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SA类CT成像技术引导弯针经不同途径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对比
1
作者 李达 郑姝文 +2 位作者 朱文阳 孙娜 左小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200-205,共6页
目的探讨DSA类CT成像技术(Dyna CT)引导弯针经不同途径射频热凝(RFTC)治疗三叉神经痛(TN)第2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01—2021-12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疼痛科收治的90例第2支T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45例。A组采用... 目的探讨DSA类CT成像技术(Dyna CT)引导弯针经不同途径射频热凝(RFTC)治疗三叉神经痛(TN)第2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01—2021-12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疼痛科收治的90例第2支T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45例。A组采用Dyna CT引导弯针经圆孔外口路径RFTC治疗,B组患者采用Dyna CT引导弯针经圆孔内口路径RFTC治疗。比较2组平均操作时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不同时间点累计缓解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复发率。结果A组操作时间(20.47±2.65)min,显著低于B组的(24.39±3.14)min;一次性穿刺成功率88.89%,显著高于B组的71.11%(P<0.05)。术后1周、8周和12周,A组累计缓解率分别为62.22%、71.11%和77.78%,显著高于B组的40.00%、48.89%和57.78%(P<0.05)。术后1周、8周和12周,A组VAS评分分别为(5.69±0.95)分、(4.64±0.65)分和(3.13±0.48)分,高于B组的(5.01±1.03)分、(3.98±0.78)分和(2.45±0.86)分;PSQI评分分别为(15.02±2.34)分、(12.51±1.09)分和(9.87±0.75)分,高于B组的(12.45±2.58)分、(10.05±1.18)分和(7.33±0.89)分(P<0.05)。A组TN患者术后12个月复发率24.83%,高于B组的6.67%(P<0.05)。结论与经圆孔外口穿刺入路比较,Dyna CT引导弯针经圆孔内口穿刺RFTC可有效提高TN疗效,减轻术后疼痛反应,降低远期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 CT引导 弯针 圆孔内口 圆孔外口 射频热凝 三叉神经痛
下载PDF
DSA引导下穿刺圆孔采用不同温度射频热凝治疗重度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杨佳丽 刘诚 +3 位作者 周鹏程 郭潇 陈沛 薛同庆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692-697,共6页
目的 探讨3D数字式减影血管成像(DSA)指引下不同温度射频热凝治疗重度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17年1月—2020年6月在淮安市淮安医院疼痛与介入血管外科进行治疗的57例累及上颌支的重度PT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 目的 探讨3D数字式减影血管成像(DSA)指引下不同温度射频热凝治疗重度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17年1月—2020年6月在淮安市淮安医院疼痛与介入血管外科进行治疗的57例累及上颌支的重度PT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30例、对照组27例;研究组采用90℃射频热凝治疗,对照组采用75℃射频热凝治疗。收集患者术前一般资料、随访信息,比较2组患者镇痛有效率及复发率。回归分析射频热凝术治疗PTN的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2组患者术后即刻疼痛缓解率分别为96.7%(研究组)、92.6%(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2组疼痛缓解率均为100%。术后13个月开始出现复发病例,中位复发时间为20个月;其中研究组6例(20%)复发,中位复发时间为22个月,术后13个月、2年、3年复发率分别为0、13.3%、20%;对照组13例(48.1%)复发,中位复发时间为19个月,术后13个月、2年、3年复发率分别为7.4%、25.9%、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热凝温度是射频热凝术治疗PTN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研究组术后面部肿胀及面部感觉减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复视、面瘫、脑出血及死亡等其他并发症。结论 采用90℃射频热凝治疗重度PTN安全有效,近期疗效与采用75℃射频热凝治疗相当,远期疗效优于采用75℃射频热凝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 温度 介入治疗 经皮穿刺 圆孔 三叉神经痛
