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alking of spider on water surface studied from its leg shadows 被引量:2
1
作者 Yelong Zheng Hongyu Lu +3 位作者 Jile Jian Dashuai Tao Wei Yin Yu Tian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8期341-345,共5页
Different from sculling forward of water striders with their hairy water-repellent legs, water spiders walked very quickly on water surfaces. By using a shadow method, the walking of water spiders had been studied. Th... Different from sculling forward of water striders with their hairy water-repellent legs, water spiders walked very quickly on water surfaces. By using a shadow method, the walking of water spiders had been studied. The three-dimensional trajectories and the supporting forces of water spider legs during walking forward were achiev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eg movement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phases: slap, stroke, and retrieve. Employing an effective strategy to improving walking efficiency, the sculling legs supported most of its body weight while other legs were lifted to reduce the lateral water resistance, which was similar to the strategy of water striders. These findings could help guiding the design of water walking robots with high e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spider legs SHADOW walking forward archimedes' principle
下载PDF
Revealing stepping forces in sub-mg tiny insect walking 被引量:1
2
作者 Yelong Zheng Wei Yin +1 位作者 Hongyu Lu Yu Tian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2期356-360,共5页
Measuring walking forces of small or tiny insects can help the comprehension of their locomotion principles.However,as their size and force are generally too small,walking forces of small insects in sub-mg mass have n... Measuring walking forces of small or tiny insects can help the comprehension of their locomotion principles.However,as their size and force are generally too small,walking forces of small insects in sub-mg mass have never been actually measured.In this work,a convenient multi-lens and jelly surface based shadow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simultaneous multiple walking forces measuring,ranged from nN to mN with a sensitivity of sub-nN/pixel under ambient conditions.Walking force of six legs of a 0.3 mg water treader was demonstrated.The obtained results disclosed a rapid and extending middle leg strategy of water treader in walking forward above a jelly surface.This method is cost-effective and high-resolution,which could be easily used in measuring other tiny for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y force SHADOW walking forward bean jelly
