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前视声呐图像的AUV目标识别与跟踪
1
作者 郑鹏 曹园山 +2 位作者 张超 王健 徐令令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119,共5页
声呐图像由于水体不均匀、边界不规则以及声呐设备本身性能的限制,导致图像噪声明显、亮度不均、分辨率低,使得水下AUV装备在使用前视声呐进行水下目标检测时难度较大。针对该问题,基于m750d声呐探测获得的AUV声呐数据,进行了数据提取... 声呐图像由于水体不均匀、边界不规则以及声呐设备本身性能的限制,导致图像噪声明显、亮度不均、分辨率低,使得水下AUV装备在使用前视声呐进行水下目标检测时难度较大。针对该问题,基于m750d声呐探测获得的AUV声呐数据,进行了数据提取、高斯滤波处理、扇形映射处理,并采用Jet映射对声呐灰度图像进行了伪彩色映射提高数据标注速度和精度,制作获得了4组2 500张声呐图像的AUV目标检测数据集;采用YOLOv4-tiny目标检测算法开展AUV目标检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该数据集上表现优秀,mAP@0.50达到94.17%,FPS在22帧左右,说明该轻量级网络在水下AUV目标识别与跟踪应用上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视声呐 jet映射 AUV目标检测数据集 YOLOv4-tiny目标检测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带喷流激波针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江 彭程 +2 位作者 蔡琛芳 马汉东 秦永明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4-210,共7页
对基于响应面法的带喷流激波针参数优化方法进行了研究,优化目标是最佳减阻效果和最小喷流流量,优化参数是激波针长度、喷流出口总压和喷流出口直径,利用响应面模型对设计参数与响应目标的关系进行建模,样本点设计采用了Ⅳ-最优方法,样... 对基于响应面法的带喷流激波针参数优化方法进行了研究,优化目标是最佳减阻效果和最小喷流流量,优化参数是激波针长度、喷流出口总压和喷流出口直径,利用响应面模型对设计参数与响应目标的关系进行建模,样本点设计采用了Ⅳ-最优方法,样本点的气动响应通过数值计算得到,最后用期望函数法进行多目标寻优。研究表明:激波针长度、喷流总压和喷流出口直径与阻力呈现2阶或3阶非线性关系,且激波针长度和喷流出口直径耦合效应较强;响应面模型给出了阻力与各设计参数关系的数学表达式,仅用较少的样本点就获得了设计空间内任意参数组合的阻力预测值和置信区间,效率较高;通过响应面法获得了最优参数组合,其阻力预测值与校验结果相比精度较高;响应面法应用于带喷流激波针这类多参数、多目标优化设计问题中,有计算量小、结果可信、实用性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喷流 激波针 减阻 响应面法 优化方法
下载PDF
带喷流激波针流动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江 吴军飞 +2 位作者 尼文斌 马汉东 秦永明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40-1048,共9页
采用动态测力、动态测压和纹影等风洞实验技术,对加装了带喷流激波针的钝头体的绕流特性、稳定和非稳模态的形成条件和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带喷流激波针流场存在稳态和非稳态两种模态,超声速喷流的压比大于临界压比时流动处于稳定... 采用动态测力、动态测压和纹影等风洞实验技术,对加装了带喷流激波针的钝头体的绕流特性、稳定和非稳模态的形成条件和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带喷流激波针流场存在稳态和非稳态两种模态,超声速喷流的压比大于临界压比时流动处于稳定模态,反之则为非稳模态;增大激波针长度可减小钝头体阻力,但达到一定长度后,进一步减阻的效果不再显著;增大喷流压比能够有效减弱再附激波强度,有利于缓解单独激波针的肩部热斑问题;非稳模态下波系自激振荡对再附激波在钝头体表面所围的区域影响剧烈,振荡是周期性的,且存在确定的主导频率,主导频率随喷流压力比增大而减小;自激振荡的产生是由于喷流出口周围的反压在喷流压比小于临界压比时无法获得持续的平衡而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喷流激波针 非稳模态 自激振荡 功率谱特性 减阻 风洞实验
下载PDF
可逆式轴流风机叶片设计新方案的探讨 被引量:19
4
作者 钟芳源 杨波 欧阳华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3-17,共5页
重点探讨了正反向性能完全相同的可逆式轴流风机叶片设计新方案。首先 ,通过对现阶段可逆式轴流风机叶片性能试验数据的分析比较 ,得出已有的和正在研究的正反向性能相同的双对称叶型并不能令人满意的结论 ,由此论述了正反向最大升力系... 重点探讨了正反向性能完全相同的可逆式轴流风机叶片设计新方案。首先 ,通过对现阶段可逆式轴流风机叶片性能试验数据的分析比较 ,得出已有的和正在研究的正反向性能相同的双对称叶型并不能令人满意的结论 ,由此论述了正反向最大升力系数值可望提高 1 0 %以上的指标及其途径 ;其次 ,提出了一种正反向组合叶片的全新的设想。它具有可以充分利用现成、成熟叶型等众多优点 ,还可望继续提高其性能指标 ;第三 ,对应用正向前弯动叶片的可行性论证表明 ,在保证射流风机正反向推力相等的前提下 ,正向最大升力系数值可望进一步提高 1 0 %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式射流风机 可逆式 组合叶片 前弯动叶片
下载PDF
飞秒激光-薄膜靶相互作用中快电子和快质子前向发射的研究
5
作者 蔡达锋 谷渝秋 +4 位作者 郑志坚 周维民 焦春晔 温天舒 淳于书泰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3-29,共7页
采用飞秒激光与金属薄膜靶相互作用,测量了前向(靶背方向)发射的快电子和快质子。实验显示:快电子主要沿靶背法线附近发射且有较大的发散角,这与PIC模拟的结果一致;快质子发射方向与快电子大体一致,但其发散角远小于快电子。原因在于电... 采用飞秒激光与金属薄膜靶相互作用,测量了前向(靶背方向)发射的快电子和快质子。实验显示:快电子主要沿靶背法线附近发射且有较大的发散角,这与PIC模拟的结果一致;快质子发射方向与快电子大体一致,但其发散角远小于快电子。原因在于电子产生和加速在靶前(激光辐照面),在输运中受过密等离子体和靶的散射;而质子来源于靶背的含H污染物,并由靶法线鞘加速机制(TNSA)加速,未受散射地到达探测器。快电子和快质子能谱给出的快电子有效温度和质子最大能量较好地满足定标关系Emax=αTh,其中α≈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薄膜靶 快电子 快质子 前向发射
