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ative Study of Basins within Palaeogene Seaway in East China and Cretaceous Seaway in North America and Its Reservoir Significance 被引量:2
1
作者 Wu Xiantao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9,共9页
The well known Cretaceous seaway in North America was recognized in the middle of the last century and the Palaeogene seaway in East China was proposed by the author recently. The two seaways located on the opposite s... The well known Cretaceous seaway in North America was recognized in the middle of the last century and the Palaeogene seaway in East China was proposed by the author recently. The two seaways located on the opposite sides of North Pacific Ocean may be not a coincidence, and a comparative study was made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wo seaways inundated basins share several similarities particularly in basin origin, filling processes and reservoir facies. It is suggested that reservoir facies of estuarine sandstone and shelf bar sandstone related to sea level fluctuation, which are well developed in the Cretaceous seaway covered basins in North America might have been also developed here in Palaeogene seaway inundated basins in East China. Therefore it is worth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finding these new reservoir facies on this side of the Pacific ocean. Evidences of sedimentology and ichnology indicate that good prospects are lik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laeogene seaway estuarine sandstone trace fossils reservoir facies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layer of fossil Halimeda reef mineral rock of Miocene in the Xisha Islands and its genetic model 被引量:2
2
作者 XU Hong ZHU Yurui +8 位作者 EBERLI G.P. LUO Wei ZHAO Xinwei CAI Ying LIU Xinyu YAN Guijing ZHANG Bolin WEI Kai CUI Ruyong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4期74-83,共10页
Halimeda is one of the major reef-building algas in the middle Miocene of Xisha, and one of the significant reef-building algas in the algal reef oil and gas field of the South China Sea. However, there have been few ... Halimeda is one of the major reef-building algas in the middle Miocene of Xisha, and one of the significant reef-building algas in the algal reef oil and gas field of the South China Sea. However, there have been few reports regar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neral rocks, reservoir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layers, and