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chanism of the Large Surface Deformation Caused by Rayleigh-Taylor Instability at Large Atwood Number 被引量:1
1
作者 Yikai Li Akira Umemura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2014年第10期971-979,共9页
Studying the dynamical behaviors of the liquid spike formed by Rayleigh-Taylor instability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s of liquid atomization process.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on the veloci... Studying the dynamical behaviors of the liquid spike formed by Rayleigh-Taylor instability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s of liquid atomization process.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on the velocity and pressure fields obtained by the coupled-level-set and volume-of- fluid (CLSVOF) method, we describe how a freed spike can be formed from a liquid layer under falling at a large Atwood number. At the initial stage when the surface deformation is small, the amplitude of the surface deformation increases exponentially. Nonlinear effect becomes dominant when the amplitude of the surface deformation is comparable with the surface wavelength (~0.1λ). The maximum pressure point, which results from the impinging flow at the spike base, is essential to generate a liquid spike. The spike region above the maximum pressure point is dynamically free from the bulk liquid layer below that point. As the descending of the maximum pressure point, the liquid elements enter the freed region and elongate the liquid spike to a finger-like sha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id MECHANICS MULTI-PHASE Flow RAYLEIGH-TAYLOR Instability spike formation
下载PDF
A compound spike model for formation of nuclear tracks in solids
2
作者 Mukhtar Ahmed RANA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6期349-353,共5页
Formation of nuclear tracks in solids has been described as a thermal spike as well as a Coulomb explo- sion spike.Here,formation of nuclear tracks is described as a compound spike including partial roles of both ther... Formation of nuclear tracks in solids has been described as a thermal spike as well as a Coulomb explo- sion spike.Here,formation of nuclear tracks is described as a compound spike including partial roles of both thermal and Coulomb explosion spikes in track formation.Fractional roles of both spikes depend on atomic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a track detector and deposited energy density in the track detector by the incident charged particle.Be- havior of the cylindrical zone along the path of the incident particle is described mathematically in terms of bulk and individual atomic flow or movement.Defect structure of the latent nuclear tracks is described and conditions of con- tinuity and discontinuity of latent tracks are