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7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ssessing the Pathogenic Ability of Six Species of Fusarium Genus on Onion Variety in Burkina Faso
1
作者 Kouka Hamidou Sogoba Tounwendsida Abel Nana +4 位作者 Alassane Ouattara Mohamed Sana Bawomon Fidèle Neya Harouna Sawadogo Kadidia Koïta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23年第6期739-750,共12页
Prema 178 onion variety is widely used in production in Burkina Faso. It is greatly appreciated but susceptible to basal rot. 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pathogenic ability of six strains of Fusarium genus identi... Prema 178 onion variety is widely used in production in Burkina Faso. It is greatly appreciated but susceptible to basal rot. 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pathogenic ability of six strains of Fusarium genus identified in Burkina Faso on onion. Seeds, seedlings and bulbs were used for the test. A conidial suspension of each strain was made in tubes and adjusted to 1 × 10<sup>6</sup> conidia/ml with distilled water for the different tests. Germination test in the laboratory and greenhouse showed that all treatments with the strains of 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epae, F. solani, F. falciforme, F. acutatum, F. proliferatum and F. sp. induced failure to emerge and show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ith the control. The different strains also induced stunting rates of coleoptile growth. 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epae, F. acutatum, F. proliferatum, F. falciforme and F. solani were very aggressive, as they recorded above 50% damping-off rates. The test on the bulbs revealed that the strains were classified into two groups. The first consists of F. oxysporum f. sp. cepae, F. solani, F. falciforme, F. acutatum, which caused rots with respective lengths from 2.06;1.48;1.84;1.46 and 2.12 cm, thus very aggressive according to Ghanbarzadeh scale. The second is formed by F. proliferatum which recorded 0.90 cm of rot length, thus moderately aggressive. It would be appropriate to suggest a sustainable management method for these pathogen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yield of onion pro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sarium spp. pathogenICITY Allium cepa L. Burkina Faso
下载PDF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Fusarium Wilt Pathogens from Bitter Gourd in Hainan Province 被引量:2
2
作者 Ziji LIU Gongfu DU +1 位作者 Jie ZHU Yan YANG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17年第4期38-42,共5页
