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clin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 and prognosis for patients with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after primary coronary intervention
1
作者 CHEN Gui-jian HUANG Hua +3 位作者 ZHENG Pei-xin CHEN Qi-chun PENG Zhi-jian LIU De-bin 《South China Journal of Cardiology》 CAS 2021年第1期7-12,共6页
Background Corrected 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frame count(CTFC)was a simple and sensitive prognostic method that could reflect the perfusion status.Contemporary data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TFC ... Background Corrected 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frame count(CTFC)was a simple and sensitive prognostic method that could reflect the perfusion status.Contemporary data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TFC and the prognosis for patients with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are not available.Methods Between January 2013 and December 2019,183 STEMI patients who attended in our center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ll of the patients underwent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and were with final TIMI grade 3 flow.Thos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high CTFC group(CTFC≥23 frames,n=76)and low CTFC group(CTFC<23 frames,n=107).The primary endpoint was the incidence of 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s)after 12 months.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cox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figure out prognostic factors.Results A total of 183 individuals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MACE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ose patients with high CTFC(32.9%vs.15.7%,P=0.012),especially the revascularization rate(18.4%vs.2.8%,P=0.012).Multivariate Cox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CTFC was the independent predictors of worse prognosis[risk ratio(RR):0.75,95%confidence interval(CI)0.67-0.82,P<0.001].Conclusions CTFC is feasible to identify the high-risk group after primary PCI for STEMI patients.High CTFC was associated with poor short-term clinical outcome.[S Chin J Cardiol 2021;22(1):7-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原文传递
基于轻量级MobileNet-SSD模型的人流量检测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智 盛健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6,145,共9页
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识别行人目标并检测具有十分高的价值。现实高密度行人检测场景中由于硬件基础以及网络性能消耗等问题的影响,常常需要选取处理速度高、硬件条件要求低的网络且同时兼顾视频监控的连续特性,因此选取了轻量级MobileN... 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识别行人目标并检测具有十分高的价值。现实高密度行人检测场景中由于硬件基础以及网络性能消耗等问题的影响,常常需要选取处理速度高、硬件条件要求低的网络且同时兼顾视频监控的连续特性,因此选取了轻量级MobileNet-SSD网络来高效处理人头目标并引入帧间差分的方式,来有效对人头的椭圆特征目标进行跟踪;结合相关数理方法实现行人跨线计数的高性能人流量检测解决方案。在不同数据集上同现今一流的检测模型作比较,该方法皆表现出优良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bileNet-SSD 帧间差分 跨线计数 轻量级网络
下载PDF
麝香通心滴丸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疗效及临床安全性
3
作者 郑文辉 吴瑞华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21期160-163,168,共5页
目的探讨麝香通心滴丸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microvascular angina,MVA)的效果及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MVA患者100例,随机分为麝香组(n=52)和西医组(n=48)。西医组采用β受体阻滞剂或伊伐布雷定治... 目的探讨麝香通心滴丸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microvascular angina,MVA)的效果及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MVA患者100例,随机分为麝香组(n=52)和西医组(n=48)。西医组采用β受体阻滞剂或伊伐布雷定治疗,麝香组则在西医组的基础上联用麝香通心滴丸。对比2组左室射血分数、平板运动持续时间等指标。结果治疗12周后,麝香组左室射血分数为(68.28±5.13)%,显著高于西医组的(57.29±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麝香组平板运动持续时间为(534.13±95.23)s,显著高于西医组的(471.25±85.13)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麝香组心绞痛持续时间为(2.27±0.13)min,短于西医组的(4.24±0.3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发作频率为(3.53±0.25)次,显著少于西医组的(6.43±0.15)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麝香组LAD、LCX、RCA血流帧数分别为(32.19±1.29)帧、(28.27±4.20)帧和(27.24±2.15)帧,均少于西医组的(38.35±1.24)帧、(34.11±3.18)帧和(33.24±2.29)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麝香通心滴丸联合西药治疗MVA可有效改善心肌缺血程度,提高冠脉微血管血流量,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通心滴丸 微血管性心绞痛 伊伐布雷定 Β受体阻滞剂 校正冠脉血流TIMI帧数 左室射血分数