下载PDF
CT联合超声引导经圆孔上颌神经射频热凝术治疗V2三叉神经痛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然 朱彤 +1 位作者 王玉 韩影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07-513,共7页
目的:探讨CT联合超声引导经圆孔上颌神经射频热凝术在V2支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中的应用,并与CT引导对照,评价该技术方案的精准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鼓楼医院疼痛科2017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并经圆... 目的:探讨CT联合超声引导经圆孔上颌神经射频热凝术在V2支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中的应用,并与CT引导对照,评价该技术方案的精准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鼓楼医院疼痛科2017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并经圆孔行上颌神经射频热凝术治疗的V2支TN病人60例,根据引导方式不同分为CT组(n=41)和CT联合超声组(n=19)。记录两组穿刺次数、扫描次数、辐射剂量、穿刺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观察术前、术后2周、4周、12周、24周疼痛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巴罗神经学研究所(Barrow neurological institute,BNI)评分,计算术后疼痛良好缓解率(BNI:Class I级或II级)。结果:与CT组相比,CT联合超声组穿刺次数和扫描次数更少,辐射暴露更低,穿刺时间和手术时间更短(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病人在术后各随访时间点NR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术后各时间点疼痛良好缓解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面部血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CT联合超声引导下经圆孔上颌神经射频热凝术是治疗V2支TN的可行方案,相比CT引导,该方案可以明显提升穿刺精准性并降低治疗相关的辐射暴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神经 超声 圆孔 三叉神经痛 射频热凝术
下载PDF
CT引导下圆孔及卵圆孔双针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Ⅱ+Ⅲ支)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顺 廖丽君 +2 位作者 张达颖 许周亮 胡馨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研究薄层CT引导下经皮穿刺圆孔及卵圆孔双针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Ⅱ、Ⅲ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三叉神经第Ⅱ+Ⅲ支痛患者24例,CT薄层扫描(0.75mm)引导下一根穿刺针精确抵达圆孔外口处,另一穿刺针则进入卵圆孔... 目的:研究薄层CT引导下经皮穿刺圆孔及卵圆孔双针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Ⅱ、Ⅲ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三叉神经第Ⅱ+Ⅲ支痛患者24例,CT薄层扫描(0.75mm)引导下一根穿刺针精确抵达圆孔外口处,另一穿刺针则进入卵圆孔内3~5mm,三维CT重建和电生理测试确认穿刺靶点,静脉全麻下行温控射频热凝治疗。结果:穿刺针均准确位于圆孔外口和卵圆孔孔内3~5mm,治疗后疼痛即刻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疗娩优良23例(95.8%)、良好l例(4.2%)、无效0例;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2年,1例术后12个月第Ⅲ支复发,1例术后16个月第Ⅱ支复发。结论:薄层CT弓I导下经皮穿刺圆孔及卵圆孔双针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Ⅱ+Ⅲ支),定位精确、疗效可靠、安全简易,为治疗射频热凝治疗三又神经痛探索出一条新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圆孔 卵圆孔 射频 CT