In order to isolate and identify the pathogens causing Fusarium wilt in bitter gourd in Hainan Province, China, four bitter gourd plants exhibiting symptoms of Fusarium wilt were collected from Tunchang County, Hainan... In order to isolate and identify the pathogens causing Fusarium wilt in bitter gourd in Hainan Province, China, four bitter gourd plants exhibiting symptoms of Fusarium wilt were collected from Tunchang County, Hainan Province. Four pathogen strains (HNTC-01, HNTC-02, HNTC-03 and HNTC-04) were isolated from the four plants, and identified via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and molecular techniqu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NTC--01, HNTC-03 and HNTC-04 were F. oxysporum, while HNTC-02 was F. graminearum. The tests on pathogenicity and host specificity showed that HNTC-01, HNTC-03 and HNTC-04 were F. oxysporum Schl. f. sp. momordicae. Phylogenetic analysis revealed that HNTC-01, HNTC-03, HNTC-04 were clustered together with 14 strains of F. oxysporum, and HNTC-02 was clustered together with six strains of F. graminearum. In addition, rDNA-ITS region can be used to distinguish different Fusarium species, but can not be used to distinguish different biotypes within a Fusarium species. This study could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diagnosis and prevention of wilt in bitter gou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tter gourd fusarium oxysporum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pathogenICITY Host biotype identification
下载PDF
湖南烟草镰刀菌根腐病病原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
3
作者 钟杰 邱泽澜 +7 位作者 刘仕达 周向平 王迎 黄焱斌 周可心 朱俊子 刘天波 肖艳松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59,67,共10页
为明确湖南郴州和永州地区烟草根腐病的病原种类,针对主要病原菌筛选有效的防治药剂,分别利用组织分离法和平板稀释法对两地主要烟区采集的烟草根腐病病样和根际土壤进行病原分离,通过形态学观察、翻译延伸因子1A(EF-1α)序列进化分析... 为明确湖南郴州和永州地区烟草根腐病的病原种类,针对主要病原菌筛选有效的防治药剂,分别利用组织分离法和平板稀释法对两地主要烟区采集的烟草根腐病病样和根际土壤进行病原分离,通过形态学观察、翻译延伸因子1A(EF-1α)序列进化分析以及致病性测定确定病原种类,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供试杀菌剂对主要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并通过活体盆栽防效试验验证候选杀菌剂对主要病原菌的防治效果。共分离到真菌128株,其中镰刀菌87株,包括共享镰刀菌Fusarium commune、甜瓜镰刀菌Fusarium incarnatum、藤仓镰刀菌Fusarium fujikuroi、茄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Fusarium falciforme、Fusarium humuli共7个种。其中,F.commune占比最高,为39.08%,其次为F.solani和F.incarnatum,占比均为14.94%。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这些菌株都能引起烟草发病,明确其为烟草根腐病的病原物。F.commune对40%咪鲜胺EW、43 g/L戊唑醇SC和15%氰烯菌酯SC高度敏感,EC50分别为0.026、0.079和0.169μg/mL。盆栽试验结果表明,40%咪鲜胺EW的防治效果最为显著,相对防效达到94.43%±2.79%,其次为43 g/L戊唑醇SC和15%氰烯菌酯SC,相对防效为88.63%±1.68%和83.07%±2.55%。本研究表明,湖南郴州和永州地区烟草镰刀菌根腐病病原真菌以共享镰刀为主,供试药剂中,40%咪鲜胺EW对该病原菌的抑菌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根腐病 镰刀菌 致病性 共享镰刀菌 药剂筛选
下载PDF
皱木耳白毛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4
作者 马明 冯云利 +5 位作者 孙达锋 刘绍雄 李建英 郭相 方媛 华蓉 《中国食用菌》 2024年第2期110-113,124,共5页
