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醋液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与作用机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彦湘 丁德东 +5 位作者 何静 张金花 赵吉桃 赵倩 候彩霞 朱珠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149-2159,共11页
为探究木醋液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实际应用及其对病原菌的作用机制,试验通过测定菌落生长直径和半数有效浓度(EC_(50)值)评价木醋液对几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考察木醋液对供试敏感菌株孢子萌发、菌丝干重、细胞膜通透性、... 为探究木醋液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实际应用及其对病原菌的作用机制,试验通过测定菌落生长直径和半数有效浓度(EC_(50)值)评价木醋液对几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考察木醋液对供试敏感菌株孢子萌发、菌丝干重、细胞膜通透性、细胞壁完整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还原性糖含量和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含量等指标的影响,结合电镜观察菌体超微结构变化揭示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木醋液对7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均具一定的抑制效果,对黄色镰刀菌(Fusarium culmorum)的抑菌作用表现最为显著,其EC_(50)值为4.98μL·mL^(-1),在5.5μL·mL^(-1)时,木醋液对其孢子萌发和生物量抑制率分别达90.09%和95.22%。经木醋液处理后,F.culmorum的细胞结构遭到破坏,其菌丝细胞壁变薄且不完整,细胞器结构紊乱,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菌丝体碱性磷酸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还原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ATP含量显著降低;碘化丙啶染色孢子后,孢子荧光强度显著增加。以上结果表明,木醋液主要通过破坏真菌细胞结构、扰乱菌体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来实现其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醋液 真菌 黄色镰刀菌 抑菌活性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BBs-27发酵液性质及脂肽对黄色镰刀菌的抑菌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苗永美 苗翠苹 于庆才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55-267,共13页
枯草芽孢杆菌BBs-27从药用植物石豆兰中分离,对黄色镰刀菌(Fusarium culmorum)具较强抑菌活性。为进一步掌握发酵液中抑菌成分及抑菌机制,对发酵液耐酸碱、紫外照射、酶解等特性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借助LC-MS技术对发酵液中脂肽类型进... 枯草芽孢杆菌BBs-27从药用植物石豆兰中分离,对黄色镰刀菌(Fusarium culmorum)具较强抑菌活性。为进一步掌握发酵液中抑菌成分及抑菌机制,对发酵液耐酸碱、紫外照射、酶解等特性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借助LC-MS技术对发酵液中脂肽类型进行鉴定,并从形态、生理和转录组3个层面上分析抑菌机制。结果表明,发酵液pH=6时抑菌活性最强,pH<4或>10时活性明显降低。超过10 min紫外照射活性显著降低。易被其他3种蛋白酶水解,但对胃蛋白酶不敏感,推测抑菌物是以脂肽类为主且包含少量蛋白质,LC-MS分析证实,抗菌肽主要是伊枯草菌素和丰原素两大类。SEM结果显示,脂肽处理下菌丝卷曲、畸形、异常膨大。脂肽对菌丝体内SOD、POD、CAT及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均有显著影响,5项生理指标均与抑菌率极显著相关。以禾谷镰刀菌基因组为参照组装,样品中Q20>96%,Q30>91%,GC含量在52.27%-52.87%,比对率>78%。共筛选出712个DEGs,包括393个上调基因和319个下调基因。Go功能注释分类显示,712个DEGs主要涉及到6个生物学过程、11个细胞组分和12个分子功能。KEEG分析显示,DEGs显著富集在碳水化合物、脂、氨基酸、辅助因子和维生素代谢等途径,筛选出了重要的脂肽响应基因GAO、CHS3、MPG1、FGSG_02016、IPDH、ODC,它们通过干扰细胞壁、细胞膜、氨基酸、抗氧化酶的正常合成来影响菌体生长。该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安全微生物农药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肽 芽孢杆菌 黄色镰刀菌 扫描电镜 菌丝形态 转录组 发酵液性质 抑菌率
下载PDF
木醋液对植物病原真菌呼吸作用的影响
3
作者 李彦湘 丁德东 +5 位作者 何静 张金花 赵吉桃 赵倩 候彩霞 朱珠 《农业工程》 2023年第6期138-143,共6页