下载PDF
Effect of bivalirudin on myocardial microcirculation and adverse events after interventional therapy in older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4
作者 Ya-Kun Du Li-Jun Cui Hong-Bo Gao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4年第22期4890-4896,共7页
BACKGROUND Bivalirudin,a direct thrombin inhibitor,is used in anticoagulation therapies as a substitute for heparin,especially during cardiovascular procedures such as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AIM To explore... BACKGROUND Bivalirudin,a direct thrombin inhibitor,is used in anticoagulation therapies as a substitute for heparin,especially during cardiovascular procedures such as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AIM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bivalirudin on myocardial microcirculation following an intervent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adverse cardiac event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METHODS In total,165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acute myocardial at our hospital between June 2020 and June 2022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From June 2020 to June 2022,elderly patients with ACS with complete data were selected and treated with interventional therapy.The study cohort was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study group(n=80,administered bivalirudin)and a control group(n=85,administered unfractionated heparin).Over a 6-mo follow-up period,differences in emergency processing times,including coronary intervention,cardiac function indicators,occurrence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and recurrence rates,were analyzed.RESULT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between the study cohorts,with the observation group showing shorter emergency process times across all stages:Emergency classification;diagnostic testing;implementation of coronary intervention;and conclusion of emergency treatment(P<0.05).Furthermore,the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P<0.05),and the creatine kinase-MB and 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scores were CONCLUSION In elderly patients receiving interventional therapy for ACS,bivalirudin administration led to increased activated clotting time achievement rates,enhanced myocardial reperfusion,and reduced incidence of bleeding complications and adverse cardiac ev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VALIRUDIN HEPAR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Corrected 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flow frame count 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myocardial perfusion classification
下载PDF
校正TIMI帧数对急诊PCI术后ST段回落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价 被引量:8
5
作者 谢培益 祁述善 +1 位作者 周胜华 沈向前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21-923,共3页
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治疗成功后,校正的TIMI帧数(correctedTIMIframecount,CTFC)与心电图ST段回落的相关性及术后即刻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临床预后的可行... 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治疗成功后,校正的TIMI帧数(correctedTIMIframecount,CTFC)与心电图ST段回落的相关性及术后即刻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临床预后的可行性。方法测定80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血流达TIMI3级患者的CTFC,同时检查术前及术后1h心电图ST段,并观察患者住院期间的心脏不良事件。