sedimentation-diagenetic-evolution of fossil Halimeda systems. The present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relevant studies on chlorophyta Halimeda and the research status of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Through the 1 043 m core of the Xichen-1 well, we studi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neral rocks and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of the middle Miocene Halimeda of the Yongle Atoll, identified and described the segments of fossil Halimeda, and pointed out that most of the segment slides are vertical sections in ovular, irregular or long strips. The 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these fossil Halimeda found and studied are vertical sections instead of cross sections. In this paper, knowledge regarding the cross sections of fossil Halimeda is reported and proven to be similar with the microscopic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living Halimeda;fossil Halimeda are buried in superposition;it is shown that there are different structures present, including typical bio-segment structure, and due to its feature of coexisting with red alga, tying structure, twining structure and encrusting structure are all present;and finally, it is suggested to classify the fossil Halimeda into segment algal reef dolomites. In addition, all of the studied intervals are moderately dolomitized. Secondary microcrystalline-dolosparite dominates the original aragonite raphide zones, and aphanitic-micrite dolomite plays the leading role in the cortexes and medullas;in the aragonite raphide zones between medulla and cysts, secondary dissolved pores and intercrystalline pores are formed inside the segments, and algal frame holes are formed between segments;therefore, a pore space network system (dissolved pores+intragranular dissolved pores—intercrystalline pores+algal frame holes) is established. Segment Halimeda dolomite has a porosity of 16.2%–46.1%, a permeability of 0.203×10^–3–2 641×10^–3μm^2, and a throat radius of 23.42–90.43μm, therefore it is shown to be a good oil and gas reservoir. For the reasons mentioned above, we suggest building the neogene organic reef-modern reef sedimentation-diagenetic-evolution models for the Xisha Isla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isha Islands MIOCENE fossil Halimeda segment dolostone reservoir evolution model
下载PDF
西藏羌塘盆地烃源岩古油藏带及其油气勘探远景 被引量:50
3
作者 伍新和 王成善 +2 位作者 伊海生 邹艳荣 李亚林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17,共5页