下载PDF
迎风凹腔及其组合体减阻防热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杰 肖锋 +2 位作者 黄伟 颜力 孟玉珊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23,共8页
热防护技术是高超声速飞行器面向工程实际应用时必须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为实现更有效的减阻防热,学者们提出了多种热防护方案,其中迎风凹腔及其组合方式是最有效、最有发展前景的主动热防护方案之一。本文介绍了单一迎风凹腔及其与... 热防护技术是高超声速飞行器面向工程实际应用时必须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为实现更有效的减阻防热,学者们提出了多种热防护方案,其中迎风凹腔及其组合方式是最有效、最有发展前景的主动热防护方案之一。本文介绍了单一迎风凹腔及其与逆向射流、能量沉积、发散冷却等组合方案的作用机理并总结归纳了其研究现状。最后提出了对未来的展望,尤其是跟进并创新已有组合方案,并进行更多地面试验佐证数值模拟结果,以期早日应用于工程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阻 防热 迎风凹腔 逆向射流 能量沉积 高超声速飞行器 热防护技术
下载PDF
单体喷水推进船舶动力定位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刚强 谌栋梁 +2 位作者 葛卓 周冠泽 熊文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8-88,共11页
面向一型喷水推进器为动力定位执行机构的单体喷水推进船舶,开展了船舶仿真模型建立、推力分配及进一步动力定位相关控制算法设计与仿真模拟。针对传统的定步长Kalman滤波提出了改进方案,同时考虑到单体喷水推进船舶的特殊性,对推力分... 面向一型喷水推进器为动力定位执行机构的单体喷水推进船舶,开展了船舶仿真模型建立、推力分配及进一步动力定位相关控制算法设计与仿真模拟。针对传统的定步长Kalman滤波提出了改进方案,同时考虑到单体喷水推进船舶的特殊性,对推力分配算法进行了优化,并基于荷载前馈的PD控制算法开展了不同工况下的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喷水推进推力分配算法能够有效控制一型单体喷水推进船舶实现定点、定艏向、移位、转艏等动力定位典型功能,并具备一定抗外部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水推进 动力定位 推力分配 荷载前馈 KALMAN滤波
下载PDF
气动力/直接力复合控制系统零极点配置设计 被引量:3
8
作者 李鑫 祝志云 杨军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4-37,共4页
为提高气动力/直接力复合控制系统的性能,针对直接力喷流操纵不确定性对复合控制系统的动态品质的影响,采用零极点配置设计复合控制系统自动驾驶仪的方法。给出了气动力反馈/直接力前馈的复合控制自动驾驶结构,分析了直接力前馈控制对... 为提高气动力/直接力复合控制系统的性能,针对直接力喷流操纵不确定性对复合控制系统的动态品质的影响,采用零极点配置设计复合控制系统自动驾驶仪的方法。给出了气动力反馈/直接力前馈的复合控制自动驾驶结构,分析了直接力前馈控制对复合控制系统零点的影响。分别采用极点配置和零点配置方法设计了气动力反馈控制回路和直接力前馈回路,保证了复合控制系统具有理想的动态品质和对喷流不确定性的鲁棒性。通过复合控制系统六自由度仿真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研究对于气动力/直接力复合控制系统设计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力/直接力复合控制 脉冲发动机 前馈/反馈控制 零极点配置
下载PDF
实验研究具有周向抽吸轴对称射流的拟序结构
9
作者 谢锡麟 麻伟巍 周慧良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52-460,共9页
基于实验研究具有周向抽吸轴对称射流拟序结构的动力学行为,定义了临界出口主速度 以及超临界工况(低速工况)和亚临界工况.提出了超临界工况下,拟序结构的空间演化特征. 基于功率谱确定了超、亚临界工况流动系统发生自激励振荡的... 基于实验研究具有周向抽吸轴对称射流拟序结构的动力学行为,定义了临界出口主速度 以及超临界工况(低速工况)和亚临界工况.提出了超临界工况下,拟序结构的空间演化特征. 基于功率谱确定了超、亚临界工况流动系统发生自激励振荡的速度比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向抽吸轴对称射流 临界出口主速度 剪切层自激励振荡模式 拟序结构 超临界工况 自由剪切流 层流射流
下载PDF
首部射流对圆柱涡激振荡抑制的实验研究
10
作者 付国强 戴绍仕 +1 位作者 孙丽萍 Younis Bassam A.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7-33,共7页
各工程领域中的细长柱体结构常因旋涡脱落导致结构振荡(或振动)甚至疲劳破坏,为了减弱或抑制涡激振荡(或振动),有必要针对有效的旋涡脱落抑制方法展开研究。本文采用首部射流方法设计了一套流动控制装置来抑制模型的涡激振荡。通过拖曳... 各工程领域中的细长柱体结构常因旋涡脱落导致结构振荡(或振动)甚至疲劳破坏,为了减弱或抑制涡激振荡(或振动),有必要针对有效的旋涡脱落抑制方法展开研究。本文采用首部射流方法设计了一套流动控制装置来抑制模型的涡激振荡。通过拖曳水池中开展的实验,利用Qualisys光学运动捕捉系统,针对3种开孔布置方案和多组射流流量进行测试,研究了雷诺数在2.4×10^4时定常首部射流(q/Q=0~0.0312)对单自由度模型涡激振荡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首部射流在不同程度上能有效地减小非定常涡放升力所引起的圆柱的横向位移。实验中还发现涡流脱落对横向位移的减少程度表现为2种不同的模式,即横向位移突然、明显的降低和随后一种处于饱和状态的位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 涡激振荡 单自由度 抑制 首部射流 流动控制 实验测试
下载PDF
Thermal Protection Efficiency of Forward-facing Cavity and Opposing Jet Combinational Configuration 被引量:3