从皱木耳患白毛病的子实体中分离、纯化病原菌,经科赫法则验证,通过形态学观察病原菌的菌落形态特征,并采用ITS序列分析技术,确定了病原菌的分类地位。研究结果表明皱木耳白毛病的病原菌为层出镰刀菌,且该病原菌在皱木耳中首次报道。
关键词 皱木耳 病原真菌 层出镰刀菌
下载PDF
物理诱变技术在提升有益微生物拮抗香蕉真菌病原菌方面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吴丽 王永芬 +4 位作者 余宏伟 丁明碧 白亭亭 李舒 郑泗军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8期115-124,共10页
香蕉真菌性病害是香蕉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可严重阻碍香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生物防治技术,尤其是利用生防菌的策略,为该问题提供了一个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尽管生物防治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但生防菌在田间的有效定殖和稳定防病能力... 香蕉真菌性病害是香蕉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可严重阻碍香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生物防治技术,尤其是利用生防菌的策略,为该问题提供了一个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尽管生物防治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但生防菌在田间的有效定殖和稳定防病能力仍是挑战。本研究聚焦于物理诱变技术对生防菌的改良效果,旨在提升其对香蕉真菌性病原的拮抗能力。利用物理诱变技术对生防菌株进行诱变改良可显著提高生防菌对寄主的定殖能力和病害的防治效果。为了明确物理诱变技术对提升生防菌田间防效的作用,本文综合分析了不同物理诱变技术的类型、作用机理以及它们在提升生防菌拮抗真菌病原体中的应用。同时,文中还探讨了突变菌株筛选与鉴定的方法,并对比了各技术的优缺点。特别指出了传统物理诱变技术在控制突变方向、提高效率及稳定性方面的局限,并提出了离子束、脉冲强光和空间诱变等新型物理诱变技术的潜在优势。通过归纳现有研究和展望未来发展方向,本文旨在为物理诱变技术在增强生防菌对植物病害防治效果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并对其在未来香蕉真菌性病害管理中的应用潜力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性病原 香蕉枯萎病 生防菌 物理诱变 诱变育种 生物防治 拮抗菌
下载PDF
镰孢菌引发的大豆根腐病及其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6
作者 姜超 董禹含 +5 位作者 孟利强 王向向 刘治廷 陈静宇 樊川 曹旭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6-662,共7页
大豆是我国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之一,但其产量和品质极易受病害影响。大豆根腐病是世界范围内较为常见的大豆病害类型。镰孢菌(Fusarium)是大豆根腐病的主要致病菌之一。本文综述了由镰孢菌引发的大豆根腐病的发生条件、发病症状及病害影... 大豆是我国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之一,但其产量和品质极易受病害影响。大豆根腐病是世界范围内较为常见的大豆病害类型。镰孢菌(Fusarium)是大豆根腐病的主要致病菌之一。本文综述了由镰孢菌引发的大豆根腐病的发生条件、发病症状及病害影响,并分析了镰孢菌引发大豆根腐病的致病性与发病机理。通过尖孢镰孢菌(F.oxysporum)和禾谷镰孢菌(F.graminearum)的致病性研究发现,镰孢菌属菌株可以通过破坏宿主植物免疫应答系统或分泌真菌毒素破坏植物细胞等方式引发大豆根腐病。同时不同病原菌之间还存在协同互作机制,可通过分泌促侵染关键物质协同逃脱宿主植物防御。本文总结了镰孢菌引发的大豆根腐病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生物防治手段集合多个作用靶点于一体,通过转录组学技术能够揭示生物防治的作用机理,而生防微生物固有的活体属性所带来的应用局限性则可通过与农业田间管理、化学防治相结合等方式加以攻破。本文还对关于大豆根腐病乃至各类农业生产病害的生物防治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根腐病 镰孢菌 致病性 致病机理 生物防治
下载PDF
北京地区小麦赤霉病和茎基腐病的病原群体组成
7
作者 陶希 危学华 +5 位作者 聂晓 张美惠 刘伟 曹世勤 范洁茹 周益林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6-282,共7页
随着北京市小麦种植面积的逐步恢复,小麦赤霉病和茎基腐病的发生范围也逐渐扩大。为明确北京地区小麦赤霉病及茎基腐病的病原群体组成,于2023年从北京市6个区14个采样点采集小麦赤霉病和茎基腐病样品,采用组织分离法得到290株小麦赤霉... 随着北京市小麦种植面积的逐步恢复,小麦赤霉病和茎基腐病的发生范围也逐渐扩大。为明确北京地区小麦赤霉病及茎基腐病的病原群体组成,于2023年从北京市6个区14个采样点采集小麦赤霉病和茎基腐病样品,采用组织分离法得到290株小麦赤霉病菌株及163株小麦茎基腐病菌株。采用翻译延伸因子TEF1-α基因进行分子鉴定,明确了北京地区不同区县小麦赤霉病菌和茎基腐病菌的群体组成。北京地区小麦赤霉病的病原主要是禾谷镰孢Fusarium graminearum和假禾谷镰孢F.pseudograminearum,其中禾谷镰孢占群体总数的92.41%,是整个北京地区的优势致病菌,也是海淀、平谷、顺义、密云和延庆地区的优势致病菌,假禾谷镰孢是怀柔地区的优势致病菌。北京地区小麦茎基腐病的病原主要是假禾谷镰孢(45.40%)和禾谷镰孢(37.42%),还分离出层出镰孢F.proliferatum(1.23%)、中华镰孢F.sinense(7.36%)、锐顶镰孢F.acuminatum(4.29%)、三线镰孢F.tricinctum(3.07%)和木贼镰孢F.equiseti(1.23%)。海淀和密云地区的小麦茎基腐病优势致病菌是假禾谷镰孢,平谷、顺义和延庆地区的优势致病菌是禾谷镰孢。该研究结果为小麦赤霉病和茎基腐病的预测预报和精准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霉病 茎基腐病 病原菌群体组成 禾谷镰孢 假禾谷镰孢