evaluated and discussed.This paper includes mathematical description,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nuclear track formation issue in the light of published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re- sults,which are useful for users of nuclear track detection technique and researchers involved in ion beam induced materials modification and ions implantation in semiconduc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子轨道探测技术 晶体 固态径迹探测 探测方法
下载PDF
The Effect of Pulverization Equipment Types and Tractor Velocities on Some Technical Indicators for Machinery Unit
3
作者 Jinan H. N. At-Talabani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B)》 2012年第9期1005-1009,共5页
This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silty clay loam soil and cultivated with previous season wheat. Tillage for experiment field was applied using moldboard plow with 0.22-0.24 m depth, the rate of tractor velocity was 2... This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silty clay loam soil and cultivated with previous season wheat. Tillage for experiment field was applied using moldboard plow with 0.22-0.24 m depth, the rate of tractor velocity was 2.45 km hf^-1, as a tillage velocity. Two rates of tractor velocities (first factor) were applied: 3.24 km hr^-1, for the first velocity, and 4.71 km hr^-1 for the second, Three types of tillers (second factor) were used: disk harrow, rotavator tiller, and spring spike tooth harrow. The first velocity rate was: 2.51 km hr-l(with disk harrow as a machinery unit), 2.92 km hr^-1 (with rotivator), and 3.06 km hrl(with spring spike tooth harrow), while the second velocity rate was: 3.19 km hr-1 (with disk harrow as a machinery unit), 4.05 km hrl(with rotivator), and 4.26 km hrl(with spring spike tooth harrow). Split plot design in RCBD with three replicates was used at the constant of soil moisture 11%-13%. Results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 and means were tested with LSD. The results showed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both two experiment factors and their interaction for all study parameters which included: slippage percentage, practical productivity, numbers of masses 〉 5 cm m^-2, and the implement width. At the constant of pulverization equipment types, the higher percentage of slippage was 16.45%, the higher rate of practical productivity was 0.677 h hr1, and the higher rate of implement width was 2.05 m, while the rate of masses 〉 5 cm m-2 decreased to 13.8 mass m2. At the constant of velocity, disk harrow achieved higher slippage percentage 17.69%, spring spike tooth harrow tiller achieved higher practical productivity 0.858 h hr^-1 and higher rate of implement width 2.73 m, and the rotivator achieved the lower rate of masses 〉 5 cm m2 and 4.1 mass m2. The comparison among the three pulverization equipment typess wa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to give the best studied indexes under two different veloc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k harrow rotavator tiller spring spike tooth harrow
