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lationship between 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ic Features and Clinico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in 176 Cases with Breast Cancer
1
作者 Zhe Sun Hongwei Liang Huimian Xu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SCD 2005年第5期781-786,共6页
OBJECTIVE Different mammographic features are probably predictive of different prognosis. However, ambiguity still exists in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In resent years, digital mammography has been a... OBJECTIVE Different mammographic features are probably predictive of different prognosis. However, ambiguity still exists in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In resent years, digital mammography has been available for clinical use which has led to a revolution in the resolving of images and an increase in early-stage breast cancer detection. Based on the above knowledge, this study was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ic features and clinico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in breast cancer. METHODS Digital mammograms of 176 patients with pathologically proven breast cancer were reviewed. Also, clinical and pathologic records (histological types and axillary lymph nodes status) were retrospectively examined. RESULTS Most of the patients with a solitary microcalcification were young women under the age of 50(84.4%), but the majority of the patients with microcalcifications complicated by a mass were elderly women. Microcalcifications detected by mammography occurred frequently in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28.1%) and in early invasive carcinoma (15.6%). Breast cancers with expression of microcalcifications combined with a spiculate mass had a high metastatic rate of axillary lymph nodes (69.4%). A high metastatic rate of axillary lymph nodes was also found in the patients with solitary worm-like microcalcifications (57.1%), solitary spiculate mass (53.7%) and solitary non-worm-like microcalcifications (44.4%). Simple worm-like microcalcifications accompanied with metastasis of 4 to 9 axillary lymph nodes occurred in 42.9% of the(6/14) cases. The patients with microcalcifications combined by a spiculate mass and with metastasis of 4 to 9 axillary lymph nodes accounted for 27.8% (10/36) of the cases, and those with metastases of 10 and over accounted for 16.7% (6/36). CONCLUSION Solitary microcalcifications occur frequently in young women and are usually associated with early breast cancer. 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m-like microcalcifications, a spiculate mass and positive metastases of axillary lymph nodes, which are an index of poor progn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east neoplasms 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 microcaldflcations.
下载PDF
全数字化乳腺摄影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学滨 尚燕宁 +2 位作者 马国林 闫燃 李苗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11期1840-1843,共4页
目的评价全数字化乳腺摄影在临床中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215例经手术或活检的术前全数字化乳腺摄影资料,对比影像诊断与最终病理诊断异同。分析不同疾病的误诊原因,初步分析及探讨全数字化乳腺摄影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目的评价全数字化乳腺摄影在临床中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215例经手术或活检的术前全数字化乳腺摄影资料,对比影像诊断与最终病理诊断异同。分析不同疾病的误诊原因,初步分析及探讨全数字化乳腺摄影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215例经手术或活检的病例中,132例被病理确诊为乳腺癌,83例被诊断为良性病变。在被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132例乳腺癌病例中,14例被全数字化乳腺摄影诊断漏诊或误诊。而同时被影像诊断为恶性病变可能的130例(BI-RADS大于4级)的病例中,12例最终病理诊断确定为良性病变。结论全数字化乳腺摄影是乳腺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尤其对发现及筛查乳腺癌具有重要价值,但对某些乳腺良性病变,其诊断准确率较低,需要结合其他临床诊断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数字化乳腺摄影 乳腺癌 乳腺良性病变