羌塘盆地是青藏高原北部的大型中生代海相沉积盆地,发育有厚度大、分布广的烃源岩。用有机地球化学方法,分析了羌塘盆地上三叠统的肖茶卡组、中侏罗统布曲组、夏里组和索瓦组烃源岩结果发现,其有机质类型好、丰度高,成熟度从成熟到过成... 羌塘盆地是青藏高原北部的大型中生代海相沉积盆地,发育有厚度大、分布广的烃源岩。用有机地球化学方法,分析了羌塘盆地上三叠统的肖茶卡组、中侏罗统布曲组、夏里组和索瓦组烃源岩结果发现,其有机质类型好、丰度高,成熟度从成熟到过成熟均有分布,埋藏条件较好。生烃过程模拟结果表明,羌塘盆地烃源岩有两次生烃、排烃过程,且生烃量巨大。于2000 年发现的位于羌塘盆地羌南坳陷比隆错—昂达尔错地区布曲组白云岩中的古油藏带,东西长约100km,南北宽约20km,为一狭长湿状、具有强烈油气味的轻质油苗群。根据油—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并确定,古油藏带主要来源于下侏罗统烃源岩。古油藏带的发现进一步说明了羌塘盆地曾有大规模的油气运移和成藏,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羌塘盆地 中生代 烃源岩 古油藏带 地球化学特征 油气勘探远景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珠江组陆架边缘三角洲沉积与生物遗迹特征 被引量:4
4
作者 吴伟 刘俊成 +6 位作者 刘琮滢 冯阵东 牛永斌 王光绪 刘华 刘惟庆 刘景东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2-162,共11页
通过岩心观测、铸体薄片观察和统计、储集物性测试、生物遗迹构造识别和生物扰动量计算等方法,对取芯段遗迹构造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取芯段为白云凹陷陆架边缘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发育Cruziana遗迹相,在识别出的水... 通过岩心观测、铸体薄片观察和统计、储集物性测试、生物遗迹构造识别和生物扰动量计算等方法,对取芯段遗迹构造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取芯段为白云凹陷陆架边缘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发育Cruziana遗迹相,在识别出的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水下天然堤、前缘席状砂、废弃河道和决口河道等沉积微相中生物遗迹发育具有规律性,储层以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沉积微相为主;岩心段为一个由7个次级水退旋回组成的较大的水进旋回,综合各沉积微相遗迹特征,在一个完整的三角洲前缘旋回中,遗迹多样性和扰动强度均存在双峰值;砂体储层物性随生物扰动程度的增加,具有降低—升高—降低的特点,这是生物扰动的物理置换作用和有机酸性流体化学改造作用的综合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遗迹 储层物性 沉积微相 陆架边缘三角洲 白云凹陷
下载PDF
泸州古隆起下三叠统嘉陵江组成藏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延钧 李其荣 +4 位作者 王廷栋 胡雄 梁艳 杨坚 袁续祖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3-369,共7页
泸州古隆起划分为核部、斜坡及外围3个部分。古隆起核部以嘉陵江组一段气藏为主;北缘斜坡以嘉陵江组二段气藏为主;南缘斜坡为以嘉陵江组三段气藏为主的多产层气藏分布区。泸州古隆起嘉陵江组天然气性质复杂,既有分布于古隆起核部产凝析... 泸州古隆起划分为核部、斜坡及外围3个部分。古隆起核部以嘉陵江组一段气藏为主;北缘斜坡以嘉陵江组二段气藏为主;南缘斜坡为以嘉陵江组三段气藏为主的多产层气藏分布区。泸州古隆起嘉陵江组天然气性质复杂,既有分布于古隆起核部产凝析油的湿气,又有分布于古隆起斜坡区不含凝析油的干气。利用天然气组成与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全烃地球化学方法分析,古隆起核部以志留系烃源为主,并有上二叠统龙潭组煤系烃源的混入,斜坡区则以下二叠统碳酸盐岩烃源为主,同时存在上二叠统龙潭组煤系烃源的注入。泸州古隆起嘉陵江组油气藏的形成经历了印支期古隆起核部古油藏的形成与破坏;燕山早中期古隆起核部含油气藏的形成;燕山末期斜坡区干气藏的形成及喜马拉雅期天然气进一步富集、调整4个成藏阶段。嘉陵江组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是泸州古隆起的发展演化控制了嘉陵江组油气藏的分布格局;充足的多期多源油气注入是油气成藏的物质基础;“烃源断层”控制了油气的富集程度;晚期溶蚀孔和扩溶孔发育决定了气藏的储集能力;古隆起核部固体沥青和沥青质提供了油气封堵条件,是油气富集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油藏 储集空间 成藏地球化学 嘉陵江组 泸州古隆起 四川盆地
下载PDF
桂中坳陷泥盆系生物礁分布预测 被引量:2
6
作者 付立新 于平 +2 位作者 李淑玲 张清久 高勇 《海相油气地质》 2009年第4期35-41,共7页
