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obustness and precision evaluation of the form error of micro-structured surfaces using real coded genetic algorithm 被引量:1
1
作者 周京博 孙涛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12年第4期479-486,共8页
To obtain the form error of micro-structured surfaces robustly and accurately, a form er- ror evaluation method wa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real coded genetic algorithm (RCGA). The meth- od employed the average squar... To obtain the form error of micro-structured surfaces robustly and accurately, a form er- ror evaluation method wa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real coded genetic algorithm (RCGA). The meth- od employed the average squared distance as the matching criterion. The point to surface distance was achieved by use of iterative method and the modeling of RCGA for the surface matching was also presented in detail. Parameter selection for RCGA including the crossover rate and population size was discussed. Evaluation results of series simulated surfaces without form error show that this method can achieve the accuracy of root mean square deviation ( Sq ) less than 1 nm and surface pro- file error ( St ) less than 4 nm. Evaluation of the surfaces with different simulated errors illustrates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also robustly obtain the form error with nano-meter precision. The e- valuation of actual measured surfaces further indicates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capable of pre- cisely evaluating micro-structured surfa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structured surfaces form error evaluation surface matching real coded geneticalgorithm
下载PDF
海上CCS/CCUS作业模式探讨与分析
2
作者 黄杰 张新平 +3 位作者 陈召 孙久强 贾振冲 华泽君 《石油科技论坛》 2024年第3期112-117,共6页
CO_(2)地质封存与利用是应对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技术。从CCS/CCUS作业类型、CO_(2)来源等角度对全球海上CCS/CCUS项目进行分析,总结形成4类海上CCS/CCUS作业模式。通过对CO_(2)相态变化、杂质含量等因素对CO_(2)... CO_(2)地质封存与利用是应对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技术。从CCS/CCUS作业类型、CO_(2)来源等角度对全球海上CCS/CCUS项目进行分析,总结形成4类海上CCS/CCUS作业模式。通过对CO_(2)相态变化、杂质含量等因素对CO_(2)性能的影响研究,分析了海上CO_(2)源汇匹配、运输、注入的难点。结合国内海上CCS/CCUS业务现状与发展需求,从海上CO_(2)集群枢纽式源汇匹配模式探索、注入模式优化及配套设备研发、流动保障技术能力建设3个方向明确今后海上CCS/CCUS作业技术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S/CCUS 集群枢纽式 源汇匹配模式 运输船 干冰 水合物
下载PDF
匹配控制构网型直驱风电场经LCC-HVDC 送出 系统的次同步振荡特性及机理分析
3
作者 高本锋 董涵枭 +3 位作者 孙大卫 吴林林 王潇 邓晓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9296-9309,I0016,共15页
