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纤维素降解菌的鉴定及产酶活力测定 被引量:7
1
作者 刘鹏 姜红霞 +5 位作者 鲍正宗 周保强 隋君康 赵旭 王晓辉 刘训理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7-102,共6页
为寻找高效纤维素降解微生物用于蚕沙堆肥的腐熟发酵,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碳源,从泰山林地腐殖土中分离纤维素降解菌,结合纤维素刚果红水解圈测定、滤纸条降解试验和纤维素酶活力(滤纸酶活力)测定,从中筛选出一株高效纤维素降解真菌,命名... 为寻找高效纤维素降解微生物用于蚕沙堆肥的腐熟发酵,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碳源,从泰山林地腐殖土中分离纤维素降解菌,结合纤维素刚果红水解圈测定、滤纸条降解试验和纤维素酶活力(滤纸酶活力)测定,从中筛选出一株高效纤维素降解真菌,命名为C2。经形态学鉴定和18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该菌株有较强的滤纸条降解能力,5 d可将滤纸条降解成糊状,产纤维素酶活力高,摇瓶发酵3 d后滤纸纤维素酶活力达到132.26 U/mL,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降解菌 草酸青霉 形态特征 18S RDNA序列 酶g-IS
下载PDF
真菌菌株XS3-2-5对含锰废水中Mn(Ⅱ)的生物氧化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孙璐 张梅华 +3 位作者 魏源送 朱彤 王昕竑 蒋继宏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8-93,共6页
该研究以一株从锰污染土壤中筛选、分离得到的具有高Mn(Ⅱ)耐受性并具有氧化Mn(Ⅱ)的特性的真菌菌株XS3-2-5为对象,考察了p H值和Mn(Ⅱ)初始浓度对该菌株生长及其氧化Mn(Ⅱ)能力的影响,并结合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 该研究以一株从锰污染土壤中筛选、分离得到的具有高Mn(Ⅱ)耐受性并具有氧化Mn(Ⅱ)的特性的真菌菌株XS3-2-5为对象,考察了p H值和Mn(Ⅱ)初始浓度对该菌株生长及其氧化Mn(Ⅱ)能力的影响,并结合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对经过菌株XS3-2-5氧化后的生物锰氧化物进行了表征。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r RNA基因测序结果表明,该菌株属于Phaeosphaeriopsis sp。pH和Mn(Ⅱ)初始浓度对该菌株的生长速度无显著影响。该菌株(湿重)在p H 5-7范围内对Mn(Ⅱ)(300μmol/L)的氧化率接近200 mg/g。SEM、TEM、EDS和XPS的分析结果表明,Mn(Ⅱ)经过该菌株氧化后的生物锰氧化物主要为二氧化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污染 真菌菌株 生物锰氧化物
下载PDF
耐汞真菌的分离及其对废水中Hg(Ⅱ)吸附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梅华 孙璐 +3 位作者 朱彤 王昕竑 蒋继宏 赵盛开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1-6,共6页
该研究以一株从汞(Hg(Ⅱ))污染土壤中分离、纯化得到的具有高耐受Hg(Ⅱ)特性的真菌菌株GX-5为对象,考察了该菌在不同条件下(反应时间、初始浓度、p H值以及投加量等)对Hg(Ⅱ)的吸附特征,并且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该菌吸附Hg(Ⅱ)前... 该研究以一株从汞(Hg(Ⅱ))污染土壤中分离、纯化得到的具有高耐受Hg(Ⅱ)特性的真菌菌株GX-5为对象,考察了该菌在不同条件下(反应时间、初始浓度、p H值以及投加量等)对Hg(Ⅱ)的吸附特征,并且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该菌吸附Hg(Ⅱ)前后进行表征。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r RNA基因测序结果表明,该菌株属于细极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条件因素影响实验表明:反应时间6h,p H为5,投加量体积分数为1%时,该菌对废水中的Hg(Ⅱ)吸附效率最高。对该菌处理含汞废水后的菌丝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该菌对Hg(Ⅱ)具有有效的表面吸附作用,并且能够通过某种机理将吸附在菌体表面的Hg(Ⅱ)转化为稳定的晶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汞污染 真菌菌株 生物吸附
下载PDF
一株桑枝纤维降解菌株的鉴定及纤维素降解能力测定 被引量:9
4
作者 褚衍亮 王娜 余晗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7-133,共7页
