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il source and migration process in oblique transfer zone of Fushan Sag,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观宏 王华 +3 位作者 甘华军 时阳 赵迎冬 陈善斌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3期654-668,共15页
The oblique transfer zone in the Fushan Sag, a syndepositional dome sandwiched between the Bailian and Huangtong sub-sags, has been the most important exploration target. The major oil observation occurs in the E_2l_1... The oblique transfer zone in the Fushan Sag, a syndepositional dome sandwiched between the Bailian and Huangtong sub-sags, has been the most important exploration target. The major oil observation occurs in the E_2l_1^(L+M) and the E_2l_3~U. 46 oil and rock samples reveal that the oil in the transfer zone is mostly contributed by the Bailian sub-sag, though the source rock conditions,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nd expulsion histories of the Bailian and Huangtong sub-sags are similar. The E_2l_3~U oil, characterized by high maturity, Pr/Ph ratio and oleanane/C_(30)-hopane ratio, shows a close genetic affinity with the E_2l_3~b source rocks, while the E_2l_1^(L+M) oil, characterized by lower maturity, Pr/Ph ratio and oleanane/C_(30)-hopane ratio, is suggested to be derived from the E_2l_(1+2)~b source rocks. The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of aqueous fluid inclusions, taking the burial history of the reservoirs into account, reflect that the oil charge mainly occurred from mid-Miocene to Pliocene in the oblique transfer zone. The oil transporting passages include connected sand bodies, unconformities and faults in the Fushan Sag. Of these, the faults are the most complicated and significant. The faults differ sharply in the west area, the east area and the oblique transfer zone, resulting in different influence on the oil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During the main hydrocarbon charge stage, the faults in the west area are characterized by bad vertical sealing and spatially dense distribution. As a result, the oil generated by the Huangtong source rocks is mostly lost along the faults during the vertical migration in the west area. This can be the mechanism proposed to explain the little contribution of the Huangtong source rocks to the oil in the oblique transfer zone. Eventually, an oil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model is built in the oblique transfer zone, which may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guides for the oil explo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山凹陷 迁移过程 南海北部 油源 西部地区 油气勘探开发 油气充注 流体包裹体
下载PDF
Paleogene Tectonic Evolution Controls on Sequence Stratigraphic Patterns in the Fushan Sag,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被引量:5
2
作者 Guanhong Wang Hua Wang +5 位作者 Huajun Gan Entao Liu Cunyin Xia Yingdong Zhao Shanbin Chen Chengcheng Zhang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4期654-669,共16页
Tectonism is of extreme importance to sequence stratigraphic patterns in continental sedimentary basins, affecting both the architectures and internal makeup of sequences.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of the Paleo... Tectonism is of extreme importance to sequence stratigraphic patterns in continental sedimentary basins, affecting both the architectures and internal makeup of sequences.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of the Paleogene system in the Fushan sag,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was built using 3D and 2D seismic data, complemented by drilling cores and well logs data. One first-order, three second-order and seven third-order sequences were identified. Analysis of paleotectonic stress field, unconformities and subsidence history showed that the Paleogene tectonic evolution presented significant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stage and episode, and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rifting stage I(initial rifting period), rifting stage II(rapid subsidence period), rifting stage III(fault-depressed diversionary period). Partition of the west and east in tectonic activity was obvious. The west area showed relatively stronger tectonic activity than the east area, especially during the rifting stage II. Episodic rifting and lateral variations in tectonic activity resulted in a wide variety of structural slope break belts, which controlled both the sequence architectures and interval makeup, and strongly constrained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al facies zones or sand bodies that tended to form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This paper classifies the genetic types of slope break belts and their relevant sequence stratigraphic patterns within the Fushan sag, and further discusses the tectonic evolution controls on sequence stratigraphic patterns, which suggests that vertical evolution paths of structural slope break belts and relevant sequence stratigraphic patterns as a response to the Paleogene tectonic evolution were strongly controlled by sag margin types and lateral variations of tectonic 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 China Sea fushan sag tectonic evolution structural slope break belt sequencestratigraphic pattern.