桂中坳陷泥盆系盆地经历了五大演化阶段,包括早泥盆世的初始裂陷和初始扩展,中泥盆世的抬升和裂解,以及晚泥盆世的扩展—萎缩。从早泥盆世埃姆斯期至晚泥盆世早期均有生物礁发育,但以中泥盆世的裂解阶段最为繁盛。泥盆系剩余重力异常总... 桂中坳陷泥盆系盆地经历了五大演化阶段,包括早泥盆世的初始裂陷和初始扩展,中泥盆世的抬升和裂解,以及晚泥盆世的扩展—萎缩。从早泥盆世埃姆斯期至晚泥盆世早期均有生物礁发育,但以中泥盆世的裂解阶段最为繁盛。泥盆系剩余重力异常总体特征表现为两高两低特点,其中心分别位于宜州、合山和马山、柳江附近。由重力资料划分出研究区的台地、台沟分布,再由地震异常圈定了中泥盆统分层系生物礁分布。在泥盆系应堂组—东岗岭组四个层段共圈出异常体17个,位于忻城县和大塘镇之间的异常体规模最大,面积达307km2。该带距离古断裂较远,油气保存的可能性较大,是未来桂中油气勘探的首选区带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礁分布 生物礁预测 重力勘探 地震解释 泥盆系 桂中坳陷
下载PDF
利用油包裹体丰度识别古油藏和限定成藏方式 被引量:44
7
作者 王飞宇 师玉雷 +1 位作者 曾花森 刘可禹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2-18,共7页
储集层中残留烃类数量指示了它在地质历史中的古含油饱和度,它包括赋存于孔隙和裂隙之中的烃类和胶结物中的烃类流体包裹体,目前采用的分析技术有储层可溶烃数量和成分(抽提、TLC-FID、HPLC、ROCK-EVAL),油包裹体丰度(含油包裹体颗粒指... 储集层中残留烃类数量指示了它在地质历史中的古含油饱和度,它包括赋存于孔隙和裂隙之中的烃类和胶结物中的烃类流体包裹体,目前采用的分析技术有储层可溶烃数量和成分(抽提、TLC-FID、HPLC、ROCK-EVAL),油包裹体丰度(含油包裹体颗粒指数GOI,荧光颗粒定量QGF)、储层固体沥青数量(SBI)与流体包裹体地层学(FIS)。利用油包裹体丰度可识别古油藏,判识古油水界面(POWC),寻找再运移石油,确定天然气或凝析气藏早期是否有石油充注事件,识别次生油藏,寻找下伏油藏,限定油气充注模式。本文以塔里木盆地牙哈凝析气气藏与英南2气藏为例,展示了如何利用油包裹体丰度识别古油藏和限定成藏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油藏 成藏化石记录 流体包裹体 烃类流体 油气成藏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古岩溶储层流体-岩石系统孔隙发育规律及成岩圈闭定量预测 被引量:7
8
作者 王英民 曹正林 赵锡奎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1-56,共6页
在化学动力学及热力学、流体动力学和弥散动力学等理论的基础上 ,建立古岩溶储层岩溶斜坡地质模型和数学模型 ,对模型的承压流、潜流模式流体岩石系统进行动力学模拟研究 ,得出岩溶斜坡剖面上孔隙发育带和孔隙充填带的有利区 ,并探讨形... 在化学动力学及热力学、流体动力学和弥散动力学等理论的基础上 ,建立古岩溶储层岩溶斜坡地质模型和数学模型 ,对模型的承压流、潜流模式流体岩石系统进行动力学模拟研究 ,得出岩溶斜坡剖面上孔隙发育带和孔隙充填带的有利区 ,并探讨形成成岩圈闭的形成机理、模式和有利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化学动力学 化学热力学 流体动力学 古岩溶储层 承压流 潜流 流体-岩石系统 成岩圈闭 定量预测 油气勘探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南缘石炭系Chondrites遗迹化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7
9
作者 牛永斌 钟建华 +2 位作者 钟福平 高玉飞 禚元杰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29-535,共7页
在柴达木盆地南缘野外地质调查过程中,在祁曼塔格山前石拐子剖面的下石炭统石拐子组和乌图美仁庆华铁矿剖面的上石炭统缔敖苏组中发现了大量Chondrites遗迹化石。经鉴定,研究区的Chondrites遗迹化石主要包括Chondrites fenxiangensis Ya... 在柴达木盆地南缘野外地质调查过程中,在祁曼塔格山前石拐子剖面的下石炭统石拐子组和乌图美仁庆华铁矿剖面的上石炭统缔敖苏组中发现了大量Chondrites遗迹化石。经鉴定,研究区的Chondrites遗迹化石主要包括Chondrites fenxiangensis Yang,1984(分乡丛藻迹);Chondrites filifalx Volk,1964(细枝丛藻迹)和Chondrites maqianensis Yang,1988(玛沁丛藻迹)3个遗迹种。根据研究区的Chondrites遗迹化石特征,结合岩性特征和其他实体化石资料,认为石拐子地区早石炭世为台洼沉积环境,乌图美仁庆华铁矿地区晚石炭世为局限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环境。另外,探讨了生物扰动对研究区储集层的改造作用。该研究对恢复柴达木盆地南缘石炭系的沉积环境和古生态以及评价研究区的储集层物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石炭系 Chondrites遗迹化石 沉积环境 储集层
下载PDF
冀北坳陷下马岭组底砂岩古油藏成藏演变历史与烃源剖析 被引量:28
10
作者 王铁冠 钟宁宁 +3 位作者 王春江 朱毅秀 刘岩 宋到福 《石油科学通报》 2016年第1期24-37,共14页
