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切口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被引量:3
1
作者 林文 于沈敏 +2 位作者 蔡兵 张鹏翼 姚龚 《临床骨科杂志》 2012年第4期448-450,共3页
目的探讨经距下关节小切口撬拨复位植骨结合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跟骨外侧距下关节小切口撬拨复位后植入同种异体骨+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35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测量术前术... 目的探讨经距下关节小切口撬拨复位植骨结合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跟骨外侧距下关节小切口撬拨复位后植入同种异体骨+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35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测量术前术后Bhler角和Gissane角的变化,根据角度变化数值观察关节面恢复情况。结果 35例均获随访,时间10~32(14±3.5)个月,患者骨折均愈合。未出现切口感染、皮瓣坏死、腓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按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手术效果:优23例,良9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91.4%。结论距下关节小切口复位、植骨、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软组织损伤少、关节面复位好,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距下关节小切口 植骨 空心钉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有限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景龙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33期67-68,70,共3页
目的比较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方法将83例临床确诊的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按照手术方法分为有限切开复位组(n=39)和闭合复位组(n=44),分别接受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 目的比较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方法将83例临床确诊的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按照手术方法分为有限切开复位组(n=39)和闭合复位组(n=44),分别接受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闭合复位组35例均闭合复位满意,9例转行有限切开复位;有限切开复位组39例患儿均成功复位。有限切开复位组的手术时间较闭合复位组短(t=8.63,P<0.05),术中透视次数较闭合复位组少(t=5.02,P<0.05);有限切开复位组的优良率高于闭合复位组(χ2=9.43,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时间短,透视次数少,术后疗效好,复位满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闭合复位内固定术 Gartland分型 儿童 对照研究
下载PDF
可折式螺纹钉治疗锁骨骨折
3
作者 姜荣辉 邹本江 曹银吉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29期55-55,共1页
目的:探讨利用可折式螺纹钉治疗锁骨中1/3骨折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2001年1~4月采用切开复位可折式螺纹钉固定治疗锁骨中1/3骨折。结果:经10个月~2年随访所有锁骨中1/3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5~12个月,平均7.6个月。结论:可折式螺... 目的:探讨利用可折式螺纹钉治疗锁骨中1/3骨折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2001年1~4月采用切开复位可折式螺纹钉固定治疗锁骨中1/3骨折。结果:经10个月~2年随访所有锁骨中1/3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5~12个月,平均7.6个月。结论:可折式螺纹钉治疗成人锁骨中1/3骨折有效简单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中1/3骨折 可折式螺纹钉 内固定
下载PDF
经皮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全脱位临床观察 被引量:28
4
作者 杨茂清 朱惠芳 +2 位作者 谭庆远 解乐业 刘波 《中医正骨》 1998年第1期10-12,共3页
采用经皮内固定术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全脱位146例,经6-72个月,平均34.6个月随访,结果优128例,良11例,尚好7例,优良率达95.2%。根据尸体解剖所见并结合以往治疗新鲜肩销关节全脱位的经验分析认为,陈旧性肩... 采用经皮内固定术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全脱位146例,经6-72个月,平均34.6个月随访,结果优128例,良11例,尚好7例,优良率达95.2%。根据尸体解剖所见并结合以往治疗新鲜肩销关节全脱位的经验分析认为,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重点应是在扩新复位的基础上,紧缩肩锁上韧带、关节囊及其周围腱性组织,以确保关节的顺利复位和损伤组织的良好修复。经皮内固定术能够满足上述治疗要求,故可收到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 肩锁关节全脱位 经皮内固定 治疗 固定术
下载PDF
外固定支架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老年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及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曾欢高 毕殿海 +1 位作者 廖勇 廖水生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31期92-94,97,共4页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老年患者分别应用外固定支架联合小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效果,观察各自方案对患者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因老年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作...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老年患者分别应用外固定支架联合小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效果,观察各自方案对患者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因老年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术,观察组采用外固定支架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3、6个月的掌倾角、尺偏角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3、6个月的掌倾角、尺偏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3个月时的总优良率为97.50%,高于观察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的总优良率为92.50%,与对照组的10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老年患者而言,外固定支架联合小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均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后者早期腕关节功能恢复更好,但前者创伤小,安全性更高,对腕关节功能恢复要求不高的患者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支架 切开复位内固定 老年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
下载PDF
Ligamentotaxis for comminuted fracture of capitate: a case report
6
作者 Ashok Kumar Mohammed Tahir Ansari +1 位作者 Chander Shekhar Yadav Laxman Rijal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2012年第4期254-256,共3页
We present the technical report for treat- ment of comminuted fracture of the capitate with ligamentotaxis. The base of third metacarpal was found to be fractured with comminution of the capitate. The decrease in carp... We present the technical report for treat- ment of comminuted fracture of the capitate with ligamentotaxis. The base of third metacarpal was found to be fractured with comminution of the capitate. The decrease in carpal height index and comminution of the third metacar- pal base lead to dilemma between conservative treatment and surgical management of this particular injury. The sur- gical management was chosen to maintain the carpal height index of the wrist to prevent the late degenerative changes.The patient was applied with external fixator in distraction mode expanning the wrist joint for six weeks, and the wrist was mobilised after removal of the fixator. It is shown that the external fixator in distraction mode expanning the wrist joint is a good alternative method for treatment of capitate fra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itate bone fractures bone Exter- nal fixators