下载PDF
Research of 6-DOF Serial-Parallel Mechanism Platform for Stability Training of Legged-Walking Robot 被引量:1
3
作者 Wei-Guo Wu Wen-Qian Du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 EI CAS 2014年第2期75-82,共8页
The concept of legged-robot stability training with a training platform is proposed and a serial-parallel mechanism platform with 6 degrees of freedom is designed for this target. The designed platform is composed of ... The concept of legged-robot stability training with a training platform is proposed and a serial-parallel mechanism platform with 6 degrees of freedom is designed for this target. The designed platform is composed of 4-DOF parallel mechanism with spherical joints and prismatic pairs,and 2-DOF serial mechanism with prismatic pairs. With this design,the platform has advantages of low platform countertop,big workspace,high carrying capacity and high stiffness. On the basis of DOF analysis and computation of space mechanism,weight supporting auxiliary mechanism and raceways-balls supporting mechanism are designed,so as to improve the stiffness of designed large platform and payload capacity of servo motors. And then the whole structure design work of the platform is done. Meanwhile,this paper derives the analytical solutions of forward kinematics, inverse kinematics and inverse dynamics. The error analysis model of 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is established. And then the simulation is done in ADAMS to ensure the correctness and feasibility of this desig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DOF serial-parallel mechanism forward kinematics stability training legged-walking robot
下载PDF
桑巴舞前进WALK步中身体髋膝关节角度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博 谢春香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2年第4期81-82,88,共3页
应用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手段,以武汉体育学院体育艺术学院拉丁舞专业班8位优秀男选手为研究对象,对桑巴舞前进WALK步基本动作进行图像解析,旨在揭示其运动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为诊断与分析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桑巴舞 前进walk 三维图像解析 运动生物力学
下载PDF
我国优秀男选手桑巴舞前进WALK步动作结构与特征研究
5
作者 李博 李芳 +2 位作者 黄鹏 刘嘉 李雨露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6-100,共5页
用两台拍摄频率为50帧/s的日产摄像机,对来自我国五省从事拉丁舞专业的12位优秀男选手完成的桑巴舞前进WALK步动作进行同步拍摄,利用美国ARIEL三维图像解析系统对动作图像进行解析。依据拍摄的视频资料和解析的相关参数,对其动作结构与... 用两台拍摄频率为50帧/s的日产摄像机,对来自我国五省从事拉丁舞专业的12位优秀男选手完成的桑巴舞前进WALK步动作进行同步拍摄,利用美国ARIEL三维图像解析系统对动作图像进行解析。依据拍摄的视频资料和解析的相关参数,对其动作结构与特征进行评价与分析,为在教学、训练中抓住该技术动作的基本特点和规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巴舞 前进walk 动作结构 图像解析
下载PDF
老年人健身背向走的足底压力与步态特征 被引量:25
6
作者 赵焕彬 霍洪峰 +1 位作者 张静 金凤霞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35-438,共4页