下载PDF
不同季秸秆还田对冬小麦不同穗粒位结实粒数和粒重的影响
4
作者 陈翔 蔡洪梅 +9 位作者 吴宇 唐志伟 许波 刘绿洲 于敏 王捧娜 代雯慈 翁颖 郑宝强 李金才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03-815,共13页
为探讨安徽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区长期秸秆连续全量还田对冬小麦穗部结实特性的影响,2021-2022年基于农业农村部华东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站13年的长期定位试验,比较分析了小麦单季秸秆全量粉碎覆盖还田(T1)、小麦玉米秸秆全量粉碎还田(T2... 为探讨安徽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区长期秸秆连续全量还田对冬小麦穗部结实特性的影响,2021-2022年基于农业农村部华东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站13年的长期定位试验,比较分析了小麦单季秸秆全量粉碎覆盖还田(T1)、小麦玉米秸秆全量粉碎还田(T2)、玉米秸秆全量粉碎翻埋还田(T3)、小麦玉米秸秆全年不还田(CK)4个不同还田模式下小麦不同小穗位结实粒数及粒重的差异。结果表明,T1、T2、T3处理的主茎穗小穗结实总粒数较CK分别提高了21.21%、7.50%和12.55%;第2粒位(G2)结实粒数分别提高了7.71%、7.71%和5.79%;上部小穗结实粒数分别提高了51.41%、22.79%和31.36%,其G2结实粒数分别提高了30.95%、30.95%和23.09%,其中T1处理对小麦粒数的提升效果最好。不同季秸秆还田处理下小麦主茎穗及其G2粒重、分蘖穗及其第三粒位(G3)粒重均高于CK,T1、T2和T3处理的主茎穗粒重增幅分别为16.06%、4.14%和16.06%,分蘖穗增幅分别为9.86%、0.71%和8.87%;T1、T2和T3处理下主茎穗G2粒重增幅分别为20.69%、10.34%和17.24%,分蘖穗G3粒重4.55%、2.27%和6.82%,其中T1处理对粒重提升效果最好,其次是T3。综合来看,在安徽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区长期秸秆还田能够提高小麦穗粒数和粒重,进而促进产量提升,其中T1处理对小麦结实粒数和粒重的提升效果最好,是适宜在该地区推广的秸秆还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小麦 主茎与分蘖 穗粒位 穗粒数 粒重
下载PDF
灌溉对小麦分蘖发生和不同茎蘖光合同化物生产分配及成穗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冯连杰 于振文 +1 位作者 张永丽 石玉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53-1667,共15页
依据土壤墒情适量灌溉可增加小麦穗数,实现节水高产,但该灌溉条件下分蘖发生和成穗的生理机制尚不明确。本试验于2019-2020和2020-2021两个小麦生长季,以中穗型品种济麦22和大穗型品种山农23为试验材料,设置全生育期不灌溉、节水灌溉和... 依据土壤墒情适量灌溉可增加小麦穗数,实现节水高产,但该灌溉条件下分蘖发生和成穗的生理机制尚不明确。本试验于2019-2020和2020-2021两个小麦生长季,以中穗型品种济麦22和大穗型品种山农23为试验材料,设置全生育期不灌溉、节水灌溉和充分灌溉3个处理,研究了不同穗型小麦分蘖发生和成穗规律。结果表明, 2个品种节水灌溉处理的分蘖节面积和反式玉米素含量、越冬期和返青期主茎最上部展开叶光合参数均高于不灌溉处理,促进了Ⅱ、Ⅲ、IP、Ⅳ和其余蘖发生,济麦22和山农23单株总茎蘖数比不灌溉处理越冬期两年度平均增加1.01个和0.75个,拔节期分别增加0.71个和0.56个。节水灌溉处理下2个品种拔节期各茎蘖最上部展开叶光合参数、干物质重和13C同化物分配量均高于不灌溉处理,促进了分蘖成穗,济麦22和山农23的单株成穗数比不灌溉处理两年度平均增加0.36和0.41个,籽粒产量增加35.00%和44.27%,水分利用效率增加9.23%和8.55%。增加灌水至充分灌溉处理, 2个品种越冬期和拔节期单株总茎蘖数较节水灌溉处理增加,但单株成穗数、公顷穗数和籽粒产量无显著变化,水分利用效率降低。品种间比较,各灌溉处理下济麦22的单株总茎蘖数和单株成穗数均高于山农23,亦归因于济麦22较高的分蘖节面积和反式玉米素含量、各茎蘖较高的光合能力。相关性分析表明, 2个品种单株总茎蘖数、单株成穗数、公顷穗数和籽粒产量与分蘖节总面积和反式玉米素含量、主茎最上部展开叶净光合速率呈正相关,与生长素和脱落酸含量呈负相关。说明节水灌溉通过适当增加分蘖节面积和激素含量、提高各茎蘖光合同化物生产和分配能力,促进了分蘖发生和成穗,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不同穗型小麦 分蘖发生 同化物生产分配 成穗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上、下白垩统界线研究:以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松科3井为例 被引量:5
6
作者 高航 王璞珺 +4 位作者 高有峰 万晓樵 杨光 户景松 吴怀春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25-440,共16页