原文传递
福山凹陷低阻油层成因分析及流体识别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魏博 谢然红 +4 位作者 赵建斌 张陈珺 方朝强 魏彦巍 夏阳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66,共10页
福山油田涠洲组广泛发育低阻油层,储层低阻成因机制认识不清与储层流体准确识别是制约涠洲组高效勘探开发的主要难题。以花场、白莲、永安地区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岩石物理实验、地层水分析化验、测井、试油等资料,围绕地层水矿化度、... 福山油田涠洲组广泛发育低阻油层,储层低阻成因机制认识不清与储层流体准确识别是制约涠洲组高效勘探开发的主要难题。以花场、白莲、永安地区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岩石物理实验、地层水分析化验、测井、试油等资料,围绕地层水矿化度、淡水钻井液侵入、束缚水饱和度、黏土附加导电性、含油饱和度5方面因素展开分析研究。明确不同地区低阻主控因素,深入分析不同成因机制的岩石物理和测井响应特征,针对性构建综合储集指数、侵入因子、电阻增大率等流体敏感测井评价参数。结合测井解释及生产试油情况,建立相应流体识别图版,应用于涠洲组27口井58个试油层位。结果表明,流体识别符合率由76%提高到84%,有效提高了涠洲组低阻油层流体识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山凹陷 低阻油层 流体识别 综合储集指数 侵入因子
下载PDF
断裂分段特征对凹陷构造-沉积分异的控制作用——以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临高断裂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朱洁琼 李廷辉 +2 位作者 廖飞燕 谢玉权 龙伟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37-646,共10页
通过构造精细解释、断层活动速率统计、构造演化史恢复,对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临高断裂及主要次级控凹断裂的几何特征、活动性以及生长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明确控陷断裂分段特征对凹陷构造体系发育、沉降中心分布与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 通过构造精细解释、断层活动速率统计、构造演化史恢复,对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临高断裂及主要次级控凹断裂的几何特征、活动性以及生长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明确控陷断裂分段特征对凹陷构造体系发育、沉降中心分布与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临高断裂沿断面走向可分为北北东向的铲式断面西段、东西向的直板式中段以及北东向的坡坪坡式东段;临高断裂早期直板式断面发育阶段控制了福山凹陷下构造体系的形成,以发育多米诺式断层为主;晚期复杂断面以及次级控凹断裂联合作用控制了凹陷上构造体系的发育,形成复杂多样的伸展构造;临高断裂以及次级控凹断裂不同分段不同地质时期的活动性差异,导致凹陷内沉降中心表现出西部往中部、东部迁移的特征。控陷断裂在时空上的分段特征控制了凹陷的发育演化,时间上分段生长特征控制凹陷不同构造体系的发育,空间上分段活动性控制凹陷沉降中心的分布与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分段 断面形态 断层活动性 临高断裂 福山凹陷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构造转换带及其油气富集规律 被引量:27
5
作者 刘恩涛 王华 +2 位作者 林正良 李媛 马庆林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946-3953,共8页
基于典型三维地震解释结果,结合东西部构造差异特征,在福山凹陷中部识别出一个构造转换带,该构造转换带主要发育于古近纪流沙港组沉积时期,位于东西部接壤部位花场低凸起之上,转换带两侧分属为2个伸展构造体系,断层的走向和构造样式具... 基于典型三维地震解释结果,结合东西部构造差异特征,在福山凹陷中部识别出一个构造转换带,该构造转换带主要发育于古近纪流沙港组沉积时期,位于东西部接壤部位花场低凸起之上,转换带两侧分属为2个伸展构造体系,断层的走向和构造样式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花状构造的发育表明存在区域走滑作用,与转换带的成因密切相关。构造转换带为物源入口,控制着砂体和沉积体系的运移方向和展布范围;深层反向断裂有利于油气的疏导和封存;复杂的断裂体系有利于断鼻和断块圈闭形成,同时有利于改善储层物性。构造转换带具有双向油源条件,发育独特的油气成藏模式和多种油气藏类型,由此可见该转换带对油气成藏具有良好的控制作用,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盆地 福山凹陷 构造转换带 油气富集 流沙港组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构造转换带对层序及沉积体系的控制 被引量:18