目的:研究健身背向走时的动态足底压力分布,对老年人健身锻炼提出建议。方法:采用Footscan高频足底压力测试系统检测48名老年人自然正向走及背向走时的动态足底压力分布,对比分析背向走步态特征。结果:背向走时足底压力-时间曲线呈单峰... 目的:研究健身背向走时的动态足底压力分布,对老年人健身锻炼提出建议。方法:采用Footscan高频足底压力测试系统检测48名老年人自然正向走及背向走时的动态足底压力分布,对比分析背向走步态特征。结果:背向走时足底压力-时间曲线呈单峰型。背向走时第2跖骨、第1跖骨、第2—5趾骨处的冲量小于正向走,足跟、第4跖骨、第5跖骨、足弓处的冲量大于正向走,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背向走时第2跖骨、第3跖骨、第4跖骨处的最大压强小于正向走,足跟与第1跖骨处的最大压强大于正向走,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背向走时足底压力中心较正常步行变化范围大。结论:背向走较正向走可以使足底各部位压力分布均匀,并能锻炼平衡控制能力及肌肉调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向走 足底压力 老年人
下载PDF
背向行走训练对老年人静态平衡能力及步态的影响 被引量:38
7
作者 张胜年 林中宝 +1 位作者 袁泳虹 吴新凡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4-307,共4页
目的:研究老年人背向行走训练对其平衡能力及步态控制能力的影响。方法:30名健康老年女性分为实验组(18人)和对照组(12人),实验组受试者进行为期12周、每周3次、每次40分钟、训练强度控制在心率110-120次/分之间的背向行走训练。... 目的:研究老年人背向行走训练对其平衡能力及步态控制能力的影响。方法:30名健康老年女性分为实验组(18人)和对照组(12人),实验组受试者进行为期12周、每周3次、每次40分钟、训练强度控制在心率110-120次/分之间的背向行走训练。运用红外自动示踪运动分析系统(Motion Analysis)、测力台(KistlerForce Plate)、DJ2L-Ⅱ型电子单脚站立测试仪对受试者实验前后静态平衡能力、正常行走的步态特征进行了测量。结果:(1)实验组训练后左、右侧单脚站立时间较训练前显著延长(P〈0.05),较之对照组也明显延长;静态闭目站立时前后方向上的身体压力中心波动,实验组较之训练前和对照组均显著减小(P〈0.05)。(2)步态运动学测试:实验组训练后躯干最大扭转幅度明显增大(P〈0.05)、躯干左右晃动幅度明显减小(P〈0.05);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均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正常行走时摆动腿抬膝高度、脚前部离地高度均显著提高(P〈0.05);组间比较,实验组左侧抬膝高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3)步态动力学测试:实验组训练后正常行走缓冲时相的最大地面约束力明显降低、蹬伸时相的最大地面约束力显著增加(P〈0.05),最大制动力与推进力较实验前也显著增加(P〈0.05)。对照组的两次测试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各项动力学指标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结论:背向行走训练能够提高老年人的静态平衡与运动控制能力,提高老年人行走中的下肢蹬伸力量及缓冲控制能力,改善双侧步长的均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向行走 人体平衡 步态分析
下载PDF
背向行走足底压力分布特征对平衡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新亭 任静 +2 位作者 苏海龙 张峻霞 张琰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06-512,共7页
目的研究背向行走过程中足底压力的变化,从而探究其对人体步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使用足底压力测量系统(Pedar-X压力鞋垫)采集10名受试者在正向和背向两种行走模式下的足底压力数据。试验在跑步机上进行,以正向行走作为对照试验组。... 目的研究背向行走过程中足底压力的变化,从而探究其对人体步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使用足底压力测量系统(Pedar-X压力鞋垫)采集10名受试者在正向和背向两种行走模式下的足底压力数据。试验在跑步机上进行,以正向行走作为对照试验组。依据试验条件及预试验时受试者的直观感受,选取4个速度(2.0、2.5、3.0、3.5 km/h)分别进行两种行走模式下的试验,分析不同速度下足底压力中心轨迹、足底压力、足-地接触时间等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不同速度的两种行走模式下,人在行走过程中的足底压力有所不同。背向行走过程中,足底压力中心从足前部向足跟过渡,从内侧向外侧过渡。相比正向行走,背向行走时的足底压力显著减小,行走过程中的足-地接触时间有所增加。结论研究背向行走的压力分布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人的动态平衡机制,并为行走稳定性的相关研究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向行走 足底参数 平衡能力 压力测量
下载PDF
健身反向走的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吕晓梅 赵焕彬 张海涛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9-143,共5页