结果按照患者ST段回落程度分为ST段回落≥50%及ST段回落<50%两组;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有无心脏不良事件分为两组;ST段回落<50%组其CTFC值明显高于ST段回落≥50%组,(25.6±8.1)vs(19.6±5.9),(P<0.01),CTFC与ST段回落程度有明显的负相关(r<-0.735,P<0.01);有心脏不良事件组其CTFC值明显高于无心脏不良事件组(26.4±7.8)vs(19.3±5.5),(P<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CTFC值与住院期间心脏不良事件独立相关(OR=-1.68,95%CI=-1.36~-2.19,P<0.01)。结论CTFC作为一种定量、客观、经济、简单、快速的方法可预测心电图ST段回落比例,在PCI术后能及时评价心肌组织水平灌注及住院期间的临床预后,可为临床提供是否需要进一步辅助治疗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正TIMI帧数 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 心电描记术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靶血管校正的TIMI帧数与局部心肌收缩功能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永星 郭华 +3 位作者 贾宇彤 唐诗玲 姚丽 胡亚民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0-93,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术(PCI)后校正的TIMI帧数(CTFC)对梗死区域心肌组织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行急症PCI治疗的AMI患者106例,术后测定梗死相关动脉(IRA)的CTFC,...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术(PCI)后校正的TIMI帧数(CTFC)对梗死区域心肌组织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行急症PCI治疗的AMI患者106例,术后测定梗死相关动脉(IRA)的CTFC,将CTFC值偏大者纳入慢血流组,偏小者纳入快血流组,每组53例。于术后6 h内及12、24、48 h测定静脉血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于术后1周和1个月、3个月用心脏超声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且通过斑点追踪技术(STI)测量梗死区域的径向应变(RS)和纵向应变(LS)水平。比较两组CTFC、CK-MB、RS和LS的差异;并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法分析RS、LS与CTFC、CK-MB的相关性。结果术后6 h内快血流组CK-MB高于慢血流组,12 h即出现慢血流组高于快血流组的分离现象,24 h起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L:24 h时98.43±11.65比86.43±18.97,48 h时51.09±8.94比49.80±6.92,均P<0.05);快血流组CTFC明显低于慢血流组(帧:22.69±4.83比26.14±5.67, P<0.01)。随访期间,快血流组LVEF均高于慢血流组,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快血流组RS和LS大于慢血流组,且从术后1个月起两组比较差异就有统计学意义(1个月RS:29.74±6.66比26.86±5.61,LS:-16.37±3.91比-15.27±3.22,3个月 RS:30.03±6.31比27.63±5.67,LS:-17.74±3.96比-15.75±4.17,均P<0.05)。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CK-MB与RS及LS无相关性(均P>0.05);而两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RS及LS与CTFC呈显著正相关性(快血流组CTFC与RS的r值分别为-0.526、-0.515、-0.532,CTFC与LS的r值分别为-0.532、-0.541、-0.572;慢血流组CTFC与RS的r值分别为-0.691、-0.685、-0.702,CTFC与LS的r值分别为-0.621、-0.584、-0.605,均P<0.01)。结论急症PCI术后CTFC与梗死区域收缩功能的恢复有关,CTFC可以作为预测PCI术后患者长期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正的TIMI帧数 心肌梗死 急性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斑点追踪技术
下载PDF
髓过氧化物酶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柏荣 危小良 +2 位作者 彭湖 罗礼云 林岫芳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5-187,共3页
目的探讨髓过氧化物酶(MPO)与冠状动脉慢血流(CSF)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CTFC)将随机入选60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无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并筛查出冠状动脉慢血流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另外无冠状动脉... 目的探讨髓过氧化物酶(MPO)与冠状动脉慢血流(CSF)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CTFC)将随机入选60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无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并筛查出冠状动脉慢血流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另外无冠状动脉慢血流的5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并测定血浆髓过氧化物酶及血液生化指标,分析两组之间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法筛选冠状动脉慢血流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基线值相似;冠状动脉慢血流组血浆髓过氧化物酶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3.70±37.75μg/L比26.76±6.20μg/L,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浆髓过氧化物酶水平升高与冠状动脉慢血流有独立相关性(OR=1.23,P=0.001)。结论血浆髓过氧化物酶水平与冠状动脉慢血流发生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影响冠状动脉慢血流的重要血液生物化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过氧化物酶 冠状动脉慢血流 冠状动脉造影 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
下载PDF