6
作者 刘恩涛 王华 +3 位作者 李媛 廖远涛 马庆林 林正良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22,29,共7页
基于福山凹陷典型三维地震解释结果,以流沙港组构造转换带为研究对象,对其层序构成样式和沉积体系展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构造转换带发育于凹陷中部花场地区,并起到调节东西部构造差异性的作用,其两侧所发育的层序构成样式差异显著... 基于福山凹陷典型三维地震解释结果,以流沙港组构造转换带为研究对象,对其层序构成样式和沉积体系展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构造转换带发育于凹陷中部花场地区,并起到调节东西部构造差异性的作用,其两侧所发育的层序构成样式差异显著,西部发育多级断阶型层序样式,东部发育缓坡型层序样式;构造转换带处发育挠曲坡折型层序样式,高位域时期发育大规模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低位时期发育大范围浊积扇;福山凹陷的沉积充填演化受到构造转换带、相对湖平面变化和古地貌联合控制,不同体系域内转换带对沉积充填控制作用也有一定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盆地 福山凹陷 构造转换带 层序样式 沉积体系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5
7
作者 陈善斌 甘华军 +2 位作者 时阳 赵迎冬 王祥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19,25,共7页
福山凹陷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对资源量评价及勘探目标优选具有重要意义。福山凹陷流沙港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多参数分析和对比研究表明,流三段烃源岩主要发育于淡水、弱氧化湖泊环境,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类型以Ⅱ1—Ⅱ2型为主,属于优... 福山凹陷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对资源量评价及勘探目标优选具有重要意义。福山凹陷流沙港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多参数分析和对比研究表明,流三段烃源岩主要发育于淡水、弱氧化湖泊环境,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类型以Ⅱ1—Ⅱ2型为主,属于优质烃源岩;流二段烃源岩形成于淡水—微咸水、弱氧化—弱还原的湖泊环境,有机质丰度高,以Ⅱ1型有机质为主,属于优质—高丰度烃源岩;流一段烃源岩主要沉积于淡水、弱氧化的湖泊环境,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类型以Ⅱ2型为主,属于次优质烃源岩。福山凹陷流沙港组烃源岩在流一段沉积晚期(38 Ma)开始生油,涠一段沉积早期(30 Ma)进入生油高峰期,新近系早期(20 Ma)进入生气门限,目前仍处于大量生烃阶段。白莲次凹现今生烃强度高于皇桐次凹,白莲含油气子系统的下部含油气子系统是最佳含油气系统,环白莲次凹油气聚集带的流三段一亚段—流二段储盖组合具有较大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沙港组 烃源岩 地球化学特征 北部湾盆地 福山凹陷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原油充注方向及成藏特征 被引量:21
8
作者 李美俊 王铁冠 +4 位作者 刘菊 张梅珠 卢鸿 马庆林 高黎惠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2-177,共6页
利用油藏地球化学方法研究了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花场油气田流沙港组(E2l)油气运移和充注方向,分析了流沙港组三段上部与下部油气成藏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花场油气田流沙港组三段上部(E2l13)原油主要来自花场次凸北东方向的白莲次凹,油... 利用油藏地球化学方法研究了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花场油气田流沙港组(E2l)油气运移和充注方向,分析了流沙港组三段上部与下部油气成藏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花场油气田流沙港组三段上部(E2l13)原油主要来自花场次凸北东方向的白莲次凹,油气沿流二段和流三段之间的不整合面、流三段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和断层构成的输导体系运移至花场次凸有利圈闭中聚集成藏。造成流沙港组三段中下部(E2l23—E2l33)相对上部油气藏原油密度略高、成熟度稍低、CO2气含量高、油气产量低的原因在于:受下部反向正断层的控制,流三段中下部原油可能主要来自花场次凸原地流三段烃源岩的贡献。该烃源岩成熟度和生烃潜力明显低于白莲次凹,输导条件也如上部油气藏优越,断穿流三段并切到基岩的深大断裂可能作为火山—幔源成因CO2充注的通道。油藏地球化学为判识油气运移充注方向和成藏特征研究提供了直接有力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运移 油气充注方向 油气成藏 油藏地球化学 福山凹陷 北部湾盆地