国际上公认的上、下白垩统界线绝对年龄为100.5 Ma,该界线的“金钉子”位于海相地层中,而陆相层序中有关该地层界线的“金钉子”迄今尚无报道。陆相上、下白垩统界线的研究对于了解白垩纪中期温室条件下陆地上所经历的古地理、古环境、... 国际上公认的上、下白垩统界线绝对年龄为100.5 Ma,该界线的“金钉子”位于海相地层中,而陆相层序中有关该地层界线的“金钉子”迄今尚无报道。陆相上、下白垩统界线的研究对于了解白垩纪中期温室条件下陆地上所经历的古地理、古环境、古气候的演化过程具有重要价值。我国东北地区的松辽盆地发育完整的白垩纪陆相地层,可能为陆相的上、下白垩统地层界线的研究提供连续的地质记录。本文基于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松辽盆地南部松科3井全取心资料,通过对岩石类型、岩性序列和沉积相研究,于井深1191.6 m处的泉头组二段上部滨浅湖相沉积序列中发现灰色、灰绿色流纹质岩屑晶屑沉凝灰岩。通过同沉积期岩浆锆石U-Pb测年获得年龄(96.8±2.9)Ma,时代属于塞诺曼中期。结合前人资料得到研究区登娄库组—泉头组沉积速率为90.54~110 m/Ma,由此确定出上、下白垩统界线位于松科3井泉一段中部(井段1526.6~1598.6 m)。本文在考虑测年结果误差的情况下,另外计算出松科3井上、下白垩统界线介于泉二段中部至登四段上部(井段1279.6~1917.6 m)。其他学者基于松辽盆地北部松科1井和松科2井年代学研究结果,推测该界线应位于登娄库组内部。松科3井连续取心结果揭示的登娄库组和泉头组为连续发育的河流相和湖泊相沉积序列。地震反射层位对比结果显示,在整个松辽盆地内普遍发育登娄库组—泉头组的地层和连续沉积记录,因此在松辽盆地其他地区的登娄库组—泉头组地层中也应存在上、下白垩统界线的连续沉积的地质记录。本文为在松辽盆地及邻区探寻上、下白垩统陆相地层界线的全球“金钉子”提供了基础资料和探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国际大陆科学钻探松科3井 上、下白垩统地层界线 陆相地层界线潜在金钉子 白垩系登娄库组—泉头组
下载PDF
高产味优粳稻分蘖特性及其与群体生产力的关系
7
作者 乔翊 卢颢文 +2 位作者 戴其根 韦还和 孟天瑶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0-64,共5页
以高产优质粳稻品种南粳5718和中产优质粳稻品种常农粳10号为参试材料,比较研究不同基因型品种分蘖发生与成穗特性的蘖位差异,明确高产味优基因型品种的优势叶位。结果表明,高产味优基因型与中产味优基因型在水稻分蘖发生与成穗特性上... 以高产优质粳稻品种南粳5718和中产优质粳稻品种常农粳10号为参试材料,比较研究不同基因型品种分蘖发生与成穗特性的蘖位差异,明确高产味优基因型品种的优势叶位。结果表明,高产味优基因型与中产味优基因型在水稻分蘖发生与成穗特性上存在明显差异。与中产味优基因型相比,高产味优基因型一次和二次分蘖发生率与成穗率高,单株与群体成穗数多,花后各蘖位光合特性好,促进了库容充实,最终产量较高,南粳5718产量较常农粳10号显著提高7.7%,较多的有效穗数是其产量优势形成的重要基础。与常农粳10号相比,南粳5718拔节期群体穗数较低,但抽穗期和成熟期则较高。南粳5718和常农粳10号分蘖发生与成穗的优势叶位较为一致,一次分蘖中以4/0、5/0和6/0为主,二次分蘖则以1/4和1/5为主。南粳5718单株成穗数、一次和二次分蘖成穗个数显著高于常农粳10号。不同蘖位对单株成穗数和群体产量的贡献率均表现为一次分蘖>主茎>二次分蘖。南粳5718和常农粳10号产量差异主要体现在一次分蘖和二次分蘖上,南粳5718在花后30 d一次分蘖和二次分蘖剑叶的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常农粳10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品种 分蘖特性 减穗特性
下载PDF
播种方式对两类小麦品种分蘖成穗及其产量构成的影响 被引量:48
8
作者 李娜娜 田奇卓 +3 位作者 裴艳婷 谢连杰 刘国伟 王树亮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08-513,共6页
为寻求不同播种方式对大穗型和多穗型两类品种分蘖成穗的影响及高产栽培的群体调控技术指标,以山东省具有代表性的四个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在稀植点播条件下的分蘖与成穗潜力及播种方式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类参试品种在稀植条... 为寻求不同播种方式对大穗型和多穗型两类品种分蘖成穗的影响及高产栽培的群体调控技术指标,以山东省具有代表性的四个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在稀植点播条件下的分蘖与成穗潜力及播种方式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类参试品种在稀植条件下均具有较高的单株分蘖力、成穗数及成穗率,但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两类品种分蘖与成穗特点受群体环境的影响程度均较大,其中,两个大穗型品种山农8355和山农01-35又影响的程度更高,而两个多穗型品种济麦20和鲁麦14分蘖成穗特点对群体环境的响应程度不如大穗型敏感。播种方式对产量的影响程度因品种而异,多穗型品种单产均表现为宽行>窄行>撒播,但只有撒播与宽行和窄行间差异显著;大穗型品种均以窄行的产量最高,高低依次为窄行>宽行>撒播,但只有山农01-35品种达到显著差异水平。撒播减产的原因主要是前期过高的分蘖力导致群体数量增加,降低了个体干物质积累,穗粒数及粒重大幅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播种方式 分蘖力 成穗率 产量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两种穗型小麦品种分蘖期茎蘖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1
9
作者 郭天财 盛坤 +2 位作者 冯伟 徐丽娜 王晨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50-355,共6页