计帧法在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韩玮 李志坚 +2 位作者 盖鲁粤 王立军 杜洛山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 :评价计帧法测定校正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帧数 (CTFC)在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或溶栓失败后的挽救性PTCA治疗 ,介入治疗后根据患者住院期间... 目的 :评价计帧法测定校正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帧数 (CTFC)在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或溶栓失败后的挽救性PTCA治疗 ,介入治疗后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有无心脏不良事件分为有心脏不良事件组 ( 2 6例 )和无心脏不良事件组 ( 64例 ) ,用计帧法测定梗死相关动脉的CTFC ,以CTFC 3 0帧为界将患者分为血流正常者和血流缓慢者两部分 ,观察两部分患者心功能、住院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所有患者CTFC平均为 3 6 78± 16 3 2帧 ,左心室射血分数和CTFC负相关 (γ =-0 64P =0 0 1) ,住院期间有心脏不良事件组CTFC明显高于无不良事件组 ( 5 1 91± 18 2 1vs .2 5 73± 7 79)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多元回归分析发现CTFC和心脏不良事件有良好的相关性 [OR =-1 73 ,95 %可信限 (CI) =-1 3 4~ -2 2 3 ,P =0 0 1]。ROC曲线分析表明CTFC能较好地预测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心脏不良事件。血流正常和血流缓慢患者间射血分数和住院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计帧法测定CTFC是一种较好的评价冠状动脉血流的方法 ,其结果和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计帧法 再灌注治疗
下载PDF
炎症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 被引量:5
9
作者 段红艳 王丽霞 +4 位作者 王光公 李永强 卢建敏 王留义 黄彦生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0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炎症在冠状动脉慢血流(CSF)现象形成中的病理生理作用。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为CSF患者38例,CAG显示无管腔狭窄且无慢血流者25例为对照组,使用校正的TIMI血流分级(CTFC)方法评价冠状动脉血流速度。两组均采用ELI... 目的探讨炎症在冠状动脉慢血流(CSF)现象形成中的病理生理作用。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为CSF患者38例,CAG显示无管腔狭窄且无慢血流者25例为对照组,使用校正的TIMI血流分级(CTFC)方法评价冠状动脉血流速度。两组均采用ELIA法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比较两组间hs—CRP及IL-6的差异,分析冠状动脉血流速度与hs—CRP及IL-6的相关性。Logistic多因素分析评价CSF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CSF组hs—CRP和IL-6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冠状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与hs—CRP及IL-6浓度呈正相关。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hs—CRP和IL-6与CSF的发生相关(P=0.004,0.001)。结论炎症参与CSF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血流 TIMI血流分级 高敏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脂联素及髓样过氧化物酶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危小良 陈柏荣 +2 位作者 朱晓丽 肖宏凯 林岫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70-873,共4页
【目的】探讨脂联素(APN)、髓样过氧化物酶(MPO)与冠状动脉慢血流(CSF)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CTFC)作为测定慢血流指标,随机选择经冠脉造影(CAG)确诊无冠脉狭窄病变并确诊为冠状动脉慢血流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 【目的】探讨脂联素(APN)、髓样过氧化物酶(MPO)与冠状动脉慢血流(CSF)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CTFC)作为测定慢血流指标,随机选择经冠脉造影(CAG)确诊无冠脉狭窄病变并确诊为冠状动脉慢血流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随机入选冠脉血流正常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并测定血浆MPO、APN浓度及血液生化指标,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法筛选CSF的危险因素。【结果】冠状动脉慢血流组MPO浓度(ng/m L)明显高于对照组(93.70±37.75 vs 26.76±6.20,P<0.001),APN水平(mg/m L)较对照组显著减低(4.06±0.20 vs8.78±0.75,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浆MPO(OR=1.23,P=0.001)水平升高、APN浓度降低(OR=0.92,P=0.040)与CSF有独立相关性。【结论】MPO、APN水平与冠状动脉慢血流发生密切相关,可以作为预测冠状动脉慢血流的血液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 髓样过氧化物酶 冠状动脉慢血流 冠脉造影 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
下载PDF
校正TIMI帧数与ST段回落评价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支架成形术后心肌组织灌注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兴华 马晓静 +5 位作者 邵建华 唐元升 许法运 王勇 朱兴雷 罗集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 观察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冠状动脉介入 (PCI)治疗成功后 ,校正的 TIMI帧数 (CTFC)与心电图 ST段回落联合评价心肌组织水平灌注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接受 PCI治疗后血流达 TIMI3级的老年 AMI患者 42例 ,测定 CTFC,并在术前... 目的 观察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冠状动脉介入 (PCI)治疗成功后 ,校正的 TIMI帧数 (CTFC)与心电图 ST段回落联合评价心肌组织水平灌注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接受 PCI治疗后血流达 TIMI3级的老年 AMI患者 42例 ,测定 CTFC,并在术前及术后 1月分别测定室壁运动记分 (WMSI)。观察 CTFC与 WMSI之间的相关性 ,同时检查术前及术后 1 h心电图 ST段回落情况。结果 按照 CTFC将 TIMI血流 3级者分为快、慢两组 ,快 CTFC组 ST段回落程度明显优于慢 CTFC组 ;一个月后快 CTFC组的 WMSI改善程度明显优于慢 CTFC组 ,CTFC与术前、术后WMSI的差值有明显的负相关 ;快 CTFC组患者从发病到接受 PCI治疗的时间明显短于慢 CTFC组。