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桡侧腕屈肌移位重建前臂旋后功能 被引量:4
1
作者 杨志明 黄富国 +1 位作者 张世琼 项舟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6期336-338,共3页
臂丛神经损伤或小儿麻痹后遗症,因肌肉麻痹导致旋后功能障碍,影响手功能的发挥。为了寻找重建旋后功能的动力肌,解剖观察了50侧成年男尸的桡侧腕屈肌。发现该肌有多源性血管供血,主要来自肱动脉和桡动脉。由正中神经肌支支配肌肉... 臂丛神经损伤或小儿麻痹后遗症,因肌肉麻痹导致旋后功能障碍,影响手功能的发挥。为了寻找重建旋后功能的动力肌,解剖观察了50侧成年男尸的桡侧腕屈肌。发现该肌有多源性血管供血,主要来自肱动脉和桡动脉。由正中神经肌支支配肌肉运动;只要保留近侧1/3肌腹便能保证全肌的血液供应及神经支配。根据解剖资料,设计了用桡侧腕屈肌远侧2/3段,经前臂尺侧到桡背侧,将肌腱于前臂极度旋后位,固定在桡骨茎突近端6cm~10cm的桡骨干上。临床应用4例,经平均3.2年随访,旋后功能恢复良好。认为,在尺侧腕屈肌、旋前圆肌麻痹,或需用来重建其它运动功能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旋后功能 重建 桡侧腕屈肌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技术在脑卒中后前臂屈肌痉挛定量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胡海涛 张婷婷 +1 位作者 宋巍 周夫磊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217-219,227,共4页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技术(VTIQ)在脑卒中后前臂屈肌痉挛定量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VTIQ测量102例脑卒中后前臂屈肌痉挛患者双侧前臂屈肌各肌层(旋前圆肌、指浅屈肌、指深屈肌及旋前方肌)放松、紧张时的剪切波速度(SWV),...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技术(VTIQ)在脑卒中后前臂屈肌痉挛定量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VTIQ测量102例脑卒中后前臂屈肌痉挛患者双侧前臂屈肌各肌层(旋前圆肌、指浅屈肌、指深屈肌及旋前方肌)放松、紧张时的剪切波速度(SWV),同时采用表面肌电图和改良Ashworth量表(MAS)测量患肢被动牵拉过程中的平均肌电值(AEMG)、均方根值(RMS)及MAS评分,分析SWV值与AEMG值、RMS值及MA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患者双侧各肌层(旋前圆肌、指浅屈肌、指深屈肌及旋前方肌)紧张时的SWV值均高于放松时(P<0.05),患侧放松与紧张时的SWV差值高于健侧(P<0.05)。患侧各肌层SWV值与AEMG值、RMS值及MAS评分均呈正相关(r>0.00,P<0.05)。结论:VTIQ可对脑卒中后前臂屈肌痉挛患者前臂屈肌各肌层进行量化评估,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前臂屈肌痉挛 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技术 表面肌电图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评估肉毒毒素治疗脑卒中后 前臂屈肌痉挛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夏雪 杨晓青 +1 位作者 薛梅 杨春燕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17期2622-2625,2629,共5页
目的研究超声弹性成像(UE)技术评估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治疗脑卒中(CS)后前臂屈肌痉挛效果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至2020年收治的92例CS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2组均实施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另实施超... 目的研究超声弹性成像(UE)技术评估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治疗脑卒中(CS)后前臂屈肌痉挛效果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至2020年收治的92例CS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2组均实施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另实施超声引导下BTXA注射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后2、4周患侧前臂屈肌群中桡侧腕屈肌的纤维长度(FL)、肌纤维厚度(MT)、肌肉弹性剪切模量(G)、改良Ashworth量表(MAS)分级、痉挛指数(CSI),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周、4周,观察组G、肌肉横截面积明显低于对照组,而FL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2组MAS分级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2组MAS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2组MAS分级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MAS分级与治疗后2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AS分级明显低于治疗后2周(P<0.05),观察组MAS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肌张力、腱反射、阵挛评分及CSI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4周,2组肌张力、腱反射、阵挛评分及CSI总分明显降低,观察组肌张力、腱反射、阵挛评分及CSI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UE的评估下,BTXA注射治疗可有效缓解CS患者前臂屈肌痉挛症状,改善肌肉功能,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 A型肉毒毒素 前臂屈肌痉挛