在“沙戈荒”地区风电经电网换相高压直流输电(line-commutated-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外送系统中,采用基于匹配控制的构网型直驱风机(matching control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MC-PM... 在“沙戈荒”地区风电经电网换相高压直流输电(line-commutated-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外送系统中,采用基于匹配控制的构网型直驱风机(matching control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MC-PMSG)可以提升送端电网的稳定性。然而,当MC-PMSG位于LCC-HVDC整流站近区时,系统的次同步振荡(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SSO)特性尚未明确。针对上述问题,该文采用模块化建模法建立MC-PMSG经LCC-HVDC送出系统的小信号模型,通过特征值法研究MC-PMSG与LCC-HVDC对系统各SSO模态的参与情况与系统运行方式变化对次同步振荡阻尼特性的影响,通过阻尼重构法分析LCC-HVDC并网对系统振荡风险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存在匹配控制型风机主导、LCC-HVDC参与的SSO模态,MC-PMSG与LCC-HVDC间的次同步交互作用为SSO提供负阻尼;当混合型风电场中的MC-PMSG占比增大、MC-PMSG风电场容量增大或短路比减小、LCC-HVDC定电流控制器的比例系数增大、风机网侧换流控制器外环积分系数减小、直流电容增大时,SSO阻尼增大。通过PSCAD/EMTDC电磁暂态仿真证明理论分析结果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换相高压直流输电 构网型直驱风机 匹配控制 次同步振荡 特征值分析 阻尼重构
下载PDF
教师评语与学生群体适应性的实验研究--以一年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为例
4
作者 金瑜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08-116,共9页
文章以形成性评价为理论依据,以浙江万里学院一年级2个班的大学英语课程为例,探索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教师评语在学生各群体的匹配度,发现评语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度及其对不同性别和层次学生的影响差异,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 文章以形成性评价为理论依据,以浙江万里学院一年级2个班的大学英语课程为例,探索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教师评语在学生各群体的匹配度,发现评语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度及其对不同性别和层次学生的影响差异,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并最终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实验表明,评语对学生成绩有显著影响,且在不同性别和不同水平的学生群体中产生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最后,文章提出了形成性评价中教师认识和执行原则的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性评价 匹配度 教师评语 性别
下载PDF
构网型和跟网型电力电子装备混联系统惯量响应的匹配问题综述 被引量:2
5
作者 贾焦心 沈钟毓 +3 位作者 秦本双 颜湘武 张波 邵冰冰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89,共13页
构网型和跟网型电力电子装备具有异质化调频特性,导致2类装备交直流混联系统惯量响应阶段的动态交互作用机理复杂,传统的惯量参数匹配原则难以优化系统频率响应的问题。阐述了电力电子装备系统的惯量响应匹配问题,并对现有电压源型变流... 构网型和跟网型电力电子装备具有异质化调频特性,导致2类装备交直流混联系统惯量响应阶段的动态交互作用机理复杂,传统的惯量参数匹配原则难以优化系统频率响应的问题。阐述了电力电子装备系统的惯量响应匹配问题,并对现有电压源型变流器的调频控制方法进行了概述。从功频响应分析方法、调频功率分配原则和频率响应特性3个方面对电力电子装备系统惯量配置问题的研究现状展开梳理。对电力电子装备混联系统的统一建模及惯量响应匹配问题提出了研究思路,旨在通过惯量支撑功率的匹配控制提升低惯量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性,从系统层面为高比例电力电子装备友好并网提供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装备 交直流混联 频率调节 惯量匹配 构网型
下载PDF
基于匹配控制的构网型直驱风电场次同步振荡机理与特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高本锋 邓鹏程 +3 位作者 孙大卫 吴林林 王潇 邓晓洋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755-2770,共16页
近年来,具有低时延和惯量同步等优势的匹配控制成为主流构网型控制方案之一,但基于匹配控制的构网型直驱风电场的次同步振荡机理及特性尚不明确。因此,该文建立构网型直驱风电场并网系统的小信号模型,通过特征值法分析了系统的振荡模态... 近年来,具有低时延和惯量同步等优势的匹配控制成为主流构网型控制方案之一,但基于匹配控制的构网型直驱风电场的次同步振荡机理及特性尚不明确。因此,该文建立构网型直驱风电场并网系统的小信号模型,通过特征值法分析了系统的振荡模态及参与因子,并借鉴同步机中阻尼转矩法分析构网型直驱风电场的次同步振荡机理。结果表明,构网型直驱风电场中匹配控制主导的振荡模态在强电网下呈现负阻尼特性,系统存在次同步振荡的风险,但匹配控制振荡模态相较于跟网型控制的锁相环振荡模态具有更好的弱电网适应能力;匹配控制振荡模态存在类似于同步机转子运动方程的动态特性,使得构网型直驱风电场可能发生弱阻尼振荡;减小交流电网强度或无功控制器积分系数,增大构网型直驱风机台数或无功控制器比例系数,能够增大匹配控制振荡模态的阻尼,降低系统次同步振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配控制 构网型直驱风电场 次同步振荡 特征值法