燕辽裂陷带冀北坳陷中元古界(1 800~1 327 Ma)具有高于庄组黑色泥晶白云岩和洪水庄组黑色页岩2套烃源层,以及龙潭沟、双洞、卢家庄3处下马岭组底部沥青砂岩古油藏。沥青砂岩含有2期固体沥青组分:早期沥青组分反射率R_b值1.68%~2.52%;晚... 燕辽裂陷带冀北坳陷中元古界(1 800~1 327 Ma)具有高于庄组黑色泥晶白云岩和洪水庄组黑色页岩2套烃源层,以及龙潭沟、双洞、卢家庄3处下马岭组底部沥青砂岩古油藏。沥青砂岩含有2期固体沥青组分:早期沥青组分反射率R_b值1.68%~2.52%;晚期沥青组分R_b值0.81%~1.01%。辉长辉绿岩岩床的侵位,导致早期古油藏蚀变成沥青砂岩;岩床围岩蚀变带的稠油油苗,提供岩浆冷凝后晚期石油充注的证据。沥青砂标志下马岭组底砂岩成岩作用初期(1 400 Ma),业已开始石油早期充注成藏过程;依据辉长辉绿岩侵位时间1 327 Ma,可厘定底砂岩古油藏的蚀变年龄。基于层序地层厚度分析,确定古油藏早期成藏的油源来自高于庄组烃源层,生烃门限深度约3 600 m;洪水庄组烃源层充注成藏时间应在中生代。冀北坳陷雾迷山组、铁岭组等液体油苗和下马岭组沥青砂岩晚期沥青的可溶烃组分源自洪水庄组烃源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元古界 下马岭组 底部沥青砂岩 古油藏 石油成藏年龄 生烃门限深度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轮古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表征技术 被引量:11
11
作者 吕优良 曹思远 +2 位作者 李永臣 谢晓媛 苗青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共6页
在古岩溶标志识别和成因分析基础上,综合利用残厚法、印模法和趋势面法等技术手段,对轮古地区奥陶系古岩溶地貌进行了恢复,共划分出4个二级平面岩溶地貌单元和4个垂向岩溶分带,并对细分的古岩溶地貌分区内的岩溶地貌及储层发育特征进行... 在古岩溶标志识别和成因分析基础上,综合利用残厚法、印模法和趋势面法等技术手段,对轮古地区奥陶系古岩溶地貌进行了恢复,共划分出4个二级平面岩溶地貌单元和4个垂向岩溶分带,并对细分的古岩溶地貌分区内的岩溶地貌及储层发育特征进行了剖析。研究认为:不同岩溶带普遍发育裂缝、孔洞和洞穴,但在不同岩溶地貌分区内储集类型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表层岩溶带以裂缝孔洞型、裂缝型储层为主,横向叠合连片展布;垂直岩溶带以孔洞型、垂直洞穴型储层为主,纵向连通性较好;径流岩溶带以孔洞型、水平洞穴型储层为主,横向连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轮古地区 碳酸盐岩储层 古岩溶 地貌
下载PDF
川中地区龙王庙组洞穴充填物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10
12
作者 周慧 张宝民 +7 位作者 李伟 单秀琴 范建玮 刘静江 张师本 文龙 罗冰 罗文军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8-198,共11页
依据洞穴充填物岩性、孢粉化石、主元素、痕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分析,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资料,探讨了川中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大型洞穴的形成时期和充填过程。洞穴充填泥中孢粉化石时代为石炭纪—早白垩世,泥质岩具有高B含量、低Sr/Ba、稀... 依据洞穴充填物岩性、孢粉化石、主元素、痕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分析,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资料,探讨了川中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大型洞穴的形成时期和充填过程。洞穴充填泥中孢粉化石时代为石炭纪—早白垩世,泥质岩具有高B含量、低Sr/Ba、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差别大的元素地化特征。认为龙王庙组洞穴主要形成于石炭纪—早二叠世古隆起大规模隆升暴露期,为风化壳喀斯特作用和顺层喀斯特作用叠加形成的,并经历了石炭纪—早二叠世的沉积充填和潜流携带古隆起高部位物质充填,及中生代—新生代构造活动期地表水携带溶解残余物沿断裂下渗充填过程。邻近龙王庙组尖灭线,受石炭纪—早二叠世风化壳喀斯特作用和顺层喀斯特作用影响的颗粒滩发育带为川中龙王庙组储层发育最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中古隆起 下寒武统 龙王庙组 洞穴 碳酸盐岩储层 孢粉 元素地球化学
下载PDF
含油气盆地成藏期分析理论和新方法 被引量:124
13
作者 王飞宇 金之钧 +3 位作者 吕修祥 肖贤明 彭平安 孙永革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2年第5期754-762,共9页