11
作者 Haibo Lu Weiqiang Liu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4期342-347,共6页
To deal with the thermal protection of high speed vehicle, the cooling efficiency of a combinatorial thermal protection configuration which is composed of the forward-facing cavity and opposing jet is investigated. Th... To deal with the thermal protection of high speed vehicle, the cooling efficiency of a combinatorial thermal protection configuration which is composed of the forward-facing cavity and opposing jet is investigated.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 is validated by experiment and the flow field parameters, aerodynamic force and heat flux distribution are obtained. The detailed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is kind of combinatorial thermal protection configuration has an excellent effect on cooling the surface of the nosetip. By adding of the opposing jet with a small total pressure, it can avoid the disadvantage to the control performance of the aircraft which is caused by the cavity oscillating flow. And the low stagnation pressure is propitious to simplify the opposing jet system. The location of the recirculation region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f the aerodynamic heating. The heat flux along outer body surface of the nosetip does not increase with the stagnation pressure of opposing jet decreases monotonica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系统 组合配置 防护效率 保护配置 冷却效率 数值模拟 总压力 高速车辆
原文传递
激光诱导前向转移水中制备聚二甲基硅氧烷微粒 被引量:1
12
作者 麦文豪 邓宇 +1 位作者 郭钟宁 洪文生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79-982,共4页
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的表面能低、黏度大,难以在空气中制备微型球粒。利用激光诱导前向转移技术在水中制备PDMS微粒,深入研究了激光能量、光斑直径对PDMS粒径的影响,发现微粒平均直径为20~100μm,并随光斑直径增大而增大,随激光能量增... 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的表面能低、黏度大,难以在空气中制备微型球粒。利用激光诱导前向转移技术在水中制备PDMS微粒,深入研究了激光能量、光斑直径对PDMS粒径的影响,发现微粒平均直径为20~100μm,并随光斑直径增大而增大,随激光能量增大而减小,且微球表面光滑。同时,利用高速摄像机对水中激光诱导前向转移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激光诱导钛层形成空化泡,溃灭时形成的射流将PDMS脱离形成微滴,固化后成为微球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前向转移 聚二甲基硅氧烷微粒 高速摄像机 空化射流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of thermal protection system by forward-facing cavity and opposing jet combinatorial configuration 被引量:12
13
作者 Lu Haibo Liu Weiqiang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2期287-293,共7页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usage of the forward-facing cavity and opposing jet combinatorial configuration as the thermal protection system (TPS) for hypersonic vehicles. A hemispherecone nose-tip with the combinator...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usage of the forward-facing cavity and opposing jet combinatorial configuration as the thermal protection system (TPS) for hypersonic vehicles. A hemispherecone nose-tip with the combinatorial configuration is investigated numerically in hypersonic free stream. Some numerical results are validated by experiments. The flow field parameters, aerodynamic force and surface heat flux distribution are obtained. The influence of the opposing jet stagnation