下载PDF
经圆孔射频热凝上颌神经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娟 高翃 +4 位作者 罗裕辉 梁豪文 李卓伦 熊东林 蒋劲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57-360,共4页
目的:探讨经圆孔射频热凝上颌神经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40例第II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在X线下调整穿刺针的方向和深度至翼腭窝,穿刺圆孔并成功定位后,行温控射频热凝治疗。结果:40例病人均穿刺成功。其中38例病人术... 目的:探讨经圆孔射频热凝上颌神经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40例第II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在X线下调整穿刺针的方向和深度至翼腭窝,穿刺圆孔并成功定位后,行温控射频热凝治疗。结果:40例病人均穿刺成功。其中38例病人术后第1天疼痛完全缓解伴颜面部第II支支配区麻木,无其他不良反应;2例术后疼痛有所减轻,发作频率及程度较术前明显减少。术后1月随访所有病人疼痛均完全消失,优良率100%。随访1年无复发。术后VAS评分与术前评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X线下经圆孔射频热凝上颌神经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定位准确、安全性和治疗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热凝术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翼腭窝 圆孔
下载PDF
圆孔外面的观察和测量及其面积的回归方程 被引量:8
6
作者 钱亦华 郑靖中 +2 位作者 段保国 马建国 上官丰和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09-512,共4页
60具成人颅骨颅底外面的圆孔观察和测量结果表明:圆孔多呈圆形,其次是卵圆形,其它形较少见.据圆孔与翼突外侧板根部延长线的位置关系,分圆孔位置为三型.圆孔外面观的各项测值左右间均无统计学差异,但其中管性圆孔管长度个体差异较大.圆... 60具成人颅骨颅底外面的圆孔观察和测量结果表明:圆孔多呈圆形,其次是卵圆形,其它形较少见.据圆孔与翼突外侧板根部延长线的位置关系,分圆孔位置为三型.圆孔外面观的各项测值左右间均无统计学差异,但其中管性圆孔管长度个体差异较大.圆孔的面积左右比较对称者占3.33±2.34%,左>右者占65.51±6.30%,右>左者占34.48±6.30%.圆孔面积左右对称性比较,对临床诊断疾病有参考意义.其面积的回归方程可由其长、宽径乘积推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 圆孔 形态测量 蝶骨 回归方程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胸腔入路内脏大小神经阻滞术治疗胰腺癌疼痛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李顺 廖丽君 +2 位作者 张达颖 许周亮 胡馨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37-340,共4页
目的:研究CT引导下经皮穿刺胸腔入路内脏大小神经阻滞术治疗胰腺癌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胰腺癌晚期上腹部或腰背部顽固性疼痛患者42例,在CT引导下经胸腔入路双针穿刺,行无水乙醇阻滞内脏大小神经。观察有无各种并发症;观察并随访... 目的:研究CT引导下经皮穿刺胸腔入路内脏大小神经阻滞术治疗胰腺癌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胰腺癌晚期上腹部或腰背部顽固性疼痛患者42例,在CT引导下经胸腔入路双针穿刺,行无水乙醇阻滞内脏大小神经。观察有无各种并发症;观察并随访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pain scale,VAS)随访并评定疗效、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评分及口服吗啡日用量。结果: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1周临床治愈36例,显效6例;与术前比较,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及吗啡日用量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而术后各时间点QOL评分则显著升高(P<0.05)。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胸腔入路内脏大小神经阻滞术治疗胰腺癌顽固性疼痛疗效好、安全性高、简单易行,并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大小神经 阻滞 癌痛 无水乙醇 CT
