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motion and cognitive function assessment of patients with central neurocytoma resection through transcortical frontal approach: a 5-year postoperative follow-up study 被引量:3
1
作者 SHI Zhi-feng SUN Da-liang +2 位作者 SONG Jian-ping YAO Yu MAO Yi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17期2593-2598,共6页
Background Central neurocytoma accounts for 0.1% of primary brain tumor that often occurs in young adults. Surgery is the main treatment for central neurocytoma and the rate of 5-year survival reaches up to over 90%. ... Background Central neurocytoma accounts for 0.1% of primary brain tumor that often occurs in young adults. Surgery is the main treatment for central neurocytoma and the rate of 5-year survival reaches up to over 90%. This study aimed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transcortical frontal approach to surgical resection of central neurocytoma on emotion and cognitive function 5 years after surgery. Methods Telephone following-up visits were used in this study. By means of neuropsychological testing, assayed emotion, memory and abstract thinking ability of 18 patients undergoing central neurocytoma resection by transcortical frontal approach for 5 years or more, with another 21 normal cases as control group were enrolled. The data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Jly by paired t test with SPSS11.5. Results Patients whose central neurocytoma was removed by transcortical frontal approach were not affected on calculating ability 5 years after operation while ability of memory declined sharply (P=-0.000), the older, the more sharply (P=0.036). Ability of abstract thinking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P=0.000), the older, the more significantly as well (P=-0.012); additionally,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ccurred in patients rather more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P=0.000), especially cognitive impairment. Conclusions Transcortical frontal approach for surgical resection of central neurocytoma has certain long-term influence on patients' life quality, vulnerable to anxiety, depression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 the severity of which was correlated to age. Therefore, imDrovina suroical aoDroach will be of value for better Iona-term life aualitv of o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ntral neurocytoma transcortical frontal approach COGNITION emotions follow-up studies
原文传递
不同入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余飞 左延卿 +1 位作者 陈节 高凤云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9期1033-1037,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经额入路组和经颞入路组,各41例。经额入路组和经颞入路组分别经额叶、颞叶入路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2组术后均...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经额入路组和经颞入路组,各41例。经额入路组和经颞入路组分别经额叶、颞叶入路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2组术后均随访3个月。比较2组术后3个月的疗效;术前,术后1周、3周的神经功能及意识状态,术前、术后24 h的炎症介质,术前、术后3 d的神经营养因子和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较经颞入路组,经额入路组术后引流时间更短,血肿清除率更高(P<0.05);较术前,2组术后1周、3周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逐渐降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逐渐升高(P<0.05);与术后1周比较,经额入路组术后3周的NIHSS评分、GCS评分均优于经颞入路组(P<0.05);较术前,2组术后24 h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升高(P<0.05);较术前,2组术后3 d的血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升高,且经额入路组高于经颞入路组(P<0.05);血清烯醇化酶(NSE)水平降低,且经额入路组低于经颞入路组(P<0.05)。结论经额和经颞叶入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均可发挥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且二者均对炎症介质的影响较小,但相比经颞叶入路,经额叶入路可缩短患者术后引流时间,提高血肿清除率,并可调节患者机体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意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经颞入路 经额入路 神经内镜 血肿清除术 神经功能 炎症介质 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与经额叶入路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的影响