利用高产纤维素酶微生物分解桑树枝条中的木质纤维素,有益于桑枝条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采用刚果红染色法,将分离自桑园土壤的菌株经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培养基初筛和桑枝粉培养基复筛后,获得1株能产生纤维素酶的真菌菌株PTY1。PTY... 利用高产纤维素酶微生物分解桑树枝条中的木质纤维素,有益于桑枝条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采用刚果红染色法,将分离自桑园土壤的菌株经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培养基初筛和桑枝粉培养基复筛后,获得1株能产生纤维素酶的真菌菌株PTY1。PTY1菌株能够在以桑枝粉末为碳源的培养基中良好生长,最适生长p H为6,最适生长温度为32℃。基于形态和18S r DNA序列鉴定PTY1为烟管菌(Bjerkandera adusta)。该菌株产生的纤维素酶类呈现较高的滤纸酶(FPAase)、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其中FPAase在发酵第8天的活力最高,可达5.466 U/m L,CMCase在发酵的第6天和第10天出现2个活力小高峰,β-葡萄糖苷酶活力总体较高,发酵第8天活力最高为12.220 U/m L;FPAase最适反应温度为40℃,最适反应p H为5.5,而CMCase在50℃、p H 4.5-5.5时活力较高,均为酸性酶;以CMC-Na为底物时PTY1菌株酶促反应的Km为0.676 mg/m L,Vmax为0.038 9 mg/(m L·min)。PTY1菌株经过诱变处理后,有望成为降解桑枝纤维素的专用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PTY1菌株 烟管菌 酶学特性 降解活性 桑枝条
下载PDF
烤烟有益真菌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7
5
作者 高文霞 程祖锌 王峰吉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11年第5期90-95,共6页
为比较不同真菌对烟叶品质的影响,用分离到的27株真菌菌株处理烟叶,通过烟叶化学成分和评吸结果的比较得出:SZ14和YZ2 2个菌株处理烟叶后,烟叶化学成分较协调,烟叶评吸得分明显高于对照;CZ3、CZ12、CZ19、CZ22、CZ61、CZ62和SZ5 7个菌... 为比较不同真菌对烟叶品质的影响,用分离到的27株真菌菌株处理烟叶,通过烟叶化学成分和评吸结果的比较得出:SZ14和YZ2 2个菌株处理烟叶后,烟叶化学成分较协调,烟叶评吸得分明显高于对照;CZ3、CZ12、CZ19、CZ22、CZ61、CZ62和SZ5 7个菌株处理烟叶后,烟叶化学成分较协调,评吸得分高于对照;其它18个菌株对烟叶品质影响不明显。对得分较高的2个菌株进行分子鉴定表明,YZ2为木霉属长梗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SZ14为曲霉属(Aspergillus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有益真菌 筛选 鉴定
下载PDF
一种简捷的分离杜鹃花类菌根真菌的方法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春英 尹丽娟 +2 位作者 王胤 柯新 戴思兰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7年第6期28-32,共5页
目的:简化杜鹃花类菌根真菌的分离方法,快速得到菌株。方法:选择并改良马丁氏-孟加拉红培养基,调整其pH值约为5.0,0.3~0.5cm根段平铺于平板中培养分离菌株,培养条件为25℃黑暗培养12~15d。结果:得到了菌落特征有明显差异的9种类型138... 目的:简化杜鹃花类菌根真菌的分离方法,快速得到菌株。方法:选择并改良马丁氏-孟加拉红培养基,调整其pH值约为5.0,0.3~0.5cm根段平铺于平板中培养分离菌株,培养条件为25℃黑暗培养12~15d。结果:得到了菌落特征有明显差异的9种类型138个菌根真菌菌株,其中7类菌株在人工条件下回接云锦杜鹃形成了菌根结构。结论:实验证明改良的分离方法操作简单快捷,是杜鹃花类菌根真菌分离的一种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花类菌根真菌 菌株分离 方法改进
下载PDF
小麦孢囊线虫病生防真菌08F04菌株的鉴定及防效测定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洁 袁虹霞 +3 位作者 孙炳剑 陈莉 付博 李洪连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9-514,共6页