下载PDF
福山凹陷白莲地区流沙港组一段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与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孙鸣 王华 +5 位作者 廖远涛 任金锋 赵淑娥 廖计华 刘小龙 宋广增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4150-4160,共11页
采用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理论,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地震、油气显示等资料对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白莲地区流沙港组一段进行研究,识别出2个体系域即湖扩体系域(EST)和高位体系域(HST),并进一步在高位体系域(HST)识别出7个准层序组,构建该地... 采用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理论,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地震、油气显示等资料对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白莲地区流沙港组一段进行研究,识别出2个体系域即湖扩体系域(EST)和高位体系域(HST),并进一步在高位体系域(HST)识别出7个准层序组,构建该地区流沙港组一段的高精度等时地层格架。结合属性提取和测井约束反演等地球物理方法技术,在所构建的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约束下对福山凹陷金凤—白莲地区来自云龙凸起物源供给的流沙港组一段高位体系域(HST)扇三角洲沉积体系进行准层序组级别的层序地层单元对比,了解该地区扇三角洲多期朵体在横向上的期次性和纵向上的继承性,在利用地震属性勾绘朵体边界的基础上归纳其时空演化模式,最后在了解扇三角洲内部结构的基础上分析其油气成藏条件,总结3种准层序组尺度的生储盖组合类型,并简要归纳该地区的油气成藏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山凹陷 流沙港组一段 扇三角洲 高精度层序地层学 准层序组 成藏条件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东南部构造特征及控油作用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徐政语 俞广 +4 位作者 吴炜强 马庆林 黄羚 熊绍云 程刚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4-152,159,共10页
北部湾盆地发育有与华南陆缘陆相中小盆地相同的基底,大体经历了古新世—始新世断陷、渐新世断拗过渡及中新世以来区域沉降3大演化阶段。受神狐、珠琼、南海以及东沙4次成盆事件影响,盆地东南部福山及迈陈两凹陷发育了4期断裂,形成了NE... 北部湾盆地发育有与华南陆缘陆相中小盆地相同的基底,大体经历了古新世—始新世断陷、渐新世断拗过渡及中新世以来区域沉降3大演化阶段。受神狐、珠琼、南海以及东沙4次成盆事件影响,盆地东南部福山及迈陈两凹陷发育了4期断裂,形成了NE、NEE与NW共3组优势走向断裂体系,构成了上、下2套构造层;凹陷中断层组合为花状、叠花状、花瓣状、花丛状4种形态,构成了基底掀斜走滑、基底伸展多米诺与盖层伸展拆离、盖层滑动牵引等4种样式;福山凹陷演化表现出有明显的非对称拉伸过程,中部发育有NE向构造转换带。盆地东南部发育的第Ⅳ期近EW向断裂体系是两凹陷今控藏控油的主要断裂体系,由此优选福山凹陷中部鼻状构造带及东南陡坡断阶带作为盆地东南部最有利的勘探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油作用 构造特征 盆地演化 迈陈凹陷 福山凹陷 北部湾盆地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花东—白莲北部地区流三段砂岩储层致密成因 被引量:7
11
作者 熊绍云 黄羚 +2 位作者 程刚 徐政语 李昌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624-1633,共10页
花东一北莲地区为福山凹陷重要产油区,流三段为花东北莲地区目前重要产层,其储层岩性以砂砾岩、含砾细砂岩及细砂岩为主,主要为岩屑砂岩、长石岩屑砂岩,岩石学上表现为高成分成熟度、高结构成熟度及较高胶结物含量的“三高”特征,... 花东一北莲地区为福山凹陷重要产油区,流三段为花东北莲地区目前重要产层,其储层岩性以砂砾岩、含砾细砂岩及细砂岩为主,主要为岩屑砂岩、长石岩屑砂岩,岩石学上表现为高成分成熟度、高结构成熟度及较高胶结物含量的“三高”特征,孔隙度为8.41%~12.14%,渗透率为0.224×10^2。~3.472×10μm3,属于中低孔特低一超低渗储层。研究表明机械压实作用是本区砂岩储层致密的主要因素,成岩中期A阶段的溶解作用对储层物性有一定改善作用,由于长期处于封闭的成岩环境,长石和岩屑溶解不彻底,自生高岭石的形成有效改善了储层物性,但其含量少,并与伊/蒙混层、伊利石、绿泥石共生充填孔隙,因此对储层物性改造有限。沿流体通道或孔隙沉淀的伊/蒙混层、伊利石、绿泥石、碳酸盐以及石英Ⅱ级次生加大是储层进一步致密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山凹陷 流三段 砂岩储层 致密成因 北部湾