下载PDF
完全匹配层在矩阵式波动方程SBP-SAT方法应用
7
作者 孙铖 杨在林 +1 位作者 蒋关希曦 刘泰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3-60,共8页
数值离散方法和截断边界效果是地震动模拟实现的关键。基于分部求和(summation-by-parts,SBP)和一致逼近(simultaneous approximation term,SAT)的SBP-SAT方法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这使得该方法具备了较高的应用前景和价值。此外,完全匹配... 数值离散方法和截断边界效果是地震动模拟实现的关键。基于分部求和(summation-by-parts,SBP)和一致逼近(simultaneous approximation term,SAT)的SBP-SAT方法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这使得该方法具备了较高的应用前景和价值。此外,完全匹配层(perfect matching layer,PML)是一种应用广泛用于模拟截断边界的技术,但引入匹配层可能会破坏原始方程的稳定性,特别是在各向异性介质或曲线域模型中。首先基于数理推导,给出弹性波动方程系数矩阵的对称形式。在此基础上,引入多轴完全匹配层(multi-axis perfect matching layer,MPML),并建立相应的匹配层方程。通过本征值分析,我们可以判断阻尼函数对原方程特征根实部的走向和取值范围的影响。然后,我们采用SBP-SAT方法对矩阵对称形式匹配层方程进行离散,并在频域中采用能量法进行稳定性评估。通过对不同模型的数值仿真,表明所提出的离散框架具有整合度高、稳定性好和拓展性强等特点。此外,多轴匹配层可以与SBP-SAT方法结合,可以稳定地模拟曲线域中的波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波动方程 对称矩阵形式 高阶有限差分方法 分部求和-一致逼近(SBP-SAT) 多轴完全匹配层(MPML) 稳定性
下载PDF
汉语双字名词识别的时间进程——基于视觉单模态词形匹配任务的脑电研究
8
作者 丁彧藻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7-43,共7页
书面词语的识别是阅读的基础,但是在特定实验任务下汉语双字名词各种信息加工的时间进程并不清晰。使用视觉单模态的词形匹配任务,发现在识别的早期阶段(~130-230ms),目标词和首词之间词形的不同或字的失匹配在头皮前区会引发增大的P2效... 书面词语的识别是阅读的基础,但是在特定实验任务下汉语双字名词各种信息加工的时间进程并不清晰。使用视觉单模态的词形匹配任务,发现在识别的早期阶段(~130-230ms),目标词和首词之间词形的不同或字的失匹配在头皮前区会引发增大的P2效应,其不受语义变量的调节,主要反映了正字法信息的加工;在N400时间窗口,真词对照条件下的目标词比语义相关条件下的目标词在顶区引发的负走向脑电波更大。这些发现说明在N400阶段,即使被试没有被明确要求关注语义,词的语义表征也被自动激活。汉语双字名词识别的时间进程较为清晰地限定在P2至N40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形匹配 时间进程 双字名词 ERP
下载PDF
浅析在线课程内容与呈现形式的匹配原则
9
作者 陈亦炼 《科教导刊》 2024年第10期42-44,共3页
一个好的在线课程,不仅要有好的教学内容,还要与好的呈现形式相匹配,相得益彰,提升学习效果。对在线课程内容与呈现形式的匹配,从技术视角开展的研究成果较多,而本研究则力求运用双边匹配理论,从类型匹配、通道匹配和技术匹配三个层面... 一个好的在线课程,不仅要有好的教学内容,还要与好的呈现形式相匹配,相得益彰,提升学习效果。对在线课程内容与呈现形式的匹配,从技术视角开展的研究成果较多,而本研究则力求运用双边匹配理论,从类型匹配、通道匹配和技术匹配三个层面提出基本设想,对其基本原则进行理论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课程 呈现形式 匹配层面 基本原则
下载PDF
自由曲面测量中曲面匹配的建模及算法分析 被引量:25
10
作者 于源 卢军 王小椿 《机械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67-468,471,共3页
为了更好地消除自由曲面测量中的定位误差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有效的基于最大最小原则的自由曲面匹配的数学模型。通过曲面的旋转、平移以及改进的坐标轮换法完成对实测曲面的预定位、精调整 ,较好地解决了曲面匹配的问题 ,为测量自由... 为了更好地消除自由曲面测量中的定位误差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有效的基于最大最小原则的自由曲面匹配的数学模型。通过曲面的旋转、平移以及改进的坐标轮换法完成对实测曲面的预定位、精调整 ,较好地解决了曲面匹配的问题 ,为测量自由曲面轮廓度误差提供了良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曲面 测量 加工误差 曲面匹配 建模 数学模型 算法
下载PDF
柴油机喷油助燃再生系统微粒捕集器油气匹配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龚金科 吁璇 +2 位作者 伏军 刘云卿 余明果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共5页