原文传递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上髁间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林勇 朱国权 +3 位作者 李竖飞 钟辉灵 曾凌风 周耿旭 《哈尔滨医药》 2016年第S1期6-7,共2页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LISS)内固定治疗股骨髁上髁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4例股骨髁上髁间骨折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给予动力髁螺钉板(Dynamie hip serew,DHS)内固定治疗;观察组47例给予LISS内固定治疗...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LISS)内固定治疗股骨髁上髁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4例股骨髁上髁间骨折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给予动力髁螺钉板(Dynamie hip serew,DHS)内固定治疗;观察组47例给予LISS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随访6~12个月,平均(9.5±2.8)个月。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没有出现神经损伤、血管损伤(、膝关节内(外)翻崎形、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观察组总有良率为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72%(X2=6.1138,P<0.05)。结论锁定钢板(LISS)内固定治疗股骨髁上髁间骨折疗效肯定,术中血运破坏少,创伤小、对骨折“内环境”干扰小,并发症少,骨折愈合较为满意,早期功能训练是膝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保证,LISS是治疗股骨髁上髁间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髁上髁间骨折 锁定钢板内固定 动力髁螺钉板内固定
下载PDF
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OF 5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疗效观察
8
作者 钱玉强 王强 +1 位作者 江龙 李法年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4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 观察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OF 5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3-05—2020-12诊治的24例合并后方韧带复合体、后柱骨性结构损伤或前方张力带损伤的OF 5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采用后路短... 目的 观察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OF 5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3-05—2020-12诊治的24例合并后方韧带复合体、后柱骨性结构损伤或前方张力带损伤的OF 5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腰背部疼痛VAS评分、骨折椎体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的差异。结果 2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50个月,平均29个月。骨折均愈合良好,未出现内固定拔出、断裂、弯曲等情况,无椎体塌陷。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腰背部疼痛VAS评分、骨折椎体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疼痛VAS评分较术前降低(P<0.05),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较术后1周继续降低(P<0.05)。术后1周骨折椎体前缘高度比值较术前增加(P<0.05),末次随访时骨折椎体前缘高度比值有所降低,但是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Cobb角较术前减小(P<0.05),末次随访时Cobb角有所丢失,但是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OF 5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可以早期增强脊柱的稳定性,避免骨折椎体高度和Cobb角丢失,患者可以早期活动以避免长期卧床导致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骨质疏松 后方韧带复合体 OF分型 椎弓根钉 内固定 椎体成形术
原文传递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应用DHS与PFNA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05
9
作者 屈波 伍红桦 +3 位作者 邓少林 范凌 蒋凯 潘显明 《军事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对动力髋螺钉(dynamichipserew,DHS)内固定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对10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给予DHS和PFNA内... 目的对动力髋螺钉(dynamichipserew,DHS)内固定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对10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给予DHS和PFNA内固定术,并对患者的骨折类型、术后并发症和总体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随访平均28个月(24~36个月)。DHS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高于PFN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PFNA内固定术具有更好的疗效和更少的术后并发症,但仍需依据骨折类型、骨质疏松情况及内固定生物力学特点选择术式,重视患者术后功能康复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骨折固定术 骨折固定术 髓内
原文传递
髋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术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术后再手术率和并发症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51
10
作者 孙振辉 刘月驹 李衡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5-121,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髋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术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术后再手术率、手术相关主要并发症及术后1年、2年病死率。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网{5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 目的系统评价髋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术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术后再手术率、手术相关主要并发症及术后1年、2年病死率。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网{5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3年5月,获取髋关节置换(关节嚣换组)与内固定术(内固定组)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年内、2年以上再手术率、手术相关主要并发症及术后1年、2年病死率等。应用RevMan5.2.5统计学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RCTs,包括l28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硅示:内固定组患学术后2年内和2年以上再手术率(包括含内固定物取出手术和不含内同定物取m手术)均高于火节置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关节置换组比较,内固定组患者手术相关主要并发症显著增加[OR=8.82,95%C1(6.45,12.07),P〈0.001]。内固定组和关节置换组术患者后1年、2年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再手术率、手术相关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髋关节置换,但术后1年、2年病死率二者比较无明显差异,推荐采用髋关节氍换术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骨折固定术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PFNA和DHS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26
11