选用分蘖成穗率不同的2种穗型冬小麦品种,通过3个密度水平大田试验研究了分蘖期主茎和不同蘖位分蘖间的干物质积累与光合特性的差异,以探讨2种穗型品种分蘖成穗的生理机制.结果显示:(1)在冬小麦分蘖期间,分蘖成穗率低的大穗型品种兰考... 选用分蘖成穗率不同的2种穗型冬小麦品种,通过3个密度水平大田试验研究了分蘖期主茎和不同蘖位分蘖间的干物质积累与光合特性的差异,以探讨2种穗型品种分蘖成穗的生理机制.结果显示:(1)在冬小麦分蘖期间,分蘖成穗率低的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八高位分蘖干物质积累速率较慢,分蘖与主茎的差距较大;而分蘖成穗率高的多穗型品种豫麦49-198分蘖与主茎的干物质积累速率差距较小.(2)2品种分蘖与主茎干物重比值(蘖/茎)均随着种植密度增加而降低,成穗分蘖的蘖/茎值拔节期均大于0.5,而同期未成穗分蘖均低于0.5.(3)在分蘖期间,兰考矮早八分蘖的净光合速率随生育进程增长比主茎缓慢,且随密度增加分蘖与主茎的差距进一步加大;豫麦49-198分蘖与主茎的光合速率差异较小,且种植密度对其影响也较小.(4)拔节中前期种植密度对2品种的荧光参数影响较小,拔节后期2品种分蘖的初始荧光(F0)均显著大于主茎,而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却显著低于主茎;随种植密度增加,2品种主茎与分蘖的F0和Fv/Fm差异增大,且这种趋势随蘖位上升表现得更加明显.研究表明,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八拔节期主茎与分蘖间干物质积累和光合性能的差异过大是其分蘖成穗率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穗型 分蘖成穗 干物质积累 光合特性
下载PDF
不同种植密度下兰考矮早八茎蘖叶片内源激素差异及其与分蘖成穗的关系 被引量:14
10
作者 徐丽娜 冯伟 +3 位作者 盛坤 朱云集 马冬云 郭天财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596-1604,共9页
在不同种植密度下,于拔节期前后测定兰考矮早八主茎和一级分蘖的第一分蘖(分蘖I)和第二分蘖(分蘖II)各时期上部第一片完全展开叶内吲哚乙酸(IAA)、玉米素核苷(ZR)和脱落酸(ABA)含量。结果表明,叶片内IAA和ZR含量表现为主茎>分蘖I>... 在不同种植密度下,于拔节期前后测定兰考矮早八主茎和一级分蘖的第一分蘖(分蘖I)和第二分蘖(分蘖II)各时期上部第一片完全展开叶内吲哚乙酸(IAA)、玉米素核苷(ZR)和脱落酸(ABA)含量。结果表明,叶片内IAA和ZR含量表现为主茎>分蘖I>分蘖II,其分蘖与主茎的差距在拔节前期开始加大;叶片内ABA含量表现为分蘖>主茎,其差距开始加大的时期比其他激素晚6~12d。各激素含量在主茎与分蘖间的差距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加,且差距达到一定程度时导致分蘖衰亡。激素间平衡与分蘖成穗关系更为密切,分蘖叶片中IAA/ABA和ZR/ABA比值低不利于分蘖最终成穗。激素含量比值在分蘖和主茎叶片中出现差距的时间要早于单一激素含量在分蘖与主茎中出现差距。与单个激素含量相比,激素之间的平衡以及分蘖与主茎激素平衡的差距可能与分蘖成穗的关系更为密切。分蘖中IAA/ABA和ZR/ABA比值占主茎中相应比值的比例可使判断成穗蘖和衰亡蘖出现差距的时间提前至二棱末期,比单一激素含量判断提前6~22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大穗型品种 内源激素 激素平衡 分蘖成穗
下载PDF
播期对冬小麦茎蘖幼穗分化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7
11
作者 韩金玲 杨晴 +2 位作者 王文颇 李彦生 周印富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03-307,共5页
为探讨播期对冬小麦茎蘖幼穗分化及产量的影响,以冬小麦品种"京冬8"为试材,观察了不同播期下冬小麦的茎蘖幼穗分化过程。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和蘖位的增高,进入穗分化各时期的日期推迟,穗分化总历时缩短。随着播期的推迟... 为探讨播期对冬小麦茎蘖幼穗分化及产量的影响,以冬小麦品种"京冬8"为试材,观察了不同播期下冬小麦的茎蘖幼穗分化过程。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和蘖位的增高,进入穗分化各时期的日期推迟,穗分化总历时缩短。随着播期的推迟,雌雄蕊分化期之前主茎幼穗各分化时期的持续时间缩短,至雌雄蕊分化期后各分化日期及历时达到一致。随着播期的推迟以及蘖位的增高,各分蘖的穗分化日期推迟。随着播期的推迟,同位蘖穗分化前期持续时间缩短,穗分化中后期以中播处理分化持续时间最短。晚播处理的Ⅱ、Ⅲ位蘖和中播处理的Ⅲ位蘖分化至小花分化期基本死亡。不同蘖位间,早播处理随蘖位增高穗分化前期持续时间缩短,后期高位蘖持续时间延长;中晚播处理,随着蘖位的增高各穗分化期持续时间延长。随播期的推迟,单茎分化小穗数和结实小穗数显著减少,有效穗数显著减少,产量显著降低。因此,本区域小麦适宜播期为9月底至10月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播期 茎蘖 穗分化 产量
下载PDF
两种穗型小麦品种分蘖衰亡进程中茎蘖碳氮代谢的差异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晓宇 冯伟 +2 位作者 郭天财 康国章 王晨阳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8-42,57,共6页