下载PDF
全数字化乳腺摄影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家尧 王岩 +1 位作者 包勇 何振宇 《现代医院》 2011年第9期12-14,共3页
目的旨在评估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0年12月就诊的符合入组条件的394例患者共400个肿块... 目的旨在评估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0年12月就诊的符合入组条件的394例患者共400个肿块,分别在手术前进行FFDM及CDFI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进行比较。结果对于恶性肿块,FFDM和CDFI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84.07%vs.80.53%、87.36%vs.83.90%、89.62%vs.91.00%、80.85%vs.76.84%和85.50%vs.82.00%,FFDM联合超声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88.49%、80.45%8、5.47%8、4.34%和85.00%。结论两种检查方法各有优势,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但并没有明显提高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全数字化乳腺摄影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绝经前早期乳腺癌中高频超声和钼靶诊断价值 被引量:9
4
作者 张琳 林红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1年第3期355-357,共3页
目的 研究全数字化钼靶X线与乳腺高频超声对绝经前女性患者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比较114例绝经前女性早期乳腺癌(Ⅰ-Ⅱb)术前乳腺高频超声和全数字化乳腺摄影检查结果,并与术后病理结果 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高频超声检出率为86.... 目的 研究全数字化钼靶X线与乳腺高频超声对绝经前女性患者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比较114例绝经前女性早期乳腺癌(Ⅰ-Ⅱb)术前乳腺高频超声和全数字化乳腺摄影检查结果,并与术后病理结果 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高频超声检出率为86.84%(99例),钼靶X线检出率为73.68%(84例),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5.03,P〈0.05);两者联合应用检出率为97.37%,与单独用高频超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u=2.97,P〈0.01).结论 在绝经前女性早期乳腺癌检查中,乳腺高频超声优于乳腺钼靶X线检查,两者结合能提高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乳腺癌 乳腺高频超声 全数字化钼靶X线 绝经前
下载PDF
全数字化摄影对5800名女性乳腺影像检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姚晓新 杨立娟 +4 位作者 王俊明 王英 潘静 尚进 李兴洲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09年第3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对乳腺癌检出的意义,分析乳腺癌影像学的特点。材料与方法:对5800名女性乳腺进行筛查,受检者年龄13~81岁,分析乳腺癌的检出率、好发部位,乳腺癌病理类型与发病年龄关系及影像学特点。结果:全数字化摄...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对乳腺癌检出的意义,分析乳腺癌影像学的特点。材料与方法:对5800名女性乳腺进行筛查,受检者年龄13~81岁,分析乳腺癌的检出率、好发部位,乳腺癌病理类型与发病年龄关系及影像学特点。结果:全数字化摄影乳腺癌检出率1.57%(91/5800)。高发年龄段为41~59岁(35.2%)。影像学改变肿块68例(74.73%),肿块并毛刺49例(53.85%),结构扭曲11例(12.09%),不对称致密影7例(7.69%),单纯钙化5例(5.49%),肿块伴钙化36例,结构扭曲伴钙化4例。多发并两种病理类型5例(5.49%)。乳腺癌合并转移15例(1.65%)。结论:四肢神经鞘瘤的典型MRI征象为神经血管束走行区的椭园形肿块,边界清楚,T2WI呈不均质高信号,与起源神经偏心性相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数字化乳腺摄影 乳腺癌
下载PDF
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对0-Ⅰ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6
作者 滕妍 曹满瑞 +2 位作者 孙立宏 赵弘 朱志军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9年第1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结合真空穿刺活检对临床0-Ⅰ期乳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7例经真空穿刺活检后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X线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X线征象:37例中,显示肿块14例(38%),其中合并恶性钙化7例,单纯肿块无钙化7例;...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结合真空穿刺活检对临床0-Ⅰ期乳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7例经真空穿刺活检后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X线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X线征象:37例中,显示肿块14例(38%),其中合并恶性钙化7例,单纯肿块无钙化7例;单纯恶性钙化7例(19%);局限性不对称致密12例(32%);局部结构扭曲4例(11%)。结论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结合真空穿刺活检对诊断临床0-Ⅰ期乳腺癌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 真空穿刺活检 临床0-Ⅰ期乳腺癌 临床诊断