3
作者 罗铸 李伦走 +2 位作者 黄章峰 李科良 张传东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6期727-731,共5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应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与经额叶入路血肿清除术对神经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2019-01—2022-12收治的121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A组61例(...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应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与经额叶入路血肿清除术对神经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2019-01—2022-12收治的121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A组61例(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与B组60例(经额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比较2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指标水平及其他相关指标。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术后意识恢复时间(5.11±0.89)h,短于B组的(6.03±0.73)h,术中出血量(37.21±4.27)mL,少于B组的(39.82±4.41)mL,48 h血肿清除率(90.06±3.44)%,大于B组的(88.69±4.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78、3.299、2.017,P<0.05);A组临床总有效率98.36%(60/61),高于B组的86.67%(52/60)(χ^(2)=4.460,P=0.035);术后3 d,2组患者S-100β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均较术前下降,且A组低于B组(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A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高于B组(P<0.05);2组患者术后6个月GO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相比于经额叶入路血肿清除术,应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可更有效促进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恢复,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血肿清除率及临床疗效,且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近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 经额叶入路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 血肿清除术 神经功能损伤
下载PDF
经眉弓锁孔入路完全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外伤性额叶血肿的疗效
4
作者 王璨 周龙 +2 位作者 蔡强 陈谦学 喻军华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148-150,180,共4页
目的探讨经眉弓锁孔入路完全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外伤性额叶血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经眉弓锁孔入路完全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的7例外伤性额叶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入院时GCS评分6~13分,平均(10.4±2.7)分;出... 目的探讨经眉弓锁孔入路完全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外伤性额叶血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经眉弓锁孔入路完全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的7例外伤性额叶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入院时GCS评分6~13分,平均(10.4±2.7)分;出血量30~40 ml,平均(37.9±3.9)ml。骨窗大小约2 cm×3 cm;手术时间62~80 min,平均(70.3±6.1)min。出院时,6例GCS评分15分,1例13分。出院后随访1年,1例术后9个月出现癫痫发作,口服丙戊酸钠缓释片控制良好,其余6例正常生活。结论经眉弓锁孔入路完全内镜下手术治疗外伤性额叶血肿具有微创、高效、操作方便等优点,但需严格把握适应证,对脑疝病人不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额叶血肿 神经内镜手术 经眉弓锁孔入路 疗效
下载PDF
立体定向额叶与枕顶叶入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及术后再出血研究
5
作者 李想 汪兰 +5 位作者 严欣江 毛丹丹 刘炜 徐勇明 周日成 方敏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453-457,共5页
