寸口脉诊法指导针刺治疗足少阳胆经偏盛型失眠患者的临床观察
1
作者 袁艳红 韩一益 +4 位作者 王丽娟 裴梦莹 李红 阚仁惠 安静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0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灵枢经》人迎寸口脉诊法指导针刺治疗足少阳胆经偏盛型失眠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在盐城市中医院治未病科、针灸脑病科、内分泌科就诊的60例足少阳胆经偏盛型失眠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 目的:探讨《灵枢经》人迎寸口脉诊法指导针刺治疗足少阳胆经偏盛型失眠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在盐城市中医院治未病科、针灸脑病科、内分泌科就诊的60例足少阳胆经偏盛型失眠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0)给予艾司唑仑片治疗,治疗组(n=30)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灵枢经》人迎寸口脉诊法针刺治疗。均治疗5周。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睡眠质量、中医症候积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后4周,治疗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灵枢经》人迎寸口脉诊法指导下针刺治疗足少阳胆经偏盛型失眠的临床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枢经》 人迎寸口脉诊法 针刺 足少阳胆经偏盛型 失眠
下载PDF
针刺足少阳胆经经穴合穴激活脑区fMRI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力 李晓陵 +3 位作者 王丰 纪亚红 曲冰 曹丹娜 《中医药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74-77,共4页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配伍针刺足少阳胆经(GB)经穴合穴后脑功能变化情况。方法:对24名健康志愿者使用银针同时刺激经穴(阳辅GB38)、合穴(阳陵泉GB34)后,采用血氧浓度相位对比法进行功能磁共振成像;随机选择24名健康志愿者中...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配伍针刺足少阳胆经(GB)经穴合穴后脑功能变化情况。方法:对24名健康志愿者使用银针同时刺激经穴(阳辅GB38)、合穴(阳陵泉GB34)后,采用血氧浓度相位对比法进行功能磁共振成像;随机选择24名健康志愿者中的20名针刺非穴位点作为对照组。以P<0.01,k≧30作为阈值,处理结果叠加到标准脑部解剖影像(灰阶)上方显示。结果:试验组脑功能激活区有双侧颞上回(22区)、双侧中央前回(6区)、双侧扣带回(30区)、双侧缘上回(40区)、双侧顶上小叶(7区)等;功能减低脑区有双侧颞极(38区)、双侧眶回(11区)、右侧颞下回(20区)、右侧枕颗内侧回(36区)等。对照组激活区包括双侧扣带回(24区)、双侧颞上回(22区)、双侧顶上小叶(7区)等。对照组激活脑区的范围、信号强度与数量(6个)显著小于试验组(10个)。结论:针刺足少阳胆经的经穴、合穴后,可以激活、抑制不同脑区及躯体感觉区,说明穴位配伍的作用机制与脑功能区活动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功能磁共振成像 足少阳胆经
下载PDF
“少阳主骨”学说的架构与验证 被引量:18
3
作者 江花 陈庄 +4 位作者 扶世杰 张丰正 史晓玲 江洋 王鸿度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验证《黄帝内经》中提出的"少阳主骨"学说的科学性和适用性。方法:通过前期文献发掘中发现的《黄帝内经》中有关"少阳主骨"的记载,来架构"少阳主骨"的理论原型,以各个分支课题为依托,从不同的侧面,... 目的:验证《黄帝内经》中提出的"少阳主骨"学说的科学性和适用性。方法:通过前期文献发掘中发现的《黄帝内经》中有关"少阳主骨"的记载,来架构"少阳主骨"的理论原型,以各个分支课题为依托,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阶段,探索其相关的生理、病理原型以及相应的预防和治疗干预措施来对该学说进行验证。结果:前期研究发现《黄帝内经》中所论"骨繇"与骨质疏松症正好对应,骨组织HE切片可见电针胆经组骨微结构较其他组明显改善。骨形成指标显示电针胆经组大鼠骨重建的成骨活动较其他组更活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吸收指标亦提示非经穴组、模型组较其他组破骨活动强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足少阳经穴确有抗骨质疏松效应,为"少阳主骨"学说提供了实验支持,也为该学说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从已经得到的部分理论和实验结果该学说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阳主骨 电针 足少阳经穴 三焦 抗骨质疏松
下载PDF
电针足少阳经穴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作用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鸿度 扶世杰 +5 位作者 陈庄 魏嵋 张丰正 史小玲 江洋 江花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2-325,共4页
目的验证电针足少阳经穴的抗骨质疏松效应。方法将40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胆经组、非经穴组,后3组行去卵巢造模手术,术后3个月胆经组、非经穴组按不同取穴方案开始电针,假手术组、模型组则不行针刺。干预3个月后... 目的验证电针足少阳经穴的抗骨质疏松效应。方法将40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胆经组、非经穴组,后3组行去卵巢造模手术,术后3个月胆经组、非经穴组按不同取穴方案开始电针,假手术组、模型组则不行针刺。干预3个月后,分别检测各组大鼠骨密度、骨组织形态学及骨代谢标志物包括骨形成指标及骨吸收指标等。结果模型组和非经穴组骨密度体重校正值较胆经组、假手术组明显下降(P<0.05)。骨组织HE切片可见胆经组骨微结构较其他组明显改善。骨形成指标显示胆经组大鼠骨重建的成骨活动较其他组更活跃(P<0.05);骨吸收指标亦提示非经穴组、模型组较其他组破骨活动强烈(P<0.05),而胆经组骨吸收降低,与假手术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针足少阳经穴具有肯定的全身性抗骨质疏松效应,可为《黄帝内经》"少阳主骨"关于体表足少阳及其经穴可自身调节骨强度而治疗骨质疏松相关病症的推断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少阳经穴 电针 抗骨质疏松 去卵巢大鼠
原文传递
“胆主骨所生病”刍议 被引量:6
5
作者 魏赈权 韩隆胤 +3 位作者 黄文广 郭文杰 刘小宝 林昌松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871-1875,共5页
"胆主骨所生病"首见于《黄帝内经》,历代医家对此各抒己见,虽有见解独到者,但多从某个侧面进行解读,难以使人完全信服。文章从六阳经主病的整体观去探究"胆主骨所生病"理论内涵,提出十二经升降规律是解读"胆主... "胆主骨所生病"首见于《黄帝内经》,历代医家对此各抒己见,虽有见解独到者,但多从某个侧面进行解读,难以使人完全信服。文章从六阳经主病的整体观去探究"胆主骨所生病"理论内涵,提出十二经升降规律是解读"胆主骨"的关键。十二经升降的基本规律为"心随胆降,心包随胃降,肺随膀胱降,大肠随肝升,小肠随脾升,三焦随肾升",整个气化过程特点可总结为"气升水布,火降血下"。"升降阴阳,交互金木,既济水火"最能体现中医平调中和、整体观念的特点,调金以治木病,调火以治水病,为最具传统中医思维特色的治疗法则,"胆主骨""膀胱主筋"正是这一中医思维的具体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主骨 少阳主骨 整体观 脏腑别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