以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八和多穗型品种豫麦49-198为材料,研究2种穗型小麦品种茎蘖叶片糖氮代谢差异及与分蘖成穗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兰考矮早八较豫麦49-198具有冬前分蘖比重低、春季分蘖比重高、无效分蘖春季衰亡持续时间长和分蘖成穗... 以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八和多穗型品种豫麦49-198为材料,研究2种穗型小麦品种茎蘖叶片糖氮代谢差异及与分蘖成穗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兰考矮早八较豫麦49-198具有冬前分蘖比重低、春季分蘖比重高、无效分蘖春季衰亡持续时间长和分蘖成穗率低的特点。兰考矮早八氮素代谢相对较弱,茎蘖叶片氮含量、氨基酸含量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均明显低于豫麦49-198,不利于大穗型品种春季分蘖幼穗分化顺利进行。兰考矮早八植株碳素代谢相对较强,茎蘖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高于豫麦49-198,有助于大穗型品种春季分蘖生长需要。主茎与分蘖间比较,以上糖氮代谢指标均表现为主茎>蘖Ⅰ>蘖Ⅱ,且随分蘖时期进行茎蘖间差异逐渐增加,兰考矮早八表现更为明显,主茎优势突出。豫麦49-198分蘖Ⅰ碳氮代谢强度占主茎比例相对较高,该分蘖能够成穗,而兰考矮早八两分蘖和豫麦49-198分蘖Ⅱ碳氮代谢强度占主茎比例相对较低,严重影响其分蘖发育成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穗型 分蘖成穗 茎蘖 碳氮代谢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川农16农艺性状分析 被引量:32
13
作者 郑有良 兰秀锦 +4 位作者 魏育明 周永红 刘登才 杨俊良 颜济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194-197,共4页
以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创制的新材料 87- 4 2 9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选育的川育 12为亲本 ,采用杂交育种方法育成的小麦新品种川农 16 ,在四川省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国家区域试验中分别平均增产 14 2 %、14 0 %和 12 7%。结果... 以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创制的新材料 87- 4 2 9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选育的川育 12为亲本 ,采用杂交育种方法育成的小麦新品种川农 16 ,在四川省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国家区域试验中分别平均增产 14 2 %、14 0 %和 12 7%。结果分析表明 ,川农 16的丰产性、稳产性、穗容量和成穗率均属四川小麦育种的新突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艺性状 小麦 育种 品种 穗数型 成穗率 川农16品种
下载PDF
小麦产量性状的QTL分析 被引量:45
14
作者 周淼平 任丽娟 +3 位作者 张旭 余桂红 马鸿翔 陆维忠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5-40,共6页
为寻找更多与小麦产量性状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QTL),利用江苏地方品种望水白与墨西哥小麦品种Alondra杂交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104个家系),在3个试验环境下进行了单株有效穗数、主穗粒数、单穗粒数和千粒重4个性状的QTL分析,结... 为寻找更多与小麦产量性状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QTL),利用江苏地方品种望水白与墨西哥小麦品种Alondra杂交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104个家系),在3个试验环境下进行了单株有效穗数、主穗粒数、单穗粒数和千粒重4个性状的QTL分析,结果在5A染色体上检测到与单株有效穗数相关、可以解释10.3%~18.8%表型变异的QTL1个;检测到与主穗粒数相关的QTL8个,分别位于染色体1B、1D、3B、4A、5D、6B上和连锁群4上(未知具体染色体归属),单个QTL可以解释9.9%~19.9%的表型变异;检测到与单穗粒数相关的QTL11个,分别位于染色体1B、1D、2A、2B、3B、4A、5D、6B和7A上,单个QTL可解释7.5%~43.4%的表型变异;检测到与千粒重相关的QTL5个,分别位于2A、2B、3B、4D和7A染色体上,单个QTL可解释9.6%~25.7%的表型变异。获得的QTL可以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产量性状 单株有效穗数 单穗粒数 千粒重 QTL
下载PDF
不同穗型小麦品种分蘖发育的代谢基础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赵会杰 郭天财 +2 位作者 邹琦 于振文 董中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15-220,共6页
比较研究了大穗型和多穗型小麦品种的分蘖发育特征及其代谢基础。结果表明 ,与多穗型品种相比 ,单株分蘖较少的大穗型品种分蘖期具有较低的 IAA氧化酶 (IAAO)活性、较高的 IAA含量和较强的碳代谢活性。在分蘖的两极分化期 ,大穗型品种... 比较研究了大穗型和多穗型小麦品种的分蘖发育特征及其代谢基础。结果表明 ,与多穗型品种相比 ,单株分蘖较少的大穗型品种分蘖期具有较低的 IAA氧化酶 (IAAO)活性、较高的 IAA含量和较强的碳代谢活性。在分蘖的两极分化期 ,大穗型品种在碳、氮代谢和同化物分配方面存在较强的主茎优势 ,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大穗型 多穗型 分蘖发育 代谢基础 品种
下载PDF
氮密调控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茎蘖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被引量:26