目的比较立体定向下额叶入路与枕顶叶入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的疗效,并分析术后再出血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90例接受血肿清除术治疗的H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手术入路分为对照组(92例)... 目的比较立体定向下额叶入路与枕顶叶入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的疗效,并分析术后再出血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90例接受血肿清除术治疗的H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手术入路分为对照组(92例)与研究组(98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立体定向辅助下枕顶叶入路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立体定向辅助下额叶入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分级情况。应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探究HICH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性别、年龄、发病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术后血肿排空率较高,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ICU入住时间较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术后ADL分级Ⅰ级、Ⅱ级占比较高,Ⅲ级、Ⅳ级占比较低(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HICH患者术后再出血与性别、年龄、并发基础病、使用镇痛镇静药物无关(P>0.05)。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160mmHg、舒张压>90mmHg、术前血肿量≥30ml、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10分、手术方式为枕顶叶入路是HICH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HICH患者采用立体定向辅助下额叶入路行血肿清除术后,临床相关症状改善较明显,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收缩压、舒张压、术前血肿量、术前GCS评分、手术方式均为影响HICH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立体定位技术 额叶入路 枕顶叶入路
下载PDF
经颞部与经额部入路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比较
6
作者 李军鹏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8期131-133,共3页
目的:比较经颞部与经额部入路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8月该院收治的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经颞部入路微... 目的:比较经颞部与经额部入路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8月该院收治的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经颞部入路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额部入路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水平,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以及术后7 d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术后7 d血肿残余量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 d血肿残余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额部入路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提高ADL评分,降低NIHSS评分,减少术后3 d血肿残余量,效果优于经颞部入路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经颞部入路 经额部入路 微创钻孔引流术 神经功能缺损 日常生活能力 并发症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经额锁孔入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7
作者 张建平 吴日乐 包金岗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377-380,共4页
目的 分析神经内镜下经额锁孔入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8年1月~2023年2月收治的中等量基底节区HICH病人92例,最终符合纳入标准者9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采用显微镜下经颞部入路治... 目的 分析神经内镜下经额锁孔入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8年1月~2023年2月收治的中等量基底节区HICH病人92例,最终符合纳入标准者9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采用显微镜下经颞部入路治疗,内镜治疗组46例,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额锁孔入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血肿清除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中国卒中量表(C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60天短期预后以及并发症。结果 内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为(63.16±13.59)ml、手术时间为(84.59±13.22)分钟、血肿清除率为(96.87±1.60)%,对照组分别为(89.26±13.65)ml、(113.26±23.60)分钟、(94.71±1.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NIHSS、CSS评分降低,ADL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内镜治疗组NIHSS为(18.71±2.31)分、CSS(10.19±2.46)分、ADL(63.58±6.66)分,对照组分别为(23.16±2.15)分、(15.21±2.31)分和(59.97±6.9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治疗组预后优良率为91.30%,高于对照组的68.18%(P<0.05);内镜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52%、对照组为11.3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镜下经额锁孔入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HICH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病人神经功能恢复,安全性尚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经额锁孔入路 中等量 基底节 高血压性脑出血
下载PDF