下载PDF
前臂缺血性肌挛缩的牵张保守治疗
4
作者 孙俊 高学纯 《安徽医药》 CAS 2004年第6期427-429,共3页
目的 探讨缺血性肌挛缩的牵张保守治疗并评价治疗效果。方法 对 10例前臂缺血性肌挛缩的早、中期治疗中有无维持挛缩肌长度治疗措施分组进行疗效评价和分析。结果 对挛缩肌进行维持长度治疗组 7例中 ,优 6例 ,差 1例。对照组 3例 ,... 目的 探讨缺血性肌挛缩的牵张保守治疗并评价治疗效果。方法 对 10例前臂缺血性肌挛缩的早、中期治疗中有无维持挛缩肌长度治疗措施分组进行疗效评价和分析。结果 对挛缩肌进行维持长度治疗组 7例中 ,优 6例 ,差 1例。对照组 3例 ,差 3例。结论 针对缺血性肌挛缩受累肌进行维持长度的治疗 ,令其在尽可能正常的长度纤维化 ,稳定是可行的 ,可减轻患手的病残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屈肌 缺血 肌挛缩 牵张 保守治疗
下载PDF
三例先天性前臂尺侧指深屈肌挛缩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5
作者 张雨 许前 +3 位作者 冒海军 王淑娟 盛晓娟 许光跃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总结3例先天性前臂尺侧指深屈肌挛缩患者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2019年2月—2021年8月,收治3例先天性前臂尺侧指深屈肌挛缩患者。男2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16、20、16岁。病程8、20、15年,均表现为腕关节中立位或腕... 目的总结3例先天性前臂尺侧指深屈肌挛缩患者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2019年2月—2021年8月,收治3例先天性前臂尺侧指深屈肌挛缩患者。男2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16、20、16岁。病程8、20、15年,均表现为腕关节中立位或腕伸位时,中、环、小指近侧指间关节和远侧指间关节屈曲畸形,且腕伸位时畸形加重;手总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on motion,TAM)评分均为1分、分级为差,Carroll手功能评定法评分为48、55、57分,握力指数为72.8、78.4、30.5。术前例2 CT检查示指深屈肌腱在尺骨近端止点处有骨性突起;例3前臂MRI检查示尺侧指深屈肌呈均一条索带状结构。确诊后均择期行手术松解变性肌腱治疗,术后早期开始功能锻炼。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3例患者均获随访,例1~3随访时间分别为12、35、12个月。患者手部整体功能以及患指关节活动明显提高,但握力无明显提升。末次随访时,TAM评分分别为3、4、4分,其中优2例、良1例;Carroll手功能评定法评分为95、90、94分,握力指数分别为73.5、81.3、34.2。结论先天性指深屈肌挛缩是临床罕见疾病,应与缺血性肌挛缩相鉴别,明确挛缩部位并选择合适手术时机进行手术松解,术后积极康复功能锻炼,可获得良好手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前臂尺侧指深屈肌挛缩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前臂屈指肌腱修复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春雷 丁小珩 +3 位作者 屈志刚 刘育杰 孙明川 刘冠英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4年第3期545-549,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前臂屈指肌腱修复术后功能恢复效果的因素,以利于制定合理的手术及康复方案。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0月解放军第401医院手外科收治的58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17例,年龄13.62岁,平均33.8岁)屈指肌腱在前臂损... 目的:探讨影响前臂屈指肌腱修复术后功能恢复效果的因素,以利于制定合理的手术及康复方案。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0月解放军第401医院手外科收治的58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17例,年龄13.62岁,平均33.8岁)屈指肌腱在前臂损伤患者的伤因及手术方式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并进行随访,分析其受伤严重程度、手术方式、术后功能锻炼情况。结果:术后随访54例,失访4例,随访时间为术后3-6个月。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54例前臂屈指肌腱损伤修复术后的患手的恢复情况,其中优31例,良16例,中5例,差2例。指浅、深屈肌腱同时损伤较单纯指浅屈肌腱损伤修复术后粘连发生率较高,手功能的优良率较低(P〈0.05),合理应用防粘连技术和术后进行系统功能锻炼的患者术后手功能的优良率分别较未合理应用防粘连技术和术后未进行系统功能锻炼的患者显著升高(P〈0.05)。结论:手术切口是否合理的延长,术中操作是否重视无创操作,是否合理的应用防粘连技术以及缺乏系统的功能锻炼以及肌腱断端吻合质量是影响前臂屈指肌腱修复术后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损伤 屈指肌腱 肌腱修复 功能恢复