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病已成为我国黄淮麦区的重要病害,目前生产上尚缺乏有效的防控方法。菌株08F04是作者从禾谷孢囊线虫孢囊上分离的1株寄生真菌。本研究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将其鉴定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als.)Vuill... 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病已成为我国黄淮麦区的重要病害,目前生产上尚缺乏有效的防控方法。菌株08F04是作者从禾谷孢囊线虫孢囊上分离的1株寄生真菌。本研究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将其鉴定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als.)Vuill。2011和2012年对该菌株进行了盆栽和田间防效试验,菌株08F04麦粒砂培养物6%(w/w)土壤处理的盆栽试验孢囊减退率分别达到65.03%和50.95%;田间试验中,菌剂08F04 20 g·m 2沟施处理土壤,2011年在许昌和荥阳的孢囊减退率分别为58.28%和32.13%,2012年分别达到58.49%和44.50%。结果表明,菌株08F04是防治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病具有较大潜在开发价值的生防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病 生物真菌 球孢白僵菌 孢囊减退率
下载PDF
166例真菌感染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109
8
作者 屈玲 府伟灵 +1 位作者 徐永涛 陈鸣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10-112,共3页
目的 分析 16 6例真菌感染阳性标本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以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 沙保弱培养基培养标本 ,用 ID真菌鉴定板条进行鉴定分型 ,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实验。结果  16 6株真菌中 ,白色念珠菌感染率最高 ,占 74 .1% ,并且... 目的 分析 16 6例真菌感染阳性标本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以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 沙保弱培养基培养标本 ,用 ID真菌鉴定板条进行鉴定分型 ,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实验。结果  16 6株真菌中 ,白色念珠菌感染率最高 ,占 74 .1% ,并且分离出了烟曲霉菌、构巢曲霉菌等少见菌株 ;分离的菌株对制霉菌素、两性霉素 B和伊曲康唑的敏感率较高 ,分别为 10 0 %、97.8%和 96 % ;对 5 -氟胞嘧啶和咪康唑的耐药率较高 ,分别为 7.3%和 8.6 %。结论 对于提高真菌的检测手段、及时进行真菌的培养和药敏实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真菌感染、特别是耐药菌株感染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感染 耐药菌株 预防
下载PDF
应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构建纤维素发酵产油脂菌株的试验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淑君 李伟庆 +2 位作者 牟志美 王彦文 高绘菊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6-303,共8页
原生质体融合(protoplast fusion)技术是将遗传性状不同的亲本原生质体融合杂交的基因重组技术。从健康桑树根系中分离到一株产油脂内生真菌MOD-1,采用酶解方法制备内生真菌MOD-1和产纤维素酶菌株绿色木霉TP4、T44及长柄木霉TL的原生质... 原生质体融合(protoplast fusion)技术是将遗传性状不同的亲本原生质体融合杂交的基因重组技术。从健康桑树根系中分离到一株产油脂内生真菌MOD-1,采用酶解方法制备内生真菌MOD-1和产纤维素酶菌株绿色木霉TP4、T44及长柄木霉TL的原生质体,获得4个菌株的原生质体产量分别为7.02×10~6个/m L、4.43×10~6个/m L、6.35×10~6个/m L和4.35×10~6个/m L,再生率分别为4.90%、3.26%、4.51%和4.12%。优化亲本原生质体灭活条件为:MOD-1菌株经紫外线照射10 min或加热15 min,TP4菌株经紫外线照射25 min或加热20 min,T44菌株经紫外线照射25 min或加热25 min,TL菌株经紫外线照射30 min或加热25 min。在上述条件下各亲本原生质体的灭活率均达到100%。将灭活的MOD-1菌株原生质体分别与不同方式灭活的TP4、T44、TL菌株原生质体融合,经初筛和复筛获得了一株兼具MOD-1与TP4双亲优良性状的融合菌株MP-1,其油脂产量、油脂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082 4 g/L、14.46%,显著高于亲本菌株MOD-1。融合菌株MP-1传代培养10代后,油脂产量与油脂含量的遗传稳定性分别达到92.84%和95.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油脂菌株 桑树内生真菌 菜豆壳球孢菌MOD-1 木霉 原生质体融合 菌株改良