pressure on cooling efficiency of the combinatorial TPS is discussed. The detailed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erodynamic heating is reduced remarkably by the combinatorial system. The recirculation region plays a pivotal role for the reduction of heat flux. The larger the stagnation pressure of opposing jet is, the more the heating reduction is. This kind of combinatorial system is suitable to be the TPS for the high-speed vehicles which need long-range and long time flig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rodynamic heating forward-facing cavity Hypersonic flow Opposing jet Thermal protection system
原文传递
基于T-S模型模糊混合前馈的卷烟工艺风力控制
14
作者 谢钟翔 成佳庆 +1 位作者 张立勋 张振峰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13年第4期629-633,共5页
为解决扁式布袋除尘器中脉冲喷吹对工艺风力除尘系统管道的负压造成的定时扰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S模糊模型的模糊控制结合脉冲喷吹和压力波动前馈的混合前馈控制方法。从山东和其他一些地方的集中工艺风力系统生产环境中的运行效果可... 为解决扁式布袋除尘器中脉冲喷吹对工艺风力除尘系统管道的负压造成的定时扰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S模糊模型的模糊控制结合脉冲喷吹和压力波动前馈的混合前馈控制方法。从山东和其他一些地方的集中工艺风力系统生产环境中的运行效果可以看出,它有效地减弱了脉冲喷吹对于管道负压造成的扰动,简化了控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 S模糊模型 除尘器系统 脉冲喷吹 喷吹前馈补偿
下载PDF
鄂伦春自治旗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岳冀 张胜利 +2 位作者 李晶 赵雨微 邓波 《内蒙古气象》 2016年第2期27-31,共5页
文章综合利用常规观测资料、雷达回波资料、卫星资料,对2015年8月2—3日发生在鄂伦春旗南部的暴雨天气过程从环流背景和中尺度特征方面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500hPa高空槽和850切变线形成前倾结构,前倾槽结构为暴雨的发生发展提供了热... 文章综合利用常规观测资料、雷达回波资料、卫星资料,对2015年8月2—3日发生在鄂伦春旗南部的暴雨天气过程从环流背景和中尺度特征方面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500hPa高空槽和850切变线形成前倾结构,前倾槽结构为暴雨的发生发展提供了热力和动力条件;700、850hPa西南急流对鄂伦春旗低层增温增湿作用明显,加之地面、850hPa东南急流辐合上升,增加了大气层结不稳定度,这两支急流在鄂伦春旗上空形成了强烈的水汽通量的辐合。与地形因素相关联的近地面层切变辐合促成下边界层辐合是此次暴雨过程的触发点,其附近陆续生成的中等强度块状的对流单体,形成暴雨。此次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影响云带主要由有序的中尺度对流云团和中尺度对流复合体组成,降水时空变率大,雷达回波强度达到60dBz,走向与低空切边线移动方向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加尔湖冷涡 前倾结构 中尺度特征 急流 暴雨
下载PDF
迎风凹腔与逆向喷流组合热防护系统冷却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陆海波 刘伟强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72-377,共6页
对迎风凹腔与逆向喷流组合热防护系统的冷却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相同总压不同流速的逆向喷流对组合结构的流场、气动受力及壁面传热的影响.通过与相关的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数值方法的可靠性.研究发现:该结构能够有效地对飞行器鼻锥... 对迎风凹腔与逆向喷流组合热防护系统的冷却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相同总压不同流速的逆向喷流对组合结构的流场、气动受力及壁面传热的影响.通过与相关的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数值方法的可靠性.研究发现:该结构能够有效地对飞行器鼻锥表面进行冷却,引入很小总压的逆向喷流(逆喷总压比PR=0.1),组合结构的冷却效果就可以远远优于单一的迎风凹腔;相同逆向喷流总压下,逆喷速度越高,逆喷流量越大,外壁面的冷却效果越好;随逆喷流速提高,气动阻力也进一步减小.本文研究的组合结构非常适用于远程、需长时间飞行的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热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防护系统 高超声速 迎风凹腔 逆向喷流
原文传递