下载PDF
河南省花生果腐病病原菌的分离及鉴定
8
作者 范腕腕 李绍建 +3 位作者 桑素玲 张海燕 高蒙 王振宇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7-384,共8页
花生果腐病又称烂果病,是河南省乃至全国花生主产区日趋严重的重要病害。为明确河南省花生果腐病的病原菌,采用组织分离法对2019和2020年采自河南省各花生产区的92份花生果腐病样进行了菌株分离。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并依据... 花生果腐病又称烂果病,是河南省乃至全国花生主产区日趋严重的重要病害。为明确河南省花生果腐病的病原菌,采用组织分离法对2019和2020年采自河南省各花生产区的92份花生果腐病样进行了菌株分离。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并依据柯赫氏法则进行验证,确定了引起河南省花生果腐病的病原菌包括镰刀菌属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腐皮镰刀菌(F. solani)、层出镰刀菌(F. proliferatum)和厚垣镰刀菌(F. chlamydosporum)、曲霉属黑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和黄曲霉菌(A. flavus)、可可毛色二孢菌(Lasiodiplodia theobromae)、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以及侵管新赤壳菌(Neocosmospora vasinfecta)共计5属9种,其中以镰刀菌属的尖孢和腐皮镰刀菌为优势种。本研究进一步确定了花生果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复合侵染所致,研究结果可为花生果腐病的有效防治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果腐病 病原菌 镰刀菌属 曲霉属 复合侵染
下载PDF
镰刀菌属真菌毒素在植物和病原菌互作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卓梦霞 刘思文 +1 位作者 李春雨 胡位荣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56-69,共14页
镰刀菌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植物病原菌之一,可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严重威胁全球粮食安全和生物多样性。几乎所有的镰刀菌都会产生真菌毒素,其毒素种类多、毒性强,一方面可以作为致病因子之一参与镰刀菌的致病过程,另一方面可污染粮食和饲料... 镰刀菌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植物病原菌之一,可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严重威胁全球粮食安全和生物多样性。几乎所有的镰刀菌都会产生真菌毒素,其毒素种类多、毒性强,一方面可以作为致病因子之一参与镰刀菌的致病过程,另一方面可污染粮食和饲料,进而引起人类和动物的相关病症。已有研究表明,镰刀菌侵染植物后产生的不同种类真菌毒素不仅毒害植物细胞,引起植物组织的坏死,还会加速病原菌的侵染;同时,针对病原菌产生的毒素,植物会激活防御酶并启动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或将致病毒素转化为无毒或低毒物质并转运到胞外,或通过分泌次生代谢物直接抑制病原菌毒素的生物合成。为全面解析镰刀菌毒素在病原菌侵染植物中的作用,提高植物对病原菌的抗性,该文综述了镰刀菌属真菌毒素的种类、毒性机理以及毒素在植物和病原菌互作中的作用,并讨论了植物对真菌毒素的防御反应策略,以期为镰刀菌毒素致病机制和病原菌防治策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刀菌 真菌毒素 毒性机理 病原菌与植物互作 解毒酶 转运蛋白 次生代谢物
下载PDF
甜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专化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周小林 陈功友 +3 位作者 邵元建 蔡银杰 杨献娟 佘德琴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0-84,共5页
本研究获得的甜瓜枯萎病病株9株分离物(南通市6株,新疆3株),经PDA培养性状发现,其在菌落颜色、质地和生长速率方面存在差异,大型分生孢子的大小为(19.54~41.11)μm×(4.90~8.16)μm,与西瓜枯萎病菌的大型分生孢子有较大差异。胚... 本研究获得的甜瓜枯萎病病株9株分离物(南通市6株,新疆3株),经PDA培养性状发现,其在菌落颜色、质地和生长速率方面存在差异,大型分生孢子的大小为(19.54~41.11)μm×(4.90~8.16)μm,与西瓜枯萎病菌的大型分生孢子有较大差异。胚根法成株期致病性测定结果发现,本研究的甜瓜枯萎病菌分离物在不同鉴别寄主和鉴别品种上致病性存在专化型和生理小种方面的差异,但分离物中不存在西瓜枯萎病菌。利用核糖体转录间隔区保守序列设计引物,PCR检测也证明本研究甜瓜枯萎病菌不同分离物中不存在西瓜枯萎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尖孢镰刀菌 致病性 专化型 小种