下载PDF
福山凹陷下第三系流沙港组沉积体系及演化特征 被引量:14
12
作者 刘丽军 旷红伟 +1 位作者 佟彦明 王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0-145,共6页
运用地质、测井、地震及岩芯等综合方法 ,对福山凹陷下第三系流沙港组的沉积体系进行了研究。流沙港组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相和湖泊相两种沉积体系。根据沉积环境和沉积物特征 ,将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相划分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辫状... 运用地质、测井、地震及岩芯等综合方法 ,对福山凹陷下第三系流沙港组的沉积体系进行了研究。流沙港组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相和湖泊相两种沉积体系。根据沉积环境和沉积物特征 ,将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相划分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和前辫状河三角洲亚相。其中以三角洲前缘亚相为沉积主体 ,其内沉积构造丰富 ,侧积交错层理发育。湖泊相沉积体系也可划分为 4个亚相 ,即浅湖亚相、半深湖亚相、深湖亚相及湖底扇亚相。其中湖底扇亚相比较发育 ,特点是扇相砂体、砂砾岩体与深水泥岩页岩间互出现 ,垂向上表现为推进式复合叠置、向上变厚变粗的层序。流沙港组自盆地中心至盆地边缘的沉积模式为湖底扇—深湖—半深湖—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平原。沉积物源主要来自福山凹陷的南部。流沙港组二段发育一大套黑色泥岩 ,为主要生油岩层和盖层 ,流沙港组三段和一段南部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带为储集性能较好的厚层砂体 ,从而使该组构成了良好的生储盖配置关系 ,因此流沙港组是福山凹陷值得进一步勘探的有利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体系 沉积模式 演化特征 流沙港组 下第三系 福山凹陷
下载PDF
福山凹陷流沙港组三段储层四性关系及有效厚度下限标准 被引量:24
13
作者 岳绍飞 刘杰 +1 位作者 马丽娜 周雪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45,113-114,共4页
为了提高福山凹陷流沙港组三段有利区域的预测精度,针对研究区目前地震资料品质差但钻井和测井资料丰富的现状,利用岩心、测井等资料,对流沙港组三段的岩性、物性、电性和含油性四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流沙港... 为了提高福山凹陷流沙港组三段有利区域的预测精度,针对研究区目前地震资料品质差但钻井和测井资料丰富的现状,利用岩心、测井等资料,对流沙港组三段的岩性、物性、电性和含油性四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流沙港组三段为中孔中低渗透储层,油气的富集程度主要受储层岩性和物性的影响;选取自然伽马、声波时差和电阻率等电性资料,建立岩性、物性及含油性的测井解释模型,并将测井解释孔隙度和渗透率与岩心分析孔隙度和渗透率分别进行对比验证,测井解释值与岩心分析值吻合较好,即所建模型适用于福山凹陷流沙港组三段。最后确定了福山凹陷流沙港组三段储层有效厚度下限标准:物性下限孔隙度为6.3%,渗透率为0.202×10-3μm2,电性下限电阻率为10Ω·m,声波时差为230μ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性关系 有效厚度下限 储层 流沙港组三段 福山凹陷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层序地层格架下油气藏分布规律与控制因素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媛 王华 +3 位作者 刘恩涛 廖远涛 林正良 马庆林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42-1554,共13页
在等时层序地层格架下,通过对福山凹陷内250口已知钻井油气藏统计,总结油气分布规律,进而研究其时空差异性的主要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纵向上,福山凹陷油气主要分布于SQEls3HST,SQEls2LST和SQEls1HST中;空间上,高位域时期油气藏主要... 在等时层序地层格架下,通过对福山凹陷内250口已知钻井油气藏统计,总结油气分布规律,进而研究其时空差异性的主要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纵向上,福山凹陷油气主要分布于SQEls3HST,SQEls2LST和SQEls1HST中;空间上,高位域时期油气藏主要分布于中部构造转换带地区,低位域时期油气主要分布于东部地区。层序(体系域)发育与油气分布具有很好的关联性,影响油气藏空间上差异分布的主控因素包括沉积相带、构造转换带及层序发育模式等。因此,提出"高位域—构造转换带—三角洲前缘"和"低位域—挠曲坡折带—湖底扇"2种三元耦合寻找有利区带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盆地 福山凹陷 层序地层格架 油气分布 控制因素