针对反向走的健身理论,研究反向走与正向走时腰部竖脊肌的放电规律、反向走与正向走步态方面的区别。研究表明,反向走时躯干与水平面的前夹角比正向走时小,腰部竖脊肌的积分肌电值明显比正向走时高,增加了竖脊肌活动,改善了竖脊肌的内... 针对反向走的健身理论,研究反向走与正向走时腰部竖脊肌的放电规律、反向走与正向走步态方面的区别。研究表明,反向走时躯干与水平面的前夹角比正向走时小,腰部竖脊肌的积分肌电值明显比正向走时高,增加了竖脊肌活动,改善了竖脊肌的内部协调性,加速了局部血液循环,对健康很有益;正向走时头和躯干晃动的范围大,正向走上体维持稳定性较反向走差,反向走上体稳定性较好;反向走时髋、膝、踝关节活动范围比正向走时大,在脚跟(尖)(离)触地瞬间下肢各关节屈伸肌群能更有效地参加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走 正向走 髋角 膝角 踝角
下载PDF
儿童倒走足底压力的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郝卫亚 陈严 胡水清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6-59,共4页
为探讨倒走锻炼相对于正常向前行走在足底压力分布方面的特征,对12名健康男性小学生正、倒走足底压力分布进行采集.然后对足底10个区的最大压力和冲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儿童正、倒走足底压力分布差异明显.与正走相比,倒走时足弓、第4,... 为探讨倒走锻炼相对于正常向前行走在足底压力分布方面的特征,对12名健康男性小学生正、倒走足底压力分布进行采集.然后对足底10个区的最大压力和冲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儿童正、倒走足底压力分布差异明显.与正走相比,倒走时足弓、第4,5趾骨区的压力均变为较高压力区域,而大拇指、第1,2趾骨区变为较低压力区域.该结果提示,倒走足底压力分布特征可能是倒走所具有的锻炼、康复特殊效果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倒走 足底压力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基于手脚融合功能的多足步行机器人正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良文 潘春梅 +2 位作者 王新杰 唐维纲 张小辉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8-42,共5页
简单介绍了一种新型机器人——基于手脚融合功能的多足步行机器人的结构,并对该类机器人的正运动学问题进行了详细研究。对该类机器人的两种典型运动状态——行走和抓取状态的运动学关系进行了阐述。文中首先根据机器人结构的约束关系... 简单介绍了一种新型机器人——基于手脚融合功能的多足步行机器人的结构,并对该类机器人的正运动学问题进行了详细研究。对该类机器人的两种典型运动状态——行走和抓取状态的运动学关系进行了阐述。文中首先根据机器人结构的约束关系导出了机器人机体轨迹(质心)的表达式,再对具有抓取功能的串联机械手的正运动学关系进行研究后,获得了机器人在抓取物体时的运动学关系。文中对相关公式进行了推导,给出了表达式,最后以相关算例进行了说明。该研究结果对于加快该类机器人的实用进程有显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足步行机器人 手脚融合 正运动学
下载PDF
前视阵频率分集雷达空时杂波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胡柏林 廖桂生 +2 位作者 许京伟 朱圣棋 巩继玲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693-2699,共7页
针对前视阵频率分集雷达,该文在其空时信号模型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其杂波谱空时2维展宽特性和相位距离走动特性。杂波谱展宽特性表现为杂波谱时域和空域展宽,当步进频率较小并且阵元脉冲数不多时,杂波在空时2维平面展宽很小。相位距离... 针对前视阵频率分集雷达,该文在其空时信号模型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其杂波谱空时2维展宽特性和相位距离走动特性。杂波谱展宽特性表现为杂波谱时域和空域展宽,当步进频率较小并且阵元脉冲数不多时,杂波在空时2维平面展宽很小。相位距离走动只与距离、步进频率及脉冲重复频率有关;相位距离走动效应,导致距离模糊杂波在空域上的分离特性,将有利于距离模糊杂波的抑制。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文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前视阵 距离模糊 频率分集 相位距离走动
下载PDF
大学生不同运动方式下的足底压力分布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吴宝平 闫松华 +4 位作者 张宽 赵宇 宋红芳 郭学谦 刘志成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16年第2期161-166,179,共7页