下载PDF
产紫青霉G59的两株突变株新产抗肿瘤活性产物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长景 崔承彬 +1 位作者 田从魁 李长伟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目的阐明无活性真菌产紫青霉G59的两株抗肿瘤活性突变株2-2-3和PDN-f-2新产活性产物。方法采用与原始菌样品直接对照和活性跟踪分离的实验模式,利用液液萃取、柱层析、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活性产物。利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 目的阐明无活性真菌产紫青霉G59的两株抗肿瘤活性突变株2-2-3和PDN-f-2新产活性产物。方法采用与原始菌样品直接对照和活性跟踪分离的实验模式,利用液液萃取、柱层析、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活性产物。利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用MTT法测试样品对K562细胞的抑制活性。结果从2-2-3和PDN-f-2发酵物中分别分离鉴定了ergone(1)和citrinin(2)。化合物1和2抑制K562细胞的IC50分别为7.4和48.0μg/ml。结论化合物1和2均为产紫青霉产物中未见报道的G59的两株突变株新产活性产物。将无活性真菌野生株转化成活性突变株并研究其新产活性产物,将有可能成为拓展药源真菌活性菌株新资源的很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活性真菌野生株 产紫青霉 抗肿瘤活性突变株 抗肿瘤产物 ergone CITRININ
下载PDF
毛蜂窝菌的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浩华 章卫民 +2 位作者 潘清灵 王磊 陶美华 《食用菌学报》 2008年第3期31-34,共4页
毛蜂窝菌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自然资源十分稀有。本文对生长于龙眼树枯枝上的毛蜂窝菌进行了菌株的分离纯化,并通过人工栽培技术首次成功获得了毛蜂窝菌的子实体,为今后开发利用毛蜂窝菌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毛蜂窝菌 栽培 菌株 分离纯化
下载PDF
十株野生猴头菌菌株的栽培性状及麦角甾醇含量 被引量:6
12
作者 戴肖东 张介驰 +2 位作者 韩增华 詹亚光 王玉江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49,共5页
考查采自黑龙江省不同地区的10个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野生菌株的液体培养性状和栽培农艺性状,同时测定了菌丝体、子实体中麦角甾醇含量,为猴头菌育种筛选亲本材料。结果表明:液体培养中,5号和10号菌株菌丝产量较高,分别为2.23g/1... 考查采自黑龙江省不同地区的10个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野生菌株的液体培养性状和栽培农艺性状,同时测定了菌丝体、子实体中麦角甾醇含量,为猴头菌育种筛选亲本材料。结果表明:液体培养中,5号和10号菌株菌丝产量较高,分别为2.23g/100 mL、2.39g/100 mL,麦角甾醇含量分别为0.92 mg/g、0.90mg/g;栽培中,5号和10号菌株子实体产量高,菇型圆整、商品性状好;4、6和9号菌株子实体中麦角甾醇含量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头菌 野生菌株 菌丝体 子实体 麦角甾醇
下载PDF
降解沟叶结缕草枯草层的真菌菌株的初选 被引量:1
13
作者 袁康培 徐礼根 冯明光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82-684,共3页
从沟叶结缕草枯草层、土壤和腐烂木头上共分离到 4 5株真菌菌株 ,经刚果红透明圈法初筛和纤维素酶活力测定法复筛后共选出 6株可用于降解沟叶结缕草枯草层的菌株。它们对沟叶结缕草植株无致病作用 ,其中HU4 3(Aspergillusawamori)生长... 从沟叶结缕草枯草层、土壤和腐烂木头上共分离到 4 5株真菌菌株 ,经刚果红透明圈法初筛和纤维素酶活力测定法复筛后共选出 6株可用于降解沟叶结缕草枯草层的菌株。它们对沟叶结缕草植株无致病作用 ,其中HU4 3(Aspergillusawamori)生长速度最快 ,降解羧甲基纤维素钠的能力最强 ,经 3d固体发酵后纤维素酶活力达 35 7U·g-1 ,经 2 5℃恒温保湿 7d后对沟叶结缕草枯草的降解率达 2 4 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解 沟叶结缕草 枯草层 真菌菌株 菌株选择
下载PDF
重庆地区足部真菌感染的现状及耐药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姚春艳 张晓兵 府伟灵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2-383,共2页