下载PDF
灵武长枣干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11
作者 马乔女 贾慧 +2 位作者 顾欣 赵岩 王新谱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3-311,共9页
为明确灵武长枣干腐病病原菌的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通过对灵武长枣干腐病发病枝条采样,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分离,柯赫氏法则验证和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获得3株疑似病原菌,经柯赫氏法则验证确定GF1菌株为灵武长... 为明确灵武长枣干腐病病原菌的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通过对灵武长枣干腐病发病枝条采样,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分离,柯赫氏法则验证和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获得3株疑似病原菌,经柯赫氏法则验证确定GF1菌株为灵武长枣干腐病病原菌。依据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GF1菌株为木贼镰孢菌(Fusarium equiseti)。GF1菌株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pH为6;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8℃,最适pH为7;光照条件有利于孢子萌发;孢子致死条件为55℃/20 min和60℃/10 min及以上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武长枣 干腐病 病原菌 木贼镰孢菌
下载PDF
非致病性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菌株47(FO47)对番茄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27
12
作者 张琴芳 代光辉 +3 位作者 顾振芳 陈晓斌 赵杰 Alabouvette C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17-21,共5页
本实验对非致病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菌株47号(简称FO47)对番茄枯萎病的生物防治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对峙培养和多孔细胞培养板测试以及室内盆栽试验表明,FO47在对峙培养平板上对番茄枯萎病菌无拮抗作用;施用FO47的最佳时机是... 本实验对非致病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菌株47号(简称FO47)对番茄枯萎病的生物防治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对峙培养和多孔细胞培养板测试以及室内盆栽试验表明,FO47在对峙培养平板上对番茄枯萎病菌无拮抗作用;施用FO47的最佳时机是番茄播种至子叶平展期,最佳施用浓度为105~108分生孢子/毫升(简写为cfu·ml-1),防效为63.6%;结果还表明FO47液体培养的过滤液能有效抑制番茄枯萎病菌孢子的萌发,抑制萌发率为8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致病性镰刀菌 fusariumoxysporum菌株47 FO47 番茄枯萎病 生物防治 对峙培养 多孔细胞培养板 室内盆栽试验
下载PDF
3株非致病性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菌株对番茄枯萎病的生物防治效果 被引量:17
13
作者 钱晓雍 沈根祥 +3 位作者 黄丽华 顾海蓉 梁丹涛 Massimo Pugliese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4期60-62,共3页
对3株非致病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菌株IF 23、251/2和MSA35对于番茄枯萎病的生物防治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温室盆栽试验表明:3株菌株对番茄枯萎病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105CFU/g浓度的IF 23菌株的防治效果最好;基质灭菌对于番茄枯... 对3株非致病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菌株IF 23、251/2和MSA35对于番茄枯萎病的生物防治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温室盆栽试验表明:3株菌株对番茄枯萎病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105CFU/g浓度的IF 23菌株的防治效果最好;基质灭菌对于番茄枯萎病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致病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菌株 IF 23 251/2 MSA35 番茄枯萎病 生物防治