为探究木醋液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实际应用及对其病原真菌呼吸作用的影响,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7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并研究其对供试敏感菌株黄色镰刀菌(Fusariumculmorum)的菌体三羧酸循环关键酶和能量代谢的影响... 为探究木醋液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实际应用及对其病原真菌呼吸作用的影响,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7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并研究其对供试敏感菌株黄色镰刀菌(Fusariumculmorum)的菌体三羧酸循环关键酶和能量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木醋液对7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其中对供试敏感菌株黄色镰刀菌的抑菌作用表现最为显著,其EC50值为4.98μL/mL,在浓度5.5μL/mL时,木醋液对其孢子萌发和生物量抑制率分别达90.09%和95.22%;经木醋液处理后,黄色镰刀菌的呼吸速率受到抑制,琥珀酸脱氢酶和苹果酸脱氢酶活性降低,三磷酸腺苷含量降低,二磷酸腺苷和磷酸腺苷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能荷水平降低,表明木醋液抑制了黄色镰刀菌的呼吸代谢,阻碍了三羧酸循环的正常运行,干扰了其能量代谢,导致菌体细胞功能紊乱。初步探明,木醋液主要是通过破坏菌体呼吸代谢来实现其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醋液 黄色镰刀菌 病原真菌 抑菌活性 呼吸代谢
下载PDF
核桃枝干上一株黄色镰刀菌的鉴定及室内防治药剂筛选
4
作者 王鹏程 方爱平 +6 位作者 屈定斌 彭新 姜李 金太星 孙长城 杨正容 贾切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24期101-105,共5页
近年来发生的核桃幼茎变黑腐烂病害严重影响该地区的产业健康发展。为确定病原,提高施药防治效果,对核桃幼茎病原生物进行分离、鉴定及室内杀菌剂筛选。结果表明,宜昌核桃枝干黑腐病主要由黄色镰刀菌(Fusarium culmorum)引起,且对不同... 近年来发生的核桃幼茎变黑腐烂病害严重影响该地区的产业健康发展。为确定病原,提高施药防治效果,对核桃幼茎病原生物进行分离、鉴定及室内杀菌剂筛选。结果表明,宜昌核桃枝干黑腐病主要由黄色镰刀菌(Fusarium culmorum)引起,且对不同真菌杀菌剂均有一定的敏感性。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40%氟硅唑乳油对黄色镰刀链菌的毒力相对最强,EC50为0.3837μg/mL;其次为43%戊唑醇悬乳剂,EC50为9.1921μg/mL;毒力最弱的是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EC50为2010.961μg/mL。在生产实践中可考虑用40%氟硅唑乳油和43%戊唑醇悬浮剂作为该种病害的主要防治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幼茎 黄色镰刀菌(fusarium culmorum) 分离鉴定 杀菌剂筛选
下载PDF
玉米穗腐病样品中黄色镰孢的分离鉴定及rDNA-ITS序列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郭成 魏宏玉 +3 位作者 郭满库 何苏琴 郭建国 王晓鸣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1-177,共7页
为了明确甘肃玉米穗腐病的病原菌,于2009年9月在甘肃省四大生态区采集玉米穗腐病样品,以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物的分离培养,对分离得到的镰孢菌菌落进行纯化和单孢分离后,以形态学为基础,参照Leisle分类系统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到271... 为了明确甘肃玉米穗腐病的病原菌,于2009年9月在甘肃省四大生态区采集玉米穗腐病样品,以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物的分离培养,对分离得到的镰孢菌菌落进行纯化和单孢分离后,以形态学为基础,参照Leisle分类系统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到271株镰孢菌菌株中有105株经形态学鉴定为黄色镰孢,占分离镰孢菌的38.7%。分析发现黄色镰孢种群数量随采样区而异,陇东和陇南地区采集的样品中分离频率分别为52.0%,55.4%,本研究充分证明了黄色镰孢是甘肃省陇东和陇南地区玉米穗腐病的优势病原菌。按照柯赫氏法则用混合菌株接种法对沈单16和金穗96832进行致病性测定,证实了黄色镰孢对玉米果穗的致病性。随机选取3株黄色镰孢菌株进行rDNA-ITS基因序列分析,将PCR产物回收测序后在GenBank上比对,菌株3-1-1与GenBank中登记的黄色镰孢菌株K1004和K216、6-4-1和21-2-1与黄色镰孢菌株CBS122.73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达99%。利用DNAStar软件绘制其系统发育树状图,结果表明,菌株3-1-1与K1004和K216、菌株6-4-1和21-2-1与CBS122.73位于系统发育树的同一分支,聚为一类,与形态学的鉴定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穗腐病 黄色镰孢 RDNA-ITS
下载PDF