原文传递
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修复前臂屈肌功能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斌 李海涛 +4 位作者 张剑锋 杨焕友 刘伟 蒋文平 赵刚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23-1226,共4页
目的为健侧C7移位重建前臂屈肌功能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30侧甲醛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上,观测椎前通路健侧C7移位修复患侧下干或内侧束时,相关前臂屈肌神经入肌点和尺神经深支起点至健侧C7神经吻合口之间的距离;观测上述肌肉的神经来源... 目的为健侧C7移位重建前臂屈肌功能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30侧甲醛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上,观测椎前通路健侧C7移位修复患侧下干或内侧束时,相关前臂屈肌神经入肌点和尺神经深支起点至健侧C7神经吻合口之间的距离;观测上述肌肉的神经来源;测量C7及其前、后股的长度。结果 C7及其前、后股长度分别为(58.8±4.2)、(15.4±6.7)、(8.8±4.4)mm。C7神经吻合口至入肌点长度:至掌长肌支为(369.4±47.3)mm,至指浅屈肌支为(390.5±38.8)mm(正中神经发出)和(413.6±47.4)mm(骨间前神经发出),至示中指指深屈肌支为(346.2±22.3)mm(正中神经发出)和(408.2±23.9)mm(骨间前神经发出),至环小指指深屈肌支为(344.2±27.2)mm,至拇长屈肌支为(392.5±29.2)mm(正中神经发出)和(420.5±37.1)mm(骨间前神经发出),至旋前方肌支为(495.8±31.3)mm,至尺神经深支起点为(548.7±30.0)mm。骨间前神经均发支支配拇长屈肌、示中指指深屈肌和旋前方肌,支配指浅屈肌5侧(16.7%);正中神经主干均发支支配掌长肌和指浅屈肌,支配示中指指深屈肌10侧(33.3%)、拇长屈肌6侧(20.0%)。结论如果采取腓肠神经移植,前臂肌肉功能在1年内均不能恢复;肱骨短缩、1个神经吻合口有利于前臂屈肌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7 神经根 臂丛神经撕脱伤 前臂屈肌 肌萎缩 解剖学研究
原文传递
前臂屈肌群起点下移治疗前臂缺血性肌挛缩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炳万 李大村 李中檀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1996年第2期86-88,共3页
目的:用前臂屈肌群起点下移法,治疗晚期前臂缺血性肌挛缩Ⅰ、Ⅱ级。方法:将前臂屈肌起始部切断后在骨膜下剥离,并向远侧推移至腕关节和手指能够伸直为止。此处即为屈肌新起点,与周围组织缝合固定。结果:临床应用12例。疗效优者... 目的:用前臂屈肌群起点下移法,治疗晚期前臂缺血性肌挛缩Ⅰ、Ⅱ级。方法:将前臂屈肌起始部切断后在骨膜下剥离,并向远侧推移至腕关节和手指能够伸直为止。此处即为屈肌新起点,与周围组织缝合固定。结果:临床应用12例。疗效优者:腕背伸30度以上1例;良者:腕掌屈170度~腕背伸30度 7例。优良率达 66.7%(8/12)。结论:该术式对功能肌的损伤较轻,保留了指浅屈肌的功能,术后屈肌力量减弱较轻。术中可根据挛编程度调节松解幅度,病变轻使伸指幅度大,病变重使伸指幅度小,各指伸直幅度保持一致。晚期手术时机,一般在伤后1年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屈肌 缺血性肌挛缩 治疗
原文传递
屈腕肌移位重建前臂旋后功能的应用解剖及临床应用
9
作者 杨志明 黄富国 +1 位作者 张世琼 项舟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00年第2期71-73,共3页
目的:探索重建前臂旋后功能的动力肌,并在临床应用中验证其功能效果。方法:采用50例尸体上肢,经灌注后进行解剖、测量,观察尺侧腕屈肌和桡侧腕屈肌大体形态、血液供应及神经支配规律性,并设计临床手术方法,修复8例由于臂丛神经损伤后遗... 目的:探索重建前臂旋后功能的动力肌,并在临床应用中验证其功能效果。方法:采用50例尸体上肢,经灌注后进行解剖、测量,观察尺侧腕屈肌和桡侧腕屈肌大体形态、血液供应及神经支配规律性,并设计临床手术方法,修复8例由于臂丛神经损伤后遗前臂旋后功能障碍,其中使用尺侧腕屈肌3例,桡侧腕屈肌5例。结果:8例平均随访3.6年,前臂总旋转活动度为125°~165°.旋后肌力为Ⅲ^+~Ⅵ级。均能完成日常生活及工作,对屈腕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尺侧或桡侧腕屈肌移位重建前臂旋后功能。均能达到良好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腕肌 前臂旋后 解剖学 神经损伤
原文传递
国人指深屈肌示指束变异1例
10
作者 孙国洋 李涛 +1 位作者 侯怡州 高俊彦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2年第7期525-526,共2页
笔者解剖1例成年男性右上肢标本(标本来源长治医学院解剖教学综合实验室)时发现,指深屈肌示指束与指深屈肌其余3束分离,且与拇长屈肌共鞘。查阅相关文献,未见此类报道。为积累国人指深屈肌示指束变异资料,现报道如下。成年男性尸体右前... 笔者解剖1例成年男性右上肢标本(标本来源长治医学院解剖教学综合实验室)时发现,指深屈肌示指束与指深屈肌其余3束分离,且与拇长屈肌共鞘。查阅相关文献,未见此类报道。为积累国人指深屈肌示指束变异资料,现报道如下。成年男性尸体右前臂标本,10%甲醛溶液固定。解剖皮肤浅筋膜,去除皮肤、浅筋膜、头静脉、前臂正中静脉、前臂内侧皮神经、掌长肌、桡侧腕屈肌、肱桡肌、指浅屈肌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肌 指深屈肌 变异 分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