下载PDF
分蘖洋葱鳞茎粗提物对西瓜枯萎病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杜黎黎 王学征 +1 位作者 马鸿艳 栾非时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4-119,共6页
采用分蘖洋葱鳞茎粗提物对西瓜枯萎病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菌丝生长、孢子萌发、病原菌生物量及产孢量等抑制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蘖洋葱鳞茎粗提物对西瓜枯萎病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孢子萌发率、病原菌生物量及... 采用分蘖洋葱鳞茎粗提物对西瓜枯萎病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菌丝生长、孢子萌发、病原菌生物量及产孢量等抑制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蘖洋葱鳞茎粗提物对西瓜枯萎病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孢子萌发率、病原菌生物量及产孢量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分蘖洋葱鳞茎粗提物浓度为1 000 mg.mL-1时,对西瓜枯萎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最大,抑菌率达到69.21%。探索了分蘖洋葱鳞茎粗提物防治西瓜枯萎病的可行性,为今后指导西瓜无公害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枯萎病 分蘖洋葱 病原菌
下载PDF
自噬相关基因FpAtg3参与假禾谷镰孢的生长和致病
15
作者 董在芳 丁腾腾 +3 位作者 单艺轩 李洪连 陈琳琳 邢小萍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0-1090,共11页
【背景】假禾谷镰孢(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引起的小麦茎基腐病是我国小麦生产上的新病害。自噬是真核生物中普遍发生的细胞过程,调控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长发育和侵染,但其在假禾谷镰孢中的作用还不明确。【目的】明确假禾谷镰... 【背景】假禾谷镰孢(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引起的小麦茎基腐病是我国小麦生产上的新病害。自噬是真核生物中普遍发生的细胞过程,调控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长发育和侵染,但其在假禾谷镰孢中的作用还不明确。【目的】明确假禾谷镰孢自噬相关基因FpAtg3在该病菌生长和致病中的作用,解析假禾谷镰孢致病机理,为小麦茎基腐病科学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NCBI数据库中下载主要真菌的Atg3氨基酸序列,利用MEGA5.05构建系统进化树。利用Split-PCR策略构建FpAtg3基因敲除盒,经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导入假禾谷镰孢野生型菌株中。利用潮霉素抗性筛选阳性转化子,并经PCR检测获得FpAtg3基因缺失突变体(ΔFpAtg3)。构建pKNTG-FpAtg3重组载体,导入ΔFpAtg3菌株,利用FpAtg3自身启动子启动FpAtg3的转录,以获得FpAtg3缺失突变体的回补菌株。利用假禾谷镰孢营养生长的培养基PDA、CM和MM测定菌丝生长速率和菌落形态;PDA培养基上测定菌丝形态和菌丝融合率;CMC培养液中测定分生孢子的产量及形态;皮氏培养基上测定孢子融合芽管调控的融合率。将假禾谷镰孢的菌丝块接种小麦胚芽鞘和大麦叶片测定病原菌的致病力,采用盆栽试验测定假禾谷镰孢引起的小麦茎基腐病。在PDA培养基中分别加入刚果红、SDS和过氧化氢测定假禾谷镰孢对细胞壁、细胞膜和氧化胁迫的耐受性。【结果】细胞自噬相关蛋白Atg3在真菌中非常保守,且与生物进化的方向一致,假禾谷镰孢FpAtg3与禾谷镰孢和尖镰孢的Atg3同源性最高。获得了FpAtg3基因缺失突变体和回补菌株,表型测定结果显示,与假禾谷镰孢野生型和回补菌株相比,ΔFpAtg3在营养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明显减慢,气生菌丝减少,菌丝呈波纹状卷曲,分生孢子产量减少,孢子变短,分生孢子分隔减少;野生型和回补菌株菌丝融合发生非常普遍,在相同条件下ΔFpAtg3的菌丝融合率和孢子融合芽管调控的融合率均明显降低;ΔFpAtg3侵染大麦叶片和小麦胚芽鞘造成的病斑较野生型和回补菌株侵染的病斑明显减小,盆栽试验进一步验证ΔFpAtg3的致病力降低;与野生型和回补菌株相比,ΔFpAtg3在刚果红、SDS和过氧化氢胁迫中的耐受性降低。【结论】自噬相关基因FpAtg3参与假禾谷镰孢的菌丝生长、分生孢子产生、菌丝融合、致病力以及对非生物胁迫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茎基腐病 假禾谷镰孢 Atg3 菌丝融合 致病力
下载PDF
张掖市山丹县马铃薯枯萎病菌的鉴定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树文 王彦 +3 位作者 崔凌霄 许永锋 王泽浩 杨成德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3,共6页