受黄色镰刀菌侵染的马铃薯薯块的抗氧化酶、细胞壁防御酶及StLTPa1基因的表达特性 被引量:2
6
作者 付瑶 史丽娟 +3 位作者 孙美丽 单玮玉 王旭 李凤兰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8-395,共8页
黄色镰刀菌Fusarium culmorum为黑龙江省马铃薯干腐病主要致病菌,干腐病可以导致马铃薯在窖藏过程中发生腐烂,影响薯块的商品价值和食用价值,为进一步研究马铃薯干腐病的发生和防治,本研究采用黄色镰刀菌对不同抗性的马铃薯块茎进行侵染... 黄色镰刀菌Fusarium culmorum为黑龙江省马铃薯干腐病主要致病菌,干腐病可以导致马铃薯在窖藏过程中发生腐烂,影响薯块的商品价值和食用价值,为进一步研究马铃薯干腐病的发生和防治,本研究采用黄色镰刀菌对不同抗性的马铃薯块茎进行侵染,对病原菌侵染过程中薯块的抗氧化酶及细胞壁降解酶变化及病程相关基因的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黄色镰刀菌侵染块茎时,块茎中的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malondlaldehyde,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几丁质酶(chitinase)和β-1,3-葡聚糖酶(β-1,3-glucanase)活性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非特异性脂质转移蛋白基因St LTPa1表达量随着黄色镰刀菌的侵染时间呈波动性,在植物防御反应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干腐病 黄色镰刀菌 抗氧化酶 细胞壁防御酶 StLTPa1基因表达量
下载PDF
Effects of 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 (PGPR) on In Vitro Bread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Growth Parameters and Biological Control Mechanisms
7
作者 Benderradji Laid Kellou Kamel +5 位作者 Ghadbane Mouloud Salmi Manel Saibi Walid Benmahammed Amar Bouzerzour Hamenna Brini Faiçal 《Advances in Microbiology》 2016年第9期677-690,共14页
Three endemic plants rhizosphere (Astragalus gombo Coss. & Dur., Daucus sahariensis Murb., Ononis angustissima Lam.), were used for actinomycetes isolation. Ninety-three (93) isolates have been screened to evaluat... Three endemic plants rhizosphere (Astragalus gombo Coss. & Dur., Daucus sahariensis Murb., Ononis angustissima Lam.), were used for actinomycetes isolation. Ninety-three (93) isolates have been screened to evaluate their antagonistic properties against phyto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and to determine their biocontrol properties against Fusarium culmorum, especially responsible for several cereal diseases like font’s seedlings, rust, and burn of ears. Four (04) isolates (D2, D5, D8, and AST1) have been in vitro tested to determine PGPR effect and biocontrol characters of bread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Hidhab (HD) variety cultivated in the Murashigue and Skoog (MS) culture medium.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he evaluation of antagonistic isolates of pathogenic fungi F. culmorum, without and within commercial fungicide (Tebuconazole, 60 g/l) solution. Our results showed clearly that these isolates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seed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growth. However, results argue that these actinomycetes isolates show a very interesting activity compared to the commercial fungicide. As a result, these bacteria isolates can be used as biocontrol agents against Fusarium wilt disease of wheat, which have a beneficial effect on growth parame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ead Wheat Biological Control Endemic Plants fusarium culmorum PGPR