目的了解近年重庆地区足部真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病原学调查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萨布罗培养基培养标本,用ID真菌鉴定板条进行鉴定分型,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在分离菌株中,红色发癣菌感染率最高占79.1%;分离的菌株对... 目的了解近年重庆地区足部真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病原学调查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萨布罗培养基培养标本,用ID真菌鉴定板条进行鉴定分型,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在分离菌株中,红色发癣菌感染率最高占79.1%;分离的菌株对两性霉素B和伊曲康唑的敏感率较高分别为98.9%和98.0%;对5-氟胞嘧啶的耐药率为22.1%。结论及时了解足部真菌感染的变迁及耐药性的变化,对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真菌感染、特别是耐药菌株感染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感染 耐药菌株 预防
下载PDF
土壤真菌中具有引起稻瘟霉孢子形态异常活性的菌株筛选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君 张有为 +5 位作者 邵刚 姚新生 齐秀兰 阎浩林 曲鹏 林玉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25-228,共4页
利用稻瘟霉孢子形态异常或生长抑制活性的模型 ,对从土壤中分出的 732株真菌进行初步筛选 ,得到 2 4 5株活性菌株 ,再经多次反复筛选 ,得到既稳定又能抑制一些病原真菌生长的11株活性菌株 ,其中 131号菌株活性最好且具有抗病原真菌作用 ... 利用稻瘟霉孢子形态异常或生长抑制活性的模型 ,对从土壤中分出的 732株真菌进行初步筛选 ,得到 2 4 5株活性菌株 ,再经多次反复筛选 ,得到既稳定又能抑制一些病原真菌生长的11株活性菌株 ,其中 131号菌株活性最好且具有抗病原真菌作用 ,亦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真菌抗生素 稻瘟霉 真菌筛选 土壤真菌
下载PDF
花生品种(系)抗黄曲霉筛选鉴定 被引量:9
16
作者 庄伟建 方树民 +3 位作者 李毓 陈永水 程忠 陈玉森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261-265,共5页
选用若干花生主栽品种、从ICRISAT引进品种及福建农林大学近年来选育的品种(系)为材料,用所分离的产毒力较强的6个菌株接种测定。结果表明,闽花6号等3份品种(系)对黄曲霉AF2菌株表现较抗,侵染率<30%,感染指数<6,明显低于对照抗黄... 选用若干花生主栽品种、从ICRISAT引进品种及福建农林大学近年来选育的品种(系)为材料,用所分离的产毒力较强的6个菌株接种测定。结果表明,闽花6号等3份品种(系)对黄曲霉AF2菌株表现较抗,侵染率<30%,感染指数<6,明显低于对照抗黄1号和粤油9号,且闽花6号具较宽的抗菌谱,可为花生抗黄曲霉育种提供抗性基因源,而抗黄1号属中感品种。并对花生品种抗黄曲霉病性的鉴定做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品种 黄曲霉菌株 抗性鉴定
下载PDF
产蛋白酶和淀粉酶菌株的筛选及其发酵产酶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国参 宁萌 +2 位作者 刘德海 马焕 权淑静 《河南科学》 2013年第12期2149-2152,共4页
利用酪蛋白固体平板分离培养基、淀粉平板分离固体培养基初筛,液体发酵产酶培养基摇瓶复筛相结合,从实验室保藏的真菌菌株中筛选出一株产蛋白酶的真菌菌株和一株产淀粉酶的真菌菌株,对其固态发酵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蛋白酶产酶高峰... 利用酪蛋白固体平板分离培养基、淀粉平板分离固体培养基初筛,液体发酵产酶培养基摇瓶复筛相结合,从实验室保藏的真菌菌株中筛选出一株产蛋白酶的真菌菌株和一株产淀粉酶的真菌菌株,对其固态发酵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蛋白酶产酶高峰为24 h,酶活力达到3760 U/g;淀粉酶产酶高峰为32 h,酶活力达到0.405 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 淀粉酶 菌株筛选
下载PDF
一株云杉八齿小蠹伴生蓝变真菌的鉴定及致病性测定 被引量:1
18
作者 曹翠 宋瑞清 周秀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期749-754,共6页