目的自然行走、慢跑是人类最基本的运动,倒走是一些非特异性腰疼病人进行康复训练的一种运动。了解正常人的步态特征,可以为判定患者步态异常的生物力学研究提供对照。方法选取5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应用0.5 m footscanUSB足底压力分... 目的自然行走、慢跑是人类最基本的运动,倒走是一些非特异性腰疼病人进行康复训练的一种运动。了解正常人的步态特征,可以为判定患者步态异常的生物力学研究提供对照。方法选取5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应用0.5 m footscanUSB足底压力分布测试系统采集受试者自然行走、倒走和慢跑时的步态参数,并应用SPSS 17.0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在3种运动方式下,左右足的支撑期分期均无显著性差异,足弓指数差异明显,足前部所受冲量百分比最大。而慢跑和自然行走相比,足支撑期分期均有显著性差异,T2-T5、M1-M5和MF区域的压强峰值有显著性差异。倒走时,全足支撑期以及足轴角明显大于自然行走和慢跑。结论不同的运动方式改变了足底压力分布状态,在日常运动中,应结合自身体质状况选择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行走 倒走 慢跑 足底压力分布
下载PDF
采用图像摄影的输电线路弧垂测量方法 被引量:24
14
作者 陈斯雅 王滨海 +2 位作者 盛戈皞 王闻 江秀臣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04-909,共6页
输电线路的弧垂和对地距离是线路设计和运行的主要指标,其准确测量对线路的运行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结合图像处理和摄影测量技术,提出一种新的输电线路弧垂测量方法。根据无人机载数据采集系统针对同一段输电线路,在不同拍摄位置... 输电线路的弧垂和对地距离是线路设计和运行的主要指标,其准确测量对线路的运行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结合图像处理和摄影测量技术,提出一种新的输电线路弧垂测量方法。根据无人机载数据采集系统针对同一段输电线路,在不同拍摄位置和角度拍摄传回的多张现场照片,利用平滑滤波、边缘检测和边界追踪相结合的图像分割算法识别出照片中弧垂特征点,并利用立体像对前方交会算法推导对应弧垂点的实际坐标值,进而实现对输电线路弧垂和对地距离的准确测量。与现场激光测距仪实测结果相比较,新测量方法平均误差率<1.3%,最大误差率<2.8%,证明该方法正确有效,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无人机巡线 航拍 弧垂 图像处理 摄影测量 边缘检测 前方交会
下载PDF
新型四足步行机器人串并混联腿的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21
15
作者 高建设 李明祥 +1 位作者 侯伯杰 王保糖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147-3160,共14页
针对串联四足机器人行走惯量大,自重/载重比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串并混联四足步行机器人,并对该机器人的串并混联腿进行运动学分析。该机器人由一个运载平台和四条结构相同的串并混联腿组成,每条腿均由髋关节、大腿、小腿顺次连接构成... 针对串联四足机器人行走惯量大,自重/载重比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串并混联四足步行机器人,并对该机器人的串并混联腿进行运动学分析。该机器人由一个运载平台和四条结构相同的串并混联腿组成,每条腿均由髋关节、大腿、小腿顺次连接构成,其中髋关节为3-RRR并联机构。以能耗最小姿态为最优姿态,基于矢量法求解了该串并混联腿的运动学正解和反解,利用MATLAB和ADAMS软件验证了正解和反解的正确性;基于矢量法和微分变换法求出了该混联腿的速度雅克比矩阵和加速度矩阵,分析了其奇异性,并利用MATLAB软件绘制出该腿的工作空间。结果表明:该腿在髋关节连杆直径d=22mm,大腿杆件直径D=50mm,膝关节转角θ4∈[105°,155°]时,工作空间呈球冠形,最大内接圆半径R=400mm,高度为H∈[500mm,900mm]。本研究对该新型串并混联四足步行机器人的刚度分析、动态性能、机构优化设计和系统控制等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并混联机器人 四足步行机器人 运动学正解 运动学反解 奇异性分析 工作空间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正、倒走足底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坤 吕肖锋 +4 位作者 武晋晓 焦秀敏 洛佩 宫倩倩 刘超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38-42,共5页
目的研究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正、倒走足底生物力学变化,对糖尿病患者健身提出建议。方法采用Rscan平板式测试系统检测53例健康对照者(DC组)和52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自然正走及倒走时动态足底压力分布及压力中心轨迹变化,对比... 目的研究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正、倒走足底生物力学变化,对糖尿病患者健身提出建议。方法采用Rscan平板式测试系统检测53例健康对照者(DC组)和52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自然正走及倒走时动态足底压力分布及压力中心轨迹变化,对比分析正、倒走步态特征。结果正走时与DC组比较,T2DM组M3(第3跖骨)、M4(第4跖骨)、M5(第5跖骨)区峰值压力显著增高(P<0.05,P<0.01),M2(第2跖骨)、HM(足跟内侧)区峰值压力显著降低(P<0.05,P<0.01)。与正走时比较,DM组倒走时M2、M3、M4区峰值压力显著降低(P<0.05,P<0.01),除M5区外,其余各区峰值压力显著增高(P<0.05,P<0.01);DM组足底压力中心轨迹(COP)在X轴上位移变大,在Y轴上位移减少,左右足差异不明显。结论正常人与T2DM患者正走时足底峰值压力存在差异。T2DM患者倒走可使足底各区峰值压力分布更加均匀,缓解前足受力,但加大了行走的不稳定性,提醒T2DM患者倒走锻炼时应更加注意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倒走 足底峰值压力 足底压力中心轨迹