16
作者 胡卫丽 王永华 +2 位作者 李刘霞 轩红梅 郭天财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08-815,共8页
为了解不同穗型品种产量形成的特点及其对氮素和种植密度响应的差异,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八和多穗型品种豫麦49-198为材料,每个品种设置全生育期不施氮、施氮240kg·hm-2(N240)两个氮肥水平以及150×104、262... 为了解不同穗型品种产量形成的特点及其对氮素和种植密度响应的差异,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八和多穗型品种豫麦49-198为材料,每个品种设置全生育期不施氮、施氮240kg·hm-2(N240)两个氮肥水平以及150×104、262.5×104和375×104株·hm-2三个种植密度水平(分别用D1、D2和D3表示),研究了施氮和种植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主茎和分蘖的干物质积累、转运及其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兰考矮早八具有明显的主茎优势,开花期和成熟期主茎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大于豫麦49-198,且种植密度对两品种主茎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显著大于施氮;同一施氮水平下,两品种主茎干物质积累量和各营养器官中的干物质积累量与分配比例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加。相同氮密条件下,兰考矮早八主茎各营养器官花前贮藏干物质的转运量、转运效率和对籽粒产量的贡献大于豫麦49-198。无论施氮与否,豫麦49-198D3处理分蘖的叶片、叶鞘、穗轴+颖壳的花前贮藏干物质转运量、转运效率及其对籽粒产量的贡献均明显高于D2、D1处理;同一施氮水平下,兰考矮早八则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多穗型品种应在保持适宜群体茎蘖数量的基础上,春季采取水氮后移,这样可促进分蘖各营养器官花前贮藏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与分配,增加粒数和粒重,提高产量;大穗型品种应适当加大播种量,适期肥水管理,促进分蘖成穗,增加有效穗数,实现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密度 穗型 冬小麦 茎蘖 干物质
下载PDF
春小麦分蘖发生及成穗规律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永平 张铁山 +4 位作者 刘克礼 高聚林 白立华 杜瑞霞 刘凯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64-69,共6页
对灌溉条件下春小麦不同品种在不同农艺栽培措施处理下的分蘖发生及成穗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春小麦在不同处理下,单株平均分蘖数在整个分蘖期间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拔节期,之后开始转向两极分化。不同密度、... 对灌溉条件下春小麦不同品种在不同农艺栽培措施处理下的分蘖发生及成穗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春小麦在不同处理下,单株平均分蘖数在整个分蘖期间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拔节期,之后开始转向两极分化。不同密度、施肥量处理下,分蘖发生及成穗率存在明显差异。确定适宜密度和氮、磷、钾的适宜用量,可促进小麦分蘖的形成,提高分蘖成穗率,有利于获得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分蘖 成穗规律 成穗率 施肥 用量 高产栽培
下载PDF
拔节期阶段性干旱对小麦茎蘖成穗与结实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萍 尚云秋 +4 位作者 林祥 刘帅康 王森 胡鑫慧 王东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4137-4151,共15页
【目的】针对黄淮海地区自然降水季节分布不均、阶段性干旱频发导致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探索拔节期阶段性干旱对冬小麦主茎和分蘖成穗与结实的影响,可为该地区冬小麦节水栽培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方法】于2017—2019年冬... 【目的】针对黄淮海地区自然降水季节分布不均、阶段性干旱频发导致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探索拔节期阶段性干旱对冬小麦主茎和分蘖成穗与结实的影响,可为该地区冬小麦节水栽培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方法】于2017—2019年冬小麦生长季,在室外遮雨条件下进行盆栽试验。以小麦品种山农29和衡0628为试验材料,在拔节后0—10 d期间设置5个水分处理:充分供水(CK,保持土壤相对含水量75%—80%,土壤有效含水量为42.2—46.7 mm);拔节后0—5 d轻度干旱(T1,保持土壤相对含水量为65%—70%,土壤有效含水量为33.4—37.8 mm)、重度干旱(T2,保持土壤相对含水量为45%—50%,土壤有效含水量为15.6—20.1 mm);拔节后0—10 d轻度干旱(T3,保持土壤相对含水量为65%—70%,土壤有效含水量为33.4—37.83 mm)、重度干旱(T4,保持土壤相对含水量为45%—50%,土壤有效含水量为15.6—20.1mm),测定了茎蘖幼穗发育进程及茎蘖成穗和结实性状等指标。