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急性期经额外侧入路锁孔手术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涛 王向东 郭铁柱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2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急性期(72 h内)经额外侧入路锁孔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2年8月经额外侧入路锁孔手术治疗的28例大脑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均在发病72 h内手术。结果术后1周复查头颈部CTA显... 目的探讨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急性期(72 h内)经额外侧入路锁孔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2年8月经额外侧入路锁孔手术治疗的28例大脑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均在发病72 h内手术。结果术后1周复查头颈部CTA显示28例颅内动脉瘤均夹闭完全。术后4例出现脑缺血表现。术后无颅内感染、脑脊液漏、颅内血肿等并发症。术后4~6个月复查头颅CT、CTA或DSA,无新发脑梗死、脑积水,无动脉瘤复发;按GOS评分评估预后:恢复良好26例,中残2例。结论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急性期经额外侧入路锁孔手术治疗,可减少手术创伤,手术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破裂动脉瘤 前循环动脉瘤 急性期 夹闭术 锁孔手术 额外侧入路 疗效
下载PDF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经额中回入路透明套管下神经内镜手术治疗HICH的效果 被引量:2
9
作者 温理军 吴丁娟 +1 位作者 肖步云 张万林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19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经额中回入路透明套管下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远安县人民医院实施手术治疗的84例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开颅组和...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经额中回入路透明套管下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远安县人民医院实施手术治疗的84例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开颅组和内镜组,各42例。开颅组实施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内镜组实施经额中回入路透明套管下神经内镜手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指标,术前和术后24 h的颅内压,术前及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预后情况及并发症。结果:内镜组总有效率为高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残留血肿量均少于开颅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开颅组,术后ICU时间短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内镜组颅内压低于开颅组,术后3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开颅组,Barthel指数(BI)评分高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预后情况优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额中回入路透明套管下神经内镜手术可提高HICH患者临床疗效,促进术后恢复,改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经额中回入路透明套管下神经内镜手术 预后
下载PDF
经额入路软通道置管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10
作者 卢俊 杨西安 胡怡勇 《系统医学》 2023年第10期108-111,共4页
目的 探析经额入路软通道置管在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5月—2022年5月在麻城市人民医院接收诊断和治疗的6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0名。对照组经颞小骨窗入路手... 目的 探析经额入路软通道置管在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5月—2022年5月在麻城市人民医院接收诊断和治疗的6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0名。对照组经颞小骨窗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经额入路软通道置管,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有效率、手术指标、神经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22,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0,P<0.05)。结论 针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来说,采取经额入路软通道置管,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区脑出血 并发症发生率 治疗有效率 经额入路软通道置管
下载PDF
内镜辅助精准治疗上颌骨额突骨折的效果
11
作者 李王伟 李静 +2 位作者 王利国 吴玲心 施心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49-851,共3页
目的分析梨状孔入路内镜辅助精准治疗上颌骨额突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3月43例因上颌骨额突骨折于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进行内镜辅助下手术的患者。所有患者行梨状孔入路鼻内镜下上颌骨额突骨折复位术。观察患者... 目的分析梨状孔入路内镜辅助精准治疗上颌骨额突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3月43例因上颌骨额突骨折于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进行内镜辅助下手术的患者。所有患者行梨状孔入路鼻内镜下上颌骨额突骨折复位术。观察患者外形、鼻功能恢复情况及满意率。结果43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鼻外观未发现不对称及塌陷,无通气障碍等情况;患者术后满意率约95.35%。结论梨状孔入路鼻内镜下上颌骨额突骨折复位术暴露精准、显示清晰、复位准确,可以减少继发性鼻畸形和延展手术时机,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辅助 上颌骨额突骨折 梨状孔入路 满意率