凹腔尺寸对迎风凹腔与逆向喷流组合热防护系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陆海波 刘伟强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666-2673,共8页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系统(TPS)的设计,对迎风凹腔与逆向喷流组合热防护系统展开研究.在数值方法实验验证的基础上,通过求解Navier-Stokes方程得到了带组合热防护系统的鼻锥的流场结构以及壁面热流分布.验证了组合热防护系统的有效...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系统(TPS)的设计,对迎风凹腔与逆向喷流组合热防护系统展开研究.在数值方法实验验证的基础上,通过求解Navier-Stokes方程得到了带组合热防护系统的鼻锥的流场结构以及壁面热流分布.验证了组合热防护系统的有效性.在逆向喷流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进一步研究了凹腔的尺寸变化对其防热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凹腔的直径越小,深度越深,气动加热值越低.自由来流与逆向喷流形成的回流区在减少鼻锥的气动加热上起到关键的作用.相对于凹腔深度的变化,鼻锥壁面的气动加热更敏感于凹腔直径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防护 高超声速飞行器 逆向喷流 迎风凹腔 数值模拟 气动加热
原文传递
逆向喷流及其组合体在超声速气流中减阻防热功效研究进展(英文) 被引量:14
18
作者 Wei HUANG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7期551-561,共11页
总结归纳国内外逆向喷流及其组合体在超声速气流中减阻防热功效的研究进展,并给出逆向喷流在某些应用领域的建议,特别是喷流的不稳定性保护、减阻与热防护之间的权衡以及流动模态转换的工作参数和结构参数临界点选取等。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减阻 热防护 逆向喷流 前向凹腔 能量沉积
原文传递
A survey on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drag and heat reduction mechanism in supersonic/hypersonic flows 被引量:17
19
作者 Xiwan SUN Wei HUANG +2 位作者 Min OU Ruirui ZHANG Shibin LI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4期771-784,共14页
Along with the survey o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drawing attention to the drag and heat reduction mechanism, the authors simultaneously focus on the recent advance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s on the schemes applied ... Along with the survey o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drawing attention to the drag and heat reduction mechanism, the authors simultaneously focus on the recent advance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s on the schemes applied to supersonic/hypersonic vehicles. The CFD study has evolved as an irreplaceable method in scheme evaluation and aircraft optimization. Similar to our previous experimental survey, the advances in drag and heat reduction schemes are reviewed by similar kinds of mechanism in this article, namely the forward-facing cavity, the opposing jet, the aerospike, the energy deposition and their combinational configurations. This review article puts an emphatic eye on the flow conditions, numerical methods, novel schemes and analytical conclusions given in the simulations. Further, the multi-objective design optimization concept has also been illustrated due to the observable advantages of using CFD over experimental method, especially those performances conducted in drag reduction and thermal protection practice, and this would possess reference value in the design of aircraft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rospike Drag and HEAT reduction Energy deposition forward-facing CAVITY Opposing jet
原文传递
带逆向喷流激波针非设计点减阻防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何天琦 罗世彬 《飞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6-50,共5页
为了研究带逆向喷流激波针在非设计点状态下对钝头体的减阻防热性能,采用有限体积法求解三维Navier-Stokes方程,并选用SST k-ω湍流模型,分别对不同迎角和马赫数下带逆向喷流激波针钝头体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在0°~... 为了研究带逆向喷流激波针在非设计点状态下对钝头体的减阻防热性能,采用有限体积法求解三维Navier-Stokes方程,并选用SST k-ω湍流模型,分别对不同迎角和马赫数下带逆向喷流激波针钝头体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在0°~6°迎角范围以及不同马赫数下,带逆向喷流激波针均能起到较好的减阻效果,改善了驻点区域热环境,但随着迎角的增大,逆向喷流激波针对钝头体肩部区域的防热能力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 逆向喷流 激波针 减阻防热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