下载PDF
论步幅——张培萌的步幅嫌小吗? 被引量:14
17
作者 茅鹏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7-40,共4页
我们的研究确断:跑的"单步"结构,存在着有机联系着的:"前蹬"(前支撑)、"后蹬"(后支撑)、"腾空"三个阶段。其中"前蹬"、"后蹬"都是"加速段",唯独"腾空"... 我们的研究确断:跑的"单步"结构,存在着有机联系着的:"前蹬"(前支撑)、"后蹬"(后支撑)、"腾空"三个阶段。其中"前蹬"、"后蹬"都是"加速段",唯独"腾空"是"减速段"。张培萌突出地表现了"步频优势",应该继续发扬;对他的步长要慎重,切忌"人为地延长腾空段";关键在于继续提高跑的"内蕴质量"。相信依靠张培萌、李庆师生团队以及清华的学术优势,必然会不断取得新的更大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幅 步频 前蹬(前支撑) 后蹬(后支撑) 腾空
下载PDF
健身反向走对老年女性平衡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0
18
作者 姚鑫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9-61,共3页
为探讨反向走改善或提高机体平衡能力的价值,本研究以26名61~70岁的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一组进行常规健身锻炼(正向快走或慢跑),一组进行反向走锻炼。2组老年人在锻炼开始前和锻炼12周后,检测平衡功能(闲眼单脚站... 为探讨反向走改善或提高机体平衡能力的价值,本研究以26名61~70岁的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一组进行常规健身锻炼(正向快走或慢跑),一组进行反向走锻炼。2组老年人在锻炼开始前和锻炼12周后,检测平衡功能(闲眼单脚站立时间、Footscan测力台系统静态睁眼双足站立测试和身体最大活动幅度测试、步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2周锻炼后,反向走组老年人的闭眼单脚站立时间明显延长,身体最大活动幅度测试中X轴方向运动的最大和最小幅度明显增加,步态分析中右足跟到达最大压力的时间明显增加、身体重心额状轴最大位移明显降低。而常规健身组老年人只是在身体最大活动幅度测试中X轴方向运动的最小幅度明显增加。上述结果说明:反向走与正向快走或慢跑相比,可显著改善老年人的平衡功能,因此可以作为老年人平衡能力锻炼的一种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走 平衡能力 老年女性 步态分析
下载PDF
无人值守掘进机行走双模态模糊控制策略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福忠 张利敏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8-31,共4页
为了解决无人值守掘进机在行走过程中行走轨迹偏离巷道中线的问题,在分析掘进机掘进施工程序的基础上,建立了掘进机运动模型,并提出了基于双模态结构的无人值守掘进机行走模糊控制策略,实现了掘进机的方向调整、前行控制,侧重介绍了掘... 为了解决无人值守掘进机在行走过程中行走轨迹偏离巷道中线的问题,在分析掘进机掘进施工程序的基础上,建立了掘进机运动模型,并提出了基于双模态结构的无人值守掘进机行走模糊控制策略,实现了掘进机的方向调整、前行控制,侧重介绍了掘进机转向角与驱动轮转速的关系方程和模糊控制模型建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控制策略满足掘进机的掘进施工程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值守掘进机 行走过程 双模态模糊控制 方向调整模型 前行控制模型
下载PDF
区间正交小波变换域FLP算法及其在捷联寻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时伟 贺汉根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7-61,共5页
针对机抖激光陀螺角随机游走和发动机干扰等影响静态捷联寻北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区间正交小波变换的前向线性预测算法。该算法利用前向线性预测技术以及区间正交小波变换抑制边界效应的能力,有效地减小了角随机游走和发动机... 针对机抖激光陀螺角随机游走和发动机干扰等影响静态捷联寻北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区间正交小波变换的前向线性预测算法。该算法利用前向线性预测技术以及区间正交小波变换抑制边界效应的能力,有效地减小了角随机游走和发动机干扰。车载实验证明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随机游走 发动机干扰 捷联寻北 前向线性预测 区间小波变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