下载PDF
结合前沿推进的Delaunay三角化网格生成及应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陈炎 曹树良 +1 位作者 梁开洪 祝宝山 《计算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7-533,共7页
采用一种新的混合网格生成方法,生成复杂区域的非结构化网格.结合前沿推进法和Delaunay三角化两种非结构网格生成方法的特点,在边界处采用前沿推进法进行三角形初始网格的生成,在边界区域内部采用Delaunay三角化方法自动生成内部节点.... 采用一种新的混合网格生成方法,生成复杂区域的非结构化网格.结合前沿推进法和Delaunay三角化两种非结构网格生成方法的特点,在边界处采用前沿推进法进行三角形初始网格的生成,在边界区域内部采用Delaunay三角化方法自动生成内部节点.分析表明,该算法简化网格生成过程,能够快速有效地生成非结构化网格.在计算时间以及网格的均匀性方面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最后,用混合网格生成方法生成方柱绕流的计算域网格,并运用基于特征线方程的分离算法进行流场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沿推进 DELAUNAY三角化 基于特征线方程的分离算法
下载PDF
鞍区脑膜瘤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策略 被引量:7
13
作者 伍敏 霍钢 +6 位作者 杨刚 郑履平 崔敏 祝瑞 符巍 莫永彪 曾月成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鞍区脑膜瘤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治疗鞍区脑膜瘤49例临床资料,比较鞍上型与鞍旁型脑膜瘤的临床特征,对比单侧额下入路与翼点入路的差异,总结鞍区脑膜瘤手术治疗策略。结果:鞍上型21例,鞍旁型28... 目的:探讨鞍区脑膜瘤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治疗鞍区脑膜瘤49例临床资料,比较鞍上型与鞍旁型脑膜瘤的临床特征,对比单侧额下入路与翼点入路的差异,总结鞍区脑膜瘤手术治疗策略。结果:鞍上型21例,鞍旁型28例,鞍上型脑膜瘤对视力、视野的影响及对垂体、视神经压迫较鞍旁型更常见(P<0.05)。49例鞍区脑膜瘤,全切33例(SimpsonⅠ级、Ⅱ级),次全切14例(SimpsonⅢ级),部分切除(SimpsonⅣ级)2例,全切率为67.3%。单侧额下入路与翼点入路相比,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无差异(P>0.05)。结论:鞍上型与鞍旁型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具有差异,前者对视力、视野的影响及对垂体、视神经压迫更常见。在保留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切除肿瘤是主要目的,单侧额下入路及翼点入路均能使鞍区肿瘤获得良好暴露,对比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区脑膜瘤 临床特征 手术治疗 单侧额下入路 翼点入路
下载PDF
经额部和经颞部入路导航辅助下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阮航 杨国平 +3 位作者 罗明 段发亮 闵强 张严国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7年第10期693-694,697,共3页
目的比较经额部和经颞部入路导航辅助下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导航辅助下内镜手术治疗的60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临床资料,28例采用经额入路(经额组),32例采用经颞入路(... 目的比较经额部和经颞部入路导航辅助下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导航辅助下内镜手术治疗的60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临床资料,28例采用经额入路(经额组),32例采用经颞入路(经颞组)。术后3个月采用GOS评分评估预后。结果经额组手术时间[(83±27)min]和经颞组手术时间[(81±30)min]无显著差异(P>0.05)。经额组血肿清除率[(88±11)%]明显高于经颞组[(79±19)%;P<0.05]。经额组预后良好率(67.86%;GOS评分4~5分)明显高于经颞组(40.63%;P<0.05)。结论神经导航辅助下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时,经额入路相对于经颞入路可以提高血肿清除率,改善预后,是较优的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基底节 神经导航 神经内镜 手术 经额入路 经颞入路 疗效
下载PDF
应用神经内窥镜外鞘经额上入路治疗基底核区出血的效果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伟国 马向科 +2 位作者 杨云娜 陈艳明 左焕琮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148-151,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神经内窥镜外鞘经额上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区出血的效果。方法对18例高血压性基底核区出血患者于发病24h内选择额上入路,使用内窥镜外鞘作为操作通道,以神经内窥镜及常规吸引器通过内窥镜外鞘进行血肿清除。结果... 目的探讨应用神经内窥镜外鞘经额上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区出血的效果。方法对18例高血压性基底核区出血患者于发病24h内选择额上入路,使用内窥镜外鞘作为操作通道,以神经内窥镜及常规吸引器通过内窥镜外鞘进行血肿清除。结果手术时间平均为55min。术中发现大脑中动脉中央支活动性出血13例。术后1d复查头部CT,出血量按多田氏公式计算。血肿全部清除2例,血肿大部清除(〉90%)11例,部分清除(〈90%)5例。随访时间3~11个月,平均7个月。除1例术后死于冠心病外,ADL评分:Ⅰ级7例,Ⅱ级4例,Ⅲ级3例,Ⅳ级2例,Ⅴ级1例。结论神经内窥镜结合内窥镜外鞘,使术野有一定的操作空间,避免术中内窥镜物镜的模糊,改善内窥镜的视野。为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基底神经节 神经内窥镜 窥镜外鞘 额上入路
下载PDF
经单侧额下入路切除巨大前颅底脑膜瘤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守森 魏梁锋 +3 位作者 陈宏颉 郑兆聪 高进喜 王如密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183-184,共2页