基于自行设计的微粒捕集器(DPF)喷油助燃再生系统,对燃烧器内以不同油气比混合燃烧后气体与柴油机排气混合形成的高温废气温度进行试验研究,并采用过滤体孔道内的热再生模型,对DPF喷油助燃再生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DPF再生试验... 基于自行设计的微粒捕集器(DPF)喷油助燃再生系统,对燃烧器内以不同油气比混合燃烧后气体与柴油机排气混合形成的高温废气温度进行试验研究,并采用过滤体孔道内的热再生模型,对DPF喷油助燃再生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DPF再生试验数据吻合良好。根据再生过程的仿真结果,以怠速工况下DPF再生时过滤体壁面峰值温度、温度梯度及再生时间等为条件,研究喷油助燃再生方式下燃烧器的油气配比问题,怠速工况下再生时油气比取0.025~0.016时能够实现合理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喷油助燃再生系统 微粒捕集器 油气匹配
下载PDF
基于曲率特征的自由曲面匹配算法 被引量:21
12
作者 徐金亭 刘伟军 孙玉文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3-197,共5页
针对无任何预知联系下的自由曲面匹配问题,提出了一种简捷、快速的匹配方法.该方法以曲面的曲率为联系特征,在测量数据与模型曲面之间建立起满足角度、距离约束的对应关系,利用三点旋转平移变换法生成旋转平移变换列表;然后通过最小距... 针对无任何预知联系下的自由曲面匹配问题,提出了一种简捷、快速的匹配方法.该方法以曲面的曲率为联系特征,在测量数据与模型曲面之间建立起满足角度、距离约束的对应关系,利用三点旋转平移变换法生成旋转平移变换列表;然后通过最小距离目标函数选取正确的三维坐标变换,实现测量数据与模型曲面之间的准确匹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捷、可靠且容易实现,特别适用于工件的测量定位和多视数据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曲面匹配 曲率 三角约束 最小距离目标函数
下载PDF
巴楚—麦盖提地区油气动态成藏的运移通道 被引量:11
13
作者 佘晓宇 施泽进 +1 位作者 刘高波 田亚铭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1-296,共6页
巴楚—麦盖提地区油气运移输导网络由断裂、不整合面、储层孔、洞、缝系统组成;通过对断裂封堵和开启性进行分析,烃类沿断裂面作s形路径运移;八期主要不整合面中T60和T55不整合面在全区为开启,T70和T54不整合面在巴楚隆起南界断裂构造... 巴楚—麦盖提地区油气运移输导网络由断裂、不整合面、储层孔、洞、缝系统组成;通过对断裂封堵和开启性进行分析,烃类沿断裂面作s形路径运移;八期主要不整合面中T60和T55不整合面在全区为开启,T70和T54不整合面在巴楚隆起南界断裂构造带为开启。在海西和喜马拉雅两大成烃期中,该区具多期动态成藏的特点,主运移通道也存在时空上的差别:加里东中期-海西晚期之前不整合面、下寒武统白云岩孔、洞、缝系统为主通道;海西晚期-喜马拉雅期,断裂的多期活动促使早期古油气藏调整和喜马拉雅期生成的油气聚集,不整合面和断裂通道占主导,巴楚隆起西段边界断裂带为喜马拉雅晚期油气聚集调整分配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 不整合面 运移主通道 时空匹配 动态成藏
下载PDF
光学自由曲面面形误差评定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高栋 孔令豹 +1 位作者 姚英学 杜雪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630-1632,1635,共4页
研究了光学自由曲面面形误差的评定算法.提出了5点定位和分步多级的曲面匹配法,对曲面的中心点和4个角点进行初匹配,提高匹配速度;运用最小二乘法和最小区域法相结合实现精匹配,实现了实测曲面到设计曲面的高效高精度匹配.提出了一组基... 研究了光学自由曲面面形误差的评定算法.提出了5点定位和分步多级的曲面匹配法,对曲面的中心点和4个角点进行初匹配,提高匹配速度;运用最小二乘法和最小区域法相结合实现精匹配,实现了实测曲面到设计曲面的高效高精度匹配.提出了一组基于给定容差μ的μ-系列光学自由曲面误差评定参数,使误差评定更具有有效性和灵活性.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评定算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自由曲面 误差评定 曲面匹配
下载PDF
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形成与科学调控 被引量:22
15
作者 唐智明 阎运运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4-36,共3页
在重大比赛中 ,运动员能否取得最佳成绩 ,不仅取决于体能和技能优势 ,而且需要具备良好的竞技状态。从运动训练学的角度分析了影响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形成的主要因素 ,提出了科学调控最佳竞技状态所采用的一些方法 ,力求为运动员在重大... 在重大比赛中 ,运动员能否取得最佳成绩 ,不仅取决于体能和技能优势 ,而且需要具备良好的竞技状态。从运动训练学的角度分析了影响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形成的主要因素 ,提出了科学调控最佳竞技状态所采用的一些方法 ,力求为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获得和保持最佳竞技状态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比赛 最佳竞技状态 科学调控 运动训练学