作者 王炎 汪海滨 +3 位作者 史法见 王斌 张磊 丁志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2223-2227,共5页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PFNA组和DHS组各50例,PFNA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PFNA组和DHS组各50例,PFNA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DHS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未发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PFNA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0.0%(5/50),而DHS组为24.0%(12/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时,PFNA组2例,DHS组3例患者骨不连合并内固定物松动,均实施二期翻修手术。术后3、6、9个月时,PFNA组髋关节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术后PFNA组50例中,解剖复位35例,功能复位12例,复位不良3例;DHS组50例中,解剖复位28例,功能复位17例,复位不良5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除骨不连患者外,其余患者骨折均愈合,PFNA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2.82±1.46)周,DHS组为(14.23±1.61)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PFNA固定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DHS固定,可使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早期行康复训练,而DHS仅适合治疗稳定的股骨粗隆间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动力髋螺钉 内固定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 被引量:9
12
作者 陶军 黄瑞雄 +1 位作者 陈谱 杨永鹏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23-726,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Ethibood线结合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26例急性A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资料。男16例,女10例;年龄为9—45岁,平均26.6...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Ethibood线结合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26例急性A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资料。男16例,女10例;年龄为9—45岁,平均26.6岁。骨折根据Meyers-McKeeve分型:Ⅱ型17例,Ⅲ型9例。术前Lachman试验及前抽屉试验均呈阳性。所有患者术中均采用Ethibond线结合双Endobutton钢板固定骨块。结果本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50~70min,平均57min。26例患者术后获平均8个月(6~13个月)随访。术后3个月X线片示骨折均获愈合。末次随访时26例患者Lachman试验及前抽屉试验均呈阴性,膝关节活动度均大于1200;膝关节Lysholm评分平均为(90.6±2.9)分,较术前[(43.6±4.7)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83,P=0.026);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主观评分平均为(93.1±4.2)分,较术前[(46.3±5.1)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62,P=0.021)。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发生反射性神经营养不良和缺血性坏死、伸膝无力等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Ethibood线结合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A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复位良好、固定坚强等优点,并允许患者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活动锻炼,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检查 前交叉韧带 胫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板
原文传递
两种固定方式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14
13
作者 吴晓林 钟伟 +1 位作者 梁答 马振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12-516,共5页
[目的]比较组合式外固定架与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月诊治的6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其中采用闭合手法复位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38例(外固定组),采用... [目的]比较组合式外固定架与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月诊治的6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其中采用闭合手法复位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38例(外固定组),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30例(内固定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资料。[结果]6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外固定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总长度和住院时间方面均显著优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外固定组术中透视次数显著多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37±1.85)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ROM和Gartland-Werley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两组患者随术后时间推移,掌倾角、尺偏角均有轻度丢失,但不同时间点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组桡骨茎突高度的丢失不同时间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内固定组桡骨茎突高度的丢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和12个月时,外固定组的桡骨茎突高度均显著大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可同时兼顾对功能与解剖角度的恢复,尤其对于桡骨高度的恢复具有明显临床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 老年人 外固定 内固定
原文传递
微创接骨术在高能量胫骨上段骨折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俊生 童梁成 +4 位作者 孙中洋 谭权昌 汪剑龄 茆文龙 李颖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2243-2247,共5页
[目的]比较研究微创接骨术(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esis,MIPO)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ORIF)治疗高能量胫骨上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12年8月~2016年3月收治的69例AO ... [目的]比较研究微创接骨术(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esis,MIPO)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ORIF)治疗高能量胫骨上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12年8月~2016年3月收治的69例AO 41-C2型胫骨上段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MIPO组(37例)和ORIF组(32例)。两组年龄、性别、受伤原因、软组织损伤程度以及伤后至手术时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结果]MIPO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ORIF组(t=2.287,P=0.027),术中失血量显著少于ORIF组(t=2.820,P=0.007);术后4例发生切口皮缘坏死,其中MIPO组1例(2.70%),ORIF组3例(9.38%),均发生在Tscherne3级软组织损伤病例,切口皮缘坏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5个月,平均18个月。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08,P=0.115)。MIPO组2例(5.41%)发生内翻畸形愈合,ORIF组1例(3.13%),均无需矫形手术,两组畸形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65,P=0.579)。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96,P=0.201)。[结论]MIPO和ORIF治疗AO 41-C2型胫骨上段骨折均可获得较好临床疗效,但MIPO对组织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少,术后软组织并发症发生率低,更适用于软组织损伤严重的高能量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量胫骨上段骨折 微创钢板接骨术(MIPO) 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 软组织损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