下载PDF
翼管、圆孔和蝶腭孔的CT三维重建解剖学 被引量:7
8
作者 金涌 白志强 陶宝鸿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9-363,共5页
目的使用三维高分辨率CT(HRCT)重建的方法,观察经鼻内镜至翼腭窝(PPF)的手术入路中的重要解剖结构,探讨翼管(VC)、圆孔(FR)和蝶腭孔(SPF)这些重要解剖标志的三维立体空间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患者及1例尸体标本的HRCT扫描数据。在C... 目的使用三维高分辨率CT(HRCT)重建的方法,观察经鼻内镜至翼腭窝(PPF)的手术入路中的重要解剖结构,探讨翼管(VC)、圆孔(FR)和蝶腭孔(SPF)这些重要解剖标志的三维立体空间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患者及1例尸体标本的HRCT扫描数据。在CT三维重建的影像中,观察SPF、VC和FR的形态以及SPF和VC之间的三维立体空间关系。结果三维测量SPF,VC,和FR的平均直径分别为(6.26±1.59)mm,(2.35±0.77)mm和(2.75±0.77)mm。VC和SPF后下缘之间的平均距离为(4.03±1.15)mm。三维立体CT重建影像中VC和FR之间的平均垂直和水平距离分别为(4.94±1.35)mm和(9.22±3.07)mm。VC的全部或部分边缘92%(33/36)位于SPF的下缘以上,97%(35/36)位于SPF内缘外侧。结论深入理解SPF、VC和FR之间的三维空间立体关系,有助于安全实行内镜下经鼻至翼腭窝的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管 圆孔 蝶腭孔 影像学
下载PDF
经卵圆孔联合圆孔选择性射频热凝治疗Ⅱ+Ⅲ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9
作者 鄢毅 蒋小凤 +4 位作者 邱觅真 曹雪中 王萌 顾伟国 张达颖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86-689,共4页
目的观察经卵圆孔联合圆孔选择性射频热凝治疗Ⅱ+Ⅲ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ITN)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行卵圆孔联合圆孔选择性射频热凝治疗的ITNⅡ+Ⅲ支患者,采用巴罗神经学研究所疼痛评价表(Barrow Neurological Institute,BNI)... 目的观察经卵圆孔联合圆孔选择性射频热凝治疗Ⅱ+Ⅲ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ITN)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行卵圆孔联合圆孔选择性射频热凝治疗的ITNⅡ+Ⅲ支患者,采用巴罗神经学研究所疼痛评价表(Barrow Neurological Institute,BNI)评估疗效,观察术后第1天有效率及并发症,随访2年,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表示术后2年疗效。结果术后第1天总有效率为96.7%,术后2年总复发率为41.8%;Ⅱ、Ⅲ支分组进行疗效曲线比较Ⅱ支疗效优于Ⅲ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有颜面肿胀16例(28.07%),Ⅱ支麻木48例(84.21%)、Ⅲ支麻木34例(59.64%)。结论卵圆孔联合圆孔选择性射频热凝术是一种高安全性、高选择性、高精确性的治疗Ⅱ+Ⅲ支ITN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射频热凝 圆孔 卵圆孔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圆孔外口与经卵圆孔射频治疗三叉神经上颌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8
10
作者 赵林 宋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1-314,共4页
目的比较CT引导下经圆孔外口与经卵圆孔行温控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上颌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间我科室收治的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上颌神经痛患者,采用入院顺序单双号将患者分为单号组(A组)和双号组(B... 目的比较CT引导下经圆孔外口与经卵圆孔行温控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上颌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间我科室收治的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上颌神经痛患者,采用入院顺序单双号将患者分为单号组(A组)和双号组(B组)。A组采用侧方入路穿刺圆孔外口行温控射频热凝上颌神经。B组采用Hartel前入路法穿刺卵圆孔行半月神经节温控射频热凝术。