结论  CTFC作为一种定量、客观、简单、经济、重复性好的方法评价心肌微循环灌注情况 ,较低的 CTFC及心电图 ST段回落完全预示着良好的心功能恢复及临床预后 ,可为临床提供是否需要进一步辅助治疗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I帧数 ST段回落 老年人 急性心肌梗死 支架成形术 心肌组织灌注 术后 心电图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平板运动试验Duke评分与冠状动脉造影校正的TIMI帧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丹杰 贾媛 +3 位作者 胡大一 刘健 李琪 王伟民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95-598,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平板运动试验Duke评分(Duke treadmill score,DTS)与冠状动脉造影评价预后的指标———校正的TIMI帧数(corrected 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frame count,CTFC)之间的相关性,为无创平板运动试验评价冠...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平板运动试验Duke评分(Duke treadmill score,DTS)与冠状动脉造影评价预后的指标———校正的TIMI帧数(corrected 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frame count,CTFC)之间的相关性,为无创平板运动试验评价冠心病患者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对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并在造影前2周内完成平板运动试验的72例患者进行分析。根据平板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别计算Duke评分和CTFC,并根据Duke评分进行分组?≥5分为低危组、<5分为中高危组);分析Duke评分与CTFC的相关性,比较不同危险分层各组之间CTFC的差异。结果:平板运动试验Duke评分与冠状动脉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的CTFC均呈负相关(r=-0.821、-0.730、-0.598,P<0.001)。Duke评分低危组三支冠状动脉的CTFC值明显小于中高危组[前降支:分别为(22.27±3.71)帧、(24.12±4.19)帧;回旋支:分别为(27.96±5.65)帧、(31.28±6.79)帧;右冠状动脉:分别为(21.96±5.85)帧、(24.64±7.33)帧],组间CTFC值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平板运动试验Duke评分与冠状动脉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的CTFC值呈负相关。根据Duke评分得出的危险分层与CTFC有良好的相关性,此结果可能为平板运动试验Duke评分这种无创手段用于评价冠心病患者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运动试验 校正的TIMI帧数
下载PDF
校正的TIMI帧数的技术原理和临床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鹏飞 倪梅 张兴华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4年第1期16-19,共4页
校正的TIMI帧数是较之TIMI血流分级更为客观、更具可重复性的简便可行的临床连续性变量指标 ,在评价冠脉血流储备、冠状动脉微循环状况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预后中以及大规模临床试验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已日趋受到临床和科研的重视。
关键词 校正 TIMI帧数 技术原理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 冠状动脉微循环
下载PDF
替罗非班在老年糖尿病合并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价值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5
14
作者 周骏 朱海 秦忠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替罗非班的临床价值及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2月于我院心内科进行择期PCI术的老年糖尿病合并AMI(DM-AMI)病人121例,双盲法随...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替罗非班的临床价值及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2月于我院心内科进行择期PCI术的老年糖尿病合并AMI(DM-AMI)病人121例,双盲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病人PCI术后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61例病人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服用替罗非班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手术前后校正TIMI帧数(CTFC),术后TIMI血流分级,术后1周左室射血分数(LVEF),术后6 h、12 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术后血小板计数与血小板聚集率,术后30 d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及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CTFC均有所改善,但研究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对照组TIMI1级、2级、3级血流发生率分别为8.3%、20.0%、71.7%,显著高于研究组的1.6%、8.2%、9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LVEF及术后6 h、12 h CK-MB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聚集率,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内,研究组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消化道出血、皮肤黏膜出血、颅内出血、内脏出血等出血并发症中,对照组显著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AMI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替罗非班治疗可有效改善心肌受损和心肌再灌注,防止冠状动脉血栓形成,降低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和预后,可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急性心肌梗死 替罗非班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校正TIMI帧数
下载PDF
基于数据与时码分离存储的遥测时码修正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志国 王红萍 徐洪洲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1-63,共3页