下载PDF
数字乳腺断层结合合成二维图像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探讨
7
作者 张鹏 周会 +5 位作者 孙小会 刘红艳 黄奕妆 邓树芳 唐美群 吴文英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2年第9期1629-1633,共5页
目的:探讨DBT合成二维图像(S2D)能否取代FFDM图像。方法:收集我院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术前均同时行FFDM和DBT检查,具有术后病理结果的100例乳腺疾病患者(120个病灶)。一次检查获得三种图像:FFDM图像、DBT薄层图像、S2D图像(重组DBT... 目的:探讨DBT合成二维图像(S2D)能否取代FFDM图像。方法:收集我院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术前均同时行FFDM和DBT检查,具有术后病理结果的100例乳腺疾病患者(120个病灶)。一次检查获得三种图像:FFDM图像、DBT薄层图像、S2D图像(重组DBT薄层数据得到类似FFDM图像),并将其分成四组图像:FFDM、S2D、DBT+FFDM、DBT+S2D;对每一个病灶进行BI-RADS分类,根据分类结果判断良恶性,0-4A类判为良性,4B类及以上判为恶性。记录FFDM和DBT的平均腺体剂量。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四组图像在BI-RADS分类中的差异;采用ROC曲线评价四组图像鉴别病灶良、恶性的能力,以病理结果作为判定病灶良恶性的标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FFDM和DBT平均腺体剂量的差异。结果:78个良性病灶、42个恶性病灶。FFDM与S2D、DBT+FFDM与DBT+S2D的BI-RADS分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BT+S2D与S2D的BI-RADS分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BT+FFDM、DBT+S2D鉴别病灶良、恶性的ROC曲线下面积均为0.96,敏感度、特异度均为88.1%、94.9%,优于FFDM和S2D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7和0.821)。FFDM和DBT的单个体位平均腺体剂量分别为(0.92±0.17)mGy、(1.50±0.27m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97,P<0.05)。结论:S2D图像可代替FFDM图像,DBT+S2D的检查模式能够在确保安全的辐射剂量下,提高乳腺病变的诊断效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病变 全屏数字化乳腺X线成像 合成二维图像
下载PDF
乳腺青春期巨大纤维腺瘤全数字化X射线与磁共振成像影像表现研究
8
作者 陈玉兰 董江宁 +2 位作者 王婷婷 方梦诗 吴瑶媛 《中国医学装备》 2020年第5期118-121,共4页
目的:分析乳腺青春期巨大纤维腺瘤(JGF)全视野数字化乳腺X射线摄影(FFDM)与磁共振成像(MRI)影像表现,并与手术后病理对照分析,以期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收集医院收治的经乳腺FFDM检查并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9个病灶)JGF患者影像资料,其中... 目的:分析乳腺青春期巨大纤维腺瘤(JGF)全视野数字化乳腺X射线摄影(FFDM)与磁共振成像(MRI)影像表现,并与手术后病理对照分析,以期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收集医院收治的经乳腺FFDM检查并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9个病灶)JGF患者影像资料,其中3例患者行MRI平扫、弥散加权成像(DWI)及6期动态对比增强扫描。分析其临床表现、FFDM和MRI影像学表现。结果:FFDM显示为乳内单发或多发圆形或椭圆形巨大肿块,病灶最大径7.013.0 cm,平均约9.5 cm,所有肿块密度均匀,无钙化,其中5个肿块边缘见透亮晕征,4个肿块因被致密腺体遮蔽而边界不清,肿块大小与触诊大小相仿。MRI显示为3个病灶均表现为边界清楚巨大肿块,T1WI呈等低信号,T2WI以中高信号为主,内见斑片状更高信号变性坏死区和低信号流空血管影,病灶内分隔与周围包膜T2WI均呈低信号,DWI病灶呈高信号,平均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为1.44×10^-3mm^2/s;动态增强病灶实性成分呈不均匀渐进性明显强化,病灶内分隔与包膜无强化呈低信号,3例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均为流入型,增强峰值高。结论:JGF具有一定临床X射线及MRI影像学特征性表现,其主要表现为青春期发病,病灶一般较大且生长快;FFDM及MRI均表现为良性肿块特点,故X射线与MRI结合,可以提高其诊断与鉴别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青春期巨大纤维腺瘤 全数字化X射线摄影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不同级别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影像及免疫组化对比分析
9
作者 张鹏 周会 +3 位作者 梁永晴 蒋方旭 冉慕光 李光明 《罕少疾病杂志》 2021年第3期43-45,66,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级别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FFDM征象及免疫组化指标差异,为临床预测组织学分级和预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138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为低级别(Ⅰ级+Ⅱ级)和高级别(Ⅲ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FFDM征... 目的比较不同级别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FFDM征象及免疫组化指标差异,为临床预测组织学分级和预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138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为低级别(Ⅰ级+Ⅱ级)和高级别(Ⅲ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FFDM征象及免疫组化资料,包括年龄、病灶形态、有无毛刺、有无恶性钙化、ER(-/+)、PR(-/+)、C-erbB-2(-/+)。