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患者术后6个月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中期疗效及复发率进行随访。结果 60例患者治疗后疼痛均明显缓解,与治疗前比较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下降(P<0.05),2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满意度、不良反应及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组(P<0.05)。结论CT引导下经圆孔外口与经卵圆孔行射频热凝治疗上颌神经痛均有确切疗效,但前者患者术后并发症少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孔 卵圆孔 上颌神经 半月神经节 射频热凝术
下载PDF
内镜经鼻、上颌窦、翼突入路至Meckel囊区的解剖 被引量:2
11
作者 顾晔 张晓彪 +5 位作者 王学建 余勇 胡凡 徐文龙 谢涛 孙崇璟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9-93,共5页
目的通过解剖学研究,探讨内镜经鼻、上颌窦、翼突入路至Meckel囊区的解剖特点和方法,寻找手术入路中的重要解剖标志点,测量相关解剖数据,为内镜经鼻入路处理Meckel囊区病变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5例共10侧新鲜成人头颅标本,采用内镜经... 目的通过解剖学研究,探讨内镜经鼻、上颌窦、翼突入路至Meckel囊区的解剖特点和方法,寻找手术入路中的重要解剖标志点,测量相关解剖数据,为内镜经鼻入路处理Meckel囊区病变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5例共10侧新鲜成人头颅标本,采用内镜经鼻、上颌窦、翼突入路解剖和暴露Meckel囊区,寻找该手术入路中重要的解剖标志,研究具体的解剖方法,测量相关的解剖数据,解剖过程中使用导航。结果鼻小柱下缘至后鼻孔上缘为(66.5±3.3)mm,至蝶窦口下缘为(61.2±1.6)mm,至腭蝶管前口下缘为(64.6±1.4)mm,至蝶腭孔下缘为(62.8±2.3)mm,至翼管前口下缘的距离为(75.4±3.3)mm,翼管前口下缘与腭蝶管前口上缘距离为(2.1±0.7)mm,与圆孔下缘距离为(7.5±0.7)mm,腭蝶管长度为(6.4±0.5)mm,翼管长度为(13.3±1.2)mm。以腭蝶管为解剖标志可以寻找到翼管前口;以翼管为解剖标志可以寻找到岩骨段颈内动脉前膝部,以斜坡旁颈内动脉隆突可以寻找到斜坡旁颈内动脉,以圆孔可以寻找到上颌神经。导航能够准确定位上述解剖标志。结论运用内镜经鼻、上颌窦、翼突入路可以解剖和暴露Meckel囊区。此入路是由Meckel囊前方四边形区域暴露该区域,此四边形内侧为斜坡旁段颈内动脉,下方为岩骨段颈内动脉,上方为展神经,外侧方为上、下颌神经;实验数据和导航可以辅助定位重要的解剖结构和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Meckel囊 翼管 腭蝶管 圆孔 解剖学 成人
下载PDF
经皮穿刺圆孔射频治疗上颌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薛同庆 戴建虎 袁威威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69-273,276,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剌圆孔射频治疗上颌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对21例内科治疗失败或有创治疗后复发的上颌神经痛患者,在X线引导下,将头端塑形的普通射频穿刺针,以前下方入路经皮经翼腭窝穿刺圆孔,对上颌神经干行射频温控热凝处理。以视觉模... 目的:探讨经皮穿剌圆孔射频治疗上颌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对21例内科治疗失败或有创治疗后复发的上颌神经痛患者,在X线引导下,将头端塑形的普通射频穿刺针,以前下方入路经皮经翼腭窝穿刺圆孔,对上颌神经干行射频温控热凝处理。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scale,VAS)记录患者术前、术后72小时以及术后随访期内疼痛程度来评价治疗疗效。结果:对21患者成功施行23次上颌神经干射频热凝术。21例患者术前VAS评分7.4±1.6分。术后72小时所有患者VAS评分均为0分。手术后随访时间4周到9周(平均31周),未出现上颌神经痛复发。术后上颌神经分布区面部麻木感发生率95.2%(20/21),面部肿胀发生率38.1%(8/21),无角膜感觉神经功能损伤病例发生。结论:经皮穿刺圆孔射频温控热凝处理上颌神经干治疗三叉神经上颌支痛是安全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上颌神经痛 圆孔 射频
下载PDF
3D打印导航模板在圆孔外口三叉神经第二支射频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韩影 王然 +1 位作者 钮红祥 陆丽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6-230,共5页