针对遥测设备失锁段落时码散乱、时码和数据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数据与时码分离存储的遥测时码修正方法。该方法利用帧计数线性递增的特点,修正了异常帧计数和时码,解决了遥测数据和时码不一一对应的问题。实测结果表明,... 针对遥测设备失锁段落时码散乱、时码和数据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数据与时码分离存储的遥测时码修正方法。该方法利用帧计数线性递增的特点,修正了异常帧计数和时码,解决了遥测数据和时码不一一对应的问题。实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解决了异常时码对数据配时的影响,增加了特征时刻遥测数据可用量,可提高遥测数据事后处理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测时码 帧计数 修正 分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项学军 乔锐 +2 位作者 辜和平 宋德明 王明伟 《安徽医药》 CAS 2011年第4期485-487,共3页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立普妥)在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治疗作用。方法入选有胸痛症状但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存在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但冠状动脉无明显病变的75例病例,随机分为他汀组(45例)和非他汀组(30例)。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治疗半年...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立普妥)在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治疗作用。方法入选有胸痛症状但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存在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但冠状动脉无明显病变的75例病例,随机分为他汀组(45例)和非他汀组(30例)。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治疗半年。入选28例有胸痛症状但冠状动脉造影正常且运动试验阴性的无心脏病患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ET-1及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以比色法测定NO水平。结果 (1)冠脉造影结果显示,CSF组(他汀组及非他汀组)各支冠状动脉的血流TIM I帧数及平均帧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半年后,他汀组及对照组各支冠状动脉的血流TIM I帧数及平均帧数均明显低于非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后,三组间TG和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他汀组TC和LDL-C明显低于非他汀组及对照组(P<0.05);(3)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hs-CRP、ET-1、IL-6和NO与CSF的发生相关。(4)阿托伐他汀治疗心绞痛临床症状的总有效率84%。结论阿托伐他汀在调脂的同时可以发挥调脂外效益,具有抗炎、保护内皮作用,从而改善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临床症状。其治疗对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血流 冠状动脉造影 TIMI血流分级
下载PDF
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的疗效 被引量:6
17
作者 周维伟 赵冰 +1 位作者 刘淑满 杨春霞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5年第5期666-668,671,共4页
目的评估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1月顺义区医院住院并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9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59.3±9.4)岁。入选... 目的评估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1月顺义区医院住院并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9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59.3±9.4)岁。入选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0例)和曲美他嗪组(39例)。常规治疗组给予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他汀类等药物治疗,曲美他嗪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于PCI术前3 d口服曲美他嗪20 mg,3/日,术后继续服用。所有患者均于PCI术前、术后24h检测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T(c Tn T)变化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采用TIMI帧数(TFC)评估冠状动脉血流改善情况。结果常规治疗组PCI术后较术前CK、CK-MB和c Tn T浓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常规治疗组术后比较,曲美他嗪组CK、CK-MB和c TNT均降低,(102.52±30.40)U/L vs.(82.37±22.40)U/L、(19.52±3.49)U/L vs.(14.37±2.68)U/L、(0.13±0.12)ng/ml vs.(0.05±0.08)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常规治疗组临床显效16例(40.0%),有效14例(35.0%),总有效率为75.0%;曲美他嗪组临床显效26例(66.7%),有效9例(23.1%),总有效率为89.7%,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美他嗪组前降支和回旋支的平均TFC值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曲美他嗪可以抑制PCI围术期相关心肌损伤,且对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PCI 心肌保护 TIMI帧数
下载PDF