目的总结经单侧额下入路切除巨大前颅底脑膜瘤的经验。方法报告6例巨大前颅底脑膜瘤,采用经右侧单侧额下入路手术,介绍体位、肿瘤显露和处理技巧。结果 6例肿瘤均显露良好,Simpson Ⅱ级切除,其中4例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对于巨大前颅底脑... 目的总结经单侧额下入路切除巨大前颅底脑膜瘤的经验。方法报告6例巨大前颅底脑膜瘤,采用经右侧单侧额下入路手术,介绍体位、肿瘤显露和处理技巧。结果 6例肿瘤均显露良好,Simpson Ⅱ级切除,其中4例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对于巨大前颅底脑膜瘤,单侧额下入路较为便捷,创伤小,值得作为一种手术方式推荐给有丰富显微外科技术的医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颅底 脑膜瘤 显微外科手术 额下入路
下载PDF
鼻内窥镜下经钩突径路和鼻丘径路开放额窦手术的探讨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琴 胡国勤 +6 位作者 徐明安 周汝环 刘斌 刘诗敏 郑文雯 孙晓飞 周虎军 《医学与哲学(B)》 2016年第9期24-26,共3页
探索改良的经鼻内窥镜鼻丘径路治疗慢性额窦炎的手术方法。对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5年9月的61例慢性额窦炎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行鼻内窥镜下改良的鼻丘径路额窦开放术,对照组30例行鼻内窥镜下钩突径路额窦开放术... 探索改良的经鼻内窥镜鼻丘径路治疗慢性额窦炎的手术方法。对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5年9月的61例慢性额窦炎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行鼻内窥镜下改良的鼻丘径路额窦开放术,对照组30例行鼻内窥镜下钩突径路额窦开放术,术后随访6月~12月,收集资料,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鼻内窥镜下改良的鼻丘径路额窦开放术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钩突径路额窦开放术(P<0.05)。鼻内窥镜下改良的鼻丘径路额窦开放术对额隐窝和额窦的暴露较好,术中视野开阔,术后粘连较少,额窦和额隐窝引流通畅,手术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丘径路 额窦开放术 慢性额窦炎
下载PDF
扩大翼点入路在额颞部颅脑损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杨忠平 石斌 +2 位作者 高海平 王景云 靳涛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8期617-619,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额颞部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扩大翼点入路对210例额颞部颅脑损伤进行手术治疗,并根据术中颅压情况决定去骨瓣减压的范围。结果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评分,预后良好108例(51.4%),中度残废24例(11.4%),...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额颞部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扩大翼点入路对210例额颞部颅脑损伤进行手术治疗,并根据术中颅压情况决定去骨瓣减压的范围。结果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评分,预后良好108例(51.4%),中度残废24例(11.4%),重度残废18例(8.6%),植物生存12例(5.7%),死亡48例(22.9%)。结论扩大翼点入路是治疗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该方法暴露范围广、骨窗大、术野清晰、减压充分、止血完善,能有效地降低病死率,减少致残率,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翼点入路 额颞部 颅脑损伤
下载PDF
经眶-额窦入路切除前颅底中线区脑膜瘤 被引量:4
19
作者 郭烈美 徐天启 +4 位作者 高卫真 贾锋 殷玉华 王宇 张晓华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303-308,共6页
目的总结经眶-额窦入路切除前颅底中线区脑膜瘤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1月~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6例前颅底中线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例,女性4例;年龄40~67岁,中位年龄54.5岁,均采用经眶-额... 目的总结经眶-额窦入路切除前颅底中线区脑膜瘤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1月~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6例前颅底中线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例,女性4例;年龄40~67岁,中位年龄54.5岁,均采用经眶-额窦入路切除肿瘤。结果 6例患者中5例肿瘤位于前颅底嗅沟区,其中1例累及筛窦;1例肿瘤位于鞍结节、鞍隔。6例患者中肿瘤最大径均在4 cm内。4例肿瘤获Simpson Ⅱ级切除,2例患者获Simpson Ⅰ级切除。1例患者术后发生了脑脊液鼻漏,行腰大池引流5 d后患者脑脊液鼻漏消失。所有患者术后均恢复可,未出现发热及感染征象。结论经眶-额窦入路是一种便捷、有效而且并发症较少的微创手术入路,因其可早期处理前颅底硬脑膜来源的血供,尤其适用于前颅底中线区脑膜瘤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前颅底 手术入路 前颅底修补 脑脊液鼻漏 眶-额窦入路
下载PDF
经额中回皮质入路显微手术切除侧脑室前部肿瘤 被引量:1
20
作者 邓国军 李东海 +3 位作者 汪阳 曾而明 李美华 洪涛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总结并分析经额中回皮质入路切除侧脑室前部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额中回皮质入路手术切除侧脑室前部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l5例,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随... 目的总结并分析经额中回皮质入路切除侧脑室前部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额中回皮质入路手术切除侧脑室前部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l5例,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3年,平均1年;术后6个月GOS评分:5分14例,4分2例,3分1例(术后2年死于其他疾病),失访3例。结论额中回皮质入路具有手术损伤小、术野暴露清楚等优点,是切除侧脑室前部肿瘤的首选入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肿瘤 额中回皮质入路 显微神经外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