下载PDF
双色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产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黄色镰孢菌
8
作者 李鑫 杨爱馥 +4 位作者 陈亮 蒋斌 郝风涛 董伟峰 郑秋月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88-1494,共7页
目的建立双色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同时检测黄色镰孢菌(Fusarium culmorum)及其所产玉米赤霉烯酮毒素合成基因的方法。方法依据EF1α基因和PKS基因,优化建立双色实时荧光PCR反应体系和扩增条件;建... 目的建立双色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同时检测黄色镰孢菌(Fusarium culmorum)及其所产玉米赤霉烯酮毒素合成基因的方法。方法依据EF1α基因和PKS基因,优化建立双色实时荧光PCR反应体系和扩增条件;建立粮食霉变模型,检测霉变粮食中产毒真菌,验证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和重复性。结果应用本研究设计的引物和探针,仅产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黄色镰孢菌EF1α和PKS基因出现特异性扩增,其余真菌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检出限达3.5×10^(2)CFU/mL,重复性良好;且采用此方法对粮食霉变模型中选取的样品进行检测,可检出产玉米赤霉烯酮的黄色镰孢菌。结论该方法可准确鉴定霉变粮食中的产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黄色镰孢菌,实现在真菌毒素未产生前或者产生早期,对粮食受真菌及真菌毒素污染的情况进行早期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色镰孢菌 玉米赤霉烯酮毒素 EF1α基因 PKS基因 双色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法
下载PDF
黄色镰刀菌侵染马铃薯块茎的组织细胞学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孙美丽 徐永清 +5 位作者 史丽娟 单玮玉 柴莹 李秀钰 李磊 李凤兰 《作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8-172,F0003,共6页
马铃薯干腐病会导致马铃薯在窖藏过程中发生腐烂,影响薯块的商品价值和食用价值。黄色镰刀菌(Fusarium culmorum)为黑龙江省马铃薯干腐病的主要致病菌。为观察镰刀菌对马铃薯块茎的侵染过程,对不同抗性的马铃薯品种(克新1号和大西洋)块... 马铃薯干腐病会导致马铃薯在窖藏过程中发生腐烂,影响薯块的商品价值和食用价值。黄色镰刀菌(Fusarium culmorum)为黑龙江省马铃薯干腐病的主要致病菌。为观察镰刀菌对马铃薯块茎的侵染过程,对不同抗性的马铃薯品种(克新1号和大西洋)块茎在黄色镰刀菌侵染过程中的组织细胞学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侵染2d时,马铃薯薯块内部出现了菌丝和孢子的积累;侵染16d时,薯块严重腐烂,其中克新1号块茎的病斑面积约占44.44%,大西洋的病斑面积约占89.34%。在显微结构观察中发现,侵染3d时,黄色镰刀菌已经在马铃薯块茎中大量积累,在侵染过程中薯块细胞的细胞壁呈现加厚和破损的现象,抗性马铃薯品种的受害病症出现相对较晚。克新1号相对大西洋表现出较强的抗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干腐病 黄色镰刀菌 细胞学观察
原文传递
小麦赤霉病穗组织中黄色镰刀菌和DON毒素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茂森 何晨阳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3-36,共4页
为阐明小麦赤霉病穗组织中黄色镰刀菌Fusarium culmorum(简称Fc)与毒素产生之间的关系,分别用TaqMan探针实时定量PCR和ELISA法,对接种4天后的17个小麦品系穗组织中的FcDNA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含量进行了测定。在Fc DNA定量检测中,... 为阐明小麦赤霉病穗组织中黄色镰刀菌Fusarium culmorum(简称Fc)与毒素产生之间的关系,分别用TaqMan探针实时定量PCR和ELISA法,对接种4天后的17个小麦品系穗组织中的FcDNA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含量进行了测定。在Fc DNA定量检测中,TaqMan探针实时PCR技术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不同小麦品系的Fc DNA含量差异显著,感病品种比抗病品种高100倍左右;DON含量也不相同,Fc生物量的增加伴随着DON产量的提高,两者之间存在对数关系(y=19758lnx-111230)。菌量较低时,DON含量相对较大;而菌量较高时,DON含量相对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黄色镰刀菌 DON毒素 分子定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