比伐芦定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心肌微循环及不良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纪军 何胜虎 +4 位作者 陈述 徐日新 刘晓东 徐冰 张建秋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17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比伐芦定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即刻心肌微循环及随访6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资料完整的急性冠脉综合征老年患者,均行介入治疗,随机分为比伐芦定组和普通肝素组各60例。随访6个月,比... 目的探讨比伐芦定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即刻心肌微循环及随访6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资料完整的急性冠脉综合征老年患者,均行介入治疗,随机分为比伐芦定组和普通肝素组各60例。随访6个月,比较2组患者介入治疗术中活化凝血时间(ACT)达标率及即刻发生慢血流或无复流的情况,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发生心绞痛、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率、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源性死亡等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以及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比伐芦定组术中ACT达标率显著高于普通肝素组(P<0.05)。比伐芦定组术后即刻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计数(CTFC)显著优于普通肝素组(P<0.05)。住院及随访期间,比伐芦定组出血情况显著优于普通肝素组(P<0.05),总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普通肝素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行介入治疗的患者,使用比伐芦定可以获得更高的ACT达标率,更好的心肌微循环再灌注,还可减少出血及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伐芦定 肝素 急性冠脉综合征 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计数 TIMI心肌灌注分级
下载PDF
心电图有心肌缺血改变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的冠状动脉血流的意义 被引量:4
19
作者 金振一 Bela Merkely +2 位作者 丁大植 崔兰 沈铁宽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4年第3期175-176,183,共3页
目的 以计帧法评价心电图有心肌缺血改变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的相关冠状动脉血流的意义。方法 静息心电图或踏板运动试验 (treadm ill test,TMT)有缺血改变 (连续 2个以上相关导联 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0 .0 5 m V或 T波深倒置 ... 目的 以计帧法评价心电图有心肌缺血改变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的相关冠状动脉血流的意义。方法 静息心电图或踏板运动试验 (treadm ill test,TMT)有缺血改变 (连续 2个以上相关导联 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0 .0 5 m V或 T波深倒置 )但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 19例患者为缺血组。有心绞痛样症状而静息心电图、踏板运动试验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 5 2例为对照组。测定缺血相关性冠状动脉血流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 (thrombolysisin myocardial infarcton,TIMI)计帧值 (frame count,TIMI- FC)。结果 缺血组心电图示前壁心肌缺血者的冠状动脉前降支血流和下壁缺血者的右冠状动脉血流以及高侧壁缺血者的左回旋支血流的 TIMI- FC值显著大于对照组(分别为 35 .3± 16 .1vs19.9± 13.7,P<0 .0 5 ;38.9± 11.7vs2 1.7± 14 .1,P<0 .0 5及 35 .9± 16 .7vs.14 .1± 9.5 ,P<0 .0 1) ;TIMI- FC测定结果以 <2 7为血流正常 ,≥ 2 7为血流缓慢。血流缓慢 (slow coronary flow,SCF)者 2 2例 ,血流正常 (norm al coronary flow,NCF)者 4 9例。SCF者中心电图有缺血改变的患者 (15例 ,6 8.2 % )显著多于 NCF者中心电图有缺血的患者 (4例 ,8.2 % ) ;NCF者中心电图正常者 (4 5例 ,91.8% )显著多于 SCF者中心电图正常者(7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 心电描记术 计帧值
下载PDF
不同途径注射前列腺素E_1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早期介入治疗术的预后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纪军 何胜虎 +6 位作者 陈述 徐日新 刘晓东 廖清池 徐冰 张晶 张建秋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23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经冠脉和经外周静脉注射前列腺素E_1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早期(发病24 h以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即刻疗效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136例诊断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住... 目的探讨经冠脉和经外周静脉注射前列腺素E_1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早期(发病24 h以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即刻疗效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136例诊断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住院患者,均于发病24 h内行早期PCI治疗。随机分为经冠脉注射组、经外周静脉注射组和常规治疗组,随访9个月,比较3组患者PCI术中发生无复流或者慢血流的情况,住院期间和随访9个月期间发生心绞痛、心力衰竭、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率、再发心肌梗死以及心源性死亡等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情况。比较PCI术后9个月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PCI术中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计数(CTFC)、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为经冠脉注射组显著优于经外周静脉注射组和常规治疗组(P<0.05),经外周静脉注射组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随访9个月后查超声心动图,LVDd为经冠脉注射组<经外周静脉注射组<常规治疗组(P<0.05)。比较LVEF,经冠脉注射组>经外周静脉注射组>常规治疗组(P<0.05)。总MACE发生率为经冠脉注射组显著少于经外周静脉注射组和常规治疗组(P<0.05),而经外周静脉注射组较常规治疗组有减少(P>0.05),3组均无死亡事件。结论对于NSTEMI患者早期PCI时,经冠脉内注射和经外周静脉注射前列腺素E_1,术中均能获得更好的心肌微循环再灌注,经冠脉内注射可显著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校正的TM血流帧数计数 TIMI心肌灌注分级 前列腺素E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