为明确甘肃省马铃薯枯萎病菌种类,对采集自山丹县的马铃薯枯萎病病原菌进行分离和致病性测定,结合其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分析对病原菌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3株真菌分离物,经致病性测定均使马铃薯表现出枯萎病的典型症状... 为明确甘肃省马铃薯枯萎病菌种类,对采集自山丹县的马铃薯枯萎病病原菌进行分离和致病性测定,结合其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分析对病原菌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3株真菌分离物,经致病性测定均使马铃薯表现出枯萎病的典型症状,其中病原菌3-2的大型分生孢子呈镰刀状,多为3~5个分隔,大小为(50~75)μm×(4~5)μm,小型分生孢子呈椭圆形;病原菌1-1菌落表面中心由白色逐渐变为红色,边缘白色,呈现不规则状,未观察到分生孢子;病原菌3-6菌丝红色,生长后期菌落中心表面呈黄色,菌丝有隔,厚垣孢子圆形,未观察到分生孢子。结合形态学特征、ITS与EF-1α基因序列同源性,将病原菌3-2鉴定为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该病菌引起的马铃薯枯萎病为国内首次报道;将1-1和3-6鉴定为三线镰孢菌(F. tricinctum),该病菌引起的马铃薯枯萎病为甘肃省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枯萎病 鉴定 致病性
下载PDF
莲腐败病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Fcpg1基因功能研究
17
作者 叶丽芳 宋水林 +3 位作者 张连虎 林桠春 崔汝强 况卫刚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5,共9页
【目的】共享镰刀菌(Fusarium commune)侵染莲引起的莲腐败病严重影响莲的生产,鉴定莲腐败病菌中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Fcpg1,分析其在生长发育及致病过程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共享镰刀菌的致病机理及莲腐败病菌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目的】共享镰刀菌(Fusarium commune)侵染莲引起的莲腐败病严重影响莲的生产,鉴定莲腐败病菌中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Fcpg1,分析其在生长发育及致病过程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共享镰刀菌的致病机理及莲腐败病菌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利用BLASTP在莲腐败病菌全基因组数据中查找PG同源蛋白,并使用ExPASy等在线软件对Fcpg1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基因敲除的方法,获得Fcpg1基因敲除突变体ΔFcpg1和回补菌株ΔFcpg1-Com。测定野生型菌株FCN23、突变体ΔFcpg1和回补菌株ΔFcpg1-Com的菌落形态、生长速率、产孢量及致病力。【结果】Fcpg1基因编码388个氨基酸,分子量为40.354 ku,分子式为C_(1756)H_(2775)N_(489)O_(577)S_(12),理论等电点为6.57,脂溶系数为79.9。Fcpg1为稳定的、易溶于水的外泌性蛋白,其信号肽剪切位点在第16~17个氨基酸,主要定位于胞外基质。Fcpg1蛋白与尖孢镰刀菌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蛋白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与野生型菌株FCN23和回补菌株ΔFcpg1-Com相比,ΔFcpg1突变体的菌落形态、营养生长和产孢量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但突变体ΔFcpg1的致病力显著减弱。【结论】Fcpg1是典型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蛋白,参与对莲腐败病致病力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sarium commune 基因敲除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表型 致病力
下载PDF
新型苜蓿镰刀菌根腐病病原菌FIESC分离及菌株生物学特性测定
18
作者 索欣 牛启尘 +3 位作者 郭铖 盖云鹏 陈玲 尹淑霞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27-1338,共12页
为明确北京市顺义区苜蓿(Medicago sativa L.)镰刀菌根腐病的病原菌种类,本研究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发病苜蓿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利用形态学特征观察结合多基因序列分析(rDNA-ITS,EF-1α和RPB2)的系统发育树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按... 为明确北京市顺义区苜蓿(Medicago sativa L.)