目的评估3D打印导航模板在圆孔入路三叉神经第二支射频热凝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方法选择原发性三叉神经第二支疼痛患者43例,男27例,女16例,年龄45~85岁,ASAⅠ或Ⅱ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A组,n=21)和对照组(B组,n=22)。所... 目的评估3D打印导航模板在圆孔入路三叉神经第二支射频热凝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方法选择原发性三叉神经第二支疼痛患者43例,男27例,女16例,年龄45~85岁,ASAⅠ或Ⅱ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A组,n=21)和对照组(B组,n=22)。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头颅CT三维重建,模拟穿刺并确定最佳穿刺方案。A组采用3D打印导板辅助经皮穿刺,B组在CT引导下常规穿刺,术中均经3D-CT影像及电刺激试验确认针尖位置后再行射频热凝治疗。记录患者一次穿刺成功例数、术中CT扫描次数、术中CT辐射量、手术时间、术后即刻疼痛NRS评分以及感觉减退、面部肿胀、角膜反射减弱、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90.4%vs.22.7%),CT扫描次数明显少于B组[(1.1±0.3)次vs.(2.8±1.3)次],CT辐射量明显小于B组[(323.1±108.7)mGy*cm vs.(787.8±355.7)mGy*cm],手术时间明显短于B组[(15.3±5.5)min vs.(28.5±6.5)min](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患者NRS评分明显降低[A组:(3.1±1.7)分vs.(8.5±0.7)分;B组:(3.1±1.5)分vs.(8.5±0.7)分](P<0.05);两组患者NRS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在充分术前路径规划的基础上,3D打印导航模板能够明显提高圆孔穿刺精准性、安全性,提高三叉神经第二支射频治疗的效率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3D打印 三维重建 计算机辅助设计 圆孔
下载PDF
CT、MRI配准对圆孔、卵圆孔、棘孔的显示 被引量:3
14
作者 付杰 胡超苏 +2 位作者 何少琴 周良平 顾雅佳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6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分析CT、MRI圆孔、卵圆孔及棘孔的显像及特征表现,探讨CT、MRI显示的圆孔、卵圆孔及棘孔在鼻咽癌放射治疗靶区勾画的意义。材料和方法:20例未经治疗的无脑神经侵犯鼻咽癌患者行CT、MRI扫描,在Pinnacle37.0工作站上采用互信息法配... 目的:分析CT、MRI圆孔、卵圆孔及棘孔的显像及特征表现,探讨CT、MRI显示的圆孔、卵圆孔及棘孔在鼻咽癌放射治疗靶区勾画的意义。材料和方法:20例未经治疗的无脑神经侵犯鼻咽癌患者行CT、MRI扫描,在Pinnacle37.0工作站上采用互信息法配准后分析、评价圆孔、卵圆孔及棘孔在CT、MRI图像上显示特点。结果:在CT骨窗上圆孔显示为低密度的管状结构,卵圆孔及棘孔显示为低密度的孔状结构。7例(35%)圆孔在CT上为双侧显示,5例(25%)为单侧显示,8例(40%)未见显示。全部患者卵圆孔、棘孔在CT上均为双侧显示,卵圆孔两侧对称者13例(65%),不对称者7例(35%)。卵圆孔呈圆形8侧(20%),呈椭圆形32侧(80%)。棘孔两侧对称3例(15%),两侧不对称者17例(85%)。全部病例圆孔在MRI各个序列上均未见显示,卵圆孔及棘孔在T1WI、T2WI上均未见显示,在增强T1WI上表现为高信号血管影。全部患者卵圆孔及棘孔在增强T1WI上为双侧显示,卵圆孔两侧对称13例(65%),两侧不对称7例(35%);呈圆形8侧(20%),呈椭圆形32侧(80%)。增强CT未见圆孔、卵圆孔及棘孔内血管显示。结论:在MRI上对圆孔的识别还有很大困难,但是MRI可以显示正常卵圆孔及棘孔,为今后直接在MRI勾画鼻咽癌靶区(卵圆孔)制定放疗计划提供了影像解剖及靶区确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孔 卵圆孔 棘孔 配准
下载PDF
两种圆孔外口穿刺路径射频热凝治疗上颌神经痛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9
15
作者 焦赫娜 任飞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36-840,共5页