下载PDF
无控制DEM匹配与匹配优化技术 被引量:4
16
作者 冯义从 岑敏仪 张同刚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32-34,120,共4页
针对三维自由表面匹配问题,实现基于LZD算法进行无控制DEM匹配,克服了控制点布设的困难。通过分析转换参数相关性和地形特征对匹配能力的影响,提出了地形平滑处理的技术,改善了LZD算法的匹配性能,并通过相关试验进行了验证。该技术还可... 针对三维自由表面匹配问题,实现基于LZD算法进行无控制DEM匹配,克服了控制点布设的困难。通过分析转换参数相关性和地形特征对匹配能力的影响,提出了地形平滑处理的技术,改善了LZD算法的匹配性能,并通过相关试验进行了验证。该技术还可应用于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工业产品质量检测、医学影像等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表面 匹配 数字高程模型
下载PDF
光学自由曲面误差评定中匹配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杜建军 高栋 +1 位作者 孔令豹 姚英学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3-138,共6页
研究了光学自由曲面轮廓误差评定中被测曲面和设计曲面的匹配方法。在曲面中心重合和近似法矢重合的基础上,提出了五点预定位法,即先定义曲面中心,然后利用搜索的方法得到相互间距离最大的4个角点,通过这5个点的匹配实现曲面的预定位。... 研究了光学自由曲面轮廓误差评定中被测曲面和设计曲面的匹配方法。在曲面中心重合和近似法矢重合的基础上,提出了五点预定位法,即先定义曲面中心,然后利用搜索的方法得到相互间距离最大的4个角点,通过这5个点的匹配实现曲面的预定位。在精调整中,提出了二次优化方法,即综合运用最小二乘法和最小条件原则进行曲面的高精度匹配,并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匹配精度可达纳米级。最后通过一个非球面实测实验,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自由曲面 曲面匹配 五点预定位 二次优化
下载PDF
多种形式偏好信息下考虑主体心理行为的双边匹配方法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笛 孙涛 +2 位作者 闫超栋 陈晔 万良琪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136-3143,共8页
针对多种形式偏好信息下带有多种类型主体期望的双边匹配问题,提出一种考虑主体心理行为的双边匹配方法。首先,依据前景理论,以多种类型主体期望为参照点,将双边主体给出的多种形式偏好信息转化为相对于参照点的收益或损失;然后,考虑双... 针对多种形式偏好信息下带有多种类型主体期望的双边匹配问题,提出一种考虑主体心理行为的双边匹配方法。首先,依据前景理论,以多种类型主体期望为参照点,将双边主体给出的多种形式偏好信息转化为相对于参照点的收益或损失;然后,考虑双边主体的不同风险态度,计算每个主体的前景值,建立以最大化每方主体前景值为目标的匹配优化模型,求解模型获得双边匹配解。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边匹配 多种形式偏好 多种类型期望 前景理论
下载PDF
篮球比赛中“非言辞沟通”、“传达”的特点与形式 被引量:12
19
作者 陈国瑞 宋利山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6-78,共3页
采用文献资料与教学奖践相结合的方法,对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与本队队员、对方队员、教练员、裁判员之间的“非言辞沟通”、“传达’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非言辞沟通’及“传达”,有助于队员发挥应有的水平,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 篮球 “非言辞沟通” 比赛 特点 形式
下载PDF
基于ABNF的高速硬件解码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屈玉贵 李奇越 +1 位作者 赵保华 刘桂英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645-1648,共4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硬件实现网络协议解码的方法.这种方法采用基于流水线的高速并行字符串匹配结构和基于ABNF(Augmented Backus Naur Form)范式定义的高速域值合法性检查.文中还对用这种方法实现的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协议解... 本文提出了一种硬件实现网络协议解码的方法.这种方法采用基于流水线的高速并行字符串匹配结构和基于ABNF(Augmented Backus Naur Form)范式定义的高速域值合法性检查.文中还对用这种方法实现的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协议解码器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并与软件实现进行了对比.通过比较可以得出,采用本方法所实现的协议解码系统只需要较少的硬件资源就可以得到比传统的软件实现几十倍的性能提高,并显著提高整个系统的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水线 ABNF范式 字符串匹配 合法性检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