传统的成藏期分析主要从生、储、盖、运、聚、保各项参数有效配置 ,根据构造演化史、圈闭形成史与烃源岩生排烃史作出推断 ,常用的 3个方法是根据油源岩的主生油期、圈闭形成期、油藏饱和压力分析油气藏形成期。近 10年来成藏期分析是... 传统的成藏期分析主要从生、储、盖、运、聚、保各项参数有效配置 ,根据构造演化史、圈闭形成史与烃源岩生排烃史作出推断 ,常用的 3个方法是根据油源岩的主生油期、圈闭形成期、油藏饱和压力分析油气藏形成期。近 10年来成藏期分析是在构造发展史、埋藏史、热演化史、沉积成岩史 4个方面地质历史分析基础上 ,更多地依靠成藏化石记录的地球化学和岩石学分析结果 ,获得成藏期定量数据。评述了成藏期定量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包括储层成岩作用与烃类流体充注序次、自生矿物同位素地质年代学、流体包裹体、储层磁性矿物古地磁学、生烃期精确分析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气盆地 成藏期 成藏化石记录 流体历史分析 地质年代学 储层有机岩石学
下载PDF
牛蹄塘组页岩气储层有机质微生物来源的证据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廷山 伍坤宇 +2 位作者 杨洋 罗玉琼 龚齐森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0,共10页
针对牛蹄塘组页岩气储层中有机质来源的问题,从微体古生物化石和有机地球化学两方面开展了研究。采用环境扫描电镜–能谱系统(ESEM–XEDS)对岩芯中的微生物化石形态和化学组成进行了研究;此外,还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岩芯抽... 针对牛蹄塘组页岩气储层中有机质来源的问题,从微体古生物化石和有机地球化学两方面开展了研究。采用环境扫描电镜–能谱系统(ESEM–XEDS)对岩芯中的微生物化石形态和化学组成进行了研究;此外,还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岩芯抽提物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牛蹄塘组页岩中发现的微生物化石C和N元素含量较高(大于30%),从外部形态大致可将其分为3类:同心环状结构,表面光滑的球体以及细胞壁开口的球体。岩芯抽提物检测结果表明,牛蹄塘组页岩n C12~n C32的正构烷烃均有检出,且具有低碳数(主峰碳n C16)偶碳优势;此外,抽提物中还检出了含量较高的类异戊二烯烃,包括,姥鲛烷、植烷和角鲨烯。这些微生物化石的发现和有机地球化学组成特征为晚震旦—早寒武世扬子浅海微生物的繁盛和牛蹄塘组烃源物质的微生物起源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储层 有机质 微生物化石 有机地球化学 牛蹄塘组
下载PDF
川东南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烃源岩特征及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魏全超 朱冬梅 黄文明 《四川地质学报》 2012年第1期69-73,共5页
通过地球化学分析、储层沥青薄片镜下鉴定,对川东南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烃源岩宏观特征以及微观地球化学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并以震旦系灯影组古油藏为例分析了烃源岩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牛蹄塘组烃源岩厚度稳定,底部暗色泥页岩分别厚约25m~... 通过地球化学分析、储层沥青薄片镜下鉴定,对川东南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烃源岩宏观特征以及微观地球化学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并以震旦系灯影组古油藏为例分析了烃源岩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牛蹄塘组烃源岩厚度稳定,底部暗色泥页岩分别厚约25m~43m,平均有机碳含量介于0.5%~1.0%,现今已达过成熟阶段,为中等烃源岩。牛蹄塘组泥页岩是灯影组古油藏的主要烃源岩,古油藏原油裂解气是灯影组气藏成藏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蹄塘组 烃源岩 古油藏 川东南
下载PDF
中国石油地质学的创新之路 被引量:22
16
作者 李德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1,共11页
建国以来,经过几代石油人的艰苦探索与努力,中国已建设成为一个石油生产大国。中国油气勘探开发不断提出石油地质的新问题。通过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不断丰富了中国的石油地质新理论。这些理论主要涉及:1)陆相油气的形成与富聚规律;2)... 建国以来,经过几代石油人的艰苦探索与努力,中国已建设成为一个石油生产大国。中国油气勘探开发不断提出石油地质的新问题。通过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不断丰富了中国的石油地质新理论。这些理论主要涉及:1)陆相油气的形成与富聚规律;2)复式油气聚集(区)带的成矿规律;3)低-特低渗透储层的勘探开发;4)古潜山油气藏;5)煤成烃的研究与实践;6)海相古生界油气勘探的突破;和7)前陆盆地逆掩推覆带油气勘探的新进展。在当前能源供需矛盾的形势下,中国石油地球科学工作者将作出新努力,在陆地和海洋勘探开发更多的新油气田,特别是大油气田,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持续发展和石油地质理论的创新作出新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生油 复式油气带 特低渗透储层 古潜山 煤成烃 海相古生界 逆掩推覆带 石油地质学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NH25油藏沉积微相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薛永超 程林松 +1 位作者 梁卫 刘伟新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0年第5期22-25,共4页