目的:比较X线引导下经典和改良圆孔外口穿刺行温控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上颌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2月间我科室收治的8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上颌支痛病人,采用入院顺序单双号将病人分为2组(每组40例)。A组采用侧... 目的:比较X线引导下经典和改良圆孔外口穿刺行温控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上颌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2月间我科室收治的8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上颌支痛病人,采用入院顺序单双号将病人分为2组(每组40例)。A组采用侧方入路经下颌骨髁突冠突间切迹上穿刺圆孔外口,行上颌神经温控射频热凝术。B组采用改良侧方入路,经下颌骨冠突与上颌骨之间穿刺圆孔外口,行上颌神经温控射频热凝术。观察病人术后6个月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中期疗效及复发率进行随访。结果:80例病人治疗后疼痛均明显缓解,与治疗前比较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明显下降(P <0.01),两组病人术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A组有两例穿刺不成功,改为B组方法穿刺后成功。B组病人均顺利穿刺成功。结论:侧方入路经下颌骨冠突与上颌骨之间穿刺圆孔外口是一条可行的穿刺入路,是侧方入路经下颌骨髁突冠突间切迹上穿刺圆孔外口的改良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孔 上颌神经 三叉神经痛 射频热凝
下载PDF
CT引导经圆孔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术三维穿刺路径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磊 黄达 +4 位作者 姜亿一 彭宇 金元 张钧凯 林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4-237,共4页
目的结合CT影像学测量,探究经圆孔穿刺的三维立体定位相关参数及性别、年龄、BMI指数对其影响,为提高穿刺成功率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5年8月至2017年3月成功实施经圆孔穿刺治疗三叉神经痛(第2支)64例患者的CT图像。矢状面上,... 目的结合CT影像学测量,探究经圆孔穿刺的三维立体定位相关参数及性别、年龄、BMI指数对其影响,为提高穿刺成功率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5年8月至2017年3月成功实施经圆孔穿刺治疗三叉神经痛(第2支)64例患者的CT图像。矢状面上,以患者外耳道开口至鼻根部连线(耳-鼻线)为基线,测量耳鼻线与穿刺针所成的夹角α。横断面上,测量穿刺针和鼻背中点与筛窦垂直板后缘中点连线(M线)所成的角度β,圆孔中点和穿刺进针点分别与M线的垂直距离为D_1和D_2,穿刺深度D_3。结果α的范围为44.10°~63.50°,平均55.05°±5.48°,β的范围为26.42°~68.37°,平均38.19°±8.58°。圆孔中点与M线的垂直距离D_1为(19.55±2.67)mm。体表穿刺点与M线的垂直距离D_2为(58.50±5.41)mm,穿刺深度D_3为平均(64.89±8.21)mm。不同性别,年龄,BMI值对穿刺角度,穿刺深度均有影响(P<0.05),而左右侧别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确定穿刺针α角及相关穿刺参数,可以大致确定圆孔穿刺三维立体空间方位,针对不同性别,年龄和BMI应对参数进行相应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孔 CT扫描 射频热凝
下载PDF
3D重建在三叉神经第二支射频治疗穿刺路径选择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韩影 王然 陆丽娟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903-907,共5页
目的:探索3D重建技术在三叉神经第二支射频治疗穿刺路径选择中的作用。方法:34例三叉神经第二支或者第二支合并第三支疼痛患者,采用3D重建技术对卵圆孔Hartel入路、圆孔外口颧弓下入路、圆孔外口经眶入路三种穿刺路径进行模拟穿刺并评估... 目的:探索3D重建技术在三叉神经第二支射频治疗穿刺路径选择中的作用。方法:34例三叉神经第二支或者第二支合并第三支疼痛患者,采用3D重建技术对卵圆孔Hartel入路、圆孔外口颧弓下入路、圆孔外口经眶入路三种穿刺路径进行模拟穿刺并评估,根据模拟穿刺成功与否将穿刺入路分为:"可穿刺"入路与"不可穿刺"入路。结果:34例患者中"不可穿刺"比例:Hartel入路为5.8%(2例),颧弓下入路为2.9%(1例),经眶入路为23.5%(8例),圆孔外口颧弓下入路和卵圆孔Hartel入路较圆孔外口经眶入路更易穿刺成功(P<0.05)。结论:3D重建技术对三叉神经第二支射频治疗穿刺路径选择有重要指导作用,考虑到治疗精准性,圆孔外口颧弓下入路可作为穿刺优选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3D 重建 计算机辅助设计 圆孔 穿刺入路
下载PDF
成人圆孔锥形束CT测量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于天平 侯敏 +2 位作者 宋大立 黄希 韩德强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92-196,共5页