下载PDF
福山凹陷古近系沉降特征时空差异性及其形成机制 被引量:5
15
作者 余江浩 廖远涛 +2 位作者 林正良 李媛 王苗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4-38,113,共5页
福山凹陷区域构造复杂,研究程度较低,而针对构造沉降史的研究几乎为空白。应用EBM盆地模拟系统对福山凹陷沉降史进行回剥分析的结果表明,福山凹陷先后经历裂陷期、断拗转换期和裂后期,且沉降速率的变化呈现幕式特点。裂陷早期自裂陷Ⅰ... 福山凹陷区域构造复杂,研究程度较低,而针对构造沉降史的研究几乎为空白。应用EBM盆地模拟系统对福山凹陷沉降史进行回剥分析的结果表明,福山凹陷先后经历裂陷期、断拗转换期和裂后期,且沉降速率的变化呈现幕式特点。裂陷早期自裂陷Ⅰ幕开始西部次凹沉降速率大于东部次凹,但到裂陷Ⅲ幕东部次凹沉降作用加强,沉降速率反而大于西部次凹;从沉降中心发育的位置看,裂陷初期沉降中心位于凹陷西部的皇桐地区,到裂陷晚期(裂陷Ⅲ幕)沉降中心已经逐步迁移到了东部的白莲地区,而拗陷期区域沉降中心继续向北东方向迁移;这种东、西次凹沉降速率的垂向差异性以及整个凹陷古近系沉降中心自西向东迁移的规律,反映出福山凹陷东、西次凹沉降特征的时空差异性特点。研究结果表明,东、西次凹控凹断层活动差异性以及福山凹陷受区域非对称性拉伸作用是造成这种沉降时空差异性的内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演化 非对称拉伸 差异性 形成机制 幕式构造作用 福山凹陷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异常地温特征及其对油气藏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赵迎冬 甘华军 +2 位作者 时阳 陈善斌 王观宏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46,共7页
福山凹陷存在与基底构造格局不一致的异常地温特征。通过钻井测温数据与古地温模拟对该区异常地温的特征与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上、下地温梯度分层现象为岩性差异造成。基底构造格局不一致的异常地温与福山凹陷东侧全新世以来... 福山凹陷存在与基底构造格局不一致的异常地温特征。通过钻井测温数据与古地温模拟对该区异常地温的特征与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上、下地温梯度分层现象为岩性差异造成。基底构造格局不一致的异常地温与福山凹陷东侧全新世以来强烈的火山活动密切相关。福山凹陷深部存在的岩浆囊以及典型的背斜构造、烃类聚集等综合因素形成了福山凹陷异常地温。异常地温形成的时间较短,对有机质成熟度影响较小,但是异常地温中心区域大量古油藏受其影响发生热裂解形成了凝析气藏,地温异常对福山凹陷古油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地温 火山活动古地温 油藏热裂解 福山凹陷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深湖重力流成因分类、发育机制及沉积模式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媛 林松 +1 位作者 林正良 马庆林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3-345,共23页
福山凹陷为北部湾盆地南缘海南隆起斜坡上的一个新生代断陷湖盆。本文充分利用岩心、测井以及覆盖整个研究区的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以层序地层学、沉积学等多种理论为指导,结合沉积岩石学、地震沉积学等相关技术,于古近系流沙港组SQEl... 福山凹陷为北部湾盆地南缘海南隆起斜坡上的一个新生代断陷湖盆。本文充分利用岩心、测井以及覆盖整个研究区的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以层序地层学、沉积学等多种理论为指导,结合沉积岩石学、地震沉积学等相关技术,于古近系流沙港组SQEls_2EST+LST时期,在福山凹陷识别出4种深湖重力流沉积岩相类型;通过岩相组合及其转换特征、砂分散体系、地震相分析,对该时期沉积体系展布特征进行细致剖析,进而建立福山凹陷深湖重力流发育机制和沉积模式:西部地区发育以浊流为主、具有典型浊积水道的湖底扇沉积;而东部地区则以砂质碎屑流沉积形成的远端孤立朵体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湖重力流 砂质碎屑流 浊流 湖底扇沉积 福山凹陷
下载PDF