以岩心描述为基础,综合各种分析化验资料,对珠江口盆地NH25油藏岩石学特征、岩石相特征、生物遗迹化石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储层成分成熟度较高,结构成熟度中等,发育6种岩石相,海生迹遗迹化石丰富、分布广泛,成岩作用较弱,对物... 以岩心描述为基础,综合各种分析化验资料,对珠江口盆地NH25油藏岩石学特征、岩石相特征、生物遗迹化石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储层成分成熟度较高,结构成熟度中等,发育6种岩石相,海生迹遗迹化石丰富、分布广泛,成岩作用较弱,对物性影响不大。综合确定研究区属滨岸相临滨亚相沉积,进一步分为上临滨、中临滨、下临滨,利用孔隙度和渗透率对沉积微相进行定量识别。沉积微相与油藏开发关系表明:上临滨产能高于中临滨,中临滨产能高于下临滨产能,下临滨和中临滨及不同沉积微相过渡区是剩余油富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岸相 临滨亚相 岩石相 遗迹化石 剩余油 珠江口盆地NH25油藏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古风化壳储层孔隙分布定量预测及非构造圈闭形成模式探讨
18
作者 曹正林 王英民 赵锡奎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96-301,共6页
从化学动力学及热力学、流体动力学和弥散动力学角度 ,建立了接近实际地质条件的古风化壳储层岩溶斜坡地质模型和数学模型 ,在计算机上对模型的承压流、潜流模式流体 -岩石系统进行了动力学模拟研究 ,得出岩溶斜坡剖面上孔隙发育带和孔... 从化学动力学及热力学、流体动力学和弥散动力学角度 ,建立了接近实际地质条件的古风化壳储层岩溶斜坡地质模型和数学模型 ,在计算机上对模型的承压流、潜流模式流体 -岩石系统进行了动力学模拟研究 ,得出岩溶斜坡剖面上孔隙发育带和孔隙充填带的有利区和古风化壳储层孔隙演化分布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风化壳储层 承压流 潜流 流体-岩石系统 成岩圈闭 鄂尔多斯盆地 形成模式 孔隙 非构造圈闭
下载PDF
利用粘土电解膨效应改善油藏渗透特性
19
作者 李先杰 岳湘安 +1 位作者 张宏方 侯吉瑞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84-187,199,共5页
为了在修复粘土伤害、改善油藏渗透特性中应用直流电场,用粘土膨胀实验及填砂岩心渗流实验研究了直流电场作用下蒙脱石、高岭石、伊利石的电解膨效应及含蒙脱石的石英砂填砂岩心的渗透率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粘土的膨胀性越强,其电... 为了在修复粘土伤害、改善油藏渗透特性中应用直流电场,用粘土膨胀实验及填砂岩心渗流实验研究了直流电场作用下蒙脱石、高岭石、伊利石的电解膨效应及含蒙脱石的石英砂填砂岩心的渗透率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粘土的膨胀性越强,其电解膨效应越明显;粘土电解膨率随着电场强度E的增加而增加,E>2V/m后趋于稳定;外加直流电场能够提高填砂岩心的渗透率,渗透率因子随E的增加而增加,E>12V/m时其增幅较小。利用外加直流电场下粘土的电解膨效应可以修复或者防止粘土的膨胀伤害、改善油藏渗透特性,该方法对于膨胀性粘土含量高、粘土膨胀伤害严重的油藏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渗透率 石油 粘土 直流电场 电解膨效应 粘土膨胀伤害
下载PDF
英吉苏凹陷侏罗系天然气成藏流体历史分析
20
作者 常象春 王明镇 +1 位作者 杨永才 张道锋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4-25,共2页
应用储层岩石烃类流体包裹体测试技术,对英吉苏凹陷侏罗系气藏进行了重建流体历史分析研究。包裹体古流体状态分析表明,成藏流体具高矿化度、高密度性质,气态烃包裹体较液态烃包裹体捕获温度高,充注期晚,且占绝对优势。液态烃的化学组... 应用储层岩石烃类流体包裹体测试技术,对英吉苏凹陷侏罗系气藏进行了重建流体历史分析研究。包裹体古流体状态分析表明,成藏流体具高矿化度、高密度性质,气态烃包裹体较液态烃包裹体捕获温度高,充注期晚,且占绝对优势。液态烃的化学组成表现出成熟度较低,水体盐度较高,不同地区母源输入存在差异的特点,与早期充注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历史分析 流体包裹体 古流体 充注期 天然气藏 英吉苏凹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