目的:探讨成人正常圆孔的解剖形态,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通过锥形束CT(CBCT)对200个正常国人的圆孔解剖形态进行观测。结果:圆孔与蝶窦的关系分为窦旁型、窦内型、部分窦内型3类。矢状面上圆孔的走行分为3类:①斜向前下方走行;②前后... 目的:探讨成人正常圆孔的解剖形态,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通过锥形束CT(CBCT)对200个正常国人的圆孔解剖形态进行观测。结果:圆孔与蝶窦的关系分为窦旁型、窦内型、部分窦内型3类。矢状面上圆孔的走行分为3类:①斜向前下方走行;②前后向走行,平行于横断面走行;③斜向前上方走行。(斜)横断面或横断面上圆孔的走行分3类:①前外到后内方走行;②由前向后互相平行走行;③前内向后外方向走行。矢状面上圆孔前方开口的直径为(3.35±0.61)mm,后方开口的直径为(3.28±0.60)mm,长度为(6.91±1.51)mm;(斜)横断面上圆孔前方开口的直径为(3.50±0.76)mm,后方开口的直径为(3.25±0.45)mm,长度为(6.83±1.76)mm;腭大孔到圆孔前方开口的距离为(34.91±2.31)mm。结论:CBCT可以精确地观测到圆孔的解剖形态,为临床手术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CT 圆孔 蝶窦 上颌神经阻滞麻醉
下载PDF
X线下2种穿刺方法射频热凝治疗上颌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冬雷 王翔 +1 位作者 何玉泉 李小龙 《口腔医学》 CAS 2017年第10期905-909,共5页
目的研究X线下经皮穿刺卵圆孔和圆孔射频治疗上颌神经痛临床疗效对比。方法对2008—2015年收治住院的69例单纯上颌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33例,穿刺卵圆孔,患者采用Hartel前入路法,根据射频针尖至耳-床线的垂直距离确定入颅深度后... 目的研究X线下经皮穿刺卵圆孔和圆孔射频治疗上颌神经痛临床疗效对比。方法对2008—2015年收治住院的69例单纯上颌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33例,穿刺卵圆孔,患者采用Hartel前入路法,根据射频针尖至耳-床线的垂直距离确定入颅深度后,行射频热凝。B组:36例,穿刺圆孔,采用弯针穿刺进入翼腭窝,局部注射2%利多卡因1 m L,X线定位圆孔穿刺方向,再穿入圆孔,X线下定位确定进入圆孔后行射频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穿刺针均准确位于圆孔内和卵圆孔内,治疗后疼痛即刻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眶下区及上腭均有感觉迟钝。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2年,两组3天有效率、术后复发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非患支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手术时间A组平均48.79 min,B组平均50.32 min;术中疼痛评分A组平均7.48分,B组平均2.92分;术中患者满意度评分A组平均2.64分,B组平均5.36分。两组在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在术中疼痛评分及患者满意度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经翼腭窝穿刺圆孔治疗上颌神经疼痛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圆孔 卵圆孔 射频热凝
下载PDF
多平面重组对正常成人圆孔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君蓉 肖家和 尼玛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1期30-31,34,共3页
目的:采用多层螺旋CT高分辨扫描和多平面重组(MPR)技术,多方位显示圆孔的正常形态并进行测量分析。方法:对167例正常受试者行高分辨薄层扫描。在工作站上对圆孔进行MPR重组,观察圆孔及其通连结构形态,测量其径限值。结果:MPR图... 目的:采用多层螺旋CT高分辨扫描和多平面重组(MPR)技术,多方位显示圆孔的正常形态并进行测量分析。方法:对167例正常受试者行高分辨薄层扫描。在工作站上对圆孔进行MPR重组,观察圆孔及其通连结构形态,测量其径限值。结果:MPR图像对圆孔的显示率为100%,圆孔在横断面和矢状面上呈管型、孔型或窗型,冠状面上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其平均长度、前口和后口径分别为:(0.32±0.15)cm、(0.33±0.05)cm和(0.31±0.05)cm,同侧圆孔前口大于后口。结论:HRCT薄层扫描及MPR重组可清晰显示圆孔及其通连结构,有利于对其解剖形态的观察和径限的测量,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孔 翼腭窝 多平面重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