珠琼运动的厘定——来自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构造沉积特征的启示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迎冬 甘华军 +3 位作者 陈善斌 王观宏 王祥 章诚诚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48-959,共12页
南海北部盆地构造运动的认识向来存有争议,尤其是在珠琼运动的厘定上更是难以统一。通过分析南海及其周缘盆地的动力学背景特征,认为珠琼运动为发生在始新世至渐新世的一次大型伸展构造运动,根据其动力学背景可分为两幕。北部湾盆地... 南海北部盆地构造运动的认识向来存有争议,尤其是在珠琼运动的厘定上更是难以统一。通过分析南海及其周缘盆地的动力学背景特征,认为珠琼运动为发生在始新世至渐新世的一次大型伸展构造运动,根据其动力学背景可分为两幕。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在珠琼运动期间表现出明显的两期伸展背景,分别对应珠琼运动的两次幕式活动。根据福山凹陷沉降速率变化、控沉积断裂与不同期次断裂分布特征,认为珠琼运动一幕的活动时间为早一中始新世,即54~39.4Ma,动力学机制为印度洋板块俯冲欧亚板块引起东南方向的地幔流并导致太平洋板块俯冲后退;珠琼运动二幕的活动时间为晚始新世至渐新世,即39.4~25.5Ma,起因于海南地幔柱柱头到达岩石圈底部引起东南方向的伸展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运动 南海北部盆地 珠琼运动 福山凹陷 始新世—渐新世
下载PDF
海南岛福山凹陷古近系流沙港组沉积相 被引量:24
19
作者 何幼斌 高振中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65-376,共12页
古近系流沙港组沉积时期是海南岛福山凹陷的主要成盆期,沉陷幅度较大,地势较陡,由此导致流沙港组深水湖泊沉积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相当发育。通过对岩心、测井和地震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分别对流沙港组3个岩性段的沉积相进行了研究。单井... 古近系流沙港组沉积时期是海南岛福山凹陷的主要成盆期,沉陷幅度较大,地势较陡,由此导致流沙港组深水湖泊沉积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相当发育。通过对岩心、测井和地震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分别对流沙港组3个岩性段的沉积相进行了研究。单井沉积相和平面沉积相分析表明流沙港组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相和湖泊相,并可进一步划分出7种亚相和13种微相。流三段沉积时期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最为发育,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一半,仅在研究区北部为半深湖亚相—深湖亚相分布区。流二段沉积时期是福山凹陷最大湖侵期,深水湖泊相最为发育,研究区北半部几乎全为深湖亚相—半深湖亚相分布区。流二段沉积之后,凹陷周缘发生较大范围隆升,因此,流一段沉积时期的沉积范围比流二段沉积时期小得多,但其沉积相展布格局与流二段沉积时期仍比较相似。通过对ZTR指数(代表锆石、金红石、电气石三种重矿物在透明重矿物中所占的比例)等值线图、砂(砾)岩百分含量等值线图及沉积相展布格局等分析认为,流沙港组沉积时期的物源主要来自南方的海南隆起,东、西方向还存在2个次要物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福山凹陷 流沙港组 沉积相 辫状河三角洲 湖底扇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白莲洼陷烃源岩热史及成烃史模拟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善斌 甘华军 +3 位作者 夏存银 赵迎冬 王观宏 王祥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72-677,共6页
白莲洼陷流沙港组烃源岩热史及成烃史研究可为福山凹陷油气资源评价提供基础参数。利用Basin Mod盆地模拟软件,在重建地史的基础上应用EASY%Ro模型恢复白莲洼陷热史和成烃史。研究结果表明,福山凹陷在裂陷阶段早始新世初期热流值较高,... 白莲洼陷流沙港组烃源岩热史及成烃史研究可为福山凹陷油气资源评价提供基础参数。利用Basin Mod盆地模拟软件,在重建地史的基础上应用EASY%Ro模型恢复白莲洼陷热史和成烃史。研究结果表明,福山凹陷在裂陷阶段早始新世初期热流值较高,最大为68.6 m W/m2,随后古热流逐渐减小,到晚中新世晚期热流值降为55.6 m W/m2,从上新世初期开始,热流值有所回升,现今热流值为57.8 m W/m2.白莲洼陷流沙港组烃源岩进入生油门限(Ro=0.5%)时间为38×106a,达到生油高峰(Ro=1.0%)时间为30×106a,进入生气门限(Ro=1.3%)时间为20×106a.白莲洼陷深洼地区流沙港组烃源岩埋深较大,成熟度更高,生烃能力更强,可为福山凹陷提供丰富的油气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盆地 福山凹陷 白莲洼陷 烃源岩 热史 成烃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