镰刀菌根腐病的病原菌种类,本研究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发病苜蓿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利用形态学特征观察结合多基因序列分析(rDNA-ITS,EF-1α和RPB2)的系统发育树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按照柯赫法则测定菌株致病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强致病镰刀菌的生物学特性及杀菌剂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本研究共分离获得26株菌株,7株鉴定为镰刀菌,分别属于Fusarium incarnatum-equiseti species complex(FIESC)中的F.ipomoeae,F.compactum和F.flagelliforme以及锐顶镰刀菌F.acuminatum和腐皮镰刀菌F.solani,其中MsF1(F.ipomoeae)的致病力最强,接种苜蓿幼苗发病的病情指数为64.33。生物学特性测定表明,MsF1在温度30℃、pH值为6~10、低氮条件下最适合生长,可耐受150 g·L^(-1)的NaCl胁迫;异菌脲对其抑制效果不明显,供试浓度下抑制率低于10%,而咯菌腈对其半数效应浓度(Median effect concentration,EC 50)为0.142μg·m·L^(-1)。本研究首次报道FIESC可侵染紫花苜蓿引起镰刀菌根腐病,为苜蓿根腐病的多样性研究和田间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镰刀菌根腐病 分离鉴定 致病性 FIESC
下载PDF
尖孢镰刀菌苜蓿专化型厚垣孢子的诱导形成方法及萌发特性
19
作者 方香玲 许世洋 南志标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0-141,共12页
厚垣孢子是尖孢镰刀菌在土壤中的主要存活结构,土壤中厚垣孢子的数量及萌发状况,直接影响着病害的发生及其严重度。首先通过研究合成低营养琼脂(SNA)和SNA加滤纸片(SNAF)培养基以及不同浓度葡萄糖和碳酸镁的双盐溶液(KH_(2)PO_(4)和MgSO... 厚垣孢子是尖孢镰刀菌在土壤中的主要存活结构,土壤中厚垣孢子的数量及萌发状况,直接影响着病害的发生及其严重度。首先通过研究合成低营养琼脂(SNA)和SNA加滤纸片(SNAF)培养基以及不同浓度葡萄糖和碳酸镁的双盐溶液(KH_(2)PO_(4)和MgSO_(4)·7H_(2)O)中厚垣孢子的形成,建立苜蓿专化型菌株厚垣孢子的诱导形成方法并进行验证,然后研究不同碳源和氮源对厚垣孢子萌发的影响。菌株T6和T9在2 mg·L^(-1)葡萄糖的双盐溶液中静置培养7 d时形成大量的厚垣孢子,分别为4.2×10^(5)和5.1×10^(5)个·mL^(-1);且静置培养时的厚垣孢子数量均高于振荡培养时的数量,分别为4.2和2.8倍。不同苜蓿专化型菌株经双盐溶液诱导后,都在培养7 d时形成大量厚垣孢子,且培养前7 d时数量都快速增加,7 d时的均值为3 d时的2.3倍;而培养14和21 d时数量增加较慢,21 d时的均值仅为7 d时的1.2倍。对厚垣孢子萌发及芽管生长促进作用较大的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氯化铵,促进作用较小的碳源和氮源分别为乳糖和尿素。结果表明尖孢镰刀菌苜蓿专化型菌株厚垣孢子的形成需要微量的碳源和低氧环境,且厚垣孢子的萌发及生长需要适宜的碳源和氮源,可从控制病原菌初侵染源角度为苜蓿土传病害的绿色防控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孢镰刀菌 土传病原真菌 存活结构 初侵染源 厚垣孢子
下载PDF
香蕉枯萎镰刀菌4号生理小种FoSP1基因功能的初步分析
20
作者 赵久娟 李敏 +4 位作者 胡美姣 杨锦玉 何颖 柳志强 孙进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32-1339,共8页
香蕉枯萎病是我国香蕉生产中危害最大,且难以防治的一种真菌病害。由于香蕉枯萎病的影响,我国近年来香蕉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给我国亚热带、热带香蕉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该病害是由于香蕉的维管束受到病原菌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 香蕉枯萎病是我国香蕉生产中危害最大,且难以防治的一种真菌病害。由于香蕉枯萎病的影响,我国近年来香蕉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给我国亚热带、热带香蕉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该病害是由于香蕉的维管束受到病原菌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Foc)入侵而发生,其繁殖速度快,引起香蕉叶片黄化和植株萎蔫。通过比较Foc1号生理小种(Foc1)N2菌株和4号生理小种(Foc4)B2菌株的基因组及转录组序列,筛选出位于基因组特异区间并且表达量较高的分泌蛋白FoSP1。结果表明:FoSP1基因开放阅读框为387 bp,编码129个氨基酸,其信号肽切割位点位于第20~21位氨基酸残基之间,且该蛋白无任何已知的结构域和功能位点,因此推断出FoSP1是一个新的分泌蛋白。为了研究该蛋白在Foc4菌株中的生物学作用,本研究利用split-marker的方法敲除了B2菌株的FoSP1基因,并对获得的正确敲除突变体进行表型分析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相比野生型B2菌株,FoSP1基因敲除突变体菌丝的营养生长无显著差异,对NaCl、山梨醇和H_(2)O_(2)等外源胁迫均表现不敏感,但敲除突变体的产孢量和分生孢子萌发率显著降低,且对巴西蕉苗的致病力明显减弱。由此推测分泌蛋白FoSP1不参与Foc4菌株B2的营养生长,但在其产孢及致病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结果为进一步研究Foc4基因组特异区间分泌蛋白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 FoSP1 分泌蛋白 基因敲除 致病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