【结果】在拔节后0—10 d期间不同程度干旱对小麦主茎成穗无明显影响,但是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和干旱程度的加大,低位蘖(Ⅲ和Ⅰp)成穗率迅速下降,而高位蘖(Ⅱp和Ⅰ1)成穗率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拔节后0—5 d轻度或重度干旱,高位蘖成穗率均较高,单位面积成穗数与CK无显著差异;拔节后0—10 d轻度干旱,高位蘖成穗率虽与CK相近,但由于低位蘖(Ⅲ、Ⅰp)成穗率下降幅度较大,导致单位面积成穗数显著降低,山农29和衡0628单位面积穗数下降幅度分别为4.94%—5.06%和6.77%—8.33%;拔节后0—10 d重度干旱,Ⅱ蘖以上分蘖成穗率均下降,山农29和衡0628单位面积成穗数下降幅度分别为10.97%—11.52%和15.00%—15.55%。拔节后0—5 d轻度干旱,2个品种主茎和各蘖位分蘖的结实性、单穗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均与CK无显著差异。拔节后0—5 d重度干旱,2个品种各中位蘖的结实小穗数和穗粒数均显著减少,主茎和高位蘖受影响不明显;山农29各茎蘖单粒重不受影响而单穗产量显著降低;衡0628各茎蘖单粒重和单穗产量显著降低;山农29和衡0628单位面积籽粒产量均显著降低,分别比CK减少5.14%—5.46%和5.45%—6.24%。拔节后0—10 d轻度和重度干旱,2个品种茎蘖的总小穗数、结实小穗数、穗粒数、单粒重、单穗产量和单位面积籽粒产量均显著降低,且以中位蘖下降幅度较大;重度干旱处理各茎蘖的穗粒数和单穗产量及单位面积籽粒产量显著低于轻度干旱处理。山农29和衡0628单位面积籽粒产量在T3处理下分别比CK减少12.87%—13.30%和15.52%—16.59%;在T4处理下分别比CK减少23.18%—25.92%和26.05%—31.22%。【结论】拔节后短时间轻度干旱(拔节后0—5 d保持土壤相对含水量65%—70%,土壤有效水含量33.4—37.8 mm)对小麦成穗和结实无显著影响;干旱时间过长、程度过大则会大幅度降低低位蘖(Ⅲ和Ⅰp)成穗率、总小穗数、结实小穗数、穗粒数、单粒重和单穗产量,导致单位面积籽粒产量显著下降。在拔节后5 d干旱或拔节后10 d轻度干旱条件下,高位蘖(Ⅱp和Ⅰ1)成穗率有所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干旱造成的损失,这可能与低位分蘖受旱后成穗率降低,群体变小,动摇分蘖分配的营养增多、生存空间增大有关,为生产中通过合理措施调控,实现小麦稳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山农29对拔节期阶段性干旱的抗性高于衡06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阶段性干旱 主茎与分蘖 成穗与结实 产量
下载PDF
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产量形成特点及超高产关键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45
19
作者 朱云集 郭天财 +4 位作者 王晨阳 崔金梅 夏国军 刘万代 王永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2-86,共5页
为给小麦大面积高产栽培提供依据,1997~1999年在河南省偃师市高产麦田研究了多穗型和大穗型小麦品种产量形成特点及超高产关键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多穗型和大穗型冬小麦品种在群体动态变化、小穗和小花发育、籽粒灌浆过程等方面有较... 为给小麦大面积高产栽培提供依据,1997~1999年在河南省偃师市高产麦田研究了多穗型和大穗型小麦品种产量形成特点及超高产关键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多穗型和大穗型冬小麦品种在群体动态变化、小穗和小花发育、籽粒灌浆过程等方面有较大差异。针对多穗型品种在高产奈件下分蘖成稳率高、穗粗重较低的特点,采取在拔节期追氮的措施能有效减少小花、子房退化,达到穗粒数增加、粒重提高的效果;大穗型品种分化小穗、小花数多,穗粒数高,在拔节期以后分蘖发育明显慢于主茎,致使分蘖成穗率低,群体穗数不足,产量低于多穗型品种,适当增加播量可有效增加穗数,提高小麦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穗型 产量形成 超高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河南省小麦超高产品种产量形成特点及关键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42
20
作者 郭天财 朱云集 +2 位作者 王晨阳 崔金梅 康国章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6-50,共5页
在大田高产栽培条件下 ,对 2种穗型冬小麦品种的群体动态、穗花发育、子粒灌浆和产量构成特点进行了系统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2种穗型冬小麦品种实现超高产产量指标栽培管理的关键技术 ,即对于分蘖成穗率高、穗粒重较低的多穗型品... 在大田高产栽培条件下 ,对 2种穗型冬小麦品种的群体动态、穗花发育、子粒灌浆和产量构成特点进行了系统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2种穗型冬小麦品种实现超高产产量指标栽培管理的关键技术 ,即对于分蘖成穗率高、穗粒重较低的多穗型品种 ,应在保持适宜群体头数的基础上 ,采取拔节期追氮等措施能有效减少小花、子房退化 ,增加粒数和粒重 ,提高产量 ;针对大穗型品种分蘖成穗率低、穗粒重较高的特点 ,充分发挥其分化小穗、小花数多 ,穗粒重高的优势 ,并通过适当加大播量和适期肥水管理 ,促进分蘖成穗 ,增加有效穗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小麦 产量形成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