[目的]确定1株云杉八齿小蠹伴生蓝变真菌C59的分类地位。[方法]对分离自伊春市五营区黑龙江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皮云杉林内的一株云杉八齿小蠹伴生蓝变菌株进行培养特性、形态学特征观察和18S rDNA ITS序列分析鉴定,在对该蓝变菌株... [目的]确定1株云杉八齿小蠹伴生蓝变真菌C59的分类地位。[方法]对分离自伊春市五营区黑龙江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皮云杉林内的一株云杉八齿小蠹伴生蓝变菌株进行培养特性、形态学特征观察和18S rDNA ITS序列分析鉴定,在对该蓝变菌株进行接种的同时,测定了该菌株的致病性,苗木感病后韧皮部的水分代谢,针叶叶绿素含量,韧皮部可溶性糖、蛋白质、MDA和脯氨酸含量。[结果]该蓝变菌株为Ophiostoma sp.,该菌株使接种苗木韧皮部发生蓝变,影响苗木韧皮部的水分代谢,导致苗木针叶叶绿素含量、韧皮部可溶性糖含量、韧皮部蛋白质含量下降,使苗木韧皮部MDA含量和脯氨酸含量上升。[结论]分离自伊春市五营区黑龙江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皮云杉上的云杉八齿小蠹伴生蓝变菌株为Ophiostoma sp.,该菌株对红皮云杉苗木具有很强的致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皮云杉 蓝变菌株 鉴定 致病性
下载PDF
9 668株临床念珠菌感染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性变化 被引量:4
19
作者 梁齐合 梁婉珍 钟玉琼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0年第7期957-961,共5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念珠菌感染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性的变化特点,为临床诊断真菌感染和指导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本院2011—2018年间疑似感染真菌的患者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并利用ATB-Fungus 3的药敏试剂盒对真菌进...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念珠菌感染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性的变化特点,为临床诊断真菌感染和指导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本院2011—2018年间疑似感染真菌的患者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并利用ATB-Fungus 3的药敏试剂盒对真菌进行5种常规抗真菌药物的药敏检测试验。结果:共检出9 668株真菌,白色假丝酵母菌、光滑球拟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的检出率分别为64.88%(6 273/9 668)、20.51%(1 983/9 668)、7.29%(705/9 668)、3.66%(354/9 668)、1.03%(100/9 668);9 668株真菌对伊曲康唑的耐药率最高,其次为氟康唑、5-氟胞嘧啶、伏立康唑和两性霉素B,总耐药率分别为25.11%、19.25%、5.31%、5.02%和0.33%( P<0.01);8年间真菌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分别为6.67%、6.75%、12.39%、12.51%、13.77%、17.50%、14.50%和15.91%( P<0.05)。 结论:真菌感染率不断上升,临床应该加大真菌检查力度,加强对真菌感染与耐药性的监测,以指导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感染 菌种分布 耐药性
下载PDF
茶叶霉菌污染及影响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永康 殷强仲 +2 位作者 叶梅君 张朝武 余倩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1991年第2期83-86,共4页
作者于1989年间对成都市市售茶叶进行了霉菌污染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成都市售茶叶受染较严重,平均污染菌数为1446个/g,污染率为97%,共检出33属群霉菌,以曲霉、青霉、芽枝霉,镰刀菌属及酵母为主要污染菌。分离到的黄曲霉初筛均为产毒阴... 作者于1989年间对成都市市售茶叶进行了霉菌污染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成都市售茶叶受染较严重,平均污染菌数为1446个/g,污染率为97%,共检出33属群霉菌,以曲霉、青霉、芽枝霉,镰刀菌属及酵母为主要污染菌。分离到的黄曲霉初筛均为产毒阴性,作者还对茶叶加工过程的菌相变化进行了初步调查,并讨论了部分影响茶叶中霉菌数量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真菌污染 黄曲霉毒素产毒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