比较低级别与高级别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FFDM征象及免疫组化指标。结果低级别浸润性导管癌68例,年龄31~78岁,平均年龄(52.26±9.46)岁;病灶形态:圆形2例,卵圆形7例,不规则形59例;无毛刺24例,有毛刺44例;有恶性钙化42例,无恶性钙化26例;免疫组化指标:ER(+)59例,ER(-)9例;PR(+)56例,PR(-)12例;C-erbB-2(+)57例,C-erbB-2(-)11例。高级别浸润性导管癌70例,年龄26~86岁,平均年龄(51.16±11.15)岁;病灶形态:圆形1例,卵圆形15例,不规则形54例;无毛刺39例,有毛刺31例;有恶性钙化46例,无恶性钙化24例;免疫组化指标:ER(+)31例,ER(-)39例;PR(+)31例,PR(-)39例;C-erbB-2(+)58例,C-erbB-2(-)12例。低级别与高级别两组病例在肿块边缘有无毛刺、ER(-/+)、PR(-/+)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级别与高级别两组病例在年龄、病灶形态、有无恶性钙化、C-erbB-2(-/+)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级别与高级别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在病灶边缘有无毛刺、ER(-/+)、PR(-/+)之间存在差异,可以为临床预测组织学分级和预后评估提供有价值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组织学分级 全数字化乳腺摄影 免疫组化
下载PDF
数字乳腺断层摄影在乳腺内病变诊断中的价值与展望 被引量:1
10
作者 蔡梦静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7期4-6,共3页
乳腺癌是全球范围内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是乳腺癌筛查和乳腺疾病诊断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数字化乳腺断层摄影(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DBT)一次成像就可获得一系列断层图像,解决了常规X腺摄影中... 乳腺癌是全球范围内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是乳腺癌筛查和乳腺疾病诊断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数字化乳腺断层摄影(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DBT)一次成像就可获得一系列断层图像,解决了常规X腺摄影中腺体组织重叠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乳腺癌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乳腺三维断层摄影 全数字化乳腺摄影 乳腺癌
下载PDF
数字乳腺三维断层摄影技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8
11
作者 张恒伟 李军涛 +4 位作者 吕民豪 秦丽 李连方 崔树德 刘慧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387-1390,共4页
目的探讨数字乳腺三维断层摄影技术(DBT)在乳腺癌诊断上的准确度。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就诊的乳腺病变患者263例,分别使用DBT联合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FFDM进行独立诊断,评价两者诊断乳腺癌的准确... 目的探讨数字乳腺三维断层摄影技术(DBT)在乳腺癌诊断上的准确度。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就诊的乳腺病变患者263例,分别使用DBT联合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FFDM进行独立诊断,评价两者诊断乳腺癌的准确度。结果DBT联合FFDM组及单独FFDM诊断乳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54±O.014及0.907±0.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3)。在绝经前患者及乳腺密度ACR3-4的病例中,DBT联合FFDM组的诊断准确度高于单独FFDM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BT联合FFDM与单独FFDM相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诊断乳腺癌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乳腺三维断层摄影 全数字化乳腺摄影 乳腺癌
原文传递
全数字化乳腺导管造影在乳头溢液性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高之振 马诚诚 +3 位作者 顾素英 杨菊萍 周伟 陆慧娟 《中华全科医学》 2011年第11期1796-1797,共2页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导管造影在乳头溢液性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全数字化乳腺导管造影与其常规钼靶X线片的影像学特征,结合病理学,对照诊断。结果全数字化乳腺导管造影影像学诊断:乳腺导管扩张症36例,导...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导管造影在乳头溢液性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全数字化乳腺导管造影与其常规钼靶X线片的影像学特征,结合病理学,对照诊断。结果全数字化乳腺导管造影影像学诊断:乳腺导管扩张症36例,导管内乳头状瘤43例,乳腺囊性增生病12例,乳腺导管扩张伴炎症9例,导管原位癌15例,浸润性导管癌6例。病理结果:乳腺导管扩张症36例,导管内乳头状瘤45例,乳腺囊性增生病10例,乳腺导管扩张伴炎症9例,导管原位癌14例,其中1例导管内癌伴早期浸润,浸润性导管癌6例。与病理诊断对照,全数字化乳腺导管造影的诊断正确率为96.7%。结论全数字化乳腺导管造影对乳头溢液性疾病的诊断,对良恶性的鉴别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为外科手术提供依据和手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数字化乳腺摄影 乳腺导管造影 乳头溢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